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指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英文: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縮寫:LSE;簡稱:倫敦經濟學院或倫敦政經學院),常被稱為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位於英國倫敦,成立於1895年,是一所在政商界享譽盛名、專注于社会科学的大学,为倫敦大學的成员学院之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一向被譽为“世界领先的社会科学教育及研究机构”。 它对社會科学的專注在倫敦大學和全英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倫敦政經學院一直以来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帝國學院和倫敦大學學院一起并称为「英國G5大学集團」,它也是英國金三角名校和羅素大學集團的成員。《衛報》曾评价伦敦政经学院,称其与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在英国的声誉只有牛剑才能超越。」 至2016年為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友、教員及前教員之中包括了18名諾貝爾獎得獎者、34名各國政壇領袖、31名英國下議院議員及42名上議院議員。 在2013至2018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社會科學及管理學的排名上已連續六年荣登世界第二、歐洲第一。 其管理學碩士亦在2018年QS管理學碩士排名中名列全球第七。 除此以外,在最近6年(2011-2016)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的社科領域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均居於英國第一位。 根據2014年對全球億萬富翁的調查報告,在所有歐洲大學中,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培養了最多的億萬富翁。 在多數的大學綜合排名中,醫學及理工為主的學校更佔優勢,例如僅有醫學院及其他理工相關學院的伦敦帝国学院在多個大學綜合排名上就大幅領先僅有社會科學設置的倫敦政經學院。 但倫敦政經學院在專業排名中表現出色,例如在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的專業排名中,倫敦政經學院所有的14個專業裏有12個都進入了世界前八。.

144 关系: 埃里克·施密特历史博士史登商學院发展经济学大學大萧条奧地利經濟學派威廉·菲利普斯威廉·贝弗里奇威廉·阿瑟·刘易斯安妮公主安東尼·紀登斯工商管理碩士工党 (英国)巴黎政治学院东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乔治·索罗斯乔治·阿克洛夫乔治五世 (英国)人类学二元经济伦敦伦敦帝国学院伦敦地铁伦敦唐人街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復活節保守党信息不对称心理学圣诞节地理学北京大学國際商業用語國際關係哲学哈罗德·拉斯基哈耶克凯恩斯主义公共行政碩士共产主义剑桥大学勞倫斯·薩默斯国际关系倫敦塔橋倫敦大學倫敦市皮卡迪利圓環...玛格丽特·撒切尔社会学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社会政策科菲·安南科斯塔斯·西米蒂斯第三条道路管理学簡稱紫色縮寫约翰·希克斯约翰·肯尼迪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纳尔逊·曼德拉纽约大学经济学维多利亚时代罗素大学集团罗纳德·科斯罗纳德·里根美国羅伯特·蒙代爾羅素廣場牛津大学牛津街遺贈聖潘可拉斯車站菲利普斯曲线萧伯纳革命衛報西德尼·韦伯詹姆斯·米德计量经济学诺贝尔经济学奖財產權费边社默顿·米勒默文·金黑色霍本阿尔弗莱德·马歇尔阿马蒂亚·库马尔·森關稅暨貿易總協定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蔡英文金三角名校金融金融經濟學金融時報金色艾伦·格林斯潘英国英国广播公司英国议会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英语英镑英格兰英格兰银行耶鲁大学G5超级精英大学IS-LM模型QS世界大学排名UCAS林肯律師學院杜正勝格哈特·施羅德欧元欧洲联盟歐洲之星比尔·克林顿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汇率河狸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河法律本·伯南克最优货币区戴维·卡梅伦戈登·布朗星期日泰晤士報施卓琪文学士改良主义政治学托尼·布莱尔拉丁语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2004年12月2005年11月 扩展索引 (94 更多) »

埃里克·施密特

艾瑞克·愛默生·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是一位美国企业家、计算机软件工程師,2015年开始担任Alphabet Inc.的執行董事長至2017年12月21日宣布卸任,但依旧保留Alphabet Inc.董事会成员身份并且担任技术顾问一职 。2001年到2011年十年间在Google担任CEO,也曾是蘋果公司董事會成員。同時,他亦為卡內基美隆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理事會託管者,並是程式編譯器lex的共同作者。.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埃里克·施密特 · 查看更多 »

历史

歷史(现代汉语词汇,古典文言文称之为史),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記》、《汉书》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過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等。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過程,它是史学研究之對象;一般説來,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闡釋,也称為历史。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历史 · 查看更多 »

博士

博士是教育機構授予的最高一級學位。如某科系哲學博士、理學博士、文學博士、教育博士、工商管理博士、管理博士。日常生活中博士學位會與姓氏相結合而被稱為某博士。而博士英文同醫生一樣是Doctor。基本上博士論文必須包含該領域創新又有深度的內容,並通過同行學者審查方能取得博士學位。 然而,醫學博士及法律博士雖稱作「博士」,這不是一般所指的學術型「博士學位」,然而在美國與PhD博士學位具備同等地位(部分國家則視為類碩士學位)。 中国古代的“博士”指专门精通某一门学问或传授经学的官名(例如漢武帝時的五经博士)。 後來衍生為對特定的某一種專門職業精通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等,類似近代對於服務業跟製造業師傅的稱呼。.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博士 · 查看更多 »

史登商學院

史登商學院(英文全名:Leonard N.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簡稱史登)是一所隸屬於紐約大學(NYU)、以校友和捐款者Leonard N. Stern之名設立的商學院。史登初於1900年成立為NYU的「商業、會計暨金融學系」,座落於NYU的格林威治村校區。2009年英國金融時報將史登排名於全球第10大商業學院。2015年排名第18。.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史登商學院 · 查看更多 »

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Development economics),经济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對象為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過程。.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发展经济学 · 查看更多 »

大學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大學 · 查看更多 »

大萧条

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Charles Duhigg, "Depression, You Say? Check Those Safety Nets", New York Times, March 23, 2008 在二十一世纪,大萧条常被立为世界经济衰退的标杆。大萧条从美国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華爾街股災,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33%。 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创,特别是依赖重工业的地区。许多国家实际上无法进行建筑工程。农产品价格下降约60%,重击农业。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经济作物、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 有的经济体在3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大多数国家直到二战结束后得以复苏。 与其他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经济学派对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體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错误管制将一个正常的衰退扩大为大萧条,而政府派的学者认为大萧条显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预。.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大萧条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經濟學派

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School)是一種經濟學派,源自19世紀末的奧地利,延續至20世紀的美國等地,代表人物包括了卡爾·門格爾、歐根·博姆-巴維克、弗里德里克·哈耶克、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穆瑞·羅斯巴德和漢斯-赫爾曼·霍普等人。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研究方式和英國的古典經濟學相同。也因此,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研究方法可以視為是延續了15世紀以來的經濟思想,包含了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等主要的經濟學家。奧地利經濟學派認為,只有在邏輯上出自於人類行為原則的經濟理論才是真實的。這種理論的正式名稱是人類行為學(praxeology),而奧地利經濟學派長期以來便提倡一種從這種理論所衍生的解釋方式。人類行為學的方法使得經濟學家們能以此探索適用於所有人類的經濟規律,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解釋方式則可以用於針對特定的歷史時期進行研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與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等人,認為奧地利學派在研究方法上堅持方法論的個人主義,是他們的特點。 奧地利經濟學派所採用的亞里斯多德派/邏輯實證主義研究方式,與目前主流的新古典主義所採用的柏拉圖主義/理性主義不同,也與德國的經濟歷史學派所採用的歷史決定論(Historicism)不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往往極具爭議性,而且也與主流的新古典主義理論不同,同時奧地利經濟學派也徹底反對凱恩斯的理論和政策。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影響力相當廣泛,他們強調經濟的生產階段,並且質疑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方法論基礎。 由於許多奧地利經濟學派所主張的政策都要求政府減少管制、保護私人財產、並捍衛個人自由,因此,主張自由放任的自由主義、自由意志主義、和客觀主義團體都經常引用奧地利學派思想家的作品,但是要注意上述團體的主張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並不完全相同,如:艾茵·蘭德便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處於競爭關係,客觀主義也對於奧地利學派中的無政府資本主義相當警戒。.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奧地利經濟學派 · 查看更多 »

威廉·菲利普斯

威廉·菲利普斯可以指:.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威廉·菲利普斯 · 查看更多 »

威廉·贝弗里奇

--(William Beveridge, 1879年3月5日-1963年3月16日),英国经济学家,是福利国家的理论建构者之一,他于1942年发表《社会保险报告书》(Report on Social Insurance),也称《-zh-hans:威廉·贝弗里奇; zh-hant:威廉‧卑弗列治;-報告》,提出建立“社会权利”新制度,包括失业及无生活能力之公民权、退休金、教育及健康保障等理念。他是自由主义者,主张市场经济,也深刻地受费边社提倡的社会主义影响。他于1944年发表《自由社会的全面就业》一书,主张有国家及市场导向的私人企业来联合运作,对当代社会福利政策及健保制度深具影响。 贝弗里奇早年是失业保险领域的权威,曾在英国贸易部新设立的劳工介绍所担任所长,随后在粮食部担任常任秘书长。在1919到1937年期间,他担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理事,之后被选作牛津大学大学学院的院长。他在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有许多著作,其中最出名的有《工业的难题》(1909)、《社会主义下的规划》(1936)、《自由社会的全面就业》(1944)、《保障的支柱》(1943)等。 Glennerster(1955,20-2)指出,--的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和兴趣是在牛津大学时培养起来的,和许多与他同一时代的青年一样,他也进入了伦敦东部的汤恩比馆学习。汤恩比馆建立于1884年,是为了让那些有着社会意识,关心社会事务的年轻人发现关于贫穷的第一手资料,汤恩比馆也为他们提供一些到真正的环境中实习的机会。这种在东部早期的与贫困的直接面对的经历,使他对解决失业问题和给那些上由于上了年纪或者没有工作的人某种形式的收入,从而维持生活这两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影响了他的一生。他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Booth和其他一些人的计划——以税收为来源作为对老年人的养老金持否定态度。德国之行使他看到了捐助政策的优点。他对这一原则持坚定不移的态度。在1911年的失业保障法案的制定中,他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于1924年写的一本名叫《为一切保障》的小册子中,包含了绝大部分后来出现在他1942年写的报告中的基本观点。.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威廉·贝弗里奇 · 查看更多 »

威廉·阿瑟·刘易斯

威廉·阿瑟·劉易斯爵士(Sir William Arthur Lewis,)是聖露西亞經濟學家,因為其於發展經濟學上的貢獻而聞名。1979年,與西奥多·舒尔茨一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Nobel in Economics, 1979, Accessed 5 Jan 2011,第一位拿到諾貝爾獎非和平獎項的黑人,迄今唯一一位拿到諾貝爾科學研究獎項的黑人。.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威廉·阿瑟·刘易斯 · 查看更多 »

安妮公主

#重定向 安妮长公主.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安妮公主 · 查看更多 »

安東尼·紀登斯

安東尼·紀登斯,紀登斯男爵(Anthony Giddens, Baron Giddens,),英國社會學家。他以他的結構理論(Theory of structuration)與對當代社會的整體論(Holistic view)而聞名。1959年畢業於赫爾大學,主修心理學與社會學。隨後他獲得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社會學碩士,並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獲得博士學位。1961年開始於萊斯特大學教授社會心理學,並於1969年開始受聘於英國劍橋大學,主要講授社會學,但直到1987年才取得正式教授資格。紀登斯對劍橋貢獻匪淺,他創辦了PPSIS(政治心理社會與國際學門,Faculty of Politics, Psychology, Sociology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是劍橋經濟學院的下屬部門,同時也於1985年創政體出版社(Polity Press)。 他被認為是當代社會學領域中有卓越貢獻的學者之一,他寫了至少34本著作,被以至少29種語言發行,並且以平均一年一本以上的著作速度為學術貢獻,《民族-国家与暴力》是他的名著。他被描述成自從約翰·梅納德·凱恩斯以來最有名的社會科學學者。 (ed.),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Major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ist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ISBN 1-4051-0595-X, 安東尼·紀登斯與布萊爾提倡的「第三條路」政策也影響了英國甚至其他國家的政策。.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安東尼·紀登斯 · 查看更多 »

