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京剧

指数 京剧

京劇又称京戲,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现在的臺灣又稱为平劇、國劇,是中国戏曲劇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劇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劇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98 关系: 嚴顏劉大鵬十三妹卓文君台視家庭台叶少兰叶盛兰司马懿吳有禹壓軸夏侯惇天女散花天津市外省人奚啸伯女儿冢如来佛祖姜维姜鳳山孟小冬孙毓敏孙悟空定军山宇文成都宋士芳尚小云封神演义小王桂卿小生尤繼舜尹俊山东省岳飞巴特尔上海市上海京劇院上海人严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國國家京劇院中國電視公司中国大陆中国戏曲中華電視公司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常秋月常遇春七小福 (演員)丑角专诸...三庆班乾隆庚金群于占元京劇現代戲京二胡京剧京剧四大名旦京剧相关主题列表京胡廉颇张飞张茜弦子張君秋張世恩張馨月張郃張鑫海張雲何順信余叔岩余三勝徐靜琪侯佑宗徽劇徽班念白北平市北平戏曲专科学校北京市北京京剧院北京话北齐包拯國家戲劇院國立國光劇團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國民黨北伐刘长瑜刘桂娟刀馬旦周少麟周信芳周長華呂永輝唐在炘唐玄宗唐繼榮唢呐唱腔六月雪关羽关胜典韦兹姆里·利姆元華元雜劇四大声腔四郎探母倪秋萍王少卿王凤朝王玉璞王瑞芝王瑶卿王燮元王蓉蓉碧玉簪秦腔秦桧秦慧芬科班程咬金程砚秋程长庚空城計穆桂英挂帅窃符救赵章遏雲童芷苓竇爾敦羿 (唐堯)炎黄春秋焦寶宏熊承旭燕守平當代傳奇劇場牡丹亭盖叫天白帝城白登雲花衫花脸花旦遊園驚夢道光鍾世章荆轲荀慧生華容道萬瑞興蝴蝶梦青衣顧正秋项羽行當袁世海袁和平颖考叔裴世長裘盛戎西皮西施馬學義馬武香港言少朋言菊朋言慧珠马连良骂死王朗高庆奎謝光榮譚世秀譚鑫培魏忠贤魏蓮芳魏海敏魯華鲁迅賈賢英賀后罵殿贵妃醉酒趙匡胤趙燕俠趙濟羹身段黄忠齊如山龚云甫辽宁省霸王别姬 (京剧)郝寿臣郝德泉胡琴胡芝風蘭陵王蘇煥學赵高關肅霜董卓董翠娜铙钹锁麟囊蔣中正政府蔣阿炳臺北市藝文推廣處臺北新劇團臺灣臺灣主體性臺灣電視公司臺灣戲曲中心金彥龍金國賢金惠武雁门关雷峰塔老生老郎神老旦逍遥津陳平一陈永玲查長生林宗禔林鑫濤林懋榮李壽成李多奎李奎林李少春李世芳李世濟李玉茹李莉李萬春李超李麗李胜素李門李逵李朝貴李海燕李文敏李慕良杨宝森杨小楼杨月楼杭子和杜十娘杜近芳样板戏梆子梅兰芳梅葆玖梅雨田楊寶忠楊秋玲武生武旦歌舞伎江苏省江苏省演艺集团汪桂芬汪本貞汾河湾汉剧 (湖北)汉族沈玉才洪金宝洛神淮安市清朝满族朱仙镇月琴成龍戴綺霞明傳奇明朝昭君出塞昆曲流行音乐断桥新舞台方榮翔文化大革命文醜日本旦角打金枝曹操智取威虎山 扩展索引 (248 更多) »

嚴顏

#重定向 嚴顔.

新!!: 京剧和嚴顏 · 查看更多 »

劉大鵬

劉大鵬,台灣京劇鼓師。陸光劇校、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畢業。國立台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國立台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兼任副教授,著有《京劇鑼鼓進階教材》等書。.

新!!: 京剧和劉大鵬 · 查看更多 »

十三妹

《十三妹》 (英文:The Legend of the Unknowns),是香港無線電視的劇集,於1983年首播,共20集。在台灣則由中視在1983年6月11日至7月30日期間,於每週六晚間8點到10點播出國語配音版本(因一次播出兩小時且經過剪輯,故為全8集)。.

新!!: 京剧和十三妹 · 查看更多 »

卓文君

卓文君,原名文後,西漢人。司马相如之妻。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卓家以冶铁致富,秦始皇灭赵进行统一之际,强迫赵国富户迁移到川峡等地,邯郸城卓氏被迁临邛(今四川省邛崃市)。.

新!!: 京剧和卓文君 · 查看更多 »

台視家庭台

台視家庭台曾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旗下頻道之一,以家庭婦女與職場女性以及其所延伸出來的上下兩代家庭成員(包括夫妻、親子等)作為主要目標收視族群,製播符合台灣傳統主流家庭價值與女性價值的節目內容,主張重視家庭倫理、兩性關係、親子教育、婚姻價值、終身學習等,並標舉「女性」(female)、「家庭」(family)、「時尚」(fashion)、「貼心」(friendly)、「快樂」(fun)作為台視家庭台節目的五大內涵,稱為「5F」。.

新!!: 京剧和台視家庭台 · 查看更多 »

叶少兰

葉少蘭(),原名葉強,又名葉金泰,京劇演員,工小生,現在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正高級職稱。 他是葉盛蘭與劉淑卿的小兒子,哥哥葉蓬工京劇老生。 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展開與杜近芳的合作,后參加战友京剧团。 曾整理葉盛蘭生前的《呂布與貂蟬》演出劇本,擔任舞台導演和主演,重新搬上京劇舞台,被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文化艺术界,分入第二十六组。并担任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专委。.

新!!: 京剧和叶少兰 · 查看更多 »

叶盛兰

葉盛蘭,京劇演員,工生行,拜師程繼仙,中國農工民主黨人士。.

新!!: 京剧和叶盛兰 · 查看更多 »

司马懿

司馬懿(),字仲達,后世称赞其为冢虎,河內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权臣、政治家、軍事家。曾抵禦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北伐軍,堅守疆土。歷經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晚年發動高平陵之變,掌握曹魏的政權。 嘉平三年(251年),魏朝谥舞陽宣文侯;次子司馬昭稱晉王後,追尊谥為晉宣王;孫司馬炎稱帝後,追尊為高祖宣皇帝《晋书·卷一 帝紀第一(中华书局点校本)》:“宣皇帝諱懿,字仲達,河內溫縣孝敬里人,姓司馬氏。……(嘉平)三年……秋八月戊寅,崩於京師,時年七十三。……九月庚申,葬于河陰,諡曰文,後改諡宣文。……晉國初建,追尊曰宣王。武帝受禪,上尊號曰宣皇帝,陵曰高原,廟稱高祖。”(中华书局点校注:“諡曰文後改諡宣文”各本皆作“諡曰文貞,後改諡文宣”。考異:“按禮志,魏朝初諡宣帝為文侯,景帝為武侯。文王表不宜與二祖同,於是改諡宣文、忠武。然則初諡文,無‘貞’字也。禮志及文帝紀並稱舞陽宣文侯,宋書禮志同。此云‘文宣’,亦轉寫之誤。”今據改。),故也称晉高祖、晋宣帝。.

新!!: 京剧和司马懿 · 查看更多 »

吳有禹

吳有禹,京劇鼓師,現任中國國家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以前的中國京劇院)鼓師。 以他在京劇司鼓藝術上的成就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奏員(獨奏演員)的正高級(相當教授;研究員的級別)職稱。 1956年到1962年間在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音樂科學習京劇音樂藝術,跟白登雲(程硯秋生前的鼓師)、任子蘅、李瑞斌、裴世長(梅蘭芳生前的鼓師)、方富元等先生學打鼓。 畢業后分配到中國京劇院二團工作,得到白登雲先生更多教導。 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京劇現代戲汇演,他擔任中國京劇院《紅色娘子軍》(田汉编剧)1劇的鼓師(職稱是指揮,鼓師;鼓佬是京劇樂隊的總指揮)。 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列入第2批樣板戲,由梅蘭芳生前的學生杜近芳和馬連良生前的學生馮志孝(馮志效)擔任甲組(A組;1軍)主演,他以原創鼓師出任甲組鼓師,成蔭執導的電影版鼓師也是他;甲組和電影版琴師是萬瑞興。.

新!!: 京剧和吳有禹 · 查看更多 »

壓軸

#重定向 京剧#壓軸.

新!!: 京剧和壓軸 · 查看更多 »

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县(今属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的從兄弟。漢朝開國功臣之一夏侯嬰的後代。曹魏所有文武中最受曹操信賴之人,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死後谥為忠侯,曹操死後數月跟著去世如忠義追隨傳為美談。.

新!!: 京剧和夏侯惇 · 查看更多 »

天女散花

《天女散花》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典故,同时也是一个成语与传说。以该典故衍生出来的京剧、黄梅戏、壁画比较多。 “天女散花”一词原本来源自佛教中《維摩詰經·观众生品》里的一则故事。讲述天女百花仙子散花来试菩萨声闻弟子的道行,花则于菩萨的身上落去,则到了弟子身上花便不落。寓意为天女散花的景象如同大雪漫天飞的样子。又示意为天女散花,把鲜花撒向大地,用鲜花来点缀在山林与草树之间。.

新!!: 京剧和天女散花 · 查看更多 »

天津市

天津市,简称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中国北方最大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位于华北平原的海河各支流交汇处,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有海河在城中蜿蜒而过,跨越海河的各式桥梁形成了“一桥一景”的景致。 天津因漕运而兴起,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自1860年天津开放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洋务派亦在天津兴办实业,使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在领风气之先的同时,天津近代工业、商业、金融业等发展迅速。由天津开始的军事、教育、司法、交通、通讯、工业等方面的近代化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天津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的工商业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贸中心。 2006年3月,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市总体规划》将天津完整定位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 ,人民网,2010-8-7查阅,并将“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1月,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选址天津共同建设中新生态城。2015年4月,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经过自1990年代开始的工业东移战略,天津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天津港-天津南港”的双城双港的城市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确定天津市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改革先行示范区”。 天津市举办了2013年的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和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同时天津也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常驻举办城市。.

新!!: 京剧和天津市 · 查看更多 »

外省人

外省人,字面意義為來自別的省份的人,這個稱呼起源於籍貫觀念。在华语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含义,主要是中国大陆与台湾使用较为广泛。.

新!!: 京剧和外省人 · 查看更多 »

奚啸伯

奚嘯伯(),滿族,喜塔腊氏,祖父为清末东阁大学士裕德,北京人,中學文化。京劇演員,工生行,政治面貌是中国民主同盟(民主黨派人士)。 奚嘯伯師承言菊朋先生學習京劇表演藝術。曾參加梅蘭芳的劇團,唱二路老生(副生),后自組嘯聲京劇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5年起擔任北京京劇四團團長。期間與汪曾祺合作取材自吳敬梓《儒林外史》新編古裝京劇《范進中舉》。1957年反右運動中,被劃為右派,離開北京京劇四團,到石家莊京劇團工作。1959年摘掉右派帽子,變成摘帽右派。 1966年文革開始后,受到迫害。1977年12月10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去世。死后才得到平反。 他開創世稱奚派的京劇生行藝術流派,大弟子歐陽中石。兒子奚延宏工淨行,孫奚中路工生行。 現任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的一級演員張建國是奚派傳人。.

新!!: 京剧和奚啸伯 · 查看更多 »

女儿冢

女儿冢,本名鸳鸯冢,是程砚秋首演于1923年7月4日的一出流派新编剧目。.

新!!: 京剧和女儿冢 · 查看更多 »

如来佛祖

如來佛祖,簡稱如來佛,是神魔小說《西遊記》中出現的佛,即是佛教中的釋迦牟尼佛,住在西方極樂世界大雷音寺。 如来原本是諸佛的通稱,從明朝開始,漢地民間尊稱釋迦牟尼佛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 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眾神束手無策,玉皇大帝不得已,請出如來佛降伏了孫悟空,有“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等著名情節。.

新!!: 京剧和如来佛祖 · 查看更多 »

姜维

姜维,字伯約,涼州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原为曹魏天水郡中郎將,後降蜀漢,深受諸葛亮器重。諸葛亮死後,姜維總領蜀漢軍权,並先後11次伐魏。其後,司馬昭滅蜀漢,姜維在劍閣防守鍾會。鄧艾出奇兵從陰平小路歷經艱辛,突然出現在成都附近,諸葛亮子諸葛瞻戰死,後主劉禪降魏,蜀漢滅亡。姜維打算利用鍾會野心復國,而降鍾會。但因事敗,死於亂軍之中,享壽六十二歲。.

新!!: 京剧和姜维 · 查看更多 »

姜鳳山

姜鳳山(1923年-2012年),京劇琴師,北京人。 姜鳳山是杜奎三(徐蘭沅的學生)的大弟子,與梅蘭芳合作多年,先是在梅蘭芳劇團樂隊演奏京劇二胡(京二胡),輔助琴師王少卿,王故去后,他升任琴師,給梅蘭芳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配合唱腔和表演),直到梅去世。 與他搭配的京劇二胡是虞化龍。 1959年,梅蘭芳做院長的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獻演新編戲《穆桂英掛帥》,梅蘭芳領銜主演,庚金群打鼓,他做琴師和唱腔設計,音樂指導是徐蘭沅。 他的唱腔設計作品還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洪湖赤衛隊》;新編古裝京劇《蘭梅記》等。 2012年12月22日姜鳳山與北京病逝,享年90歲。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1923年出生 Category:2012年逝世.

新!!: 京剧和姜鳳山 · 查看更多 »

孟小冬

孟小冬()又名孟若蘭、孟令輝,在上海出生,出生于梨园世家,著名京剧女老生演员,有老生皇帝(冬皇)之誉,師承余叔岩,是余門惟一的女弟子。 孟小冬的表演扮相英俊,嗓音苍劲醇厚,高低宽窄咸宜,中气充沛,满宫满调,且无雌音,被公认为“余派”主要传人。北京大學教授吳小如曾說她是學--最成功的一位。代表剧目有《捉放曹》、《搜孤救孤》、《洪羊洞》、《盗宗卷》、《击鼓骂曹》、《乌盆记》、《空城计》、《珠帘寨》、《御碑亭》、《碰碑》、《鱼肠剑》等。 她的弟子有趙培鑫等,辜振甫在港工作時曾向她問藝。琴師王瑞芝是余叔岩生前的琴師,余身故后在上海開始傍她,1950年代后期從英屬香港到北京,在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劇院)工作,傍余門弟子譚富英。1953-1963年間,香港票友黃金懋為孟小冬唯一收過的入室弟子。.

新!!: 京剧和孟小冬 · 查看更多 »

孙毓敏

孙毓敏(),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担任北京市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名誉院长。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分入第二十组。.

新!!: 京剧和孙毓敏 · 查看更多 »

孙悟空

孙悟空,是小說《西游记》中主要角色之一。又名孙行者,自封花果山美猴王、齐天大圣。曾任天官弼马温,也曾被玉帝封為齐天大圣。取经后為如來佛祖授為鬪戰勝佛。 孙悟空是一隻由石頭中蹦出來的猴子、天产灵石孕育而生,牠吸取日月之精華,並學習仙術,法力及武藝高強,伴隨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沿路斬妖伏魔。中國民間有人將它奉為神明崇拜。 孙悟空生性聪明、調皮、活泼、忠诚、嫉恶如仇。在東亞漢字文化圈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代表了人性中的善良、正义、不阿、自由的情怀和追求。.

新!!: 京剧和孙悟空 · 查看更多 »

定军山

定军山位于今陕西省南部汉中市西部勉县城南的定军山镇,附近有古阳平关,隔着汉水和天荡山面对。定军山以三国时蜀汉大将黄忠于漢中之戰击毙曹魏大将夏侯渊闻名。根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的记载,诸葛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所以定军山建有武侯墓。黄忠病逝之后也葬于定军山下,在清代由刘源迁葬成都鸡矢树,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其墓被毁。.

新!!: 京剧和定军山 · 查看更多 »

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清代小说《说唐》中人物,宇文化及之子。被隋炀帝封为天保大將軍之職。兵器凤翅镏金钂,被称为隋唐第二条好汉。曾在晋阳与李渊之子李元霸比武,输给李元霸。与瓦岗寨英雄为敌,帮助其父夺取隋朝天下,在扬州被李元霸所杀。历史上,宇文化及有二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与化及同时被窦建德斩杀。 在黃易小說《大唐雙龍傳》中,宇文成都被設定為宇文化及的堂兄弟,宇文閥閥主宇文傷之子,宇文閥四大高手之一。因擊殺寇徐二人愛馬導致雙方結怨,在梁都攻防戰中由寇仲斬殺。.

新!!: 京剧和宇文成都 · 查看更多 »

宋士芳

宋士芳(1942年-),京劇琴師,在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出生,著有《宋士芳京胡演奏藝術與琴譜集》等書。他師承汪本貞(裘盛戎的琴師)和何順信(張君秋的琴師)學京劇音樂藝術,琴藝全面,并擅長創作與獨奏。 1987年,他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的正高級職稱。 1992年起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證書和津貼。 他曾為大陸多位名家如,李鳴盛、程正泰、王玉敏、李萬春、吳吟秋、趙鳴華、孫毓敏、于魁智、楊乃朋、辛寳達、薛亞萍、李勝素、張建國等演出時操琴;並為李鳴盛、薛亞萍、趙鳴華出版的音樂CD伴奏。錄製許多京劇音樂演奏和伴奏專輯與合輯,到過日本等許多國家表演京劇音樂藝術,并多次客座台灣國立國光劇團。 他曾先後八次獲大陸國家級、省部級頒發之京胡獨奏、伴奏、音樂創作與藝術論文一等獎。 2002年和2003年他曾兩度受邀在大陸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跟我學」節目,教授裘派花臉與張派青衣唱腔的京胡伴奏, 播出二十集,深獲觀眾好評。 自2008年夏應聘在台灣國立國光劇團擔任客席琴師(2008年6月27日臺灣《申報》) 2011 年8月在天津與北京舉辦兩場個人演奏音樂會,除了為名家演唱各京劇流派經典唱段伴奏之外, 並與交響樂團合作演奏多首他個人創作的京胡協奏曲和京歌。 2011年12月在北京獲得由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所頒發的,第六屆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消息來源台灣《弘報》,2012年2月6日第一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1942年出生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宋姓.

新!!: 京剧和宋士芳 · 查看更多 »

尚小云

尚小云(),原名尚德泉,字绮霞,祖籍河北南宫,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新!!: 京剧和尚小云 · 查看更多 »

封神演义

-- 《封神演义》,俗稱《封神榜》,又名《封神傳》、《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关于作者,一說是明朝的許仲琳(或作陳仲琳),也有人認為是明代道教學者陸西星,另一說为王世贞一夜写成,亦有人說是吴三桂的部下。 《封神演義》全書共一百回。故事由商紂王題詩調戲女媧、蘇妲己進宮魅惑紂王開端,以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的中國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商朝與周朝的對抗,以及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法、破陣封神的故事,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做結尾。情節融合了當時的史實人物和神話人物,包括人類、道士、神仙和各種妖精,情節虛實交錯,奇幻色彩濃厚,塑造了許多鮮明的人物形象。.

新!!: 京剧和封神演义 · 查看更多 »

小王桂卿

小王桂卿(),京劇演員,工生行,原名王強華。 他的父親王桂卿是京劇生行演員。 1962年起參加上海京劇院,師承周信芳先生。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生行演员 Category:王姓.

新!!: 京剧和小王桂卿 · 查看更多 »

小生

昆曲《牡丹亭》的表演片段,右为小生柳梦梅。 小生是中國戲曲中的行當名稱,是生的一種,一般來說小生是演文戲而不掛鬚的男角。.

新!!: 京剧和小生 · 查看更多 »

尤繼舜

尤繼舜,京劇琴師、作曲家,師從趙濟羹學習京劇胡琴(京胡)和京劇音樂,以他的藝術成就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演奏員)職稱。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藝術學校京劇科和江蘇省戲劇學校京劇科學習京劇音樂藝術,學校畢業後分發到江蘇省京劇院工作,1969年調到上海京劇院《智取威虎山》劇組做琴師(甲組琴師是蔣阿炳,甲組鼓師是張鑫海)。 他和王玉璞是上海京劇院《磐石灣》劇組的琴師和鼓師(甲組琴師是蔣阿炳,甲組鼓師是張鑫海)。 到上海京劇院工作以後,拜人稱「趙喇嘛」的趙濟羹爲師,並曾向汪本貞、李慕良、鍾世章、何順信、王瑞芝、姜鳳山、沈玉才等琴師問藝。 他參與新編古裝京劇《長恨歌》、《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的音樂創作。 他擔任新編古裝京劇《曹操與楊修》、《長恨歌》、《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的京劇胡琴。 學生有陳平一、田磊等多人。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国音乐家 Category:中国作曲家 Category:中国指挥家 Category:尤姓.

