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葉赫

指数 葉赫

叶赫(z)是女真的氏族部落之一,因世居于叶赫河畔(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而得名。.

17 关系: 努尔哈赤古勒山之战叶赫那拉氏吉林省女真中国东北地区布扬古四平市趙爾巽铁东区金台吉金朝杨吉砮梨树县清史稿清佳砮海西女真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a ;1559年-1626年9月30日),爱新觉罗氏,出身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世家旁系,祖父觉昌安被明朝授予都指挥使,父亲塔克世为觉昌安第四子,努爾哈赤是嫡長子,宣皇后喜塔喇氏所出。努尔哈赤少年时曾以采人参为生,常到抚顺关马市进行贸易活动。后因父祖被明朝误杀,努尔哈赤遂以先人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复仇,开始了其建国称汗、征战一生之路。他先后征服了建州女真其他势力、海西女真诸部和部分野人女真部族,大体上统一女真。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天命汗,建立后金,两年后誓师伐明,后金军在四年间接连攻占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等地,并迁都沈阳。 由于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创建者、清朝的主要奠基人,所以其继承人皇太极在改号称帝后追尊其为太祖武皇帝,康熙元年又改为太祖高皇帝(a)。正因如此,努尔哈赤虽然没有亲自建立清朝,却仍有“清朝第一帝”之称。努尔哈赤也是八旗制度的创建者,他将来源于女真诸部的松散力量凝聚在八旗制度之下。努尔哈赤还令手下大臣、学者根据蒙古字母创制文字来拼读女真语(满语),解决了当时女真人(满洲人)书面交流只能使用蒙古文或汉文所带来的诸多不便。努尔哈赤善于组织、长于用兵,一生少有败绩,且常有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之战,其进兵辽东时期所采用的屠杀和奴役人民的严酷手段给辽民带来了深重的磨难。.

新!!: 葉赫和努尔哈赤 · 查看更多 »

古勒山之战

古勒山之战,是明朝末年女真(满洲)统一战争的转折点。此战改变了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力量对比。史书记载,努尔哈赤自此“军威大震,远迩慑服”。.

新!!: 葉赫和古勒山之战 · 查看更多 »

叶赫那拉氏

叶赫那拉氏(z)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海西女真叶赫贝勒的家族姓氏,其始祖为蒙古人星根达尔汉,因攻占世居扈伦国张城那拉氏的领地而改姓那拉,其后部众迁居叶赫河,因而号叶赫国。星根达尔汉四世孙太杵生二子,长为清佳砮、次为杨吉砮,兄弟二人一统叶赫诸部,各居一城皆称贝勒。传至金台石、布扬古时,叶赫被努尔哈赤吞并,宗族、部属被编隶八旗。清朝时期,叶赫那拉氏各支重要世家貴族、文臣武将等著名人士甚多。清太宗皇太极之母孝慈高皇后、康熙初年四大臣之一的苏克萨哈、康熙年间重臣明珠等均出自该家族。此外,慈禧太后掌握清帝国实权达四十余年,先祖喀山亦为叶赫那拉氏,其家族世居叶赫国苏完地方。民国以后,叶赫那拉氏多以那、叶、张、罗、苏等为汉姓。.

新!!: 葉赫和叶赫那拉氏 · 查看更多 »

吉林省

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的一个省份,东南邻滨海边疆区、朝鲜,北、西、南与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接壤,位在東經121°38'至131°17',北緯40°52'至46°18'。古为濊貊、扶余族、肃慎地,唐朝屬渤海地,遼代屬兩道,金朝分兩路,元代屬遼陽行中書省,明朝置建州爲女真地,以境内吉林城而得名。清於1673年在吉林市建城,名“吉林烏拉”(满语意爲“沿著松花江”);後置吉林省,為吉林將軍駐地。光緒年間將駐地建為吉林省,簡稱吉。面积19.1万平方公里。人口2729.82万人(2007年,以下数据为2001年),有汉(2435万,占91%)、朝鲜族(115万,全国最多)、满(99万)、蒙古(17万)、回(13万)、锡伯(3168人)等民族。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新!!: 葉赫和吉林省 · 查看更多 »

