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堂上家

指数 堂上家

堂上家是公家的一種家格,指的是可以升殿(入朝議政)的公卿,江戶時代末有137家。.

目录

  1. 63 关系: 右大臣參議大納言大臣家天正天文學太政大臣姉小路家子爵寬永左大臣中纳言平安时代平氏伯爵弘化侍從侯爵地下人和琴出家內大臣公卿公家 (日本)公爵王姓琵琶神樂筚篥羽林家相撲白川伯王家花山院家鷹司家蹴鞠辨官近衛家阴阳寮藤原師實藤原北家藤原道隆藤原賴宗藤原武智麻呂藤原氏藤氏長者關白醫道... 扩展索引 (13 更多) »

右大臣

右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太政官之一,又稱為右府、右相國、右僕射、太保。定員一人,權責和左大臣相同,平時負責輔佐左大臣,在左大臣出缺時則負責代理其政務。位階相當於正二位或從二位。和太政大臣、左大臣並稱為三大臣、三公、三槐。蘇我大臣死後,為分大臣之權,將之一分為二,稱為左右大臣。.

查看 堂上家和右大臣

參議

參議為政府機關的一種官職。於中國明清等朝代為官制之一,在清朝品等約為正四品,並於通政使司、外務部等機構均有配置;一般而言,通常為輔佐主官或從官的高級官員。例如通政使參議,就是輔佐通政使或通政副使的官員。 在日本同样设参议一职,无固定位阶,属于令外官。从大宝2年(702年)5月21日开始设立该职位,一直維持到明治时期。 朝鮮王朝施行一府六曹制,在六曹中皆設有參議之職,官階為正三品,位居判書、參判之下,與判書、參判並稱「堂上官」或「三堂上」。 目前在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仍設有參議一職,如總統府、各縣市政府等,主要功能亦為輔佐機關首長推行政務,性質近似於顧問。.

查看 堂上家和參議

大納言

大納言(假名:だいなごん;訓讀音:「おほいものまうすのつかさ」;唐名:亞相或亞槐)是日本太政官制度下設立的一個官職,是第四等級的次官,相當於華夏中原地區丞相的槐門屬官。官位相當於三品、四品,最高至正三位。.

查看 堂上家和大納言

大臣家

大臣家(大臣家(だいじんけ))是公家家格的一种。位列于摄家与清华家之下。 大臣家源于清华家的庶流,官位的晋升亦按照清华家的标准。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摄家与清华家可以不必先出仕参议而直接担任中纳言。在大臣从缺的情况下,大臣家格出身的近卫大将可直接晋升为内大臣,而不必先任命担任大纳言后再循晋升。比较清华家与大臣家,不同之处是,前者可兼任近卫大将,而后者不可。 大臣家可以担任的最高官职是太政大臣。然而,江户时代的太政大臣仅授予曾经担任过摄政及关白的官员。大臣家格出任右大臣的例子有三条西实条与中院通躬。故此实际上,极少有大臣家晋升到内大臣以上的位阶。 明治维新后,大臣家被授予伯爵爵位。其中嵯峨家(正亲町三条家)被授予侯爵爵位。 大臣家有以下三家:.

查看 堂上家和大臣家

天正

天正在历史上是多个年号的称呼:.