新!!: 京剧和尤繼舜 · 查看更多 »

尹俊

尹俊(),云南洱源人,白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早年担任中共下关市委书记、市长,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长。1985年,升任中共云南政法委员会书记。1990年,升任省委副书记。1993年,改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98年连任。.

新!!: 京剧和尹俊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京剧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岳飞

岳飛,字鹏举,中國相州汤阴(今中國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宋高宗以谋反罪名赐死岳飛,宋孝宗為之平反,追谥武穆、後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明朝加封三界靖魔大帝,配奉於各地武廟。 岳飛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與金军進行過数百次大小战斗。1140年,金太祖四子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城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紹興和議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迫令自害,通說為自鴆,其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皆被害。宋孝宗即位后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元修《宋史》記載:岳飛治軍以身作則,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他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敵方女真人讚歎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宋史·岳飛傳》。岳飛是南宋初唯一成功組織大規模進攻的統帥,他反對宋高宗「僅令自守以待敵,不敢遠攻而求勝」之消極防禦戰略,一貫主張積極進攻。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造了「連結河朔」之謀,主張河北抗金武裝和宋官軍互相配合,夾擊金軍,以收復失地。岳飛之文學才華也是將帥中少有,著有詞作《滿江紅·寫懷》。其著作編成《岳忠武王文集》。.

新!!: 京剧和岳飞 · 查看更多 »

巴特尔

巴特尔可以指:;人名、称谓.

新!!: 京剧和巴特尔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京剧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海京劇院

上海京劇院是上海大型公營京劇和昆剧院團,直屬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員會宣傳部管理。 上海京劇院成立于1955年3月,由当时原有的幾個公營京劇團華東戲曲研究院華東實驗京劇團、上海市人民京劇團、新民京劇團組建而成,創院院長周信芳,一时汇集了周信芳、蓋叫天、童芷苓、李玉茹、言慧珠、沈金波、童祥苓、黃桂秋、小王桂卿、黃正勤、王正屏、孫正陽、金素雯、趙曉嵐、王燮元、趙濟羹、張鑫海、郝德泉、查長生、黎秋覺、高明亮、王玉璞、蔣阿炳、馬錦良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天蟾舞台改公營後,亦由劇院負責經營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前,劇院曾參加《武松》、《宋士--》、《周信芳舞台藝術》、《尤三姐》等多部京劇電影的攝製,紀錄保存了周信芳、蓋叫天、童芷苓、李玉茹等京劇表演藝術家的舞台藝術。 文革開始后,劇院排演的《智取威虎山》、《海港》两出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被列進第一批八個樣板戲里面。第二批樣板戲裡的《龍江頌》和《磐石灣》也是劇院排演的。《智取威虎山》、《海港》、《龍江頌》、《磐石灣》都拍成京劇電影。 編制內人員超過330人,設一团、二团兩個擔負演出任務的京劇團及樂隊(含京劇樂器、民樂器、西方管弦樂器)、舞台美術中心等部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養的金國賢、尤繼舜、李壽成、李朝貴、嚴慶谷等京劇表演藝術家都在劇院工作,擁有大批國家一級演員(前場和樂隊)和國家一級編劇、導演、作曲、舞台美術設計等創作人員。 新時期創作劇目有《曹操與楊修》、《曹雪芹》、《貍貓換太子》、《扈三娘與王英》、《寶蓮燈》、《貞觀盛事》、《廉吏于成龍》、《王子復仇記》(以上古裝戲)、《熱血悲情》、《生死界》、《映山紅》(以上現代戲)等。 現任領導是黨委書記兼院長孫重亮(國家一級導演)。.

新!!: 京剧和上海京劇院 · 查看更多 »

上海人

从上海简短的城市历史来看,现代上海人的概念存在仅百年左右。上海人通常讲上海话,上海话属于江南吴语的一种。由于现代上海地区的三分之二是最近的两千年才逐渐成陆,而其余早先成陆的地区也饱受海侵与洪水,几度荒无人烟,所以如今上海的居民追根搠源,基本上都是不同时期的移民。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邻近的江苏、浙江地区。.

新!!: 京剧和上海人 · 查看更多 »

严嵩

嚴嵩(),字惟中,號介溪,别号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间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病休归里。严嵩读书八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严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職,兩年而歿。著有《钤山堂集》40卷。.

新!!: 京剧和严嵩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教育事业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有19个内设司、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也设在其中。另外,教育部还直接管理15个教育类社会团体和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1985年至1998年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简称国家教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不同,它既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国立院校的经营者。.

新!!: 京剧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家京劇院

中國國家京劇院是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中國國營京劇院團。2007年11月28日以前名叫中國京劇院。現任黨委書記是劉孝華,前任院長是吳江,現任院長是宋官林。目前設有一團、二團、三團,另有舞台美術中心、藝術創作研究部、業務部3個部門。.

新!!: 京剧和中國國家京劇院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新!!: 京剧和中國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京剧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国戏曲

#重定向 中國戲曲.

新!!: 京剧和中国戏曲 · 查看更多 »

中華電視公司

中華電視公司,簡稱「華視」、「CTS」,是中華民國第三家電視台,為臺灣6家無線電視台之一。初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防部、企業界人士與僑界領袖等共同投資設立,與臺灣電視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現為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成員。 華視創立時,只獲分配一個VHF頻道,除了製播一般電視節目之外,另外製播空中高中、高工、高商、在職教師進修、大學選修等遠距教學課程。1983年,華視獲准開設UHF頻道,是為「華視超高頻教學頻道」(現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2004年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後,取得一個容納3個節目頻道的UHF物理頻段;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現在擁有一個容納5個節目頻道的UHF頻道,是台灣唯一從事遠距教學事業的電視台,也是台灣擁有最多電視頻道的無線電視台。.

新!!: 京剧和中華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新!!: 京剧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 查看更多 »

常秋月

常秋月(1978年 — )是荀派第三代传人,现为北京京剧院的花旦演员,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专攻荀派和筱派,著名荀派表演艺术家;孙毓敏之徒。.

新!!: 京剧和常秋月 · 查看更多 »

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祖籍南直隶怀远(今属安徽),和阳(和州,今安徽和县)人,汉族,明朝开国军事大将。本封鄂国公,追封开平王,諡忠武。.

新!!: 京剧和常遇春 · 查看更多 »

七小福 (演員)

七小福」是1960年代京劇名武生--在香港開辦京劇戲班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學生的總稱。廣義來說,是所有曾於該戲班受訓的學生的總稱;狹義來說,則是指當中其中七人。 「七小福」由來,源於--占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金寶當時的藝名)、元樓(成龍當時的藝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本名周元俊)、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增加演出經驗。 廣義上的「七小福」,最多時曾有成員七十多人,除上述七人外,尚有元秋、元心、元菊、元甫(本名李菊華)、元香、元冰(女成員)、元慶(即袁和平)、元德(本名孔祥德)、元俊(後改名為吳元俊)、元彬(本名陶周坤,香港導演及演員)、元振、元輝(本名尹元輝)、元寶(本名徐佑麟,香港導演及演員)、元庭(本名吳明才,第一代的大師兄)、元文(本名孟元文)、元兵、元森、元英等。 1970年代初期,由於戲曲觀眾大量流失,--占元把中国戲劇研究學院結束,七小福各師兄弟只好各自謀生。2009年11月13日為紀念恩師--,舉行「『七小福』50周年慶典晚宴」,七小福再次聚首一堂。.

新!!: 京剧和七小福 (演員) · 查看更多 »

丑角

--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或貌不驚人的角色,由于传说当年唐玄宗喜好演戏,下场演戏时就扮演丑角,而唐玄宗被尊为中国戏剧界的祖师爷,所以传统剧团的团长都是丑角担任,中国戏曲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就是名--萧长华先生担任。丑角俗稱三花臉,主要扮演差役等角色。丑角一般不重唱,以念白和做工为主,念白和其他角色也不同,一般用普通口语,京剧中所谓“京白”,崑曲中所謂“蘇白”,各个剧种的划分有所不同,但比较一致的大概分为如下几种:.

新!!: 京剧和丑角 · 查看更多 »

专诸

专诸(),又作鱄诸,春秋時代吴国棠邑人,為當時著名的刺客。.

新!!: 京剧和专诸 · 查看更多 »

三庆班

三庆班,是中国清朝中后期活跃于北京的徽班之一,与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并称为“四大徽班”。 三庆班原成立于扬州,乾隆55年(1790年),在闽浙总督伍拉纳推荐下入京为乾隆帝庆祝80大寿。由于其以二黄为主的唱腔广受欢迎,遂留京演出。在其之后,各大徽班方才逐渐入京。 19世纪中期,在程长庚的领导下,三庆班进入鼎盛时期,成为四大徽班领袖。其“小荣椿科班”是京剧历史上最早的科班,培养出了包括陈德霖、钱金福、张淇林等名伶,为徽班向京剧的转变出力良多。杨月楼、谭鑫培、汪桂芬等清末著名演员也均是三庆出身。 程长庚于1880年去世后,三庆班逐渐衰落,1887年后几无活动,1890年杨月楼去世后正式解散。.

新!!: 京剧和三庆班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新!!: 京剧和乾隆 · 查看更多 »

庚金群

庚金群(又作赓金群,原名庚宝群、赓宝群,),滿族人,中國知名京劇鼓師、作曲家、音樂教師,1921年9月25日在北京出生,2008年4月10日在北京去世。 1932年11歲時考進中華戲曲學校學習京劇音樂,為第3屆金字科,改名金群,直到現在。 他師從汪子良學鼓板,畢業後參加「荣春社」(尚小云辦的京劇科班)的音樂工作,曾給梅兰芳、程砚秋、傅德威、李玉茹、白玉薇、童芷苓、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杜近芳、梅葆玖、高玉倩、劉長瑜等京劇表演藝術家打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長期在北京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起改中國國家京劇院)做音樂工作。 京劇音樂設計作品有京劇電影《野豬林》、新編古裝京劇《白蛇傳》(與傅雪漪合作)等。 京劇司鼓作品有京劇電影《野豬林》(新編古裝京劇;李少春編劇;與王德源;王德元分任鼓師)、《紅燈記》(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等;新編古裝京劇《穆桂英掛帥》(梅蘭芳領銜主演)、《柳荫记》(《梁山伯祝英台》)、《桃花扇》、《白蛇傳》(田漢編劇)、《赤壁之戰》(與譚世秀分任鼓師)、《謝瑤環》(田漢編劇)、《九江口》(袁世海領銜主演)等;現代京劇《白毛女》等;京劇《周仁献嫂》、《得意缘》、《打督邮》、《水淹下邳·白门楼》、《凤还巢》、《罗成》、《灞陵桥》、《李陵碑》、《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 殷承宗編曲並擔任鋼琴演奏的鋼琴伴唱《紅燈記》首演音樂會、電影紀錄片、劉長瑜錢浩梁高玉倩版唱片的鼓師也是他(1999年錄製的李維康耿其昌王樹芳版唱片鼓師是李朝陽)。 他的學生有鼓師杜鳳元等人。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北京人.

新!!: 京剧和庚金群 · 查看更多 »

于占元

于占元()為京劇名武生,武功高強;1940年代在上海享負盛名,乃知名武戲教席兼後台武戲管事。後因大陸政治環境惡化而南遷香港,1960年代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

新!!: 京剧和于占元 · 查看更多 »

京劇現代戲

京劇現代戲,指相對於傳統京劇和新編歷史京劇(古裝京劇)的現代京劇(時裝京劇),以京劇表現和刻劃現代人的生活,服裝(行頭)、道具(砌末)都現代化,以符合現在的時代,古裝改為現代的時裝,並致力於打破流派和行當的限制,臉譜也多半改為較生活化的淡粧(自然粧)。.

新!!: 京剧和京劇現代戲 · 查看更多 »

京二胡

京二胡(京劇二胡)是指京劇使用的二胡。京二胡和二胡的区别在于:琴筒比較小,琴筒後方沒有音窗,音色、演奏技術和手法比較接近京胡。 早期常用蠶絲弦,1960年代以後逐漸改用鋼弦。 原本京劇的場面(伴奏樂隊)沒有京二胡,直到1923年-1924年間,由梅蘭芳的琴師王少卿仿二胡創製京胡,搭配京胡演奏。最早只用於梅蘭芳劇團的演出伴奏,後來成為青衣行當的伴奏樂器,逐漸又擴展到小生等各行當,現在已經是京劇不可或缺的重要伴奏樂器了,演奏京二胡的名家有王少卿、倪秋萍、虞化龍、熊承旭等人。 Category:胡琴.

新!!: 京剧和京二胡 · 查看更多 »

京剧

京劇又称京戲,在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以及现在的臺灣又稱为平劇、國劇,是中国戏曲劇种之一。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京劇是十九世纪中期,融合了徽劇 和漢劇,并吸收了秦腔、昆曲、梆子、弋阳腔等艺术的优点,在北京形成的。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京劇的腔调以西皮和二黄为主,主要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京劇於2010年,獲選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新!!: 京剧和京剧 · 查看更多 »

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四大名旦,一般而言是指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北京《顺天时报》评选出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徐碧云五位著名的京剧旦角中的前四位。徐碧云虽然当时也是极为著名的旦角演员,但是后来的成就远不及梅尚程荀,故而其名不为人知。 但是也有一些专家认为,所谓《顺天时报》评选京剧“五大名旦”的活动本身就是北平“瑞蚨祥”绸缎庄为了捧徐碧云而发起的,而梅程尚荀的“四大名旦”的称号应该在1927年以前就开始流传了,无论如何,四大名旦代表了京剧旦行艺术的最高成就是可以视作定论的。 四大名旦与当时梨园界的“通天教主”王瑶卿都有密切的联系,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的教导或影响。王瑶卿有一句概括四大名旦的话:“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荀慧生的浪。”程的唱腔、尚的武功、荀的表演是他们最突出的特征,而梅兰芳的样并不仅仅指他的扮相、外貌,而是一种整体观感。在四大名旦中,程砚秋曾拜梅兰芳为师。.

新!!: 京剧和京剧四大名旦 · 查看更多 »

京剧相关主题列表

本列表列出所有和京剧相关的主題。.

新!!: 京剧和京剧相关主题列表 · 查看更多 »

京胡

京胡,弓弦樂器。早期有「胡琴」、「二鼓子」之称。京胡从徽戏中的徽胡发展而来。现在婺剧中的徽戏仍使用徽胡。清乾隆末年(1785年左右)随皮簧腔的发展逐渐形成,是京剧、汉剧的主要伴奏乐器之一,故得名。 京胡的琴杆和琴筒采用紫竹、白竹或染竹制作,琴桿一般有5节,第一节和第二节有弦轴,最后一节插在琴筒中,琴杆在琴筒中的段开有长方形对穿的孔,成为琴筒的复共鸣部分。琴筒直径为釐米左右,一端开口,另一端蒙上蛇皮。音色清脆而嘹亮。 早期京劇流行高调儿,遂缩短琴杆,缩小琴筒,有的还蒙上蟒皮,用软弓拉弦。19世纪以后才开始出现硬弓,使京胡的发音更刚劲、嘹亮。20世纪初,京剧演员讲究行腔圆润,不断降低音高,为之伴奏的京胡的琴杆、琴筒随之加长。 1930年前后,京剧空前繁荣,北京的乐器店有许多将牌匾改为胡琴铺,而有名的琴师也自己招聘工人制作销售京胡。.

新!!: 京剧和京胡 · 查看更多 »

廉颇

廉頗(),嬴姓,廉氏,名颇,晋系金文作𡉣波,籍贯有山西太原、山西运城、山东德州等说。封信平君,战国末期赵国之良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戰勝齐国、魏国、燕國。.

新!!: 京剧和廉颇 · 查看更多 »

张飞

张飞(),字益德(小说《三国演义》为翼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與關羽並称“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遇刺身亡,蜀汉追谥桓侯,是为西乡桓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張飛与關羽、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粗獷剛烈好酒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很多人误以为张飞字翼德,以为这才跟飞字相协。其实「益」是通假「鷁」,一种会飞的水鸟。.

新!!: 京剧和张飞 · 查看更多 »

张茜

张茜可以指:.

新!!: 京剧和张茜 · 查看更多 »

弦子

弦子,本名張弦子,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德保縣人,壯族,流行歌手、演員。.

新!!: 京剧和弦子 · 查看更多 »

張君秋

張君秋(),京劇演員,工旦行,祖籍江蘇,1920年10月14日在北京出生,1997年5月27日在北京去世。 從小跟李凌楓學京劇表演藝術,后來又拜師尚小雲和梅蘭芳。 和李世芳、毛世來、宋德珠有四小名旦的稱號。 長期與馬連良合作,在英屬香港巡迴期間,與馬合拍彩色京劇電影《梅龍鎮》、《漁夫恨》,與俞振飛合拍彩色京劇電影《玉堂春》。 回到中國后,歷任北京京劇三團團長、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劇院)總副團長,獲評中國國家文藝一級。 代表作《望江亭》和《秦香蓮》被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他開創了張派京劇表演藝術,他的琴師(京劇胡琴;京胡)是何順信;鼓師是金瑞林;京劇二胡(京二胡)是張似雲;京劇月琴是尚長貴。他的演唱風格被人稱為張腔。 顧正秋等多人是他的學生,1990年,張顧師徒2人同時在美國紐約得到亞洲傑出藝人終身藝術成就金獎。 他的兒子張學津、張學海工生行,分別拜師馬連良和周信芳。 兒子張學浩工生行、旦行,女兒張學敏工旦行。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旦行演员 Category:北京人 J君秋.

新!!: 京剧和張君秋 · 查看更多 »

張世恩

張世恩,京劇鼓師,以與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的合作見知於世,給周信芳錄製的許多京劇唱片打鼓。 家庭因素離職后,周信芳找劇組的小鑼演奏員張鑫海打鼓。 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初,張世恩與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張君秋、俞振飛在英屬香港巡迴公演,並擔任當地攝製的《借東風》、《玉堂春》、《梅龍鎮》、《漁夫恨》4部彩色京劇電影的鼓師。 這幾部電影請歐陽予倩擔任藝術指導,丁聰擔任美術設計,是李慕良、何順信做琴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給言慧珠、高盛麟等打過鼓。 Category:京劇鼓師 SHI.

新!!: 京剧和張世恩 · 查看更多 »

張馨月

張馨月(),台灣電視節目主持人、演員。曾是兒童節目企劃、編劇,也是九歌兒童劇團團員、火焰蟲客家說演團員,出演過《稻香家味》、《慾望人生》等多部電視劇。現為客家電視台的歌唱綜藝節目女主持人。.

新!!: 京剧和張馨月 · 查看更多 »

張郃

張郃(),字--乂,冀州河間國鄚(今中國河北省任丘市)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五子良將中唯一望族出身的將領。官至征西車騎將軍,封鄚侯;死後,追封諡曰壯侯。以“臨場巧變”見稱,先隨韓馥,後隨袁绍。在跟隨袁绍時遭到謀士郭圖的誣陷,所以轉投曹操。在曹魏帳下常立功勛,後期抵禦蜀國的表現出色,多次抵禦諸葛亮北伐;蜀國上至劉備、諸葛亮,下至諸將都對其忌憚三分。.

新!!: 京剧和張郃 · 查看更多 »

張鑫海

張鑫海(),蘇州出生,京劇鼓師,長期在周信芳的京劇團做京劇武場(打擊樂部)伴奏工作,早年演奏小鑼、大鑼、鐃鈸等打擊樂器,周信芳劇團原任鼓師張世恩離職後,他升任鼓師,從此給周信芳的許許多多戲打鼓,包括許多周信芳創作的新編古裝京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在第1屆「華東區戲曲大會演」裡得到「樂師獎」,1956年隨團到蘇聯訪問演出。 周信芳1956年的京劇電影《宋士--》;1961年的京劇電影《周信芳舞台藝術》(含《徐策跑城》和《下書殺惜》2部戲)是他的司鼓作品。 周信芳留下的1949年後錄音,幾乎都是他給打的鼓。 他還給蓋叫天等打過鼓。 兒童動畫電影《大鬧天宮》、《沒頭腦和不高興》裡的京劇音樂也是張鑫海的司鼓作品(《大鬧天宮》有1部份京劇音樂是王玉璞打鼓)。 他在電影司鼓作品裡的職稱都是「指揮」(鼓師是京劇樂隊的總指揮)。 上海京劇院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智取威虎山》和《磐石灣》甲組和電影版的鼓師都是他(琴師是蔣阿炳,草創期的鼓師是王燮元,琴師是趙濟羹,文革時的另1位琴師是尤繼舜,另1位鼓師是王玉璞)。 他和王燮元同時是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創作組的創作人員,主要做打擊樂設計。 被列為樣板的前後2批10個革命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龍江頌》、《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杜鵑山》、《磐石灣》合稱「10大(京劇)樣板戲」。 他是史上僅有的,做2部樣板戲的舞台版甲組鼓師和電影版鼓師第1人和惟1人(《磐石灣》另1位鼓師是王玉璞)。 張鑫海與張森林被稱為上海2張。 愛人劉佩君(1929年-2009年8月3日)是京劇坤生(女老生),師承陳秀華先生,1964年轉業,1979年離休。 他作為上海京劇院的中國國家1級演員(鼓師),得到中國國務院發給有特殊貢獻專家證書和津貼。 Category:京剧鼓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新!!: 京剧和張鑫海 · 查看更多 »

張雲

張雲,字樂鍏,號子春,廣東省開平縣人,天文學家、曾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立法委員。.

