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

指数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

由于南极洲从未被单独的政府或个人统治,这片大陆没有官方的旗帜。2002年,南极条约采用右图为该组织旗帜,成为了代表南极大陆的一面非正式用旗。此旗旗地为海军蓝色,图案为白色的南极洲轮廓。旗之中央是南极点,旗面上标注出了主要的经线和纬线。此外,許多人也提出了南极洲旗帜的非正式设计方案。.

目录

  1. 28 关系: A南极条约体系南极洲南方十字巴西中立乌克兰彼得一世岛德国国旗圣乔治十字納粹德國纬线经线罗斯属地白船旗联合国会旗英属南极领地国徽英国英国国旗橙色毛德皇后地澳大利亚南极领地澳大利亚国旗挪威国旗新西兰国旗新斯瓦比亚旗帜学协会国际联盟政府

A

A/a 是拉丁字母的首字母,来源于拉丁语中有低元音和音值的希腊字母α。其可从伊特鲁里亚语和希腊语α追溯到闪含语的'âlep(用于声门塞音)。其希腊名源自闪含语,而闪含语是因希伯来语而闻名的。古英语的和音变为现代的和,前者原由a和e连写的æ表示。在其他语言(例如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德语)中,A的音也与拉丁语相同。 可以确定A最早源于腓尼基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Aleph"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Volume 1, 1962.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A

南极条约体系

南极条约及相关协定,总称南极条约体系,旨在约束各国在南极洲这块地球上唯一一块没有常住人口的大陆上的活动。该条约中规定,南极洲是指南纬60°以南的所有地区,包括冰架,总面积约5,200万平方公里。目前共有50个国家签署该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南极条约体系

南极洲

南极洲(Antarctica)是地球最南端的洲,位於南半球的南極區,是地理南极的所在地。南极洲大部分区域都在南極圈内,四周被南冰洋环绕。南极洲是世界上的第五大洲,其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亞洲、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大洋洲的两倍。除了南极半岛最北端的部分区域之外,全洲約98%的地方都被平均厚度1.9公里的冰层覆盖着。 南極洲是地球上最寒冷、乾燥、多風的大洲,是唯一橫跨所有經線的洲,也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它沿岸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200毫米,内陆地区更少。到了第三季(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时,南极洲的平均温度低至-63℃,最低温度可達-89.2℃。南極洲的本地物种有各类藻類、细菌、真菌、植物(包括苔藓)、原生生物以及一些可以适应寒冷环境的动物,例如企鵝、海豹、線蟲、緩步動物、蟎等。南极洲沒有永久居民,但每年居住在這裡的科研人员有一千至五千人。 儘管很久之前已經有關於「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的神話故事與臆想,但直至1820年,俄羅斯探險家米哈伊尔·拉扎列夫和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乘着沃斯托克號和战船来到芬布爾冰架时,人类才第一次目睹它的真容。由於南极洲氣候惡劣、資源缺乏以及地理孤立性,南極洲在十九世纪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目。 南极洲现在是法律意义上的共管领土,由南极条约体系的成员国协商管辖。1959年,12个国家签署了《南极条约》,随后有38个国家签署。該條約意在支持科學研究及保護南極生物地理分布区,并禁止在南极洲进行的一切军事活动、核爆炸试验以及处理放射物的行为。截至2016年,南极洲已建有135座常设科學考察站,陆续吸引了四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到這裡進行科學實驗。.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南极洲

南方十字

南方十字是指以在南半球可以看見的星座,南十字座,為圖案,放置在國旗、旗幟、徽章等,以做為國家、地方政府象徵的標誌實體。這個星座在南半球各地都很容易看見,因此位於南半球的地區喜愛使用它作為象徵。 南方十字也可以指在南北戰爭中,位處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上使用的各種不同的藍色聖安德魯十字,包括美利堅聯盟國國旗和軍旗。 這是一份不完整的清單,而且在清單中的一些標誌可能不具有官方地位。同時,也請注意,不同的旗幟比例可能就是不同的旗幟,也可能是同一旗幟在不同時代的版本。.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南方十字

巴西

巴西联邦共和国(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通稱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人口数略多於2億,居世界第五。其國土位於南美洲東部,毗鄰大西洋,面積8,515,767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僅次於俄羅斯、中國、加拿大及美國。巴西和乌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及法属圭亚那接壤。巴西拥有辽阔的农田和广袤的雨林,国名源于巴西红木。其國旗之含義為:綠色-廣大的叢林;黃色-豐富的礦產;藍色-南半球的星空,其中27顆星分別代表26個州與1個聯邦特區,一道國家格言「紀律與進步」橫跨其中。得益于丰厚的自然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位居南美洲第一,世界第六,西半球第三,南半球第一,為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由于历史上曾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巴西

