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苏德战争

指数 苏德战争

蘇德戰爭(德國方面稱為東方戰線,die Ostfront;蘇聯方面稱為偉大的衛國戰爭,Велик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而「衛國戰爭」本指1812年的俄法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与納粹德國及雙方盟國之間發生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至1945年5月9日德國向苏联投降為止。.

175 关系: 城鎮戰基輔基輔戰役 (1941年)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偉大的衛國戰爭 (稱呼)十月革命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南高加索南欧南比薩拉比亞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南方集團軍塞瓦斯托波爾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1941年—1942年)大盧基 (列別金區)大清洗大日本帝国天王星行動外蒙古奥地利奧得河威廉·凱特爾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富兰克林·D·罗斯福尼斯河巴尔干半岛巴巴羅薩行動巴库中央集團軍中央方面军中国抗日战争中欧希腊内战东欧东方战线 (苏联)布科維納布達佩斯圍城戰布良斯克布拉格攻勢下第聶伯河攻勢乌克兰乌拉尔山脉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庫圖佐夫行動人民冲锋队库尔特·蔡茨勒库尔斯克库尔斯克会战什维尔尼克...伊尔-2攻擊机伏尔加格勒伏尔加河弗里德里希·保盧斯弗雷德堡德國無條件投降書德國軍隊保加利亞王國俄法戰爭俄法战争土星行動圣彼得堡北高加索北歐北方集團軍别动队刻赤半島戰役列寧格勒圍城戰傀儡政權哈爾科夫冷战克里米亞国际劳动节图拉租借法案科涅夫立陶宛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第二次阿拉曼战役第聂伯罗第聂伯河納粹德國約瑟夫·史達林紅場維也納維也納攻勢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约瑟普·布罗兹·铁托绥靖主义美国義大利攻防戰 (二戰)羅馬尼亞爱沙尼亚瓦尔特·冯·布劳希奇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熱澤夫戰役白俄羅斯芬兰莫斯科莫斯科戰役莫扎伊斯克遠東道加瓦河荷兰草原方面军頓河顿巴斯顿河畔罗斯托夫西南方面军西里西亞攻勢西欧西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都高加索高加索戰役让·德·拉特尔·德·塔西尼诺曼底战役黑海黑海艦隊轴心国霍爾蒂·米克洛什阿尔萨斯阿尔汉格尔斯克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阿道夫·希特勒阿斯特拉罕蘇台德地區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蘇日中立條約藍色行動闪电战關東軍特種演習铁幕蓝色师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苏联国防委员会苏联红军英国雷巴奇半島虎I坦克Ju 87俯衝轟炸機柏林戰役柯西金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捷克斯洛伐克東波美拉尼亞攻勢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沃罗涅日方面军沃羅涅日戰役 (1942年)波兰波兰第二共和国波罗的海波罗的海国家波蘭戰役法國戰役法国涅瓦河挪威明斯克海因茨·古德里安海獅作戰斯大林格勒战役斯摩棱斯克日本摩爾曼斯克扬·安东内斯库拉脫維亞普罗霍罗夫卡20世纪 扩展索引 (125 更多) »

城鎮戰

城鎮戰又称為巷战(urban warfare),是指以人口聚居的城市或城鎮,甚至是更大的都會區來作為主要戰鬥場所的現代化戰爭方式。在18世紀以前,由於軍隊多以包圍城鎮外的作戰方式進行,通常就直接把當時對城鎮的攻擊行動稱作攻城戰。但隨著火藥的發明以及火炮開始投入了戰場,使得城牆已失去過去能有效防禦的功效。到了今日,城鎮戰多被視為一種特殊的軍事行動,原因在於今日城鎮戰得面對更加複雜的城市地形與建築,以及更多的一般平民。城鎮戰往往使得進攻方得付出較為昂貴的代價來占領該座城鎮;而對於防守方來說,則往往在作戰中擁有了一定的優勢(如基地地點、補給來源等),這種情況特別是在攻守兩方軍事實力懸殊時會更加的明顯。 一般軍事人員在遭遇城鎮戰時,大多時候會因房屋的配置無法立刻得到己方軍隊或裝甲車輛的掩護,而對方軍事人員和一般民眾又可能十分難以分別。除了可能遭遇穿著平民服裝的敵方士兵外,還包括有民兵、黑社會等這些單純想保衛自己家園,而提起自己的武器(也有可能是政府提供)襲擊入侵軍隊的民眾們。在許多資料交流和長程武器大範圍使用的現代戰爭中,城鎮戰卻不同於大部分典型且位在寬闊處的軍事行動,它反而讓敵我雙方的距離快速拉近,雙方皆只能在極短的距離接觸交火。城鎮戰被歸屬於複雜的三維空間戰鬥模式,軍隊時常因為建築物、強化過的掩蔽物等,只能擁有有限的視野以及火力發揮空間。而熟悉戰場的敵軍卻可能在掩蔽物甚至是地下基礎設施(如地鐵或下水道)中躲藏, 並以放置陷阱、爆裂物或者是安排狙擊手的方式,消減對方的實力。.

新!!: 苏德战争和城鎮戰 · 查看更多 »

基輔

基輔(Kyiv ;Kyjev;Kiyev )位于乌克兰中北部第聂伯河中游,是烏克蘭首都、基輔州首府及第一大城市,人口達2,907,817(2016年)。 基輔是東歐重要的工業、科學、文化及教育中心,也是許多高科技產業、高等教育機構和歷史建築的所在地,擁有廣泛的基礎設施和高度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如基輔地鐵。 基輔的名稱來自「Kyi」,傳說中這座城市的建立者之一(Kyi, Shchek, Khoryv三兄弟和姐妹Lybid)。基輔在5世紀時是一座交易所,後逐漸成為東斯拉夫文明的中心,並在10世纪至13世紀成為基輔羅斯的首都。1240年12月的拔都入侵徹底摧毀了這座城市,使基輔失去過去數個世紀所獲得的政治影響力。後來強盛鄰國的興起,使得這裡成為這些大国的邊境重鎮(立陶宛大公國、波兰立陶宛联盟、俄羅斯帝國)。 19世紀末,基輔因俄羅斯帝國的工業革命而再度興起。基輔在經歷1917年俄國革命引發的動盪時期後,自1921年起成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重要城市,1934年後成為首都。苏德战争期間,基輔在1941年7月7日—9月26日的基辅战役中被纳粹德国国防军占领,1943年10月被红军解放,并迅速发展成為蘇聯第三大城市。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基輔成為烏克蘭首都。.

新!!: 苏德战争和基輔 · 查看更多 »

基輔戰役 (1941年)

基輔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烏克蘭的一場大型包圍戰;今天它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包圍戰,它作為巴巴羅薩作戰在1941年8月23日至9月26日,在蘇聯歷史中它被稱為基輔防禦戰役(Киевская оборони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發生在1941年7月7日至9月26日。 幾乎整個蘇聯紅軍的西南方面軍被德軍包圍,共有665,000名蘇軍被俘虜,德軍在基輔的包圍圈未被嚴密封鎖,小股蘇軍在德軍緊閉包圍圈後突破包圍逃脫,包括謝苗·布瓊尼元帥、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元帥及政治委員赫鲁晓夫,無論如何這是蘇軍前所未有的大敗,超過了在6月至7月間在明斯克的災難,9月1日時西南方面軍有752,000至760,000人(850,000人包括後備及後方服務部隊)、3,923門火炮及迫擊砲、114輛坦克及167架飛機,被包圍的包括452,700人、2,642門火炮及迫擊砲和64輛坦克,10月2日有15,000人從包圍圈突圍,西南方面軍共付出700,544人傷亡,包括616,304人在長達1個月的戰役中陣亡、被俘或失蹤,結果蘇聯4個集团军(第5軍、第37軍、第26軍及第21軍)共43個師被消滅,第40集团軍被嚴重削弱,與之前的西方面軍相似,西南方面軍需要重建。.

新!!: 苏德战争和基輔戰役 (1941年) · 查看更多 »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德语:Erich von Manstein,),是一名职业军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纳粹德国国防军中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冯·曼施坦因的构想最终成为制订征服法国的“镰刀收割”(Sichelschnitt)计划的依据。在东线,他先后指挥了位于克里米亚和包围列宁格勒的军队,并随后担任南方集团军的司令官。面对于人数和装备都占据优势的苏联,他成功地阻止了苏联红军自斯大林格勒胜利之后的攻势,并成功地发动反击,夺取了哈尔科夫。最终因为和希特勒在战略上的分歧导致了他在1944年被解职。战后,他被英国军事法庭于1949年以战争罪判处18年监禁,但是4年后他就因为医疗原因被释放了,随后他成为了西德政府的高级顾问,协助建立新的德国联邦国防军。.

新!!: 苏德战争和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 查看更多 »

偉大的衛國戰爭 (稱呼)

偉大的衛國戰爭(translit),是蘇聯絕大部份成員國對1941-45年蘇德戰爭的稱呼,概念上等同中國的抗日戰爭稱呼,以區別更廣泛的二次世界大戰。官方定義的偉大的衛國戰爭自1941年6月22日起,1945年5月9日訖,有時為了法律上的效期問題會延伸至1945年5月11日以包括布拉格攻勢。.

新!!: 苏德战争和偉大的衛國戰爭 (稱呼) · 查看更多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新!!: 苏德战争和十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卡爾·古斯塔夫·埃米爾·曼納海姆(Carl Gustaf Emil Mannerheim,Густав Карлович Ма́ннергейм,在华期间有一中文名叫马达汉,),是芬兰第二任摄政王(1918-1919年)、第六任总统(1944-1946年)及。曼纳海姆曾在俄罗斯帝国陆军中服役过约三十年,期间他参加了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的战役。除了之外,他在芬兰独立后的每一场战争中担任芬兰国防军的总司令。在世时他与西贝柳斯一起就是毫无争议的最著名的芬兰人。 曼纳海姆还担任了主席三十年,他也是的创建者。曼纳海姆是芬兰独立后历史上最关键的人物之一。2004年在芬兰广播公司举办的评选节目中曼纳海姆被评为最伟大的芬兰人。.

新!!: 苏德战争和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海姆 · 查看更多 »

南高加索

南高加索(South Caucasus),又称外高加索(Transcaucasia),大约指高加索山脉以南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所在地区。外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1922年12月该地区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三国以外高加索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名义加入苏联加盟共和国。.

新!!: 苏德战争和南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南欧

南欧是欧洲南部的简称,範圍包括伊比利亚半岛、義大利半島及巴爾幹半島的南部,由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及希臘等國組成,有时也称为地中海欧洲,因为大多南欧国家靠近地中海。南歐隔著地中海與亞、非兩洲相望,自古以來與西亞及北非往來密切,同是重要的古文明起源地;對西方世界而言,南歐更孕育了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確立了早期的基督教社會,為西方的思想及知識體系奠定了基礎。.

新!!: 苏德战争和南欧 · 查看更多 »

南比薩拉比亞

南比薩拉比亞(羅馬尼亞語:Bugeac烏克蘭語:Буджак)指的是位於比薩拉比亞地區南部、黑海沿岸的多瑙河下游與德涅斯特河之間的地區。現屬烏克蘭的敖德薩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該地區被劃入羅馬尼亞國境內。在苏德战争末期(1944年8月),羅馬尼亞被迫將南比薩拉比亞割讓給蘇聯,該地區被編入蘇聯的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南比薩拉比亞位於黑海西岸,南接羅馬尼亞,北與西被摩爾多瓦包圍。 Category:烏克蘭歷史 Category:羅馬尼亞歷史.

新!!: 苏德战争和南比薩拉比亞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為南斯拉夫共產黨為對抗納粹德國所組成的武裝部隊。通常簡稱為南斯拉夫人民(或譯作民族)解放軍或南斯拉夫游擊隊。.

新!!: 苏德战争和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 · 查看更多 »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jalističk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Социјалистичка Федеративна Републик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Socialistična Federativna Republika Jugoslavija)是一個存在於1945年至1992年的巴爾幹社會主義國家,由馬其頓、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社會主義共和國所組成,首都為貝爾格勒。南國為多民族國家,政府奉行聯邦制,由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一黨專政。由於該國承襲有著「第一南斯拉夫」之稱的南斯拉夫王國,因此另有別名「第二南斯拉夫」。 該國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受軸心國武裝侵略而滅亡的南斯拉夫王國,在軸心軍佔領期間,原南斯拉夫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為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狄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冷戰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的路線,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政治氣氛與言論自由,更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蘇聯為首的華沙公約組織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不結盟運動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隨著東歐社会主义國家經濟衰退、民族主義的復活與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民族間的不和及分裂,伴隨著暴力的排斥其他民族的行為逐漸升級。在此之後,南斯拉夫聯邦走向解體。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間因民族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衝突,并發展為南斯拉夫內戰。時至1992年,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國均退出南斯拉夫聯邦,剩下的兩國則組建成新的「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宣告終結。2008年後,前南斯拉夫的領土分裂出馬其頓、塞爾維亞、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黑山等六個受聯合國承認的國家,以及只得到部分國家承認的科索沃。.

新!!: 苏德战争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南方集團軍

德國南方集團軍(Heeresgruppe Süd)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納粹德國德意志國防軍的一個集團軍。.

新!!: 苏德战争和南方集團軍 · 查看更多 »

塞瓦斯托波爾

塞瓦斯托波爾(Sevastopol;Акъяр, Aqyar,Sevastopol'),位於克里米亞半島西南岸的港灣都市,面對黑海,是半岛上的重要港口城市。 昔日是黑海艦隊的基地,也是克里米亞戰爭時英俄兩國必爭之地。后為俄羅斯海軍拥有。 塞瓦斯托波爾原由乌克兰直轄,並不屬于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管轄。1993年俄联邦宪政危机期间俄最高苏维埃曾宣布塞瓦斯托波尔拥有俄城市的联邦地位。 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后,克里米亞共和國宣布和塞瓦斯托波爾一起从乌克兰独立。塞瓦斯托波爾以聯邦直轄市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并被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後被合併到南部聯邦管區)。此公投未受到乌克兰、联合国和绝大部分国家的承认,故此地仍然存在主权争议。.

新!!: 苏德战争和塞瓦斯托波爾 · 查看更多 »

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1941年—1942年)

塞瓦斯托波爾戰役(Оборо́на Севасто́поля и би́тва за Крым、Schlacht um Sewastopol)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與蘇聯在黑海的蘇聯主要海軍基地上發生的戰役,戰事由1941年10月30日至1942年7月4日结束,戰役中德軍使用了大量重型迫擊砲(200公釐—800公釐系列)協助攻城。.

新!!: 苏德战争和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 (1941年—1942年) · 查看更多 »

大盧基 (列別金區)

大盧基是烏克蘭的村落,位於該國東北部蘇梅州,由列別金區負責管轄,處於維利尚卡河畔,距離韋爾赫內2公里,海拔高度117米,2001年人口20。.

新!!: 苏德战争和大盧基 (列別金區) · 查看更多 »

大清洗

大清洗(Большая чистка),一譯「大整肅」、「大清掃」,是指在1930年代,蘇聯在蘇聯最高領導人史達林執政下爆發的一場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以谢尔盖·基洛夫被刺事件引发,它包括對蘇聯共產黨內部的清洗以及對無辜人員的迫害,這段時期典型的現象包括無處不在的政治審查、到處都存在的懷疑「間諜破壞」、做秀公審、關押和死刑。 大清洗在前苏联时代被称为肃反运动,然而今日的俄罗斯更多地称这段时期为“大恐怖”(Большой террор)或“叶若夫时期”(Ежовщина)。.

