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孝毅襄皇后

指数 孝毅襄皇后

孝毅襄皇后,曾氏(1605年-1646年),明紹宗朱聿鍵皇后。父江西南昌府府學廩膳生員曾文彥(追封「吉水伯」),母吉水伯夫人何氏。 崇禎五年(1632年)六月初三日明思宗皇帝遣官揚武侯薛濂、兵科左給事中許世藎持節捧冊寶封朱聿鍵為唐王、曾氏為王妃。曾妃年十九,頗知書禮,任內政,王甚暱之。。每群臣奏事,曾妃於屏後聽之,共決進止;聿鍵頗嚴憚焉。 崇禎九年丙子八月,京師戒嚴,朱聿鍵擅發倡義勤王。事定廢為庶人,安置鳳陽高牆。至鳳陽,陵奄索賄不遂,用祖制墩鎖法以困苦之。朱聿鍵不勝其辱,病幾殆;賴曾妃調護惟謹,至刲股以進,乃愈。 曾--性警敏,讀書通文,有才能;凡兵馬、錢糧悉能記憶,人才賢否辨若列眉。當在高牆時備嘗艱苦,每以土及埝土作枕、草薦為褥,毫無怨言;且早晚勸帝無憂,自有昭雪之日。帝病篤,曾皇后割股療之;先帝降旨表揚賢孝。曾皇后又上疏為帝鳴冤,謂『鄭藩謀為不軌,尚蒙寬宥,復爵加祿;氏夫父仇預奏於五年之前,出城未離於封境之內。孰輕孰重?較論易明。革廢四年、身經九殞,議貴、議親,「會典」具載』。以是帝德后且憚之,宮中無二妃。孤身南來,鄭鴻逵進以美女十二,隨居官衙。 弘光元年(1645年)閏六月二十七日卯時,朱聿鍵祭告天地、祖宗,即皇帝位於福州南郊。建行在太廟社稷,以福建省為福京,福州府為天興府,布政司為行在大明門。立曾妃為皇后。 隆武元年(1645年)七月十三日,冊立曾皇后。翌日,百官進賀中宮表。 隆武元年十月,曾皇后至天興府(冊立時曾氏尚未至),曾皇后賢而知書,上敬重之。 隆武二年八月初九日(壬子),聿鍵與曾氏俱被執,曾皇后至九龍灘(九瀧)投水死。 永曆(1647年)時,上尊號思文皇后,後諡曰孝毅貞烈慈肅賢明承天昌聖襄皇后。.

目录

  1. 35 关系: 南疆逸史南明史 (錢海岳)南昌府孝剛匡皇后宣皇后 (明朝)崇祯布政司庶民弘光御批歷代通鑑輯覽凤阳县皇后福州市福京福建省爝火錄給事中生员隆武隆武帝莊烈愍皇后顺治高牆蘇觀生鄭芝龍鄭鴻逵永曆 (南明)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朱器墭朱琳源朱繼祚朱聿鍵朱载壡明世宗明思宗

  2. 1646年逝世
  3. 南明皇后

南疆逸史

《南疆逸史》,原名《南疆佚史》,纪传体南明史,溫睿臨撰,專記南明弘光、隆武、永历三朝遗事。有20卷本、30卷本、44卷本和抄本56卷本。 溫睿臨匯集《綏寇紀略》、《明末忠烈記實》等「野史數十種」,最後「薈蕞諸書」成《南疆逸史》。有《 纪略》4卷、《列传 》计52卷。《南疆逸史》書序總結明代衰亡原因有三:「一曰務虛名不採實用」,「二曰別流品不求真才」,「三曰爭浮文不念切效」。他再三強調「積此三弊,敗亡不悟,則誤國之罪,豈得諉諸小人哉!余所以每不禁掩卷而三嘆也!」楊鳳苞稱《南疆逸史》:「然微嫌其失之太簡,要必為之注以補其闕遺,若裴松之注《三國志》之例,而後文獻足征焉。」 道光九年(1829年),吴郡李瑶整理《南疆绎史勘本》30卷,包括《纪略》6卷,《列传》24卷,由沈云龙收人《明清史料汇编》。1915年由上海国光书局出版40卷本。1959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南疆逸史》56卷本,有《纪略》4卷、《列传》52卷。 Category:南明史书 Category:纪传体.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南疆逸史

