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何建宗 (三十會)

指数 何建宗 (三十會)

何建宗(Henry Ho),清華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香港樂施會籌款及傳訊委員會委員。 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策略工作小組成員。非政府組織方面,曾任論政組織三十會理事、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理事 何建宗獲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學士(主修社會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環境評估碩士及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後,先後任職環保團體地球之友、中央政策組全職研究員及香港大學。 何建宗經常就時事、環境和古蹟保育議題撰稿。何建宗曾在報刊上撰寫的專欄包括:《信報》的「時事評論」、《星島日報》的「政壇新晉」、及《經濟日報》的「國是港事」。2011年起, 定期出席香港有線電視MONEY CAFÉ、港台自由PHONE自由風,及鳳凰優悅廣播3D話新聞等節目。 2009年起,擔任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理事。2011年起,獲政府委任為古物諮詢委員會會員和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2009年3月,獲增選為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策略工作小組成員。 2012年6月14日,在舊政府總部西座歷史建築物評級一事上,在古物古蹟諮詢委員會會議上,投票將西座列作二級歷史建築 2012年12月20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布,委任何建宗為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在2012年12月27日上任。 2013年8月2日,何建宗向行政長官辭任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即時生效。.

20 关系: 古物諮詢委員會古蹟中央政策組張文韜保育信報財經新聞地球之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环境發展局馮英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經濟日報香港有線電視長春社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港台星島日報時事

古物諮詢委員會

古物諮詢委員會(Antiquities Advisory Board),是一個香港法定機構,委員會由各有關領域的專門人才組成,就古物古蹟事宜向「古物事務監督」(現為發展局局長)提供建議。.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古物諮詢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古蹟

古蹟(或稱史迹、文化古迹、历史遗迹),是先民在歷史、文化、建築、藝術上的具體遺產或遺址。包含古建築物、傳統聚落、古市街,考古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跡,涵蓋政治、军事、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娛樂、勞動、社會、經濟、教育等多方面領域,彌補文字和歷史等紀錄不足之處。 一旦一個建築物或遺址被列為古蹟、或暫訂古蹟時,通常就受到主管機關保護,未經許可,包括所有者在內的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變動、修改。如果是因為建築工程開挖而發現的古蹟或考古遺址,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工程通常要立即暫停。.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古蹟 · 查看更多 »

中央政策組

中央政策組(簡稱中策組,英語:Central Policy Unit),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門,於1989年成立,當時職能為負責審視特定政策議題,輔助當時布政司署的工作。1997年7月起,主要職能為向行政長官、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提供意見。 中策組於2018年4月1日改組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中央政策組 · 查看更多 »

張文韜

張文韜(Raymond Cheung,),香港法律專業人士,執業香港大律師,前任香港發展局政治助理。 張文韜獲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和英國史丹福郡大學(Staffordshire University)法律學位。 張文韜1996年由時事評論員王岸然推薦加入香港民主民生協進會。在1999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以民協成員當選深水埗區議會區議員(南昌中)之後民建聯就不繼私下接觸張希望他能夠加入民建聯,結果令曾經代表民建聯出選南昌中選區的成員高家廣不滿最後退黨連他所成立之地區組織「南昌街商販協會」也消失於社區中,張文韜2000年底退出民協,2002年改投民建聯,後又因選區劃分,在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敗於前黨友戴遠名,後戴遠名旋因詐騙案入獄,並褫奪議員資格,張文韜參與補選,擊敗民協派出的張志強及社民連秘書長、前深水埗區議員符偉樂等候選人,出任區議員直至2007年。.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張文韜 · 查看更多 »

保育

#重定向 保育運動.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保育 · 查看更多 »

信報財經新聞

《信報財經新聞》(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簡稱《信報》,於1973年創刊,是香港首份以財經新聞為主的中文報章,在香港甚具權威性,曾經被業界記者選舉為最有公信力的香港報章。《信報》上多個專欄甚為著名,包括林行止撰寫分析政經形勢的《林行止專欄》及股評人曹仁超撰寫的《投資者日記》等等。.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信報財經新聞 · 查看更多 »

