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可租可買計劃

指数 可租可買計劃

可租可買計劃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99年所推行的其中一項置業資助計劃,協助在公屋輪候冊上的人士可不需等候公屋單位而以綠表居屋價購買指定的當時新建公共屋邨。政府於2002年政府宣告停售居屋後,再沒有推行可租可買計劃的新單位,隨後亦終結這個計劃。.

目录

  1. 24 关系: 健明邨天頌苑天水圍富泰邨將軍澳屯門居者有其屋計劃康和型大廈彩明苑和諧式租者置其屋計劃粉嶺綠表置居計劃香港公共屋邨香港房屋委員會长洲雍盛苑雅寧苑逸東邨Y型大廈東涌海富苑新十字型大廈旺角

健明邨

健明邨(Kin Mi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將軍澳調景嶺填海區域,並於2003年入伙,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商場及停車場部份則由領展負責管理。該屋苑原本是居者有其屋,並定名為健明苑,但政府宣告停售居屋後,房委會於2002年將它改為公屋出租,改稱為健明邨,屋邨內的嶺光街及勤學里總由健明邨負責管理,所以車輛出入都受到限制。.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健明邨

天頌苑

天頌苑(Tin Chung Court)為香港房屋委員會建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天水圍新市鎮,由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第1期與房屋署總建築師江焯勳合作)(短樁案揭發後改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設計,於1999年落成,屬第二十20期甲及第21期甲出售居屋,及可租可買計劃(第1期)的居屋屋苑之一,共有15幢樓宇,6,080個單位,乃全港第二大居屋屋苑,僅次於天盛苑,首次推出時售價為417,600 - 1,108,100港元。 頌澤閣 (M座) 和頌琴閣 (N座) 為透過可租可買計劃下所出售之居者有其屋。.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天頌苑

天水圍

天水圍(Tin Shui Wai)位於香港新界西元朗區西北部,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輞井圍、馮家圍、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區及上環市區大約25--。天水圍新市鎮是區內大型新市鎮,佔地約406公頃,人口為28.8萬。.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天水圍

富泰邨

富泰邨(Fu Tai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屯門東北近虎地,毗鄰嶺南大學。屋邨於1998年開始興建,並在2000年11月入伙,現由「宜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富泰邨

將軍澳

將軍澳(Junk Bay或Tseung Kwan O,Junk Bay又譯為「帆船灣」)是香港海灣,位於新界西貢區西南部;沿岸土地亦稱為「將軍澳」,位於九龍半島以東。南部為調景嶺、西南部為鯉魚門、東部則為向東南伸延的清水灣半島。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將軍澳

屯門

屯門(Tuen Mun),舊稱青山,位於香港新界西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屯門」或「屯門市」的範圍通常指包括北至兆康苑、富泰邨,西至蝴蝶灣,東至三聖邨的區域;屯門新市鎮所有公共房屋及主要社區設施均位於這個範圍。不過如果根據香港政府「分區計劃大綱圖」,屯門的範圍包括西至踏石角,東至黃金海岸一帶。.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屯門

居者有其屋計劃

居者有其屋計劃(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居屋計劃或HOS)是香港的資助出售房屋計劃之一,是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興建房屋,並以低於市值的價格,並扣除地價(1982年第三期乙起)售予低收入市民;計劃內興建的房屋通稱居屋。.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居者有其屋計劃

康和型大廈

康和型大廈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公共租住房屋及小部分政府宿舍之一,於1999年至2005年間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小部分公共屋邨樓宇之一。.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康和型大廈

彩明苑

彩明苑 (Choi Ming Court)乃是香港其中一個混合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的屋苑,位於將軍澳調景嶺彩明街,於2001年入伙。.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彩明苑

