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

指数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S.;San Silvestro in Capite)是罗马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次级圣殿和司鐸級樞機领衔教堂 ,敬礼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此堂为英国在罗马的国家教堂。 此堂入口左侧的小堂保存有圣若翰洗者的头颅圣髑。罗马另有一座圣西尔维斯特堂,为奎利那雷山圣西尔维斯特堂(San Silvestro al Quirinale)。 8世纪,教宗保禄一世和教宗斯德望三世在阿波罗神庙的废墟上,兴建一座教堂,容纳来自基督徒墓窟的圣人和殉道者圣髑。1198年,重修此堂时增建了钟楼。 1591-1601年,建筑师沃耳特拉(Volterra)和玛德尔诺(Maderno)重修此堂。1601年新教堂祝圣时,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教宗斯德望一世和教宗狄约尼削的圣髑迁葬于正祭台下。 1890年,良十三世将此堂赠给英国天主教徒,由爱尔兰修士管理,弥撒使用英语。此堂为英国在罗马的国家聖堂。.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16 关系: 巴洛克艺术保禄一世罗马罗马各国教堂罗马天主教鐘樓领衔教堂阿波罗良十三世英国施洗约翰教堂教宗狄约尼削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教宗斯德望三世教宗斯德望一世

  2. 罗马宗座圣殿
  3. 英国罗马天主教会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Barocco,Baroque,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这种风格于1600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随后便散布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巴洛克风格的流行与成功与罗马天主教会的鼓励有关。为了回应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教会在特伦托会议上决定艺术应当直接地充满感情地表达宗教主题。当时的贵族认为具有戏剧性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是一种倾倒其宾客并表达胜利、权利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带有前庭、大楼梯和豪华的会客室的巴洛克宫殿为之兴建起来。.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巴洛克艺术

保禄一世

教宗聖保祿一世(Sanctus Paulus PP.,),于757年5月29日—767年6月28日在位為教宗。.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保禄一世

罗马

羅馬(Roma)是意大利首都及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文明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並保存大量古蹟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其位於意大利半島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里。羅馬同時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樞,擁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市內的梵蒂岡城是罗马主教即天主教会教宗及聖座的駐地。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罗马

罗马各国教堂

属于罗马教堂的慈善机构在中世纪纷纷成立,为从某个特定国家来到罗马的朝圣者提供救济院、旅馆及其他援助,因此成为这些国家在罗马的国家教堂。这些机构的组织通常为善會的形式,通过属于这个“国家”富裕施主的善款和遗产获得资金。这些教堂和他们的财富是他们国家及其主教的重要性的一个标志。直至1870年意大利统一,这些国家教堂也包括意大利城邦的教堂(现在称为地区教堂)。 到19世纪,许多这些机构失去了存在的目的,1873年立法征用了这些宗教机构。然而,通过随后几十年中的各项协定——最后是《拉特兰条约》,这些国家教堂的产业归还罗马天主教。.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罗马各国教堂

罗马天主教

#重定向 天主教會.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罗马天主教

鐘樓

鐘樓或鐘塔可以指:.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鐘樓

领衔教堂

#重定向 領銜堂區.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领衔教堂

阿波罗

阿波罗(Απόλλων,Apollō)是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文艺之神,同时也是罗马神话中的太阳神,其希腊名与罗马名相同。又称福玻斯(Φοίβος,意为「闪耀者」,现代希腊语转读为菲比斯。)他是最高神宙斯和黑暗女神勒托(Leto)的儿子,月亮与狩猎女神阿蒂蜜絲的孪生弟弟,由姊姊接生而出。 阿波罗的典型形象是右手拿七弦的里拉琴或七弦琴,左手拿象征太阳的金球。他是音乐家、诗人和射手的保护神。他是光明之神,从不说谎,光明磊落,在其身上找不到黑暗,也被称作真理之神。他非常聪明,通晓世事,是预言之神。他把医术传给人类,是医药之神。他还精通箭術,百发百中,从不失手。他同时掌管音乐、医药、医术、预言,是希腊神话中最多才多艺、最俊美的神祇,也象征着男性之美。 作为德尔斐的守护神,阿波罗向德尔斐神庙发布神谕。医药与治疗都与阿波罗與他的儿子阿斯克勒庇俄斯有关,同時阿波罗也可以带来病痛和瘟疫。阿波罗是殖民地的守护神,也是牧羊人的守护神。作为缪斯的领导,他在她们合唱时作指挥。荷米斯为他创造了里拉,这种乐器也成为了阿波罗的标志。为阿波罗唱的颂歌称作paeans。 早期希腊时期,尤其是公元前3世纪左右,阿波罗作为太阳神赫利俄斯,以及他与月之女神齐名的孪生姊姊阿耳忒彌斯, 被人们广为知晓。然而,约瑟夫·福特劳斯(美国学者,致力于希腊宗教研究)却声称在公元一世纪的奥古斯通文献中发现:阿波罗和太阳神赫利俄斯没有任何关联。直到公元三世纪,阿波罗和太阳神在希腊文学和神学的文献中一直都是被分开提及的¹。.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阿波罗

良十三世

#重定向 利奥十三世.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良十三世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英国

施洗约翰

#重定向 施洗約翰.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施洗约翰

教堂

教堂是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特指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天主教的教堂又可稱為「天主堂」;伊斯蘭教进行宗教仪式的场所一般称为清真寺,猶太教从事宗教仪式和其它活动的场所中文亦称犹太教堂或猶太會堂。.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教堂

教宗狄约尼削

教宗聖德宜(Sanctus Dionysius PP.,),公元259年7月22日─268年12月26日期間任教宗。 教宗德宜可能在大希臘出生,但这从来未被證实。公元258年教宗思道二世殉教后,德宜在翌年获选为新任教宗。因为当时基督徒遭到迫害,教宗位置悬空近一年,当迫害逐渐减退,德宜方上任教宗职位。领导迫害教徒的罗马帝国皇帝瓦勒良在公元260年被波斯国王沙普尔一世杀害,新任皇帝加里恩努斯宣布对基督教采取容忍政策,教会从此得到合法地位。 教宗德宜任内的任务是重整教会的秩序,他发出大量金钱重建在卡帕多细亚被哥特人破壞的教堂,并下令释放被囚禁的基督徒。他在公元268年12月26日逝世,是首位未被列为殉道者的教宗。.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教宗狄约尼削

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

教宗聖思維一世(Sanctus Silvester PP.,生年、地不詳—卒年、地不詳),於314年1月至335年12月31日在位為教宗。.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

教宗斯德望三世

教宗德範三世(Stephanus PP.,723年生於西西里岛,卒於772年1月24日),於767年8月1日至772年1月24日在位為羅馬教宗。.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教宗斯德望三世

教宗斯德望一世

教宗聖德範一世(Sanctus Stephanus PP.,),原名Stephanus,254年3月12日—257年8月2日在位為教宗。.

查看 头颅圣髑圣西尔维斯特堂和教宗斯德望一世

另见

罗马宗座圣殿

英国罗马天主教会

亦称为 頭顱聖髑聖思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