南明史 (錢海岳)

《南明史》共一百二十卷,全十四冊,紀傳體歷史書,錢海岳編著。倣歷朝正史體裁,分本紀五(安宗弘光帝本紀一、紹宗隆武帝本紀一、昭宗永曆帝本紀二、監國魯王本紀一)、志九(曆志一、禮志一、選擇志一、食貨志一、兵志一、藝文志四)、表十(諸王世表四、諸臣封爵世表四、宰輔年表一、七卿年表一)、列傳九十六。紀事自崇禎十七年(1644)五月弘光帝於南京登基起,至永曆三十七年(1683)八月嗣延平郡王鄭克塽降清止,首尾共四十年,涉及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個社會面,記載量達三百五十萬字(記載二百七十六年間史事的《明史》全文僅五百萬字),廣徵博引,紀事詳盡賅備,而因為文化大革命中很多書籍遭難,許多珍貴歷史文獻也只有在此書中略可尋得遺蹤。 作者錢海岳自1920年代初起便開始研究南明史事,二十餘年中參考3400餘種史料,1944年完成《南明史》初稿百卷(柳亞子曾於1950年將之抄錄,現藏於中華書局圖書館)。其後又增刪為百二十卷。文革時錢海岳遭受迫害,其畢生所藏萬卷天下珍本被紅衛兵們燒毀,於戰亂中也不離左右的《南明史》謄清稿與草稿悉數被查抄,文化大革命运动初因曾表彰郑成功,被诬为宣传蔣介石反攻大陆,造反派将其拉到明孝陵,从上面将其推下跌死。錢海岳死後,《南明史》終稿是否完成便成了謎。 顧頡剛對此書極為推崇。1971年,顧頡剛受命整理二十四史時,於《整理國史計劃書》中稱“《南明史》百數十卷,足備一代文獻”,“如能覓得,應置《明史》之後”,並猜測其書或許流落於無錫、南京之間。1979年,錢海岳女婿堵仲偉找回《南明史》謄清稿前96卷,合後24卷草稿,恰為120卷。顧頡剛曾與中華書局商榷出版事宜,因後24卷書寫潦草,點校有困難,故未成。及顧頡剛於1980年歿,猶以未見此書問世為憾。2004年,中華書局編輯俞國林與堵仲偉一同對錢氏手稿進行整理,終於將此書付梓。.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南明史 (錢海岳)

南昌府

南昌府,南唐时设立府,至北宋初年废除。元朝,朱元璋将洪都府改为南昌府,明、清两代皆设,至民国初年废除。辖区与今日江西省南昌市相若。 南昌府:冲繁难,首府。下辖: 南昌县:冲繁难,倚郭(府东偏)。 新建县:冲繁难,倚郭(府西偏)。雍正七年末(1730)割星子县吴城镇复来属。府同知驻吴城镇。 丰城县:冲繁难。 进贤县:冲。 奉新县:冲。 靖安县:简。 武宁县:繁难。县丞驻木高。 义宁州:繁疲难。明宁州,嘉庆六年(1801)更名。州同驻查津。 铜鼓厅:简。明宁州铜鼓营,雍正元年(1723)移瑞州同知驻铜鼓城,仍属宁州(义宁州);光绪三十二年末(1907)于铜鼓营置厅,改属瑞州府,设抚民同知;宣统二年(1910)复属府。.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南昌府

