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高棉帝国

指数 高棉帝国

棉帝国()是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柬埔寨的一个古国。高棉(Khmer)於中國古籍則稱吉蔑、閣蔑。.

28 关系: 厄爾尼諾現象占婆印度教吴哥古迹大乘佛教奔哈·亚上座部佛教中南半島中世紀溫暖時期东南亚绝对君主制真腊爪哇岛駭黎朋猜高棉人高棉语蘇利耶跋摩一世蘇利耶跋摩二世阇耶跋摩七世阇耶跋摩一世阇耶跋摩二世老挝柬埔寨柬埔寨历史柬埔寨君主列表泰国洛韦戰象

厄爾尼諾現象

#重定向 聖嬰現象.

新!!: 高棉帝国和厄爾尼諾現象 · 查看更多 »

占婆

占婆(越南語:Chăm Pa;占語:Campadesa;天城文:चंपा),又稱占波,是占族人于今越南中部地區建立的古国。 该地在中国东汉时期属交州。137年(永和二年)東漢象林縣功曹區連率領占族數千人起兵,攻打象林縣,殺死縣令。隨後佔領了整個日南郡,自稱「林邑王」,该地称为「林邑」。到了中國的唐朝,出現過「占波」、「瞻波」等叫法。唐朝中期,該國改名「環王」。 到了9世紀以後,該國開始以「占城」之名,出現在中國和越南的史料之中。占城是梵文“占婆补罗”(Campapura)和“占婆那喝羅”(Campanagara)的简称,其中「pura」、「nagara」是梵文“邑”、“城”的意思。「占城」本是該國對國王居所的稱呼,後來成為中國和越南對該國的稱呼。14世紀時期,該國國勢一度十分強盛,占城國王制蓬峨曾三次率軍攻陷越南陳朝的首都昇龍。但在制蓬峨死後,旋即遭到了越南的反擊,國勢轉衰。1471年,越南後黎朝聖宗皇帝發兵討伐占婆,佔領占婆的首都毘闍耶。從此以後,占婆僅領有南部賓童龍地區,並於1697年成為越南屬下的一個土司。1832年,阮朝的明命帝下令「改土歸流」,正式兼併了賓童龍地區,從此以後,占婆正式滅亡。 占婆在早期大量接受印度文化,信仰以婆羅門教為主,13世紀前後該族人部份改信伊斯蘭教(占族穆斯林今分布在柬埔寨為主)。.

新!!: 高棉帝国和占婆 · 查看更多 »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南亞次大陸佔主導地位的宗教,並包含許多不同的傳統。基於因果報應,印度教法和社會準則的“日常道德”規範,和廣泛法律的規定範圍。印度教基於一種獨有的知識或哲學觀點。它包括了濕婆教、毗湿奴派、沙克達教及其他許多的,和以業、法和社会规范為基礎的,內容是廣泛的日常道德。印度教是一套囊括各種不同的知識或是價值觀的宗教,而不是一套剛性,共同的信仰。 印度教被稱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有些人則認為印度教是超越人類起源的「永恆的法」,“永恆的規律”或“永恆的道路”超越了人類的起源。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World Religions.

新!!: 高棉帝国和印度教 · 查看更多 »

吴哥古迹

吴哥古蹟,又名吴哥考古园,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吳哥(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古蹟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國从9世纪到15世纪歷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吳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地區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業革命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當時吳哥擁有50至100萬人口,為供應足夠糧食以及調節旱季與雨季,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以完善的水渠與眾多的儲水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

新!!: 高棉帝国和吴哥古迹 · 查看更多 »

大乘佛教

大乘(महायान,),亦称“大乘教”,梵文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等,佛教两大教派傳統(在某些分類中,則列出三大傳統)之一,大乘佛教認為不發菩提心聲聞乘為小乘。在某些傳統中,金剛乘被認為是大乘佛教之下的一個分支,但也有將金剛乘與大乘、小乘並列,成為第三大傳統的看法。 大乘佛教,立声闻、獨覺和菩萨乘的三乘教法,稱其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大乘佛教的主要传承者是北传佛教,其中的汉传佛教流传于中国大陆、港澳地区、臺灣、日本、朝鮮半島、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晚期大乘佛教则传入西藏和蒙古等地,成为藏传佛教中的主要元素。.