工商管理碩士

工商管理碩士或企業管理碩士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縮寫为MBA)。大學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設有企管或商學碩士班,提供相關課程給大學畢業學士或職場人士進修。按照修課模式暨授課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模式:全日制碩士、在職進修、遙距教育和高階主管班(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部分國外大學已有銜接課程可供選擇.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工商管理碩士 · 查看更多 »

工党 (英国)

工党(Labour Party)是英国的一个奉行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中间偏左政党。.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工党 (英国) · 查看更多 »

巴黎政治学院

巴黎政治大学(Sciences Po),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由等创立的专业学院,是法國的菁英名校,經法國教育部認可得以獨立頒發學位。法文校名“Sciences Po”,源自其旧名“巴黎自由政治学堂”(L'École Libre des Sciences Politiques),也有人认为是1945年与巴黎大学整合后的名字“巴黎大学政治科学院”(Institut d'Études Politiques de Paris)的缩写。巴黎政治大学至今共培养了29位法国和法语系国家的总统及总理(包括二战后 8 位法国总统中的 6 位:如前总统希拉克,奥朗德和现任总统马克龙)。著名校友还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加利,4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两位欧洲议会主席,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罗斯柴尔德家族现任掌门人金融大亨大卫·罗斯柴尔德,时尚大师克里斯汀·迪奥,当代世界文学大师马塞尔·普鲁斯特及无数跨国集团CEO等。 根据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6年的报告,其国际关係和政治专业为欧洲大陆第一(全球第四),法律和社会学为全法第二,历史学及经济学为全法第三及第四。该学校录取率极低,常年保持在10%以下(低至4%)。对于国际考生学校设有特殊的录取流程,需要提交至少两封推荐信来证明学生的学术能力后方能提交申请。 巴黎政治大学设有12个研究中心,在经济、法律、社会和历史四大学科以及政治学领域享有名声。设有学士(collège universitaire)、硕士(master)和博士(doctorat)三个阶段。 巴黎政治大学、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以及法国国家行政学院可以说是法国政治界及商业界领袖的三大摇篮。.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巴黎政治学院 · 查看更多 »

东欧

東歐,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以西的歐洲,直至德國、瑞士、義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人文地理(主要指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東歐和獨立國家國協(以下內容,簡稱為國協)。.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东欧 · 查看更多 »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縮寫:ARWU),简称“上海排名”,為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所发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此排行榜原先由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編制及發表,于2003年首次對外公佈,是第一個多指标的全球性大学調查,後在外國學者的幫助下完善。發展至今,此排名囊括了世界性綜合及學科榜單,後也添加了獨立的地區性《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及《馬其頓高校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獲評為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其因以客观数值作為準則而获得赞赏,但其也因忽視了人文與教學素質而受到批评。.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 查看更多 »

乔治·索罗斯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本名是施瓦茨·捷爾吉(Schwartz György),是匈牙利出生的美籍猶太人商人,著名的貨幣投機家,股票投資者,進步主義政治及社會運動家和哲學家、慈善家,用金融市場來實驗自身的哲學理念。现在他是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和開放社會研究所主席,也是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董事會前成员。.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乔治·索罗斯 · 查看更多 »

乔治·阿克洛夫

乔治·亚瑟·阿克洛夫(George Arthur Akerlof,),生於美国康乃迪克州紐黑文市,经济学家,柏克莱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他与迈克尔·斯彭斯、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一起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乔治·阿克洛夫 · 查看更多 »

乔治五世 (英国)

#重定向 乔治五世.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乔治五世 (英国) · 查看更多 »

人类学

人类学(anthropology)一词,起源于希腊文“ανθρωπος(anthrōpos,人)”以及“λογος(-logia,学科)”,意思是研究人的學科。這個學科名稱首次出現於德國哲學家在1501年的作品《人類學——關於人的優點、本質和特性、以及人的成分、部位和要素》(Antropologium de hominis dignitate, natura et proprietatibus, de elementis, partibus et membris humani corporis),當時人類學這個字指的是人的體質構造。Dieserud, Juul (1908) London:Open Court Publishing ISBN 978-0-8021-3943-6 當代人類學具有自然科學、人文學與社會科學的源頭。它的研究主題有兩個面向:一個是人類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一個是追溯人類今日特質的源頭與演變。民族誌同時指稱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依據人類學研究而書寫的文本。從事人类学研究的专家則称为人类学家(anthropologist)。 人類學的基本關注問題是:什麼是智人的定義?誰是現代智人的祖先?人類的體質特徵是什麼?人類如何做出行為?為什麼在人類不同群體之中,有著許多變異與差異?智人在過去的演化歷程,如何影響其社會組織與文化?依此類推。 自從法蘭茲·鮑亞士與布朗尼斯勞·馬凌諾斯基在十九世紀晚期與二十世紀早期從事人類學研究後,這個學科就和其他社會科學學科區分開來,人類學強調對脈絡的深度檢視、跨文化比較(社會文化人類學本質上就是一門比較研究學科),以及對研究區域的長期、經驗上的深入了解,這往往稱為參與觀察。文化人類學格外強調文化相對性,並運用其研究發現來建構文化批判。這在美國特別風行,源於法蘭茲·鮑亞士對十九世紀種族主義的反對,經過瑪格麗特·米德倡導性別平等與性自由,到當代對於後殖民壓迫的批評,以及對多元文化主義的提倡。 在美國,當代人類學通常劃分為四大分支:文化人類學(也稱為社會人類學)、考古學、語言人類學、生物人類學/體質人類學。這個四大分支的人類學也反映在許多大學部教科書,以及許多大學的人類學課程里。在英國以及許多歐洲的大學,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的科系,且被視為不同的學科。 社會與文化人類學受到後現代理論嚴重影響。在1970與1980年代,有一個認識論的轉向,脫離了這個學科所熟知的實證論傳統。在這個轉向中,關於知識的本質與生產的各項議題,佔據了社會文化人類學的核心位置。相對地,考古學、生物人類學與語言人類學,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實證論。由於這種認識論上的差異,甚至導致某些人類學系分家,例如史丹佛大學在1998-9學年,「科學家」與「非科學家」分成兩個科系:人類學,以及文化與社會人類學。(稍後,在2008-9學年,史丹佛大學人類學重新整合為一個科系)。.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人类学 · 查看更多 »

二元经济

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作两部门模型(Dual Sector model)是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的发展经济学模型。.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二元经济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伦敦帝国学院

伦敦帝国学院(正式法律名稱:帝國科学、工程及醫學院;英文: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全稱: The 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是一所位於英國倫敦的公立研究型大學。學院本為倫敦大學聯邦中的一員,後在2007年7月9日其百週年紀念日正式宣布獨立,並由數個機構合併而成:聖瑪麗醫院醫學院(1988年)、國家心肺研究中心(1995年)及查林與威斯敏斯特醫學院(1997年)。後於2003年成立。 帝國學院的本部校園位於倫敦市中心的南肯辛頓,另設切爾西、哈默史密斯、帕丁頓、及校區,並與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開辦新加坡李光前醫學院,為最具規模的校園網絡之一。大學各個學系與研究中心被歸入四大學術學院。其亦為、兩大健康科學學術中心的始創者、眾多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之一。 帝國學院專注於醫學、理工、商學的教研,並為全英最難入讀的學府之一。其於2010-11年獲得全國第二大研究經費資助;2012-13年度的研究總收入為八億兩千兩百萬英鎊,當中的三億多為研究資助。 學院亦長期獲多個國內外大學排名評為全球十強之一。該校校友包括眾多曾在有關領域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及數名政治家。另也有十五位師生校友為諾貝爾獎得主。.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伦敦帝国学院 · 查看更多 »

伦敦地铁

倫敦地鐵(London Underground)是英國倫敦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於1863年1月10日通車。地鐵車輛在倫敦市中心地底運行,至郊區在地面運行,其中地面運行線路占55%。倫敦地鐵在英文中別稱The Tube(管子),名稱來源於車輛在像管道一樣的圓形隧道裡行駛。 今天倫敦已經建成總長402公里的地鐵網,其中160公里在地底,共有11條路線、270個運作中的車站,每日載客量平均高達304萬人。2004至2005年度總載客人次為9億7600萬。以线路长度计算,它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地铁网络,仅次于上海地铁和北京地铁。 2003年起,倫敦地鐵成為倫敦交通局的一部分,該公司同時營運市內巴士(包括倫敦著名的紅色雙層巴士)及倫敦地上鐵系統。 伦敦地铁是國際地鐵聯盟的成員之一。.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伦敦地铁 · 查看更多 »

伦敦唐人街

倫敦唐人街,或倫敦中國城,坐落于英國倫敦-zh-hans:威斯敏斯特市; zh-hant:西敏市;-的-zh-hans:苏豪区;zh-hk:蘇豪區;zh-tw:蘇活區;-(Soho),其中主要有中國餐館、中國商品店和紀念品店。.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伦敦唐人街 · 查看更多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CH(又譯為--,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是奥地利出生的英國知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學家。以坚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反对社会主义、凱恩斯主義和集體主義而著称。 哈耶克是20世紀的主要政治思想家,他所提出的價格信號在協助經濟裡的個體協調經濟活動上的角色一理論,被認為是經濟學的重大突破。哈耶克被廣泛視為是奧地利經濟學派最重要的成員之一,他對於法学、系統思維、思想史、认知科学領域也有相當重要的貢獻。 哈耶克在1974年和他理論的對手贡纳尔·默达尔一同獲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揚他們在货币政策和商業週期上的開創性研究,以及他們對於經濟、社會和制度互動影響的敏銳分析。」在1991年,美國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頒給哈耶克美國總統自由勛章,以表揚他「終身的高瞻遠矚」。.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 查看更多 »

復活節

復活節(Pascha),又稱主復活日,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之一,最初定在猶太人逾越節當日或之後的星期日,但教會在4世紀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決議不用猶太曆,於是改定為每年春分月圓之後第一個星期日。該節日乃紀念耶穌基督於公元30/33年被釘死後第三天復活的事蹟,是基督信仰的高峰,因此被基督徒認為象徵重生與希望;不過現今許多與復活節相關的民間風俗,都不起源於基督教。.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復活節 · 查看更多 »

保守党

保守党(Conservative )是属于偏向右派的保守主義政党,大多主張維持社會現狀,或在穩定中求改革和進步,反對左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及支持市場經濟,強調宗教、家庭等社會傳統價值觀。 大部分民主国家都有保守党的存在。有些這類政黨直接以保守黨為名稱,如英國保守黨。有些非以此為名稱但實質上為該國的政黨,如美國共和黨、澳大利亞自由黨、新西蘭國家黨等。 大部分保守黨均為保守黨組織國際民主聯盟的成員。.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保守党 · 查看更多 »

信息不对称

資訊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指參與交易各方所擁有、可影響交易的資訊不同。一般而言,賣家比買家擁有更多關於交易物品的信息,但相反的情況也可能存在。前者例子可見於二手車的買賣,賣主對該賣出的車輛比買方了解。後者例子比如医疗保险,买方通常拥有更多信息。 不對稱信息可能导致逆向選擇,或是形成經濟租,引發尋租行為。 该现象由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于1963年首次提出。阿克洛夫在1970年代发表著作《柠檬市场》作了进一步阐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史宾斯、斯蒂格利茨由于对信息不对称市场及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Category:法律经济学 Category:市场失灵 Category:信息不对称.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信息不对称 · 查看更多 »

心理学

--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類以及其他动物的內在心理歷程、精神功能和外在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意識、感覺、知覺、認知、動機、情绪、人格、行為和人際關係等眾多領域,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例如:教育學、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精神病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以及文學等等。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体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心理学 · 查看更多 »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圣诞节 · 查看更多 »