孝剛匡皇后

孝刚匡皇后王氏(),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皇后。苏州人。她信奉天主教,洗礼名亞納(Anne)。 父亲王略,是广东的知府,王氏起初是永明王妃、桂王妃(朱常瀛死后,朱由榔袭封桂王),1646年十一月,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即皇帝位,王氏被封为皇后,封王略为長洲伯。永历元年(1647年),永历帝駐武岡,七月,清兵破寶慶,直趨奉天城下。南明的錦衣衛指揮使、文安伯马吉翔护送馬太后及王皇后撤退。途中,天降大雨,宮女、太监在泥淖中行进,皇后表现得很镇静。 永历二年(1648年)永历逃至南宁,四月初二丙午,王皇后生皇太子朱慈煊。清兵攻桂林,皇后用簪珥资助将士。馬吉翔和龐天壽为了讨好孙可望,想要废黜皇后,被永历帝否决。永历三年(1649年)五月庚午,生沅哀王朱慈𤇥。永历八年(1654年)九月廿六,生沔殇王朱慈熠。永历十三年(1659年)正月,永历帝逃亡缅甸,皇后染疾。缅甸为讨好清朝,永历十六年(1662年)二月发动咒水之难,将永历帝献给平西王吴三桂。在被清军押解的途中,王皇后与马太后自相扼喉而死,鄭成功上谥号為孝剛敏肅哲慎正和應天順聖匡皇后。.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孝剛匡皇后

宣皇后 (明朝)

宣皇后毛氏(),明宣帝朱器墭妻。 毛氏事跡不詳,只知她嫁與明宣帝及生子明紹宗朱聿鍵。隆武元年(1645年),明紹宗追上諡號為宣皇后。.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宣皇后 (明朝)

崇祯

崇祯(1628年—1644年)是明朝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年號。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 朱由檢於天启二年(1622年)九月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1627年)即皇帝位。 内阁拟定的年号为“--圣”、“兴福”、“咸嘉”、“崇贞”,朱由检圈定“崇贞”,并改为“贞”为“祯”。一说呈上的四个年号为“永昌”、“绍庆”、“咸宁”、“崇贞”。次年(1628年)改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京师,思宗自缢。李自成建立確立大順,改年號為永昌;吳三桂則擁立朱慈烺為帝,改元義興。 明朝滅亡之後,李氏朝鲜的士族出於反清情緒及小中華思想,在國中仍然使用崇禎年號,如崇禎紀元後八十三年(1710年)、崇禎後再癸丑(1733年)、崇禎紀元後四乙丑(1865年)等等,這被稱作「崇禎紀元」。.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崇祯

布政司

布政司(Chief Secretary),舊稱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是英聯邦國家和大英帝國殖民地內不少政府的一個重要官職,位次於總督,例子有香港布政司和新加坡布政司等。 最早的輔政司是总督的主要辅佐,职能类似专制君主制国家的宰相。在实施责任政府后,多数輔政司转为政府部长或厅长之一(较常见的是大致掌管相当于内政大臣的责任),但同时仍旧负责总督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在一些地方继续掌管政府大印(即相当于掌玺大臣的职能)。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殖民地”概念逐渐淡出英联邦宪政结构,许多地方的“輔政司”(Colonial Secretary,“殖民地司”或「殖民地大臣」)改名为“布政司”(Chief Secretary,“领班大臣”)。例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輔政司于1959年改称“布政司”。 此后,随着众多前殖民地独立或废除君主制,“布政司”职位也纷纷被其他现代官职取代。另一個殖民地香港的布政司在1997年主权移交后改为“政務司司長”(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 布政司的譯名,源於中國古代承宣布政使司之簡稱,明初設置,為掌理一省民政的機構,主官為布政使。.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布政司