新!!: 京剧和張雲 · 查看更多 »

何順信

何順信(1924年-2011年4月24日),京劇琴師、作曲家,祖籍河北,1924年在呼和浩特出生。 他的爸爸何福泉是河北梆子、京劇琴師。 1939年起拜師耿永清(楊小樓的琴師)學京劇音樂藝術。 1940年起做姨表兄張君秋的專任琴師。 1940年代末和1950年代初,傍張君秋在英屬香港巡迴公演,並擔任當地攝製的京劇電影《玉堂春》的京劇胡琴(京胡)和京劇電影《梅龍鎮》、《漁夫恨》的旦行京劇胡琴(這2部電影的生行京劇胡琴是馬連良的學生李慕良)。 張君秋和馬連良回到中國后,他隨張君秋參加北京市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劇院),在北京京劇院與張君秋長期合作,直到張君秋過世。 他參與音樂創作的新編古裝京劇有《赵氏孤儿》、《望江亭》、《秦香蓮》、《诗文会》、《楚宫恨》、《状元媒》、《春秋配》、《彩楼记》、《怜香伴》等。 他擔任琴師的現代京劇有《秋瑾》、《年年有餘》(生行琴師是馬連良的學生李慕良)、《蘆蕩火種》等,都有錄音行世,頗有影響。 他是京劇電影《望江亭》和《秦香蓮》(與李慕良、汪本貞分任)的琴師。 在《蘆蕩火種》基礎上改編的樣板戲《沙家浜》,請他和王永泉(王泳泉)共同擔任甲組琴師和電影版琴師。 改革開放后,他設計了《情痴》、《花木蘭》等新編古裝京劇的唱腔。 2006年,他得到美國紐約第27屆亞洲傑出藝術家-終身藝術成就金獎。 2011年4月26日20時病逝北京。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剧琴师.

新!!: 京剧和何順信 · 查看更多 »

余叔岩

--叔岩(),原名--第棋,又名--叔言,早年藝名小小--三勝,祖籍湖北,在北京出生,中國京劇演員,工生行,師承譚鑫培。 祖父余三勝和父親--紫雲(小--三勝)都是京劇表演藝術家。 他的京劇聲腔藝術影響很大,世稱--派。 他的學生是楊寶忠、譚富英、李少春、王少樓、陳少霖、孟小冬、吳少霞(彥衡)。 1943年5月19日在北平去世。 Category:湖北人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生行演员 S Category:葬于北京市福田公墓.

新!!: 京剧和余叔岩 · 查看更多 »

余三勝

余三勝(),本名開龍,字啟雲,湖北羅田縣人,為清中期重要的京劇演員,在清道光年間,與程長庚、張二奎齊名,被稱為「老生三傑」、「三鼎甲」。.

新!!: 京剧和余三勝 · 查看更多 »

徐靜琪

徐靜琪(1944年-),京劇琴師,白登雲先生的弟子,台灣京劇旦行演員魏海敏的丈夫和台灣國立國光劇團的琴師。 1944年在中國上海出生,1960年移民英屬香港,后移民美國,1992年到台灣工作,直到現在。 2007年9月,他在張佳韻指揮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的《京劇新韻》音樂會裡,以京劇胡琴(京胡)給魏海敏伴奏鍾耀光編曲配器的京劇唱段。 他做琴師的《芳華現》音樂專輯讓魏海敏得到2008年台灣行政院新聞局第19屆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 Category:1944年出生 Category:上海人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台灣京劇琴師 J.

新!!: 京剧和徐靜琪 · 查看更多 »

侯佑宗

侯佑宗,京劇鼓師,以在京劇音樂藝術上的成就在1989年成為台灣中華民國教育部民族藝術藝師,曾任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關渡國立藝術學院(現在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板橋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在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教師,教授京劇司鼓藝術。 台灣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2年出版《侯佑宗的平劇鑼鼓》專書和音樂光盤,保存記錄他的藝術生活和音樂成就。 他的京劇司鼓學生有邱火榮、劉大鵬、高健國等。 顧正秋從民辦上海戲曲學校畢業後自組劇團(挑班)唱戲,在王燮元介紹下請他打鼓,就此擔任顧正秋劇團的鼓師,經過第1任琴師查長生時期和查離職後的王大寶(王克圖)時期,1940年代末,顧正秋劇團到台灣台北表演,不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全團就留在台北了。 顧正秋劇團解散後,他和王克圖參加中華民國陸軍京劇團隊陸光劇隊的音樂工作,1980年代後期,他致力在大專院校音樂科系傳承京劇司鼓藝術,演奏工作多交棒給培養很多年的弟子劉大鵬等。 Category:台灣京劇鼓師.

新!!: 京剧和侯佑宗 · 查看更多 »

徽劇

徽劇是一種中國地方戲曲,起源於明代嘉靖年間,迄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它形成於安徽徽州、池州、太平(今歙縣、貴池、當塗)一帶的“徽池雅調”,在安徽省境內(尤其是皖南,包括今属江西省的婺源縣)流行起來。特色是把傳入安徽的亂彈聲腔與地方聲腔及民間音樂結合起來。它為京劇、粵劇及南方的許多地方戲曲劇種提供一個重要的發展基礎,其影響幾乎遍及全國。.

新!!: 京剧和徽劇 · 查看更多 »

徽班

徽班是中国清朝中期兴起于安徽、江苏等地的戏曲班社,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曲、梆子等,以扬州一带为最盛,因艺人多来自安庆等地,而得名徽班。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以高朗亭为首的扬州「三庆班」受闽浙总督伍拉纳推荐,入京为乾隆帝庆祝八十大寿,引起轰动,后遂长留燕京表演。随后各大徽班也纷纷入京,其中尤以“四喜班”、“春台班”和“和春班”著名,与三庆班合称四大徽班。 由于徽班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逐渐压倒了当时盛行于京師的秦腔与昆剧。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融合。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道光年间湖北演员进京后,带来了楚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所谓的“皮黄戏”。此时在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逐渐演变为今日的“京剧”。 Category:科班 Category:京剧 Category:昆曲演员.

新!!: 京剧和徽班 · 查看更多 »

念白

念白就中國傳統戲曲而言,是指人物內心獨白或兩者對話,使用明顯節奏變化,並拖長字音的語調。此種介於口白與唱腔的表演方式,很難區分。一般來說,不具梆子、西皮、二黃等基礎唱調,但士比口白誇張的拉長尾音說話方式,皆可稱為念白。 另外,念白也會根據使用語言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京劇表演中,使用北京音的念白稱為京白、使用湖廣音的稱為韻白,而使用蘇南地區方言的的念白即稱為蘇白。又如布袋戲偶而會使用泉州腔或漳州腔的念白來突顯一個人的特色。事實上,講究口白的布袋戲最多使用念白的時候,為出場詩之運用。 Category:戏曲.

新!!: 京剧和念白 · 查看更多 »

北平市

北平市,簡稱「平」,舊稱北京,為中華民國在兩岸分治前設置的12個直轄市之一,並在1928年(民國十七年)以前為首都。當時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综合水平远超南京。.

新!!: 京剧和北平市 · 查看更多 »

北平戏曲专科学校

北平戏曲专科学校,1930年由原中国银行副总裁张嘉璈出资,由国立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石曾出面创办。首任校长焦菊隐,后经李介绍赴法留学。程砚秋也是该校常务负责人之一。该校培养出一批著名戏曲表演人才。 Category:科班 Category:中国戏曲学校 Category: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学校 Category:北京学校 Category:北京戏曲 Category:北京教育史 Category: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專科學校 Category:1930年創建的教育機構.

新!!: 京剧和北平戏曲专科学校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京剧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京剧院

北京京劇院,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人民政府文化局的公營京劇院團,1979年組建。 前身是1955年末籌組,1956年初成立的北京京劇團,下分北京京劇一團、北京京劇二團、北京京劇三團等幾個京劇團,首任團長(總團長)是馬連良,首任各分團團長(總副團長)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 曾在劇院工作的演員和創作人員除了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裘盛戎4大頭牌,還有汪曾祺、趙燕俠、譚元壽、馬長禮、李慕良、王瑞芝、汪本貞、何順信、姜鳳山、唐在炘、熊承旭、陸松齡、譚世秀、遲金聲等名家。 現有梅葆玖、李世濟、張克讓、安雲武、燕守平、金惠武、朱紹玉等多位獲評正高級職稱的演員和創作人員。 馬連良團長時代,創作演出了許多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影響很大,新編古裝戲有:《趙氏孤兒》、《官渡之戰》、《海瑞罷官》(吳晗編劇)、《望江亭》、《秦香蓮》、《赤壁之戰》(與當時叫中國京劇院的中國國家京劇院聯演)等;現代戲有:《秋瑾》、《年年有餘》、《杜鵑山》(1964年)、《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等。 《望江亭》、《秦香蓮》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與中國京劇院聯演彩色京劇電影《群英會》。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樣板戲裡的《沙家浜》一劇由北京京劇團集體創作。 改革開放后上演的吳祖光劇作《三打陶三春》1983年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現任院領導是黨委書記劉勝利和院長李恩傑。 Category:京劇劇團 Category:中國劇團.

新!!: 京剧和北京京剧院 · 查看更多 »

北京话

北京话、北京方言,属于漢語官話北京官话的京师片(亦稱幽燕片京承小片),流传于北京市区。通常指的北京话是指北京市区的口音,不包括北京郊县的方言。說話人帶有明顯的兒化尾音,有人把北京话的浓重口音称为“京片子”、「京腔」。 就語言分類上;“北京話”屬“北京官話”,北京官話則屬官話方言。今北京轄境內絕大多數方言都屬於北京官話,僅有部份郊區縣(平谷的平谷話、延庆属北京官话与晋语过渡的延庆话)以及一些鄉鎮有特殊的方言。.

新!!: 京剧和北京话 · 查看更多 »

北齐

北齊(550年—577年)是中国北朝之鲜卑化汉人政权。550年6月9日(庚午年五月戊午日),由文宣帝高洋取代东魏建立,建國號齊,建元天保,遷都鄴城,以晉陽為別都。史稱北齊或後齊,以別於南齊。以皇室姓高,又稱高齊。北齊歷經文宣帝高洋、廢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緯、幼主高恆六帝,577年被北周消滅,共享國二十八年。 幼主高恆時期,北周在北周武帝的统治下日渐兴盛,而北齐则衰落。577年北周統一北方,北齊滅亡。北齊滅亡後,境内的士族大多遷到關中,成为北周臣民。 三年後北周外戚楊堅篡位,建國號隋並南下滅陳結束中原自魏晉南北朝長達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新!!: 京剧和北齐 · 查看更多 »

包拯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肥东)人,北宋人,官至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封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色金魚袋。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包拯以清廉公正聞名於世,被后世稱譽为「包青天」,將他奉為神明崇拜。中國民間信仰傳其為文曲星轉世,死後成為地獄第五殿閻羅王之一,亦稱森羅殿主及閻羅天子、包府千歲、文曲星君、馬國公。.

新!!: 京剧和包拯 · 查看更多 »

國家戲劇院

國家戲劇院(英語:National Theater),位於中華民國臺北市,屬國家兩廳院的一部分,為臺灣重要的戲劇、舞蹈表演場地。與國家音樂廳合稱為「國家兩廳院」。.

新!!: 京剧和國家戲劇院 · 查看更多 »

國立國光劇團

#重定向 國光劇團.

新!!: 京剧和國立國光劇團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英語: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TCPA),簡稱為戲曲學院。目前設有京劇、民俗技藝、歌仔戲、客家戲、戲曲音樂及劇場藝術學系六學系,並附設高職部、國中部與國小部(五六年級),為十二年一貫制之戲曲人才養成學府。設有京劇文物陳列館、實習與表演劇場,並有「臺灣京崑劇團」與「臺灣綜藝團」推廣傳統戲曲藝術。.

新!!: 京剧和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 查看更多 »

國民黨北伐

#重定向 國民革命軍北伐.

新!!: 京剧和國民黨北伐 · 查看更多 »

刘长瑜

刘长瑜(),江苏无锡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地区代表。 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200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

新!!: 京剧和刘长瑜 · 查看更多 »

刘桂娟

劉桂娟(),天津市人,中國京劇演員,著名程派青衣,天津青年京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曾拜陶汉祥、李世济等演員為師。畢業於天津市戲曲學校。.

新!!: 京剧和刘桂娟 · 查看更多 »

刀馬旦

刀馬旦是中国戏剧裡的一種角式名稱,專門負責表演戲劇中的「女軍官」之類人物,属于旦角的一种。刀馬旦則重身段工架,以氣勢神情著稱。 刀馬旦屬於武旦中的一種,而武旦顧名思義就是會武的女性角色,又分為短打武旦以及長靠武旦兩大類;短打武旦一般不表演騎馬的動作,長靠武旦則是穿長靠(戎裝)、盔甲,通常都會騎馬的動作,所以也稱為「刀馬旦」。 刀馬旦常扮演的角色有《扈家莊》的扈三娘、《穆柯寨》的穆桂英、《十字坡》的孫二娘、《三休樊梨花》的樊梨花。.

新!!: 京剧和刀馬旦 · 查看更多 »

周少麟

周少麟(1934年—2010年),原名周菊傲,周信芳與裘麗琳的兒子,京劇演員,工生行,著有《海派父子》等書。 祖籍宁波慈溪,1934年9月,在上海出生,本科就讀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英文專業,后參加京劇表演藝術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被關押5年,1981年移民美國,2001年回到中國,在上海工作。 晚年罹患帕金森氏症。2010年12月29日,逝世于上海。.

新!!: 京剧和周少麟 · 查看更多 »

周信芳

周信芳(),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老生麒派创始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生演出剧目超过650齣。.

新!!: 京剧和周信芳 · 查看更多 »

周長華

周長華(),京劇琴師、作曲家、樂器工藝家,程硯秋中期的琴師。 他與程硯秋、白登雲在1930年代密切合作,后因中日戰爭爆發中止。 1949年移民台灣。.

新!!: 京剧和周長華 · 查看更多 »

呂永輝

呂永輝,台灣京劇鼓師、大鵬劇校(中華民國空軍大鵬劇隊附設的戲劇學校,後併入國立台灣戲曲學院的前身國光劇藝實驗學校)畢業,原習淨行,在校期間唱過《鎖五龍》、《遇太后》、《大回朝》等戲,青春期因嗓音變化,改工武場(戲曲的打擊樂部),師從李長明老師學京劇司鼓藝術。.

新!!: 京剧和呂永輝 · 查看更多 »

唐在炘

唐在炘(),著名京劇琴師、作曲家,師從穆鐵芬、周長華、徐兰沅等京劇音樂藝術家,上海出生。.

新!!: 京剧和唐在炘 · 查看更多 »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新!!: 京剧和唐玄宗 · 查看更多 »

唐繼榮

唐繼榮,京劇鼓師、作曲家,長期在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的正高級職稱。 列進第2批樣板戲的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平原作戰》,他做鼓師和打擊樂設計,崔嵬和陈怀皑合導的電影版也是他打鼓,琴師都是林宗禔。 他是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1993年)的京劇音樂設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唐姓.

新!!: 京剧和唐繼榮 · 查看更多 »

唢呐

唢呐是中国一種簧片管樂器,在閩東語、粵語、閩南語、潮語中稱為「的禾」(粵拼︰Di1 Daa2; 啲打)、「吹」、「鼓吹」或“八音”。 傳統嗩吶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簧片)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喇叭口稱為「碗」。現代加鍵嗩吶的外型則更像交響樂團中的雙簧管。.

新!!: 京剧和唢呐 · 查看更多 »

唱腔

唱腔可以指:.

新!!: 京剧和唱腔 · 查看更多 »

六月雪

六月雪(学名:Serissa foetida)是茜草科六月雪属(Serissa)的唯一种,為常綠灌木植物,中國盆景常用的樹木之一。此樹種原產於亞熱帶地區,它在每年夏天都會盛開星狀的白色花朵,如同在積在樹上的雪,花朵可分為單瓣和雙瓣兩種,有的葉片為綠色,表面小而平滑,近代栽培了開紫花的品種以及雜色樹葉的培育種。在溫帶地區可以當成室內植物種植。.

新!!: 京剧和六月雪 · 查看更多 »

关羽

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司隸河東解人(今山西省運城市),約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年間,漢末三國時劉備的重要將領。與張飛並稱“万人敌”。建安四年(199年),受封汉寿亭侯。赤壁之战後,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後來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襄樊二城,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一度想迁許都以避其锐。後曹派徐晃前来增援,而东吴背盟,遣陆逊、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景耀三年(260年),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壮缪侯。 關羽最為特殊之處是其倍受中華文化历代推崇,並且視為神衹膜拜,產生關羽信仰,並傳至日本、朝鮮、越南、琉球等漢字文化圈國家。由于其忠義勇武的形象,多被民眾尊稱為關公、關二爺、關老爺,又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聖,与“文圣”孔子齐名。故也俗稱為(關)聖帝、(關)帝君、(關)聖帝君、關帝、關帝爺等而流傳至今。道教尊為協天大帝、伏魔大帝、翊漢天尊等,漢傳佛教及藏傳佛教奉其為護法神之一,稱為「伽藍菩薩」。其中儒宗神教奉為五文昌之一而扶鸞信仰者則奉為恩主,故又稱關公為恩主公、山西夫子、文衡聖帝。民間受《三国演义》等传统作品影响,普遍认为关羽与刘备、张飞义结金兰,关羽排行第二,故又俗稱其為關二爺、關二哥。陈寿撰写之《三国志》,将關羽与張飛、馬超、黃忠、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前將軍關羽为五虎之首。毛宗岗称其为“三绝”之“义绝”。直至现代,某些社会群体与场合仍常有祭拜关公。.

新!!: 京剧和关羽 · 查看更多 »

关胜

关胜(),表字不详,南宋河东解人(今山西运城)人,為梁山第五位頭領,宋高宗時的抗金名將,精忠報國,堅決抗金不降。最终被叛降的济南知府刘豫誘殺,然後刘豫率百姓降金,百姓不服。 而关勝在小說《水滸傳》中,乃关羽嫡传子孙,綽號大刀。原為朝廷將領,后與梁山交戰失利,於是與副將宣贊及郝思文投降梁山,成為梁山第五位頭領。.

新!!: 京剧和关胜 · 查看更多 »

典韦

典韋(),陳留己吾(今河南寧陵县黄岗乡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群雄曹操的麾下將領,因保護曹操而死。小說《三國演義》中稱典韋為「古之惡來」。.

新!!: 京剧和典韦 · 查看更多 »

兹姆里·利姆

兹姆里·利姆(约公元前1775年—约公元前1759年在位)(Zimrilim)马里的末任国王。约于沙姆希阿达德一世之子为马里长官时,他被流放。作为前国王雅弗多·利姆之子,他于沙姆希阿达德一世死后成功夺位。他通过政治婚姻与妻子决策以巩固统治。他为自己方圆6英亩的宫殿增添光彩,使其成为古代近东奇迹之一。他的形像在壁画中有所反映,在保留下来的宫廷烹饪资料中,还记载了王室所享用的高级食物。国王本人也派人从北部山区开取冰块,作为宫廷饮料。他最终因与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矛盾激化而被击败。.

新!!: 京剧和兹姆里·利姆 · 查看更多 »

元華

元華(Yuen Wah,),原名容志,曾用藝名有容繼志、袁華,香港實力派演員,七小福之一,師承--,為其二弟子。.

新!!: 京剧和元華 · 查看更多 »

元雜劇

#重定向 杂剧.