查看 堂上家和天正

天文學

天文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運用數學、物理和化學等方法來解釋宇宙間的天體,包括行星、衛星、彗星、恆星、星系等等,以及各種現象,如超新星爆炸、伽瑪射線暴、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等。廣義地來說,任何源自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現象都屬於天文學的研究範圍。物理宇宙學與天文學密切相關,但它把宇宙視為一個整體來研究。 天文學有著遠古的歷史。自有文字記載起,巴比倫、古希臘、印度、古埃及、努比亞、伊朗、中國、瑪雅以及許多古代美洲文明就有對夜空做詳盡的觀測記錄。天文學在歷史上還涉及到天體測量學、天文航海、觀測天文學和曆法的制訂,今天則一般與天體物理學同義。 到了20世紀,天文學逐漸分為觀測天文學與理論天文學兩個分支。觀測天文學以取得天體的觀測數據為主,再以基本物理原理加以分析;理論天文學則開發用於分析天體現象的電腦模型和分析模型。兩者相輔相成,理論可解釋觀測結果,觀測結果可證實理論。 與不少現代科學範疇不同的是,天文學仍舊有比較活躍的業餘社群。業餘天文學家對天文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發現和觀察彗星等短暫的天文現象上。 http://www.sydneyobservatory.com.au/ Official Web Site of the Sydney Observatory Astronomy (from the Greek ἀστρονομία from ἄστρον astron, "star" and -νομία -nomia from νόμος nomos, "law" or "culture") means "law of the stars" (or "culture of the stars" depending on the translation).

查看 堂上家和天文學

太政大臣

太政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是律令制度下最高官位,宰相级职务。定员一人,位階相當於正一位或從一位。由亲王一品或诸王、诸臣中正从一位者充任,位居三公之首,辅佐天皇,总理国政。为非常设官职。令制规定“如无其人则阙”,故别称“则阙”。历史上实任者甚少。天智天皇时,大友皇子首任。758年(天平宝字二年)由藤原仲麻吕改称太师,764年复旧称。 理論上為律令制度下的的最高長官,但自從關白出現後,太政大臣的政治力遭到架空、成為一個「榮銜」。戰國時代,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曾出任此職。而織田信長在逝世後也被追贈此職。江戶時代德川秀忠和德川家齊兩位征夷大將軍生前出任此職;其他將軍除了德川慶喜以外死後都追贈此職。 日本最後一任太政大臣是三條實美,任職於明治天皇明治四年(1871年)至明治十八年(1885年)。君主立憲制實施後被總理大臣(首相)取代。 倭訓作「おおまつりごとのおおまえつぎみ」。其中「まつりごと」雖然可以解釋為「祭事」,但因為日本上古時代政教合一,所以又通「政」。「まえつぎみ」則是繼承自古墳時期「大夫」一詞而來。.

查看 堂上家和太政大臣

姉小路家

姉小路家(あねがこうじけ/あねこうじけ)是藤原氏系公家的家系。大致上分成閑院流(1・2)、小一條流(3:飛驒國司)、勸修寺流(4)的3個家系。 繼承3.的姉小路家名的戰國大名(舊宇多源氏三木氏),參照姉小路氏。.

查看 堂上家和姉小路家

子爵

子爵是中國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歐洲中世紀以後,在中文裡也用“子爵”來翻譯歐洲貴族爵位中相應等級的稱號(例如英語Viscount、法語Vicomte等,和相似的德語Burggraf、荷蘭語Burggraaf等)。.

查看 堂上家和子爵

寬永

寬永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元和之後、正保之前,由1624年到1643年的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水尾天皇、明正天皇、後光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光Titsingh, Isaac.

查看 堂上家和寬永

左大臣

左大臣為日本律令制最高的常設官職,是太政官的長官,相當於正、從二位。依據養老令的記載,左大臣「統理眾務,舉持綱目,惣判庶事,彈正糾不當者,兼得彈之。」別稱「一上」、「左府」、「左丞相」、「左相國」、「左僕射」、「太傅」。.

查看 堂上家和左大臣

中纳言

中納言(ちゅうなごん)為太政官中設置的令外官。在太政官中相當於四等官的次官。唐名為黄門侍郎,俗稱黃門。 天武天皇治世下有「納言」官職存在、飛鳥浄御原令之下亦設置有以「中納言」為名的職位,但跟後世的中納言可能有所不同。此中納言於大寶元年(701年)3月的大寶令施行時廢止。 慶雲2年(705年)4月、大納言定員由4人減為2人、為補不足於是設置新的中納言。基本職務與大納言同様為宣下和奏上、與各大臣議論政務。官位相當制於當初為正四位上,天平寶字5年(761年)2月改為從三位。定員為3人、其後設置權官(權中納言)、定員變為有名無實。 平安時代貴族人口增加、為應付求官位昇進的貴族,必須先當参議15年以上的中納言就任條件放寬,在任者亦增加。後白河院政期達10人、後白河之死後、九条兼實把其壓抑在8人。其後、後鳥羽院政期再回復為10人。 正治2年(1200年)由平基親著的『官職秘抄』記述中納言的昇進路徑有「五道」,包括「参議大辨。近衛中將。檢非違使別當。攝政·關白的兒子、二位三位中將。當参議十五年以上之輩。」。.