新!!: 高棉帝国和大乘佛教 · 查看更多 »

奔哈·亚

奔哈·亚(;),又名Barom Reachea二世(),高棉帝国吴哥王朝最后一位国王。 奔哈·亚是Srei Soriyovong妹妹之子,1393年继位。1431年,暹罗人入侵高棉,占领并洗劫了吴哥。奔哈·亚迁都于Tuol Basan(今磅湛省斯雷桑多),后因洪水泛滥,又迁都于竹里木(意思是四面之城,今金边的一部分)。奔哈·亚下令在竹里木建立宫殿以及防洪堤。在位期间,还建立了六座佛寺。 奔哈·亚的遗骨葬于金边塔山寺后面的一个窣堵坡裏。死后,其长子Nareayana Reachea、次子Srei Reachea先后继位。 Category:柬埔寨君主.

新!!: 高棉帝国和奔哈·亚 · 查看更多 »

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थेरवाद,IAST:;स्थविरवाद ;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傳承。.

新!!: 高棉帝国和上座部佛教 · 查看更多 »

中南半島

中南半岛(中印半岛,印度支那半岛,印支半岛,L'indochine; Indochina 或Indo-China),指亞洲東南部東臨南海,西瀕印度洋的半島,因位于中国以南、印度以东而得名。中南半島包括今日的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越南、马来半岛等地。.

新!!: 高棉帝国和中南半島 · 查看更多 »

中世紀溫暖時期

中世紀溫暖時期是指北大西洋地區內由公元10世紀到14世紀所出現一個不正常溫暖的時期。大约是在公元950年至1150年,相当于中国的北宋时期。 中世紀溫暖時期常常成為全球變暖的討論課題。有些人則稱呼為中世紀氣候異常強調其他影響多於溫度。.

新!!: 高棉帝国和中世紀溫暖時期 · 查看更多 »

东南亚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區,由中国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以北的國家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島,包括东马来西亚、汶莱、東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賓、聖誕島、新加坡。不過,東南亞國家往往也被西方學者和傳媒納入东亚的範圍。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 台灣在歷史文化上則因臺灣原住民與菲律賓、印尼等其他東南亞國家同屬南島語系,人種上屬馬來人種,血液成分亦與東南亞較相近;地理上則位處東北亞與東南亞交接的東亞島弧中心位置。而可能因此有時會被視為東南亞的一部分。印度的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也是如此,七姐妹州如曼尼普爾邦有時亦然。 南岛民族与马来裔占主导位置,区域内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与佛教,其它如基督宗教,包括印度教與泛靈論相關宗教等都可以在此区域内发现。印尼是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国家,泰国则是世界最大的佛教国家。 除了新成立的东帝汶以外,區域內十国组成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即「东--盟 」或「 亚细--安」)組織。.

新!!: 高棉帝国和东南亚 · 查看更多 »

绝对君主制

#重定向 君主專制.

新!!: 高棉帝国和绝对君主制 · 查看更多 »

真腊

真腊(;;同时期的占婆碑铭以kmir称之)是中南半島的一个农业古国,地占今之柬埔寨北部和老挝南部,中心在老挝巴龟一带,建都。其居民是孟—高棉人的一支,据《隋书》载当地:“人形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拳发垂耳,性气捷劲。” 公元627年之前,真腊只是扶南的北部属国。扶南国之强盛,跟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是分不开的。来自地中海、印度、中东和非洲的商人经马来半岛和暹罗湾去往中国之前,总要到扶南境内的俄厄城进行休整;但是取道巽他海峡的南方航线出现后,商人们纷纷绕开扶南,利用巽他海峡的转运站将商品直接运往中国。扶南国势日衰,领土收缩,属国相继独立。公元514年,扶南国王憍陈如阇耶跋摩死后,长子留陀跋摩杀嫡弟自立,加剧了国家的内部争斗。 公元550年前后,真腊国王去世,国土由女婿拔婆跋摩(扶南王子)继承。扶南国王卒,拔婆跋摩欲再继承扶南,发军攻打扶南太子,使后者迁都以避。拔婆跋摩死,其弟摩诃因陀罗跋摩(即《隋书》所谓“质多斯那”)继位,继续用兵,死后由儿子伊奢那跋摩继位,终至627年前后灭亡扶南。伊奢那跋摩死后,拔婆跋摩二世继位,国势更加强盛;至拔婆跋摩二世的继承人阇耶跋摩一世统治时期,又征服了老挝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使国境北接南诏,南抵湄公河之下游,包括了今之柬埔寨、老挝以及越南南部。 阇耶跋摩一世无嗣,卒后由侄女阇耶提黛维继位,国家竟告分裂,史称水陆真腊。其中陆真腊又称文单、婆镂,割据真腊故地;水真腊则大致是昔日扶南国的疆域。(水真腊后来又有太阴王朝和太阳王朝之分,前者定都阿迪塔补罗;后者定都湄公河流域的桑比补罗。而且这两个王朝后更分裂成五个相互敌对的小国家。)公元787年前后,水真腊太阳王朝的都城桑比补罗被爪哇海盗攻陷,国王摩希婆提跋摩被杀,王子(后来的阇耶跋摩二世)被虏。水真腊由此受到爪哇的夏连特拉王朝(山帝王朝)统治,直至阇耶跋摩二世从爪哇逃回,称王独立。阇耶跋摩二世定都吴哥东北约三十公里的荔枝山,先后统一了水、陆真腊,开创高棉帝国之吴哥王朝。.