中立

中立(英:neutrality),是指不偏袒任何一方,对任何一方不表明任何态度和行为,处在任何对立事物中,任何对立事物不会对中立事物产生相互关系。.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中立

乌克兰

乌克兰(Ukrayina;),东欧国家,南接黑海、东连俄罗斯、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是欧洲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人口约4285.41万(不包括被俄罗斯吞并的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爾,2015年9月8日)。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 在9世纪时,基辅罗斯作为东斯拉夫人的国家曾一度十分强盛,直至12世纪分裂。自14世纪中叶起,乌克兰被欽察汗国、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先后统治。在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后,乌克兰被其他势力瓜分。19世纪时,乌克兰大部归属于俄罗斯帝国,其余部分为奥匈帝国领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革命的混乱时期,乌克兰曾在1917年至1921年短暂独立。在乌克兰内战后,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1922年成为了苏联创始加盟共和国之一。随后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原為波蘭統治的西烏克蘭併入苏维埃乌克兰。在1945年,乌克兰成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重获独立,作為独联体发起与创始国之一。但由於俄羅斯在2014年吞併克里米亞,烏克蘭于同年宣布退出独联体。乌克兰在獨立後由於實行未成熟的市场经济方向改革,使得國家进入八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不过其间也出现过高增长。乌克兰目前是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在世界上是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军事基础,並维持着仅次于俄国的欧洲第二大军事力量。 根据乌克兰的行政区划,乌克兰有24个州、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但2014年已另外建立克里米亞共和國並且实质由俄羅斯管治),和两个直辖市(首都基辅和塞瓦斯托波爾,后者實質由俄羅斯管治)。人口构成上78%为乌克兰人,其余有俄羅斯人和羅馬尼亞人等。乌克兰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主要宗教为东正教。.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乌克兰

彼得一世岛

彼得一世岛(Остров Петра I,Peter I Øy),距南极洲边缘450公里一無人居住的火山島岛屿。挪威对此有主权要求,但根据南极条约,此要求被冻结。该岛面积154平方公里,位于南太平洋的别林斯高晋海内,島內最高峰拉斯克里斯滕森峰為1640公尺,屬於。島嶼所有表面幾乎都被冰川覆蓋,一年中大部分時間被冰塊包圍,使得它在這些時段無法進入。除了一些海鳥和海豹之外,島上很少有脊椎動物。 1821年1月21日,俄国探险家别林斯高晋发现了该岛,并以俄国沙皇彼得一世之名为其命名。1929年2月2日,挪威探险家奥拉·奥尔斯塔德(Ola Olstad)首次登上该岛。.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彼得一世岛

德国国旗

德國國旗是由三條等寬的分別為德國國家代表色「黑、紅、金」色的橫條組成的三色旗。 黑、紅、金三色旗最早出現於19世紀早期,開始正式使用是在1848年德國革命。短命的法蘭克福國民議會(1848–1850)提議使用三色旗為民主化德國聯邦的旗幟。一戰之後建立的威瑪共和國也使用三色旗為德國國旗。世界大戰後的東西德都將三色旗作為自己的國旗,直到1959年東德在三色旗上加上國徽前這兩個國家的旗幟是完全相同的。從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後,黑、紅、金三色旗再次成為德國國旗。 德國國旗也並非總是使用黑、紅、金三色作為其基色。1866年的普奧戰爭之後,普魯士王國領導的北德意志邦联採用黑、白、紅三色旗為聯邦旗。黑-白-紅三色旗後來也成為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旗,並一直使用到1918年一戰結束。1933年開始納粹德國也曾短期的使用過黑、白、紅三色旗。 三基色黑、紅、金和黑、白、紅在德國歷史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也常常獲得不同的解釋。現在黑、紅、金代表二戰後的共和民主政體體制,現在的德國聯邦和自由的聯合體:不僅僅是德國的自由,還包含了德國人民的民主自由。.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德国国旗

圣乔治十字

圣乔治十字(Saint George's Cross 或 Cross of Saint George)是白底紅十字的符號。最早是熱那亞共和國的旗幟,之後被十字軍採用,最後成為了英格蘭的旗幟。它與聖喬治的關聯是聖喬治常被稱作成「戰士的聖人」(warrior saint),而在中世紀後期他常被描繪成十字軍的形象。 Category:基督教十字 Category:十字旗.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圣乔治十字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納粹德國

纬线

纬线和經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方便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纬线