庶民

庶民,又稱庶人,是東亞古代的社會階層。.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庶民

弘光

弘光(1645年正月—五月)是南明朱由-崧-的年号。 1644年五月朱由--在南京称监国,以明年(1645年)为弘光元年。五月清军攻克南京,由崧被俘杀。.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弘光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御批歷代通鑑輯覽》,簡稱《通鑑輯覽》,為清朝官修編年綱目體通史,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帝敕命傅恆等人撰修,以康熙《御批資治通鑑綱目》、明朝李東陽《歷代通鑑纂要》為架構重修,重新考證並重訂凡例,記錄自三皇五帝至明朝滅亡,共一百十六卷,附南明唐王、桂王紀事本末四卷。體裁以編年為主軸,引領綱、目,詳注訓詁、典故、考證,並乾隆帝親自作批注附加於上。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正月成書,由傅恆、尹繼善、劉統勳、阿里袞、劉綸、于敏中、舒赫德聯名上表進御。.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御批歷代通鑑輯覽

凤阳县

凤阳县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中东部,是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凤阳县

皇后

皇后,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目前唯一仍有皇后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现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后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后”。.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皇后

福州市

福州市(ipa(福州話讀音)),別稱榕城、三山、左海、闽都,简称榕,是中華人民共和国福建省的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的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福建省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之一。当地居民以汉族的福州族群为主,母语为闽东语福州话。福州建城于公元前202年,迄今2,200多年,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中心,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都市、东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新一线城市。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 福州是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 自宋代起福州的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当时产生进士、状元和两院院士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在近现代史上,福州是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这裡的习俗、文化、传统艺术、建筑形式都自成风格,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福州还是300多万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为福建一大侨乡。 2017年福州辖6区1县级市5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常住人口757万人。.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福州市

福京

#重定向 福州历史#明至清中叶(公元1368年--公元1840年).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福京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福建省

爝火錄

《爝火錄》,清初李天根撰,共三十二卷,「附記」一卷。 李天根以編年形式,排日編纂,以《明史》為經,摭拾《江南通志》、《山東通志》等各省通志,又取《李忠毅公年谱》、《御览资治通鉴明纪纲目三编》、《通鉴纪事本末》、《江阴守城死事诸人传》、《江阴守城记事》等,“讹者正之,伪者削之”,載甲申之變以後(1644年)南明福、潞、唐、桂、魯諸王事蹟,止於康熙元年(1662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魯王薨於金門。「附記」記康熙二年(1663年)至二十九年(1673年)鄭成功及其後人事蹟,亦涉及三藩之亂,此书大量保存了明末清初的奏疏和书牍。李天根形容南明政權是“地愈促、民愈穷、主愈孱弱、相愈庸鄙、将愈骄悍、卒愈惰、公战愈怯、私斗愈勇”,故書命名“爝火”,表示“速取灭亡”之意。《爝火錄》最早為湖州嘉业堂所藏,1937年影印发行。.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爝火錄

給事中

給事中,中國古代官職之一。秦時,給事中是附加的銜稱;任何官職如將軍、列侯、九卿,加上給事中之頭銜,可出入宮庭,常侍皇帝左右。漢魏相沿。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吏部設給事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名給事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名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年)再改回給事中。.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給事中

生员

生員,俗稱秀才,雅稱弟子員。是中國、朝鮮、越南的科舉中經過院試,得到入學資格的士人,也是士大夫的最基層。對太學的監生稱太學生、弟子員;府、州、縣學生員也稱庠生,又有貢生、監生等名目,統稱諸生。明代採文武合一教育,從明初起學生員都必須學習弓射,為古射禮之延續。.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生员

隆武

隆武(1645年七月-1646年八月),南明绍宗朱聿键的年号,意为“兴隆洪武”。1647年九月淮安起事者张华山用此年号起事《清史稿·世祖纪》。 《南明史》載,永曆二年八月林察航海成功後鄭成功奉朔改稱永曆。據《續明紀事本末》卷七記載,永曆二年八月林察航海成功後鄭成功始知永曆帝已即位。朱由榔的使節在十月到,晉鄭成功威遠侯,鄭成功奉朔改稱永曆。一說順治五年三月(明永曆二年)改奉永曆為正朔。另一說以隆武五年(1649年,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改奉永曆為正朔。.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隆武

