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

指数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

俄羅斯人,是哈薩克斯坦的第二大民族,對哈薩克斯坦社會有很大影嚮力。 他們在十九世纪來到哈薩克斯坦,最早是一些哥薩克,在哈薩克草原北部建立一些據點,之後逐漸吞併整個哈薩克汗國,分為奧倫堡州和草原總督區等行政區域,同時鼓勵俄羅斯人移民至哈薩克斯坦,在1917年已有1000000俄羅斯人移民至哈薩克斯坦,佔媲人口30% 在蘇聯時代,因要實行工業化和開墾農地(處女地運動)和蘇德戰爭等原因,大批俄羅斯人來到,至1979年人口5,500,000,佔媲人口40% 蘇聯解體後,由於哈薩克斯坦政府強調哈薩克人優先和鼓勵哈薩克人回歸及鼓勵使用哈薩克語等原因,很多人返回俄羅斯,但俄羅斯語仍作為族際交流語,俄羅斯人仍是第二大民族保留一定影嚮力。 Category:海外俄羅斯人 Category:哈萨克斯坦民族.

目录

  1. 9 关系: 奧倫堡州哥薩克哈萨克语哈萨克汗国哈萨克斯坦草原總督區苏德战争苏联解体處女地運動

  2. 俄羅斯各地人物
  3. 俄羅斯裔哈薩克斯坦人
  4. 哈俄關係
  5. 哈萨克斯坦民族

奧倫堡州

奥伦堡州(Orenburgskaya oblast)位於烏拉爾山南麓,烏拉爾河從東向西流過,南部與哈薩克相鄰。是俄羅斯聯邦主體之一,屬伏爾加聯邦管區。面積124,000 平方公里,人口 2,179,551(2002年)。首府奥伦堡。 成立於1934年12月7日。1938年12月26日至1957年12月4日改稱為齊卡洛夫州(Чкаловская область)。.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奧倫堡州

哥薩克

哥薩克馬邁 哥萨克(козаки;каза́ки́)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及俄罗斯南部)的游牧民系,在历史上以驍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為支撑俄罗斯帝国于17世纪往东扩张的主要力量。移民中国的部分哥萨克被称为阿尔巴津人。.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哥薩克

哈萨克语

哈萨克语(Kazakh;қазақ тілі, qazaq tili.)),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哈萨克族所使用的语言。与其他属突厥语族的民族语言相当接近。日常交际,与其语言属突厥语族的其他民族,如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以及乌孜别克族均不会产生太大的障碍,一般不需要翻译,尤其與吉爾吉斯語和卡拉卡爾帕克語非常相近。据说哈萨克语言是受乌孙语、突厥语以及蒙古语影响的综合产物。 哈萨克民族是由古代乌孙、突厥、契丹、蒙古等部族在长期相处中发展而成的,因此哈萨克语广泛分布在包括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及前苏联地区在内的中亚地区。 哈萨克语元音和谐比较严整,辅音同化现象较多。名词、代词和数词有七个格,比同语族的许多语言多一个造格。语法附加成分的变体较多。动词谓语第一人称单数附加成分除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形式外,还使用短尾形式-m。有关畜牧业的词语很丰富。.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哈萨克语

哈萨克汗国

哈薩克汗國(哈萨克语:;土耳其语:Kazak Hanlığı;俄语:Казахское ханство)是哈萨克族在1456年创建的王朝,其统治区域大约在今天哈萨克斯坦一带,1847年灭亡。.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哈萨克汗国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Қазақстан Республикасы / Qazaqstan Respy'bli'kasy;Республика Казахстан),簡稱--(Қазақстан;Казахстан),为跨洲国家,地跨欧亚两洲,主要位于中亚北部,在乌拉尔河以西的一小部分领土位于欧洲.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哈萨克斯坦

草原總督區

草原總督區 (Степное генерал-губернаторство)成立於1882年 (首任總督為格拉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科尔帕科夫斯基,同時西西伯利亞總督府被撤銷),是俄羅斯帝國在中亞細亞所建立的兩個總督區之一 (另一為突厥斯坦總督區)。管轄範圍覆蓋了哈薩克草原地區。首府鄂木斯克。 十月革命以後,改為吉爾吉斯自治社会主义共和國,1925年改稱哈薩克自治社会主义共和國,1936年再升格成加盟共和國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蘇聯解體後得到了獨立,即哈薩克斯坦。.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草原總督區

苏德战争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die Ostfront;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衛國戰爭」本指1812年的俄法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与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苏联投降為止。.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苏德战争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苏联解体

處女地運動

處女地運動,是赫魯曉夫朝代為解决蘇聯農業問題,緩解糧食短缺困擾的計劃。 1953年9月,中央委員會全會確認了農業危機在蘇聯的嚴重程度,决定在1956年開墾13000000公頃荒地。但莫洛托夫,馬林科夫,卡岡諾維奇和其他黨組成員表示反對處女地運動。許多人認為這個計劃不論在經濟上還是邏輯上都是不可行的,但赫魯曉夫堅持認為開墾大量新土地是使農作物在短時間量大幅增加產量的唯一途徑。 赫魯曉夫的策略,是招募志願共青團員作為勞工,前往伏爾加河流域、北高加索、哈薩克斯坦墾荒。從1954年到1960年,蘇聯的土地總播種面積增加了46萬公頃,其中90%為處女地運動所開墾。 總體而言,處女地運動成功地在短期內提高了糧食生產量,減少了糧食短缺。此後的糧食產量逐年大幅波動,未能超越1956年的產量紀錄。1959年後產量逐漸下滑,未能達成赫魯曉夫提出的蘇聯1960年超越美國糧食產量的目標。 Category:蘇聯經濟 Category:苏联人口流动.

查看 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和處女地運動

另见

俄羅斯各地人物

俄羅斯裔哈薩克斯坦人

哈俄關係

哈萨克斯坦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