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八月十日事件

指数 八月十日事件

1792年8月10日暴動是法國大革命歷史的里程碑事件之一。 8月10日,經由暴動的巴黎公社及來自馬賽和布列塔尼革命的組成的國民自衛軍,攻入杜樂麗宮後,導致了法國君主制的崩解。 國王路易十六和王室受到國民立法議會的庇護,立法的功能暫停。 六週後,新國民公會組成,正式的結束了君主制度的運作。 這暴動及其導致的成果革命歷史學家最常用的簡稱為“ 8月10日事件 ”; 或者稱為“ 二次革命 ”。.

目录

  1. 34 关系: 卡尔·威廉·斐迪南 (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卢浮宫君主立宪制太平紳士奥地利女官巴黎巴黎皇家宮殿弗里吉亚无边便帽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保皇黨國家憲兵皮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网球厅宣誓莱茵河食糖馬賽馬賽曲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警察让-雅克·卢梭路易十六雅各賓俱樂部雅克·皮埃爾·布里索杜伊勒里宫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国法国大革命法蘭西喜劇院指券新橋 (巴黎)拉法耶特侯爵普魯士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

  2. 1790年代巴黎
  3. 人相食事件
  4. 路易十六

卡尔·威廉·斐迪南 (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

卡尔·威廉·斐迪南,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贝芬亲王(Charles II William Ferdinand, Duke of Brunswick-Lüneburg, Prince of Brunswick-Wolfenbuettel-Bevern,Karl II.)(),普鲁士陆军元帅,不伦瑞克-吕讷堡公爵。18世纪中期现代战争中他是一个公认的大师,也是一個有知識教養且仁厚的開明專制君主,接近腓特烈大帝那樣的模範君主。他也是數學家卡尔·高斯的主要贊助人。.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卡尔·威廉·斐迪南 (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

卢浮宫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卢浮宫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國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與產生的方式,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利範圍也各不相同。.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君主立宪制

太平紳士

太平紳士(Justice of the Peace,JP,也譯作治安法官)是一種源於英國,由政府委任民間人士擔任維持社區安寧、防止非法刑罰及處理一些較簡單的法律程序的職銜,多半是在適用英美法系的國家或是曾使用英美法系的地區。現時英國的英格蘭與威爾斯、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馬來西亞、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地皆有太平紳士制度,但各地區對太平紳士的定義和要求皆有分別。.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太平紳士

奥地利

奥地利共和国()通稱奥地利(Österreich ),是一个位在於中歐的内陆国家,但在歷史上也被分類成西歐或者東歐的國家國。奧地利与多國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維也納,人口超過170萬。國土面積,同時因阿爾卑斯山存在的緣故,奧地利成爲了一個山地國,只有32%的國土海拔低於,最高點海拔。 如今的奧地利是一個半總統制的代議民主國家,下含九個聯邦州。Lonnie Johnson 17奧地利是當今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46,330美元。其人類發展指數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時自1995年以來就是歐盟成員, 是OECD的創始國之一。1995年簽訂申根公約,1999年接受並于2002年起使用歐元。奧地利曾是統治中歐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份,是神聖羅馬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並且奧地利在民族上屬於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國、瑞士、盧森堡同為德語區,在歷史上和中歐東歐的的匈牙利、捷克、波蘭都有緊密的關聯。.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奥地利

女官

女官又稱宮官,在漢字文化圈是指高級的宮女,有一定的品秩,並且領有俸祿。其工作範圍包括管理較低級的宮女,訓練新入宮的宮女,照顧皇子、皇女等。.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女官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巴黎

巴黎皇家宮殿

皇家宮殿(Palais-Royal)是位於法國首都巴黎第一區的宮殿建築,與羅浮宮的北翼遙遙相對。它的著名前院與巴黎皇家宮殿廣場之間由丹尼爾・布倫設計的石柱所相隔。自拿破崙時期建設的里沃利路,這個廣場被喬治‧巴隆‧歐斯曼擴建為今天的模樣。 此處最早為17世紀的法國首相黎塞留的官邸,現今則為最高行政法院、憲法委員會、文化及通訊部等法國政府機關的所在地。.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巴黎皇家宮殿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