新!!: 苏德战争和大清洗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中文又譯為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在法律使用上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現在「大日本帝國」一詞主要是指日本在1868年江户时代結束至1947年新憲法施行之間的歷史時期。 日本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政治權力從武家(幕府)重回天皇手中,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位於東方世界的列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五个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续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内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选举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维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选举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后的六代内阁皆为众议院多数党交替组成的政党内阁,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两大政党轮替执政,開始了「宪政之常道」的惯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早年军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後,军部便乘機制造了一连串政变。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政变事件,事後军部扶植了傀儡广田弘毅内阁掌政,广田弘毅按军部的意思改组政府,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以上的现役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确立了其军国体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与納粹德國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向中國宣戰。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国投降,成為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这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已名存实亡。隨後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1951年9月8日,《三藩市和約》簽定,日本才结束长达七年的盟军占领时期,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大日本帝國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至1947年修改憲法為止,存在79年,帝国的疆域在1942年达到最盛,控制着大约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这大約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期間,大日本帝國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自明治維新主張脫離亞洲開始的國力提昇,使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出現空前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積極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為世界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新!!: 苏德战争和大日本帝国 · 查看更多 »

天王星行動

天王星行動(Операция «Уран»)为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個战略性军事行动代号,目标为包圍、及部份。這個行動是史達林格勒戰役的一部分,作戰目的是消滅在史達林格勒城中及週邊地區的德軍。天王星行動的策劃早在1942年9月便開始,最終發展成包圍、消滅德國中央集團軍及在高加索地區的其他德軍。由于德軍沒有準備好在冬季作戰,加之位於蘇聯南方的部隊過分分散,其側翼又由較為貧弱的羅馬尼亞、匈牙利及義大利軍隊防守,因此蘇聯红軍佔盡了優勢。蘇軍的攻勢自羅馬尼亞軍隊正面防線展開,這些軸心國軍队战斗素质不如德军,同时还缺乏對抗蘇聯裝甲部隊的重型武器。 德軍為攻佔高加索油田地帶及史達林格勒而實施的夏季攻勢,造成了一條超过軸心國部隊预期防御范围的漫長戰綫。在德軍將數個機械化師從蘇聯調往西歐後這一情況更為惡化。加上該戰區經過數個月的激戰後,德國部隊,特別是在史達林格勒城內作戰的部隊消耗甚鉅。德軍只有将兵力約一個裝甲師的以及作為預備隊,用以支援掩護第6軍團側翼的羅馬尼亞部隊。與之相比,紅軍在準備進攻上在史達林格勒城內及周圍部署了超過100萬名士兵。然而蘇聯調動軍隊的動作並非沒有遭遇到困難:為避免暴露被德軍發現,蘇軍的秘密部署使得部分部隊因為后勤問題而未能按照計畫抵達,因此天王星行動的開始日期從11月8日延遲至11月17日,之後再進一步推遲至11月19日。 11月19日早上7時20分(莫斯科時間)蘇聯紅軍對位於史達林格勒城區的軸心國軍隊北翼展開攻擊;南翼部隊亦於11月20日開始進攻,雖然羅馬尼亞軍部隊能擊退蘇軍首輪攻擊,但在11月20日晚時,蘇軍繞過數個实力较强的德軍步兵師直接进攻羅馬尼亞第3軍團及第4軍團,这些轴心国军队不久之后就全面潰退。德軍機動預備隊沒有足夠力量用以擊退蘇軍的機械化矛頭,同時第6軍團指揮部亦未能及時調動史達林格勒城中的裝甲部隊,將它們重新部署以擊退這些威脅。11月22日晚上蘇軍兩翼的部隊於喀拉蚩會師,成功包圍了頓河以東的290,000名軸心國部隊。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命令軸心國軍隊繼續死守史達林格勒城中的陣地並以空運維持補給,與此同時蘇軍及德軍指揮官們也開始各自策劃他們的下一步行動。.

新!!: 苏德战争和天王星行動 · 查看更多 »

外蒙古

外蒙古()是清朝後期對漠北蒙古喀爾喀四部的稱呼,由外札薩克蒙古一詞衍生而來,包括土謝圖汗部、賽音諾顏部、車臣汗部和札薩克圖汗部。其地大致相當於今蒙古國除蘇赫巴托爾省、科布多省、巴彥烏列蓋省、烏布蘇省、庫蘇古爾省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土謝圖汗、車臣汗二部由庫倫辦事大臣管轄,賽音諾顏、札薩克圖汗二部由烏里雅蘇臺將軍(定邊左副將軍)管轄,由理藩院統籌蒙古事務。 清代初年尚無“外蒙古”之名,稱漠北為“喀爾喀”或“烏里雅蘇臺”。嘉慶年間重修《大清一統志》,因無統一名稱可用,故將烏里雅蘇臺將軍統領的廣大地域籠統地稱為“烏里雅蘇臺統部”(烏里雅蘇臺城為烏里雅蘇臺將軍駐所)。清代中期以來,又有“卡外喀爾喀”、“外三路喀爾喀”、“外四盟蒙古”等名稱。清末,外蒙古取代“烏里雅蘇臺”等,漸成通稱。清末,外蒙古的範圍有時亦含包括科布多和內屬之唐努烏梁海。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後,杭達多爾濟、車林齊密特等蒙古王公喇嘛擁立庫倫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為皇帝,宣佈獨立,成立“大蒙古國”,是為外蒙古独立。中華民國拒不承認,仍稱其為外蒙古。1912年,外蒙古軍隊攻陷科布多城,佔領科布多全境,並乘勢西進阿爾泰,後來又控制達里岡厓牧場,俄國承認其獨立。1913年,中华民国與俄羅斯帝国簽訂聲明文件及另件確定,承認外蒙古自治權,自治區域為清末庫倫辦事大臣、烏里雅蘇臺將軍與科布多參贊大臣管轄區域。俄羅斯承認中國對外蒙古的宗主權。1915年,外蒙古取消“獨立”,改為自治。1919年,外蒙古地方撤銷自治。1920年代,蘇聯扶植蒙古人民革命黨控制外蒙古,事實脫離中國統治。1921年,君主立憲制的「大蒙古國」成立。1924年5月,蘇聯承認蒙古為中國一部分。同年7月,大蒙古國改國號為「蒙古人民共和國」。1928年,國民政府將外蒙古改為蒙古地方。1946年,中華民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為獨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建交。.

新!!: 苏德战争和外蒙古 · 查看更多 »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新!!: 苏德战争和奥地利 · 查看更多 »

奧得河

奧得河(捷克語:Odra,波蘭語:Odra,德語:Oder)是一條位於中歐的河流。发源於捷克,流經波蘭西部,並構成波蘭與德國之間長187公里的北部國界,為奧得河-尼斯河线的一部份。源源不絕流到什切青以北的什切青潟湖,然後經三條分枝(濟夫納河、斯維納河、佩內河)流向波羅的海。.

新!!: 苏德战争和奧得河 · 查看更多 »

威廉·凱特爾

威廉·凱特爾(德语: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曾任德軍最高統帥部總長;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资历最老的指挥官之一,戰後在紐倫堡審訊被判絞刑處死。.

新!!: 苏德战争和威廉·凱特爾 · 查看更多 »

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

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Андре́й Януа́рьевич Выши́нский;),苏联政治家、法学家、外交家。他在1931年至1939年期间担任苏联总检察长,在苏联的大清洗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莫斯科审判和纽伦堡审判的公诉人。此后,在1949年至1953年期间担任苏联外交部部长,曾代表苏联签订德国投降文书以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新!!: 苏德战争和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 · 查看更多 »

富兰克林·D·罗斯福

#重定向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新!!: 苏德战争和富兰克林·D·罗斯福 · 查看更多 »

尼斯河

尼斯河(英文:River Ness, 蘇格蘭蓋爾語:Abhainn Nis)是位於英國蘇格蘭的一條河流。它源於尼斯湖然後往北流入印威內斯與馬里灣(Moray Firth)。西元565年第一次在尼斯湖裡發現尼斯湖水怪。.

新!!: 苏德战争和尼斯河 · 查看更多 »

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Balkans)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于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于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药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薩拉熱窩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4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新!!: 苏德战争和巴尔干半岛 · 查看更多 »

巴巴羅薩行動

巴巴羅薩行動(德语:Unternehmen Barbarossa)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發起進攻蘇聯的代號,整場作戰在1941年6月22日展開,這個名稱來自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綽號“紅鬍子”(Barbarossa)。巴巴羅薩作戰從1941年6月一直進行至12月以失敗告終,但德蘇戰爭一直要到1945年5月蘇聯佔領柏林才算正式結束。 作戰原本的計畫是要快速攻克蘇聯的西方領土,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戰線為止,這條預定的終極目標也被稱為AA戰線。在作戰的最初數個月裡,德軍繼續沿用之前在西歐大獲全勝的閃擊戰術,最後在莫斯科戰役中受阻,這場作戰的受挫可以說是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國命運的轉捩點。最重要的是,巴巴羅薩作戰的失敗開啟了長達數年的德蘇战争,成為人類歷史上最血腥的戰爭,數千萬人因此罹難。.

新!!: 苏德战争和巴巴羅薩行動 · 查看更多 »

巴库

巴庫(阿塞拜疆语:Bakı)是亞塞拜然的首都、经济文化中心。巴库同时也是里海最大港口,外高加索最大城市 。面積2192平方公里,人口300萬(2008年計算)。巴库全市分为内城和新城两部分(亦有将蘇聯時期興建區域分別劃分的)。 在2007年,伊斯兰会议组织文化部长宣布巴库为2009年伊斯兰文化中心。為2015年第一屆歐洲運動會主辦國。巴库曾先後申办2016年夏季奥运会和2020年夏季奥运会,但皆因基础设施不完备没有入围。不過由於亞塞拜然歌手艾爾與妮基在2011年歐洲歌唱大賽獲得冠軍,終使巴庫獲得舉辦2012年歐洲歌唱大賽的機會。.

新!!: 苏德战争和巴库 · 查看更多 »

中央集團軍

中央集團軍(德語:Heeresgruppe Mitte)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納粹德国在德蘇戰爭上部署的3个主要的集团军群之一,創建於1941年6月22日。中央集團軍原先創建的目的是為了攻下蘇聯首都莫斯科,它参加了德蘇戰爭中除了史達林格勒戰役和列寧格勒戰役外的大部分決定性戰役。在蘇聯開始反擊後,中央集團軍漸漸崩壞,被切割成若干的小型軍單位,在1944年苏联紅軍发动的巴格拉基昂作战行动中德国中央集團軍被彻底击溃,在1945年1月25日被包圍在柯尼斯堡口袋後,中央集團軍改名為北方集團軍,以A集團軍改名為中央集團軍繼續戰鬥,直到在柏林战役和布拉格攻勢中彻底消亡。值得一提的是,拥有两个装甲集群的中央集团军群在巴巴罗萨作战3个集团军群中战斗力最强的。.

新!!: 苏德战争和中央集團軍 · 查看更多 »

中央方面军

中央方面军是苏德战争中苏联的战役战略集团。 1941年7月24日在西方方面军一部的基础上第一次组建。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13、第21、第3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库兹涅佐夫上将(1941年7至8月)、叶夫列莫夫中将(1941年8月)。参加过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年8月25日被撤销,所部转隶布良斯克方面军。 1943年2月15日在顿河方面军的基础上第二次组建。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21、第65、第70、第3、第13、第48、第50、第60、第61、第63集团军,第2坦克集团军、第3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空军第16集团军,方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上将。参加过库尔斯克会战、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1943年10月20日改番号为白俄罗斯方面军。 Category:蘇聯方面軍.

新!!: 苏德战争和中央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抗日战争

中國抗日战争,即日本侵华战争,史稱八年抗戰,中国共产党在2017年改稱十四年抗戰。国际上又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日中戦争),指20世纪初期大日本帝国與中華民國之間發生的戰爭,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亞戰事的主要部分,中日戰場主要位于中國境內,同時也包括缅甸北部等鄰接地區。戰爭时间若从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對日正式宣戰算起僅有四年;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七七事變)算起则有八年,且宣戰文告中亦有「之前四年餘神聖抗戰」一句,因此有「八年抗戰」之稱;而若從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變算起,至1945年8月20日日本投降則歷時十四年。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1932年1月2日,中华民国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演講,指陳宣戰之弊害。同年3月1日,日本帝國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東建立一新政權,定名為「满洲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不久华北沦陷,中日全面开战。 1941年12月8日,日本艦隊突襲太平洋美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區日軍亦四出攻擊,美國、英國與日本互相宣戰,中國亦正式對日本宣戰並及德國、意大利。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元首發表《开罗宣言》,要求战後日本归还自1895年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1945年7月26日美、英與中国對日本发出波茨坦公告,重申開羅宣言,命日本無條件投降。同年8月14日,日本天皇敕令,保證實行波茨坦公告規定之條件;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应钦投降,中日战争告終。 中國戰場在於二次世界大戰中有顯著影響,使超過百萬的日軍主力被牽制在中國而無法北攻西伯利亞及調派軍隊支援太平洋及印度洋的戰事,減輕了英美兩國的作戰壓力;南進澳洲阻斷盟軍印度洋石油供應鏈的計畫也以失敗告終,間接促使了:一、蘇联在歐陸戰線的战局逆轉,並在大戰結束前夕使紅色勢力進佔東亞。二、美國南洋戰場的反攻以及英美在中東北非的戰事變得順利。.

新!!: 苏德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欧

中欧是對欧洲中部的代稱,包括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列支敦士登、波兰、斯洛文尼亞與斯洛伐克。 但受二戰後冷戰氛圍的影響,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西德有時會被人們認為也是西歐國家的一部份,而東德、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和斯洛文尼亚則也會被人普遍認為是東歐國家。.

新!!: 苏德战争和中欧 · 查看更多 »

希腊内战

希腊内战(ο Eμφύλιος Πόλεμος,拉丁化:o Emfýlios Pólemos)于1946年持续至1949年,是希腊王国政府领导之希腊国民军与希腊共产党(KKE)领导之希腊民主军之间的战争。其中,希腊国民军得到英国及美国支持;希腊民主军则得到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及保加利亚的支持,其参与人员大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抗纳粹德国与法西斯意大利的游击队成员。内战最终以希腊民主军被击败而告终。希腊内战为1943年起希腊国内政治势力严重左右分化的结果,因二战结束前夕轴心国军队撤离诱导至权力真空而集中爆发。 希腊内战是冷战开端时期的武装冲突之一,自战争之初便得到英军之干涉,为战后世界范围内西方盟国与共产主义敌对之缩影,亦为冷战代理战争之先例。1947年起,美国受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驱使亦对希腊内战加以干涉。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于希腊问题则发生分歧,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依英苏百分比协定决定不干涉,而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则坚持派军支援希腊民主军作战Robert Service, Comrades!: A History of World Communism by Robert Service (2007) pp 266-68——此分歧亦为苏南冲突埋下祸根。 希臘內戰初期,共产黨與以左派為主的希臘民主軍及其前身希臘解放軍佔盡優勢,共产党不但控制希臘大部分領土,也打敗了多股零星軍事勢力。不過隨著蘇英美勢力的介入,加上南斯拉夫鐵托政權的干涉,新成立的政府軍则日益壯大。相對的,希臘民主軍力量卻日漸分散。1946年至1949年間,英美援助的政府軍完成整备,將頹勢逐渐挽回。1949年10月,無法獲得南斯拉夫及蘇联襄助的希臘民主軍終於在阿爾巴尼亞境內承認失敗,並宣布停火。 1949年,希臘內戰雖然表面上停火,但卻嚴重造成經濟問題和政治分裂,此種情況,直至1970年代才日趨改善。這場內戰的結果讓希臘在當時走上與東南歐社会主义國家不同的發展道路,成為唯一一個沒被赤化並接受馬歇爾計畫的東南歐國家,也成為美國在冷戰時期在巴爾幹半島上對抗蘇聯勢力的重要盟國之一。.