隆武帝

明紹宗朱聿鍵(《思文大纪》,頁21-22),或稱隆武帝,小字長壽,南明第二任皇帝,原為唐王,為明太祖朱元璋二十三子唐王朱桱的八世孫(與明神宗同輩份),祖父唐端王朱碩熿,父為唐王之子朱器墭,母宣皇后毛氏。1644年,明思宗在北京自缢,1645年弘光帝被俘,鄭芝龍、黃道周等人扶朱聿鍵於福州登基称帝,改元為隆武並與同年開鑄「隆武通寶」,而弘光帝在翌年才被清廷所殺。 1646年,清军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擄殺,享年44岁。永曆帝即位后初上尊谥思文皇帝,永历十一年上廟號紹宗,改谥号為配天至道弘毅肅穆思文烈武敏仁廣孝襄皇帝钱海岳《南明史·本纪第二》。朱聿键自奉甚俭,品格在南明诸君中是少見的優良。黄道周描述了隆武帝的为人:“今上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想亦高、光而下之所未见也。”.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隆武帝

莊烈愍皇后

#重定向 孝节烈皇后.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莊烈愍皇后

顺治

順治(p;;公元1644年至1661年)为中国清朝在清軍入關後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福临的年号,前后共18年。 顺治十八年正月清圣祖即位沿用。.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顺治

高牆

墙位于明中都禁垣东侧,是用于囚禁明朝宗室罪犯的特别监狱。 明太祖朱元璋登位後,將故鄉鳳陽升為中都,並興建修砌在此先祖皇陵。又於皇陵附近興設一監獄專門囚禁有罪宗室及其親屬,稱為「高牆」,囚禁于此的宗室称“罪宗”。明惠帝次子朱文圭即在靖難之變後為明成祖監禁於高牆,在明英宗天順年間獲釋,但不久死去。.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高牆

蘇觀生

苏观生(),原名时泽,字宇霖,明朝东莞人。.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蘇觀生

鄭芝龍

鄭芝龍,字飛黃,小名一官(閩南語:It-kuan;荷蘭書寫Iquan),喀爾文教教名尼可拉斯(Nicholas)(),福建省南安縣人,在17世紀世界海權勃興的時代與明朝封閉海疆的背景下,以民間之力建立水師(海盜),周旋於東洋及西洋勢力之間,並且在台灣海峽抗擊及成功擊敗西方海上勢力的第一人。 鄭芝龍為中國明朝末年以華南、臺灣及日本等地為活躍舞臺的商人、軍人、官員兼且倭寇,以其經營的武裝海商集團著稱,發跡於日本平戶,為明鄭勢力的濫觴。在歐洲文獻中,則以「Iquan」(一官)聞名於世「Quon」、「Iquon」、「Iquam」、「Equan」所指均為其人。 1628年,身為海盜的鄭芝龍受到明廷招撫,官至都督同知。於1646年投降清朝後,被軟禁北京;清朝多次招降其子鄭成功不成,遂於1655年入獄;於1661年被殺。 鄭芝龍對歷史的影響,主要是作為先於荷蘭人的先驅漢人,繼承李旦和顏思齊等人及部眾開發福爾摩沙(臺灣),他在臺灣西南海岸魍港建立基礎,為漢人移台的主要據點。雖然明朝政府從未管轄過臺灣的土地,但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後來於攻臺之役驅逐荷蘭人,並引渡大量漢人進入臺灣社會。.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鄭芝龍

鄭鴻逵

鄭鴻逵()原名芝鳳(另據錢海岳《南明史》,原名芝彪),考取武舉人時,改名鴻逵〈石井本宗族譜〉,收入《鄭氏關係文書》,台北: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頁37。字曰漸,又字聖儀,號羽公。鄭芝龍之弟,排行第四,鄭成功的叔父。原為明朝之官員,後來追隨鄭成功抗清。.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鄭鴻逵