地理学

地理學是關於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係,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 地理學家在傳統上被視為和地圖學家同一類,認為兩者都研究地名與數字。雖然很多地理學家都經歷過地名學及地圖學的訓練,但兩者都不是他們的關注重點。地理學家研究眾多現象、過程、特徵以及人類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在空間及時間上的分佈。因為空間及時間影響了多種主題例如經濟、健康、氣候、植物及動物,所以地理學是一個高度跨學科性的學科。 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可以粗略分為兩個領域:自然地理學及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調查自然環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氣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種現象及她們的相互關係。人文地理學專注於人類建造的環境和空間是如何被人類製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其占用的空間。因為以上兩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領域出現,為環境地理學。環境地理學在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成果上,評價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並提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適應自身永續發展的安全狀態和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製度技術)條件。.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地理学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简称北大,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成立之初为中国最高学府,同时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中华民国建立后,校名改为北京大学校,后又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至192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期,“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综合性大学,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大与清华、南开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日本战败后,北京大学回到北平。1952年院系调整后,北京大学聚集了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的自然科学、人文学者,奠定了北大文理两科长期领先的地位。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如今北京大学是一所兼具自然科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医学以及新型工科的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现有六个校区。北京大学校址原本在沙滩红楼、公主府等地,1952年院系调整后迁入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燕园)。燕园兼收中国古典韵味和西方规划理念,主要景观有未名湖、博雅塔等。.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北京大学 · 查看更多 »

國際商業用語

《國貿條規》(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Terms,通常简写为Incoterms)是国际商会所制定关于国际贸易用语的国际惯例,它的副題為《贸易條件的国际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第一版為制定于1936年的《Incoterms 1936》,多次修订至今最新版本为2010年9月27日公布,并于2011年1月1日开始全球实施的《Incoterms 2010》。 最近版中包含了11种贸易术语,按照其国际代码的第一个字母的不同,这11种术语被分为四组:C组、D组、E组和F组。.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國際商業用語 · 查看更多 »

國際關係

#重定向 國際關係學.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國際關係 · 查看更多 »

哲学

哲學(philosophy)是研究普遍的、根本的问题的学科,包括存在、知识、价值、理智、心灵、语言等领域。哲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是其批判的方式、通常是系统化的方法,并以理性论证為基礎。在日常用语中,其也可被引申为个人或团体的最基本信仰、概念或态度。.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哲学 · 查看更多 »

哈罗德·拉斯基

哈罗德·约瑟夫·拉斯基(1893年6月30日 - 1950年3月24日)是英国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1945-1946年任英国工党主席。1926-1950年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 他起先赞成多元主義,1930年后他转向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工人革命。因此,他与反对暴力革命的其他工党领导人产生严重分歧。 他一直支持印度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与印度共和国早期领导人如尼赫鲁交往甚密。为纪念他,1954年印度政府在艾哈迈达巴德建立了哈罗德·拉斯基学院。.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哈罗德·拉斯基 · 查看更多 »

哈耶克

哈耶克或海耶克(Hayek)可以指:.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哈耶克 · 查看更多 »

凯恩斯主义

#重定向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凯恩斯主义 · 查看更多 »

公共行政碩士

公共行政碩士或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MPA)是一种应用性而非实用性的硕士学位,主要培养从事公共事物,公共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高级人才,为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机关和非盈利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政策、公共事物理论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和行政分析者。.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公共行政碩士 · 查看更多 »

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communism;communismus)是一种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产资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而且主张一种沒有階級制度、國家、政府和家庭的社会。在此一體系下,土地和資本財產為人民共同所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637~638页:“共产主义的最重要的不同于一切反动的社会主义的原则之一就是下面这个以研究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实际信念,即人们的头脑和智力的差别,根本不应引起胃和肉体需要的差别;由此可见,‘按能力计报酬’这个以我们目前的制度为基础的不正确的原理应当——因为这个原理是仅就狭义的消费而言——变为‘按需分配’这样一个原理,换句话说:活动上,劳动上的差别不会引起在占有和消费方面的任何不平等,任何特权。”在科學共產主義(馬克思主义以及其各流派)的理論中,它在发展上分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即没收私有制财产为国有化并为公有制社会的起步铺垫基础;中期阶段是公有制社会战胜私有制世界的阶段,由于公有制社会体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优势,能够极大地吸引了私有制社会里的广大中下层人民,使得公有制社会能够在私有制世界的包围圈里得到蔓延与扩展,并不断的突破、战胜私有制世界后,最终公有制世界完全代替私有制世界;高级阶段是在公有制社会更加稳定、成熟的基础上开始步入自由发展的阶段,即迈入自由世界的阶段,当公有制世界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后,自由世界形成雏形,也就是世界上不再有阶级、国家和政府,政府的职能几乎被消耗到社会的各领域里。通常所说的共产主义,指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的自由世界。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歷史唯物主義),资本主义必将为共產主义所取代,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因隨著工業革命後各種機械自動化生產所帶來的高生產力,長期而言經濟生產所需的人力將愈來愈少,在私有財產制度下絕大多數人口將會失業,因此社會若想繼續和平發展就必須進入共產主義,將愈來愈少的工作量分配給各工作人口,除了為興趣而自願長期工作的人之外,基本上多數人可減少許多工作時間后,每个人都有机会自我发展个人素质。共产主义思想在实行上,需要人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精神,而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达到充分的发展和极度的发达。.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共产主义 · 查看更多 »

剑桥大学

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勳銜:Cantab)為一所坐落於英國劍橋市的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劍橋為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前身是一個於1209年成立的學者協會。這些學者本為牛津大學的一員,但後因與牛津鎮民發生衝突而移居至此。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等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並經常獲合稱為「牛剑」。 劍橋大學由31所成員書院及6所學術學院組成。雖大學本身為公立性質,但享有高度自治權的書院則屬私立機構。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工作有別於負責教研的大學中央。劍橋大學是多個學術聯盟的成員之一,亦為英國「金三角名校」及劍橋大學醫療夥伴聯盟的一部分,並與產業聚集地的發展息息相關。 除了各學系安排的課堂,劍橋的學生也需出席由書院提供的輔導課程。學校共設八間文藝及科學博物館,並有館藏逾1500萬冊的圖書館系統及全球最古老的大學出版社。除了學習,學生可加入各學會、學團及體育校隊,參與不同的課外活動。劍橋大學校友包括多位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經濟學家、作家、哲學家。共有116位諾貝爾獲獎者、15位英國首相、10位菲爾茲獎得主、6位图灵奖得主曾為此校的師生、校友或研究人員。.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剑桥大学 · 查看更多 »

勞倫斯·薩默斯

勞倫斯·亨利·薩默斯(Lawrence Henry Summers,),美國經濟學家,在柯林頓時期擔任第71任美國財政部部長。因為研究宏觀經濟的成就而獲得約翰·貝茨·克拉克獎並且在2001年至2006年成為哈佛大學的第27任校長。.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勞倫斯·薩默斯 · 查看更多 »

国际关系

#重定向 國際關係學.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国际关系 · 查看更多 »

倫敦塔橋

倫敦塔橋(Tower Bridge)是英国倫敦一座橫跨泰晤士河的一座高塔式鐵橋,可登入參觀塔橋的建造歷史及俯瞰整個泰晤士河美景,也因位於倫敦塔附近而更馳名。 倫敦塔橋有時會與倫敦橋(London Bridge)混淆,真正的倫敦橋是另一座不同的橋樑,位於倫敦塔橋的上游,兩橋僅相距約1公里,現在成為倫敦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塔橋 · 查看更多 »

倫敦大學

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是由多个行政獨立的院校联合组成的學府(聯邦制大學),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这些院校包括不少世界上最具名望的学校(如倫敦大學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城市学院、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皇家賀洛唯學院、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等)。全英国有大约5%的学生都在伦敦大学的学院中学习过。大學旗下的學院都擁有高度的自治權,各學院在學術上有各自的領域,例如: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負責社會科學、皇家音樂學院負責音樂、金匠學院負責藝文和傳媒、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負責哲學和神學、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負責公共衛生與熱帶醫學、科陶德藝術學院爲頂尖藝術史學府、亞非學院則為世界最重要的亞洲與非洲區域研究機構,其漢學研究與館藏亦享負盛名。2016年新加入的城市学院的法学院以及傳播學院在英國相當知名,在QS新聞傳播科系類排名在全英國第二位。英國衛報記者Michael Hann曾將卡迪夫大學與倫敦大學城市學院的新聞科系比做「傳播界的劍橋牛津」。倫敦大學的學院擁有英國最完整的科系,旗下有些獨立院校(如倫敦大學學院、倫敦國王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皇家賀洛唯學院、城市学院)的規模相比於其他大型大學無異。而倫敦大學主要行政辦公室位於倫敦布卢姆茨伯里區(Bloomsbury)的羅素廣場的议事大楼(Senate House)之內,该处还建有图书馆和校长的住所。 英國和國外很多大學建校時都是倫敦大學的下屬學院,在授權下頒發倫敦大學的學位。例如,南安普敦大學在1952年獲得皇家特許狀(Royal Charter)升格為獨立大學之前,也是作为倫敦大學的一個學院提供倫敦大學學位的。近年隨着教育市場的全球化,越來越多的海外院校被授權頒發倫敦大學的文憑和學位。 1836年倫敦大學最初建校時,只有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这兩所學院。如今學院有19所,除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國王學院之外,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伦敦玛丽王后大学、亞非學院、皇家賀洛唯學院、金匠學院、哲學及神學專科學院、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和倫敦商學院等學院在世界享負盛名。各個學院和研究所分散在大倫敦地區,給予高度的自主權。在多數實際場合中,這些學院被作為獨立的大學對待。根據英國法律,這些學院中有些是有權頒發自己的學位的“認可機構”(Recognized bodies)儘管多數學院並不履行這個權利。另外一些則是僅提供倫敦大學學位的課程的“指定機構”(Listed bodies)。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創建於1894年,2016年加入倫敦大學。 倫敦帝國學院的學生曾經被授予倫敦大學的學位,倫敦帝國學院在2007年7月8日其一百週年校慶之际,正式宣布脫離倫敦大學。伦敦大學校长霍华德·戴维斯爵士发表声明,表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国王学院决定不会退出伦敦大学,但将对2007年9月入学的新生开始颁发学院自己的学位。 伦敦大学下属眾多学院的学术声望在英国可与牛津、剑桥相比拟,三校被称为金三角名校。.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大學 · 查看更多 »

倫敦市

倫敦市(City of London),音譯作西堤區,又稱為--和(市法團使用的官方簡體中文名稱)伦敦金融城,是位於英國倫敦的一個市和郡。自從公元一世紀羅馬人在此殖民起到中世紀,倫敦市一直涵蓋倫敦的大部分,但到今天倫敦的城鎮區域已擴張到遠遠大於倫敦市的地界。倫敦市現在只是大倫敦都會區的極小一部分,但仍是倫敦市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倫敦市是大倫敦各區中兩個擁有“城市”地位的區之一:另一個是與其隔鄰的西敏市。 在英語裏,倫敦市的一個常用別稱是“the City”(“城”,或僅稱“City”——以大寫“C”與整個倫敦城市區分),此外由於其面積為又俗稱“平方英里”(Square Mile)。這兩個名字都經常被用作整個英國的交易和金融服務業的代稱:倫敦市作爲這些行業的集中地,已有相當的歷史。倫敦市法團在海外進行宣傳時選用的官方簡體中文名稱“伦敦金融城”也強調了其作爲金融中心的角色。 作爲地名,“倫敦”現在通常指的是遠大於倫敦市的地區。“倫敦”經常指整個倫敦大都市蔓延區,或所有32個倫敦自治市加上倫敦市本身。這種泛稱的用法最早在16世紀就已出現。 倫敦市的地方政府機構是倫敦市法團,其建制不同於英國其他的所有地方政府。倫敦市法團具有一些作爲地方政府很特別的職責,例如它也是倫敦市的警務負責機構。此外,與多數地方政府不同,倫敦市法團的職責和財產延伸到其轄境以外。法團的首長是倫敦市市長(與大倫敦市長是兩個不同的職位)。现任倫敦市市長(第690任)是安德魯·帕爾密。 倫敦市是重要的商業和金融中心。在19世紀,倫敦市曾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商業中心,現在它仍是重要的商務聚匯點。根據2008年發佈的倫敦排名第一。倫敦市的東部是保險業聚集的中心。近年倫敦在倫敦市外又發展出第二個金融中心,即城東的金絲雀碼頭商務區。 倫敦市的常住人口約為9,401(2016年中統計署估計),但有300,000人每天湧入城中工作。倫敦市内的工作崗位中有四分之三屬於金融服務、專業服務(包括法律、會計等)以及相關工商業服務行業。倫敦市的西部和北部則是法律行業的中心,其中圣殿区域和法院巷地區是英國的四個大律師學院的所在地,其中中殿律師學院和內殿律師學院位於倫敦市的轄境内。.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倫敦市 · 查看更多 »