新!!: 京剧和元雜劇 · 查看更多 »

四大声腔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的概念随历史发展有所变化,如明初时指崑山腔、弋阳腔、海盐腔、餘姚腔。 地方戏兴起后的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一说是“南崑、北弋、东柳(柳子戏)、西梆”,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梆子腔、皮黄腔、崑腔和高腔。.

新!!: 京剧和四大声腔 · 查看更多 »

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又名《探母回令》、《四盘山》、《北天门》,是知名的京剧剧目。另外湘剧有《四郎回国》、《四盘山》,汉剧有《双回国》,川剧有《盗令斩辉》,河北梆子有《探母别家》,赣剧有《回国图》,滇剧有《四盘山》,秦腔、同州梆子、晋剧等,都有此剧目陶君起 编著:《京剧剧目初探》,中华书局,ISBN9787101061413。.

新!!: 京剧和四郎探母 · 查看更多 »

倪秋萍

倪秋萍,京劇琴師,師承王少卿學京劇音樂藝術,後長年擔任梅蘭芳的京劇二胡(京二胡)琴師,1948年,梅蘭芳領銜主演中國史上第1部自製彩色京劇電影《生死恨》(同時是中國史上第1部自製彩色電影,導演是費穆)的京劇二胡就是他演奏的(京劇胡琴;京胡和劇藝顧問;音樂指導是他的老師王少卿,場面領導;鼓師是王燮元)。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新!!: 京剧和倪秋萍 · 查看更多 »

王少卿

王少卿(),北京人,京劇琴師、作曲家、樂器工藝家,發明京劇界簡稱為「二胡」,通稱京二胡的京劇二胡這種樂器,曾長期擔任梅蘭芳的琴師。 父親王鳳卿是資深京劇老生演員,王少卿幼年跟賈洪林、鮑吉祥學唱老生,1918年起轉為琴師,師從曹心泉習京劇音樂藝術。 1923年到1924年間發明京劇二胡。 曾為梅蘭芳、姜妙香編創許多新唱腔,擔任梅蘭芳的京劇二胡和京劇胡琴伴奏很多年,姜妙香和自己的父親王鳳卿的京劇胡琴伴奏多年。 中日戰爭以前,梅蘭芳灌錄的上百張京劇唱片幾乎都是徐兰沅京劇胡琴,他拉京劇二胡,只有少部份是徐蘭沅的學生任莘壽(1949年移民香港)擔任京劇二胡。 日本戰敗,梅蘭芳復出登台唱戲,鼓師請王燮元,徐蘭沅年事較高,京劇胡琴逐漸改由他擔任,較有代表性的是1948年梅蘭芳、姜妙香聯合主演的彩色京劇電影《生死恨》(費穆導演,中國電影史上第1部自製的彩色京劇電影),他是劇藝顧問(音樂指導)和京劇胡琴(操琴),場面領導;鼓師是王燮元,京劇二胡是他的學生倪秋萍。 京劇音樂學生有倪秋萍、顧永湘、沈雁西、盧文勤、梁訓益(1949年移民台灣,1說是徐蘭沅的學生)等多人。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京剧作曲家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新!!: 京剧和王少卿 · 查看更多 »

王凤朝

王凤朝可以指:.

新!!: 京剧和王凤朝 · 查看更多 »

王玉璞

王玉璞,1924年生,京劇鼓師,師從杭子和,曾長期任職上海京劇院。 京劇司鼓作品頗多,曾與梅葆玖、尚長榮、李崇善、王夢雲、孫正陽、張學津、關懷、李勝素、--魁智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配上大型西方管弦樂團伴奏的他的司鼓作品有現代京劇《磐石灣》、新編古裝京劇《大唐貴妃》等。 他是《磐石灣》其中1位鼓師(琴師是尤繼舜,電影版鼓師是張鑫海,琴師是蔣阿炳)。 《磐石灣》與其他9部(《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龍江頌》、《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杜鵑山》)被列為樣板的前後2批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合稱「10大(京劇)樣板戲」。 他和尤繼舜的合作還有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1976年拍給毛澤東聽的閔惠芬以民樂二胡模擬京劇唱腔的音樂會電影紀錄片(葉永烈執導)等。 他與張鑫海分任兒童動畫電影《大鬧天宮》的鼓師(職稱是指揮)。 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職稱的天津京劇院鼓師崔洪是他的學生。 Category:京剧鼓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1924年出生.

新!!: 京剧和王玉璞 · 查看更多 »

王瑞芝

王瑞芝(1909年-1976年),京劇琴師,拜師錫子剛先生學習京劇音樂藝術。 他是余叔言生前最后1位琴師,與余門弟子孟小冬、譚富英合作多年。 精通京劇生行余派藝術,還與言菊朋、遲世恭等有過合作。 1949年隨孟小冬移民英屬香港,1955年回歸中國。 回国后曾与言慧珠前夫薛浩伟多年合作。 后專任譚富英的琴師。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新!!: 京剧和王瑞芝 · 查看更多 »

王瑶卿

王瑶卿,清末民国京剧旦角演员、戏曲教育家。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瑶卿为艺名,斋名古瑁轩,晚年改作瑶青。原籍江苏清江(淮阴),生于北京。其弟王凤卿。 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於北京宛平。九岁开蒙学青衣,兼习刀馬旦,十岁丧父,在三庆班从崇富贵学武旦,十二歲從著名京劇教師謝雙壽學花旦戲,後向張芷荃學青衣戲,向杜蝶雲學刀馬旦戲,後又向著名京劇青衣陳德霖學戲,与王琴侬、梅兰芳、姜妙香、王蕙芳、姚玉芙并称陈德霖的六大弟子。十四岁时开始在三庆班借台演出了第一出戏《祭塔》,专攻青衣;後在小鴻奎科班。曾任清朝“内廷供奉”,常出入紫禁城,为皇族演唱。1906年入同庆班与譚鑫培长期合作。出演《汾河湾》、《武家坡》等剧时,两人都能别出心裁,追求新意,使当时观众折服。1909年挑班演出,与谭鑫培并称梨园汤武。艺术上善于革新、发展,排演旧戏,常改腔、改做工、改扮相、改戏词、改情节,使旧戏面目焕然一新。并能自编新戏。其新编、改编剧目有《棋盘山》、《金猛关》、《万里缘》、《穆天王》、《庚娘传》、《琵琶缘》;在表演方面,他对京剧艺术的丰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他打破传统,集青衣、刀马旦、花旦之长,创造了一种新行当——花衫,被戏曲理论家徐凌霄誉为“非青衣、非花旦、卓然自成一宗”,世称“王(瑶卿)派”。在刀马旦的行当中,他废除了踩跷,改穿薄底靴。又以善创新腔著称。长期在北京演出,1926年后,45岁左右因嗓子“塌中”脱离舞台,从事教育工作。“四大名旦”及張君秋、杜近芳等均曾受业于他。1930年代以后的京剧旦行演员大多出于王门,在京剧界被尊为“通天教主”。后在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国剧传习所任教。1949年北京一解放,著名戏剧作家田汉按中国共产党的指示,接管了国民革命军第208师的“四维剧校”,建立新中国第一所戏曲学校。建校伊始,校长田汉即聘王瑶卿等著名老艺师到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戏曲实验学校名誉教授,北京市文联理事,任中国戏曲学校顾问,中国文联委员。1951年后任中国戏曲学校校长,其授课论艺部分制有唱片,题名《王瑶卿说戏》。老舍建国后与其有往来,并在演讲中以王瑶卿为例勉励曲艺工作者要创造新腔。.

新!!: 京剧和王瑶卿 · 查看更多 »

王燮元

王燮元(1909年-1970年12月4日),京劇鼓師,從齊向陽、咎樹雲學習京劇司鼓(以鼓帶領樂隊)藝術,曾為梅蘭芳、黃桂秋、周信芳、馬連良、譚富英、蓋叫天、劉奎官、林樹森、徐碧雲、唐韻笙、言慧珠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司鼓。 著有《京劇鑼鼓演奏法》(范石人、許錦文協助文字工作)等書,影響深遠。.

新!!: 京剧和王燮元 · 查看更多 »

王蓉蓉

王蓉蓉(),辽宁鞍山人,汉族,京剧演员。.

新!!: 京剧和王蓉蓉 · 查看更多 »

碧玉簪

碧玉簪,越剧古装剧,最初由男班艺人马潮水于1918年编剧。1962年,被拍成电影。.

新!!: 京剧和碧玉簪 · 查看更多 »

秦腔

腔又称乱弹,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源于西秦腔,如今流行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西秦戲」、“梆子腔”,俗称“桄桄子”(象梆子聲),是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的声腔体系。秦腔開创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是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系统的母体。现在北方各地梆子戏虽然风格与秦腔有很大不同,但在音调和伴奏上都保持着共同的特征。.

新!!: 京剧和秦腔 · 查看更多 »

秦桧

檜(),字會之,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江宁)人。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补密州教授,曾任太学学正。北宋末年任御史中丞。靖康之禍後隨同徽、欽二帝被擄到金國,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回到南宋。此後出任礼部尚书,两任宰相(僕射、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獨攬相權十九年。因其力主对金议和,并促使宋高宗杀害抗金将领岳飞等,被民间广泛视为汉奸、卖国贼,元編《宋史》列入奸臣。.

新!!: 京剧和秦桧 · 查看更多 »

秦慧芬

秦慧芬(),台灣京劇演員,工旦行,1947年在上海拜師梅蘭芳。 1949年起移民台灣,后長年在戲校教京劇,培養魏海敏、王耀星等許多學生。 在台灣的梅蘭芳女弟子還有章遏雲、顧正秋等。 台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委約王安祈編寫的《台灣京劇50年》下冊收錄了她的口述回憶錄。 曾長期在台的梅蘭芳男弟子只有20世紀末從英屬香港到台灣的陳永玲。 C C C C.

新!!: 京剧和秦慧芬 · 查看更多 »

科班

科班是一種類似劇團的團體,也有培養新人,传承戏曲艺术。.

新!!: 京剧和科班 · 查看更多 »

程咬金

程咬金(),本名知節,字义贞,唐朝大将,济州东阿斑鸠店人(今属山东省东平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十九。在民间故事程咬金是一员福将,其三板斧相当厉害,但實際上,一生並無以板斧為武器,而用槊。.

新!!: 京剧和程咬金 · 查看更多 »

程砚秋

程砚秋()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清光绪二十九年农历十一月十四日酉时生于北京,满洲正黄旗人,程佳氏。最早官名是承麟,砚秋恩师罗惇曧先生把“承”改为汉姓“程”。程砚秋最初艺名是菊侬,1918年改为艳秋,字玉霜,后改御霜,取意于“艳于秋者厥为菊”,后改艺名为程砚秋,取意“砚田勤耕秋为收”。“四大名旦”之一,青衣程派创始人。.

新!!: 京剧和程砚秋 · 查看更多 »

程长庚

程长庚(),清京剧演员、戏剧活动家。名椿,字玉珊(一作玉山),安徽潜山(今潜山县)人,主演老生,是京剧形成的奠基人之一。 他于道光二年(1822)随父北上入京,始以《文昭关》、《战长沙》的演出崭露头角,咸丰、同治年间在北京主持徽班之一的三庆班,并长期担任精忠庙的会首,演戏严肃认真,艺术上融化徽调、汉调昆腔为一炉,对京剧老生唱腔和表演艺术的形成贡献很大,当时同-余-三胜、张二奎并称京剧老生三杰。清光绪五年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亥时殁,葬于彰仪门(今广安门)外石道路旁北侧。 C C C C C.

新!!: 京剧和程长庚 · 查看更多 »

空城計

城計是三十六計中第三十二計,空城計是一種心理戰術。 在緊急關頭,以大膽的冒險行動來造成敵人錯誤判斷,經常能夠達到排難解危之目的。空城計中所含的這種謀略思想,古人不僅用於守城,也用於敵眾我寡之遭遇戰。作為一種心理戰術,它不是用實力戰勝敵人,而是透過研究敵人主帥之心理活動,以謀勝敵,驚退敵兵。使用時,必須要有足夠膽量。包括虞詡、趙雲、曹操、祖珽等人皆使用過。三國演義虛構諸葛亮曾使用過。.

新!!: 京剧和空城計 · 查看更多 »

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是豫剧表演大师马金凤的代表作,由宋词与马金凤两人于1954年在传统豫剧《老征东》(又名《杨文广夺印》)的基础上改编而成。马金凤饰演穆桂英一角,她凭借出色的表演一跃成为中国剧坛上的明星,并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该剧在1956年中国文化部“全国第一批优秀传统剧目”评选中名列榜首,1958年被江南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豫剧电影。.

新!!: 京剧和穆桂英挂帅 · 查看更多 »

窃符救赵

#重定向 邯郸之战#竊符救趙.

新!!: 京剧和窃符救赵 · 查看更多 »

章遏雲

遏雲(),原名凤屏,字珠尘,乳名萍儿,京劇演員,工旦行,著有《章遏雲自傳》等書。.

新!!: 京剧和章遏雲 · 查看更多 »

童芷苓

童芷苓(),祖籍江西南昌,出生于天津,京剧演员,工旦行。 童芷苓早年曾在圣功女学、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学习,后回家从师学艺。11岁时便出演《女起解》,此后又演过《武家坡》、《虹霓关》等。1939年,与其父童汉侠一同组建公益社(后改名为苓剧团,其父任社长),演出过《大英杰烈》、《奇双会》、《花田错》等剧目。同年在《大风报》主编沙大风介绍下,拜荀慧生为师,后曾出演《霍小玉》、《元宵谜》、《香罗带》、《红娘》、《红楼二尤》等荀派剧。同时她还钻研四大名旦其余各派之长,曾自学程派《锁麟囊》,1947年又拜梅兰芳为师。后在上海定居,1955年加入上海京剧院,排演过《二度梅》、《赵一曼》、《尤三姐》、《武则天》、《送肥记》、《海港》等风格各异的剧目。同时她还经常涉猎电影,《尤三姐》、《宋士杰》、《傲蕾·一兰》等影片中都有她的身影。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文革后任教于上海市戏曲学校。1987年前往美国定居。1995年在美逝世。 童芷苓之兄童遐苓、童寿苓,妹童葆苓,弟童祥苓皆为京剧演员。.

新!!: 京剧和童芷苓 · 查看更多 »

竇爾敦

竇爾墩,原名竇開山,乳名二東,直隸河間府竇三町人,他上有長兄,排行第二故又叫竇二墩。為清代俠義公案小說《施公案全傳》、《彭公案》中的豪俠。出身於武林世家,自幼習武甚精,後又拜「一尊佛」海靖為師,得其真傳,成為綠林高手。其為人忠厚,性格直爽,講究義氣,俠肝義膽,雖身懷絕技,卻並不欺人作惡,而是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因而深受武林人士擁戴,推舉他為山東綠林道八大處總頭領。 京劇《盜御馬》、國劇《連環套》中,講的即是黃天霸喬妝鏢客出口外,假意拜山,計誘竇爾敦自認盜御馬的故事。 关于窦尔敦这个人物,在《清史稿》和《清实录》中都没有记载,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史料》中有关窦尔墩的文字: 1、“康熙五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巳时,刑部所题,步军统领隆科多拿送大盗窦尔敦等,照例即行正法一疏。上曰:‘窦尔敦、王四老公行劫年久,甚为凶恶,杀人亦多。平人杀人三口,尚且凌迟,此为首者,亦当凌迟。本发回,着隆科多会同三法司议奏。’” 2、“康熙五十六年九月二十日,又覆请尊遵旨会同步军统领隆科多,将行劫年久,极其凶恶之贼窦尔敦拟即凌迟一疏。上曰:‘事着依议。此案内庄头王六,系太监梁九功家仆,何以做钱粱庄头?将王六挑去脚筋充发。’”.

新!!: 京剧和竇爾敦 · 查看更多 »

笛是一種管樂器,是屬於无簧片的木管樂器,由通過樂器開口的空氣來發聲。依照霍恩博斯特爾-薩克斯分類法,笛屬於边棱音气鸣乐器(edge-blown aerophones)。 常見的笛為直身長管,除了吹奏用的吹口外,還有幾個調整音高的開口,各開口的打開或閉合會產生不同的音高。各地方有不同的笛,有些笛(如直笛)是豎笛,吹口在笛的末端,吹奏時笛和嘴唇垂直。有些笛(如長笛)是橫笛,吹口在笛的側面,吹奏時笛和嘴唇平行。 笛是除了人聲之外最古老的樂器,在考古研究中,發現最早的笛是用動物的尺骨鋸去兩端關節鑽孔而成的骨笛,在德國施瓦本阿尔比發現許多,距今約43000年至35000前,這些笛子表示了當時歐洲的人類已有演奏樂器的傳統。而中國也有發現距今約9000年至7700年的賈湖骨笛。.

新!!: 京剧和笛 · 查看更多 »

笙是中國的一種自由簧管樂器,屬於八音中的「匏」類,以簧、管共振發聲,為中國吹管樂器裡面,唯一吹、吸皆可發聲的樂器,也是唯一可以吹奏和聲的樂器。 笙在許多中國古文獻中都有記載,多用於慶典、筵席的伴奏,或當作小型樂團中的伴奏樂器。中國文化在東亞的傳播也讓日本、朝鮮分別發展出了雅樂笙和笙簧;隨著20世紀國樂現代化,復鑑於傳統笙不利合奏,笙也經歷大刀闊斧的改革,製造出「現代笙」,並在現代-zh-tw:國樂團;zh-cn:民乐团;zh-hk:中樂團;zh-sg:华乐团;-裡擔綱重要的角色。由於笙音色易與其他樂器混和,在樂團中常負責和聲伴奏,為十分理想的融合劑。.

新!!: 京剧和笙 · 查看更多 »

羿 (唐堯)

大羿,或羿,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射日英雄,據說為尧時期人物,受天帝命令下界除害,並與妻子嫦娥一起降臨人間。先後射下九個太阳,並射殺猛禽惡獸,從此地上氣候適宜,萬物得以生長。民間因而奉他為「箭神」。 先秦記載中大多並沒有區分射日的羿和統治者后羿,但由於周朝出現此人為尧時人和夏朝人的兩种説法,因此出現此為兩人的説法:《荀子·儒教篇》中说:“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而许慎更進一步認爲:“羿,尧时射官,非有穷后羿也”。一说射日者名平羿,而夏时的后羿为有穷氏,因善于射箭,自比平羿,而名后羿(“--”是上古統治者的一種稱號)。但至今民間神話傳説中仍將兩個人物作爲一個對待,射日的傳説通稱“后羿射日”。.

新!!: 京剧和羿 (唐堯) · 查看更多 »

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是一本综合中文月刊,1991年創刊,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主编,编辑部在北京市西城區月坛南街69号。現任社長為贾磊磊(法定代表人),总编辑陈剑澜。 該刊及網站在過去一段時間在中国带有政治自由派色彩,代表建制内自由主义势力,与政治极左雜誌及网站《乌有之乡》立場及意見相左。該刊及網站主要刊載古今中外的歷史記述及評論文章,著者以中共元老、作家與學者為主,具有一定權威性;因其刊物多刊登有關中共黨史敏感事件的評論與時評文章,而文章時與官方的歷史結論有出入,或者主張黨內各項改革,故刊物內容受到關注,2015年《國防參考》刊發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龔雲撰文文章《「起底」〈炎黃春秋〉》;文章稱,《炎黃春秋》打着一些合法的旗幟,假借客觀公正之名,「對普通民眾特別是離退休幹部具有很大迷惑性和欺騙性」。文章還稱,《炎黃春秋》「抹黑毛澤東,抹黑英烈,虛無歷史,實際上是把新中國的歷史顛倒過去,為把中國拉回資本主義做輿論準備」;此篇文章在同年6月3日曾被解放軍報微博轉載並因此引發討論。 因管理层遭撤换,原制作班底于2016年7月17日宣布《炎黄春秋》停刊,但新的管理层仍继续出刊。.

新!!: 京剧和炎黄春秋 · 查看更多 »

生可以指:.

新!!: 京剧和生 · 查看更多 »

焦寶宏

寶宏,京劇鼓師,以京劇音樂藝術上的成就獲評中國國家一級演奏員職稱。 從小學習京劇司鼓藝術,后參加上海京劇院樂隊工作,做鼓師。 改革開放後,他參加新編古裝京劇電影《白蛇傳》的樂隊工作(馬錦良、曾加慶、沈雁西作曲,琴師是沈雁西,金樂華指揮大樂隊),設計打擊樂、打鼓,影片1980年得到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舞台藝術片獎、第5屆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其他的打擊樂設計、司鼓作品還有上海京劇院新編古裝京劇《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廉吏--成龍》(作曲都是高一鳴、龔國泰、尤繼舜)等。.