经线

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緯線一樣是人類為度量而假設出來的輔助線,定義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相同。」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比较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经线

罗斯属地

罗斯属地(英语:Ross Dependency)是一块新西兰在南极洲(以及其它在南冰洋的分散领土)声称拥有的地区。这块领地的范围是从南极点出发的一个扇形,沿着160°东经线至150°经线之间向北延伸,终结在60°南纬线。罗斯属地的名字是来自发现罗斯海的詹姆斯·克拉克·罗斯爵士(James Clark Ross)。 罗斯属地包括部分维多利亚地以及大部分罗斯冰架。如同冰雪覆盖的罗斯福岛一样,罗斯岛、巴勒尼群岛和小斯科特岛也一起构成了属地的領地。.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罗斯属地

白船旗

白船旗(White Ensign)是英国皇家海军舰艇及其岸上机构所悬挂的海军船旗,又名“圣乔治船旗”(St George's Ensign)。旗帜为白底,绘有红色圣乔治十字,左上角为英国国旗。 护卫女王的船只和皇家游艇舰队亦悬挂白船旗。除英国外,一些英联邦国家海军也使用白船旗的变体作为海军旗帜,通常的做法是左上角为本国国旗,而圣乔治十字被替换为海军徽章。另外英属南极领地和英国北方灯塔管理委员会的旗帜也是白底船旗,但并未加缀圣乔治十字。.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白船旗

联合国会旗

联合国会旗,亦称联合国旗,啟用於1946年12月7日,以藍色為底,中央的白色標誌同時為聯合國標誌。標誌主題為採用繪製、從北極下視的世界地圖,周圍以橄欖葉包圍。橄欖葉象徵和平,世界地圖則代表全世界的人類與國家。.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联合国会旗

英属南极领地国徽

#重定向 英属南极领地徽章.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英属南极领地国徽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英国

英国国旗

英國國旗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國)的国旗,中文又俗稱米字旗,英文俗稱「聯合杰克」(The Union Jack)。然而,严格来说只有英国国旗在船上使用时才能被称为「Jack」(舰首旗)。 英国国旗的正确比例是1:2,然而英国陆军在使用时通常会将其修改为3:5比例。.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英国国旗

橙色

橘色,為二次顏料色,是红色与黄色的混合,得名于--的颜色。在光譜上,橘色介於紅色和黃色之間,波長則在585奈米到620奈米之間。 橘色在空气中的穿透力仅次于红色,而色感较红色更暖,最鲜明的橙色应该是色彩中感受最暖的色,能给人有庄严、尊贵、神秘等感觉,所以基本上属于心理色性。历史上许多权贵和宗教界都用以装点自己,现代社会上往往作为标志色和宣传色。不过也是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的色。 橘色明视度高,在工业安全用色中,橙色即是警戒色,如火车头、登山服装、背包、救生衣等。橙色一般可作为喜庆的颜色,同时也可作富贵色,如皇宫里的许多装饰。红、橘、黄三色,均称暖色,属于注目、芳香和引起食欲的色。.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橙色

毛德皇后地

毛德皇后地(英語:Queen Maud Land),南极洲大陆东部一区域,位于西經20度至東經45度之间,面积约为250万平方公里,挪威于1938年1月14日对其提出主权要求,但根据南极条约被冻结。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以挪威王后毛德王后为其命名。 二战期间,德国对东经20度至西经10度的南极大陆提出领土要求,并曾入侵毛德皇后地,扣留了挪威在当地的研究人员。.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毛德皇后地

澳大利亚南极领地

#重定向 澳大利亞南極領地.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澳大利亚南极领地

澳大利亚国旗

澳大利亞國旗是藍船旗的變異:即藍色旗面,靠旗杆側上角有英國米字旗,靠旗杆側下部有一顆大型白色七角星——英聯邦之星;其余部分有四颗较大的白色七角星与一颗较小的白色五角星,代表的是太平洋上空的南十字星座。这面旗帜是从一次设计比赛中,由英国君主在1904年选定的。最初这面旗帜主要用于海军的军旗,而米字旗才是更常用的国家象征。1954年英国女王访问澳大利亚时正式确定这面旗帜为澳大利亚的国旗,但直到1960年代,这面旗帜才完全取代米字旗,成为国家的象征。 有一些澳大利亚人对于旗帜上的米字旗感到不满,且该旗与新西兰国旗十分相似,也常常被混淆。但目前这面国旗还是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而且在澳大利亚共和制争议被完全解决之前,这面旗帜还不太可能被另一面旗帜替换。.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澳大利亚国旗