查看 堂上家和中纳言

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長岡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平安时代的称呼来自其首都的名字。它之前是奈良時代,之后是镰仓时代。 平安时代是日本天皇政府的顶点,也是日本古代文学發展的顶峰。在平安时代中武士阶层得到發展,到这个时代的后期,武士阶层从贵族手中夺取权力,建立幕府。 平安时代日本在804年、838年有兩次遣唐使交往(894年未成行)。天台和真言密宗佛教得到發展。 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開始發展日本独自的国风文化。.

查看 堂上家和平安时代

平氏

平氏是由日本天皇在平安時代賜姓的皇族之一,第一批改姓平氏由桓武天皇稱為桓武平氏、仁明天皇系屬稱為仁明平氏、文德天皇系屬稱為文德平氏以及光孝天皇系屬的光孝平氏,一般而言,平氏多指桓武天皇的平氏。 桓武平氏又分为很多支流。其中以葛原親王流最为繁盛,其他还有万多親王流、仲野親王流以及賀陽親王流。此后,葛原親王的长子平高棟的后裔又称为高棟王流;三子平高望的后裔则称为高望王流。日本昌泰元年(898年),平高望将其子国香、良兼、良将派往各个领地,此后平氏在地方上的势力更加巩固。这一时期以关东武士集团为基础形成了“坂東平氏”,其中,平高望的側室之子良文的子孙在关东地方分散成为三浦氏、土肥氏、秩父氏、千葉氏等武家,所以良文流也被称为“坂東八平氏”。平国香的孙子平維衡,为避乱迁往伊势地方,其后裔称为“伊勢平氏”,属于坂東平氏的庶流。 平維衡之曾孙平正盛的直系后裔,被称为平家。平安時代末期,平正盛之孙平清盛将平氏政权带到了荣华的顶峰,但随即衰落。在源平戰爭中,平家被源家击败后覆亡。由於池禪尼在平治之亂後曾保住了賴朝的性命,因此賴朝同意保住其子平賴盛官位和莊園,成為在壇之浦之戰後伊勢平氏中唯一倖存的一支。《平家物語》一书描写的就是这一支平氏。平家也泛指伊勢平氏。.

查看 堂上家和平氏

伯爵

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歐洲中世紀以後,在中文裏也用“伯爵”來翻译歐洲貴族爵位或國君的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法國Comte、英國Earl、德國Graf、北歐Jarl等)。.

查看 堂上家和伯爵

弘化

弘化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天保之後、嘉永之前。指1844年到1847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仁孝天皇、孝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慶。.

查看 堂上家和弘化

侍從

侍從可指:.

查看 堂上家和侍從

侯爵

侯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歐洲中世紀以後,在中文裏也用“侯爵”來翻译歐洲貴族爵位中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法國Marquis、英國Marquess、德國Markgraf等)。.

查看 堂上家和侯爵

地下人

地下人(又称地下官人)是日本的一种贵族。在日语中,有时简称为地下。初指未得之诏书的官吏,然而后来,同样不得升殿的武士或庶民,也以此称呼指代。明治时代以后,只要不是原公家之族,侯爵和伯爵等华族也一并称为地下人。 原则上,享三位(受封公卿)以上品秩之人,可以升殿;或者,只要特别地得到升殿之诏书,即使是四位、五位的贵族,或是官居六位的藏人,都可以升殿,成为殿上人。但是,上述之人如果因政治上或个人上的特别缘故,实际上未得升殿之诏书,即使是公卿,也属于地下人。“地下”的公卿被称为“地下的公卿”或“地下的上达部”;四位、五位的地下人,被称为「地下的」。 近代以后,各家陆续固定下来,可以升殿的堂上家和属于地下人的,被严格地罗列,界定。 在日本战国时代的乡村,当地乡绅也被称为地下人。 Category:日本古代官制 Category:日本贵族.