新!!: 高棉帝国和真腊 · 查看更多 »

爪哇岛

哇岛的地图(18世纪初) 爪哇島(Jawa;爪哇字母:ꦗꦮ;巽他语:ᮏᮝ;Java),位於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則位于爪哇西北。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億4100萬(2015年),行政區人口1億4500萬,比日本全國人口多出約1700萬,而且還在上升中,密度則高達每平方公里1,121人,是世界前十密度最高的地方。.

新!!: 高棉帝国和爪哇岛 · 查看更多 »

駭黎朋猜

駭黎朋猜(泰語:อาณาจักรหริภุญชัย;英語:Hariphunchai),是孟族於七世紀至十三世紀在今天泰王國北部所建立的城邦王國。中心大概在今天泰國的南奔府,最強盛的時代為十三世紀,但是她被蘭納國王孟萊滅於1292年。.

新!!: 高棉帝国和駭黎朋猜 · 查看更多 »

高棉人

#重定向 高棉族.

新!!: 高棉帝国和高棉人 · 查看更多 »

高棉语

棉语(r,国际音标:)是高棉族的语言;亦是以高棉人为主体民族的柬埔寨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故亦称柬埔寨语。高棉语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在柬埔寨,约有1300万人以高棉语为母语,约100万人以高棉语为第二语言;在泰国、寮國和越南也有約200万的使用者,以当地高棉人为主。.

新!!: 高棉帝国和高棉语 · 查看更多 »

蘇利耶跋摩一世

苏利耶跋摩一世(Suryavarman I,),柬埔寨吴哥王朝国王(1002年或1010年-1050年在位)。在他统治时期动工兴建了吴哥城市中心著名的巴戎寺(“金塔”),并拆毁重建了罗贞陀罗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兴建的“空中宫殿”。 优陀耶迭多跋摩一世被杀后,吴哥陷入混乱,因无继承人,苏利耶跋摩一世和阇耶毗罗跋摩争夺王位。苏利耶跋摩一世是马来亚裔的佛教王子。经过九年的战争,苏利耶跋摩一世赢得了王位。 他的统治持续了约40年,他花了大量时间平定战乱,捍卫王位。为巩固他的政治权力,他邀请约四千名当地官员到皇家宫殿宣誓效忠于他。他信佛教但不禁止人们继续信奉印度教。 他的宫殿坐落在吴哥城附近,在1022年苏利耶跋摩一世将领土扩张到暹罗华富里(Lopburi),并进入到老挝。 他建造了位于扁担山(Dangrek Mountains)的柏威夏寺(Prasat Preah Vihear)和空中宫殿(Phimeanakas),还开始修第二个吴哥水库西芭莱湖(West Baray),水库长8公里、宽2.2公里,容量超过1.23亿公升的水。这是幸存的最大的高棉水库。 苏利耶跋摩一世死于1050年。他的继任者就是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 Category:柬埔寨君主.