弗里吉亚无边便帽(Phrygian cap)又称自由之帽,本為古代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人所戴,是一種与头部紧密贴合的软帽,其帽尖向前弯曲,典型的颜色是红色。 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中,弗里吉亚帽是东方的象征。在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中,弗里吉亚帽成为自由和解放的标志而广为传播;例如在名画《自由引导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中,自由女神就佩戴着弗里吉亚帽。法兰西共和国的象征玛丽安娜也戴着弗里吉亚帽。弗里吉亚帽还出现在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伦比亚、巴拉圭、古巴等国的国徽上。卡通画中的《-zh-tw:藍色小精靈;zh-hans:蓝精灵-》(Schtroumpf)也戴着弗里吉亚帽。.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弗里吉亚无边便帽

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弗朗茨二世(德语:Franz II,),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1792年—1806年在位),奥地利帝国的第一位皇帝(1804年—1835年在位,称弗朗茨一世,德语:Franz I)。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奧波德二世与皇后西班牙的玛利亚·路易莎之子。 弗郎茨二世就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時,德意志城邦割據的情況已經十分嚴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早已失去實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崛起加劇了德意志諸城邦的分化,帝國的前景並不樂觀。第二次反法同盟結束後,神聖羅馬帝國喪失了全部意大利領地,瑞士更成立赫爾維蒂共和國,掠奪了奧地利大公國在阿爾卑斯山中部的領地。第三次反法同盟後,弗郎茨二世在奧斯特里茲戰役慘敗,神聖羅馬帝國首都維也納被法軍三次攻陷,奧地利軍被全殲,雙方簽訂普雷斯堡和約,萊茵邦聯創立,弗郎茨二世保留皇帝頭銜。在拿破崙稱“法国人的皇帝”三個月後,弗朗茨亦自稱奧地利皇帝以回應拿破崙,成立奧地利帝國。但再度被迫臣從於拿破崙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的提爾西特同盟中。不可干涉第七次俄土戰爭。 弗郎茨二世發起了四次反拿破仑的神聖同盟,都被拿破崙打敗,而且大大削弱了奧地利的國力,間接導致日後普魯士的崛起。1806年,拿破仑強行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歷八百年的神圣罗马帝国滅亡,奧地利成為萊茵邦聯的一部分。弗郎茨二世被迫以和亲的方式,把女儿瑪麗·路易莎嫁给拿破仑。從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勢力大幅度衰落,無法恢復對全歐洲的影響力。 弗郎茨二世在1814年拿破崙倒台後,立即主持召開了維也納會議,在首相梅特涅領導下成立維也納體系和神聖同盟,企圖恢復歐洲的舊「秩序」,以抵消自由主義的影響,但被迫制定憲法,承認部分改革。在1848年革命後,維也納體系被推翻,弗郎茨二世用盡一生精力維繫的奧地利帝國崩潰,匈牙利、波希米亞、巴爾幹各國民族主義紛起。 法国大革命中被断头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是弗郎茨二世的姑姑。.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弗朗茨二世 (神圣罗马帝国)

保皇黨

保皇黨,原意是指「保護皇帝的政黨」,本意是指在君主制國家裏,支持某個特定的君主或某個王朝作為國家元首。保皇黨與君主主義者並不同,後者擁護、支持保留和延續君主制,但不一定擁護某個特定的君主。.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保皇黨

國家憲兵

國家憲兵(Gendarmerie)是配屬在各要塞地區或邊界、重要機關負責維持治安的部隊,持有步兵等級的重武裝,對一般民眾有管轄權,亦有偵查重大犯罪的權力。許多國家都有存在國家憲兵的編制,如:法國、義大利、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奧地利和波蘭等國。 「Gendarmerie」一字源自法文,可直接翻譯為“憲兵”,但為了與「Military Police」區別,現在多譯為「國家憲兵」。.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國家憲兵

皮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

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Pierre Victurnien Vergniaud;),是法蘭西律師和政治家、國民立法議會波爾多代表,在法國大革命活躍。韋尼奧是一位雄辯的演說家,也是雅克·皮埃爾·布里索和吉倫特派的支持者。.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皮埃爾·韋鳩尼昂·韋尼奧