新!!: 苏德战争和希腊内战 · 查看更多 »

东欧

東歐,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以西的歐洲,直至德國、瑞士、義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人文地理(主要指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東歐和獨立國家國協(以下內容,簡稱為國協)。.

新!!: 苏德战争和东欧 · 查看更多 »

东方战线 (苏联)

二战初期,苏联为了应对来自西线的可能的战争威胁、争取备战的时间,于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间,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借口与目的,陆续侵略东欧诸国所建立的战争防备缓冲带。参考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2003年3月1版,2012年12月14次印刷.

新!!: 苏德战争和东方战线 (苏联) · 查看更多 »

布科維納

布科維納 (羅馬尼亞語: Bucovina; Буковина/Bukovyna; 德語及波蘭語: Bukowina)是東歐的一個地區,位于喀爾巴阡山脈和德涅斯特河之間。現在這一地區由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兩國統治。這一地區曾是摩爾達維亞公國的組成部分,後先後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國和奧匈帝國占領。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布科維納全境被劃入羅馬尼亞境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北布科維納被蘇聯占領,成為今烏克蘭的一部分。 B B B.

新!!: 苏德战争和布科維納 · 查看更多 »

布達佩斯圍城戰

布達佩斯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蘇軍在布達佩斯攻勢中圍攻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戰役,围困长达50天。 圍攻最早開始於1944年12月26日蘇軍包圍了當時由德意志國防軍及匈牙利軍防守的布達佩斯,守軍在1945年2月13日無條件投降,進攻的蘇軍是由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指揮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守軍包括了德意志國防軍(Wehrmacht Heer)、武裝親衛隊及匈牙利軍(Honved或Honvédség)。 围城期间约有38,000名平民死于饥饿和军事行动,布達佩斯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血腥的圍城戰之一,此次围城是盟军向柏林推进过程中的一场策略性的胜利。.

新!!: 苏德战争和布達佩斯圍城戰 · 查看更多 »

布良斯克

布良斯克 (Брянск)是俄羅斯布良斯克州的州府,位於傑斯納河 (第聶伯河支流)畔。面積186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431,526人。.

新!!: 苏德战争和布良斯克 · 查看更多 »

布拉格攻勢

布拉格攻勢(Пражская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次攻勢行動,該攻勢和進攻布拉格的戰役在1945年5月6日至5月11日進行,該戰役特別值得記載是因為它是在納粹德國於5月8日投降後才結束的,而戰役進行時亦出現布拉格起義。 布拉格在該蘇軍攻勢中被完全解放,德國中央集團軍各部或被消灭,或被俘虏及投降,全军覆没。中央集團軍的投降是在柏林陷落後9天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勝利紀念日3天後才出現。.

新!!: 苏德战争和布拉格攻勢 · 查看更多 »

下第聶伯河攻勢

下第聶伯河攻勢(也稱為“下第聶伯河戰役”)是1943年發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的一次軍事行動。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軍事行動之一,交戰雙方總兵力近400萬人,戰線全長1,400公里。在4個月之內蘇聯紅軍的5個方面軍從德軍手中解放了第聶伯河東岸,進行了多次渡河攻擊并在西岸建立起數個橋頭堡。在此之後基輔在基輔戰役中被解放了。 下第聶伯河攻勢是二戰中代價最昂貴的軍事行動之一,雙方的總傷亡人數估計在170萬人到270萬人之間。蘇聯作家及退伍軍人維克多·阿斯塔菲耶夫在回憶錄里寫道,每有25,000人踏上第聶伯河的一岸,只有5,000人至6,000人能踏上對岸。由於傷亡慘重,第聶伯河空降突擊成為了蘇聯在二戰中的最後一次大規模空降行動。 該攻勢包括幾個較小的軍事行動段落:梅利托波爾攻勢、扎波羅熱攻勢、皮亞季哈特基攻勢、茲納緬卡攻勢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攻勢。 蘇聯為表彰在下第聶伯河攻勢中表現傑出的戰士,共授予了2,438人“蘇聯英雄”的稱號,占蘇聯衛國戰爭中授予的11,635位“蘇聯英雄”總數的21%,在此前或此後的任何時候,都未有如此多人同時得到這一稱號。為了突破德軍在第聶伯河西岸構築的“東方壁壘”,無數蘇軍士兵前仆後繼,朱可夫在回憶錄中寫道: 強渡第聶伯河的部隊顯示出了最為勇猛、頑強和堅強不屈的作風。作為慣例,他們在抵達河邊時,沒有等待部隊利用重型設備架橋,而是立即渡河。作戰部隊使用他們能找到的任何工具和各種方法強渡第聶伯河:木筏、臨時渡船、漁舟和摩托艇。為爭奪對橋頭堡的控制權,雙方在對岸發生了激戰。部隊甚至沒有時間加固陣地,就立即與不惜一切代價發動反撲的敵人展開了混戰。.

新!!: 苏德战争和下第聶伯河攻勢 · 查看更多 »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新!!: 苏德战争和乌克兰 · 查看更多 »

乌拉尔山脉

乌拉尔山脉(俄语:Ура́льские го́ры,簡稱Ура́л)是俄罗斯境内大约南北走向的一座山脉,它位于俄罗斯的中西部。.

新!!: 苏德战争和乌拉尔山脉 · 查看更多 »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瓦西列夫斯基(俄文: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Василевский,),苏联红军总参谋长、远东军总司令。1943年荣获苏联元帅军衔。生于伊万诺沃州新戈利奇哈镇一神父家庭。1915年9月从阿列克谢军事学校速成班毕业,立即被派往前线。十月革命后参加红军,1931年5月被调到红军军事训练部工作。1936年被送到培养高级将领的总参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即被调到总参谋部工作。1940年5月华西列夫斯基担任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主管西方防务。1941年8月出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1942年5月出任总参谋长。1942年10月起还同时担任苏联副国防人民委员。任职期间,几乎经历了苏联卫国战争的所有重大战役,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1945年6月被任命为远东苏军总司令,负责指挥所有的参战部队实施八月風暴行動,战后任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1953年起先后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主管军事科学研究的副部长,1959年出任苏联国防部总监组总监。 他荣获兩次“苏联英雄”称号、8枚列宁勋章,两次获苏联胜利勋章及许多其他勋章,1977年12月5日在莫斯科去世。.

新!!: 苏德战争和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华西列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庫圖佐夫行動

庫圖佐夫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紅軍對德意志國防軍所發動的軍事行動代號,取自於沙皇時代的俄國名將庫圖佐夫,該人在1812年的俄法戰爭中保衛俄國而聞名。.

新!!: 苏德战争和庫圖佐夫行動 · 查看更多 »

人民冲锋队

人民冲锋队(Volkssturm)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最后阶段成立的国家民兵部队,其成员为16到60岁尚未被征召服役的健全男性公民。 该部队并非传统上由德意志國防軍负责建立,而是纳粹党根据希特勒在1944年9月25日发布的元首命令建立的。人民冲锋队于1944年10月18日纪念莱比锡战役131周年时组建,并在两天后正式宣布成立。.

新!!: 苏德战争和人民冲锋队 · 查看更多 »

库尔特·蔡茨勒

库尔特·蔡茨勒(Kurt Zeitzler,)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国高级将领。 蔡茨勒被认为是一个精力充沛、高效的参谋,尤其擅长指挥大规格机动部队。.

新!!: 苏德战争和库尔特·蔡茨勒 · 查看更多 »

库尔斯克

库尔斯克(Курск;Kursk)是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行政中心,位于,人口412,442(2002年人口普查)。.

新!!: 苏德战争和库尔斯克 · 查看更多 »

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会战(Battle of Kursk)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战争中,德國與蘇聯於庫爾斯克爆發的一場大型会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4輛坦克,是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會戰和單日空戰。庫斯克會戰是德軍最後一次對蘇聯發動的戰略性大规模進攻,德軍計畫使用4個軍團,欲從由南方的別爾哥羅德自南向北以及自北方的奥廖尔自北向南夾擊库尔斯克地區,企图合圍在库尔斯克以西的中央突出部的共有6个軍團的蘇軍,重奪戰略主動權,但由於蘇軍事先已得知德军要进攻的情报并已做好建立3道防御线的嚴密防御和駐守數量極為龐大的兵力,德軍進攻步調緩慢且付出伤亡慘重,最後因為在1943年7月12日南線義大利被盟軍登陸西西里島,不得不抽調兵力防衛義大利而被迫中止堡垒计划的进攻。此次戰役後期,蘇軍發動一連串大型进攻战役:奥廖尔进攻战役(1943年7月12日-8月18日)、別爾哥羅德-哈尔科夫进攻战役(1943年8月3日-8月23日)相继收复了奥廖尔、別爾哥羅德和哈尔科夫,德军向第聂伯河方向全面败退。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主动权,能夠自主选择发动进攻战役和进攻方向;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復国土的大规模的全面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時也被視為歐洲東部戰線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關鍵轉捩點。.

新!!: 苏德战争和库尔斯克会战 · 查看更多 »

什维尔尼克

#重定向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什维尔尼克.

新!!: 苏德战争和什维尔尼克 · 查看更多 »

伊尔-2攻擊机

伊尔-2(俄语:Ил-2,英文: Il-2)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种苏联对地攻击机,生产量很大,连同它的后续机型伊尔-10一起,一共生产了42330架Jane's 1989, p. 529.

新!!: 苏德战争和伊尔-2攻擊机 · 查看更多 »

伏尔加格勒

伏尔加格勒(Волгогра́д,羅馬化:Volgograd)是俄羅斯南部伏爾加格勒州的都市,也是伏爾加格勒州的首府。該城始建于1589年,原名察里津(Цари́цын),1925年4月10日改称斯大林格勒(Сталингра́д),1961年改為現名。2013年1月31日,伏尔加格勒市杜马通过决议,在每年的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日)、2月2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日)、5月9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日和二战欧洲战场胜利日)、9月2日(对日作战胜利纪念日)、6月22日(苏德战争的巴巴罗萨作战开始日)和11月19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天王星作战开始日)这六个纪念日里将市名改为斯大林格勒。.

新!!: 苏德战争和伏尔加格勒 · 查看更多 »

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俄语:Волга,又譯--),位於俄罗斯西南部,全長3,692公里,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長的內流河,流入裏海。 伏尔加河是歐洲流域最廣以及流量最大的河流,流經歐洲俄羅斯,是代表型的俄羅斯河流。俄羅斯前二十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有十一個是在伏尔加河流域中,其中也包括俄羅斯的首都莫斯科。世界水量前十大的水庫中,古比雪夫水庫和雷賓斯克水庫位在伏尔加河流域中。窩瓦河在俄羅斯文化中有特別的意義,常在俄國文學稱為Волга-матушка(伏尔加母親),被稱為是「俄羅斯的母親河」。.

新!!: 苏德战争和伏尔加河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保盧斯

弗里德里希·威廉·恩斯特·保盧斯(Friedrich Wilhelm Ernst Paulus;),或译为保罗斯 巴羅士 ,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一名陸軍将领,1943年晉升為元帅。.

新!!: 苏德战争和弗里德里希·保盧斯 · 查看更多 »

弗雷德堡

弗雷德堡(德语:Fredeburg)是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0.09平方公里,总人口31人,其中男性14人,女性17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3人/平方公里。.

新!!: 苏德战争和弗雷德堡 · 查看更多 »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德國無條件投降書是指1945年5月8日,由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同盟國遠征部隊最高司令部和蘇聯紅軍最高統帥部在柏林簽署的武裝力量協議,並由法國和美國代表擔任簽署證人,從而結束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新!!: 苏德战争和德國無條件投降書 · 查看更多 »

德國軍隊

德國軍隊是指德國的軍事部隊,通常簡稱德軍,可以指:.

新!!: 苏德战争和德國軍隊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亞王國

保加利亞王國(Царство България / Tsarstvo Bulgaria),亦称保加利亚第三帝国,是於1878年2月19日到1946年9月期間存在於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君主制國家。.

新!!: 苏德战争和保加利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俄法戰爭

#重定向 俄法战争.

新!!: 苏德战争和俄法戰爭 · 查看更多 »

俄法战争

俄法戰爭,又稱拿破崙征俄戰爭,是指俄罗斯帝国和拿破仑法国在1812年爆发的一场战争,是拿破仑战争的一部分。战争由拿破仑一世发动,並入侵俄国国土,俄国将这场战争称为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中文意思是“爱国战争”,一般将其称为「卫国战争」,为了和后来苏联抗击德国的苏联卫国战争相区别,中文一般将其称为俄国卫国战争。战争以拿破仑失敗撤退,俄國戰略上勝利而結束。戰事從1812年6月底到11月底,共持續了5個月的時間。 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就是描繪這場戰爭。.

新!!: 苏德战争和俄法战争 · 查看更多 »

土星行動

土星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戰爭中,蘇聯紅軍於1942年12月至1943年2月收復高加索北部及頓河平原的戰役。 1942年11月19日開始的天王星行動非常成功,超過300,000名在史達林格勒隸屬於由弗里德里希·保盧斯指揮的德國第6軍團及第4裝甲軍團的士兵被包圍,為擴大勝利,蘇聯最高統帥部計劃一個冬季攻勢以延續勝利及擴大戰果,代號為土星行動。.

新!!: 苏德战争和土星行動 · 查看更多 »

圣彼得堡

聖彼得堡(p),中文俗稱彼得堡,是俄羅斯的聯邦直轄市,也是西北部联邦管区和列寧格勒州的首府。位於俄羅斯西北部,瀕臨芬蘭灣,涅瓦河流經過市區,為俄羅斯在波羅的海一帶的重要港口。全市人口約520万,是俄羅斯人口第二大城、以及世界上居民超過100萬人的最北端城市。此城是俄羅斯最西方化的城市,也是俄羅斯文化、經濟、科學中心和交通樞紐之一。俄羅斯有眾多重要政府機構設於該市,包括、、列寧格勒州政府、、俄羅斯海軍司令部和司令部。 聖彼得堡由彼得大帝於1703年5月27日建立,在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並為帝國三次大革命——第一次俄國革命、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三月革命的中心。聖彼得堡多次因時空背景而易名: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後,聖彼得堡為因應當時「去日耳曼化」的風潮而改名為「彼得格勒」(Петрогра́д);在列宁逝世後又改名為「列寧格勒」(Ленингра́д)。第二次世界大戰苏德战争期間,列寧格勒被德軍圍城封鎖長達872天,導致多達150萬人死於飢餓,戰後該城被授予「英雄城市」稱號,並有三個下轄城市被授予「軍事榮譽城市」稱號——羅蒙諾索夫、克隆斯塔和科爾皮諾。1991年蘇聯解體後,列寧格勒經過公投決議後,恢復使用聖彼得堡的原名。 2013年,聖彼得堡制定了2030年戰略發展目標,屆時估計將有市民590萬人。以聖彼得堡為中心構築的面積達1439平方公里,僅次於,在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後,聖彼得堡成為繼塞瓦斯托波爾後第二小的聯邦主體單位。 聖彼得堡歷史中心及相關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旅遊業是聖彼得堡的核心產業之一,該市擁有眾多的文化景點,如冬宮、、馬林斯基劇院、俄羅斯國家圖書館、俄羅斯恐龍復活博物館、俄羅斯博物館、俄羅斯有羽毛恐龍博物館、彼得保羅要塞、聖以撒大教堂和聖基道霍大教堂等等。.

