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奢安之亂

指数 奢安之亂

奢安之亂,彝族稱為阿哲起兵,是指明朝天啟元年(1621年)到崇祯三年(1630年)間彝族抗明的起事,由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在四川永宁及贵州水西一帶起事,波及黔川全省,最終由朱燮元平定。.

23 关系: 后金奢崇明安位安邦彦彝族徐可求四川省王三善秦良玉駱日升許成名谷應泰鲁钦贵州省贵阳市黃守魁重庆市林兆鼎李橒沙普之乱朱燮元明史紀事本末明朝

后金

后金(1616年—1636年)是出身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在滿洲地区(今中國東北地区)建立的满洲族汗国,该割据政权為清朝的前身。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国号金国(a《清实录》(前附《满洲实录》),中华书局出版,第283页.

新!!: 奢安之亂和后金 · 查看更多 »

奢崇明

奢崇明(),明朝天启时贵州的永宁(今四川叙永)宣抚使,乃水西(今贵州黔西)宣慰使安位之舅。天启元年(1621年),趁明朝与后金作战之机反明,建年号瑞应,史稱奢安之亂。在攻成都時,使用呂公車。 天启二年(1622年),杀巡抚徐可求,一度占领重庆,分兵陷合江、纳溪、泸州,天启三年(1623年),被明朝名将秦良玉等击败,退守永宁,投靠安位的叔叔安邦彦,安邦彦不服安位继承宣慰使之位,自称罗甸王。安邦彥破烏撒衛,指揮管良相自焚死。崇祯元年(1628年),奢崇明自称大梁王,安邦彦为四裔大长老。次年,在永宁遇朱燮元攻擊,奢崇明與安邦彦皆战死,崇祯三年(1630年),其子安位投降。.

新!!: 奢安之亂和奢崇明 · 查看更多 »

安位

安位可以指向:.

新!!: 奢安之亂和安位 · 查看更多 »

安邦彦

安邦彦(),明朝贵州水西(今贵州黔西)土司。安疆臣之弟,奢安之亂主謀之一。 1613年,安疆臣死后,其子安位年幼,继承父位。安邦彦不服,自称罗甸王,在1622年二月到十二月,安邦彦三围贵阳,明将王三善阵亡。崇祯元年(1628年),奢崇明自称大梁王,安邦彦为四裔大长老。在永宁遇袭,战死,安位投降。.

新!!: 奢安之亂和安邦彦 · 查看更多 »

彝族

彝族(ꆈꌠ),曾称倮倮,主要居住于中国西南地区,少数分布在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总人口约900多万人(2010年)。中国大陆现有彝族871万4393人(2010年),为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中国彝族聚居区和人口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其余各省市区也均有散居分布。越南的彝族支系被称为“倮倮族”(LôLô),人口3,307人(1999年),为官方承认的54个民族之一,分布在河江、高平和老街等省。缅甸、老挝、泰国等地亦有近百万彝族,部分居住地还留存有少许指路经和古彝文。 彝族内部有“尼苏(崇尚黑色)”、“纳苏”(凉山彝族,纳苏颇)、“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倮倮”等多种称谓,部分不同称谓代表不同支系,各个支系族群之间主要以方言和服饰区别。彝族语言属緬彝語群彝语支,有六种方言。越南的倮倮族大多数属于说彝语南部方言的尼苏人。彝语原有一种表意文字,史称爨文,也有人认为它是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1975年的四川《彝文规范试行方案》确定了819个规范彝字,该方案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推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

新!!: 奢安之亂和彝族 · 查看更多 »

徐可求

徐可求(),字世范,號觀我,浙江西安(今衢州)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新!!: 奢安之亂和徐可求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新!!: 奢安之亂和四川省 · 查看更多 »

王三善

王三善(),字彭伯,河南省永城人,明朝政治人物,在貴州巡撫任內,殉難於奢安之亂,崇禎時追贈兵部尚書、太子少保。據考中國傳奇故事《蘇三起解》,蘇三的夫婿王景隆原型即是王三善。.

新!!: 奢安之亂和王三善 · 查看更多 »

秦良玉

良玉,字貞素。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忠州直隸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末著名女将。.

新!!: 奢安之亂和秦良玉 · 查看更多 »

駱日升

骆日升(),字启新,号台晋,福建省惠安县张坂镇埕边村人 。明朝官員。 骆日升生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其父骆廷伟曾任福建邵武府府学教授、广西提刑按察使、提督学政佥事等职。母亲郭氏是惠安名流郭廉夫之女。 万历十九年(1591年),骆日升中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先后任南京礼部曹郎、江西邮督、广东盐法道、江西提学副使等职。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骆日升因父亲病重辞官返乡。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骆日升母亲去世,丁憂守制。之后,骆日升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参政。天启三年(1623年),四川土司奢安之亂,骆日升被害。 骆日升死后葬于惠安县洛阳镇涂厝仔村,后人修有《骆光禄文集》6卷本和《骆台晋先生文集》8卷本。.

新!!: 奢安之亂和駱日升 · 查看更多 »

許成名

許成名,字思仁,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昌府聊城(今山東聊城市)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奢安之亂和許成名 · 查看更多 »

谷應泰

谷應泰(),字賡虞,別號霖蒼,明末清初直隸豐潤(今河北唐山市豐潤區)人。.

新!!: 奢安之亂和谷應泰 · 查看更多 »

鲁钦

鲁钦(),字承宇,山東長清人,明朝軍事人物,明史譽為「西南大將之冠」。.

新!!: 奢安之亂和鲁钦 · 查看更多 »

贵州省

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是中華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市。貴州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全省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面积约17.6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9%。素有多彩贵州之称。.