网球厅宣誓

网球厅宣誓(Serment du Jeu de paume;或譯網球場宣言)是一份由576名法国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和少数第一等级代表於1789年6月20日签署的誓言。它是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之前,法王路易十六反对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不允许第三等级的代表进入三级会议的会场,因此后者决定在附近的室内王家网球馆开会(当时已开始下雨)。在那里,第三等级的代表们发誓将继续开会,不制定法国宪法决不解散。除一名代表拒绝签字外,其余576名代表都在誓言上签字。这是一次革命性的行动,它向世人表明,政治权利属于人民及其代表而非君主。 网球厅宣誓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法国大革命诞生的标志。 Category:法国大革命 Category:宣言.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网球厅宣誓

莱茵河

萊茵河(Rhein;瑞士德语:Rhy;Rhin;Rijn;Rein;Rhine)是一條歐洲国际河流,發源於瑞士格劳宾登州的阿尔卑斯山區,流经列支敦士登、奥地利、德國和法國,最終于荷蘭流入北海。萊茵河全長约1,232公里,通航區段為883公里,流域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莱茵河是欧洲最長的河流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流域之一。 莱茵河三角洲由于交通便利,形成了許多欧洲早期的商业城市,例如布鲁日、安特卫普與鹿特丹等。在歷史上,莱茵河与多瑙河共同构成罗马帝国北界,擔任贸易交通的用途。萊茵河沿岸有許多葡萄園,也有許多古堡和田園村鎮。從美因茨到科布倫茨的萊茵河段風景優美,沒有架設任何橋樑,全靠擺渡過河,目的是為了保存該河段的自然風貌。.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莱茵河

食糖

糖(sugar)泛指各種可食用的帶有甜味的晶體,有甜味、短鏈、可溶於水的有機化合物,許多會用在食品中。糖在有機化學中屬於醣類,由碳、氫及氧三種原子組成。單醣是結構較簡單的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及半乳糖。日常用的蔗糖則屬於雙醣,在人體中會分解成葡萄糖及果糖。其他的雙醣有麥芽糖及乳糖。較長鏈的糖稱為寡醣。有些化學結構不同的物質也有甜味,但不會歸類為糖,有些會用來代替食物中的糖,稱為甜味劑,一般俗稱代糖。 大部份植物的組織中都有糖分,但只有在甘蔗及糖用甜菜中才有夠高的濃度。依全球性的生產比例來看,蔗糖約占七成,甜菜糖約占三成。自古在南亞及東南亞等熱帶氣候地區都有種植甘蔗,在18世紀在西印度群島及美洲開始開設製糖工廠,其產量大幅增加。這是首次使糖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之前只能靠蜂蜜使食物有甜味。糖用甜菜是甜菜的一個栽培品种,在較寒冷的氣候中成長,在十九世紀發現萃取糖的技術後,也成為糖的主要來源。糖的生產及交易在許多方面都改變了人類歷史,包括殖民的形成、奴隶制度的出現、契約勞工的產生、19世紀時因為糖交易控制國家而產生的人民遷徙及戰爭,以及新大陸的民族組成及政治結構。 全世界在2011年消耗了1.68億噸的糖,每人每年平均消耗24公斤的糖(若在工業化國家中,每人年均消耗量則為33.1公斤),相當每人每天從糖攝取了260卡路里。在二十世紀後期開始質疑高糖分(特別是精製糖分)的飲食到底對人類是否有益。食糖已確定和肥胖有關,也懷疑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癡呆、黃斑變性及蛀牙有關。許多研究都試著找出其中的關係,但結果各有不同,原因是很難找到完全不攝取糖,或是幾乎不攝取糖的控制組族群。.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食糖