皮卡迪利圓環

卡迪利圓環(Piccadilly Circus),倫敦最有名的圓形廣場,興建於1819年,早期是英國零售商店所在地,今日為英國倫敦市中心購物街道的圓心點,有五條主要道路交錯於此。倫敦地鐵於該廣場地下設有皮卡迪利圓環站。.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皮卡迪利圓環 · 查看更多 »

玛格丽特·撒切尔

撒切尔女男爵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LG OM PC FRS FRIC(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婚前姓(Roberts),通称戴卓爾夫人,英国政治家,1979年至1990年为英国首相,1975年至1990年为保守党领袖,是英国第一位女首相,亦是20世纪英国连任时间最长的首相。撒切尔曾被一位前蘇聯记者描述为“铁娘子”,而此綽號亦反映了其拒绝妥协的政治立场和领导风格。撒切尔在首相任期內的一系列政策與主張被後世稱為“撒切尔主义”。 撒切尔原於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从事化学研究,后於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屬下的城市法學院修读法律而成为一位大律师。,撒切尔当选为下议院议员()。1970年爱德华·希思组建政府时任命其为。1975年,撒切尔在1975年英国保守党党魁选举中击败希思,成为反对党领袖,亦为英国历史上首位领衔主要政党的女性。在1979年英国大选中,撒切尔当选英国首相。 入住唐宁街10号后的撒切尔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举措,旨在控制失业率和缓解“不满的冬天”期间英国的萧条状况。其政治哲学和经济政策强调自由化(尤其于金融领域)、灵活劳动市场、国有企业私有化及控制工会的影响力。撒切尔在任前期经济萧条持续,失业率居高不下,其支持率持续下跌,但在1982年福克兰战争胜利及此后经济状况好转的局势之下其受欢迎度回升。1983年,撒切尔当选连任首相。 1987年撒切尔再次获得连任。在其第三个任期内,她推行的(通称人头税)非常不受欢迎,其对欧洲共同体的观点亦不受其他内阁成员的支持。1990年11月,在迈克尔·赫塞尔廷对其党内地位提出挑战之后,撒切尔宣布同时辞去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位。1992年她自下议院退休,后被授予终身贵族爵位,称撒切尔女男爵(封邑于林肯郡),在上议院拥有席位。2002年,在一连串轻度中风之后,撒切尔被劝告不要再参加公开演说,但仍在2004年罗纳德·里根的葬礼上致了悼词。2013年撒切尔于伦敦再次中风并逝世,终年87岁。.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玛格丽特·撒切尔 · 查看更多 »

社会学

會學(sociology)起源於19世紀末期,是一門研究社會的學科。社會學使用各種研究方法進行實證調查和批判分析,以發展及完善一套有關人類社會結構及活動的知識體系,並會以運用這些知識去尋求或改善社會福利為目標。社會學的研究範圍廣泛,包括了由微觀層級的社會行動(agency)或人際互動,至宏觀層級的社會系統或結構,社會學的本體有社會中的個人、社會結構、社會變遷、社會問題、和社會控制,因此社會學通常跟經濟學、政治學、人類學、心理學等學科並列於社會科學領域之下。 社會學在研究題材上或研究法則上均有相當的廣泛性,其傳統研究對象包括了社會分層、社會階級、社會流動、社會宗教、社會法律、越軌行為等,而採取的模式則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由於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都是由社會結構、個體機構的影響下塑造而成,所以隨著社會發展,社會學進一步擴大其研究重點至其他相關科目,例如醫療、護理、軍事或刑事制度、網際網路等,甚至是例如科學知識發展在社會活動中的作用一類的課題。另一方面,社會科學方法(social scientific methods)的範圍也越來越廣泛。在20世紀中葉以來多樣化的語言、文化轉變也同時產生了更多更具詮釋性、哲學性的社會研究模式。然而,自20世紀末起的科技浪潮,也為社會學帶來了嶄新的數學化計算分析技術,例如個體為本模型和社交網路。 因其興起的歷史背景,社會學研究的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現代性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實態,或是當代社會如何形成演進以至今日的過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範圍廣泛,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常互動,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家庭、各式各樣的組織、企業工廠等經濟體、城市、市場、政黨、國家、文化、媒體等都是社會學研究的對象,而這些研究對象的共通點是一些具有社會性的社會事實。雖然「社會性」的定義在不同學派之間仍有爭執,但社會事實外在於個人,且對個人的行為跟認知有影響,這一點是大致上為社會學者所共同接受的。.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社会学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

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系列经济体系,,其特点为、民主控制的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这个词也指代与这类体系相关的政治理论。"2.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社会科学

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種種现象。如社會學研究人類社會(主要是當代),政治學研究政治、政策和有關的活動,經濟學研究資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 社會科學起源於西元1930年出版的《社會科學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其內容包含了社會學、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犯罪學、生物學、地理學、醫學、教育學、心理學、語言學、倫理學、藝術、社會工作學及法律學等與社會科學概論相關的一門學科。.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社会科学 · 查看更多 »

社会政策

会政策(Social policy),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市场经济下公民的社会风险。 一般认为,社会政策起源于1873年德国学者组织的“社会政策学会”。第一个给予社会政策以科学概念的是瓦格纳(Adolph Wagner)。1891年他在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社会政策是运用立法和行政手段,调节财产所得和劳动所得之间的分配不均问题。但是只有到了20世纪的中期以后,由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系统科学等学科的加盟,源于社会福利理论的社会政策才逐渐成为为具有开放性、交叉性和系统性等特点的独立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 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社会政策的研究内内容主要涉及政策产生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以及政策在各个相关领域中的应用这两个方面。在后一个方面,社会政策又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社会政策范围仅仅涉及劳工及贫民生活,而广义的社会政策则包括国民福利、就业、住房、健康、文化、教育、人口、婚姻与家庭生活、社区及社会公共环境以及宗教等等。显然,狭义的界定所对应的只是狭义的社会福利政策,而广义的界定则对应于各种社会问题的研究。 国际所公认的社会政策发挥重要作用的阶段,是从二战以后到60年代的20余年间。这一阶段也可以说是费边社社会福利观的全盛时代。费边社提出对福利国家的建议,认为政府应该通过加强财政政策,立法等渠道去再分配财富和其他的权利,使人民在平等的基础上,得以自由地去实践自我。为使社会服务不因贫富差别而出现两种不同的服务标准导致社会风化,费边社提出更积极的改善政府提供的服务,使之与私营服务的素质没有差别(赵维生,1987)。从费边社的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是“为影响社会福利的一系列的政策活动”(Hill,1997)。这可称之为社会政策的简要定义。尽管费边社的建议在当时并没有被接受,但它对后来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却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则为福利国家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福利国家的预演。在战时的社会生产和全体劳动力实行准军事化的集中管理和统筹调度,以及对主要生活用品实行了全员定量分配,这种政策非但没有降低效率,反而使全社会空前团结。正是在这样背景之下,1942年英国战时联合政府委托无党派人士、经济学家贝弗里奇(W.Beveridge)起草了一份准备在战后实施的社会保障计划——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也被认为是社会政策的里程碑。其核心内容是:社会福利是社会集体应尽的责任,是每个公民应享受的权利。报告提出要以社会保险为主要措施,全面消除贫困、疾病、肮脏、无知、懒散等各种社会弊病。报告还提出了关于“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的许多具体设想。并且迅速在欧洲范围内普及开。.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社会政策 · 查看更多 »

科菲·安南

科菲·阿塔·安南(Kofi Atta Annan,),加納库马西人,聯合國第七任秘书长。2001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科菲·安南 · 查看更多 »

科斯塔斯·西米蒂斯

康斯坦丁诺斯·西米蒂斯(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Σημίτης,),生于希腊比雷埃夫斯。毕业于德国马尔堡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1971年起担任德国康斯坦茨大学讲师,同年担任德国吉森大学商法与民法教授,直到1975年为止。1996年1月起到2004年3月任希腊总理。 Category:希腊总理 Category:吉森大學教師 Category: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校友 Category:馬爾堡大學校友.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科斯塔斯·西米蒂斯 · 查看更多 »

第三条道路

三条道路(Third Way),又称新中间路线(Middle Way),是一种走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中间的一种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它由中间派所倡导,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个流派,英国工党称其为「现代化的社会民主主义」。它的中心思想是既不主张纯粹的自由市场,也不主张纯粹的社會主義,主张在两者之间取折衷方案。.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第三条道路 · 查看更多 »

管理学

管理学(又稱管理科學,Management Science)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偏重于用一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来定量定性分析。管理的定義為管理者和他人及透過他人有效率且有效能地完成活動的程序。 以前管理科学主要用运筹学来解决管理中碰到的问题。近十几年管理科学发展很快,它已经不单单是用运筹学来分析一些具体问题,而是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交叉科学来分析如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与不确定性决策,复杂系统的演化、涌现、自适应、自组织、自相似的机理等。已经不是一个运筹学所能涵盖的。由于所有组织都可以被视为一定的系统,管理也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类行为现象,包括设计、促进系统更好地生产。这种观点为“管理”自身创造了发展机会,是管理他人之前,先管好自己的先决条件。 一些人认为管理学应该归入自然科学,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归入社会科学。.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管理学 · 查看更多 »

簡稱

簡稱(英语:For short 或 Abbreviation)是一個名稱的簡短稱呼。簡稱有時又叫作縮寫,但兩者意思並非完全一樣。簡稱既可從全稱中選取關鍵字,也可以用一些通俗的簡短叫法,而縮寫則只能是前者。.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簡稱 · 查看更多 »

紫色

紫色是一種顏色,在科學上有兩種定義:.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紫色 · 查看更多 »

縮寫

縮寫(abbreviation),在语言学裡嚴格地说是一種詞語的簡易格式,又称缩略语或簡稱。但實際上,它是從詞中提取關鍵字來簡要地代表原來的意思。例如,「欧洲联盟」被省略作為「欧盟」。.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縮寫 · 查看更多 »

约翰·希克斯

约翰·理查·希克斯爵士(Sir John Richard Hicks,),英国经济学家,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方法论,及经济史学方面卓有成就。1972年他与肯尼斯·约瑟夫·阿罗一起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被看作是20世纪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学方面最有名的贡献是IS-LM模型,这个模型概括了凯恩斯主义对于宏观经济学的认识。另一个著名的贡献是他关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理论。诺贝尔委员会说,他获奖的原因是他“对总的来说经济平衡理论和福利理论的先驱贡献”。.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约翰·希克斯 · 查看更多 »

约翰·肯尼迪

约翰·費茲傑拉爾德·肯尼迪(英语:John Fitzgerald Kennedy,),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 或杰克·肯尼迪(Jack Kennedy),也译作--,美国第35任总统,是美国颇具影响力的肯尼迪政治家族成员,被视为美国自由派的代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擔任美軍軍官,曾在南太平洋英勇救助了落水海军船员,因而获颁紫心勋章,而後從政,1946年至1960年期间先后推任众议员和参议员,1960年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國首位,亦為唯一一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任期从1961年1月20日开始直到1963年11月22日在德克薩斯州达拉斯市遇刺身亡为止,任内的主要事件包括:試圖廢除聯邦儲備委員會、猪湾入侵、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圍牆的建立、太空競賽、越南战争以及美国民权运动。 由於在古巴危機高峰期間的應對沉著,以及在蘇聯人進入宇宙後全力支持科技競爭,他此後決定的政策方向日後引領NASA成功達成阿波羅登月計劃的壯舉,美國人也收穫大量的高科技優勢,在针对总统功绩的排名中,通常僅被史學家列在排名中上的位置,但他在大眾文化中的地位卻更高,一直被大多数美国人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這和他在冷戰期間太空計畫的關鍵地位極有關連。此外,肯尼迪于1963年11月22日在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遇刺身亡,官方在随后的调查报告表明,李·奥斯華是刺杀肯尼迪的凶手,但奥斯華亦隨即被另一位刺客傑克·魯比刺殺,使得案件真相撲朔迷離。肯尼迪遇刺案被视为对美国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决定性影响的事件之一,因为这一事件在其后数十年中一直影响了美国政治的发展方向。.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约翰·肯尼迪 · 查看更多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第一代凯恩斯男爵(John Maynard Keynes, 1st Baron Keynes,),一般稱作凱恩斯(或譯為--),英国经济学家。 一反自18世紀亞當·斯密以來尊重市場機制、反對人為干預的經濟學思想,凱因斯主張政府應積極扮演經濟舵手的角色,透過財政與貨幣政策來對抗經濟衰退乃至於經濟蕭條 。 凱因斯的思想不僅是書本裡的學說,也成為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世界性經濟蕭條時的有效對策,以及構築起1950年代至1960年代許多資本主義社會繁榮期的政策思維,因而被誇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或譯救世主)」 、「戰後繁榮之父」等。一度主宰資本主義的凱因斯思想也成為經濟學諸學派之一,稱為「凱因斯學派」,並衍生數個支系,其影響力持續至今。 在事業上,凱因斯擔任公職,出任英格蘭銀行董事,並且是數個慈善信託的顧問;他自己也做投資,而且是個成功的投資家,因此凱因斯可謂是理論與應用兼具的經濟學家典範。在生活上,凱因斯是風雅人士,他贊助藝術也做收藏,並且嗜品美酒,尤其是香檳。凱因斯十分善於言辭,雄辯滔滔;其文筆也很出色,由後世著名的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曼曾被《財星》雜誌譽為「自凱因斯以來文章寫得最好的經濟學家」一事可見一斑。1999年《時代》雜誌曾如此追憶凱因斯:「高大、迷人、充滿自信」。.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 查看更多 »