新!!: 苏德战争和圣彼得堡 · 查看更多 »

北高加索

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指的是高加索山脉以北的欧亚交界区域。在政治概念上包括了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的部分地区,及俄罗斯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阿迪格共和国、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共和国、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车臣共和国和达吉斯坦共和国。這些地區的人民多信伊斯蘭教。.

新!!: 苏德战争和北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北歐

北歐是地理上对歐洲北部的簡稱,一般分為狹義及廣義兩種定義:.

新!!: 苏德战争和北歐 · 查看更多 »

北方集團軍

北方集團軍(德語:Heeresgruppe Nor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納粹德国在东线苏德战场上部署的三个主要的集团军群之一,創建於1941年6月22日。參加過列寧格勒圍城戰等戰役,最初由威廉·里特爾·馮·李布元帅指揮。波羅的海攻勢後在“庫爾蘭口袋”中被包圍直到戰爭結束。.

新!!: 苏德战争和北方集團軍 · 查看更多 »

别动队

特別行動隊(Einsatzgruppen,Einsatz是投入或出動兵力的意思,gruppen解释为分队),簡稱別動隊,又名突击队、行刑队。是纳粹德国的由占领区党卫队中的一等兵组成的部队。一等兵也叫突击队员,所以别动队也叫突击队。他们的任务是大规模执行抓捕、屠杀、搜索的部队。与骷髅总队一样,别动队也是泛称,因为每个地区的普通親衛隊或武裝親衛隊都有一等兵。早期特別行動隊的任務為在德國佔領區抓捕並殺害猶太人,尤其在蘇聯境內留下許多大量屠殺的影像。 别动队不是战斗部队。他们只对付手无寸铁的民众,并且公开大规模行动,这是与盖世太保有区别的地方。.

新!!: 苏德战争和别动队 · 查看更多 »

刻赤半島戰役

1942年5月初克里米亞戰線圖 刻赤半島戰役 (Unternehmen Trappenjagd、Опера́ция «Охо́та на дро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南方集团军群及羅馬尼亞軍隊向防守克里米亞半岛東部刻赤半島的苏克里米亚方面军而發起的进攻戰役,戰事從1942年5月8日进行到5月18日。軸心國軍在戰役中幾乎完全消滅蘇軍,蘇軍損失了3個集团军(第44、第47及第51集团军)21個師,共有超過160,000人陣亡或被俘。 在刻赤半岛的行動是德軍即將實施的夏季攻勢的一部份,及它的成功令軸心國可以在之後數月間成功攻佔塞瓦斯托波爾。 一部份蘇軍生還者拒絕投降并在之後數月間堅持戰鬥,因而導致德軍的大屠殺。.

新!!: 苏德战争和刻赤半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列寧格勒圍城戰

列寧格勒圍城戰,或又名「封鎖列寧格勒」(блокада Ленинграда、Leningrader Blockad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為了攻佔蘇聯列寧格勒而實施的軍事行動,圍攻從1941年9月9日開始直至1943年1月18日蘇軍才開闢了一條通往城市的狹窄通路,到了1944年1月27日才最終獲得解放,共計被圍872天。 解放列寧格勒的1月27日後來被俄羅斯政府列為「俄羅斯軍人榮譽日」。.

新!!: 苏德战争和列寧格勒圍城戰 · 查看更多 »

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指形式上獨立,但其内政外交卻受到外國指揮、控制的政權,是從屬國的一類。一些小國内政外交往往難免會受到大國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受到指揮控制,不可以視爲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是一个特定意识形态和民族认同中产生的词汇,通常指某个政权,因为外国势力的扶持,或者由外国侵略者所建立和控制而导致其法统“非法”。當一個政權的最高首腦由外國勢力授意產生,而不是由本國公民選舉產生,該政權必然是傀儡政權。 傀儡政权一词有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色彩,不少处于内战,或者有外国势力插手的战争中的政治实体,都互相指责对方是某一外国势力的“傀儡政权”,己方则是“合法政府”。比如說中華民國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曾相互指責對方为美國或苏联的傀儡政權。韩國政府和朝鲜政府也是如此。 傀儡國家一詞很容易被誤用或濫用,因此需要一些規範以避免濫用的情況。.

新!!: 苏德战争和傀儡政權 · 查看更多 »

哈爾科夫

哈爾科夫(Харків,哈爾基夫;Харьков)位於烏克蘭東北部,人口1,455,000(2005年),面積303平方公里,是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和哈爾科夫州的首府,也是該國重工業、文化、教育中心。该市以俄语人口为主,并于2006年将俄语订为地区官方语言。.

新!!: 苏德战争和哈爾科夫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苏德战争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克里米亞

#重定向 克里米亚.

新!!: 苏德战争和克里米亞 · 查看更多 »

国际劳动节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

新!!: 苏德战争和国际劳动节 · 查看更多 »

图拉

#重定向 圖拉.

新!!: 苏德战争和图拉 · 查看更多 »

租借法案

租借法案(Lend-Lease Program)是美國國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通過的一項法案,目的是在美國不捲入戰爭的同時,為同盟國提供戰爭物資,因租借法案使得美國成為名副其實的「民主兵工廠」。 1939年9月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正式爆發;歐洲各國重新整軍經武,面臨了軍備青黃不接的艱困時期。雖然美國可以提供世界各國需要的武器,但是因美國中立法限制有很多嚴格的但書;一般所知的就有得以現款或貴金屬,不得以貸款方式採購(),運輸手段也有相當多的規範。美國總統羅斯福對於軸心國的侵略態度採取了一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政策對應,如1940年,開始用有價交換的方式及時供給大英帝國各領土極需護航用的驅逐艦;而後來羅斯褔的立場也日趨明顯,1940年12月29日的爐邊談話節目中已充分表露他將採取的手段;他強調美國應以生產更多的武器成為英國的後盾,並販售給英國及加拿大,也就是民主兵工廠談話。 雖然孤立主義者批評羅斯福總統的政策將會將美國帶入戰爭,但民意風向確實因德國擴張而鬆動;1941年2月初由蓋洛普公司實施的民調顯示,有54%的美國人認為英國需要租借法案、22%的人反對總統的民主兵工廠理念、15%的人有但書性的支持。而後租借法案在同月於參眾議院開始審理,2月9日在眾議院投票通过,在1941年3月11日生效,為第1776號案,授權美國總統「售賣、轉移、交換、租賃、借出、或交付任何防衛物資,予美國總統認為與美國國防有至關重要之國家政府」;法案最初授權總統借出不多於13億美元的物資。羅斯福總統隨即任命小愛德華·斯特蒂紐斯成立租借法案管理辦公室。在3月法案生效時,可使用國家僅包括大英國協,4月中華民國開始納入,10月接受蘇聯運用此法案採購物資。 租借法案改變了原來軍事物資需要現金交易的慣例,亦改變了原來「中立國」的意義。小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10月即以此案向英國提供超過10億美元援助 租借法案對盟軍在二次大戰取得勝利有直接影響。特別是美國於1941年12月參戰前,英國、蘇聯等盟國在戰略物資生產皆處於下風。而在美國正式參戰後,租借法仍然繼續為盟國提供物資,一直至1944年。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國家包括英聯邦国家(佔約60%,调整后约占58%),其中的英国(占约45%,调整后约占40%)、蘇聯(佔約22%,调整后包括英联邦国家转交的约占总比例的32%)、自由法國、中華民國等,共38個國家,總值超過480億美元。.

新!!: 苏德战争和租借法案 · 查看更多 »

科涅夫

#重定向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

新!!: 苏德战争和科涅夫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

立陶宛共和國(Lietuvos Respublika),簡稱為立陶宛(; Lietuva; ),位于欧洲东北部,是北欧和波罗的海三國之一,首都维尔纽斯。 立陶宛北接拉脱维亚,东南接白俄罗斯,南接波兰,西南接俄罗斯的-zh-hans:加里宁格勒; zh-hant:加里寧格勒;-州,西濱波羅的海。 立陶宛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立陶宛属于高收入經濟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新!!: 苏德战争和立陶宛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重定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新!!: 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European theatre of World War II),戰事历时六年,由納粹德國入侵波蘭開始,並且由納粹德國戰敗而完結。戰爭主要是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戰鬥。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斯洛伐克屬軸心國陣營,英國、自由法國、蘇聯、比利時和美國則屬同盟國陣營。 戰地主要分為西線、東線和南線三部分,西線即納粹德國和法國、英國、比利時之間的戰爭,東線即納粹德國和蘇聯、波蘭之間的戰爭,而南線即意大利王國、納粹德國和南歐、地中海地區的戰爭。三戰線中以東線最激烈最漫長。主要由納粹德國發動進攻。 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规模最大、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大約有5,000萬人參戰,2,000萬左右的人喪生,3,000萬左右的人受傷。戰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给欧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新!!: 苏德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

2次卡爾可夫戰役(Schlacht bei Charkow,由威廉·凱特爾命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的一場戰役,發生於1942年5月12日至5月28日,苏方称之为第1次哈尔科夫进攻战役。由於蘇聯紅軍在冬季的成功反攻,德意志國防軍自莫斯科周圍被逐退,同時蘇軍也耗盡了其後備力量,因此苏军决定奪回卡爾可夫來擴大戰果,鞏固其戰略主動權。 1942年5月12日,由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所指揮的蘇軍自冬季反攻時形成的「巴芬柯柏突出部」(Барвенковский выступ)向德國第6軍團發動攻勢。蘇軍在攻勢進行之初有成功的跡象,但隨後即被德軍強力的反擊而潰敗。由於蘇軍參謀人員以及最高統帥约瑟夫·斯大林误判了德國第6軍團的實力,同時也高估了己方新整訓部隊的實力,戰鬥經驗較豐富的德軍得以自苏军戰線上的兵力空隙處繞過,完成其鉗形攻勢,將蘇軍包圍殲滅。.

新!!: 苏德战争和第二次哈爾科夫戰役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二次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北非战场的转折点。这次战役从1942年10月23日一直持续到11月3日。伯纳德·劳·蒙哥马利将军于1942年8月取代了克勞德·奧金萊克,成为由英联邦士兵组成的英国第8集团军的总指挥官。 这次战役的胜利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形势。盟军在阿拉曼的胜利致使纳粹德国欲占领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及中东油田的希望破灭。这次战役结束了非洲裝甲軍團的攻勢,此場戰役後軸心國於北非戰場轉入戰略撤退運作。阿拉曼戰役與同時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與瓜達康納爾戰役成為同盟國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的開始。.

新!!: 苏德战争和第二次阿拉曼战役 · 查看更多 »

第聂伯罗

聂伯罗(Дніпро;Днипро;拉丁轉寫:Dnipro),自2016年5月19日正式由舊名--(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Днепропетро́вск;拉丁轉寫:Dnipropetrovsk)改為現名, Поіменне голосування про проект Постанови про перейменування міста 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а 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ої області (№3864) (Roll-call vote on the draft resolution on renaming of Dnipropetrovsk Dnipropetrovsk region №3864), 19 May 2016.

新!!: 苏德战争和第聂伯罗 · 查看更多 »

第聂伯河

聶伯河(Днепр、Дняпро、Дніпро,又譯德涅伯河、聶伯河)全長2290公里,為歐洲第四長的河流(僅次於伏爾加河、多瑙河與烏拉爾河)。它發源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以西的瓦爾代南部沼澤,流經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出海口為黑海。在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已經有記載這條河流。.

新!!: 苏德战争和第聂伯河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新!!: 苏德战争和納粹德國 · 查看更多 »

約瑟夫·史達林

#重定向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新!!: 苏德战争和約瑟夫·史達林 · 查看更多 »

紅場

紅場(Кра́сная пло́щадь;拉丁字母轉寫:Krásnaya plóshchad)是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中央行政區特維爾區的公眾廣場,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周圍有幾處世界著名建築,包括列寧墓、聖瓦西里大教堂和克里姆林宫。紅場東邊是國家百貨商場,其隔壁有國家歷史博物館。蘇聯時期,常有大型軍隊在此舉行巡遊。红场呈长方形,南北长330米,东西宽175米,总面积 24 750 м²。.

新!!: 苏德战争和紅場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

維也納(Wien;奧地利德語:Wean)是奧地利共和國首都和維也納州首府,人口172.3萬人,都會區約240萬人,佔奧地利人口四分之一以上。維也納是歐洲著名的都會區之一,拥有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OPEC的總部也設於此。同時,維也納與美國紐約和瑞士日內瓦同為聯合國僅有的駐地城市。位於北緯48度12分5秒、東經16度22分38秒。具“世界音樂之都”美譽。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領域曾遍及除德意志以外的中東歐大部分地區的奧匈帝國首都。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初以前,它是德語圈最大的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該市已经擁有200萬人口。時至今日,它仍是德语圈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該市位於奥地利東部,靠近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边界。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新!!: 苏德战争和維也納 · 查看更多 »

維也納攻勢

維也納戰役是蘇聯烏克蘭第三方面軍為攻佔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而展開的進攻,戰役從1945年4月2日至4月13日,維也納被包圍及最終被占领。.

新!!: 苏德战争和維也納攻勢 · 查看更多 »

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是蘇聯紅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次成功的軍事行動;該行動由1945年1月12日開始-1945年2月2日結束,攻勢令蘇軍將戰線由在波蘭的維斯瓦河推進至德國境內的奧德河,即距離德國首都柏林只有70公里。.

新!!: 苏德战争和維斯瓦河-奧德河攻勢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格魯吉亞語:იოსებ სტალინი;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本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苏联前最高领导人,執政近三十年(1924 - 1953 年),任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生于俄罗斯帝国哥里,毕业于梯弗里斯神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他倾向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别,并组织了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以筹集革命资金。1913年开始使用笔名斯大林(Ста́ли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派执政后,斯大林为七名政治局成员之一。斯大林在苏联成立后,成为苏共的总书记。尽管列宁反对,在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功掌权并清洗了反对派。随后他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被全面强制推行的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政策代替。斯大林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从农业社会迅速转型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然而农业集体化则扰乱了食品生产,引發了1932年苏联大饥荒。在1930年代,因為其極度專制,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树立个人崇拜同时,对党、政、军领导人,少数民族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進行大量逮捕,流放或劳改和屠殺,造成百萬人死亡。 1939年8月,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瓜分波兰,然而随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尽管初期有所损失,苏联红军于1945年5月攻克柏林,在欧洲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二战时期吞并了波罗的海国家,在战后的东欧扶植社会主义阵营,并支持中国、朝鲜及北越的社会主义国家。势力扩大了的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支持的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在战后对峙形成冷战。斯大林带领苏联完成了战后重建,并使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核国。在战后大饥荒后,斯大林发起了自然大改造和共产主义建设。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继任并对其展开批判及进行去斯大林化。 斯大林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的最重要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斯大林主义影响了世界上众多的马列主义组织及政府,而斯大林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象征。在苏联解体后,因曾领导抗击纳粹德国胜利及建设苏联,斯大林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赞扬。对其的批评则多强调他任内使得数以百万计人死亡,并发起大量的政治、宗教及民族镇压。.