馬賽

#重定向 马赛.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馬賽

馬賽曲

《馬賽曲》(La Marseillaise)是法國國歌,又譯名《馬賽進行曲》。詞曲皆由克洛德·約瑟夫·魯日·德·李爾在1792年4月25日創作,當時正值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向奧地利宣戰,他在該日晚間於當時斯特拉斯堡市長德特--希家中創作該曲,並題名為《萊茵軍團戰歌》(Chant de guerre de l'Armée du Rhin);同年8月10日,來自馬賽的前赴巴黎支援杜樂麗起義時高唱此歌而得現名,亦因此風行全法。1795年7月14日,國民公會宣布定此曲為國歌。 馬賽曲在拿破崙帝國時期失去了國歌地位,之後路易十八的波旁復辟時期更是被禁止。1830年七月革命再次為人傳唱,並由著名音樂家-zh-hans:柏辽兹;zh-hant:白遼士-進行管弦樂編曲,此成為後來官方指定的管弦樂版本。之後於拿破仑三世時期此曲又失去了國歌的地位,至1879年才由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重新定為國歌。此后的1946年以及1958年通過的法國憲法,皆定明馬賽曲為國歌。1871年存在的巴黎公社的国歌《公社马赛曲》与原曲曲调相同,但使用了不同的歌词。 此外,馬賽曲另有俄語詞譜版本,名為《工人馬賽曲》,曾在1917年俄羅斯二月革命後由俄國臨時政府定為俄國國歌,但隨即在十月革命後被《國際歌》取代。 清帝国改良派思想家、政论家王韬1871年在香港出版的《普法战纪》中第一次将馬賽曲翻译成中文,名为《麥須兒詩》。.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馬賽曲

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克西米连·弗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Maximilien Franç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雅各賓專政时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 他曾是1789年法國三級會議、國民議會代表和雅各賓俱樂部的成員,主張及對常見食品實施價格管制,並於1794年成功的在法國殖民地廢除奴隸制。受到18世紀啟蒙時代知識分子盧梭和孟德斯鳩等人的影響,羅伯斯比走左派資產階級路線,反對。他堅定地遵守和捍衛他的主張,在當時一度贏得了「不可腐蚀者」的綽號(l'Incorruptible)。法國歷史學家在20世紀20年代把羅伯斯比的名聲推至頂點,將他塑造成窮人和被壓迫者的辯護人、保皇黨和腐敗政客的敵人、法蘭西共和國的守護者。 但實際上羅伯斯比是一個毀譽參半的人物。在他被政治盟友喬治·丹敦提命為握有重權的公共安全委員會委員後,他在1793年3月鎮壓了左翼的埃貝爾派。主張處決國王路易十六的也是他。連走溫和路線的喬治·丹敦也被他指控腐敗,導致丹敦在1794年4月5日遭處決。同年7月27日熱月政變發生,次日羅伯斯比被逮捕處決,反雅各賓派政客掌權,視羅伯斯比為恐怖統治的元兇。至今羅伯斯比的地位仍然是研究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學家們激烈辯論的議題。.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

警察

警察(英文:Police),為一種職業,主要職責為執法、維持公共安全、保護性命及保障財產。各國警察體系一般都分為巡邏警察和刑事警察兩大系統,然後再細分為多種崗位及工作類別。英國倫敦警察廳是世界首個以現代警察制度以維持治安的城市警察部門,香港警務處為全亞洲首個以現代警察制度以維持治安的警察部門。 絕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警察與軍隊分立,互不隸屬,各有其專業性。在法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除了警察外,隸屬軍隊或单独的國家憲兵也會負責處理或协理治安事務。在少數地區,警察機關成為軍隊的輔助武裝力量。在無軍隊或无軍隊指揮權的国家中,警察成為當地政府或者政權唯一可以直接調度的武裝力量,例如冰岛和巴拿马。而在獨裁政體及極權國家中,亦可能存在秘密警察及宗教警察等警察系統。 至於憲兵,亦即軍事警察,為在軍營和軍區中負責維持軍隊秩序的警察,在設有憲兵的國家及地區中,憲兵可以依據軍法維護軍隊秩序,糾舉軍人,以及協助軍事檢察官辦理軍法案件。部份國家及地區另外設立有國家憲兵,駐守於要塞、邊界、重要機關,持有步兵等級的重型武裝,對民眾亦具備執法權力。.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警察