地球之友

國際地球之友(英語:Friends of the Earth International, FOEI)是一個國際間70餘國環保組織組成的網路,如英國地球之友、韓國環境保護運動聯盟、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等。國際地球之友擁有一個小型秘書處,位於阿姆斯特丹,協助此聯盟體系運作與協調共同行動。執行委員會乃由各成員團體選出,參與制訂政策並審查秘書處工作。.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地球之友 · 查看更多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文: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縮寫:LSE;簡稱:倫敦經濟學院或倫敦政經學院),常被稱為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位於英國倫敦,成立於1895年,是一所在政商界享譽盛名、專注于社会科学的大学,为倫敦大學的成员学院之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向被譽为“世界领先的社会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 它对社會科学的專注在倫敦大學和全英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倫敦政經學院一直以来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并称为「英國G5大学集團」,它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衛報》曾评价伦敦政经学院,称其与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在英国的声誉只有牛剑才能超越。」 至2016年為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友、教員及前教員之中包括了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各國政壇領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在2013至2018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會科學及管理學的排名上已連續六年荣登世界第二、歐洲第一。 其管理學碩士亦在2018年QS管理學碩士排名中名列全球第七。 除此以外,在最近6年(2011-2016)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社科領域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均居於英國第一位。 根據2014年對全球億萬富翁的調查報告,在所有歐洲大學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培養了最多的億萬富翁。 在多數的大學綜合排名中,醫學及理工為主的學校更佔優勢,例如僅有醫學院及其他理工相關學院的伦敦帝国学院在多個大學綜合排名上就大幅領先僅有社會科學設置的倫敦政經學院。 但倫敦政經學院在專業排名中表現出色,例如在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的專業排名中,倫敦政經學院所有的14個專業裏有12個都進入了世界前八。.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 查看更多 »

环境

环境是指周围所在的条件,对不同的对象和科学学科来说,环境的内容也不同。 环境可以指:.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环境 · 查看更多 »

發展局

展局(Development Bureau,缩写:DEV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其中一個決策局,成立於2007年7月1日,負責有關規劃、土地用途、屋宇、市區重建、公共工程,以及與發展有關的文物保育事宜。現任局長為黃偉綸。.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發展局 · 查看更多 »

馮英倫

馮英倫(Allen Fung,),香港發展局政治助理。.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馮英倫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为 CUHK),簡稱中文大學、中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沙田馬料水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香港中文大学是清末至民國時期的顶级大学在香港的延续。創校教授為民國時期著名大儒、專家和國民政府及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要員。大學所合併的三所書院中的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前身為1845年起始的清末至中華民國時期在中國大陸地區所建立的享有極高聲譽的教會及私立大學,是香港历史源流上最远久的高等学院。 香港中文大學於1963年合并香港高等學校而成立,並於1966年開辦香港首間研究院,是香港第一所研究型大學李卓敏:《開辦的六年》(1969年)頁38至48,也是香港唯一採用書院聯邦制辦學的大學,現共有9所成員書院及8所學術學院。中大的創立打破了英國殖民地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慣例,並成功掀起香港1970年代的「中文運動」,具歷史及時代意義。葛量洪爵士著、曾景安譯(1984年),《葛量洪回忆录》,广角镜出版社发行,ISBN 962-226-069-1,頁205。“港府和港大在當時否決興辦中文大學有很多原因,除了經費和師資問題,還有就是香港大學和香港政府不希望見到香港同時出現兩所大學,擔心中文大學的存在會與原有的香港大學分庭抗禮,不單分散資源,更甚者會影響港府集中制定高等教育政策”《中文大學校刊》一九八一年秋(1981年),頁9。雖然最初的大學條例將中文列作指定教學語言,但校方目前提供的大部分科目均以英語教授,只有某些部門同時提供粵語及標準漢語指引。 該校既是香港的天災監測中心,亦是該地社會科學、國學、工商管理、理學及醫學的主要研究機構。其曾經有3名教授和1名校長獲得諾貝爾獎,校友銜蓋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勒諾多文學獎和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得主以及包括嶺南大學、香港大學等在内的等高校的校长,系唯一具有獲得國際頂級獎項的校友以及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及圖靈獎得主專任任教的香港高校。香港教育歷來產生的諾貝爾獎等級的學者中,有67%是中大的校友、教授(參見主欄目香港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畢業生獲得羅德獎學金(譽為本科“諾貝爾獎”)的數目為香港最.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香港中文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縮寫:HKUST),簡稱科大,是一所坐落於香港清水灣半島的公立研究型大學。於1991年成立的香港科技大學,也是香港同時期最年輕的專上院校,由於該校於籌辦期間同步進行學術評審及通過立法程序,因此成立時已為一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目前由商學院、工學院、理學院及人文社會科學院组成,另設一個負責處理跨學科課程的跨學系部門。除此之外,科大在廣東省南沙的霍英東研究院則旨在擴大校方於學術研究方面的影響力。該校連續多年獲評為香港三所最佳高等學府之一。.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香港科技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經濟日報》是香港的財經報章,由主席馮紹波、董事總經理麥華章及執行董事石鏡泉等於1988年創刊,以「知識為本、與時並進」為方針,為全港第一的財經報章。《香港經濟日報》致力為工商界、行政人員、投資者及專業人士提供及時貼身的新聞及市場資訊與分析。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有限公司於2005年8月3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香港經濟日報》為香港主要的財經報章,編採角度及報道手法專業,是一份以財經為主的綜合性報章,主要報道要聞、財經及社評、社會、政治、中國及商業新聞、投資理財及地產、行政人員及生活副刊。為報道中國政經消息,《香港經濟日報》在北京設有記者站。《香港經濟日報》內容以中產及專業人士為對象,亦是香港部分中學指定予學生訂閱的報章之一。.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香港經濟日報 · 查看更多 »