新!!: 苏德战争和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西里爾字母:Јосип Броз Тито,拉丁字母:Josip Broz Tito;),本名约瑟普·布罗兹,南斯拉夫革命家、政治家,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总书记、主席团主席,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执政35年的总统、总理,南斯拉夫元帅。尽管执政时期被人批评为威权统治,但他的个人形象通常被视为南斯拉夫联邦内各民族统一的象征。他还是不結盟運動發起人之一,与印度總理尼赫鲁、埃及總統纳赛尔共事。.

新!!: 苏德战争和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查看更多 »

绥靖主义

绥靖主义(suíjìng;注音符號:ㄙㄨㄟ ㄐㄧㄥˋ;Appeasement,「慰撫」之意。),以綏(安撫)的手段促使靖(局势安定),又稱為姑息主義。绥靖政策是一种通过在某些可能导致战争的事务上作出让步来避免战争的外交政策。 汉语中,这个词一般用于贬义,一般是指1930年代英、美等一戰戰勝国纵容日本侵华的政策。戰前,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国大陆时期曾设立过多个「绥靖公署」,在作战区域或非作战区负责指挥局部战争,组织训练兵员,徴集军粮,并全权指挥其所辖省县级行政机关。.

新!!: 苏德战争和绥靖主义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苏德战争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義大利攻防戰 (二戰)

意大利攻防戰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軍深入意大利內陸及包圍德軍意大利軍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戰時間長達1943年到1945年戰爭結束;策劃所有在地中海盟軍登陸意大利作戰,自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到意大利本土直到1945年5月德軍在德國宣佈投降,攻防戰才與第二次世界大战共同結束。 這場戰役雙方傷亡皆慘重:自1943年9月到1945年戰爭結束,在意大利戰場,盟軍士兵死亡90,000人、德軍死亡110,000人;在西歐戰場傷亡失蹤人數反而不像意大利這場戰爭的慘重。.

新!!: 苏德战争和義大利攻防戰 (二戰)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

罗马尼亞(România),位於東歐洲。羅馬尼亞國境西方分別為匈牙利與塞爾維亞接壤,保加利亞在南,北邊與东北則是乌克兰與摩尔多瓦共和國。羅馬尼亞有一小段位於黑海邊的海岸線,多瑙河幾乎佔了南邊與保加利亞之間的國界大半,並且從該國东邊海岸流入黑海的西岸。 羅馬尼亞的首都為布加勒斯特,位於該國南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所流經的平原地帶上,是羅馬尼亞第一大城與工商業城市。值得提到的是,羅馬尼亞的女子組體操曾经相當強,與美國、俄羅斯、中國並駕齊驅,到目前為止獲得過70個世界冠軍。.

新!!: 苏德战争和羅馬尼亞 · 查看更多 »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Eesti Vabariik),通常简称爱沙尼亚(Eesti,),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東临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該國目前為世界高收入經濟體之一,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塔林。 愛沙尼亞目前為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

新!!: 苏德战争和爱沙尼亚 · 查看更多 »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her von Brauchitsch) 纳粹德国陆军总司令、德国陆军元帅。.

新!!: 苏德战争和瓦尔特·冯·布劳希奇 · 查看更多 »

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又译楚伊科夫) (俄语:Василий Иванович Чуйков, ),苏联元帅。.

新!!: 苏德战争和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 查看更多 »

熱澤夫戰役

熱澤夫戰役(Ржевская битв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戰爭從1942年1月8日至1943年3月22日以蘇聯西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与纳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在勒熱夫、瑟喬夫卡、維亞濟馬一线争夺德军据守的“勒热夫突出部”的一連串进攻与防御战役,德国称之为熱澤夫重點防禦 。 很多蘇聯軍事歷史學家均忽略了蘇德戰爭中有關這一部份的歷史,一些歷史學家發現一些部分有關文件,但被蘇聯政府修改過,這一系列戰役的確實日期、过程、名字、結果、影響及伤亡与損失已經不能完全被知道。 對於這些沒有名字的戰役,蘇聯詩人特瓦爾多夫斯基的一首詩可作一些提示,詩中的一段這樣說:「我在熱澤夫附近被殺...」(Я убит подо Ржевом,(1945年—1946年))。.

新!!: 苏德战争和熱澤夫戰役 · 查看更多 »

白俄羅斯

#重定向 白俄罗斯.

新!!: 苏德战争和白俄羅斯 · 查看更多 »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新!!: 苏德战争和芬兰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新!!: 苏德战争和莫斯科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戰役

莫斯科会戰(Битва под Москвой,Schlacht um Moskau)是蘇聯军事史學家給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爭中长达600公里地區進行的重要戰略性戰事的名称,戰役從1941年10月1日一直到1942年1月7日以及持续的攻势直至4月底,以12月5日为界分为防御阶段与反攻阶段。 起因是阿道夫·希特勒认为苏联的首都及最大城市莫斯科是轴心国入侵苏联的最重要的戰略性目標及政治目标。德國的戰略性進攻代號為颱風行動,它包括了兩個鉗形攻勢:一個由德國第3裝甲集團及第4裝甲集團攻擊在莫斯科北面的加里寧方面軍,最終切斷莫斯科列寧格勒的鐵路線;另一個由德國第2裝甲軍團攻擊在莫斯科州南面、圖拉以南的西方面軍;同時德國第4軍團直接從正西面向莫斯科的莫扎伊斯克和纳罗-福明斯克方向前進。此外德軍另有一個獨立的計劃,代號為當弗坦行動,它被包括在德軍最後階段的进攻战役計劃中。 最初蘇軍在莫斯科州通過構築了3道防禦地帶,以及部署了新近編成的戰略預備隊和從西伯利亞與遠東軍區抽調而来的部隊。之後由於德軍的进攻战役被阻,蘇聯實施戰略性反攻及小規模进攻战役把德軍逐回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一线并于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22日在这里发生了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战役造成重大伤亡,不过也在過程中包圍了3個德國軍團(参见:德米扬斯克进攻战役、柳班进攻战役、托洛佩特茨—霍尔姆进攻战役、波尔科夫进攻战役、巴尔文科沃—罗泽瓦利亚进攻战役)。 在蘇聯的軍事歷史中,莫斯科戰役被認為是蘇軍首次大获全胜的进攻战役,雖然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但卻達到了真正標誌性的目標,即解除了德軍對己方首都莫斯科的威脅。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個重要的時刻,最終導致了希特勒及納粹德國的戰敗。 每个阶段又是由一系列战役组成:.

新!!: 苏德战争和莫斯科戰役 · 查看更多 »

莫扎伊斯克

莫扎伊斯克(Можа́йск)俄罗斯莫斯科州的一个城镇,位于莫斯科以西约110千米处。根据2002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居民总数为31459人。 莫扎伊斯克第一次见于史书记载是在1231年,当时它是切尔尼戈夫公国下属的一块封地。后来它又成为斯摩棱斯克公国的一座要塞,并一度为斯摩棱斯克王公费奥多尔·罗斯季斯拉维奇所有。莫斯科公国在1303年控制了这座城镇,并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为持续占有它而与立陶宛人时有纷争。历任莫斯科大公通常将莫扎伊斯克作为其兄弟的封地。1517年最后一个莫扎伊斯克王公瓦西里·谢苗诺维奇死后,此地被并入莫斯科公国。 在拿破仑入侵俄国时,莫扎伊斯克是守卫莫斯科的重地。著名的博罗季诺战役就发生在距该城12千米处。 莫扎伊斯克有几座宏伟的石砌教堂。.

新!!: 苏德战争和莫扎伊斯克 · 查看更多 »

遠東

遠東(Far East)西歐人使用的地理概念。以西歐為中心,东欧、东南欧、北非、安納托利亞稱為「近東」,東非、黎凡特、阿拉伯半島、中亞一帶稱為「中東」,西伯利亞、東亞、中南半島、馬來群島等其餘更遠的東方稱為「遠東」。後來中東和近東常合稱「中近東」;現在有時“中東”指的是“中近東”。类似地,中国過去称西方國家为“泰西”。 遠東一般指的是今天的東亞,即阿富汗、哈薩克以東、北緯20度以北、太平洋以西、北緯50度以南的地區。在日、韓語則使用極東之譯名(日:極東;韓:극동)。廣義上的遠東還包括北亞,即澳洲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北冰洋以南的地區。.

新!!: 苏德战争和遠東 · 查看更多 »

道加瓦河

道加瓦河(拉脫維亞語:Daugava,Западная Двина́ (Zapadnaya Dvina),白俄罗斯语:Заходняя Дзвiна (Zahodniaja Dźvina),Dźwina,Düna,爱沙尼亚语:Väina,芬兰语:Väinäjoki)发源于俄羅斯瓦爾代丘陵,流經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拉脫維亞,進入波羅的海的海岸里加灣,總長度為1,020公里(633.7英哩),由一條運河與别列津纳河和第聂伯河連接,不應跟北德維納河混淆。 道加瓦河有三道為水力發電廠而興建的水壩:Rīgas HES位於里加上游,距離河口35公里,再沿上游35公里(即距離河口70公里)有Ķeguma HES,再沿游37公里(即距離河口107公里)有Pļaviņu HES。曾計畫興建第四座Daugavpils HES,但受到廣泛批評。白俄羅斯現正計畫在道加瓦河白俄羅斯段興建數道水力發電廠用的水壩。.

新!!: 苏德战争和道加瓦河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苏德战争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草原方面军

草原方面军是苏德战争中的苏联战役战略集团。.

新!!: 苏德战争和草原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頓河

頓河可能是指下列事物:.

新!!: 苏德战争和頓河 · 查看更多 »

顿巴斯

顿巴斯(乌克兰文:Донбас、俄语:Донбасс)是顿涅茨克盆地(乌克兰文Донецький басейн、俄语Донецкий бассейн)的简称。这里是今天乌克兰东部的一个有其自己的历史、经济、文化特点的地区。 顿巴斯地区跨越乌克兰的两个州:顿涅茨克州的中部、北部和盧甘斯克州南部。最大城市顿涅茨克通常被认为是顿巴斯的非正式首府。这个地区的名称来自于19世纪在此处顿涅茨河流域发现的一个大煤矿。 1676年这里有了最早的城镇,1721年这里发现大量煤矿,成就了它直到20世纪中期的繁荣。 顿巴斯地区有时也包括邻近的位于俄罗斯的罗斯托夫州。那里有时也被称为“俄罗斯的顿巴斯”,但其经济、社会影响力要比乌克兰部分的小得多。 苏联国内战争期间,这里是红军和白军争夺的主要战场之一。苏德战争期间,这里发生了著名的。 苏联解体后,这里是乌克兰的领土。2014年2月21日,乌克兰亲俄总统維克多·費奧多羅維奇·亞努科維奇被亲欧盟示威者驱逐下台,离开首都基辅之后,位于顿巴斯的两个州的分离主义者在未经乌克兰政府批准的情况下,自行组织全民公投,分别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并于2014年5月24日聯盟而成新俄羅斯聯邦,目前仍在继续的顿巴斯战争开始。.

新!!: 苏德战争和顿巴斯 · 查看更多 »

顿河畔罗斯托夫

顿河畔罗斯托夫(Ростов-на-Дону,俄语拉丁字母拼写:Rostov-na-Donu)是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和南部联邦管区的首府。 建于1749年,1807年建市。人口為111萬5000人(2015年)。.

新!!: 苏德战争和顿河畔罗斯托夫 · 查看更多 »

西南方面军

西南方面军是苏德战争时的苏联战役战略集团。 1920年1月,在苏联国内战争其间,曾组建西南方面军,1920年12月被撤销。 1941年6月22日,基辅特别军区被改编为西南方面军,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5、第6、第12、第26、第3、第9、第13、第21、第28、第37、第38、第40、第57、第61集团军和空军第8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基尔波诺斯上将(1941年6月-9月)、铁木辛哥元帅(1941年9月-12月)、科斯坚科中将(1941年12月-1942年4月),1941年9月至1942年7月赫鲁晓夫曾任该方面军军事委员。参加过基輔戰役、叶列茨战役、哈尔科夫战役。1942年7月12日被撤销,在其基础上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军。 1942年10月22日第二次组建西南方面军,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21、第63、第6、第12、第46、第57、第62集团军,第5、第3坦克集团军和空军第17、第2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米哈伊爾·彼得羅維奇·基爾波諾斯上将(1941年6月22日-1941年9月20日)、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1941年9月20日-1941年12月)、费奥多尔·雅科夫列维奇·科斯坚科中将(1941年12月-1942年4月)、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元帅(1942年4月-6月)、瓦图京中将(1942年10月—1943年3月)、羅季翁·雅科夫列維奇·馬利諾夫斯基上将(1943年3—10月)。参加过斯大林格勒战役、顿巴斯战役等。1943年10月20日,西南方面军改称乌克兰第3方面军。.

新!!: 苏德战争和西南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西里西亞攻勢

西里西亞攻勢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蘇戰爭中蘇軍對德軍兩階段的攻勢,下西里西亞攻勢由1945年2月8日至2月24日止,而上西里西亞攻勢由1945年3月15日至3月31日止,為了在進攻柏林掃除側翼的威脅,蘇軍先消滅在西里西亞地區的德軍。 剛剛完成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的,由伊萬·科涅夫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被命令向西面的西里西亞推進,目的保護正準備向柏林推進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左翼,同樣地,在北面發動東波美拉尼亞攻勢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奉命保護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右翼,這些保護側翼的行動推遲了原定在1945年2月至4月向柏林的攻勢,4月中東波美拉尼亞攻勢(由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部份單位執行)已經勝利完成,攻佔了重要城鎮什切青,史達林推遲向柏林推進的決定已經成為蘇軍將領及軍事歷史學家的爭論題目,其中一邊認為蘇軍是有機會在2月份更快及付出更少代價攻佔柏林,另一邊則認為蘇軍的側翼當時受到德軍的威脅,德軍可能在側翼成功發動反攻及令戰爭延長,史達林的決定出於政治上的考慮,推遲令他可以攻佔奧地利大部份領土(維也納攻勢)。.

新!!: 苏德战争和西里西亞攻勢 · 查看更多 »

西欧

西欧是指欧洲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的一半左右。习惯上,本区又可以分为北欧、西欧、南欧三部分。本区位于歐亞大陸西部、大西洋东岸,大部分位于北纬35°~60°属北温带。 狭义上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的地区和附近岛屿,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在冷战时期通常也把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叫西欧。.

新!!: 苏德战争和西欧 · 查看更多 »

西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战西方战线,納粹德國稱「帝國保衞戰」,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在西欧同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英国等国家之间的战事。战事最初爆发于1940年德軍利用闪电战战术,先后快速攻占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国家。随后对英国展开空袭,但德国空战失利,未能对英国展开攻击。进入1944年盟军展开诺曼底战役,全面转入进攻。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战事以盟军的胜利结束。.