纳尔逊·曼德拉

納爾遜·羅利拉拉·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科薩語發音:;.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纳尔逊·曼德拉 · 查看更多 »

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缩写为NYU)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研究型私立大学。主要的校區位於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附近區域,以華盛頓廣場為中心。学校於1831年成立,今日已經成為全美國境內規模最大的私立非營利高等教育机构,在各类大学排名中均名列前茅,《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和《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把紐約大學均列為全球最頂尖的30所大學的其中之一。 紐約大學由18個學院和研究所組成,大部分的校舍集中于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下城。紐約大學也是世界級的大學,设立了和上海紐約大學分校,同时在阿克拉、柏林、布宜諾斯艾利斯、佛羅倫斯、倫敦、馬德里、巴黎、布拉格、悉尼、特拉維夫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設立11個全球學術中心。 纽约大学目前拥有36名诺贝尔奖得主(參考各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列表),4名阿贝尔奖得主,9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得主,16名普利策奖得主,19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全美大学中最多)。此外,还拥有多名艾美獎、托尼奖、麦克阿瑟奖、古根海姆奖得主。紐約大學校友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根據普林斯頓評論,紐約大學被學生和家長一直認為是一間「頂尖夢想學院」。.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纽约大学 · 查看更多 »

经济学

經濟學是一門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會科學。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源於古希臘的Marshall, Alfred, and Mary Paley Marshall (1879).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经济学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英文:Victorian era),前接喬治王時代,后启爱德华时代,维多利亚时代後期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與愛德華時代一同被認為是大英帝國的黃金時代。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至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的统治时期。此長時期的和平,繁榮得以更加細化英國的理性發展,並鞏固了大英帝國的國家自信.部分学者認為,1832年改革法案的1832年才是該時期理性與政治發展的真正開端。 許多社會歷史學或文學將此時期之風格標定為維多利亞時期或維多利亞風格,尤其是在討論十九世紀中後期當時文化風俗與人民普遍態度時。針對維多利亞時代的研究很多著重於所謂“維多利亞時代道德觀念”,包含了高度的道德操守,與細緻的語言和行為規範。.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维多利亚时代 · 查看更多 »

罗素大学集团

羅素大學集團(The Russell Group)成立於1994年,由二十四所英國一流的研究型大學組成,包含了著名的金三角名校,被稱為「英國的常春藤聯盟」,代表着英國最顶尖的大學。與美國的常春藤盟校不同的是,他們皆由國家資助,其目的是要代表这些机构的观点、游说政府国会、提出研究报告来支持他们的立场。 羅素集團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最初的二十所院校的校長,每年春季固定於倫敦羅素廣場旁的羅素飯店舉行研究經費大會而得名。該集團關心的焦點在於提升研究經費、增加學校收入、招聘最優秀的教職員與學生、降低政府干預及提倡大學合作等。.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罗素大学集团 · 查看更多 »

罗纳德·科斯

罗纳德·哈利·科斯(Ronald Harry Coase,),生於英国英格兰伦敦,经济学家,交易成本理論、科斯定理與寇斯猜想的提出者,對產權理論、法律經濟學與新制度經濟學有極大貢獻,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罗纳德·科斯 · 查看更多 »

罗纳德·里根

罗纳德·威尔逊·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美國政治家,第40任美国总统(1981年-1989年),第33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長(1967年-1975年)。踏入政壇前,雷根也曾擔任過運動廣播員、救生員、報社專欄作家、電影演員,他的演說風格高明而極具說服力,被媒體譽為“伟大的溝通者”,美國人心目中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列根在1980年的選戰中擊敗了當時民主黨的總統吉米·卡特,共和黨也在同年選舉贏得了26年來首次在參議院過半數的席次。雷根推行的經濟政策為供應面經濟學,被人稱為雷根經濟學,將所得稅降低了25%、減少通貨膨脹、降低利率、擴大軍費開支、增加政府赤字和國債,排除稅賦規則的漏洞,繼續對商業行為撤銷管制,使美國經濟在歷經1981-1982年的急劇衰退後,於1982年開始了非常茁壯的經濟成長。他始終強調他對於聯邦政府在处理問題上的能力抱持著懷疑態度,尤其是在經濟問題方面。他的解決方式是撤回政府的干涉並減少稅率和商业管制,以此讓自由市場機制能自動修正所面臨的問題。他在就職典禮那天說道:“政府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政府本身才是問題所在。” 共和黨的支持者盛讚他振奮了美國人在1980年面臨的低落士氣和挫折感,並且讓自由放任的資本主義體制超越政府的管制。在對外政策上,他大幅度擴張軍備,對蘇聯的政策則由原本的圍堵改為直接的對抗。雷根在政治意識形態上貫徹了反共主义與民主资本主义。 許多的觀察家,尤其是美國的保守派,稱讚雷根是美國得以拖垮蘇聯的主要功臣。歷史學家對此還沒有達成共識,一些人認為雷根是促使蘇聯於1991年垮台的主要推手;一些人則認為蘇聯於他任內開始的轉變,只不過是時間上的巧合。雷根兩屆任期完滿結束後,其副總統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於1988年的選戰中,挾著雷根的高昂人氣而大獲全勝並於翌年上半年升為總統,實現世代交接。雷根的總統任期影響美國1980年代的文化,使得美國的80年代也常被稱為“雷根時代”,其右翼及保守派的思想哲學至今仍是美國保守派的標誌。另一方面,部分左派觀點認為雷根的政策為日後美國經濟失衡、貧富差距擴大埋下伏筆,甚至進一步影響21世紀的全球,基督教右派及新保守主義亦在此時取得影響力,改變共和黨日後的政治生態。.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罗纳德·里根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羅伯特·蒙代爾

羅伯特·亞歷山大·蒙代爾(Robert Alexander Mundell,),是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被譽為「歐元之父」。 他主要的学术成就有动态货币领域的开创性研究并提出,推动的发展并为欧元的诞生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还有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羅伯特·蒙代爾 · 查看更多 »

羅素廣場

羅素廣場(英語:Russell Square)是英國倫敦布卢姆茨伯里(Bloomsbury)的一個大型園林廣場,座落於大倫敦卡姆登自治市(London Borough of Camden)。它臨近倫敦大學的議事大樓(Senate House)、圖書館及大英博物館。倫敦地鐵的羅素廣場站就在廣場的東北方。.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羅素廣場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勳銜簡稱:Oxon)位於英格蘭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難以考證,但授課紀錄最晚可上溯到1096年。 牛津大學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後就開始迅速上升。1209年,牛津師生與鎮民的衝突使一些牛津學者另闢蹊徑,他們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後來的劍橋大學。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管理架構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兩校同時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故常被合稱為「牛劍」。 牛津大學由38所獨立書院及4所學術學院組成。 各個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大學。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術學院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牛津大學並沒有獨立於城鎮的主校區,大樓和設施散見整個牛津鎮。 大學的本科教育包括書院的每週輔導課程,以及由學術學院提供的學科課程。上課地點除了書院外,還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講堂、課室及實驗室。牛津大學同時為兩個著名獎學金計劃的舉辦地:一為於2001年設立的克拉倫登獎學金;另一為羅德獎學金。牛津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培養眾多社會名人,當中包括26位英國首相、29位諾貝爾獎得主(只計算學生;連教職員計算則達69位)、6位图灵奖得主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文學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牛津大学 · 查看更多 »

牛津街

牛津街(Oxford Street),是英國倫敦的商業街道,由東向西走,共有3公里。 在12世紀至18世紀,牛津街為死刑犯行刑之地,絞刑架就在西端街頭大理石拱門處。 現在繁華的牛津街上,還時常有雜耍娛樂賣藝者。 牛津街是世界級名店的集中地,品牌旗艦店有馬莎百貨、HMV、Disney Store、Adidas運動用品等,,約有300家大型商場,是歐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牛津街 · 查看更多 »

遺贈

遺贈是遺囑人以遺囑的方式無償所為之贈與他人財產或利益之行為,與一般贈與不同的是,贈與是契約,須有雙方合意才會成立,但遺贈為單獨行為及要式行為(亦即在此,遺囑人必須以合乎法定要件之遺囑為之),因遺囑人單方的意思表示即可於遺囑人死亡時即生效,因而法律允許受遺贈人可以決定為承認或拋棄。如果遺贈的數額侵害到繼承人的特留分,則繼承人還可以行使扣減權來限制遺贈的數額。.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遺贈 · 查看更多 »

聖潘可拉斯車站

#重定向 聖潘克拉斯車站.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聖潘可拉斯車站 · 查看更多 »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於1958年根据英国近百年(1861-1957)的總體經濟数据,画出了一条表现通货膨胀与失业率关系的曲线,数据以名义工资率的变化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关系,低工资变化率与低失业率不能并存,高工资变化率与高失业率不能并存。进而推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因通货膨胀的数据难以取得,于是以名义工资的增长率来代替通货膨胀率),得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负关系。 此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交替关系,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菲利普斯曲线 · 查看更多 »

萧伯纳

蕭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直譯為喬治·伯纳德·蕭,英国/爱尔兰剧作家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联合创始人。早年靠写作音乐和文学评论谋生,后来因为写作戏剧而出名。萧伯纳一生写过超过60部戏剧,擅长以黑色幽默的形式来揭露社会问题。1926年因為「作品具有理想主義和人道主義」而獲1925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Alan Lerner曾改編其喜劇作品《賣花女》(Pygmalion)成音樂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該音樂劇又改編為好萊塢同名賣座電影而家喻戶曉。.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萧伯纳 · 查看更多 »

革命

革命,指權力或組織結構的根本性改變,這些改變是在相對短暫的時間中發生。人們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會中所進行之重大變革。 人們改造自然的重大變革,有技術革命、產業革命等;人們改造社會之重大變革,即社會革命。一般而言,是指由下而上對當前制度進行根本上的變革。社會革命是歷史發展之火車頭;它最深刻之根源是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矛盾。相對於改革,則是由上而下的變革。例如在政治層面上,由下而上以暴力推翻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制,稱之為革命,但也有和平革命。當現存之生產關係成為生產力繼續發展之嚴重障礙時,就要求通過革命,改變舊生產關係以及維護這種舊生產關係之舊上層建築,即改變社會制度,解放被束縛之生產力,推動社會進一步向前發展。相反,由上而下從帝制推行君主立憲制,成立民主議會,稱之為改革。通常革命較激進劇烈,改革則較保守溫和。在階級社會裡,社會革命是階級鬥爭之必然趨勢和集中表現,通常要使用暴力。 在工業層面上的重大革新,稱之為工業革命。通常是指對當前工業或生產模式進行變革,即以新的機器例如蒸汽機取代舊有的人力,提升生產效率。 一般而言,“革命”這個詞表示一個政治制度的改變。Jack Goldstone, "Theories of Revolutions: The Third Generation, World Politics 32, 1980:425-53John Foran, "Theories of Revolution Revisited: Toward a Fourth Generation", Sociological Theory 11, 1993:1-20Clifton B. Kroeber, Theory and History of Revolution,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7.1, 1996: 21-40 而在許多社會科學,特別是社會學,政治學和歷史學方面,社會經濟革命和政治革命受同等程度的研究。.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革命 · 查看更多 »