和諧式

和諧式可指以下事物。.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和諧式

租者置其屋計劃

租者置其屋計劃 (Tenants Purchase Scheme),簡稱租置計劃或租置屋,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於1997年12月為滿足公屋居民置業需求而推出,讓租戶以合理價錢購買現時居住的單位,而租者置其屋計劃中出售的屋邨全部都是於1982年至1994年期間落成39個沒有和諧式單位的公共屋邨。租置計劃以屋邨劃分及樓宇類型劃分,一旦獲選中就要整個屋邨出售(屋邨內小型單位大廈,小於17平方米及沒有獨立廚廁單位除外),計劃中出售的主要是各款Y型大廈,其次為相連長型大廈及新長型大廈,當中亦有小部分雙工字型大廈及舊長型大廈出售,因此有可能出現同一屋邨有些樓宇出售而有些則否的情況。不願購買者可繼續租用其原有單位。 由於香港本地的公屋數字不足以安排所有低收入家庭居住,把原有之出租單位進行出售是等於削減房委會可供出租單位的數目。加上租置屋邨內的居民分有業主和房委會租戶,於屋邨管理及保養開支上因為出現「不公平」而時有紛爭(因為房委會租戶無須向租置屋邨的物業管理處繳交管理費),但卻可以「免費」使用屋邨內的設施(當中包括租置單位業主及業主法團添置的屋邨設備,例如不少租置屋邨為提升物業質素,安裝大堂冷氣系統及智能保安系統等等),若有破損及維修又不用負責,費用卻需要由已經購買單位的業主按其持有的業權分數去承擔;再者房委會於2005年起出售旗下物業資產,不少租置屋邨均出現業權散亂的情況,一個屋邨由以往房委會全數擁有及管理變為房委會及其擁有的出租單位、透過租置計劃購入單位的小業主、租置屋邨的業主立案法團等共同持有,管理變得難以統一化,因此租者置其屋計劃問題重重,故於計劃推出8年就被取消。然而近年雖然有不少團體要求恢復此計劃,以令更多市民可以上車置業,但不少均為各政黨為自己鞏固自己票源而向政府提議,唯建議都不獲接納。 八年的租者置其屋計劃期間,房委會一共推出39個屋邨約183,700個出租公屋單位供住戶認購,而截至2017年6月該批租置屋邨約有48,400個可出租單位(即未有售出的單位),平均認購率達74%,個別屋邨如沙田大圍顯徑邨更高達86%。.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租者置其屋計劃

粉嶺

粉嶺(Fanling)位於香港新界東部,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與上水、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見香港行政區劃)。粉嶺原為農田,現在市中心一帶已發展為住宅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較偏遠的村落找到。新界五大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粉嶺圍及掃管埔等地。 戰後香港政府開始對新界進行深化管治,將新界分成27個鄉事委員會,粉嶺原來屬於大埔理民府管治,於1954年由彭富華(太平紳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鄉議局創辦人李仲莊的兒子)、羅澤棠(客籍原居民)等創立粉嶺區鄉事委員會,管理轄下的29條鄉村及聯和舊墟。 粉嶺是香港其中一個宗教建築最豐富的地區,涵蓋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場所。在新市鎮開發前,粉嶺也曾是香港上流階層和外籍人士活動的集中地,從百福村到安樂村都曾有大量別墅建築,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嶺狩獵賽馬會,粉嶺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軍開設的畢打奧餐廳,爲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廳和酒吧。粉嶺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軍事基地,曾建有粉嶺軍營、芬園軍營、皇后山軍營和新圍軍營,目前新圍軍營及其大嶺練靶場仍然爲解放軍駐港部隊使用。粉嶺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規模最大的和合石墳場,每逢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會有大量孝子賢孫前往拜祭先人。 由於粉嶺是新界北最早建有火車站的地方,也有通往新界東北打鼓嶺和沙頭角邊境的唯一公路,加上曾有大量英軍駐紮,故此在1960年代前多被當時的港英政府及外籍人士認定爲新界北的地區中心,地位僅次於大埔,甚至常以「粉嶺」之名指代涵蓋上水部分和古洞的大片地區,故此在地理學上該地平原名爲粉嶺低地。在1970年代末新市鎮開發前,粉嶺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嶺段、掃管埔和靈山爲分界,但沒有具體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於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較久遠的建設,如粉錦公路和粉嶺高爾夫球場都以「粉嶺」命名,甚至遠至金錢的新界喇沙中學也曾被俗稱爲「粉嶺喇沙中學」。新市鎮發展後由於交通道路網絡的變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視爲上水的一部分。現今粉嶺與上水的東西分界線南段大概位於掃管埔路、雞嶺村和偷牛山。不過基於坊間使用習慣,一些現今視作位於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嶺」命名的場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嶺」命名的場所和道路的奇特現象。.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粉嶺

