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奢安之亂
奢安之亂,彝族稱為阿哲起兵,是指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到崇祯三年(1630年)間彝族抗明的起事,由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在四川永宁及贵州水西一帶起事,波及黔川全省,最終由朱燮元平定。.
查看 呂公車和奢安之亂
奢崇明
奢崇明(),明朝天启时贵州的永宁(今四川叙永)宣抚使,乃水西(今贵州黔西)宣慰使安位之舅。天启元年(1621年),趁明朝与后金作战之机反明,建年号瑞应,史稱奢安之亂。在攻成都時,使用呂公車。 天启二年(1622年),杀巡抚徐可求,一度占领重庆,分兵陷合江、纳溪、泸州,天启三年(1623年),被明朝名将秦良玉等击败,退守永宁,投靠安位的叔叔安邦彦,安邦彦不服安位继承宣慰使之位,自称罗甸王。安邦彥破烏撒衛,指揮管良相自焚死。崇祯元年(1628年),奢崇明自称大梁王,安邦彦为四裔大长老。次年,在永宁遇朱燮元攻擊,奢崇明與安邦彦皆战死,崇祯三年(1630年),其子安位投降。.
查看 呂公車和奢崇明
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祖籍南直隶怀远(今属安徽),和阳(和州,今安徽和县)人,汉族,明朝开国军事大将。本封鄂国公,追封开平王,諡忠武。.
查看 呂公車和常遇春
彝族
彝族(ꆈꌠ),曾称倮倮,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900多万人(2010年)。中国大陆现有彝族871万4393人(2010年),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中国彝族聚居区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余各省市区也均有散居分布。越南的彝族支系被称为“倮倮族”(LôLô),人口3,307人(1999年),为官方承认的54个民族之一,分布在河江、高平和老街等省。缅甸、老挝、泰国等地亦有近百万彝族,部分居住地还留存有少许指路经和古彝文。 彝族内部有“尼苏(崇尚黑色)”、“纳苏”(凉山彝族,纳苏颇)、“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倮倮”等多种称谓,部分不同称谓代表不同支系,各个支系族群之间主要以方言和服饰区别。彝族语言属緬彝語群彝语支,有六种方言。越南的倮倮族大多数属于说彝语南部方言的尼苏人。彝语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75年的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字,该方案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查看 呂公車和彝族
元顺帝
#重定向 元惠宗.
查看 呂公車和元顺帝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查看 呂公車和四川省
破城者 (攻城塔)
城者(希臘語:ἑλέπολις, Helepolis),是一超巨型攻城器具。由色薩利的波呂伊多斯(Polyidus)所發明,後來經過馬其頓安提柯王朝德米特里一世和雅典的埃披馬格斯(Epimachus)改良而成,用在前305年羅得圍城戰中。 破城者攻城塔是由前一年薩拉米斯圍城戰中的攻城塔為基礎,發展而成。它的希臘原名ελείν πόλεις,即「破壞城市者」。古代作家如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維特魯威、普魯塔克等,以及古書阿特納奧斯的《裝置》(Athenaeus Mechanicus)對這項驚人的攻城塔都有詳細的描述。假如這些數據都是正確的話。那破城者攻城塔將是古代歷史上最巨大、且最有威力的攻城塔。.
續資治通鑑
《续资治通鑑》二百二十卷,清毕沅撰。《续资治通鑑》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成書二二〇卷,展示了宋、辽、金、元四朝兴衰治乱的历史,其中北宋部分较為精確(一百八十二卷),元代部分较為简略(三十八卷)。.
查看 呂公車和續資治通鑑
朱燮元
朱燮元(),字懋和,號衡嶽,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朝政治、軍事人物。.
查看 呂公車和朱燮元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话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常住人口1465.8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除白莲教时期几十年外,均保持着高度繁荣和发达,是全国生活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五个政权的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 成都市于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成都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查看 呂公車和成都市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查看 呂公車和明史
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校,居效切,拼音「jiào」、注音「ㄐㄧㄠˋ」),或稱天啟帝,光宗長子,中國明朝第16代皇帝。在位時間為1620年-1627年,年號天啟。光宗即位僅一個月而亡,使朱由校匆匆登位為帝,朱由校當時僅14歲,未曾被立为太子,甚至未接受正規教育,政事皆賴宦官輔佐,後來造就了太監魏忠賢等人的干政,與閹黨、東林黨之黨爭。.
查看 呂公車和明熹宗
攻城武器
攻城武器是指設計用來破壞城牆或是防禦工事的一種裝置,大至上可分為近距離直接破壞型,與遠距離拋擲型。在古代,攻城武器主要是以木頭打造,佐以基礎的槓桿原理將石頭等重物拋出攻擊城牆,例如投石機。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火藥與冶金技術不停的改進,攻城武器也演進為以火炮為主。而在英語中,以部隊操作攻城武器,再配合完整的補給線進行攻城戰被稱為siege-train。.
查看 呂公車和攻城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