新!!: 高棉帝国和蘇利耶跋摩一世 · 查看更多 »

蘇利耶跋摩二世

苏利耶跋摩二世(,又译苏耶跋摩二世,意译为日铠,),柬埔寨吴哥王朝国王(1113年—1150年在位)。他在位时是吴哥王朝疆域最广的时代。苏利耶跋摩二世曾与湄南河河谷地带的孟人国家作战(吴哥是高棉人的王朝),后来又与占婆进行战争。 苏利耶跋摩二世的国家是以印度教信仰为基础。苏利耶跋摩二世信奉婆罗门教的毗湿奴派(高棉帝国的国教为湿婆派),并为之修建很多庙宇,包括今天吴哥遗迹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吴哥窟(或称吴哥寺)。 苏利耶跋摩二世的统治留下的最辉煌的成就是吴哥窟。苏利耶跋摩二世耗费30年来修建吴哥窟,活着时作为宫殿,死后又成了他的陵墓。后来由于柬埔寨的政治中心转移至金边,吴哥窟被人们遗忘了。1860年,法国探险家亨利·穆奥在雨林深处发现了这些壮丽的建筑。.

新!!: 高棉帝国和蘇利耶跋摩二世 · 查看更多 »

阇耶跋摩七世

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意译为胜铠,),柬埔寨吴哥王朝國王(1181年-1215年)。柬埔寨吴哥王朝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亦稱作迦牙伏曼七世。 陀罗尼因陀罗跋摩二世之子,耶输跋摩二世的哥哥,蘇利耶跋摩二世去世後,吳哥王朝开始陷入一段混乱时期。这期间爆发了名为罗睺(卡拉)之乱的农民起义,接着一个叫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Tribhuvanadityavarman)的权臣发动叛乱,耶输跋摩二世丧失了王位和生命。1177年占城国王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入侵,破城杀死国王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并大肆掳掠首都耶輸陀羅補羅。當時已经50多岁的王子闍耶跋摩七世起兵抵抗占城军队,他曾经在占城生活了很多年,在吴哥一片混乱中返回真腊,有说法称他在都城东边一百多公里的巴肯古寺(Prasat Bakan,位于圣剑寺群Preah Khan Group)安营扎寨招兵买马,兵强马壮后走出丛林奔袭都城,将占城军队彻底逐出了真腊,然后在1181年登基。 1190年,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再度侵犯真腊。阇耶跋摩七世以占城王子释利毗多难陀那(Vidyanandana)为将军,击退了占城的进攻,并乘胜攻占了占城首都毗阇耶,大肆屠杀掳掠,阇耶因陀罗跋摩四世被俘。阇耶跋摩七世在1203年再次占领占城,将占城作为一个省,直接并入真腊。吴哥王朝的首都吳哥城在他统治时期最后定型。今天吳哥古蹟的大部分建筑是他修建的。阇耶跋摩七世曾下令挖掘一个人工湖阇耶塔泰卡(意為“阇耶跋摩的水池”)。在阇耶跋摩七世统治末年,他重建了巴戎寺。 阇耶跋摩七世活了90岁,他看到了苏利耶跋摩二世的鼎盛,看到了吴哥寺的兴建,看到了叛乱,看到了外敌的入侵和劫掠,看到了满目疮痍,看到了国家的重生国都的重建,看到了复仇,看到了外敌的灭亡。作为长子,他没有从他的父王手里继承王位,作为王族,没有从他的弟弟手里继承王位。经历了无数的生和死,等待和争斗,背叛和复仇,侵略和抵抗,衰落和兴盛,耻辱和荣耀,阇耶跋摩七世改变了信仰,在他统治时期,皈依了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佛教(注意不与大乘佛教混淆)成为吴哥最具影响的宗教。 阇耶跋摩七世重建了国都吴哥城(Angkor Thom),为纪念其父修建了圣剑寺(Preah Khan),为纪念其母修建了塔布茏寺(Ta Prohm),而他为自己修建了巴戎寺(Bayon)。巴戎寺这座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t)寺院是吴哥最后的一座国寺,也是唯一一座大乘佛教国寺。巴戎寺的浮雕共有1200米长,刻画了11000个人物。在巴戎寺的中心高台上,是一个有49座(现存37座)四面佛塔塔的塔林,加上周围5座门塔,一共54座四面佛塔,200个左右微笑的面孔俯视着巴戎寺和吴哥,“高棉的微笑”就指这里。 1215年,阇耶跋摩七世去世,其子因陀罗跋摩二世繼位。有人认为,阇耶跋摩七世死于麻风病。.