新!!: 京剧和焦寶宏 · 查看更多 »

熊承旭

熊承旭(),京劇琴師、作曲家,師承徐蘭沅。 上海人,在復旦大學讀書時,與學友唐在炘、鄰居閔兆華組成1個京劇樂隊,唐在炘京劇胡琴(京胡),閔兆華京劇月琴,他演奏京劇二胡(京二胡)。 1940年代后期,3人與趙榮琛、高華 (京劇)等程派藝術家合作,錄製了多套京劇唱片,1947年曾與程硯秋在上海合作《碧玉簪》等戲,程送給他們「3劍客」的稱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3人與李世濟、白登雲等組團巡迴公演,后加盟馬連良做團長的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劇院)。 熊承旭和唐在炘在北京京劇團拜師徐蘭沅,與李慕良、陸松齡組成徐先生做音樂指導的4人唱腔設計小組。 作品有《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等。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復旦大學校友 Category:熊姓.

新!!: 京剧和熊承旭 · 查看更多 »

燕守平

燕守平,1941年在江蘇沛縣出生,京劇琴師,北京市戲曲學校畢業,現任北京京劇院琴師,以他的藝術成就獲評國家一級演員職稱,編著《京胡古今名段集》(2004年第1版)等書。 他的愛人馬小曼是馬連良的女兒,工京劇旦行,也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2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培養的京劇藝術人才。 他最有代表性的京劇胡琴(京胡)伴奏;演奏作品是第2批樣板戲裡的《杜鵑山》1劇,他擔任甲組琴師和電影版琴師,錢江攝影,謝鐵驪導演的革命現代京劇《杜鵑山》電影裡的京劇胡琴就是他拉的(甲組和電影版鼓師是史镇鑫,管弦樂指揮是胡炳旭)。 他從1954年考進戲曲學校就開始從事京劇伴奏,到現在已經54年了。 他在學校師從楊寶忠等先生,1959年畢業后留在母校任教,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調北京京劇團(1979年改北京京劇院,直到現在),並師從劇團音樂指導徐兰沅學習京劇音樂藝術。 曾與馬長禮、譚元壽、張君秋、趙燕俠、孫毓敏、耿其昌、李維康、馬永安、楊春霞、李寶春、萬一英、于魁智、李勝素、孟廣祿、趙葆秀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他的學生有趙立新、高俊浩等。.

新!!: 京剧和燕守平 · 查看更多 »

當代傳奇劇場

代傳奇劇場,於1986年成立,由吳興國領軍,一直致力於傳統中國戲曲傳承並以創新劇場表演藝術為標的。以融合東西方劇場藝術、開闢傳統戲曲新道路為精神與特色。.

新!!: 京剧和當代傳奇劇場 · 查看更多 »

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的表演片段 《牡丹亭》,原名《还魂记》,又名《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创作于1598年,描写了大家闺秀杜丽娘和书生柳梦梅的生死之恋。与《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并称为“玉茗堂四夢”。.

新!!: 京剧和牡丹亭 · 查看更多 »

盖叫天

叫天(),原名张英杰,号燕南,直隶高阳(今河北省内)人,中国著名京剧演员,以藝名蓋叫天而聞名於世。.

新!!: 京剧和盖叫天 · 查看更多 »

白帝城

白帝城位於重慶市奉節縣東部的长江北岸,位于奉节城东8公里,是长江三峡重要旅游景点。1980年7月7日列為四川省重新確定公布的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屬重慶市。2000年9月7日列為第一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帝城一面靠山,三面环水背倚高峡,前临长江瞿塘峡,气势十分雄伟壮观。从山脚经过高而陡峭的石阶,到达白帝城入口,大门额匾上有郭沫若书写的“白帝城”三个大字,左右一付对联,出自杜甫诗句“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然而现存這座白帝城只是原來的白帝山上的一座「白帝廟」,乃明、清两代修复遗址;根據考古學家的發掘,在這座遺址底下還藏着三座更古老年代的白帝城城牆。 三峡工程建成后,水位被抬高,使白帝城變成四面环水,游船可直达城中。.

新!!: 京剧和白帝城 · 查看更多 »

白登雲

白登雲(1906年-1990年),出生於河北冀州(县),京劇鼓師、北京中國戲曲學校教授,師從郭德順、鮑桂山等學習京劇司鼓藝術,曾給余叔岩、程硯秋、杨小楼、梅兰芳、王凤卿、谭小培、郝寿臣、孟小冬、谭富英等京劇表演藝術家打鼓,尤以與程硯秋的合作見知於世。 他從小在戲班學習打擊樂(武場)藝術,1917年開始學打鼓,1932年在北京拜師郭德順和鮑桂山。 1934年起,他參加程硯秋劇團,一直合作到程硯秋去世,其後還長期給程門弟子打鼓。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白登雲參加梅兰芳做院長的北京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起改中國國家京劇院),做鼓師,1960年起出任北京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教授,教打鼓。 他的學生有倪儀斌、李朝貴、劉德明、林慶華、楊復春、黃大為、馬學義、徐靜琪(台灣)、張修石、王碩、李朝陽、謝光榮等。 程硯秋與琴師周長華、鍾世章合作的全部京劇唱片;1940年代和1950年代的演出實況錄音;1950年代的廣播京劇;惟一的一部京劇電影《荒山淚》,全部都是白登雲的司鼓作品。 1940年代,余叔岩在上海與王瑞芝合作的京劇唱片,請白登雲打鼓。 白雲登1990年在北京去世。.

新!!: 京剧和白登雲 · 查看更多 »

花衫

#重定向 花衫旦.

新!!: 京剧和花衫 · 查看更多 »

花脸

花脸,或稱淨,是中國戲劇的一種程式化的角色行當,一般扮演性格剛烈、暴躁甚至陰險兇惡的男性角色,要勾畫臉譜,因此俗稱「花臉」。.

新!!: 京剧和花脸 · 查看更多 »

花旦

昆曲《牡丹亭》的表演片段,左为花旦杜丽娘。 花旦是中國传统戏曲角色行当。为青年或中年女性的形象,性格活潑或潑辣放蕩,常常帶點喜劇色彩。 花旦一詞,來自元代夏庭芝的《青樓集》:“凡妓,以墨點破其面者為花旦。” 元雜劇就有花旦雜劇一類。朱權在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所著的《太和正音譜·雜劇十二科》更把花旦雜劇列為「煙花粉黛」,充分說明花旦是以扮演妓女為主的類型。《趙盼兒風月救風塵》的趙盼兒就是一個典型花旦的例子。經過多個朝代,花旦成了中國各種地方戲曲,譬如漢劇、崑劇、京劇和粵劇,共有的性格造型。 其造型則重唸散白,做功與神采,不重唱功但要求唱腔清秀美麗、靈敏乖巧。 典型人物有《拾玉镯》的孙玉姣、《小放牛》的村姑、《梵王宮》的耶律含嫣、《少華山》的殷碧蓮、《辛安驛》的周鳳英、越剧《西厢记》的红娘等。.

新!!: 京剧和花旦 · 查看更多 »

遊園驚夢

遊園驚夢,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一摺。原作統稱《驚夢》,崑曲《牡丹亭》中分為《遊園》與《驚夢》兩摺,描述南宋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十六歲時與侍女春香到後花園春遊,見斷井頹垣,陡起傷春之感。歸房後,夢中與書生柳夢梅至後園相會,訂情而別。湯顯祖原作中“觀之不足由他繾……”的一支曲牌並不叫「尾聲」,而叫「隔尾」,戲至此未完。在乾隆年間《綴白裘》裏已分爲《遊園》和《驚夢》兩摺,也改成了。 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特別選用這首歌曲搭載。.

新!!: 京剧和遊園驚夢 · 查看更多 »

道光

道光(a;;1821年—1850年)是清宣宗旻宁的年号,共使用三十年。 道光三十年正月清文宗即位沿用。.

新!!: 京剧和道光 · 查看更多 »

鍾世章

鍾世章(),京劇琴師,1916年在北京出生,1992年在北京去世。 他師從金子年學藝,做過馬最良、譚富英、王玉蓉、白玉薇、童芷苓、言慧珠、李盛藻、李少春、李慧芳等京劇表演藝術家的琴師,以與程硯秋的合作見知於世。 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後,程硯秋復出登台,他在月琴師吳玉文介紹下展開與程的合作,直到1958年程硯秋去世。 這段期間,程硯秋劇組的重大公演和實況錄音、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錄音、在中國唱片公司出版的唱片,都是他做琴師(操琴;以簡稱京胡的京劇胡琴給演員伴奏唱腔和帶領音樂旋律),夏魁連演奏京劇二胡(京二胡),白登雲打鼓。 1956年,周恩來請吳祖光編導的程硯秋舞台藝術彩色京劇電影《荒山淚》,他是琴師,並應邀創作和演奏片頭樂曲,以「序曲」職稱在片頭列名。 程硯秋過世後,他在中國京劇院四團工作,並隨全團調到寧夏銀川市,獨立為寧夏京劇團。 1959年曾到北京工作,1960年1月6日,中國文化部成立北京青年京劇團,他和程硯秋弟子王吟秋從寧夏京劇團調到北京青年京劇團工作,從此就在團裡給程硯秋弟子趙榮琛、王吟秋伴奏。 1983年,趙榮琛與俞振飛先生合作公演程派名劇《春閨夢》紀念程硯秋逝世25周年,他操琴,白登雲打鼓,夏魁連二胡,全劇影音實況流傳於世,頗有影響。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京剧作曲家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北京人.

新!!: 京剧和鍾世章 · 查看更多 »

荆轲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嬴政,失败被杀。荊軻其人典故被收錄在司馬遷《史記·卷八十六·刺客列傳·第二十六》之中,「圖窮匕見」的典故即來自此。.

新!!: 京剧和荆轲 · 查看更多 »

荀慧生

荀慧生(),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一名词,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用荀慧生為名。祖籍河北东光,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家以及“四大名旦”之一。.

新!!: 京剧和荀慧生 · 查看更多 »

華容道

華容道,位於現今中國湖北省監利縣境內(一说位于现今中国湖南省华容县境内),是古代的一個地名,相傳當年曹操曾經敗走此地。由於當時的華容道是一片沼澤,所以曹操大軍要割草填地,不少士兵更慘被活埋,慘烈非常。 由於地理的變遷,到了明朝時,華容道已經由一個沼澤變成一片樹林。因此,當羅貫中撰寫《三國演義》時,亦根據當時的地理環境,寫關羽在樹林裡截擊曹操。 Category:三国演义 Category:中國古地名.

新!!: 京剧和華容道 · 查看更多 »

萬瑞興

萬瑞興,江蘇蘇州人,京劇琴師,中國國家1級演員,在中國國家京劇院張火丁戲劇工作室做音樂工作,著有《程派唱腔琴譜集》等書。 師承何順信、楊寶忠、徐蘭沅、鍾世章、唐在炘等先生學習京劇音樂藝術。 文化大革命期間,參加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第2批樣板戲裡的1部)劇組,擔任甲組和電影版琴師,甲組和電影版鼓師是吳有禹。 京劇唱腔設計作品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江姐》等。 曾應邀到美國夏威夷大學講學,教京劇音樂。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新!!: 京剧和萬瑞興 · 查看更多 »

蝴蝶梦

蝴蝶梦可以指:.

新!!: 京剧和蝴蝶梦 · 查看更多 »

青衣

青衣可以指:.

新!!: 京剧和青衣 · 查看更多 »

顧正秋

顧正秋(),原名丁祚華,又名丁蘭寶,生於中國南京,台灣京劇演員,工旦行,被推崇為「一代青衣祭酒」。.

新!!: 京剧和顧正秋 · 查看更多 »

项羽

項羽(),名籍,字羽,以字行,楚国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朝末年西楚軍事家,政治家。 楚国名將項燕之孫,七歲後隨叔父項梁遷吳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 ,被楚後懷王封為魯公。前207年鉅鹿之戰中,項羽統率楚軍五萬大破秦軍五十萬,決定秦朝覆亡之勢,秦三世自降為「秦王」,不再稱「皇帝」。項羽起兵三年,即率領山東六國諸侯滅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僅二十五歲。 前206年,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項羽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未能重用范增、韓信、陳平,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前202年,項羽在垓下之战為劉邦指揮諸侯六十萬聯軍所敗,突圍至烏江後,自刎而死。 項羽被譽為中國历史最为勇猛的将领,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亦認為「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新!!: 京剧和项羽 · 查看更多 »

行當

行當(ㄏㄤˊ ˙ㄉㄤ, háng dɑng)是中國戲曲的術語,指戲曲中各演出角色的「分類」,簡稱為「行」。以京戲為例,就分有生行、旦行、淨行與-丑-行四種行當。 行當可以說是演出角色的類型分類,也可以說是不同角色的演出風格分類,通常相同行當之間的角色表演風格差異較小,不同行當間的角色表演風格差異較大。.

新!!: 京剧和行當 · 查看更多 »

袁世海

袁世海(),原名袁瑞麟,北京人,著名京剧花脸演员,以擅演曹操闻名,有「活曹操」之美譽。 袁世海8岁开始学习京剧,1927年进入富连成戏班学习老生,后改学花脸。1934年开始登台演出,1940年拜郝寿臣为师,成为郝派传人。 1950年参与创建中国京剧院的前身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京剧团,后曾担任中国京剧院副院长,198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全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2002年12月11日10时50分在北京病逝。.

新!!: 京剧和袁世海 · 查看更多 »

袁和平

袁和平(Yuen Woo-ping,),人稱八爺,出生于日本侵华时期的中国广州。袁和平與元華、成龍及洪金寶等同為于占元之徒,藝名元慶,但并不属于「七小福」成員之一。袁和平是香港著名電影動作指導、導演,是香港動作電影其中一個最成功和具影響力的人。 2016年获得第十届亚洲电影大奖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新!!: 京剧和袁和平 · 查看更多 »

颖考叔

#重定向 潁考叔.

新!!: 京剧和颖考叔 · 查看更多 »

裴世長

裴世長,京劇鼓師,以與梅蘭芳的長期合作見知於世。 北京富連成科班世字科出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給梅蘭芳劇團的許多戲打鼓,留下許多錄音,很有影響。 合作過《西施》、《貴妃醉酒》、《霸王別姬》、《洛神》、《宇宙鋒》、《雷峰塔·斷橋》、《遊園驚夢》等戲。 梅蘭芳回憶:「给我打鼓的近年是裴世长,本事好,平时总是严丝合缝的。」 梅故去后,他在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培養了吳有禹、謝光榮、李朝陽等學生,現在都已是中國國家1級演員的正高級職稱。 梅蘭芳劇組早年的唱片主要是何斌奎打鼓,也有同杭子和合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還找過庚金群。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新!!: 京剧和裴世長 · 查看更多 »

裘盛戎

裘盛戎(),京劇演員,工淨行,1915年8月25日在中國北京出生,1971年10月5日在北京去世,他的爸爸裘桂仙工淨行,同時善長京劇胡琴(京胡)藝術。 他出身富連成科班盛字科,曾與楊小樓、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周信芳、金少山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任北京市京劇二團團長。 北京市京劇一團、北京市京劇二團、北京市京劇三團合併成北京京劇團(北京京劇院的前身)后,與馬連良、譚富英、張君秋、趙燕俠、馬富祿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排演了許多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 《群英會》(飾黃蓋)和《秦香蓮》(飾包拯)2部彩色京劇電影紀錄保存了他的舞台藝術。 他的琴師是汪本貞,鼓師是張繼武,張退休后改譚世秀。 他參演的新編古裝京劇除《秦香蓮》和《赤壁之戰》外,還有《赤桑镇》(飾包拯)、《除三害》(飾周處)、《趙氏孤兒》(飾魏絳,李慕良唱腔設計)、《舍命全交》(飾羊角哀)、《官渡之戰》(飾曹操)、《海瑞罷官》(飾徐階)、《林則徐》(飾林則徐)等,現代京劇有《雪花飄》(飾陳大爺,汪曾祺編劇)、《杜鹃山》(飾烏豆,1964年,李慕良唱腔設計,徐兰沅音樂指導)、《海港》(飾高志揚,唐在炘操琴、音樂設計,1968年)、《南方來信》(飾陳老四,越戰題材)等。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受到迫害,1971年離世。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净行演员 Category:裘姓.

新!!: 京剧和裘盛戎 · 查看更多 »

西皮

西皮,中國戲曲的唱腔之一,又稱“襄陽腔”或“北路”。明末清初,盛行於武漢一帶。因為湖北人稱唱詞為「皮」,他們把陝西傳來的的腔調稱為「西皮」。 西皮的京胡定弦為(la~mi)弦。西皮主要來表現輕鬆愉快、活潑、激昂的情感。西皮、二黄在京劇、漢戲、粵劇、徽劇被合稱皮黄。.

新!!: 京剧和西皮 · 查看更多 »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沉魚,春秋末期的浙江諸暨一帶人氏,又稱西子,是家喻戶曉的美人,2003年浙江省諸暨市興建了西施殿加以紀念。.

新!!: 京剧和西施 · 查看更多 »

馬學義

馬學義,京劇鼓師,在北京中國國家京劇院(以前的中國京劇院)工作,以藝術成就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職稱。 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畢業,師從白登雲先生。 曾與譚元壽、梅葆玖、于魁智、孫毓敏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曾應邀到台灣講學,教京劇司鼓藝術。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XUE.

新!!: 京剧和馬學義 · 查看更多 »

馬武

武可以指:.

新!!: 京剧和馬武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京剧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言少朋

言少朋(),京劇演員,工生行,馬連良弟子,言菊朋大兒子,言慧珠的哥哥,蒙古族。.

新!!: 京剧和言少朋 · 查看更多 »

言菊朋

言菊朋(),名延壽,字錫其,號仰山,瑪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生于北京。京劇老生。.

新!!: 京剧和言菊朋 · 查看更多 »

言慧珠

言慧珠()原名義來,學名仲明,乳名“二妞”。为蒙古旗人后裔,祖籍北京,著名京劇、昆曲女演員。.

新!!: 京剧和言慧珠 · 查看更多 »

马连良

连良(),回族,北京人,字温如,中国民主同盟成员。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演员。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是扶风社的招牌人物。拿手戏目有《借东风》,《甘露寺》,《青风亭》等。.

新!!: 京剧和马连良 · 查看更多 »

骂死王朗

骂死王朗,是《三国演义》等文化作品中的虚构情节,背景为三国时代,讲述曹魏、蜀汉战争期间诸葛亮和王朗在阵前舌战,王朗游说诸葛亮投降,诸葛亮则斥骂王朗是乱臣贼子,令王朗气愤而死。.

新!!: 京剧和骂死王朗 · 查看更多 »

高庆奎

高慶奎(),京劇演員、教育工作者,工生行,開創京劇老生的高派表演藝術,與余叔岩、马连良齊名,人稱「鬚生三大賢」。 祖籍山西,在北京出生。 曾與譚鑫培、楊小朵(楊寶忠的祖父)、郝寿臣、梅蘭芳、程硯秋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 1919年,梅蘭芳應邀到日本巡迴公演,他擔任頭路老生(正生),琴師是茹萊卿,鼓師是何斌奎,他的弟弟高連奎(高聯奎)也是團員,擔任京劇三弦和配角。 他繼承和發展了刘鸿声(刘鸿升)派的藝術,開創出京劇生行的高派。 與梅蘭芳合作時裝京戲(京劇現代戲)《孽海波瀾》,演巡警,錄製了時裝京戲《戲迷傳》唱片,還參加過話劇公演。 他的兒子高盛麟、女婿李盛藻是京劇表演藝術家, 他培養了李和曾、胡少安等學生。 毛澤東生前最喜歡聽高派聲腔藝術。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生行演员 Category:山西人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高姓.

新!!: 京剧和高庆奎 · 查看更多 »

謝光榮

謝光榮,京劇鼓師,以藝術成就獲評中國國家一級演奏員的正高級職稱。 師從裴世長(梅蘭芳的鼓師)、白登雲(程硯秋的鼓師)、劉宗生等教授學習京劇司鼓藝術,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畢業。 1981年起參加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樂隊工作,主要司鼓作品有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的京劇音樂、京劇《圖蘭多公主》(與李朝陽分任鼓師)等。 曾到澳大利亞、法國、希臘、韓國、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美國等多國表演。 2002年間,應台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和國立國光劇團邀請,與王金璐(馬連良的學生)、趙永偉(王金璐的學生)到台灣講學,在台灣的司鼓作品有《魏海敏古典劇場-變》等。 Category:京剧鼓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新!!: 京剧和謝光榮 · 查看更多 »

譚世秀

譚世秀(1923年-1999年1月6日),京劇鼓師,富連成科班世字科出身,長期在北京京劇院及前身北京京劇團工作。 與馬連良、裘盛戎、馬長禮、譚元壽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多年。 京劇司鼓(打鼓)作品很多,包括列進8個樣板戲裡面的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沙家浜》(打甲組和電影版的鼓),還有拍成彩色京劇電影的《群英會》(與庚金群分任鼓師)、《秦香蓮》(與金瑞林分任鼓師)等新編古裝京劇。 裘盛戎的鼓師原請張繼武,張退休后,改譚世秀打。 香港中樂團署理樂團首席閻學敏是他的京劇打擊樂學生。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1923年出生 Category:1999年逝世 Category:譚姓.