让-雅克·卢梭

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是啟蒙時代的瑞士裔法國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論家和作曲家,與伏爾泰、孟德斯鳩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 盧梭所著的論文《科學和藝術的進步對改良風俗是否有益》及《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對哲學的發展極其重要;其《社會契約論》中所論述的人民主權及民主政治哲学思想的深遠影響可見於近代的啟蒙運動、法国大革命以至现代的政治、哲学還有教育思想。他認為不論是傳統和現代的公民社會,都一樣始於私人財產。 盧梭的小說作品《愛彌兒》(Émile)是一篇關於全人公民教育的哲學論文,其言情小說《新爱洛伊斯》對前浪漫主義(pre-romanticism)及浪漫主義時期的小說發展十分重要。盧騷的的自傳體作品《懺悔錄》是現代自傳的開端,而其文章《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也說明了十八世紀的一個「感性時代」(Age of Sensibility)運動,其特徵是更加注重主體性及自我反省,對現代寫作也有所影響。 盧梭同時亦精通作曲和樂理,作有七部歌劇以及若干其他形式的作品。其風格與克里斯托夫·維利巴爾德·格魯克及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屬於同一時期,融合了後巴洛克及古典時期的特徵。其著名作品有單幕歌劇《乡村中的占卜师》,其中一首為後來被貝多芬改編為獨立曲目的《Non, Colette n'est point trompeuse》。 在法國大革命時期,盧梭是雅各賓俱樂部中最受歡迎的哲學家,他在死後十六年(1794年)獲以國家英雄身份葬於巴黎先賢祠。.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让-雅克·卢梭

路易十六

路易十六(Louis XVI;),原名路易-奥古斯特(Louis-Auguste),亦名路易-卡佩(Louis Capet),法国国王,1774年即位,1791年后正式头衔更改为法国人的国王,1792年被废黜,并于次年1月21日被送上断头台。其父法兰西太子路易为路易十五之子及继承人,但于1765年早逝;1774年,路易继承其祖父王位。 路易在其统治前期试图根据启蒙运动理念对法国进行改革。这些举措包括试图废除农奴制和,并对非天主教徒实行宗教宽容政策。反对改革,并成功抑止了这些措施的推行。路易亦在其自由派大臣杜尔哥支持下放松了对粮食市场的管制,但这一措施导致了面包价格的上升,加之这一时期粮食歉收,食物短缺最终引发民众暴动。1776年起路易十六开始积极支持北美殖民者的反英独立斗争,最终通过《巴黎条约》得以实现。 债务和财政危机导致旧制度愈发不得人心,最终促成了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法国中层阶级和下层阶级对法国贵族及法国君主专制愈发不满,路易十六及其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则成为了这一制度的代表人物。1789年,巴黎发生动乱,巴士底狱被冲击,法国大革命就此开始。 路易本性优柔寡断且具一定保守倾向,由此法国民众视其为旧制度暴政的象征,其受欢迎程度快速下滑。1791年6月的瓦雷内出逃(君主立宪制建立四个月前)使民众愈发认为其希望借助外国入侵以保其政治地位,君主制的废除和共和制的建立愈显可能。 在内战与外战交织之下,路易十六在1792年八月十日事件中被逮捕,一个月后(9月21日)君主立宪制被废除,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国民公会对其进行审判,认定其犯叛国罪,并于1793年1月21日将是时的“公民路易-卡佩”(取至卡佩王朝创立者于格·卡佩;革命者认为卡佩当为路易的姓氏)送上断头台。路易十六为法国历史上唯一被处决的君主,其死亡宣告了延续近千年法国君主制的终结。.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路易十六