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1819年爆發彼得盧屠殺事件,創刊人英國記者John Edward Taylor揭露事件的事實。1821年,《曼徹斯特衛報》創刊,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得此名。1855年改為日報。1872年起,斯科特主持编务,将《曼徹斯特衛報》变得高雅生动,奠定了该报成为全国性高级报纸的基础。1959年《曼徹斯特衛報》更名為《衛報》,成为英国第二大高级报纸。《衛報》總部於1964年遷至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倾向為左派,《衛報》受到重視的領域包括世界主義觀點、文藝報導和評論、外國通訊。《衛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同為英國三個著名的高级报纸。.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衛報 · 查看更多 »

西德尼·韦伯

#重定向 第一代帕斯菲爾德男爵悉尼·韋伯.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西德尼·韦伯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米德

詹姆斯·爱德华·米德(James Edward Meade,),英国经济学家。由于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资本流动作了开创性研究,与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奥林一起获得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米德在马莱文学院接受了教育,1926年进入奥列尔学院学习人文科学,之后转向交叉学科PPE(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成绩非常优异。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生阶段,他对经济学的兴趣扩大,在那里他经常与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如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一起讨论问题。 在国际联盟和内阁工作期间,他是克莱门特·艾德礼政府初期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后他先后成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1947-57年)和剑桥大学(1957-67年)的教授。.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詹姆斯·米德 · 查看更多 »

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又译经济计量学,是以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为方法论基础,对于经济问题试图对理论上的数量接近和经验(实证研究)上的数量接近这两者进行综合而产生的经济学分支。也有“经济计量学”的译法。 该分支的产生,使得经济学对于经济现象从以往只能定性研究,扩展到同时可以进行定量研究的新阶段。 「计量」的意思是「以統計方法做定量研究」,「量」字为名词,构成动宾结构,这从其英文metric的含义亦可看出(与数学名词“度量空间metric space”情况类似),所以「量」字應讀作「亮」(中國大陆《现代汉语辞典》2012年6月第6版“计量”条)。设若「计量」的「量」字读为「良」,则是两个动词词素的并列结构,含义略简。另如测智力的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按其内涵则应读「量」字为「良」,此亦可从英文scale的含义窥得。.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计量经济学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经济学奖

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Sveriges riksbanks pris i ekonomisk vetenskap till Alfred Nobels minne;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許多人反對此一通稱)。經濟學獎屬於諾貝爾基金會專屬之「諾貝爾獎」商標中的「一種諾貝爾獎」,是表彰经济学领域杰出研究者的奖项,被广泛认为是经济学的最高獎。儘管此獎項並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5大獎勵領域,但一般認爲此獎與其他諾貝爾獎地位相同,并與它們在同一典禮上頒授。 經濟學獎是由瑞典中央銀行於其成立300週年(1668-1968)時所設立,並於1969年首次頒獎,由挪威人朗納·弗里施和荷蘭人簡·丁伯根共同獲得,獲獎緣由是他們“爲經濟分析中動態模型的發展和應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2007), in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accessed November 16, 2007, fr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诺贝尔经济学奖 · 查看更多 »

財產權

財產權(property rights),也被简称为财产,是指“有金钱价值的权利所构成的集合体。所谓具有金钱价值,指得获有对价而让与,获得以金钱为表示者”。財產權在某些國家受到憲法保護。.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財產權 · 查看更多 »

费边社

费边社(Fabian Society)是英国的一个社会主义團體,成立於1884年,由一群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所发起,以古羅馬名將費邊(Fabius)做為學社名稱的來源,意即師法費邊亞有名的漸進求勝的策略。其奉行的思想被称为費邊主義(Fabianism),又稱費邊社會主義(Fabian Socialism)。费边社的传统重在务实的社会建设,倡导建立互助互爱的社会服务,其實質在於把資本主義社會傳統的自由民主政治與社會主義相結合,從而推行和平憲政和市政社會主義的道路。主张通过渐进温和的改良主义方式来走向社會主義,而非透过列宁主义所主张的阶级革命,并强调通过教育的途径让权力回到知识精英的手中。 尽管费边社本身并未创建一套完整的社会福利理论,但是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明显地贯穿着期望通过社会各阶层的平等,包括平等的财产、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的分配而至自由,由实践平等和自由的理念达至社会合作和互爱的人际关系的理念。这是英国工人群众对福利国家制度最早、最直接的要求。费边主义除了对当时的英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重大影响,更直接影响了英国工党的成立与发展,在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拥有重要的地位。 今日的費邊社以智庫的形式運作,並與工黨有密切的合作關係。.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费边社 · 查看更多 »

默顿·米勒

顿·霍华德·米勒(Merton Howard Miller,),美国经济学家,由于发现了资本结构理论中的莫迪尼亚尼-米勒定理而获的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哈里·马科维茨和威廉·夏普分享)。 米勒在1952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职于美国财政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和芝加哥大学。2000年逝世。.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默顿·米勒 · 查看更多 »

默文·金

--,乐伯里的--勳爵,FBA(Mervyn Allister King, Baron King of Lothbury,),英国经济学家。.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默文·金 · 查看更多 »

黑色

黑色是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黑色 · 查看更多 »

霍本

霍本(Holborn )是中倫敦的一個地區,也指該地區的主要街道“”、和倫敦地鐵的霍本站。 與該地區有關的最早記錄出現於959年和平者愛德加發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份憲章中,這份文件中提到了霍本的聖安德魯教堂。 “Holborn”一名則來自中古英語“hol”(空洞)和“bourne”(小河,即艦隊河),名稱中的「L」並不發音。.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霍本 · 查看更多 »

阿尔弗莱德·马歇尔

#重定向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阿尔弗莱德·马歇尔 · 查看更多 »

阿马蒂亚·库马尔·森

阿马蒂亚·库马尔·森,CH(印地语:अमर्त्‍य कुमार सेन,英语:Amartya Sen,又譯為沈恩,)以对福利经济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98年),后获得印度政府颁发(1999年)。阿马蒂亚·森出生在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桑蒂尼蓋登,其家庭來自東孟加拉邦(今孟加拉国)。1959年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四年以后回到印度,曾在加尔各答、德里任教。1971年他再次回到英国,并于牛津执教。1988年森应聘于哈佛大学担任经济学与哲学教授。1998年,他回到剑桥大学任三一学院院长。.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阿马蒂亚·库马尔·森 · 查看更多 »

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稅暨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縮寫:GATT),簡稱關貿總協定,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为规范和促进国际貿易和发展而缔结的國際協定。 193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蕭條被认为是导致二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导致經濟大蕭條的「貿易保護主義」在战后也被提出反省,使得更加順暢的國際貿易、以及提高各國的開放政策能夠實現。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协定的框架下,再加上國際貨幣基金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協助,許多國家在1947年10月簽署了關稅暨貿易總協定,並在隔年(1948年)正式生效。 關稅暨貿易總協定的原則是自由(第11條:將貿易限制措施轉為關稅,以及降低關稅稅率)、非歧视(最惠國待遇、國民待遇)及多元化,必須在這三項原則下進行自由貿易往來。.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關稅暨貿易總協定 · 查看更多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undell-Fleming Model)是“IS-LM模型”在开放经济中的形式,是一种短期分析,假定价格水平固定;又是一种需求分析,假定一个经济的总供给可以随总需求的变化迅速做出调整,以经济中的总产出完全由需求方面决定。 一般讨论两国模型为例:.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查看更多 »

蔡英文

蔡英文(,排灣語名:Tjuku Tsai),現任中華民國總統、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员会主席及中華文化總會會長。祖籍福建漳州,籍貫屏東枋山,生於中華民國臺北市中山區,曾居於新北市永和區,現遷入總統官邸「永和寓所」。2000年正式踏入政壇,任職於各個部門。蔡英文於2008年民進黨下野之際首次當選民進黨主席,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的主要政黨領袖。2012年首次代表民進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成為台灣首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最終以80萬票之差敗給競選連任之馬英九。2016年再次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選舉,擊敗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及親民黨總統候選人宋楚瑜,成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總統,也是继朴槿惠之后亞洲第二位女性國家元首。.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蔡英文 · 查看更多 »

金三角名校

金三角名校(Golden Triangle)是指位于英国牛津、剑桥及伦敦三个城市的一批最顶尖社会与人文科学研究型大学。http://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uk/story.asp?storyCode.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金三角名校 · 查看更多 »

金融

金融(Finance)是“資金的融通”的省略語。金,指的是黃金;融,最早指固體融化變成液體,也有融通的意思。所以,金融就是將黃金融化分開交易流通,即價值的流通。顧名思義意指融通資金、使資金融洽通達,是指在經濟生活中,银行、證券或保險業者從市場主體(例如:儲戶、證券投資者或者保險者等)募集資金,並藉貸給其它市場主體的經濟活動。從事這一業務的業者稱之為金融業者。研究有關金融的學科稱之為金融學。 从广义上说,政府、个人、组织等市场主体通过募集、配置和使用资金而产生的所有资本流动都可称之为金融。因此,不仅是金融业者,有关政府的财政,行业企业的行为、以及个人的理财都是金融的一部分。金融可以看作为资金的募集配置(籌資)、以及投资和融资(借錢買股)三类经济行为。 行业企业募集资金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金融 · 查看更多 »

金融經濟學

金融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有人误譯為財務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分支,主要研究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如何跨越時間與空間,配置經濟資源。它主要集中在研究貨幣資產的交易活動,最關心的主題包括,時間、不確定性、選擇權以及資訊。.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金融經濟學 · 查看更多 »

金融時報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簡稱FT),是一份以英語發行,財經報導為主,編輯總部位於英國倫敦,日本經濟新聞百分之百控股,平均每日發行量約為45萬份,印有英國、歐洲、美國及亞洲版本的報紙。.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金融時報 · 查看更多 »

金色

金色是一種近似金的顏色。它並不是一種單色,而是漸變的黃色。.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金色 · 查看更多 »

艾伦·格林斯潘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美國猶太人,美國第十三任聯邦儲備局主席。许多人认为他是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和决定性人物,比如他决定美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他被媒體業界看做是“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和“巫师”(wizard of Oz)。.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艾伦·格林斯潘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縮寫:BBC;又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以強調其公營地位)是英国的一家资金主要来自英国国民缴纳的电视牌照费且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也是世界最大的公共广播公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BBC一直垄断着英国的电视、电台广播业务。在1955年英国独立电视台成立之前,BBC一直是全英国唯一的电视、电台广播公司。今天BBC除了是一家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媒体,还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包括书籍出版、报刊、英语教学、交响乐团、互联网新闻服务。.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英国广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英国议会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聯合王国議会(The Parlia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中文简称为英国国会或英国议会,是英国和英國海外領地(独自享有议会主权(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的最高立法机关。英国国会的首领为英国君主;它还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议员分为两种:上议院靈职议员(Lords Spiritual,即英国国教中的高级神职人员)和上议院俗職议员(Lords Temporal,即贵族成员)。上议院议员大部分是以指派方式产生。下议院则恰恰相反,是由选举产生。上议院和下议院位于大伦敦威斯敏斯特市威斯敏斯特宫(即国会大厦)不同的房间内。 国会是由早期为君主提出治国建议的政务会发展而来。理论上国会的权力并不归属于国会,而属于“君临国会”(Queen-in-Parliament,或国王:King-in-Parliament)。尽管有争议,国会中的女王仍常被认为是完整的君主主权。现代的国会权力属于通过民主选举而产生的下议院;君主仅作为象征意义的领袖,而由非选举产生的上议院,其权力也十分有限。 由于以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其立法机构以英国国会为原型,英国国会通常被称作“国会之母”。但这却是对约翰·布赖特(John Bright)的错误引用。实际上,他是在1865年1月18日一篇支持建立国会政府的先锋国家扩大投票权利的文章中谈到“英格兰是国会之母”。.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英国议会 · 查看更多 »