女真

女真(; 拼音: Rǔzhēn),又作女直與女贞,可能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至唐時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辽朝女真有生女真、熟女真之分。到明朝后期仍然自稱為女真,清朝时改为满洲。 “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漢化程度及活動區域南北:多漢化程度、南境者為熟女真,少漢化程度、北境者為生女真。生女真活動在鄂霍次克海一帶,有人稱呼為通古斯。女直之名,见于《辽史》者,“又有北女直、南女直、长白山女直、鸭绿江女直、濒海女直,黄龙府女真,曷苏館女真,順化国女真,回跋女真,盖各就其地名之。” 《金史·世纪》记载:“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渤海盛强,黑水役属之。渤海灭,复役属契丹。在南者系籍,号熟女直;在北者不籍,号生女直。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也。”而也有观点认为生女真和熟女真的方位不是一北一南,而是一东一西。《大金国志》云:“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下;南邻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东濒海。”按照《大金国志》的记载,完颜阿骨打所在的生女真的方位为朝鲜史所载的东女真(又称为东北女真)大致相同。.

新!!: 葉赫和女真 · 查看更多 »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简称中国东北、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個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中國東北在永乐遷都后,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現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廣義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总量33367亿元,占中国全国的8.38%,人口1.2亿,占中国全国总人口的9.18%。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东三省是全国生育率最低的三个省,总和生育率为0.74至0.76,仅为世代更替水準的三分之一。.

新!!: 葉赫和中国东北地区 · 查看更多 »

布扬古

布揚古(z,?-1619年),叶赫那拉氏,布寨子,末代叶赫西城貝勒。.

新!!: 葉赫和布扬古 · 查看更多 »

四平市

四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与辽宁省相邻,北靠长春市、南临铁岭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一座工业城市。.

新!!: 葉赫和四平市 · 查看更多 »

趙爾巽

趙爾巽(),字次珊,号無補。中国清末漢軍正藍旗人,祖籍奉天省鐵嶺。清末政治、軍事人物,曾任四川總督、湖广总督、東三省總督、清史馆馆长。《清史稿》的主修者,奉天講武堂的創辦人。遺著有《刑案新編》、《趙留守攻略》等。现有赵尔巽墓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神山村北。.

新!!: 葉赫和趙爾巽 · 查看更多 »

铁东区

铁东区可以指:.

新!!: 葉赫和铁东区 · 查看更多 »

金台吉

#重定向 金台石.

新!!: 葉赫和金台吉 · 查看更多 »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新!!: 葉赫和金朝 · 查看更多 »

杨吉砮

杨吉砮(z,),太杵次子,叶赫东城贝勒。.

新!!: 葉赫和杨吉砮 · 查看更多 »

梨树县

梨树县是吉林省四平市下辖的一个县。梨树县为中国肉类生产第七大县市。.

新!!: 葉赫和梨树县 · 查看更多 »

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所設清史館纂修的清史未定稿,體例依照之前的正史,分「紀、志、表、傳」四部分。 民国三年(1914年),清史馆设立,此後編修工作歷時十餘年。到1927年,主持纂修工作的清史館馆长趙爾巽見全稿已經初步成形,擔心時局多變及自己時日無多,遂決定将各--以《清史稿》的名稱刊行,以示其為未定本。因匆忙付梓,致使體例不一、繁簡失當。「然此書成稿於遺老之手,刊行於匆促之中,謬誤屢見,用時不免戒慎,唯恐誤入歧途。」由於編修者多為清朝遺老,《清史稿》書中對清朝歌功頌德,貶低辛亥革命。國民政府北伐後,将《清史稿》定為禁書,禁止刊印及發售;後来解禁。 到目前為止,因尚無依中國傳統正史體例編寫的清史,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豐富,其價值仍不可忽視。有的將其列入「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

新!!: 葉赫和清史稿 · 查看更多 »

清佳砮

清佳砮(v,),太杵长子,叶赫西城贝勒。.

新!!: 葉赫和清佳砮 · 查看更多 »

海西女真

海西女真,女真族三大部之一,主要分佈於海西(今松花江東)到黑龍江。.

新!!: 葉赫和海西女真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叶赫国叶赫部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