新!!: 京剧和譚世秀 · 查看更多 »

譚鑫培

譚鑫培(),名譚金福,又名譚金培,藝名小叫天,人稱譚叫天,湖北省武昌縣(今武漢市江夏區)人,京劇演員,工生行。 他是一位承先啟後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影響極大,他故去后,梁啟超寫的輓聯「四海一人譚鑫培,聲名卅載轟如雷」說明了影響。.

新!!: 京剧和譚鑫培 · 查看更多 »

魏忠贤

魏忠贤(),原名魏四,入宮後改名李进忠。由才人王氏復姓,出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後,復姓魏,改名忠賢,表字完吾。中国明朝末期宦官。直隶肃宁县(今河北滄州肅寧縣)人,在天啟年間與東林黨人爆發激烈的東林黨爭,拉攏齊楚浙黨官吏加入自己一方,是為閹黨。崇禎帝即位後遭整肅、流放,畏罪自殺,崇禎帝依然憤怒,將其屍體凌遲。.

新!!: 京剧和魏忠贤 · 查看更多 »

魏蓮芳

魏蓮芳(),京劇演員,工旦行。 1924年拜師梅蘭芳先生,是梅早期的重要男弟子。 顧正秋拜梅為師前跟他學梅派戲,《霸王別姬》、《廉錦楓》等戲都是他給說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培養了李炳淑、楊春霞等學生。 本身和學生都很有影響。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魏姓.

新!!: 京剧和魏蓮芳 · 查看更多 »

魏海敏

魏海敏(),本名魏敏,台灣著名京劇女演員,是京劇梅派傳人之一,現任國立國光劇團當家青衣。擁有個頭、扮相、嗓音等各種京劇演員優質條件,許多人形容魏海敏是天生“祖師爺賞飯吃”的好角兒。 幼年進中華民國海軍海光劇隊附設海光劇藝實驗學校學習京劇表演藝術,工旦行。先跟梅蘭芳的女弟子秦慧芬學京劇梅派表演藝術,1991年拜師梅蘭芳的兒子梅葆玖,在2008年挑戰梅、程、荀、張四大名旦演出方式向大師致敬。畢生致力於京劇藝術的傳承推廣與創新,曾獲得中華民國的國家文藝獎及金曲獎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中國大陸的中國戲劇梅花獎等獎項。.

新!!: 京剧和魏海敏 · 查看更多 »

魯華

魯華,京劇鼓師,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的正高級職稱,著有《京劇打擊樂淺談》等書。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分配在山東省京劇團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劇組樂隊,參加京劇音樂演奏和創作工作,擔任甲組鼓師、打擊樂設計,琴師是賈賢英。 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被列進第1批8個樣板戲,拍成彩色京劇電影(1972年上映),他擔任電影版鼓師,賈賢英做琴師。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新!!: 京剧和魯華 · 查看更多 »

鲁迅

鲁迅,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聞名於世,浙江绍兴人,為中国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新!!: 京剧和鲁迅 · 查看更多 »

賈賢英

賈賢英,(1909年—1972年),山東沂水人,京劇琴師,以與金少山等京劇表演藝術家的合作見知於世,1940年代與金少山、裘盛戎、陳少霖、姜妙香、李多奎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錄製唱片多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與馬連良的學生言少朋、周嘯天等合作,1957年起參加山東省京劇團。 山東省京劇團集體創作的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他擔任甲組琴師和電影版琴師,甲組和電影版鼓師都是魯華,主要演員方榮翔、宋玉慶等。 京劇胡琴(京胡)和伴奏藝術全面,涵蓋生、旦、淨、丑各行當和多個流派。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1909年出生 Category:1972年逝世.

新!!: 京剧和賈賢英 · 查看更多 »

賀后罵殿

-- 《贺后骂殿》是京劇傳統劇目,為程硯秋、言菊朋所擅演。.

新!!: 京剧和賀后罵殿 · 查看更多 »

贵妃醉酒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清乾隆时花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是梅派代表剧目。写的是唐明皇宠妃杨玉环与明皇约在百花亭赴筵,久候明皇不至,原来他早已转驾西宫。贵妃羞怒交加,万端愁绪无以排遣,遂命高力士、裴力士添杯奉盏,饮致大醉,怅然返宫。该剧经梅兰芳加工点缀,成为“梅派”经典演出剧目之一。 2002年,梅葆玖等根据梅兰芳原作《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改编成的大型交响京剧《大唐贵妃》,始由上海京剧院、中国京剧院、北京京剧院合作演出,以大布景、大制作闻名于市,是京剧改革的一个方向和尝试。 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特別選用這首歌曲选段搭載。.

新!!: 京剧和贵妃醉酒 · 查看更多 »

趙匡胤

#重定向 赵匡胤.

新!!: 京剧和趙匡胤 · 查看更多 »

趙燕俠

趙燕俠(),祖籍河北,中国共产党員,京剧演員,工旦行,師承諸茹香、荀慧生等多位先生,京剧旦角“赵派”艺术创始人。 曾自組燕鳴社(后來的燕鳴京劇團),1961年起參加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剧院)。 1979年起出任北京京劇院一團團長,現已離休。 1980年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演出作品有《紅梅閣》(李慧娘救裴)、《紅娘》、《辛安驛》、《碧波仙子》、《白蛇傳》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蘆蕩火種》(后來的样板戏《沙家浜》等)。 2008年1月26日,她和張春華、李金泉、王金璐、譚元壽、杜近芳、梅葆玖、刘秀荣、楊秋玲、李世濟、孙毓敏、刘长瑜、李長春、李维康、叶少兰、張幼麟、李荣威、周仲博、汪慶元、尚長榮、陳少雲、王梦云、孫正陽、關棟天共同列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2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旦行演员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趙姓.

新!!: 京剧和趙燕俠 · 查看更多 »

趙濟羹

趙濟羹(),京劇琴師、教育工作者,人稱趙喇嘛。 曾給裘桂仙、金少山、言菊朋、譚小培、譚富英等多位京劇表演藝術家操琴,錄製許多京劇唱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上海工作,1950年代擔任上海京劇院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智取威虎山》早期版的琴師,鼓師是王燮元。 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職稱的尤繼舜、李壽成等多位京劇琴師是他的學生。 Category:京劇琴師 J.

新!!: 京剧和趙濟羹 · 查看更多 »

身段

身段為中國傳統戲劇中,演員透過象徵性的姿態及動作,交代劇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時空的改變及劇情的發展。以粵劇或京劇為例子,基本身段包括:站相、臺步、七星步、指掌、雲掌、亮相、跑圓台、開門、拉山、上馬及背供。小生的臺步身段是丁字步,要表現氣宇軒昂。花旦的臺步是撇步,要表現輕盈。為了作猶豫不決、考慮如何應對等心理狀態或搜索物件、覓路等情節時,演員便會運用「水波浪」程式來表達。 另外,常見演員身段尚有上場、拉山、掛單腳、亮相、七星步、撮步、俏步、雲步、小跳、踢腿、踢甲、車身、洗面、順風旗、走圓台等一連串的動作。.

新!!: 京剧和身段 · 查看更多 »

黄忠

黃忠(),字漢升,荊州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人,三國時蜀漢的著名將領。本為漢末群雄劉表部下中郎將,長沙太守韓玄部將,後成為劉備部將,歷任討虜將軍、征西將軍,官至後將軍,去世後諡號為剛侯。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将黃忠与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合为一传(《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的長篇小說《三国演义》中又将該五人并称“五虎上将”,广为世人所知。.

新!!: 京剧和黄忠 · 查看更多 »

齊如山

齊如山(),直隶省保定府高陽县人,中国劇作家、戲劇理論家、历史学家阿声,〈齐如山与梅兰芳:戏曲知音千古绝响〉,《当代人》2008年第10期,將京劇称为“国剧”。.

新!!: 京剧和齊如山 · 查看更多 »

龚云甫

龚云甫,清末民初京剧老旦演员,北京人。原姓恭佳氏,又称龚佳,后改汉姓龚。名瑗,又名世祥。 早年曾在玉器行做工,业余爱好京剧,1885年至1886年,入南官园孙华亭创办的华兰习韵票房,拜刘桂庆为师学老生。后入小鸿奎班客串演出。1892年由票友加入四喜班,拜孫菊仙为师,又从熊连喜学老旦,此后专工老旦,正式下海演出。曾任内廷供奉。1900年後,在福壽等班演老旦戲,曾与谭鑫培、杨小楼合作。龚云甫嗓音清脆苍劲,善用脑后音,演唱技艺精湛,在老旦唱腔中揉进青衣腔,善用脑后音,刚柔相济,缠绵蕴藉,能以老旦戏唱大轴。从此,老旦成为一个独立的行当,改变了郝兰田、谭志道时期老旦兼演老生和丑行的规定,使老旦的唱腔、念白和身段逐渐规范化,具有独特的风格对后世的老旦表演产生了巨大影响。民國成立後,搭鴻慶班。代表剧目有《太君辞朝》、《行路訓子》、《釣金龜》、《望兒樓》、《徐母駡曹》、《沙橋餞别》等戲。1932年逝世。終年70歲。.

新!!: 京剧和龚云甫 · 查看更多 »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舊稱奉天省,中國的一个省,省會位于沈阳市。是中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辽宁省的位置是东北与吉林省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西南与河北省毗连,东南以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和渤海。辽宁在自古以來便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关外的軍事要隘,也是將东北地区聯繫内蒙古通向歐亞國家為交通上所必經之要道。.

新!!: 京剧和辽宁省 · 查看更多 »

霸王别姬 (京剧)

《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故事講述楚漢四年相爭末期,項羽被圍於垓下(史稱「垓下之圍」),聽到四面楚歌,以為已經全軍覆沒,大勢已去,於是唱起「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自刎殉情,項羽悲傷不已。後與八百騎突圍不果,鏖戰後於烏江自刎而死。 此剧原名《楚汉争》,根据昆曲《千金记》和编写而成。总共四本。1918年,由杨小楼、尚小云在北京首演。1922年2月15日,杨小楼与梅兰芳合作。齊如山、吴震修对《楚汉争》进行修改,更名为《霸王别姬》。.

新!!: 京剧和霸王别姬 (京剧) · 查看更多 »

郝寿臣

郝寿臣(),名瑞,字寿臣,今河北省香河县人,著名京剧花脸演员,与金少山有“南金北郝”之誉,与侯喜瑞并称为“净行三杰”。郝寿臣精于曹操戏,享有“活孟德”美誉。 郝寿臣一生仅收弟子七人,1931年收樊效臣,1934年收王永昌,1939年唐景一,1940年收袁世海,1941年收李幼春,1953年收周和桐和王玉让。 Category:河北人 Category:京剧演员 Category:净行演员 Category:葬于北京市福田公墓.

新!!: 京剧和郝寿臣 · 查看更多 »

郝德泉

郝德泉,京劇琴師,曾給周信芳、蓋叫天、王正屏、沈金波、趙曉嵐等京劇表演藝術家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給演員伴奏唱腔和帶領音樂旋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後,他與周信芳劇組展開長期合作,周信芳新編的古裝京劇《秦香蓮》、《義責王魁》、《海瑞上疏》等都是他的胡琴,張鑫海的鼓,复排的周信芳早期戲《斬經堂》(《吳漢殺妻》)、《鹿台恨》(《封神榜》;《摘星樓》)也是同樣音樂陣容。 《投軍別窯》等1些生旦對唱戲碼由查長生和他分任琴師。 周信芳1950年代在中國唱片公司錄製的1批唱片,琴師是姜鴻奎, 周信芳的彩色京劇電影《宋士--》、《周信芳舞台藝術》(含《徐策跑城》、《坐樓殺惜》2部戲)都是他做琴師,張鑫海打鼓(職稱「指揮」)。 1960年代蓋叫天的彩色京劇電影《武松》,他與黎秋覺分任琴師,高明亮打鼓(職稱「指揮」)。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国音乐家 D.

新!!: 京剧和郝德泉 · 查看更多 »

胡琴

胡琴一詞有二義: 一、唐宋時期,對於由北方及西北少數民族所傳來樂器的泛稱,不像後來僅限指拉弦樂器,如琵琶等亦包括在內,后期胡琴不但出现在北方,在南方的四川、广东、广西、湖南的戏剧中也有出现。 二、現今泛指中國民族樂器中,以弓弦磨擦琴絃,使之振動以發出聲音的拉弦樂器。包括傳統的二胡(又稱南胡)、板胡、京胡、粵胡、四胡、墜胡、椰胡等,以及近現代配合民族樂團的出現所改良發展出的高胡、中胡、革胡等。 *.

新!!: 京剧和胡琴 · 查看更多 »

胡芝風

胡芝風(1938年12月-),研究生文化,京劇演員,工旦行,在上海出生,祖籍浙江紹興,中國共產黨員,現在是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正高級職稱)、碩士研究生導師。 著有《藝海風帆》、《胡芝風談藝》、《戲曲舞台藝術創作規律》等書和《戲曲演員創造角色論》、《戲曲藝術二度創作論》等論述。 1959年,經周信芳推薦,在北京清華大學讀書的她拜梅蘭芳為師。 1960年起在蘇州市京劇團工作。 1981年,她的代表作《李慧娘》拍成京劇電影,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5年到中國藝術研究院讀研究生班,畢業后留院工作。 1993年起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給特殊貢獻專家證書和津貼。 曾到意大利、美國、丹麥、新加坡、香港等表演京劇或講學。 H胡 H胡 H胡 H胡 H胡 H胡 H胡 Z芝.

新!!: 京剧和胡芝風 · 查看更多 »

蘭陵王

蘭陵王可以指:.

新!!: 京剧和蘭陵王 · 查看更多 »

蘇煥學

蘇煥學,京劇鼓師,北京人,以京劇司鼓藝術上的成就獲評中國國家1級演員的正高級職稱,長期在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做鼓師。 他在1991年錄製《中國京劇鑼鼓經大全》錄音資料。 2001年,他應邀到台灣,給台灣國立國光劇團的新編神話題材京劇《牛郎織女天狼星》做武場藝術指導和打擊樂設計,指導武場樂隊,並在樂隊裡客座打擊樂演奏員,演奏民樂排鼓等樂器,在台灣國家戲劇院首演後,又到台灣南部的嘉義市等地巡迴公演。 跟他學京劇打鼓藝術的學生有孫宇、台灣的金彥龍等。.

新!!: 京剧和蘇煥學 · 查看更多 »

赵高

赵高(),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及秦朝政治人物,历仕秦始皇、秦二世和秦王子婴三代君主,沙丘之变和望夷宫之变的主谋、策划者。最后被子婴派宦官韩谈刺杀而死。 一般认为赵高引发的多次秦朝内部宫廷混乱是造成秦朝加速灭亡的原因之一,但历史上对赵高是否为宦官以及制造秦朝宫廷混乱的动机都尚存争议。司馬遷著《史记》时没有为赵高单独立传,赵高的事蹟主要记载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蒙恬列传》中。.

新!!: 京剧和赵高 · 查看更多 »

關肅霜

肅霜(),京劇演員,工旦行,滿族,中國共產黨員,原名關鷫鸘,又名關大毛。.

新!!: 京剧和關肅霜 · 查看更多 »

董卓

董卓(),字仲穎,涼州陇西临洮(今甘肅岷县)人,东汉末年军阀和权臣,自任相国和太师,位極人臣,但其种种的暴行使之成为中國歷史上总体评价极其负面的人物之一。 董卓于桓帝末年先后担任并州刺史,河東太守,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並挾持號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而且他生性凶残,施行暴政魚肉鄉民只為滿足一己之私,引致全国其它割据军阀發動董卓讨伐战,後來聯軍發生內鬨,转而成为各军阀互相争战的情況,董卓本人则被朝内大臣联合其部下设计诛杀,死後部下李傕和郭汜兩人為了把持朝政互相火拼,皇帝与朝廷流离失所,各地州牧、刺史、太守、佔据屬地完全脱离中央控制,开启三国时代。 董卓年輕時頗具豪俠之氣,好交朋友並樂於施捨且勇猛好鬥,許多豪俠勇將都樂於與他交往並聽其號令,入主京師後禁不住名利權勢的誘惑,失去往日豪氣而墮落為世人恨之入骨的暴虐虎狼。.

新!!: 京剧和董卓 · 查看更多 »

董翠娜

董翠娜(),山东烟台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山东地区代表。 毕业于山东省烟台艺术学校京剧表演专业。加入九三学社。担任烟台京剧院院长。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京剧和董翠娜 · 查看更多 »

铙钹

鐃鈸是一種敲擊樂器,中國樂器和西洋樂器均有,但是兩者卻是性質完全不同的樂器。.

新!!: 京剧和铙钹 · 查看更多 »

锁麟囊

《锁麟囊》是1940年由剧作家翁偶虹应程砚秋之约而作的京剧剧本,故事题材取自《剧说》。该剧1940年5月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当年的演员阵容甚为硬整:由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领衔主演,另有吴富琴、芙蓉草(饰胡婆)、孙甫亭、刘斌昆、李四广、慈少泉等配演。后于1941年4月首演于北京的长安大戏院。.

新!!: 京剧和锁麟囊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政府

蔣中正政府是指在蔣中正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和中國國民黨總裁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承繼於之前蔣中正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國民政府,在此時期內的政府各部門首長大多為中國國民黨黨員。由蔣中正指派、並與總統府共同為行政部門主體的行政院院長,共歷任九任八位。其中中華民國副總統陳誠分別於1950年及1958年兩度兼任行政院院長。 值得留意的是,蔣中正政府是中華民國行憲後迄今唯一能實際同時統治台海兩岸的政權。.

新!!: 京剧和蔣中正政府 · 查看更多 »

蔣阿炳

蔣靄秉(),又名蔣阿炳,京劇琴師、作曲家,移民英國倫敦前是中國上海京劇院藝術系列正高級職稱的一級演員,現在是上海戲劇學院客座教授。 上海市戲曲學校畢,專業是京劇音樂,特別是京劇胡琴(京胡)。 戲曲學校畢業后參加上海京劇院(周信芳做院長)工作。 1961年,他成為上海市「第1類青年藝術人才培養計畫」中的青年藝術人才,當時28歲。 文化大革命樣板戲風起後,在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劇組做甲組和電影版(謝鐵驪執導)琴師(鼓師是張鑫海,另1位琴師是尤繼舜,鼓師是王玉璞),與張鑫海都參加創作組。 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是擁有「8億人民8個戲」稱號的「8大樣板戲」(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革命現代京劇《沙家浜》、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革命現代京劇《奇襲白虎團》、革命現代京劇《海港》、革命現代芭蕾舞劇《白毛女》、革命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革命交響音樂《沙家浜》)其中的1個戲。 文革末期,在革命現代京劇《磐石灣》劇組做甲組和電影版(謝晉執導)琴師(鼓師是張鑫海,另1位鼓師是王玉璞,琴師是尤繼舜)。 《磐石灣》與其他9部(《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浜》、《奇襲白虎團》、《龍江頌》、《平原作戰》、《紅色娘子軍》、《杜鵑山》)被列為樣板的前後2批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合稱「10大(京劇)樣板戲」。 做2部樣板戲舞台版甲組琴師和電影版琴師,他是史上第1人和惟1人(張鑫海做2部樣板戲舞台版甲組鼓師和電影版鼓師)。 他紀錄整理古裝京劇《轅門斬子》(陳秀華演出本)等戲的曲譜,1961年在上海出版。 他參加《大名府》、《甲午海戰》、《大風歌》、《梅妃》等新編古裝京劇的作曲(唱腔音樂創作)工作。 他撰寫《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的趙濟羹條,創作了〈我與麒派〉等文。 台灣國立國光劇團創團初期,他應邀到台灣客座,指導音樂。 J J J Y.

新!!: 京剧和蔣阿炳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是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附屬機構。.

新!!: 京剧和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 查看更多 »

臺北新劇團

臺北新劇團(英語:Taipei Li-yuan Peking Opera Theatre)是臺灣民間京劇團體,創立於1997年,係由財團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支持成立,目前由著名老生演員李寶春擔任團長。每年固定推出春、秋兩檔京劇作品。.