查看 堂上家和地下人

和琴

和琴()亦稱大和琴(やまとごと)、東琴(あずまごと),是日本雅樂所用的傳統六絃弦樂器,是日本最古老的樂器。按照形制可以分為板作、槽作和棒作琴。.

查看 堂上家和和琴

出家

因為宗教信仰而離開家庭,修行,獨居或者群居,守持戒律,通常是神職人員而稱出家人。 一般指佛教的僧侶、比丘、比丘尼、和尚、道姑,或道教全真派的道士,道姑;天主教的修士、修女;中國伊斯蘭教的戛迪林耶和庫布林耶。.

查看 堂上家和出家

內大臣

內大臣可以指:.

查看 堂上家和內大臣

公卿

公卿是指公家和基於日本律令規定的太政官當中之最高幹部職位,即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大納言、中納言、参議(或從三位以上(非参議))等高官(總稱議政官)。平安時代起稱為公卿。.

查看 堂上家和公卿

公家 (日本)

#重定向 公家.

查看 堂上家和公家 (日本)

公爵

公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一些鄰近國家受中國影響也以此為爵位名。在中文裏用“公爵”來翻译歐洲中世纪貴族等级系统中相應等級的称号(例如英語Duke、德語Herzog、法語Duc等)。.

查看 堂上家和公爵

王姓

王姓是漢族姓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8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显示:王姓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大约9468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7.10%。根據2010年7月1日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戶籍資料統計,王姓在台灣排名第六大姓。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發表的一篇有關「姓」的論文上指出,王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另外,王姓亦是日本单姓之一,但极为罕见。 由于在多種汉语方言中,“王”与“黄”的发音相近甚至相同。为区别两姓起見,中文多以“三畫(横)王”或“三横一竖王”,黃姓則叫「草頭黃」、“大肚黃”等作为强调。.

查看 堂上家和王姓

琵琶

琵琶,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已經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秦朝時期出現的。「琵琶」這個名稱來自所謂「推手為批,引手為把」(最基本的彈撥技巧)所以名為「批把」(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漢語裡對所有短頸魯特琴族(又稱琉特屬)彈撥樂器的總稱。 中國琵琶傳到東亞其他地區,發展成日本琵琶、朝鮮琵琶、越南琵琶和琉球琵琶。.

查看 堂上家和琵琶

神樂

樂(かぐら)是日本神道神事之時,奉納神的歌舞。.

查看 堂上家和神樂

笛是一種管樂器,是屬於无簧片的木管樂器,由通過樂器開口的空氣來發聲。依照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笛屬於边棱音气鸣乐器(edge-blown aerophones)。 常見的笛為直身長管,除了吹奏用的吹口外,還有幾個調整音高的開口,各開口的打開或閉合會產生不同的音高。各地方有不同的笛,有些笛(如直笛)是豎笛,吹口在笛的末端,吹奏時笛和嘴唇垂直。有些笛(如長笛)是橫笛,吹口在笛的側面,吹奏時笛和嘴唇平行。 笛是除了人聲之外最古老的樂器,在考古研究中,發現最早的笛是用動物的尺骨鋸去兩端關節鑽孔而成的骨笛,在德國施瓦本阿尔比發現許多,距今約43000年至35000前,這些笛子表示了當時歐洲的人類已有演奏樂器的傳統。而中國也有發現距今約9000年至7700年的賈湖骨笛。.