香港有線電視

香港有線電視(前稱九倉有線電視,Wharf Cable Television),是一間香港的收費電視。於1993年10月31日啟播,是由香港有線電視有限公司(Hong Kong Cable Television Limited)營運,獲得香港政府批准約達12年的專營權(其後獲批延續12年)。 有線電視播放的電視頻道現達134條,曾為全港電視台之冠,然而這個紀錄於2006年5月10日在now寬頻電視和無綫網絡電視的合作下打破。現在有線電視擁有多條自製24小時播放的頻道,提供新聞、娛樂和體育節目。 現時有線電視的主打頻道均以香港粵語播放,包括有線第1台、有線新聞台、有線重點新聞台、有線財經資訊台、有線兒童台、有線娛樂台、有線劇集台、有線18台、有線電影一台、有線經典電影台、有線HMC、有線Cine P.、有線體育台、有線體育2台、有線Sports Plus、有線球彩台、有線賠率台。另有多條外購的娛樂、紀實、體育、國際新聞頻道等等,使用國語及英語等語言播放。 有線電視最高峰時曾有100萬用戶,現時客戶人數達90多萬用戶(2017年),按年再跌5.08%,相對now寬頻電視,有缐電視用戶人數明顯下降。.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香港有線電視 · 查看更多 »

長春社

長春社,香港民間環保組織,成立於1968年,為香港以大中華地區最早成立的環保團體。該組織以積極倡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保育自然、保護環境和文化遺產為使命。該組織主張倡導合適的政策、監察政府工作、推動環境教育和帶頭實踐公眾參與,以達致可持續的發展。.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長春社 · 查看更多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Centre for Heritage(CACHe))是香港一所非牟利的保育團體,成立於2005年。主要提倡香港人加強對香港歷史、文化和古蹟的保育意識。中心位於香港西營盤西區社區中心後座,即舊西約華人公立醫局,建築物於1909年落成,為一所香港二級歷史建築,曾為西約方便所及西約華人公立醫局的會址。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透過不定期舉辦公開展覽、講座及工作坊向公眾及學生教育保育概念。.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 查看更多 »

港台

港台可以指:.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港台 · 查看更多 »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是由華僑富商胡文虎於1938年在香港創辦的中文報章,同年還出版《星島晚報》及《星島晨報》,於日治時期期間《星島日報》改為《香島日報》,1945年8月底,日方投降後再度變回《星島日報》,另外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澳洲等地均設有分部。1999年,胡文虎女兒胡仙把《星島日報》及星島集團股權賣給私募基金Lazard Asia。有「煙草大王」之稱的何英傑長孫何柱國於2001年透過泛華集團控股,向該基金購入星島集團。 星島日報母公司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Sing Tao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1105),行業分類為服務業-傳媒印刷。前身是泛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間以出版與傳媒為業務的企業。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媒體出版與服務,出版多份報章及雜誌,,主席及大股東是何柱國。.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星島日報 · 查看更多 »

時事

#重定向 新闻.

新!!: 何建宗 (三十會)和時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何建宗 (保育人士)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