新!!: 奢安之亂和贵州省 · 查看更多 »

贵阳市

贵阳市,简称--,别称林城。中国贵州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教、交通和旅游服务中心,西南地区沟通珠三角、长三角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流集散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全市海拔最高处为1762米,最低处为506米,主城区平均海拔1070米。.

新!!: 奢安之亂和贵阳市 · 查看更多 »

黃守魁

黃守魁(),初名一鲁,字国参,又字君贤,号哲斋、滨南、金湖,泉州晋江潘湖人,明朝軍事人物。 万历十七年(1589年)黃守魁為武進士探花,初任南京浦子口守备,被王用汲升為河南都司佥事,调江西升四川都司驻建昌,因征戰杨应龙有功升大同参将转福宁参将。之後,原要擢广西参将卻未就任,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调松潘副将,因征建南有功與整頓地方土司,而升四川正总兵官。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黃守魁升南京右軍都督府僉書兼提督大教場水陸二營事務。 天启元年(1621年),黃守魁实授骠骑将军。同年秋,明政府與後金戰爭緊張,黃守魁实授都督佥事。當他帶親屬至重庆处理接兵后勤事务時,交兵的奢崇明卻舉起反旗,發起奢安之亂,杀死巡抚徐可求,並且前去追殺其他官員。當時只有数百兵在船上的黃守魁,與兵登岸搏战。因敵眾我寡,船被逼至重庆阅江楼附近時,黃守魁已手無寸鐵,高坐艦頭,大聲罵敵,最後自殺殉职,年七十。一位姓萬的小妾也投水自殺。脫逃的屬下將黃守魁密葬於江侧。事發之時,為陰曆九月十七日。 皇帝聽聞噩耗,追赠黃守魁為都督同知,谥武烈,赐祭葬於潘湖黄厝山麓,後代遂取“金湖”为其祖号。子黄兆昌世袭千户。 撰《潘湖白鹤拳谱》、《潘湖临漳文山本宗录》等。.

新!!: 奢安之亂和黃守魁 · 查看更多 »

重庆市

重庆市,简称巴、渝,别称山城、渝都、雾都、桥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首批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航空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 、内陆开放高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温泉之都,中国著名三大火炉城市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1000多年,是巴渝文化属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正月,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 1891年,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最早对外开埠的通商口岸。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定重庆为战时首都和永久陪都,重庆同华盛顿、伦敦、莫斯科一道被列为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指挥中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恢复设立重庆直辖市,6月18日正式挂牌。 重庆市地跨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的青藏高原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渝东接湖北、东南接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接四川,渝北接陕西,辖区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宽约450公里,辖区总面积8.2403万平方公里。重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为一体的组团式城市,其中主城区建成面积为877.78平方公里。 位于重庆主城区嘉陵江和长江以北的两江新区是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重庆拥有渝新欧铁路、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部地区第二座实行72小时免签的城市。.

新!!: 奢安之亂和重庆市 · 查看更多 »

林兆鼎

林兆鼎(),字时廉,號九聚,福建福清东瀚镇人,明朝軍事人物。.

新!!: 奢安之亂和林兆鼎 · 查看更多 »

李橒

李橒,字长孺,明朝鄞人。 曾祖李循义,官衡州知府。祖父李生威,官凤阳推官。李橒於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及第,授行人,拔擢為御史。按例轉任廣東鹽法僉事,歷官山東參議、陝西提學副使、山東參政、按察使。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擢升右都佥御史,巡抚贵州。當時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反明,攻陷重庆。天启二年(1622年)二月七日,貴州水西(辖鸭池河以西地区)彝族土同知安邦彦知奢崇明起兵反明,亦乘機叛明,史称“奢安之乱”。李枟知貴州必有戰禍,多次上疏,请求增兵益饷。當時遼東事急,朝廷对此置之不理。接著李枟被朝臣攻击,於是六次上疏乞休。朝廷決定以王三善出任贵州巡抚,命李枟在王三善未到任前继续留任。此時奢崇明已陷遵義,貴陽大震。安邦彦率十万大军进围贵阳,李橒和巡按御史史永安等堅守,“时城中兵不满三千,橒募兵四千,储米二万石,至战守具。”貴陽以西數千里,盡為安邦彦所據。至天启二年十一月,貴陽被圍逾三百日,城中糧盡,人相食,朝廷嚴命王三善进兵以解贵阳之危。至十二月七日,王三善部抵貴陽城下,其圍遂解。最初貴陽城内有男女數萬人,餓死殆盡,至解危之日,仅余二百人。李橒得以辭兵事,解官而去。 熹宗同意都御史鄒元標之建言,升李橒為兵部右侍郎。御史蔣允儀稱土司安位襲職時,李橒曾索其金盆,以致開啟邊釁,經貴州巡按侯恂覈調查,證明無此事。但李橒未得重用,只好還鄉。崇祯元年,給事中許譽卿再以向土司安位“索取金盆”事质疑李橒,只有御史毛羽健为李橒辩护,給事中余昌祚認為羽健有意曲庇。崇禎帝下令川貴總督朱燮元等再調查,證明無此事。崇禎九年冬,又敘守城之功,李橒得到一些賞賜。久居鄉里,卒年不詳。.

新!!: 奢安之亂和李橒 · 查看更多 »

沙普之乱

#重定向 沙定洲之亂.

新!!: 奢安之亂和沙普之乱 · 查看更多 »

朱燮元

朱燮元(),字懋和,號衡嶽,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朝政治、軍事人物。.

新!!: 奢安之亂和朱燮元 · 查看更多 »

明史紀事本末

《明史紀事本末》,清代谷應泰(1620年-1690年)著。.

新!!: 奢安之亂和明史紀事本末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奢安之亂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阿哲起兵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