新!!: 京剧和臺北新劇團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京剧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主體性

臺灣主體性、亦稱臺灣主體意識,是臺灣的一種政治及文化論述,並在1990年代臺灣民主化後成為主流思想之一。這個論述的支持者,希望透過認同以臺灣為中心的思考、多元文化思想及台湾民族主义的力量,突破中国中心主义、中华民族主义或大汉族主义,來建立臺灣自身的獨立國家、民主制度、與文化認同。 推動台灣獨立、反威權、反殖民、反中等相關概念經常形成集合,但實際上是有所區別的,因為臺灣南島語群民族史、歐洲遺產、中國傳統、日治台灣等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

新!!: 京剧和臺灣主體性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TTV)是中華民國第一家電視台,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成立於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開始試播、10月10日正式開播。與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合稱為「老三臺」。.

新!!: 京剧和臺灣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臺灣戲曲中心

200px 臺灣戲曲中心(Taiwan Traditional Theatre Center)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位於台北市士林區的表演場館,佔地1.8公頃,台灣國樂團、國光劇團、臺灣音樂館皆進駐於此。.

新!!: 京剧和臺灣戲曲中心 · 查看更多 »

金彥龍

金彥龍,京劇鼓師,師承田麟華、呂永輝、楊軍、楊曉輝(中國江蘇)、蘇煥學(中國北京)等先生。 他是台灣國立國光劇團重點培養的青年鼓師,擔當該團許多大型公演的打鼓重任。 主要司鼓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閻羅夢》(首演版、2008年版)、《牛郎織女天狼星》、《三個人兒兩盞燈》、《新繡襦記》(俞大綱編劇)、《王有道休妻》(小劇場實驗京劇)、《王熙鳳大鬧寧國府》(王海玲特別客串);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廖添丁》、《金鎖記》(張愛玲小說原著);交響京劇(配大型西方管弦樂團伴奏)《快雪時晴》(李超設計唱腔,鍾耀光編曲配器,簡文彬指揮國家交響樂團 (台灣))等。 J金 Y彦.

新!!: 京剧和金彥龍 · 查看更多 »

金國賢

金國賢,京劇琴師、作曲家,上海人,1948年生,現任中國國家1級作曲員。 幼年學唱京劇老生,1959年考進上海市戲曲學校,習老生,青春期變聲(倒倉;倒嗓)後改習京劇胡琴,師從倪秋萍、吳大泉,盧文勤,1966年畢業後留校工作。 1969年調到革命現代京劇《龍江頌》參加作曲和演奏工作。 他參加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審椅子》、《黑水英魂》、《映山紅》;新編古裝京劇《孔雀东南飞》、《七侠五义》、《八仙过海》、《鬼怨》、《真假美猴王》、《六月雪》、《曹雪芹》、《风雨督陶路》、《扈三娘与王英》、《狸猫换太子》、《十五貫》、《大唐贵妃》、《成败萧何》、《王子复仇记》、《佛手橘》的唱腔設計或音樂設計工作。 曾應邀到台灣做唱腔設計和演奏工作,在台灣的唱腔設計作品有《秀色江山》和《閻羅夢》,在台灣錄製了《顧唱:顧正秋曲藝精華》1套5張音樂光盤,與林鑫濤共同擔任琴師和音樂指導,劉大鵬打鼓。 台灣台北市立國樂團樂團首席張舒然是他的京劇胡琴(京胡)學生。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新!!: 京剧和金國賢 · 查看更多 »

金惠武

金惠武,京劇鼓師,中國國家1級,正高級職稱,長期在北京京劇院工作,現已離休。 主要司鼓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畫龍點睛》;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風雨同仁堂》等。 曾隨北京京劇院演出團到台灣國家戲劇院公演,經台灣中視錄製轉播,很有影響,已出版光盤。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金姓.

新!!: 京剧和金惠武 · 查看更多 »

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大陸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长城/雁门关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与函谷关、仙霞关、剑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古关口。.

新!!: 京剧和雁门关 · 查看更多 »

雷峰塔

雷峰塔原名皇妃塔,文献及民间亦名黄妃塔、王妃塔、黄皮塔,原为五代吴越王钱俶所建功德塔,位于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湖南岸净慈寺前雷峰之上,与北岸宝石山上的保俶塔南北对峙、遥相呼应。原塔于1924年坍塌,仅存遗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夕阳西下时余晖映照雷峰塔形成著名的雷峰夕照景观,为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也因在传说《白蛇传》中作为法海镇压白娘子之处而知名于世。.

新!!: 京剧和雷峰塔 · 查看更多 »

老生

老生,是戏曲中的行当名称,是生的一类,一般指老年男性角色。.

新!!: 京剧和老生 · 查看更多 »

老郎神

老郎神,或作「老狼神」。是京戲、崑曲等一些戲曲團體所供奉的戲神,各地奉祀的老郎神不同,誕辰祭典之日,更是眾說紛紜。或說「老郎」是劇團中齒德俱尊的男演員尊稱,故老郎神,即為演員之神。 說法有:管仲、優孟、唐玄宗、後唐莊宗、李後主、孟郎君、二郎神、太白星君、天狼星君、翼宿星君、田相公、雷王爺、華光元帥、黃樂官、耿先師等說法。其說法、源流,與閩南地區流行的戲神西秦王爺、田都元帥頗為類似。 江西人認為是二郎神。湯顯祖曰:“西川灌口神也。” 金陵人認為是管仲,姑蘇一帶戲班,則稱老郎神為樂師耿夢,故避諱夢字,「作夢」則曰「打黄粱」。 最流行的說法是唐玄宗或後唐莊宗。可由神像去區分,溫文儒雅,鬚髯修長者為唐玄宗,另一無鬚俊秀,兩頰飽滿如兒童的則為後唐莊宗。安次香曰:「伶人所祀神,乃後唐莊宗,非明皇也。.

新!!: 京剧和老郎神 · 查看更多 »

老旦

老旦是戏曲中的行当名称,是旦的一种,指老年女性角色 。.

新!!: 京剧和老旦 · 查看更多 »

逍遥津

逍遥津位于合肥市旧城的东北角,是一座约20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合肥十景之一。逍遥津古为淝水上的一个津渡。公园外,有一座飞骑桥,又有西津桥,古时是合肥对外交通要道。.

新!!: 京剧和逍遥津 · 查看更多 »

陳平一

陳平一,京劇琴師,中國國家1級演奏員(獨奏演員),天津人,師從高一鳴、尤繼舜等學京劇音樂,曾为上海京剧院京胡琴师,現任河南京劇院院长助理。 他從小學習京劇胡琴藝術,在北京戲曲學校、上海戲曲學院附中、上海戲曲學院修習京劇胡琴專業,2005年得學士學位。2011年获MFA硕士学位。 2005年7月4日,他首次舉辦專場京劇胡音樂會「弦韻星輝」,邀請梅葆玖、裘芸、夏慧華、趙葆秀、張克等演唱,他領奏。 2007年7月14日,他舉辦第2場京劇胡音樂會「琴弦京韻」,邀請梅葆玖、尚長榮演唱,王玉璞打鼓,劉英吹嗩吶 2011年12月11日,由纽约李氏京剧基金会赞助的《纪念京剧大师余叔岩诞辰121周年——陈平一京音会》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办。邀请尚长荣、兰文云、于魁智、李胜素等名角到场演出。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国音乐家.

新!!: 京剧和陳平一 · 查看更多 »

陈永玲

陳永玲(),京劇演員,工旦行,在中國青岛出生,原籍山東省惠民縣大年陳鄉,原名陳志堅。.

新!!: 京剧和陈永玲 · 查看更多 »

查長生

查長生,京劇琴師、作曲家,曾為童芷苓、顧正秋、李玉茹、王吟秋、言興朋、王熙春、黃正勤、劉斌昆、童祥苓、孫正陽、李多芬等京劇表演藝術家伴奏。 顧正秋戲校畢業後自組劇團(挑班),在王燮元的介紹下,請他操琴,在各大城市巡迴公演,包括搭國民政府專機到南京唱給蔣介石和文武百官聽的專場,後來他生病休養,王燮元才又介紹後來隨顧劇團到台灣的王大寶給顧正秋(王大寶在台灣改名王克圖,1直是顧正秋琴師,參見季季撰寫的顧正秋傳記《奇緣此生顧正秋》)。 查長生1直留在上海工作,1955年參加上海京劇院。 1963年拍攝的京劇電影《尤三姐》(陳西汀編劇,吳永剛執導),他做琴師,王燮元打鼓。 他參加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審椅子》(1964年版,與陳立中、邵水泉合作)、新編古裝京劇《梅妃》(與張森林、顧永湘、馬錦良合作,張森林曾任顧正秋劇團查長生時期鼓師)的音樂設計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第1批8個樣板戲裡的革命現代京劇《海港》,他和馬錦良共同擔任甲組琴師,甲組鼓師是李朝貴,電影版的音樂陣容也是查長生、馬錦良、李朝貴,現代京劇《海港》是有「8億人民8個戲」稱號的第1批列為樣板的「8大樣板戲」其中1部,曾給毛澤東主席和人民政府各級首長同志唱現場。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

新!!: 京剧和查長生 · 查看更多 »

林宗禔

林宗禔,京劇琴師,中國浙江溫州人,曾長期在北京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改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1984年離開中國,移民美國,直到現在。 他是北京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畢業,師承吳炳璋、楊寶忠、何順信,並得到沈玉才和郭根森等的指點,在北京中國京劇院工作期間,曾長期與耿其昌(老生)、李維康(青衣)夫婦合作。 他的同班同學李朝貴是現代京劇《海港》(8大樣板戲其中1部)的鼓師,同班同學史鎮鑫是列為第2批樣板的革命現代京劇《杜鵑山》的鼓師。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調進革命現代京劇(樣板戲)《紅燈記》劇組工作,後來又做了革命現代京劇《平原作戰》的琴師,現代京劇《平原作戰》的電影和唱片裡的京劇胡琴(京胡)就是他拉的。 《平原作戰》是前後2批列為樣板的10部革命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裡的1部,由革命現代京劇《紅燈記》的主要演員袁世海(淨行;反派角色)、高玉倩(老旦;正派角色)和李光(老生)、李維康(花旦)合演,鼓師由唐繼榮(陳凱歌電影《霸王別姬》的京劇音樂設計)擔任,電影版由崔嵬、陈怀皑(導演陳凱歌的爸爸)合導;電影版、舞台版、唱片的演員和樂隊陣容相同。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京劇院的現代京劇《蝶戀花》、《恩仇戀》;新編古裝京劇《李清照》(它們都是關雅濃的京劇唱腔音樂設計作品)也是他做琴師(鼓師是他的同班同學王志範),並錄製成唱片出版。 現代京劇《蝶戀花》刻劃毛澤東第1個愛人楊開慧幹革命的歷程,多段唱腔流傳頗廣。.

新!!: 京剧和林宗禔 · 查看更多 »

林鑫濤

林鑫濤(),生於中國上海,浙江宁波定海县(今舟山市定海区)人,京劇琴師、作曲家。.

新!!: 京剧和林鑫濤 · 查看更多 »

林懋榮

林懋榮(1946年4月8日),生於台灣高雄縣(今高雄市),臺灣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曾任國小教師、國中教師、組長、主任;高雄縣阿蓮鄉鄉長、第三屆國民大會代表、高雄縣政府機要秘書、高雄縣副縣長;行政院顧問、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台南大學第14屆傑出校友。.

新!!: 京剧和林懋榮 · 查看更多 »

李壽成

李壽成,京劇琴師,跟趙濟羹學習京劇音樂藝術,現在是中國國家1級演員。 自青少年時考進上海京劇院,參加樂隊工作多年,直到現在。 文化大革命期間參加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海港》劇組音樂工作,是其中1位琴師,電影版琴師是馬錦良和查長生,電影版鼓師是後來合作密切的李朝貴。 現代京劇《海港》是第1批8個樣板戲其中1個。 與金國賢合作新編京劇《貍貓換太子》的唱腔設計工作。 操琴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貍貓換太子》、《扈三娘與王英》、《寶蓮燈》、《霍小玉》等。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新!!: 京剧和李壽成 · 查看更多 »

李多奎

李多奎(),京劇演員,工老旦,原名李萬選,字子青,河北河間人。 出身慶壽和科班,師承羅福山先生。 他開創世稱多派或李派的京劇老旦藝術流派。 弟子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收的李盛泉、李金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收的赵鸣华、安辉、李鸣岩、林丽娟、程静华、李多芬、王梦云、王晓临、贾效冬、徐东祥、卢慧秋、萧彩琴、许爱华等。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旦行演员 D.

新!!: 京剧和李多奎 · 查看更多 »

李奎林

李奎林,京劇鼓師,人稱李五、李五哥、李五爺。 以與譚鑫培的合作見知於世,曾多次傍譚進宮唱戲,並合錄京劇唱片,錄音時的琴師是梅雨田。 他與沈寶鈞齊名。 Category:京劇鼓師 K.

新!!: 京剧和李奎林 · 查看更多 »

李少春

李少春(),河北人,京劇演員。拜師余叔岩(1938年10月19日)、周信芳(1961年12月16日)、蓋叫天3位先生。他曾任北京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三團團長,院長是梅蘭芳。 父親李桂春(藝名小達子)是河北梆子、京劇演員,工生行。妻子侯玉蘭是京劇演員,工旦行。大兒子李浩天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在北京京劇院工作。小兒子李寶春是台灣京劇演員,1998年創辦台北新劇團(民營),任團長,直到現在。從藝的两個兒子都工生行。.

新!!: 京剧和李少春 · 查看更多 »

李世芳

李世芳(),字伯傳,山西潞安府黎城縣人,軍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京剧和李世芳 · 查看更多 »

李世濟

李世濟(),客家人,祖籍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中國國家京劇院一级演员,工青衣,宗程派。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程派艺术私淑传人中的杰出代表。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获得者。第五、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新!!: 京剧和李世濟 · 查看更多 »

李玉茹

李玉茹(),中國京劇演員。.

新!!: 京剧和李玉茹 · 查看更多 »

李莉

李莉可以指:.

新!!: 京剧和李莉 · 查看更多 »

李萬春

李萬春(),京劇演員,工生行,滿族,馬連良大弟子,曾師從載濤學猴戲。 他創辦鳴春社科班,培養許多京劇演員。其弟李桐春、李環春即為鳴春社訓練出來的演員,兩人於1949年赴臺演出即定居臺灣,在臺有不少弟子。 1957年反右運動中,李萬春與奚嘯伯、葉盛蘭、葉盛長等被劃為右派。 曾在西藏、內蒙古的京劇團工作,1979年起在北京京劇院工作。.

新!!: 京剧和李萬春 · 查看更多 »

李超

李超可以指:.

新!!: 京剧和李超 · 查看更多 »

李麗

#重定向 李丽.

新!!: 京剧和李麗 · 查看更多 »

李胜素

李胜素(),河北柏乡人,国家京剧院梅派演员,工青衣、花衫。李胜素为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文化部青联委员。李胜素曾任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青联委员。 李胜素10岁经特招进入河北柏乡县剧团学戏。1979年,李胜素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并学习青衣、花旦。1986年,李胜素毕业并分配到邯郸京剧团。1987年,李胜素拜刘秀荣为师。1988年,李胜素随梅葆玖学戏。1991年,李胜素调到山西省京剧院并任梅兰芳青年团团长。1998年,李胜素在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2001年,李胜素调入中国京剧院二团工作。 現為中國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 2008年,那英的原助理和子成为李胜素的经纪人。2009年,梅葆玖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他学生中最好的是李胜素。.

新!!: 京剧和李胜素 · 查看更多 »

李門

李門(),出生于青島,京劇琴師,以其在京劇音樂和京劇胡琴上的藝術造就獲評中國國家一級演員職稱,曾任職中國京劇院(2007年11月28日改中國國家京劇院)。.

新!!: 京剧和李門 · 查看更多 »

李逵

李逵,小说《水浒传》中人物,梁山108将之一。祖籍沂州沂水县百丈村,绰号“黑旋风”,人稱李铁牛,使二挺板斧。肤色黝黑,性格暴烈嗜殺、力大無窮頭腦簡單,武功不高純靠蠻力打鬥,但是在戰鬥的氣勢上無人能出其右,因為在戰鬥時會開啟狂暴模式配合胡亂揮舞的二挺板斧橫衝直撞見人就殺,見馬就砍,宛如死神來了,令敵人聞風喪膽,哪怕是方臘麾下第一超級猛將石寶都被他砍下戰馬而向馬群逃脫!梁山眾人裡最敬宋江;最服燕青;和項充、李袞、鮑旭最合拍。更被人們評為梁山中最可怕的殺人組合。.

新!!: 京剧和李逵 · 查看更多 »

李朝貴

李朝貴,京劇鼓師,師從白登雲學習京劇司鼓藝術,以他在京劇音樂上的成就獲評中國國家一級演奏員職稱。 北京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直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畢業,與林宗禔、王志範、史鎮鑫等同班。 後來調到上海京劇院革命現代京劇《海港》劇組,擔任甲組鼓師,電影版的鼓師也是他(甲組和電影版的琴師是馬錦良和查長生)。 從此1直在上海京劇院工作,直到現在,曾隨團到許多國家巡迴公演。 京劇司鼓作品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海港》(公演和京劇電影),新編古裝京劇《乾隆下江南》(電視京劇;京劇電視劇)、《貍貓換太子》、《梅妃》等。 曾與尤繼舜等合作錄製多張京劇音樂唱片和舉行京劇音樂會。 他擔任新編古裝京劇《貍貓換太子》和《梅妃》的打擊樂設計,與高一鳴、龔國泰合作《乾隆下江南》的音樂設計。 Category:京剧鼓师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新!!: 京剧和李朝貴 · 查看更多 »

李海燕

李海燕(),河南太康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河南地区代表。 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担任河南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京剧和李海燕 · 查看更多 »

李文敏

李文敏,字少頫,一字捷峰,陝西西鄉縣人。 咸豐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進士。官禮部祠祭司員外郎,升郎中。同治間歷官天津府知府、直隸大順廣道。同治十年(1871年)任廣東按察使,尋改江西按察使,光緒元年(1875年)升江西布政使,護理江西巡撫。光緒四年(1878年)授江西巡撫。.

新!!: 京剧和李文敏 · 查看更多 »

李慕良

李慕良(),原名李孟鄂,京劇琴師、京劇作曲家,马连良和徐兰沅的學生,中國共產黨員,湖南長沙人,著有《京劇流派的產生與發展》等。 長期給老師馬連良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為演員伴奏唱腔),完成多部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的唱腔設計和音樂設計。 主要的京劇唱腔設計和音樂設計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赤壁之戰》、《趙氏孤兒》、《海瑞罷官》(吴晗編劇);現代京劇《杜鵑山》(1964年版,老師徐兰沅做音樂指導)、《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與同學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合作,4人的老師徐兰沅做音樂指導)等。 編寫了好多新唱腔,給裘盛戎設計了《漢調二黃原板》「我魏絳」唱段;給趙燕俠設計了《徽調二黃原板》「親兒的臉吻兒的腮」唱段。 創作了《新東方贊》、《萬年歡慶》、《凝思曲》、《新八岔》(用在新編古裝京劇《趙氏孤兒》一劇裡面,據台灣出版的《梁訓益的平劇文場音樂》一書說,《新八岔》是徐蘭沅的創作,梁訓益和李慕良都是徐蘭沅的學生)、《新山坡羊》(用在1964年版京劇現代戲《杜鵑山》裡面)等京劇胡琴(京胡)曲牌和京胡協奏曲《長征頌》(1979年)等好多音樂。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京剧作曲家 Category:长沙人 Mu慕良.

新!!: 京剧和李慕良 · 查看更多 »

杨宝森

杨宝森(),京劇演員,工生行。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 曾祖父杨贵庆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藝名朵仙,是清朝末年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演员,为“四喜班”的著名花旦,其长子杨孝亭,艺名小朵,亦演花旦;次子杨孝方(毓麟),艺名幼朵,长于武生,兼工铜锤花脸,中年因病退离舞台。杨宝森系孝方的长子,堂兄杨宝忠(孝亭之子)后来成为著名琴师。.