新!!: 苏德战争和西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首都

首都、國都或京(京師/城/都),以現代政治角度而言,通常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所在地的首要行政中心城市,也是政治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駐紮地、国家主权的象徵城市。 在大部分国家,首都是國家最大的城市,如英國倫敦、法國巴黎等;大部份的國家也未在憲法和法律內訂定首都地點,而在部分国家,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例如美国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等。有时一个国家有多个首都,如行政首都、司法首都,分别是该国的行政和司法中心,例如南非。 在國際政治及外交上,首都的名稱可以直接代表其所在的國家及其中央政府。常見的例子有以“莫斯科”取代俄羅斯、“北京”取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壤”取代朝鮮、“華府”取代美國、“倫敦”取代英國、“巴黎”取代法國等。 在歷史上,國家或地區的主要經濟中心往往成為政權的焦點,並透過佔領或合併成為首都。倫敦和莫斯科正是這樣。首都無形中吸引有志投身政治的人才,例如律師、新聞媒體及公共政策的研究員,協助政府實施有效的管治。如果首都兼是首要的經濟、文化或知識中心,有時會被稱為「首要城市」,如倫敦和布宜諾斯艾利斯。 首都的設立有時會阻礙原有的主要城市的進一步發展。由於舊都里約熱內盧和巴西東南部的人口過於稠密,新都巴西利亞遂設於巴西內陸,而德國首都則設於柏林。 政治與經濟或文化權力會合的情況並不普遍。傳統首都經濟上會被競爭者超越,朝代或文化的衰落,也意味著首都的破滅,巴比倫就是一個例子。此外,很多現代首都,例如阿布賈、坎培拉和渥太華,特意設於原有的經濟地區以外,而且至今仍未發展成新的工商業中心。 首都不一定會設立在面積較大的國土上,如赤道幾內亞的馬拉博、丹麥的哥本哈根、甘比亞的班竹,這些都不是島國,首都卻是位於較小的離島。 一般來說首都通常會特意設在易守難攻的地理位置上,以防其他國家的侵略,但也有國家的首都是設於鄰國附近的邊界旁或是相鄰的地理位置上,如韓國的首爾、寮國的永珍、查德的恩將納。.

新!!: 苏德战争和首都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

加索(კავკასია;車臣語、俄語:Кавказ)是位於西亞及東歐交界處,黑海、裏海之間高加索山脈的地區,總面積約44萬平方公里。該地名根據古羅馬學者老普林尼著作《博物志》的追溯,是來自斯基泰「kroy-khasis」,意為「冰雪閃耀」或「雪白」。境內最高峰、海拔5,642米的厄尔布鲁士山被称为“欧洲之巅”。 由于被高加索山脉分割,该地区分为南高加索和北高加索两部分。南高加索又称外高加索,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包括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北高加索又稱內高加索,属于俄罗斯。达吉斯坦、车臣、印古什、北奥塞梯、卡巴尔达-巴尔卡尔等共和国都分布在这里。.

新!!: 苏德战争和高加索 · 查看更多 »

高加索戰役

加索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在高加索一系列戰役的統稱,在1942年,德意志國防軍實施老鼠行動,以集中兵力攻佔在亞塞拜然的油田地帶,德軍的攻勢在9月份於車臣共和國被紅軍阻止,部份原因是德軍抽調人力參與史達林格勒戰役,蘇軍於1943年1月發起反攻,主要軍事中心新羅西斯克於9月份被收復,到10月份在塔曼半島的德軍被肅清。 伊萬·屠格涅夫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描述了數以千計的平民如何嘗試解救一些在里海的港口城市如馬哈奇卡拉及巴庫,莫斯科與外高加索的連繫是經過在土庫曼的克拉斯諾沃茨克。 由於時間不足,戰役證明撤出工業及煉油設施是不切實際的,在邁科普的油井在紅軍撤出前已被破壞,防止石油供應給德軍。.

新!!: 苏德战争和高加索戰役 · 查看更多 »

让·德·拉特尔·德·塔西尼

让·约瑟夫·玛丽·加布里埃尔·德·拉特尔·德·塔西尼,GCB,MC(Jean Joseph Marie Gabriel de Lattre de Tassigny,),法國著名將領,其後為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指挥官,二战時先後為維希法国和自由法國進行作戰指揮。.

新!!: 苏德战争和让·德·拉特尔·德·塔西尼 · 查看更多 »

诺曼底战役

諾曼第戰役發生在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西方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為霸王行动的一部份。這場戰役在1944年6月6日展開,是迄今為止人類近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近300萬盟军士兵横渡英吉利海峡後在法國諾曼第地區登陸。 在諾曼第戰役中作戰的盟軍軍隊主要由英國、美國及加拿大組成,但在搶灘完成後,自由法軍及波蘭軍也有參與這場戰役,而當中也有來自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荷蘭和挪威的士兵。 進攻諾曼第在登陸的前一天晚上展開,空降兵乘滑翔機降落、進行大規模的空中轟炸、海軍軍艦砲擊,而兩棲登陸戰則在當地時間6月6日早上6時30分開始。在登陸前“D-Day”的軍隊主要在英格蘭南部沿海地區,尤其在樸茨茅斯部署。.

新!!: 苏德战争和诺曼底战役 · 查看更多 »

黑海

黑海是欧亚大陆的一个陆间海,被欧洲、高加索和安那托利亞半岛所包围。黑海通过土耳其海峡与地中海的爱琴海区域相联。西亚和东欧被这一系列水体分隔开来。黑海在北面通过刻赤海峽与亞速海相连。流入黑海的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和第聂伯河。沿海国家有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俄罗斯和格鲁吉亚。沿海重要城市有伊斯坦布尔、布尔加斯、瓦尔纳、康斯坦察、图尔恰、敖德萨、塞瓦斯托波尔、巴统等。 黑海的面积有(不包括亞速海)Surface Area—,最大深度为Maximum Depth—,体积为。黑海形成一个东西向的椭圆形凹陷。黑海的南面是本廷山脈,东面是高加索山脉,西北面是宽阔的低地。黑海东西向最宽有大约。.

新!!: 苏德战争和黑海 · 查看更多 »

黑海艦隊

黑海舰队(俄语:Черноморский флот)是俄罗斯(以及苏联)的一支海军舰队,苏联时叫红旗黑海舰队(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ый Черноморский флот)。这支舰队的行动范围是黑海和地中海,它在黑海和亞速海有数个基地,其主基地是位于克里米亚港口城市塞凡堡。 1954年蘇聯把克里米亚劃歸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2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被允許继续使用这个港口作为其军事基地,在过去十数年中导致多次两国之间的外交冲突。按条约俄罗斯将于2017年撤出塞瓦斯托波爾,於2010年簽約再度延長25年。每年俄罗斯向乌克兰繳纳一亿美元作为其基地的租金。2014年克里米亚归属公投后,克里米亚共和国宣布和塞瓦斯托波尔一起从乌克兰独立;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直辖市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并被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黑海艦隊繼續控制當地。由於俄羅斯控制該區,因此中止向烏克蘭繳付租金。.

新!!: 苏德战争和黑海艦隊 · 查看更多 »

轴心国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以德国、日本、意大利3個國家為中心。英法的绥靖政策为轴心国的成立铺平道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更以东欧版图尤其是出卖捷克为诱饵,怂恿希特勒进攻苏联。蘇聯则于1939年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应对,以瓜分波兰缓和苏德关系。1940年7月希特勒發出「第16號元首指令」准备执行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计划”(后并未实施),8月不列颠空战展开,9月轴心国成立。11月苏联希望藉与轴心国加入意願,而避免东欧和西亚的战事,但德国早有“新秩序”计划即后来的“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前身,将犹太人和斯拉夫人视为低等种族应对其财物与国土予以掠夺,並透過快速擴張的戰爭來實現新世界秩序,尤其是希特勒认为英国受犹太人掌控,苏联则斯拉夫民族众多,轴心国对两者必然发动进攻,与苏联当时的理念有诸多冲突,所以希特勒后来对苏联谈判中所提出的要求不予回复,谈判最終因為德國入侵苏联而破局。.

新!!: 苏德战争和轴心国 · 查看更多 »

霍爾蒂·米克洛什

霍爾蒂·米克洛什(Horthy Miklós,Nikolaus von Horthy und Nagybánya,),匈牙利的軍人與政治人物。1920-1944年為攝政,掌握軍政實權。.

新!!: 苏德战争和霍爾蒂·米克洛什 · 查看更多 »

阿尔萨斯

阿尔萨斯(Région Alsace;Elsass)是法国东部地区,以莱茵河南北分开成两个部份:北部的下莱茵省和南部的上莱茵省。古代是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作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发源地,在17世纪以前归属神圣罗马帝国,三十年战争后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割让给法国(首府斯特拉斯堡到路易十四时代完全被法国吞并)。它和洛林都在普法战争后割让給普鲁士,一战结束后重新被法国吞并,二战初期又被纳粹德国占领,至二战结束再次被法国吞并,阿尔萨斯和洛林都是白葡萄酒的著名产地。 2016年1月1日起,阿爾薩斯、香檳-阿登和洛林等三個大區合併成大東部大區。.

新!!: 苏德战争和阿尔萨斯 · 查看更多 »

阿尔汉格尔斯克

阿尔汉格尔斯克 (Архангельск,俄语拉丁字母拼写:Arkhangel'sk),位於北德維納河河口附近,是阿尔汉格尔斯克州首府,人口356,051 (2002年)。市名來源於十二世紀諾夫哥羅德人在北德維納河畔建立的大天使米迦勒修道院。 歷史上是俄羅斯重要的港口。18世紀後因聖彼得堡開埠而衰落。19世紀連接莫斯科的鐵路落成,成為木材出口中心。苏德战争期間,是盟國物資進入俄國的口岸。.

新!!: 苏德战争和阿尔汉格尔斯克 · 查看更多 »

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

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Алексей Иннокентьевич Антонов,羅馬轉寫:Aleksei Innokentievich Antonov;)苏联军事家、大将、苏军参谋人员的杰出代表。二战中担任苏军副总参谋长(1942年—1945年),总参谋长(1945年—1946年),长期负责苏军总参谋部的日常工作。1945年6月4日因在整个苏德战争中的战役策划与参谋部工作获得苏联最高军功章胜利勋章,也是唯一一位非蘇聯元帥軍階而獲得此勳章的蘇聯軍人。.

新!!: 苏德战争和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 · 查看更多 »

阿道夫·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德国政治人物,纳粹党领袖,1933年至1945年担任德国总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纳粹德国元首。其于1939年9月发动波兰战役,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并为纳粹大屠杀的主要发动者之一。 希特勒生于时属奥匈帝国的奥地利地区,在林茨长大。1913年他迁往德国,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德国陆军服役並受勳。1919年希特勒加入纳粹党前身德国工人党,并于1921年成为纳粹党领袖。1923年他在慕尼黑发动政变,试图夺取权力,但最终失败并被监禁。在监禁期间希特勒撰写了其自传及政治宣言《我的奮鬥》的第一册。1924年被释放后,希特勒對凡爾赛条约进行批判,宣扬泛日耳曼主义、反犹太主义和反共主义,以其个人魅力、演说才能及政治宣传获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同时他频繁宣称国际资本主义及共产主义为犹太人反德意志民族的阴谋。 1933年纳粹党成为魏玛共和国国会第一大党,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此后其执政联盟再次在选举中获胜,并在国会中通过《授权法》,逐渐将魏玛共和国转变为一党专制、纳粹、极权及独裁统治的纳粹德国。希特勒借口抵御一战后由英国和法国主导的不公国际秩序,试图将犹太人从德国清除,建立其理想秩序。在其当政的前六年内,德国迅速自大萧条中复苏,打破一战后欧洲各国对其作出的各种限制,吞并数个德意志民族所居住的他国领土,由此获得了相当一些德意志民族人民的支持。 希特勒试图为德意志民族获取在其他民族之上的特别“生存空间”,在外交上主张施行侵略与吞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的首要原因。他领导大规模武装扩军,并于1939年9月1日入侵波兰,打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使得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1941年6月,希特勒下令入侵苏联。至1941年年末,德国及其欧洲轴心国盟友已侵略占领欧洲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后来与苏联战事的不利局面及美国的加入导致德国由攻转守,并屡遭战略失败。在战争尾声阶段,1945年柏林战役期间,希特勒与其长期女友爱娃·布劳恩成婚。在他们成婚两日后(1945年4月30日),为避免被开坦克进城的苏联红军俘获,希特勒与布劳恩自杀身亡,其尸体被焚毁并被苏联红军找到。 在希特勒和其种族主义政治形态领导之下,纳粹政权屠杀了至少550万包括犹太人和身心障礙者在内的被视为劣等或不受欢迎的少数族裔。希特勒和纳粹政权亦在战争期间屠杀了近1,930万平民和战俘。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军事行动还造成了2930万军人及平民的死亡,其中平民的死亡数量为人类战争史上最高,使二战成为人类历史上死亡数量最高的战争。.

新!!: 苏德战争和阿道夫·希特勒 · 查看更多 »

阿斯特拉罕

阿斯特拉罕(俄语:А́страхань,俄语拉丁字母拼写:Astrakhan,英语:Astrakhan)位于俄罗斯南部伏尔加河汇入里海处,是阿斯特拉罕州的首府,人口504,501(2002年)。這裡曾是可薩汗國的首都,名阿提爾,和金帳汗國首都薩萊很接近。這裡也曾是阿斯特拉罕汗國的首都。許多多來自中亞的商人在此交易,甚至置館居住,其中有烏茲別克人、亞美尼亞人、甚至有印度人。.

新!!: 苏德战争和阿斯特拉罕 · 查看更多 »

蘇台德地區

蘇台德地區(或譯蘇德台)(;;)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指1938年至1945年期间,(;)的居住地。它包括波西米亚、摩拉維亞与西里西亚的部分地区,位于苏台德山脉附近。 在13世纪时,日耳曼人迁居于此。在奥匈帝国时期,由于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德意志裔人口迅速增长。19世纪末,当地说德语的德意志人与捷克人产生冲突,萌生独立想法。1918年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分裂,苏台德地区成为新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此时此地已居住着300余万德意志人,为当地主体民族。1938年慕尼黑会议后,在英、法两国同意下,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割让苏台德地区给纳粹德国。这只是助长希特勒侵略中欧的野心。最后,德国在1939年入侵波兰,引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德国投降,地区重归捷克斯洛伐克,大多數德意志人遭驅逐出境,只剩下約24萬人。1993年捷克與斯洛伐克分裂,此地歸屬於捷克共和国。.

新!!: 苏德战争和蘇台德地區 · 查看更多 »

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占领波罗的海国家指的是1940年6月14日,苏联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軍事佔領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这一事件,随后三国即被并吞并成为了苏联加盟共和国。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行动对苏联发起攻击,并在数周内占领波罗的海国家。1941年7月,波罗的海地区为第三帝国的奧斯蘭總督轄區所管理。1944年波羅的海攻勢行动后,苏军重新占领波罗的海地区,并将剩余德军围困于库尔兰口袋中,直至其1945年5月的正式投降。苏联对波罗的海国家的占领则一直维持至1991年8月波罗的海国家重获独立为止。 波羅的海三國 at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Latvia、美國及其法院、歐洲議會 by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B6-0215/2007, 21.5.2007;.