查看 堂上家和笛

笙是中國的一種自由簧管樂器,屬於八音中的「匏」類,以簧、管共振發聲,為中國吹管樂器裡面,唯一吹、吸皆可發聲的樂器,也是唯一可以吹奏和聲的樂器。 笙在許多中國古文獻中都有記載,多用於慶典、筵席的伴奏,或當作小型樂團中的伴奏樂器。中國文化在東亞的傳播也讓日本、朝鮮分別發展出了雅樂笙和笙簧;隨著20世紀國樂現代化,復鑑於傳統笙不利合奏,笙也經歷大刀闊斧的改革,製造出「現代笙」,並在現代-zh-tw:國樂團;zh-cn:民乐团;zh-hk:中樂團;zh-sg:华乐团;-裡擔綱重要的角色。由於笙音色易與其他樂器混和,在樂團中常負責和聲伴奏,為十分理想的融合劑。.

查看 堂上家和笙

筚篥

筚篥,也写做“觱篥”,(音ㄅㄧˋㄌㄧˋ)名称可能是由突厥语或匈奴语直接音译过来。以竹或木做管,顶端有用芦苇或麦秸做的簧片,管身开洞,竖吹。声音高亢凄厉。 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经常使用的一种乐器,传入中国后,经过改造,而管和唢呐可能都是筚篥改造的产物。 筚篥是日本雅乐的传统乐器。 Category:雙簧樂器 Category:東亞管樂器.

查看 堂上家和筚篥

箏族樂器是東亞地區一類半筒状箱型齊特琴類(box zither)撥弦樂器,上有可移動的弦柱(或稱雁柱),移動雁柱即可調校音高,包括有中國的古箏(中國箏)、日本的和箏、朝鮮的伽倻琴、越南的彈箏、琉球的琉球箏、蒙古的。而中國的古箏是東亞各類箏類樂器的始祖。.

查看 堂上家和筝

羽林家

羽林家,是自鎌倉時代以來公家家格的一种。位列于摄家、清华家、大臣家之下;與名家同等;在半家之上,相當於江戶時代的武家官位家格。.

查看 堂上家和羽林家

相撲

撲是日本傳統的体术,由兩名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由神道的占卜神事發展而成,作为专业竞技项目,則稱為大相撲。相撲是日本的国技和国際性的武术、格斗和体育运动。.

查看 堂上家和相撲

白川伯王家

#重定向 白川家.

查看 堂上家和白川伯王家

花山院家

花山院家是藤原氏北家师实流的嫡流(花山院流)的名门家系。家格为清华家。 花山院家的始祖是平安时代后期,藤原师实次子藤原家忠。家忠将从父亲处得到的住所花山院(东一条院)的名字作为了本家的家名。家忠之孙藤原忠雅官至太政大臣,忠雅之子藤原兼雅作为后白河上皇的近臣,官至左大臣。由此,花山院家的家格确定为公家次席的清华家。 南北朝时期,花山院家嫡流效力于北朝朝廷,而作为支流的花山院师信与其子师贤作为后醍醐天皇的亲信,子子孙孙都效力于南朝朝廷。此一支流的女性后裔在南北朝统一后,于后小松天皇时期嫁入宫中,据说受到天皇宠爱并生下了一休宗纯。 江户时代的花山院家禄为大约715石。家业是书道和笙。并被归入一条家门流引。在明治维新之后,当时的当主花山院忠远位列华族,并被封为侯爵。.

查看 堂上家和花山院家

鷹司家

鷹司家是日本國的世族門閥,五攝關家之一。其成員有資格出任關白。屬於藤原北家嫡流近衛流庶流。鷹司的名字出自平安京的鷹司小路。家祖爲猪隅關白近衛家實之四男鷹司兼平,被稱爲楊梅御殿。明治十七年,該家當主鷹司熙通被授予公爵爵位。三十八年,熙通之次子信熙被授予男爵爵位。 日本戰國時代,當主鷹司忠冬於天文十五年去世後該家斷絕了三十四年,直到天正七年二條晴良之子鷹司信房過繼至鷹司家。信房之四子信平被德川幕府賜予松平姓,至其孫信清時被封爲上野矢田藩主。這一支鷹司家在明治維新後改姓吉井,爵位爲子爵。 江戶時代,當主鷹司基輝十七歲去世,鷹司家再次絕嗣,基輝之父一條兼香派人去春日大社求神明的旨意,結果是當時皇族直仁親王之子淳宮過繼至鷹司家,是為鷹司輔平。但鷹司家的藤原氏血統已變為皇族血統。变成皇别摄家。 一九六六年,當主鷹司平通因意外亡故。尚未留下子嗣,鷹司家第三次斷絕。母系有鷹司家血統的松平尚武過繼至鷹司家,是爲鷹司尚武。即現任當主。.