新!!: 京剧和杨宝森 · 查看更多 »

杨小楼

杨小楼(),名三元,谱名嘉训,原籍安徽怀宁,出生于北京,为京剧武生一代宗师。其父杨月楼、义父谭鑫培皆为清末名伶。 杨小楼出生于光绪四年(1878年),幼年进入杨隆寿主办的小荣椿科班,师从杨隆寿、杨万清、姚增禄、范福泰等习武生。其父杨月楼光绪十六年(1890年)去世前为让杨小楼能继承父业,将其托付给盟兄弟杨隆寿、谭鑫培载培。谭鑫培便收杨小楼为义子,并随谭氏家族排行而取谱名“嘉训”。他于17岁时出科,24岁时搭北京宝胜和班,人称小杨猴子(其父杨月楼有“杨猴子”之称)。他曾在天津演出《艳阳楼》等剧而轰动剧坛。回京后进入谭鑫培的同庆班,师法谭鑫培、俞菊笙、王楞仙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选为内廷升平署外学民籍学生。 中华民国成立后,杨小楼于1912年首次前往上海演出,连演四十天。1913年回京后组建喜庆和班。后来他经常在北京、天津、上海、汉口等地演出,与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三大贤”,成为了京剧界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武生宗师”,。1938年病逝,终年60岁。 杨小楼的夫人为“奎派”传人周春奎的侄女。他育有一女,女婿刘砚芳、外孙刘宗杨亦从艺梨园。此外,“杨派”传人还有孙毓堃、杨盛春、茹富兰、周瑞安、李万春、高盛麟、李少春、王金璐等。.

新!!: 京剧和杨小楼 · 查看更多 »

杨月楼

杨月楼(),谱名久先,习艺后名久昌,以字行,安徽怀宁人,京剧演员。工老生、兼演武生,集奎(张二奎)、程(程长庚)、余(余三胜)三派之长,为同光十三绝之一。其猴戏尤获好评,有杨猴子之称。.

新!!: 京剧和杨月楼 · 查看更多 »

杭子和

杭子和(),滿族,京劇鼓師,師承沈寶鈞。 曾與梅蘭芳、程硯秋、余叔岩、姜妙香、譚富英、孟小冬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合作,打鼓,錄製大量京劇唱片。 后期固定與楊寶忠、楊寶森合作,開創出京劇生行的楊派。 弟子有王玉璞等。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京劇鼓師 Category:1887年出生 Category:1967年逝世 H Category:杭姓.

新!!: 京剧和杭子和 · 查看更多 »

杜十娘

#重定向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新!!: 京剧和杜十娘 · 查看更多 »

杜近芳

杜近芳,京劇演員,工旦行,師承梅蘭芳。 她從1951年起成為國家演員,在中國文化部中国戏曲研究院(現在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實驗京劇團(后來的中國京劇團、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 與李少春、葉盛蘭等固定合作,曾隨團到多國演出。 與李少春共同主演的新編歷史(古裝)京劇《野豬林》(飾演林沖之妻)在1962年由崔嵬、陳懷皚合作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文革中被列進第二批樣板戲的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紅色娘子軍》,她飾演女主角吳清華(吳瓊花),1972年在成蔭執導下拍成彩色京劇電影,搬上大銀幕向全中國放映。 現代京劇《紅色娘子軍》劇組的琴師是萬瑞興,鼓師是吳有禹。 早期合作的琴師是周國興,新時期是李門、李超,合作鼓師是庚金群。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D杜 Category:旦行演员 J近.

新!!: 京剧和杜近芳 · 查看更多 »

样板戏

样板戏,全称革命样板戏,指1967至1976年间,由中共官方通过《人民日报》、新华社认定的一批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定稿,主要反映当时中国共产党極左政治立场的舞台艺术作品。中央文革小組對「革命樣板戲」負責,稱作八個樣板戲(最早是八個)。.

新!!: 京剧和样板戏 · 查看更多 »

梆子

梆子.

新!!: 京剧和梆子 · 查看更多 »

梅兰芳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緒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中国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

新!!: 京剧和梅兰芳 · 查看更多 »

梅葆玖

梅葆玖(),祖籍江苏泰州,在上海出生,京劇演員,工旦行,是梅蘭芳的小兒子(第九个子女),也是僅有的一个學戲的兒子。他是中國國家一級演員、梅蘭芳京劇團团长、第七至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梅葆玖是梅兰芳家族中唯一继承梅派艺术的传人,他为梅派艺术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新!!: 京剧和梅葆玖 · 查看更多 »

梅雨田

梅雨田(),在北京出生長大,祖籍江蘇,京劇琴師,以與譚鑫培的合作見知於世,人稱梅大瑣。 譚鑫培最早問世的1批京劇唱片是他的操琴作品,鼓師是李奎林。 茹莱卿是他的京劇胡琴(京胡)學生。 梅蘭芳是他的侄子。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江蘇人 Category:梅姓.

新!!: 京剧和梅雨田 · 查看更多 »

楊寶忠

楊寶忠(),字信忱,京劇演員、琴師,以他在京劇音樂藝術的成就獲評中國國家文藝一級,曾任天津市戲曲學校教授、副校長;著有《楊寶忠京胡經驗談》等書。.

新!!: 京剧和楊寶忠 · 查看更多 »

楊秋玲

楊秋玲(),京劇演員,工旦行,是梅蘭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收的女弟子。 1950年考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的中國戲曲學校(現在的中國戲曲學院和中國戲曲學院附中)學習京劇表演藝術,受王瑤卿、趙桐珊、程硯秋等先生教。 1958年畢業參加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 她在中國京劇院四團排演的《杨门女将》裡飾主要角色穆桂英,由崔嵬、陳懷皚拍成彩色京劇電影,很有影響。 2008年1月26日,她列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公布的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51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Category:中國女演員 Category:京劇演員 Qiu秋玲.

新!!: 京剧和楊秋玲 · 查看更多 »

武生

武生,重唱和做,基本上扮演文人,但最多時候是做武打的動作。常掛黑鬚。另有一種掛白鬚的叫「公腳」,唱腔蒼勁悲涼,原屬「末」行,現在也併入了武生的行當。粵劇之中把武生一角演得最好,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則有「武生王」之稱的靚次伯先生。.

新!!: 京剧和武生 · 查看更多 »

武旦

武旦是戏曲中的行当名称,是旦的一种,指精通武艺的女性角色。武旦更注重做工。.

新!!: 京剧和武旦 · 查看更多 »

歌舞伎

歌舞伎()是日本独有的剧场艺术,同时也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它于1965年4月20日指定为日本的。同日文化財保護委員会告示第18号「無形文化財を重要無形文化財に指定する等の件」 而由传统风格表演的歌舞伎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杰作”, 2009年9月正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目录。.

新!!: 京剧和歌舞伎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京剧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演艺集团

#重定向 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

新!!: 京剧和江苏省演艺集团 · 查看更多 »

汪桂芬

汪桂芬,清末京剧老生演员,名谦,字艳秋,号美仙,又号叔坪、晏亭,小名惠成。晚年信佛,自号德心大师,绰号汪大头、八不见。湖北汉川人,一说安徽潜山人。生于北京。 父汪年保(汪年宝)系春台班著名武生。汪桂芬因额广,人称“汪大头”。汪桂芬七岁起入春茂堂拜陈兰笙为师,学老生兼老旦,十四岁起先后入三庆班、四喜班演出,得程长庚、王九龄的教益。十九岁倒嗓后,投樊景泰门下改任场面(即乐队演奏员),为程长庚操琴。对程长庚的唱腔、说白演技耳濡目染,心领神会。程长庚故去后,光绪六年(1880年)汪桂芬嗓音恢复,弃琴改唱,出演老旦,一鸣惊人。于光绪八年(1882年)应聘在“春台班”演出,颇受欢迎,有“长庚再世”之誉。数年后名满京华。唱法宗程而有所改变,与谭鑫培、孫菊仙并称为京剧老生“后三杰”、“新三鼎甲”。光绪十六年(1890年)到上海,在大观园、天福园等处演唱。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返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选入清廷昇平署。任清朝“内廷供奉”。嗓音雄劲沉郁,行腔朴实无华,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即“头腔共鸣”),发音吐字饱满,唱腔激越,善于表达悲愤慷慨的情感。有它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汪派”。汪桂芬能戏很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他在表演艺术上文武兼长的多方面的才能。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13日汪桂芬卒。代表作有《取成都》、《文昭关》、《长亭会》、《战长沙》、《让成都》、《华容道》、《天水关》、《捉放曹》、《龙虎斗》,还有一部分老旦戏,如《打龙袍》、《钓金龟》、《游六殿》等。汪派传人不多,最有成就的是王凤卿,老旦谢宝云、花脸刘永奎也曾学于汪桂芬。私淑者有汪笑侬、刘叔度、刘贯一等。曾居住在北京市宣武区大外廊营、迟家胡同(今属永安路),东城区干面胡同。.

新!!: 京剧和汪桂芬 · 查看更多 »

汪本貞

汪本貞(1915年-1977年),京劇琴師,北京人,以與裘盛戎的合作見知於世。 早年師從張春芳先生學唱京劇花臉(淨行),青春期變聲后,改學京劇胡琴(京胡),拜師張玖先生。 曾在京劇科班富連成做琴師,也曾給金少山、王泉奎等京劇表演藝術家伴奏。 1949年起展開與裘盛戎的長期合作,1952年隨出任北京京劇二團團長的裘到北京京劇二團工作,馬連良回中國后,北京京劇一團、北京京劇二團、北京京劇三團合併成北京京劇團(就是現在的北京京劇院),他在團裡工作。 主要操琴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除三害》、《秦香莲》、《赵氏孤儿》、《林则徐》;越戰題材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南方来信》等的淨行唱腔。 文化大革命期間,曾參與樣板戲《沙家浜》的音樂創作。 宋士芳(中國國家1級演員)和葉瑾良是他的學生。 他的兒子汪叔夜從小學琴,青年時拉過中央樂團《交響音樂沙家浜》裡的京劇胡琴。 汪錦生是他的女兒。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1915年出生 Category:1977年逝世.

新!!: 京剧和汪本貞 · 查看更多 »

汾河湾

《汾河湾》,又名《仁贵打雁》《丁山打雁》,京剧传统剧目。根据《征东全传》第四十一回改编。.

新!!: 京剧和汾河湾 · 查看更多 »

汉剧 (湖北)

汉剧是中国的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 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后来又吸收了安徽传来的二黄。约有300多年历史。早期同徽剧经常相互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对湘剧、川剧、赣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嘉庆、道光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 汉剧脚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鼓板等。 清末民初,成立了专科班,培养出余洪元、吴天保、董瑶玠等一批名角,汉剧开始兴盛起来。.

新!!: 京剧和汉剧 (湖北) · 查看更多 »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新!!: 京剧和汉族 · 查看更多 »

沈玉才

沈玉才是師承徐蘭沅的京劇琴師。以與京劇表演藝術家李少春的合作見知於世。 他長期在中國京劇院(現在的中國國家京劇院)工作,主要操琴作品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白毛女》、《紅燈記》,新編古裝京劇《白蛇傳》(田漢編劇)、《野豬林》(李少春編劇,庚金群音樂設計)等。其中《紅燈記》和《野豬林》拍成彩色京劇電影。 《紅燈記》是文化大革命第1批8個樣板戲裡的1個,他擔任甲組和電影版琴師(甲組和電影版鼓師是庚金群),乙組琴師是李廣伯。 孫女沈媛是北京京劇院琴師,中國京胡和京二胡的一級演員。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北京人.

新!!: 京剧和沈玉才 · 查看更多 »

洪金宝

洪金寶(Sammo Hung Kam Po,),香港實力派演員、動作指導、電影導演及監製,是20世纪80年代香港影壇的「大哥大」、「雜家小子」。.

新!!: 京剧和洪金宝 · 查看更多 »

洛神

洛神(名为宓妃(fú fēi),又叫作洛嫔)是中国神话裡伏羲氏(宓羲)的女儿,其因为于洛水溺死 ,而成为洛水之神,故稱洛神。.

新!!: 京剧和洛神 · 查看更多 »

淮安市

淮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属于江淮淮扬文化,自古为水运及漕运枢纽、南北要冲,明清时期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有“运河之都”之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京剧和淮安市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新!!: 京剧和清朝 · 查看更多 »

满族

满族(a),全稱滿洲族 ,清代官称满洲,因以红缨为传统帽饰,故有红缨满洲之名,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普查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为中国的第四大族群,仅次于壮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数民族。满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经在中国历史中先后建立渤海国、金朝和清朝。 目前满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以散居为主,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及北京等31個省市自治区也有广泛的人口分布。除了散居之外,满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区,如新宾、岫岩、青龙、丰宁、伊通、清原、围场、宽城、本溪、宽甸、桓仁满族自治县,还有凤城及北镇两个享有民族县待遇的县级市和满族的民族自治乡镇300余个。.

新!!: 京剧和满族 · 查看更多 »

末是中国古代戏剧中一种程式化的角色,现代戏剧中已经和生合并,就是“生”中的“须生”行当,在古代戏剧中是一种单独列出的重要角色,一般作为配角,因此叫做“末”。 Category:戏曲演员角色称谓.

新!!: 京剧和末 · 查看更多 »

朱仙镇

朱仙鎮,位于河南省開封縣西南,贾鲁河穿镇而过,古时,水路转淮河可远达扬州,自唐代至民国时期,该镇乃為水陸交通要地,岳飛大敗金兵於郾城,進軍至此。清時與景德、漢口、佛山並稱四大鎮。2007年,被评为十大『中国最美村镇』之一。.

新!!: 京剧和朱仙镇 · 查看更多 »

月琴

月琴是源於中國彈撥樂器,傳為樂器阮咸所演變而成。宋陳陽《樂書》載「月琴,形圓項長,上按四弦十三品柱,象琴之徽,轉軫應律,晉阮咸造也。」流傳於中國、越南。 琴頸短,圓形音箱為木製,有8角形,在面背板中間橫置2音樑,音樑中間有2音柱。張4根弦,通常是5度定弦,演奏時左手按弦,右手持撥子彈奏,音域約2個8度。音量較小,音色清脆柔和,適合抒情性的說唱,可以烘托故事的氣氛,多用於戲曲、曲藝和歌舞伴奏,也用於合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改革月琴,按十二平均律增加品數以拓寬音域,改良共鳴箱構造以放大音量,並開辦月琴專業,劉錫津等作曲家創作許多月琴曲和月琴協奏曲。.

新!!: 京剧和月琴 · 查看更多 »

成龍

陳港生,PMW,(Jackie Chan Kong-sang,,藝名成龍、元樓),本名房仕龍,又稱作拉普拉斯。國際著名泳渡高手、武打演员、导演和電影監製。生於橘子群島,被小智收服過,其生父為房道龍,其外國妻子林鳳嬌為前臺灣演員,兩人育有一子房祖名。另有情人吳綺莉,私生女吳卓林。 成龍曾經長時間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的旗下藝人,於1979年加盟,勉强填補突然逝世的李小龍,期間他拍攝多部電影屢創佳績。直至1998年,何冠昌突然逝世,成龍暫時離開嘉禾。同年年底,他經嘉禾集團創辦人鄒文懷的邀請之下,正式回巢嘉禾,拍攝玻璃樽和特務迷城。但到2001年初,成龍被英皇集團挖角。最後,他在同年正式離開嘉禾,加盟英皇集團附屬的英皇娛樂和英皇電影,一直為此公司工作至今。成龙还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華人民共和国禁毒宣传形象大使。.

新!!: 京剧和成龍 · 查看更多 »

戴綺霞

戴綺霞(),原名戴志蘭,京劇演員,工旦行,生於新加坡。 她師承荀慧生和藝名筱翠花(小翠花)的--連泉,其夫王韻武亦為京劇演員,工生行。1942年,她收下大弟子關肅霜。1948年,她率劇團赴台灣。1974年起,她於國光劇校等學校執教。她在臺灣有「京劇皇后」美稱。 戴綺霞目前居於台北市,致力於傳授京劇,年過九十仍不定期公演。2012年,她獲得臺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

新!!: 京剧和戴綺霞 · 查看更多 »

明傳奇

#重定向 南戲.

新!!: 京剧和明傳奇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京剧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可以指:.

新!!: 京剧和昭君出塞 · 查看更多 »

昆曲

昆曲是中國戲曲的劇種之一,发源於元末明初的苏州府崑山縣(今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起初流行於江南一帶,而後風靡全國;盛清時,上至宮廷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皆熱愛崑曲。有俗諺云:「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即反映當時崑曲廣為普及且深入人心的程度。 昆曲以曲唱為中心,唱念使用之語音為「中州韻」,主要以曲笛、鼓、板等樂器伴奏,風格纏綿婉轉,如石磨中的流水一般細膩,故又有「水磨腔」之雅稱。其舞臺演出形式亦稱「崑劇」,因表演手段豐富、身段具備高度舞蹈性,與唱腔、曲詞扣合得嚴絲合縫,形成精緻的藝術規範,影響所有後出之地方劇種,故素有「百戲之母」之美譽。.

新!!: 京剧和昆曲 · 查看更多 »

流行音乐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或POP music),亦稱流行歌曲、現代流行音樂,是指一段时期内廣泛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音樂。現代流行音乐又可作商业化运作,有時稱作商業音樂。和流行音乐形成对比的音乐形式是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目前因為利益壟斷的關係,導致於外界難以一窺堂奧。.

新!!: 京剧和流行音乐 · 查看更多 »

断桥

断桥位于杭州西湖白堤东端,一端连着西湖北岸的北山路,一端沿着白堤可通往西湖中的平湖秋月和孤山。南宋时又名宝祐桥,也称段家桥。现时桥梁为1921年重建。桥畔有 “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断桥残雪作為西湖上著名的景色,其以冬雪时远观桥面若隐若现于湖面而著称,歷來被選為西湖十景之一。 斷橋名稱由來傳說很多,其一是每当瑞雪初霁的時候,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银装素裹,白堤横亘雪柳霜桃。断桥的石桥拱面无遮无拦,冰雪在阳光下消融,而桥的两端还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依稀可辨的石桥似隐似现,而橋涵洞中的白雪依然奕奕生光,而與桥面灰褐色形成反差,远望去整個橋似断非断,故称断桥。 在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断桥是白娘子和许仙最初邂逅的地方,因此戏剧中又称“断桥相会”。 Category:杭州西湖 category:杭州桥梁.

新!!: 京剧和断桥 · 查看更多 »

新舞台

新舞台是台北市第一座民營的中型多功能表演藝術廳。新舞台前身台灣新舞台於台北大空襲被炸毀,現在的劇場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前榮譽董事長辜振甫與董事長辜濂松決定由該行出資重新建造的,並成立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來負責表演廳的營運工作。 新舞台造價近新台幣十二億元,座落在台北市市政大樓後方、原中國信託總行大樓(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3號)旁,佔地五百五十坪,可容納近千人。 2014年5月19日,中國信託商業銀行總部搬遷至臺北市南港區中國信託金融園區,新舞台連帶即將面臨熄燈的命運。.

新!!: 京剧和新舞台 · 查看更多 »

方榮翔

方榮翔(),北京人,京劇演員,工淨行,榮春社科班出身,裘盛戎的傳人。 從小在尚小雲辦的科班裡學習京劇表演藝術,后拜裘盛戎先生學藝,抗美援朝期間,他跟裘先生到戰地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唱戲。 1956年起到山東省京劇團工作,是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奇襲白虎團》的主要創作和演出人員:參加劇本創作和唱腔身段創作,主演王團長這個淨行正派角色。 《奇襲白虎團》在文化大革命裡被列進第1批8個樣板戲,1970年開拍彩色京劇電影,1972年公開上映。 他主演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雪花飄》的電視京劇(京劇電視劇)。 台灣京劇女演員王海波是他的學生。 Category:北京人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净行演员 Category:中國劇作家 Category: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R.

新!!: 京剧和方榮翔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京剧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文醜

文醜(),袁绍手下之名将,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顏良被殺後與劉備共同攻擊曹軍,為亂軍所殺。現存的魏書未紀錄死於誰手,晉朝以後的史料多認為文醜同為關羽在萬眾之中所殺,在《三国演义》中,文醜是为顏良報仇而被關羽斩殺。.

新!!: 京剧和文醜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京剧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旦角

旦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式化的角色行当,一般扮演女性角色,各个剧种有所不同,但比较一致的大概分为如下几种:.

新!!: 京剧和旦角 · 查看更多 »

打金枝

打金枝,又稱《汾陽富貴》、《福壽山》、《百壽圖》、《醉打金枝》,該劇全名為《滿床笏》,是晉劇著名傳統作品,後來更成了徽劇、漢劇、川劇、湘劇、婺劇、滇劇、桂劇、粵劇、同州梆子、秦腔、豫劇、河北梆子、越劇、評劇、京劇的劇目。。.

新!!: 京剧和打金枝 · 查看更多 »

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和主要缔造者。曹操在世时官至丞相,爵至魏王,谥号武王。其子曹丕篡位稱帝後,追尊其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新!!: 京剧和曹操 · 查看更多 »

智取威虎山

智取威虎山是中国在20世纪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一个京剧剧目,被列为样板戏、红色经典之一。.

新!!: 京剧和智取威虎山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京劇京戏平剧國劇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