新!!: 苏德战争和蘇聯佔領波羅的海國家 · 查看更多 »

蘇日中立條約

《蘇日中立條約》,又稱日蘇中立條約、蘇日互不侵犯條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Пакт о нейтралитете между СССР и Японией),指蘇聯與大日本帝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互相保証戰事維持中立而於1941年4月13日所簽訂的條約,由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兼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與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在莫斯科簽署,條約有效期爲五年的條約,於同年4月25日起生效。 條約共有四款,主要內容包括蘇日雙方保持和平友好關係,相互尊重對方之領土完整,不予侵犯;如果締約一方成為第三者的戰爭對象,另一方應在整個衝突過程中保持中立。但,条约正文内容并没有涉及签约双方的具体领土的范围,也没有提及日方在中國東北所建立的滿洲國的事宜。总体来说,条约在形式上,避免让苏军和日军发生直接军事对垒。对于苏联,避免了在东西两面同时受到1940年形成的轴心国对其可能的军事进攻的威胁;而日本也让苏联减缓了自1937年以来,对中国抗日战争所提供的巨额军事援助。 当年,中共对《苏日中立条约》表态:“保证了外蒙不受侵犯,这不但对外蒙有利,即对全中国争取解放也是有利的。说到东四省的收复,原是我们自己的事”,并为此发表社论。雙方簽署的原因與當時的形勢有關。蘇聯方面,為了避免一方面要抵抗德軍又要抵抗日軍而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而決定以减缓对中國提供抗日所需的军事援助,来避免日本北上侵蘇。而日本方面自1937年全面侵華後,雖佔領了中國東部大片土地,但未能迅速擊敗中國軍隊,戰爭陷入膠著狀態。為了打破局面,當日軍分為北進派與南進派。北進是指北上與德國共同攻打蘇聯;南進則是揮軍南下侵襲東南亞。後來南進派佔優,故放棄北侵蘇聯。 1945年4月5日,莫洛托夫在莫斯科召見日本駐蘇大使佐藤,宣佈蘇聯在《蘇日中立條約》截止后將不再謀求續約,8月日本投降前夕,蘇聯終對日宣戰,並派兵進入被关东军占领的中國东北與日本北方殖民的島嶼。.

新!!: 苏德战争和蘇日中立條約 · 查看更多 »

藍色行動

#重定向 藍色方案.

新!!: 苏德战争和藍色行動 · 查看更多 »

闪电战

闪电战(Lightning War)(Blitzkrieg)又称闪击战,是一种军事学说,采用移动力量迅速地出其不意地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起防御線。它脱胎于19世纪普鲁士参谋部的战术「开火渗透」(Fire and Infiltration)。 德意志國防軍在二战中大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但在此之后失去優勢,因為闪电戰需要後方快速補給,必須开发特别的補給车辆、通信的新方法和分散化的指挥方式。所謂「閃電戰」這個名詞並非出自德國人之口,而是德軍在法國戰役結束後,美國的時代雜誌率先提出的新名詞。.

新!!: 苏德战争和闪电战 · 查看更多 »

關東軍特種演習

東軍特種演習(関東軍特種演習,通稱「關特演」)是日本帝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實施的一次為對蘇聯發動戰爭而對駐紮於滿州的「關東軍」所進行的大規模戰爭動員,為掩飾其戰爭目的而冠名為「演習」。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進攻蘇聯,開始德蘇戰爭。日本作為《三國公約》和《蘇日中立條約》的簽署國,對是否加入聯合攻蘇猶豫不決。7月2日,日本「御前會議」上通過《》,將視蘇德戰爭的發展決定是否以武力解決「北方問題」。以此為基礎,7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批准「關特演」部份執行,將進行三個準備行動以及三個攻勢行動,以不超過六個月的時間孤立並摧毀遠東的蘇軍,參謀本部共下達兩次動員令,共動員戰列部隊307支、兵站部隊322支,共計629支部隊,另有大量武器、彈藥、馬匹和各式軍用物資等等,日本駐紮於東北的關東軍兵力增加至70萬人,大多佈署於滿洲東部與北部邊境地區。 由於與當時正準備進攻東南亞英美殖民地的「南方作戰」的衝突遽增、中國戰事的軍事需求以及德國在歐洲取勝的前景黯淡,「關特演」發動進攻的主張逐漸在日軍「大本營」中失勢,最終在1941年7月至8月初美國加強制裁的壓力下取消。然而日軍仍在滿洲駐紮大量的兵員,使蘇聯感到芒刺在背,被迫保留大量軍隊與遠東的日軍對峙。.

新!!: 苏德战争和關東軍特種演習 · 查看更多 »

铁幕

铁幕(英语:Iron Curtain)指的是冷战时期将欧洲分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当时,铁幕以東的东欧属于苏联(共產主义)的势力范围,包括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東德、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後與蘇聯鬧翻)及南斯拉夫(不與蘇聯同盟)和部份奧地利領土,這些國家為了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對抗,則組成華沙公約組織。而西欧则属于美国(資本主义)的势力范围,包括英國、法國、西德、義大利、冰島、挪威、西班牙、葡萄牙、丹麥、比利時、荷蘭、愛爾蘭(中立國)、瑞典(中立國)、芬蘭(中立國但在立場上暗自傾向蘇聯)、瑞士(中立國)、奧地利(中立國)、希臘(南歐)和土耳其(南歐及小亞細亞)及其他位於西歐的微型國家(梵蒂冈)等國,這些國家組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新!!: 苏德战争和铁幕 · 查看更多 »

蓝色师团

#重定向 蓝色师.

新!!: 苏德战争和蓝色师团 · 查看更多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与納粹德國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之互不侵犯條約,目標是初步建立蘇德在擴張之間的友誼與共識,並導致波蘭被瓜分。条约也称为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

新!!: 苏德战争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查看更多 »

苏联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简称苏联(),是一個存在於1922年至1991年的聯邦制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世界上土地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東歐的大部分,以及幾乎整個中亞和北亞;陸地與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蒙古及朝鮮接壤;而與瑞典、日本、美國及加拿大隔海相望。 蘇聯起源自1917年的俄國革命,俄羅斯帝國的沙皇政府被推翻後,臨時政府成立,但僅執政了不到8個月,布爾什維克便很快從臨時政府手中奪取政權並於選舉後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史稱十月革命及一月劇變;之後俄國發生內戰,布尔什维克党領導的紅軍擊敗了白軍以及協約國的武裝干涉。1922年12月,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外高加索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併,成立首個以社會主義為理念的國家——蘇聯。 第一任蘇聯領導人弗拉基米尔·列宁於1924年去世後,约瑟夫·斯大林從一連串的權力鬥爭中勝出,取得了領導權。斯大林以計劃經濟作保障,在歐美經濟危機期間推行驚人的大規模重工業化,但也進行多次大清洗,導致逾百萬人在政治鬥爭中被整肅或被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先是与纳粹德国结盟,於1939年和德國共同瓜分了波蘭、将波罗的海国家纳入版图、割占罗马尼亚领土,将流亡苏联的德国政治难民交还纳粹判決。不過很快兩者關係破裂,1941年6月22日,苏联遭到德國等軸心國入侵,歷經了4年激烈的戰事後取得了勝利,與美國一同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被稱為超級大國,同時因出兵击退入侵德军,并得以控制了東歐大部分國家。 蘇聯而後與衛星國組成的華沙条約組織(華約),與以美國為首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對峙,這兩大軍事集團在冷戰時期於全世界展開意識形態的對立和政治鬥爭,但在1980年代初期,石油以及初級資源價格回落,此時的蘇聯大力施行福利國家政策,致经济增长速度变慢,加上政治欠乏改革,基本的人民自由也陷入壓抑,苏联的国力已经落后于美国。 在1980年代末,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試圖進行改革政策,將國家自由化和民主化,放寬對東歐等其他衛星國的控制,却导致蘇聯在1991年解體,在政治斗争中获胜的葉爾欽所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繼承了蘇聯主要的軍事、經濟和國際地位,但人口損失近半的情況下,蘇聯建立的紅色秩序已經不復存在。 儘管苏联宪法規範苏联是一個联邦制国家,由15个平等权利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盟共和国)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但其联邦特性不高,因為中央政府權力高度集中,並奉行世界上第一個完全的社會主義制度及計劃經濟政策,由蘇聯共產黨一黨執政。在1945年苏联16个加盟共和国中应有2个(乌克兰、白俄罗斯)应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因为苏联是联邦制国家,所以苏联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唯一一个“一国三票”的主权国家。.

新!!: 苏德战争和苏联 · 查看更多 »

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Politbyuro TsK KPSS),1952至1966年间称为“苏共中央主席团”,为苏联共产党的中央决策和领导机构。政治局成员主要为苏共中央委员会内的高层委员。.

新!!: 苏德战争和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 查看更多 »

苏联国防委员会

苏联国防委员会(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комитет обороны,缩写为ГКО;拉丁化转写为Gosudarstvennyj komitet oborony, 缩写为GKO)是苏联武装力量和国防体系的最高决策机关。成立于1941年6月30日,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苏共(布)中央委员会和苏联人民委员会的决议而成立。.

新!!: 苏德战争和苏联国防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苏联红军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新!!: 苏德战争和苏联红军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苏德战争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雷巴奇半島

红色为雷巴奇半島 雷巴奇半島是俄羅斯的半島,由摩爾曼斯克州負責管轄,南面是莫托夫灣,面積1,200平方公里,最高點海拔高度299米,周圍海域全年時間不會被冰覆蓋。通过斯列德尼半岛与大陆相连。.

新!!: 苏德战争和雷巴奇半島 · 查看更多 »

虎I坦克

#重定向 虎I戰車.

新!!: 苏德战争和虎I坦克 · 查看更多 »

Ju 87俯衝轟炸機

Ju 87俯衝轟炸機(Junkers Ju 87)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國空軍投入使用的一種俯衝轟炸機,一般通稱「斯圖卡」(Stuka),取自俯衝轟炸機的德文寫法「Sturzkampfflugzeug」的縮寫,由容克斯公司研製。Ju 87俯衝轟炸機最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它那雙彎曲的鷗翼型機翼、固定式的起落架及其獨有低沉的尖嘯聲。它於二戰初期德國所發動的閃電戰中取得非常大的戰果,1940年後德國在非洲戰場及東部戰線大量投入這種轟炸機,尤其在東線戰場,更發揮出其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這種轟炸機不但給予地面目標大力的打擊,其獨有的發聲裝置所發出的尖嘯聲,亦為地面的士兵給予心理上的恫嚇,加強攻擊的效果。這種機型為德國空軍廣泛的使用,由1935年開始投入使用,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新!!: 苏德战争和Ju 87俯衝轟炸機 · 查看更多 »

柏林戰役

柏林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場上的最後一場重大戰役。大量蘇聯紅軍在東方進攻柏林,這場戰役發生於1945年4月尾至5月初。在這場戰役終結前,阿道夫·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在這場戰役結束後,5月8日签署无条件投降协议,宣示第三帝國正式覆亡,象徵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歐洲戰事的結束。.

新!!: 苏德战争和柏林戰役 · 查看更多 »

柯西金

#重定向 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

新!!: 苏德战争和柯西金 · 查看更多 »

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

柳德米拉·米哈伊尔洛夫娜·帕夫利琴科(Людмила Михайлівна Павліченко,Людмила Михайловна Павличенко,),苏联女狙擊手,乌克兰人。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击毙309名敌人而闻名,亦因此而獲得了「死亡之女」(Lady Death)的外號。, 时代周刊 (1942年9月28日).

新!!: 苏德战争和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 · 查看更多 »

捷克斯洛伐克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文/斯洛伐克文:Československo),是一个存在於1918年至1992年的欧洲国家,解体後演變為两个独立國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

新!!: 苏德战争和捷克斯洛伐克 · 查看更多 »

東波美拉尼亞攻勢

東波美拉尼亞戰略攻勢(Восточно-Померанская наступательная операция)是蘇聯紅軍在德蘇戰爭對德意志國防軍實施的攻勢。這行動由1945年2月24日-1945年4月4日進行並攻佔了波美拉尼亞及西普魯士。 在蘇軍的角度,它涉及以下數個小型行動:.

新!!: 苏德战争和東波美拉尼亞攻勢 · 查看更多 »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俄文:Гео́рг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Жу́ков,儒略曆)苏联军事家,苏联元帅,因其在德蘇战争上的卓越功勋,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将领之一。也成为仅有的4次荣获苏联英雄的两人之一,另外一人是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

新!!: 苏德战争和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 查看更多 »

沃罗涅日方面军

沃罗涅日方面军是苏德战争中苏联战役战略集团。 1942年7月7日由布良斯克方面军的一部组建而成。曾编入该方面军的部队有第40,第60、第6、第13、第21、第27、第38、第47、第52、第64、第69集团军,第4、第5、第6、第7近卫集团军,第1、第3坦克集团军,第3、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空军第2集团军。方面军司令先后为戈利科夫中将(1942年7月、1942年10月至1943年3月)、瓦图京中将(1942年7至10月和1943年3至10月)。参加过沃罗涅日—伏罗希洛夫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奥斯特罗戈日斯克—罗索什战役、沃罗涅日—卡斯托尔诺耶战役、哈尔科夫战役、库尔斯克会战。1943年10月20日改称乌克兰第1方面军。 1943年3至10月赫鲁晓夫曾在该方面军担任军事委员。.

新!!: 苏德战争和沃罗涅日方面军 · 查看更多 »

沃羅涅日戰役 (1942年)

沃羅涅日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中,於1942年6月至1942年7月6日間發生在莫斯科以南450公里、頓河附近的戰略性重要城市沃羅涅日的戰鬥。 該城是由尼古拉·費多羅維奇·瓦圖京指揮的西南方面軍轄下的因作為瓦圖京-羅斯托夫防禦行動(1942年6月28日 - 7月24日進行)的一部分而防守的。 納粹德國的進攻是由德國南方集團軍轄下,由赫爾曼·霍特指揮之第4裝甲軍團實施的。 霍特根據指令不進行巷戰,第4裝甲軍團的裝甲部隊在7月6日佔領頓河西岸的郊外住宅區、攻佔沃羅涅日部分地區,但德軍亦受制於蘇軍的反攻,德國第6軍團跟隨第4裝甲軍團,當沃羅涅日被攻佔後,前者轉向東南及作為「藍色案」之一部份沿頓河右岸向史達林格勒進攻,第4裝甲軍團在該城停留了兩天以便南方集團軍派出的步兵師到達沃羅涅日守衛戰線及令裝甲部隊可自由行動;後來阿道夫·希特勒相信這兩天的停留,加上向南推進時本來可以避免的延誤,令謝苗·康斯坦丁諾維奇·鐵木辛哥領導的蘇軍先於第4裝甲軍團到達史達林格勒加強防守。.