挪威国旗

挪威国旗由靛藍色十字架加上白色邊和周围的红色组成。在白色十字中加入藍色十字,於是誕生了三种颜色的國旗。其中红白蓝三色象徵自由與獨立。.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挪威国旗

新西兰国旗

新西兰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深蓝色,左上方为英国国旗红、白色的“米”字图案,右边有四颗镶白边的红色五角星,四颗星排列均不对称。新西兰是英联邦成员国,红、白“米”字图案表明同英国的传统关系;四颗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该国位于南半球,同时还象征独立和希望。 新西兰国旗最早是在1867年设计新西兰航海旗的图案标志时做为设计创意而出现的,不过因不能明显体现新西兰的特征被排除了。不过在两年后的1869年10月23日,新西兰航海旗上“NZ”字样被现在的南十字星座所替换,成为现在的国旗的最早雏形。现在的国旗和那时的新西兰航海旗一样,不过当时的新西兰国旗是英国国旗,新西兰航海旗只能使用于海上的政府船上,不能用于内陆。后来在1899年,新西兰航海旗在旗子原来南十字星座的地方追加上一块白色圆盘状的底色将四颗红星星座图案围住。1902年3月24日,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King Edward VII)批准了《新西兰国旗议案》(New Zealand Ensign Bill)议案。新西兰政府在6月12日发表公告,将原来是航海旗的南十字星座旗取代英国国旗,作为新西兰的正式国旗使用至今。 2014年10月29日,總理約翰·基表示現行國旗左上方的英國米字旗未能反映紐西蘭已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的現狀,且與澳洲國旗過於類似,宣布將推動更換國旗公投,並於2015年8月10日公布由新國旗評選12人小組,從10,292件投稿中選出的40件入選作品,並於9月決選出4件作品,作為當年11月樣式公投的投票。2015年12月15日,紐西蘭民眾票選出藍、黑色為底的銀蕨圖樣,旁邊搭配與原本國旗相同的紅色南十字星圖案,收到的總票數為154萬6734票,投票率48.78%,於2016年3月公投,與現今國旗進行最終投票表決,56.61%的民眾在公投中決定保留舊有具英國米字旗設計的國旗。.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新西兰国旗

新斯瓦比亚

新士瓦本(Neuschwabenland)是一塊位於南極洲毛德皇后地之內20°E和10°W之間的土地。此地在挪威對毛德皇后地領土要求因南極條約體系而凍結後,便成為沒有政府統治的地區。 德國於1939年發現新士瓦本,並以發現此地的探索船士瓦本號(MS Schwabenland)命名之。而該船又命名自德國的士瓦本。德國隨後對東經20度至西經10度的南極大陸提出領土要求,並入侵挪威於1938年佔領的毛德皇后地,扣留了挪威在當地的研究人員McGonigal, David,, frances lincoln ltd, 2009, ISBN 0-7112-2980-5, ISBN 978-0-7112-2980-8, p 367。但實際上德國並無對新士瓦本正式提出領土要求Heinz Schön, Mythos Neu-Schwabenland.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新斯瓦比亚

旗帜学协会国际联盟

旗帜学协会国际联盟(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ssociations vexillologiques,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Vexillological Associations,FIAV)是一个研究旗帜学的国际组织,成员为55个国家、地区及国际旗帜学协会及研究会。根据旗帜学协会国际联盟章程,这一组织成立的目的是“建立并发展关于所有旗帜的样式及功能的学说,并依此总结出科学规律”。.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旗帜学协会国际联盟

政府

政府是一个政治体系,於某个區域訂立、執行法律和管理的一套机构。广义的政府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狭义的政府仅指行政机关;在内阁制国家,“政府”一词也用來指代表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核心,即“内阁”。 政府也是一种权力分配的格局。不仅是司法权、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也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甚至也包括了政府各部门单位之间以及公务员之间的权力分配。 政府是组成国家整体的一个幫派,政府隶属于国家。因此执政政府的倒台或政权的更替并不意味着国家的灭亡,而如果国家灭亡了,政府也就不可能存在。公民对于国家的合法性存在认同性高于对政府的认同性。 政府也是一种组织,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政府权力的取得必须具有合法性,同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权力只为权力来源负责,政府也不例外。如果政府的权力来源恰好是国民或公民,政府就对国民公民负责,为公共利益服务。 政府依照法律行使执法权,如果超出法律赋予的权限范围,就是“滥用职权”;如果没有完全行使执法权,就是“不作为”。两者都是政府的错误。.

查看 南极洲与南极领地旗帜和政府

亦称为 阿黛利地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