永曆 (南明)

永曆是中國南明永曆帝(桂王)的年號,共使用三十七年。 南明在中國大陸使用十六年,連同控制台灣的延平王鄭氏持續使用「永曆」年號直至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十二月鄭克塽降清為止。 永曆十六年四月十五日(6月1日)永曆帝於昆明被吳三桂縊死,南明正式亡國,連同明朝276年的歷史,正式結束明朝近三百年的統治。 《明史》记载永曆年号起于1646年十一月。《罪惟錄》、《明紀》等则记为1646年上尊号,明年改元。今多从之。 1647年起事者王光代用此年号。.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永曆 (南明)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简称江西布政司,是明、清兩朝在江西的省级行政機關「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衙门驻南昌府。.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朱器墭

朱器墭(墭,亦作上城下皿,一作义),是唐藩王朱碩熿之庶長子。.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朱器墭

朱琳源

朱琳源(),明紹宗朱聿鍵長子、母孝毅襄皇后曾氏。隆武二年(1646年)六月二十八日出生,同年八月去世,追諡為莊敬太子。 Category:明朝皇子 Category:明朝追赠太子 Category:南明人物 Category:諡莊敬.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朱琳源

朱繼祚

朱继祚(),福建莆田人。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崇祯中,历任礼部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因人言罢官。 南明弘光帝时,重新启用。后隆武帝召为东阁大学士。隆武帝逝,朱继祚被清軍俘後釋放。鲁王監國時,朱继祚举兵响应,后被清军杀害。 Category:明朝庶吉士 Category:明朝翰林院编修 Category:明朝禮部侍郎 Category:明朝東閣大學士 Category:莆田人 J.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朱繼祚

朱聿鍵

#重定向 隆武帝.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朱聿鍵

朱载壡

莊敬太子朱載壡,是明世宗朱厚熜庶次子,母王貴妃。朱載壡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出生,九月十五日嘉靖帝赐名載壡。嘉靖十八年(1539年)立為太子。朱載壡侍父恭谨如拜神,曾说:“儿不敢时时举手者,以天在上也。”嘉靖帝很满意。 嘉靖二十八年(1549)三月因病去世,年十四歲,临终北向再拜父亲,说:“儿去矣。”盘腿端坐而逝。嘉靖帝颇为感动。追諡莊敬太子,葬天壽山园寝。.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朱载壡

明世宗

明世宗朱厚熜(),或稱嘉靖帝,明朝第12位皇帝,庙号世宗,年號嘉靖,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駕崩無嗣,內閣首輔楊廷和立朱厚熜入繼大統,即明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世宗前期进行改革,颇有作为,他说:“今天下诸司官员,比旧过多。我太祖初无许多,后来增添冗滥,以致百姓艰窘,日甚一日。”下令革除先朝蠹政,“御近侍甚严,有罪挞之至死,或陈尸示戒”,裁革錦衣衛三萬餘人,节用宽民。英明果斷,又寸斬前朝王綸、钱宁和江彬等奸臣,人稱嘉靖中興。 但世宗受人詬病處更多,如他為了追封生父興獻王的問題,與楊廷和等朝臣引發嚴重衝突,即大禮議事件,世宗為了此事,對大臣們進行了嚴重的大清洗。後期世宗迷信道教,無心朝政,通過內閣掌控朝局,嚴嵩專權逐漸形成,又因為濫用民力,導致民眾起義無數。在宮中,世宗也暴虐無道,因為虐待宮女,導致宮女發動壬寅宮變,險些喪命。.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明世宗

明思宗

#重定向 崇禎帝.

查看 孝毅襄皇后和明思宗

另见

1646年逝世

南明皇后

亦称为 曾皇后,曾皇后 (明紹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