新!!: 苏德战争和沃羅涅日戰役 (1942年)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新!!: 苏德战争和波兰 · 查看更多 »

波兰第二共和国

波兰第二共和国(波兰语:II Rzeczpospolita),或称战间期波兰,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波兰国家。其正式国名为波兰共和国(波兰语:Rzeczpospolita Polska)。波兰第二共和国是在1918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时建立,并且取代了德国的傀儡政权波兰王国。波兰第二共和国的周边国家有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但泽、罗马尼亚、苏联、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该国在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坐落于格丁尼亚,是波兰极少数的沿海城市。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不断地受到来自邻国及国内分裂分子的压力,但是该国一直存在至1939年(持续约20年),该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同时受到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的入侵并被瓜分,这次入侵行动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疆域范围,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不同,大部分第二共和国的东部领土不属于第三共和国的管辖范围。 第二共和国的边境于1921年确立,1938年10月的面积约389,720平方公里(欧洲第六)。1931年,第二共和国共有人民3136万,波兰人占68.9%,乌克兰人占13.9%,犹太人占8.7%,白俄罗斯人占3.1%,德意志人占2.3%,其餘为立陶宛人、俄罗斯人、捷克人等,估计到1939年9月1日之前有3500万人。国外方面,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与乌克兰(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与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和苏联(波苏战争)都发生过战争;国内方面,发生过大波兰起义(1918年-1919年)和西里西亚起义(1919-1921)。 尽管波兰第二共和国的沿海城市十分的少,但是该国仍保持发展缓慢但稳定的经济。两次世界大战后,华沙、克拉科夫、波兹南、利沃夫和维尔纽斯都是拥有高度经济和教育水平的欧洲大城市。1939年时,波兰已是“欧洲大国”之一。尽管如此,波兰第二共和国的经济水平与目前的波兰第三共和国相比要低得多(据估计,在1929年波兰的国民生产总值(GDP)为50-60亿美元,而在2007年,这个数字已经到达约422亿美元)。2007年波兰在国际贸易份值中占1.1%,而在1937年是0.8%。.

新!!: 苏德战争和波兰第二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罗的海由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注入卡特加特海峡,而后者则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注入北海,最后进入大西洋;此外它还通过白海运河同白海相连,通过基尔运河同北海相连。 波罗的海在北端与波的尼亚湾相邻,在东北端与芬兰湾相邻,在东端与里加湾相邻。这些海湾同样可以被看作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新!!: 苏德战争和波罗的海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国家

波罗的海国家(Baltic states,Balti riigid, Baltimaad,Baltijas valstis,Baltijos valstybės;又稱波羅的海三國)是指地缘政治学概念上的北欧的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三国。因其地理和历史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三国经常在众多政府间组织内进行区域层面上的整体合作,故在国际上经常将其一起称呼。 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欧洲委员会,联合国,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北歐投資銀行,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申根公约,欧元区等國際机构組織的成員國,三国属于高收入經濟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三国同时是区域间合作组织北欧波罗的海八国创始国Nordic-Baltic Eight,(NB8)。.

新!!: 苏德战争和波罗的海国家 · 查看更多 »

波蘭戰役

波蘭戰役(又稱「德波戰爭」,而波蘭稱其為「1939年保衛戰」或「1939年九月戰役」;Kampania wrześniowa,德國則稱其為「波蘭戰役」,作戰代號為《白色方案》)是德國、斯洛伐克與蘇聯軍隊於1939年9月入侵波蘭的行動,該戰役一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始。在《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了一星期後,德國於1939年9月1日展開進攻,而蘇聯亦於9月17日入侵波蘭,10月6日,德蘇兩國佔領波蘭全國領土,波蘭戰役結束。 德國軍隊分作北、南、西三個方向發動攻擊,並以兩翼包圍的方式夾擊集結於邊境地帶的波軍主力部隊。波軍損失慘重、欲撤出佈署於德波邊境的部隊,將其用於首都華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條防線,等待軍事同盟國的英法兩國對德國的西方戰線發動攻擊,但擁有兵力絕對優勢的盟軍卻按兵不動。9月中旬,德軍兵臨華沙,波軍將大部分僅存的主力集結,於布楚拉河一線反擊德軍,一度逼迫後者抽調兵力應付,最終,德軍將波軍主力包圍殲滅,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9月17日,東方的蘇聯根據《德蘇互不侵犯條約》中的秘密協議而入侵波蘭,開闢了第二戰場。波蘭政府認定原先守於東方「」進行固守的計劃已不可行,遂下令撤離所有部隊至中立的鄰國—羅馬尼亞。10月6日,最後一批波蘭軍隊於科克戰役被擊潰,德蘇兩軍佔領波蘭全國。儘管波蘭從未有代表全國的政府或組織出面宣佈投降過,但也已象徵了波蘭境內戰事的結束。 10月8日,經過短暫的軍政府管理後,德國直接將波蘭西部,包括西里西亞、大波蘭、波莫查、羅茲等曾為德意志帝國領土或有大量德裔人居住的地區併吞為國土,而前但澤自由市與其餘區域則由親衛隊上將的漢斯·法郎克所領導的波蘭總督府進行管理,對內施行「德國化」政策,在德國佔領期間,納粹親衛隊於波蘭境內建立了大量的集中營,關押猶太人、醫生、公務員、教會人員與地主等群眾,最後將其有系統地大量處決。在蘇聯1939年後的佔領區中,史達林則對波蘭人實行「俄羅斯化」,同樣殺害了波蘭社會精英與政治反對者,其中尤以屠殺兩萬名波蘭軍官的「卡廷森林屠殺案」最為出名。在德國佔領波蘭全國後,後者組織起地下抵抗勢力—「波蘭家鄉軍」於二戰期間進行游擊戰。逃到西方國家的數十萬波軍則另外組成一流亡政府,並加入了盟軍,於其他戰場繼續與軸心國戰鬥。二戰結束後,波蘭本土由波蘭統一工人黨所執政,與西方意識形態接近的流亡政府則無法回到波蘭,一直到東歐革命後才重回故土。 波蘭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軍的首次大規模陸上作戰,世界各國對於德軍迅速達成的勝利感到驚訝,進而產生許多誤解或有很大爭議的觀點,部份錯誤資訊仍在今日的出版品中可以見得,例如最有名的「波蘭騎兵向德國戰車衝鋒」、「德國空軍於一天內消滅波蘭空軍」等,實際上是眾多以訛傳訛的資訊加上的刻意宣传所造成的不正確印象。另外,有軍事歷史學家將本戰役視為德軍新型態作戰模式—「閃擊戰」首次使用的作戰,並視其為德軍吸收西方軍事家(B·H·李德哈特、J·C·富勒和夏爾·戴高樂等人)的戰車理論而發展的結果,同樣地,這個論點也受到了相當的批評。.

新!!: 苏德战争和波蘭戰役 · 查看更多 »

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2個階段:將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其切斷補給與通訊並圍殲的「黃色行動」,該行動中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第2階段的作戰是6月5日開始的「紅色行動」,從法軍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進攻。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贝当於6月17日發表--停戰宣言,並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法國被分為北部與西部的德國佔領區、東南部小區域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南方的附庸國「維希法國」,後者還在1942年11月10日被全面佔領,直到1944年盟軍登陸後才脫離德軍的控制,而低地三国則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才相繼被解放。.

新!!: 苏德战争和法國戰役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苏德战争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涅瓦河

涅瓦河(Нева)是俄羅斯西北部的一條河流,源出拉多加湖,自东向西流,流經聖彼德堡与涅瓦湾,注入芬蘭灣。.

新!!: 苏德战争和涅瓦河 · 查看更多 »

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 ,新挪威語:Noreg,舊譯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还与芬兰、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別平等實踐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新!!: 苏德战争和挪威 · 查看更多 »

明斯克

明斯克(ipa;Минск)是白俄罗斯的首都也是明斯克州的首府,约有180万居民,位于白俄罗斯的中心,斯维斯洛奇河畔。明斯克是白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多个高等院校,包括白俄羅斯國立大學。此外还有著名的马戏团、歌剧院和芭蕾舞院。.

新!!: 苏德战争和明斯克 · 查看更多 »

海因茨·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位著名的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上將。古德里安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提倡坦克與機械化部隊使用於現代化戰爭的重要推動者,在他組織與推動理論下,德國建立了一支當時作戰最具效率的裝甲部隊,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以新型戰爭型態:「閃擊戰」並屢屢擊敗敵軍,古德里安也是聯合兵種作戰和前線指揮等戰爭型態發展的推動者。 古德里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擔任了裝甲部隊的指揮官,在波蘭戰役期間指揮了第19裝甲軍進行快速的突穿攻勢,與蘇聯軍隊會師。在1940年的西線戰役中,古德里安擔任A集團軍第19裝甲軍軍長,為西線主攻的裝甲兵力矛頭之一。攻勢發起後,古德里安指揮部隊通過了被盟軍認為戰車難以橫越的阿登森林,直駛英吉利海峽,將困於比利時的盟軍包圍消滅,這次軍事行動的成功令德國乃至全世界體會到裝甲部隊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作戰」入侵蘇聯,古德里安出任中央集團軍的第2裝甲兵團司令,指揮德軍裝甲師完成多次包圍殲滅戰,直趨蘇聯首都莫斯科,但在阿道夫·希特勒命令下,古德里安放棄其原先的目標,轉而率軍南下進行史上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基輔戰役」,這場戰役雖然以德軍的勝利結束,但因為延誤的時間而使德軍必須在極不利的冬季狀態下進攻莫斯科,古德里安也因此被免職。1943年德國於「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慘敗後,古德里安復出成為了裝甲兵總監,進行重建裝甲部隊的工作,進而發動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裝甲戰鬥「庫尔斯克會戰」,雖然德軍在戰場上佔盡優勢,將3倍人數於德軍的蘇軍打敗,但是由於美軍在西西里島登陸使得希特勒下令德軍回防。1944年7月古德里安出任陸軍參謀長,這是他所晉升到的最高職位,但於戰爭結束前不久被免職。 古德里安現今成為了德國發展裝甲兵力的代表人物,被歷史學家稱作「閃擊戰之父」和「世界裝甲車之父」 ,同時也因為其急躁和直爽的個性而被部下取了個「急速海因茨」(Schneller Heinz)的綽號。.

新!!: 苏德战争和海因茨·古德里安 · 查看更多 »

海獅作戰

海獅作戰(德語:Unternehmen Seelöwe)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綷德國侵略英國的計劃,該計劃在德國佔領法國之後開始研擬,希望先以空軍摧毀英國戰力,再派軍登陸攻佔英國,但由於不列顛空戰的失利,導致該計劃無法實行。.

新!!: 苏德战争和海獅作戰 · 查看更多 »

斯大林格勒战役

史達林格勒戰役(Сталинградская битва,Schlacht von Stalingrad)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及其盟國对争夺蘇聯南部城市史達林格勒而進行的戰役,時間自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為止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9.

新!!: 苏德战争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 查看更多 »

斯摩棱斯克

斯摩棱斯克(俄语:Смоленск)位于俄罗斯西部第聂伯河畔,距离莫斯科360公里,是斯摩棱斯克州的首府。斯摩棱斯克得名于树脂(Смола),因为当地的松树林很茂盛,过去一直都是松香(Канифоль)的出产地。 2010年4月10日,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的座机在斯摩棱斯克机场降落失败坠毁,机上包含总统夫妇、波兰国家银行总裁、波兰陆军司令在內共132人全数遇难。.

新!!: 苏德战争和斯摩棱斯克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苏德战争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摩爾曼斯克

摩爾曼斯克 (Мурманск,Murmansk),位於俄羅斯最西北部,是摩爾曼斯克州首府,離挪威及芬蘭不遠,人口311,209(2009年)。是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由於洋流的關係,港口終年不凍。.

新!!: 苏德战争和摩爾曼斯克 · 查看更多 »

扬·安东内斯库

扬·安东内斯库(罗马尼亚语:Ion Antonescu,)是罗马尼亚军人、政治家。二战时期他从1940年9月4日到1944年8月23日任罗马尼亚总理,是罗马尼亚实际上的独裁者。.

新!!: 苏德战争和扬·安东内斯库 · 查看更多 »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Latvija),正式國號拉脫維亞共和國(Latvijas Republika),是位于波罗的海东岸的北欧国家,是波羅的海國家之一。北、南、東分別與愛沙尼亞、立陶宛及俄羅斯為鄰,西邊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對,東南國境則與白俄羅斯接壤。拉脫維亞總人口數為2,070,371人,國土面積,氣候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政治體制上,拉脫維亞是一個民主議會共和制國家,於1918年建國,以里加為首都;而作為單一制國家,拉脫維亞全國分為119個行政區域,包括109個自治市和9個直轄市。在語言上,拉脫維亞以印歐語系中唯一僅存的波羅的語族語言,拉脫維亞語為官方語言,是該國主要民族拉脫維亞人的母語;另一方面,立窩尼亞人作為該國原住民族,則使用烏拉爾語系的立窩尼亞語,但該語言已逐漸步入死亡。 拉脫維亞是北欧理事会、歐洲聯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委員會、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波羅的海國家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等國際組織成員國。2014年時,拉脫維亞在人類發展指數中排名第49,是高收入經濟體之一。該國曾使用拉脫維亞拉特為其官方貨幣,直到2014年加入歐元區,以歐元作為新國幣。.

新!!: 苏德战争和拉脫維亞 · 查看更多 »

普罗霍罗夫卡

#重定向 普洛霍羅夫卡.

新!!: 苏德战争和普罗霍罗夫卡 · 查看更多 »

20世纪

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0世纪。該世紀最初屬於「不列顛治世」後期,是工業革命大爆發的年代,識字率大量提升,科學研究一日千里,人類學會了製造航天器與各種電器、開發出了各種新材料等,徹底顛覆了人類的生活。該世紀有全球战争与军事对峙(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此外,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影响人们深远,并却促使后者在经济与社会上多重的修正与省思,最終取得了勝利;该世纪的殖民主义也曾发展到极致,却在1960年代后因為美蘇的介入迅速瓦解,然而殖民地獨立後的矛盾卻讓戰爭遍佈。環境因為人類過度開發造成全球暖化與生態滅絕、臭氧層破壞等,也促進了環保主義的發展,帶動了新世紀文化。資本驅動傳媒技術的普及,引領了現代大眾文化的形成,形成了與傳統價值觀截然不同的景象,宗教也逐漸式微。 二十世紀初,由英法為首的20多個新帝國主義領導著全世界,1914年,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由於不滿自身地位而挑戰大英帝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一戰結束後的1921年,根據巴黎和會託管德國殖民地而達到領土面積最大時期,成為了世界歷史上面積最大、跨度最廣的國家。由於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到20世紀中期,隨着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日本等軸心國企圖在世界建立新秩序,導致二次大戰爆發,歐洲的破壞造成大英帝國與歐洲殖民國家逐漸瓦解,但该世纪广布欧洲的民族主义风潮传到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導致戰後民族革命獨立的風氣,大量第三世界新國家出現。殖民地資本主義的不公造成社會主義國家陸續獨立,引發了美蘇強權的代理人戰爭直到世紀末,經濟的重心也由歐洲向西邊轉移至美洲與東亞。而知识爆炸與教育的系統化普及,则使前所未有的人們能接受知识,讓民主制度被廣泛採用,并质疑与检讨各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与更好的生活品质,部分华人迁到北美与东南亚、澳洲,许多土耳其与北非地区人民移居西欧,歐洲則通過歐盟整合為一,不少的西班牙裔透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进入美国。这些人口的流动打破过去以种族划分的地理概念,這場全球化使得國界變得模糊,却也造成许多工业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文化衝突使得恐怖主义在全球盛行,尤其透过网路等资讯媒体,造成美国与小数其他西方国家的恐慌,并使下个世纪初蒙上恐惧的阴影。.

新!!: 苏德战争和20世纪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东方战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中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伟大的卫国战争德蘇戰爭蘇德戰爭苏联卫国战争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