查看 堂上家和鷹司家

蹴鞠

蹴鞠(,注音符號:ㄘㄨˋ ㄐㄩˊ),亦稱「蹋鞠」,翻译为现代汉语就是“踢球”,其中蹴是“踢”的意思,鞠是“球”。 蹴鞠是現代足球最早的形式,國際足球協會在2004年確認足球起源於中國山東。蹴鞠始於戰國時代,在唐朝開始盛行。.

查看 堂上家和蹴鞠

辨官

辨官()是日本朝廷組織的最高機關中的職務:分為:左大辨、左中辨、左少辨、右大辨、右中辨、右少辨。官位與四等官中的判官相等。中務省、式部省、治部省、民部省由左辨局處理。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宮內省由右辨局處理。 Category:日本古代官制.

查看 堂上家和辨官

近衛家

近衛家是日本國的世族門閥,五攝關家之一。其成員有資格出任關白。屬藤原北家嫡流近衛流嫡流。.

查看 堂上家和近衛家

阴阳寮

阳寮(おんみょうりょう)是古代日本政府机构之一,隸屬於左辨官局之中務省,掌管占卜、天文、時刻、历法的觀察與判斷及相關的教育,可說是當時的科學、天文研究中心。在《日本書紀》裡關於陰陽寮最早的記敘是在天武天皇4年(675年),廢止於明治3年(1870年)。 平安時代的陰陽寮位置在平安京大内裏之内,在太政官之北、西鄰中務省、内裏之正南,即今日京都府上京区千本丸太町一帶。.

查看 堂上家和阴阳寮

藤原師實

藤原師實(ふじわら の もろざね,),日本平安時代公卿。藤原北家出身,藤原賴通的兒子。官至從一位攝政關白太政大臣,准三宮。出家後法名法覺,世稱後宇治入道、京極關白、京極殿或後宇治殿。大日本史。.

查看 堂上家和藤原師實

藤原北家

藤原北家是日本藤原氏的一支,以藤原不比等次子藤原房前為始祖的家族,以房前宅邸在兄長武智麻呂之北而得名。.

查看 堂上家和藤原北家

藤原道隆

藤原道隆(),又称中关白,为日本平安时代中期一条天皇时代的一位摄政、关白。父摄政藤原兼家,母正室藤原时姬,同母弟藤原道兼、藤原道长,同母妹三条天皇之母藤原超子、一条天皇之母东三条院藤原诠子。一条天皇朝前期最隆盛的外戚,长女藤原定子为一条天皇元配皇后。.

查看 堂上家和藤原道隆

藤原賴宗

藤原賴宗(ふじわら の よりむね,),日本平安時代公卿。藤原北家出身,藤原道長次男。官至從一位右大臣。世稱堀河右大臣。大日本史.

查看 堂上家和藤原賴宗

藤原武智麻呂

藤原 武智麻呂(ふじわら の むちまろ)(天武天皇9年(680年) - 天平9年7月25日 (737年8月29日))是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的貴族及政治家。右大臣藤原不比等的長男、藤原四兄弟中的長兄,藤原南家之祖。.

查看 堂上家和藤原武智麻呂

藤原氏

藤原氏是一個日本貴族的姓氏,早在飛鳥時代已經存在。在平安時代以前,藤原氏的族人均以本姓藤原稱呼;而鎌倉時代以後除公文書外,多以(如近衛、九條)稱呼。.