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

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British Library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cience)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主图书馆,也是世界最大的社科类图书馆。.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英国政治经济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英镑

英镑(記號:£)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蘭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Great British Pound)。 除了英國,今日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英镑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

英格蘭(England),又稱作英倫、英國,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一個構成國,位於大不列顛島的東南方,蘇格蘭以南,威尔士以東,是英国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部分。虽然就传统上一般可以认为其政治地位相当于一个国家,但以国际通行标准上其仍然是一级行政区。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蘇格蘭之間是以哈德良长城為界。英格蘭這個名字源自「盎格魯人」(Angles),其原名「Engla-lond」意为「盎格魯人之地」,他們繼凱爾特人之後來到這個地方,属日耳曼民族。.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银行

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是英國的中央銀行,该银行于1694年以私营方式成立,自1931年起服从于财政部的政策并于1946年被收归国有。1997年间英格兰银行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机构,由政府全资所有但拥有自己独立的货币政策。 英格兰银行垄断了英格兰及威尔士地区的纸币发行权,并且该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获得了管理全国货币政策的授权。而财政部则保留了在极端情况接管该权限的资格(但必须在接管后28天内获得国会的认可)。 它負責貨幣供給,印發鈔票,向英國政府和其他銀行提供貨幣,管理黃金和通貨儲幣。 银行总部自1734年起一直设置在伦敦市的针线街,因此被人戏称为「針線街的老管家婆」。銀行的首腦為總裁,由政府任命。 英格兰银行现任行长是马克·卡尼,于2013年7月1日接替了前任行长默文·金恩爵士的职位,任期5年。马克·卡尼是英国央行史上的第一位外籍行长。.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英格兰银行 · 查看更多 »

耶鲁大学

耶魯大學(英文:Yale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於美國紐黑文市的私立研究型大學。學校最初於1701年10月9日,以“大學學院”之名成立,是全美第三古老的高等學府。校方為了感謝伊利胡·耶魯(英屬東印度公司總裁)的捐助,而在1718年改名為“耶魯學院”。學院最初旨在為公理會培養神學與聖典語言學人才,其後自1777年起加入了人文與科學教育課程。19世紀期間,學校增設了多所研究生與專業學院,更於1861年頒發了美國第一個博士學位。1886年,耶魯正式以現代大學的運作模式辦學。 耶魯大學的各個學術單位被歸入12所學院裡:最原始的本科學院、文理研究院及10所專業學科學院。儘管大學是由耶魯校董會所管理,但每個學院都有權編制、修改及監察自己的學位課程。除了紐黑文市中心的中央(本部)校園外,耶魯還在該市的西部建設了多個體育場所(包括了)及西黑文校園,亦在新英格蘭地區擁有多個森林與自然保育區。截至2015年6月30日,耶魯的捐款回贈達到二百五十六億美元,金額在全球教育機構中位列第二。 耶魯的--教育為博雅模式,並提供多個,附設住宿學院系統;研究或專業學科課程的模式則各有不同。幾乎所有的大學教職員都會參與教授本科課程。館藏逾1500萬冊,是全美第三大的圖書館系統。除了學習外,學生還能通過名為“耶魯牛頭犬”的校隊參與各種跨校體育競賽,也能加入各個學會。 畢業於耶魯大學的著名人士來自不同學術範疇:這包括了5位美國總統、15名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多個國家政治要員及13位在世的億萬富豪。另也有60名諾貝爾獎得主及230位羅德學者是此校的師生或校友。.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耶鲁大学 · 查看更多 »

G5超级精英大学

G5“超级精英”大学(the G5,或the G5 group,或the G5 super elite),是被英国媒体报道的5所高等学校的并称。在2004年被泰晤士高等教育报道谣传五所自称“超级精英”的大学秘密联合向英国政府申请额外经费,以限制英国及欧盟学费被限制在三千英镑之内。且威胁政府,否则将减少英国本土招生数量。被报道的大学包括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帝国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及伦敦大学学院。但此动议以2010年组建的保守党-自民党联合政府将学费上限提升至9000英镑宣告失败。G5 大學皆為羅素大學集團成員,業被譽為"英國常春藤聯盟"中最菁英的大學。.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G5超级精英大学 · 查看更多 »

IS-LM模型

IS-LM模型(Investment—Saving / Liquidity preference—Money supply model)是一个總體經濟模型。它表現了貨幣市場的利率,與商品及服務市場的實質商品產出之間的關係。IS和LM曲线的交点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两者同时达到均衡的标志。也被称为一般均衡。新古典綜合學派用此來解释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思想。凯恩斯认为政府行为可以有效地干预经济发展。 IS-LM模型和他表述的基本理论散见于各种宏观经济学理论。本·伯南克曾这样评述:“不管他们把IS-LM模型叫什么,绝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都在使用这类的模型来组织思考总供给是如何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IS-LM模型 · 查看更多 »

QS世界大学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英文: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為英國Quacquarelli Symonds發表的年度大學排行榜。QS公司最初與《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合作,兩者於2004-2009年期間聯合發表《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其後,QS以固有的方式繼續公佈自己的排行榜,泰晤士則采用新的方法,並推出自己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目前,QS與愛思唯爾合作發布排名,榜單涵蓋世界綜合與學科,另有亞洲、新興歐洲與中亞地區、拉丁美洲、阿拉伯地區、金磚五國共五個持不同準則的地區排名。其獲評為世上最受注目的大學排行榜之一,但也因具較多主觀指標而存在批評意見。.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QS世界大学排名 · 查看更多 »

UCAS

UCAS(全稱: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是英國全國大學的統一學生申請機構。其資金來自申請學生所付的申請費,和各大學及學院所付的均攤費。 UCAS總部在切爾滕納姆Marle Hill附近,處在B4075和A435的交叉處。 靠近切爾滕納姆賽馬場,處在教區佩斯貝瑞內。.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UCAS · 查看更多 »

林肯律師學院

尊貴的林肯律師學院(The Honourable Society of Lincoln's Inn),簡稱林肯律師學院(Lincoln's Inn),是英國倫敦四所律師學院之一,負責向英格蘭及威爾斯的大律師授予執業認可資格。另外三所律師學院分別是中殿律師學院、內殿律師學院和格雷律師學院。林肯律師學院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14世紀至公元15世紀,學院名稱相信是以第三代林肯伯爵·亨利·德·萊西命名。 林肯律師學院座落於倫敦卡姆登自治鎮內的霍本(Holborn),接壤倫敦市和西敏市外圍,毗鄰皇家司法院,最就近的地鐵站是贊善里站。.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林肯律師學院 · 查看更多 »

杜正勝

杜正勝(),臺灣高雄永安人,歷史學者,專長在中國上古史、中國古代社會史學者,專研古代社會史、文化史、醫療史等。1992年7月榮膺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小學教師,臺灣東吳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教授、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陳水扁執政時期的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等職。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教授、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1984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暨通信研究員(2000年5月20日-)、《大陸雜誌》主編(1988年7月-)、《新史學》主編(1990年-)、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年-)。.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杜正勝 · 查看更多 »

格哈特·施羅德

格哈特·弗里茨·库尔特·施罗德(,),生於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莫森貝格,德国政治家,曾任德国总理。.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格哈特·施羅德 · 查看更多 »

欧元

欧元(;ISO 4217代码),港澳常稱歐羅,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这19国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義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馬爾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脱维亚、立陶宛,合称为欧元区。目前共有3.3亿人使用欧元,如果加上与欧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欧元影响到全球4.8亿人口。2006年12月,共有6,100亿欧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8,020亿美元。欧元流通的现金总价值超过美元。 1欧元(euro)等於100欧分(cent)。.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欧元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欧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歐洲之星

歐洲之星(Eurostar)是一條連接英國倫敦聖潘克拉斯車站(2007年11月14日後改為此站)與法國巴黎(北站)、里爾與比利時布魯塞爾(南站)以及荷蘭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的高速鐵路服務。這種列車離開倫敦之後便跨越英吉利海峽進入法國,在比、法、荷境內歐洲之星列車與法國TGV和Thalys使用相同的軌道,在英國境內則行走一段符合TGV標準的新軌道,這個已於2007年完工的兩階段計畫被稱為英法隧道連接鐵路(Channel Tunnel Rail Link)。.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歐洲之星 · 查看更多 »

比尔·克林顿

威廉·傑弗遜·克林顿(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暱稱比尔(Bill),他的姓 Clinton 在--。他是美国律师、政治人物,民主党成员,曾長期擔任阿肯色州州长(1979年-1981年、1983年-1992年)和第42任美国总统(1993年-2001年)。 克林顿是美国历史上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和约翰·甘迺迪的第三年轻(若已当选為準,則為第二年輕)的总统,也是首位出生于二战后婴儿潮中的总统。 克林顿被称为新民主党人,其領導和革新民主黨的执政理念也被稱为第三种道路和回歸中間路線。执政期间他着力加税和扩大联邦政府开支,导致政府多次停摆。1999年在克林顿执政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和国库盈余5590亿美元。克林顿在其第一個总统任期内由于推行讓美國醫療改革等政策的失败,共和党在事隔40年之后首次获得众议院的控制权。而在第二个任期内,克林顿因伪证罪和妨碍司法罪被众议院弹劾,但最终参议院否决了弹劾案。 克林顿以65%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创下了55年來二战后美国总统离任最高支持率纪录。此后,克林顿一直进行公开演讲和人道主义工作,成立了克林顿基金會,致力于艾滋病和全球变暖等国际问题的防治。2004年,克林顿出版了自传《我的生活》。 在美國在線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克林頓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七位。.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比尔·克林顿 · 查看更多 »

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

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Vicente Fox Quesada,1942年7月2日-)墨西哥政治家。第70任总统。.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比森特·福克斯·克萨达 · 查看更多 »

汇率

在经济学上,汇率(exchange rate,foreign-exchange rate,forex rate,FX rate,或Agio)定义为两国货币之间兑换的比例。通常会将某一国的货币设为基准,以此换算金额价值他国几元的货币。在英文使用方面,有时简写为FX,此为外国货币Foreign Exchange的简写。 通俗地说,汇率是一国货币单位兑换他国货币单位的比率,也可以说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汇率的特性在于它多半是浮动的比率。只要货币能够透过汇率自由交换,依交换量的多寡,就会影响隔天的汇率,因此,有人也以赚汇差营利,今日以较低的比率购进某一外币,隔日等到较高的比率出现时,再转手卖出。 所以有时汇率也能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了解外汇储备也能看出这个国家的出口贸易状况。跟通貨膨脹及利率亦有關。 汇率亦是各个国家为了达到其經濟目的的金融工具之一,例如買賣外匯或進行貶值來換取出口。 報價方式:.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汇率 · 查看更多 »

河狸

河狸属(學名:Castor)是囓齒目河狸科的一属,也是河狸科存活至今的唯一一属,是世界第二大的囓齒動物,本屬现存兩種河狸。 河狸有「自然界水壩工程師」之稱。主要分布在美洲北部,至於歐洲和亞洲的分布則非常少。 在歐洲,河狸受到聯合國的保護,在中國河狸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並設有新疆布爾根河狸自然保護區。.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河狸 · 查看更多 »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英文: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為《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發表的年度世界大學排名。此機構原本與QS公司合作,於2004-2009年期間聯合推出《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但後各闢蹊徑。泰晤士改與路透社及近期的愛思唯爾合作,並建立了自己的排名系統。發展至今,此排行榜囊括了世界綜合、學科、聲譽,以及亞洲及金磚五國兩個地區性榜單。《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獲評為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其因採用了較為客觀的準則而獲得一些學者的讚賞,但也因部分調查方式不周延及具一定的商業性質而惹來批評。.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 查看更多 »