綠表置居計劃

綠表置居計劃(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Scheme),簡稱「綠置居」,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住宅施政方案,由前行政長官梁振英於2015年《施政報告》中建議香港房屋委員會選擇合適的正在興建的公屋項目,以先導計劃形式出售給主要為現有公屋租戶及合資格「綠表」人士,單位定價比傳統居屋低廉,回應了長遠房屋策略中有關豐富資助自置居所形式的大方向,以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現時一般稱此為「綠置居」計劃)。除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外,也藉此透過「一換一」騰出原有公屋單位給正在等候公屋編配的家庭。在2017年,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的《施政報告》決定將此計劃恆常化。.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綠表置居計劃

香港公共屋邨

香港公共屋邨(簡稱公屋)是香港公共房屋最常見的類別,由政府或志願團體興建,出租予低收入居民。現時香港提供出租公營房屋的機構有三個,分別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在2016年3月31日,香港約有三分之一居民(即逾214萬人)居住於香港各公共屋邨的出租單位,包括房委會76萬個 、房協14萬個、以及在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大坑西邨逾1,600個的單位。.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香港公共屋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委員會(簡稱房委會,英文:Hong Kong Housing Authority),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轄下根據《房屋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組織,負責執行其決策的則為屬於政府部門的房屋署。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香港房屋委員會

长洲

长洲可以指:.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长洲

雍盛苑

雍盛苑(Yung Shing Court)是香港兼作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的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有利集團施工,位於新界北區粉嶺南暉明路,鄰近昌盛苑及華明邨,屋苑於1997年7月開始興建,2000年1月入伙。 雍薈閣為透過可租可買計劃下所出售之居者有其屋屋苑,於2000年落成,首次推出時售價為258,300-1,015,800港元。.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雍盛苑

雅寧苑

雅寧苑(Nga Ning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出租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離島區長洲,是香港最南面的公共屋邨,於2002年入伙。由新恆基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雅寧苑

逸東邨

逸東邨(Yat Tu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西大嶼山東涌的西部,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於2001年3月入伙。邨內分為逸東(一)邨(項目編號為IS02NR)及逸東(二)邨(項目編號為IS03NR)。逸東(一)邨及逸東(二)邨總由卓安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由房屋署總建築師,劉榮廣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及興業建築師事務所共同設計。.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逸東邨

Y型大廈

Y型大廈(Trident block)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標準型大廈設計,分為Y1型、Y2型、Y3型及Y4型,於1984年至1992年期間落成的公共屋邨(尤其是被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的公共屋邨,即可拆售公屋)及居者有其屋中最為常見。.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Y型大廈

東涌

東--可以指:.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東涌

海富苑

海富苑(Hoi Fu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及可租可買計劃屋苑,位於九龍旺角西九龍填海區範圍內,其中海寧閣、海嵐閣及海韻閣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設計,海裕閣、海泰閣及海富商場由周余石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而海欣閣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海富苑是油尖旺區唯一的房委會屬下包含了出租公屋及可租可買計劃的綜合性屋邨。於1999年7月至2004年6月28日入伙,由中國海外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海富苑

新十字型大廈

新十字型大廈是香港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之一,於1984年發表,並於1987年至2005年間落成的居者有其屋屋苑及公共屋邨樓宇中所廣泛使用,部分政府宿舍更採用此設計。.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新十字型大廈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查看 可租可買計劃和旺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