查看 堂上家和藤原氏

藤氏長者

藤氏長者(假名:とうしのちょうじゃ)是指日本高級贵族藤原氏下头所有氏族的领导人,這个称号是一个荣誉性称呼,一般在藤原氏中五摄家当中的家族成員择优授予。.

查看 堂上家和藤氏長者

關白

白為日本的古代職官。關白本為「陳述、稟告」之意,關白一詞由中國傳入日本,典故出自《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天子」,也就是說任何大事皆先陳述或稟報給霍光知道,然後上奏於皇帝。因霍光受封博陆侯,故又名博陸。中國亦有許多官位,原本只是個動作,即動詞變成名詞的事例,如總督、巡撫、提督、巡按。 關白作為實際職務的名稱始於日本的獨創,為攝政一职在天皇成年後的称呼。在古代日本,攝政並不常見,後至平安時代,藤原氏始開關白一例。而攝政與關白,合稱攝關。當時藤原氏掌控朝廷並且架空天皇,所以攝關一變為常設職位,幾乎每一代天皇皆有攝關執政。藤原氏的嫡派後裔繼承攝關之職,即稱為攝關家。 後來太上天皇的院政與武士興起,攝關家的權力衰落。藤原氏再分為五支,他們是近衛、九條、二條、一條和鷹司。自此五家輪替此職,稱五攝家。到室町時代後,攝關與朝廷一樣變成有名無實。關白退位後稱太閤,若太閤出家为僧,则称为“禪閤”,自豐臣秀吉後,有鷹司政通適合此稱。關白除豐臣秀吉(1585年-1591年)(因他買通近衛前久收他為猶子)及豐臣秀次(1591年-1595年)兩任外,概由藤原氏或五攝家所任。日本最後一任關白是二條齊敬,任職於孝明天皇文久三年(1863年)至慶應二年(1866年)。.

查看 堂上家和關白

醫道

《許浚》(),為韓國MBC自1999年11月29日起播出的月火劇。香港無線電視(TVB)則於2005年5月2日至2005年7月22日在翡翠台播出,並利用麗音廣播技術作粵語、韓語同步播放。臺灣則於臺灣電視公司(台視)首播,提供雙語切換,主聲道為國語,副聲道為韓語。2006年在中國大陸正式播出。 本劇常被大中華地區觀眾視為「男版《大長今》」。特別在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播畢《大長今》後,得知香港市民比較喜歡此類型有歷史背景的韓劇,於是乘勝追擊,再向MBC電視台購入此劇的轉播權;但可惜故事內容和情節實在與《大長今》相差甚遠,被港人認為缺乏緊張和喜劇性的成份,而且實際上此劇是在90年代末拍攝,畫面及拍攝質素等亦明顯比其他同期播映的韓劇落後。所以此劇在香港只播了60集就被迫腰斬。.

查看 堂上家和醫道

院政

院政指日本政权由摄关政治转移到幕府的过渡时期的政治体制。天皇讓位而自稱上皇,在「院」中執政的政治形態。是皇權為了抵抗攝關政治而發展出來的政治制度。.

查看 堂上家和院政

插花

插花,是一種藝術手法,以植物枝葉、果實以及花朵插進容器內來作為裝飾的一種裝置藝術。它的歷史極為悠久,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插花藝術。中國的《遵生八箋·高子瓶花三說》是世界上最早的插花艺术论著。.

查看 堂上家和插花

東國

東國,是日本在近代以前的一個地理概念,為大和朝廷對東海道鈴鹿關、不破關以東地方稱呼。東國的地域包括了關東地方、東海地方。此外,東北地方被稱為蝦夷或陸奧。.

查看 堂上家和東國

村上源氏

村上源氏是日本的世族。家族出自村上天皇的后代。特别是以具平親王子孫為最盛。列源氏二十一流,各个源氏之間,此家最高贵。产生了很多公卿。.