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River Thames,,)是位於南英格兰的一条河流,全長約346公里,流經英格蘭的三個郡,為英格蘭最長之河流、英國第二长河,次于354公里的塞文河,也是全世界水面交通最繁忙的都市河流和倫敦地標之一。在泰晤士流域形成了許多英格蘭城市,除去倫敦之外,還有牛津、雷丁和溫莎等。 泰晤士河在英國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地位,在工業革命之後因為大規模的河上運輸導致河流污染,因而引發了包括瘟疫、大惡臭等一系列的問題,隨著重工業的減少其情況已經改善了許多。 而其於英國文化意義也不可忽視。泰晤士河是許多英國水上運動,如牛津劍橋賽艇對抗賽、1908年夏季奧運會划艇賽、1948年夏季奧運會划艇賽的舉辦地。《柳林風聲》等文學作品也是以泰晤士河流域的風物為背景寫成的。.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泰晤士河 · 查看更多 »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法律 · 查看更多 »

本·伯南克

本·沙洛姆·伯南克(Ben Shalom Bernanke, ,),美国猶太裔经济学家,曾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2015年4月16日,伯南克取得城堡對冲基金高級顧問一職。.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本·伯南克 · 查看更多 »

最优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是首先由加拿大经济学家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随后,麦金农(Ronald McKinnon)、凯南·英格拉姆、哈伯勒·弗莱明、托维尔·威利特、杜德·格雷威,以及保罗·克鲁格曼都对此做出过贡献。 任意两个区域,他们可以使用各自的货币,也可以使用共同货币,取决于是否好处多于弊端。最优货币区理论考虑生产要素流动、经济开放度、通货膨胀率、政策一体化、外部冲击、转换成本等因素,以判断在两个或多个区域实行共同货币是否更有利。一般说来,「区域」是一个国家或政治上相对独立的地区。.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最优货币区 · 查看更多 »

戴维·卡梅伦

--(David William Donald Cameron,),原官方漢化譯名為甘民樂,於2010年和2016年間出任英國首相兼第一財政大臣、公務員事務部大臣、保守党黨魁和英國下議院威特尼選區的議員。卡梅倫是英國自1812年的利物浦伯爵以來最年輕的首相,就任時僅43歲,比44歲成為首相的貝理雅年輕。卡梅倫内阁也是二战后英国首个联合政府。2015年英國大選,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成功連任,並組建23年來保守黨首個多數黨政府。 2016年6月24日,因英国脱离欧盟公投结果以52%赞成脱离,卡梅伦引咎宣布辭去保守黨黨魁及首相,宣布將於10月保守黨大會舉行選出新黨魁後辞去英国首相职务。惟黨魁選舉因7月11日利雅華退選,剩下唯一候選人內政大臣文翠珊自動當選,使卡梅倫宣佈提早於7月13日辭任首相,結束6年的首相任期。2016年9月12日,卡梅倫辭去國會下議院議席,結束政治生涯。.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戴维·卡梅伦 · 查看更多 »

戈登·布朗

--(James Gordon Brown,),,英国政治人物,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曾任英國首相、財政大臣及工党黨魁。2007年至2010年担任英国首相及工党领袖,1997年至2007年则于工党政府中任财政大臣。1983年至2015年布朗亦为英国国会议员,前后分别代表及柯科迪和考登毕斯选区。 白高敦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於一間继续教育机构內授课,后成为电视台记者。1983年大选后,他当选东邓弗姆林选区议员。1989年,他加入影子内阁,受任为,並於1992年升任。1997年英国大选中工党获胜后,他被选为财政大臣,其总任期在英国现代历史上为最长者。 白高敦在其财相任期内大幅度推动货币和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改革,赋予英格兰银行利率定制权,大幅扩张财政部权力,并将银行监管责任交予。他亦于其首部预算中废止公司预扣税,并于末部预算中废止本人于1999年引入的10%基税,受到一定争议。2007年托尼·布莱尔辞去首相职位,布朗在党内选举中未遇敌手,自动当选首相。 前期布朗作为首相支持率较高,但在2008年经济衰退后工党受欢迎度下滑,2009年在地方和欧洲选举中连续受挫。2010年大选中工党于下议院失去91席,为党史自1931年来最惨重的失败,并使保守党成为悬浮议会中第一大党。工党同自由民主党开始进行组阁商谈,布朗暂时留任首相,但其最终于2010年5月10日宣布将辞去党首职位。5月11日工党组阁计划宣告失败,布朗正式宣布辞去首相及党首二职。戴维·卡梅伦接任首相职位,埃德·米利班德接任工党领袖职位。 布朗在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扮演重要角色,为维持联合一方拉取选票。.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戈登·布朗 · 查看更多 »

星期日泰晤士報

《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英國的一份於每周日出刊的報紙。 《星期日泰晤士報》也有出版愛爾蘭共和國的版本,不過其與《愛爾蘭時報》沒有直接關聯。《星期日泰晤士報》由時報報業公司(Times Newspapers Ltd)出版,而該公司又是新聞集團的下屬企業。.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星期日泰晤士報 · 查看更多 »

施卓琪

--(Jacqueline Jill "Jacqui" Smith,),--,英國工黨政治家,1997年至2010年間任下議院雷迪奇選區議員,2007年至2009年是英國歷來首位出任內政大臣的女性,也是繼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和前外相貝嘉晴後,第三位出掌重大國務官位的女性。 --在內政大臣任內爭議不斷,在2008年她嘗試立法賦予警方權力扣留「懷疑恐怖份子」或「涉及恐怖主義活動人士」最多42日,但被上議院否決;另外在受到多方阻力下,她繼續推動英國的國民身份證計劃,並在2008年11月率先向定居英國的非歐盟人士發放首批身份證。 在2008年11月27日,下議院發生議員辦公室遭受警方搜查的事件,--被指事前不獲知會,而倍受反對黨抨擊。但她任內最大污點,是在2009年2月捲入國會津貼醜聞,被傳媒揭發涉嫌違規申領議員津貼,將倫敦的臨時住所申報為「第一居所」,但卻把與家人同住的雷迪奇住所申報為「第二居所」,以便申領「第二居所津貼」。到2009年3月,傳媒再揭發她曾動用納稅人公帑,報銷兩齣各值5英鎊的色情電影,引來輿論責難,民望急跌。儘管--強調有關電影由丈夫訂購,但她仍致以道歉,並承諾全數退還涉及款項。 津貼醜聞對--構成重大打擊,她除了在2009年6月退出內閣外,在同年10月再被下議院建議就津貼醜聞向下院全院道歉,最後在2010年大選,她敗於保守黨對手,為13年的下院議員生涯畫上句號。.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施卓琪 · 查看更多 »

文学士

文學士(B.A.或A.B.,詞源來自拉丁語的artium baccalaureus),這一種是本科教育(undergraduate)學士學位,大部分大学授其予修讀人文學科學科之學生,一般包括文學、語言學、歷史、地理、文化研究和傳意學等。在不同國家的教育體制,要取得文學士學位需三年至四年時間,部份國家的大學更設有榮譽文學士,通常由學業成績決定其榮譽等級。 Category:高等教育 Category:學士學位.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文学士 · 查看更多 »

改良主义

改良主义(Reformism)是相对激进革命而言的修正主義政策。.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改良主义 · 查看更多 »

政治学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為、政治體制以及政治相關領域為主的社會科學學科。在西方,政治學在學術領域裡的研究也被稱為政治研究、政治科学、或只有政治兩字。政治學意味著在學術上的研究領域,政治研究則代表了更廣泛的研究領域。 對政治的研究由於政治學家們對政治過程的牽涉而變得更為複雜,他們提出的學說常成為其他評論家理想中的政治框架,例如記者、特殊利益集團、政治家(政客)、和選民們的議題分析以及選擇。政治學家可能成為某些特定政治家的顧問,甚至自身投入政壇擔任公職。政治學家們也常在政府部門裡工作,或替某些政黨工作。他們也有可能參與非政府组织或其他政治運動。受過政治學教育和訓練的人也可能具有商業企業和團體所需要的經驗及價值。智庫、研究組織、以及和民意測驗及公共關係有關的私人企業也可能雇用政治學家。以美國為例,政治學家被稱為「美國問題專家」(Americanists),專注於各種數據如選舉、輿論和公共政策(如社會福利的改革)、國外政策、美國國會權力、和最高法院在一些議題上的立場等等。.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政治学 · 查看更多 »

托尼·布莱尔

--(,),,生于苏格兰爱丁堡,英國政治家,1994年至2007年任工黨黨魁,1997年至2007年任英國首相。在2007年6月27日辭任黨魁、首相及下議院的英格蘭東北部塞奇菲爾德選區議員,另外又獲中东问题有关四方委任為中东问题特使,直至2015年。 貝理雅自1994年7月21日起出任工黨黨魁,接替突逝的前黨魁約翰·史密斯。在他領導下,工黨進行重新定位及調整路線,結果在1997年英國大選中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結束了保守黨長達18年的執政時期,而那次也是保守黨自1832年以來輸得至為慘烈的一次大選。布莱尔執政10年,是工黨歷史上在任最長的首相,也是該黨唯一一位帶領工黨連續三次贏得大選的首相。他在任內雖然進行了不少的成功改革,但因支持及參與美國領導的伊拉克戰爭,而使得其相關政策備受爭議。.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托尼·布莱尔 · 查看更多 »

拉丁语

拉丁语(lingua latīna,),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皇帝時期使用的書面語稱為「古典拉丁語」,屬於印欧语系意大利語族。是最早在拉提姆地区(今意大利的拉齐奥区)和罗马帝国使用。虽然现在拉丁语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死语言,但仍有少数基督宗教神职人员及学者可以流利使用拉丁语。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會議的语言和礼拜仪式用的语言。此外,许多西方国家的大学仍然提供有关拉丁语的课程。 在英语和其他西方语言创造新词的过程中,拉丁语一直得以使用。拉丁语及其后代罗曼诸语是意大利语族中仅存的一支。通过对早期意大利遗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证实其他意大利语族分支的存在,之后这些分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逐步被拉丁语同化。拉丁语的亲属语言包括法利斯克语、奥斯坎语和翁布里亚语。但是,威尼托语可能是一个例外。在罗马时代,作为威尼斯居民的语言,威尼托语得以和拉丁语并列使用。 拉丁语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它有三种不同的性,名词有七格,动词有四种词性变化、六种时态、六种人称、三种语气、三种语态、两种体、两个数。七格当中有一格是方位格,通常只和方位名词一起使用。呼格与主格高度相似,因此拉丁语一般只有五个不同的格。不同的作者在行文中可能使用五到七种格。形容词与副词类似,按照格、性、数曲折变化。虽然拉丁语中有指示代词指代远近,它却没有冠词。后来拉丁语通过不同的方式简化词尾的曲折变化,形成了罗曼语族。 拉丁语與希腊语同為影響歐美學術與宗教最深的语言。在中世纪,拉丁语是当时欧洲不同国家交流的媒介语,也是研究科学、哲学和神學所必须的语言。直到近代,通晓拉丁语曾是研究任何人文学科教育的前提条件;直到20世纪,拉丁语的研究才逐渐衰落,重点转移到对當代语言的研究。.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拉丁语 · 查看更多 »

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

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Th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简称GCE A-Level或A-Level)是学生完成12-13年级的两年制大学预科的学业后,所取得的由英国(不包括苏格兰)或英国海外属地教育部颁发的的普通中等教育文凭,在修读完中等教育普通證書之后参加,供16-19岁的学生修读,通常为期两年。A-Level在1951年首次推出,用以取代以前的高等中学毕业会考(HSC)。完成A-Level学业之后,通常会得到GCE A-Level证书。 A-Level中文译作“高级程度”。在新加坡,有时候也写成 'A' Level(中文译成“'A'水准”)。而香港地區正式法定中文名稱為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A-Level是源于英国的通過考試而取得畢業證書的制度。英国以外的其他一些国家地区,如新加坡、斯里兰卡和香港,也有A-Level学制,但不一定使用GCE的名称。新加坡、马耳他、南非也会举行同名的考试,但由于教育制度已经发生改变,在这些地方的A-level教育通常已经在风格、系统上有了较大转变,香港的HKALE也没有称为GCE,而作Hong Kong Advanced Level Examination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 现在A-Level资格在全球许多非英属地区也可以获得,由于它在全球具有普遍的认可性,使之成为很多国际学校教育体系的选择。中国大陆很多高中也正在和英国展开2+2的合作。.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普通教育高级程度证书 · 查看更多 »

2004年12月

没有描述。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2004年12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和2005年11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政经学院伦敦经济学院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倫敦政經學院倫敦經濟及政治科學學院倫敦經濟政治科學學院政治經濟學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