雅各賓俱樂部

憲法之友協會(Société des amis de la Constitution),在1792後重新改命為雅各賓派,自由和平等之友協會(Société des Jacobins, amis de la liberté et de l'égalité),俗稱雅各賓俱樂部或只稱呼這個團體為雅各賓派,是法國大革命發展期間在政治上最有名的和最有影響力的俱樂部。最初是由來自布列塔尼反保皇黨代表創立,俱樂部成長為一個全國性的共和運動,估計有五十萬以上的會員。雅各賓俱樂部是多元政治主張團體組合建構的,包括18世紀90年代早期的兩個突出的議會派系,激進的山嶽派和更溫和的吉倫特派。 1792年3月,吉倫特派(由雅克·皮埃爾·布里索和包括托馬斯·潘恩領導)主導雅各賓俱樂部,並領導國政。因為相信革命後的法國不會被周圍的鄰國所接受,他們訴諸積極的外交政策,並啟動對奧地利的戰爭。 當雅各賓派推翻帝制,並建立了共和國時期,吉倫特派是佔主導地位的派別。 當共和國未能兌現被期待的不現實利益,他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吉倫特派力圖遏制狂熱的革命暴力,因此被山嶽派指責成為保皇派同情者。 最終國民自衛軍不再支持吉倫特派,導致山嶽派發動政變。 1793年5月,山嶽派領導人 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爾,成功的將吉倫特派邊緣化並控制政府的運作,直到1794年七月。政府在他們掌控期間的特點是激進的立法及實施非常強烈的政治暴力。1793年六月,他們批准了規範了人類文明歷史上首次普遍性男性選舉權。1793年九月,吉倫特派21位主要領導人被送上斷頭台,開始實施雅各賓專政恐怖統治。十月,恐怖期間,在最有資格選民缺席的請況下,新憲法獲得公投通過。第一次反法同盟戰爭期間,山嶽派表面上是為了抑制旺代暴亂和聯邦主義的暴亂,並防止任何其他的暴亂,在全國處決了數以萬計的敵對者。 1794年7月27日,發生歷史稱之為熱月政變的事件,馬克西米連·羅伯斯比爾被拘捕並失去了權力。第二天包括共有包括羅伯斯庇爾在内的22位領導人被處決,雅各賓俱樂部被關閉。 今天,雅各賓和雅各賓主義都被使用表達不同的意涵。在英國,術語“雅各賓”已經主要是和山嶽派相連結,尤其是當它表現出教條主義和暴力鎮壓,它被用作代表激進主義,左派革命政治。在法國,“雅各賓“現在一般指對中央強而有力集權共和政府的支持者或對政府擁有廣泛干預改造社會權力的支持者。這也有用於其他相關的意義,表明支持一個國家教育體系應大力推動和灌輸公民價值,建立強大的民族國家能夠抵抗外國各方面的干擾。.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雅各賓俱樂部

雅克·皮埃爾·布里索

雅克•皮埃爾•布里索(Jacques Pierre Brissot,),他自行採用了德•窩里勒(de Warville)名字,是法國大革命過程中吉倫特派的領導成員。一些來源稱呼他的姓名為讓•皮埃爾•布里索。.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雅克·皮埃爾·布里索

杜伊勒里宫

杜伊勒里宫(Palais des Tuileries)曾是法国的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於1871年被焚毁。.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杜伊勒里宫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République française)是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歷經以下階段.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法国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法国大革命

法蘭西喜劇院

法蘭西喜劇院(Comédie-Française)是法國的一個國立劇團,並且也可以指該劇團的位於巴黎皇家宮殿內的演出劇場。劇團創建於1680年。1930年代之後,法蘭西喜劇院經常在外國演出。.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法蘭西喜劇院

指券

指券(或稱交付券)(英文:Assignat)曾經使用于多个国家的流通货币名称,特別指向於法国大革命及法国革命战争期间,法国政府发行的货币券。.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指券

新橋 (巴黎)

新橋(法語:Pont Neuf)是法國巴黎塞納河上最古老的橋,「新橋」這個名稱是為了從許多連結兩岸的橋梁中區別出來而取的。 新橋位於西堤島(位於塞納河的中心,也是巴黎歷史的核心)的西邊,連結巴黎的左岸(巴黎的南部)與右岸。新橋長278公尺(912英尺),寬28公尺(大約92英呎),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西堤島與左岸之間的部分有5個拱,與右岸連接的部分則有7個拱。.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新橋 (巴黎)

拉法耶特侯爵

吉爾伯特·杜·莫提耶,拉法耶特侯爵(Gilbert du Motier, Marquis de La Fayette,),又譯拉法葉,法国将军、政治家,同時參與過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被譽為「兩個世界的英雄」。他一生致力於各國的自由與民族奮鬥事業,晚年還成為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要角,親手把大革命的三色旗披在新國王路易腓力身上。.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拉法耶特侯爵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普魯士

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

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Journée du 20 juin 1792) 是法國大革命期間,巴黎人民所做出最後的和平努力,试图說服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六放棄他目前的政策,並遵循他們認為具有同理心的執政方法。 示威游行的目標是說服政府強制執行國民立法議會的裁決,保衛法國對抗外來的侵略,維護的精神。示威者希望國王收回他先前對議會通過發案的否決,並召回被他罷黜的吉倫特派部長。 這場示威遊行沒有成功,也是法蘭西尝试建立君主立憲制的最後階段。 在1792年8月10日暴動後,君主立憲制崩解了。.

查看 八月十日事件和1792年6月20日示威遊行

另见

1790年代巴黎

人相食事件

路易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