查看 堂上家和村上源氏

殿上人

殿上人指從五位以上的日本古代職官中,被准許在天皇便殿朝謁天皇的一部分人。“官居四位或五位之官员”属错误解释。 至朝谒天皇被称作“升殿”,有此资格的人,绝大部分是官居五位或五位以上之官员。然而六位的藏人也可受旨而升殿,被包括在殿上人之中。 從五位(品)這個官位在中國或日本古代,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官位分水嶺。任官晉升至從五位(品)以上,才算是躋身到高等官僚及上流社會階級。在唐代從五品官員稱「通貴」,正五品以上的官員就稱為「貴人」了。.

查看 堂上家和殿上人

水無瀨家

水無瀨家,是日本公家世族之一,屬於藤原北家隆家流的堂上家;家格為羽林家、親王家。家紋是菊花。.

查看 堂上家和水無瀨家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查看 堂上家和江户时代

清原氏

清原氏,是日本平安時代東北地方一個有力氏族,他們是蝦夷人但自稱是天武天皇皇子舍人親王後裔。 他們曾在前九年之役協助源賴義平定安倍氏,但後因家族内鬨在後三年之役被源義家所滅,領地被奥州藤原氏控制。.

查看 堂上家和清原氏

清和源氏

清和源氏,是日本古代皇族賜姓貴族源氏的一支,因其祖先可追溯到清和天皇而得名。清和天皇的皇子有4人、孫子有12位王後被臣籍降下、賜姓源氏;其中第六皇子貞純親王之子、源經基的後嗣最為繁盛。然而亦有源經基是陽成天皇之孫、元平親王之子的說法。 清和源氏以武士階級的領導者廣為人知。在平安時代,清和源氏出了許多著名的武將,而奠定了清和源氏在武家中的聲望。其後的鎌倉幕府創立者源賴朝、室町幕府的足利家,其來源也都可以上溯至清和源氏。由於名聲顯赫,後世出現許多自稱是清和源氏後裔者。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也自稱是清和源氏的一支。.

查看 堂上家和清和源氏

源氏

源氏是日本一個著名的氏族,活躍於平安時代,最著名的分支為清和源氏。平安時代末期,與另外一支氏族平氏爆發了源平合戰,最終勝利,而開啟了幕府時代。.

查看 堂上家和源氏

源氏長者

源氏長者,此一稱號為源氏一族所有分流氏族的大家長、大總管。一般是源氏所有相關氏族中官職最高的人出任。 德川幕府的將軍除了德川秀忠以外,在就職同時都會一併得到源氏長者的稱號,另外會兼任奬學院、淳和院的別當。 * Genji no Choji Category:村上源氏 Category:清和源氏 Category:日本古代制度.

查看 堂上家和源氏長者

文久

文久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萬延之後、元治之前。指從1861年到1864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為孝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為德川家茂。.

查看 堂上家和文久

攝政

攝政是指在君主制下,一個國家的即位君主不能管理國家時,由他人代替君主處理國政。攝政最常见的情况即是君主仍然幼小而不能親自定奪裁批朝政。在君主患病或不在國內等情況下也会偶尔出现。攝政者多由在位君主的直系亲属担任职务,如儲君(多稱為監國)或母親(多稱為垂簾聽政),或是通常由称为摄政王的皇族所担任。除此之外,摄政者也有由君主的外祖父等外戚,或是德高望重、深具資歷經驗的大臣(多称为辅政大臣)所擔任的。 有些攝政者攝政時,國家並沒有君主在位,這種情況下的攝政者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只是沒有君主身份。 在摄政期间,摄政者給予建議、並讓皇帝從各項建議與執行中進行學習,直至年歲更長,而能親自執政為止。然而,於很多情況,攝政者都會獨攬大權不放,甚至把皇帝當作傀儡。故皇帝長大後,亦往往與這些攝政者產生權力矛盾,而引發權力鬥爭。單以清朝為例,就有清初康熙帝除去鰲拜,清末光緒帝嘗試與慈禧太后爭權(但失敗)等例子。.

查看 堂上家和攝政

院政插花東國村上源氏殿上人水無瀨家江户时代清原氏清和源氏源氏源氏長者文久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