新!!: 高棉帝国和阇耶跋摩七世 · 查看更多 »

阇耶跋摩一世

阇耶跋摩一世 Jayavarman I (活动时间7世纪中叶)柬埔寨真腊王国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在位40年之久。但是,正是在他统治末期,真腊分裂为两个国家。 阇耶跋摩一世向北大大扩张了真腊的领土,其势力直达今日老挝境内的中上寮地区和万象一带,以及泰国的东北部。阇耶跋摩一世在位末期(约711年至716年之间),真腊分裂为水真腊和陆真腊两个国家,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柬埔寨和老挝。 在阇耶跋摩一世所立的许多碑铭中,有一座碑铭这样称颂他:“诸王中光荣的狮子,胜利的阇耶跋摩。” Category:柬埔寨君主.

新!!: 高棉帝国和阇耶跋摩一世 · 查看更多 »

阇耶跋摩二世

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 II,高棉語:ជ័យវរ្ម័នទី២)(约770年—835年)柬埔寨(中国古籍称作真腊)吴哥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他使国家脱离爪哇的统治,恢复了柬埔寨的独立。.

新!!: 高棉帝国和阇耶跋摩二世 · 查看更多 »

老挝

寮人民民主共和國(,拉丁化:Sathalanalat Paxathipatai Paxaxon Lao;La République Démocratique Populaire Lao),簡稱寮國(ເມືອງລາວ,--),是東南亞國家中唯一的内陆国家。鄰國有西北部的緬甸、中國,東部的越南,南部的柬埔寨與西部的泰國。2015年10月人口約707萬人,首都永珍。 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国的一部分。14至18世纪是南掌王國,之后分裂成三個王國,並受暹罗和越南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日本佔領結束時曾短暫獨立,但不久即恢復法國統治。1949年獲得自治,1953年成為獨立國家。 寮國目前是聯合國會員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新!!: 高棉帝国和老挝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

柬埔寨王国(ព្រះរាជាណាចក្រកម្ពុជា;Preăh Réachéanachâk Kâmpŭchéa),简称柬埔寨(កម្ពុជា,Kâmpŭchéa),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首都金邊,為联合国会员国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 柬埔寨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毗邻,南部则面向暹羅灣。柬埔寨领土为碟狀盆地,三面被丘陵與山脈環繞;中部為廣阔而富庶的平原,占全國面積四分之三以上。境内有湄公河和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又稱金邊湖)。.

新!!: 高棉帝国和柬埔寨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历史

柬埔寨是东南亚地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兩千年以上之歷史。柬埔寨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

新!!: 高棉帝国和柬埔寨历史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君主列表

在不同历史时期,柬埔寨国号并不一样。早期柬埔寨国家的历史主要来源于中国史籍。 现今的柬埔寨君主是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 另见柬埔寨历史。.

新!!: 高棉帝国和柬埔寨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新!!: 高棉帝国和泰国 · 查看更多 »

洛韦

洛韦(),是柬埔寨历史上的一座古代城市,其遗址位于磅清扬省的一个村庄,在乌栋的正北面。 1431年吴哥被暹罗人攻陷之后,奔哈·亚迁都至菩萨;柬埔寨国王拖摩闍鐵羅闍死后,乃依·坎和安赞一世争夺王位,最终安赞一世胜利。 由于菩萨城太过接近暹罗领土,安赞一世选择洛韦柬埔寨新的首都。其另一个原因是洛韦城较为坚固。1553年,安赞一世在洛韦建立自己的宫殿。 1593年,洛韦城被暹罗国王纳黎萱攻破,柬埔寨势力大为衰弱。此后的柬埔寨成为其两大强邻——暹罗和越南的附庸,成为这两国的争夺对象。 1618年,柬埔寨迁都于乌栋。 Category:柬埔寨城市.

新!!: 高棉帝国和洛韦 · 查看更多 »

戰象

戰象是經人類馴服和訓練後用於作戰用途的大象。在战场上主要用于冲散敌军的阵列、踐踏敵人以及利用高聳的象背向敵方施放投射兵器。士兵也可騎在象背上,形成象兵。战象通常是雄性,因为公象相對母象更加强健而凶猛。.

新!!: 高棉帝国和戰象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吴哥王朝高棉帝國高棉王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