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

指数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

亚历山大广场示威(Alexanderplatz-Demonstration)指的是1989年11月4日发生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首都东柏林亚历山大广场的一场要求政府进行政治改革的示威活动。这场示威活动总共有五十万至一百万名抗议者参加,是东德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示威活动之一,并成为导致柏林墙倒塌和两德统一的和平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这场示威由东柏林剧院的演员和雇员们组织。这也是东德历史上第一场由个人组织、并获得当局批准的示威活动。示威活动的发言人为反对党成员、政权代表艺术家,包括持不同政见者Marianne Birthler、Jens Reich,作家Stefan Heym,演员乌尔里希·穆埃,东德国家安全部首领马库斯·沃尔夫,以及政治局委员君特·沙博夫斯基。 Category:东欧剧变 Category:德國抗議活動 Category:兩德統一 Category:1989年東德.

目录

  1. 10 关系: 史塔西君特·沙博夫斯基东柏林乌尔里希·穆埃亚历山大广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兩德統一马库斯·沃尔夫柏林圍牆11月4日

  2. 1989年東德
  3. 1989年柏林
  4. 德国抗议活动
  5. 米特

史塔西

国家安全部(Ministerium für Staatssicherheit,缩写为MfS)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安全机构,通称“史塔西”(Stasi,,或译--),来自德语“国家安全”(Staatssicherheit)的縮寫,成立于1950年2月8日。史塔西被认作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率的情报和秘密警察机构之一。史塔西总部位于东柏林,在柏林的利希滕贝格区设有分局,而且其办事处和下属机构更是遍布整个柏林。在民主德国政权存在的40年里,部长埃里希·梅尔克在位时间长达32年,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安全部部长。 史塔西的格言是“党的剑与盾”(Schild und Schwert der Partei),其中党所指为东德执政的德国统一社会党,这一格言描述了其在东德政治中的作用。史塔西主要负责压制国内的政治异议者以及担任统一社会党对东德国民的监视工具,这有助于统一社会党权力的巩固。对反对派、活跃分子及不同政见者也会采用恐吓的方式加以威胁。史塔西也负责东德的国际情报收集,国家人民军中也有史塔西的单位。尽管该机构以“史塔西”之称闻名于世,其内部工作人员却并不会使用这一贬称。.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史塔西

君特·沙博夫斯基

君特·沙博夫斯基(Günter Schabowski,)是前東德執政黨德國統一社會黨的官員。1989年11月,他在記者會上提前宣布,允許德國所有居民可以立即合法進出東德。這項宣布造成德國民眾自發上街,自行拆除柏林圍牆和兩德邊界,意外開啟兩德統一的序幕。.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君特·沙博夫斯基

东柏林

25px 本條目是指冷戰時期的東德首都。關於其他的同名事物,請參見。 东柏林(Ost-Berlin)是对1949-1990年间柏林东部地区的称呼,亦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首都,源于1945年苏联武装力量设立的苏联占领区。.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东柏林

乌尔里希·穆埃

弗里德里希·汉斯·乌尔里希·穆埃(Friedrich Hans Ulrich Mühe,; )是一位德国电影,电视和戏剧演员。 他主演了奥斯卡获奖影片《竊聽風暴》(Das Leben der Anderen,2006),凭借在影片中的表现他获得了德國電影獎最佳男主角和2006年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 2007年死于胃癌。.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乌尔里希·穆埃

亚历山大广场

亚历山大广场(Alexanderplatz)是德国首都柏林市中心区的一个大型广场和交通枢纽,位于米特区,靠近施普雷河和柏林大教堂。柏林本地人通常将其简称为亚历克斯(Alex),指东北到 Mollstraße ,西南到 Spandauer Straße 和市政厅的一片街区。这座广场得名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亚历山大广场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重定向 東德.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兩德統一

兩德統一(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指1990年10月3日透過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統一的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原東德脫離華沙條約組織。.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兩德統一

马库斯·沃尔夫

库斯·沃尔夫(Markus Johannes "Mischa" Wolf、)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簡稱史塔西)對外情报局(Hauptverwaltung Aufklärung)局長。沃尔夫在史塔西是僅次於國家安全部部長的第二號人物,他在史塔西服務34年,其中有26年的時間,西方情報單位完全沒有沃尔夫的檔案照,僅知他的代號「米夏(Mischa)」,因此得到“沒有臉的人”的稱號。沃尔夫的神秘難以捉摸成為後世許多小說的題材。許多專家認為他是冷戰期間最有影響力的特務首腦之一。.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马库斯·沃尔夫

柏林圍牆

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是德国分裂期间,东德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的边防系统。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東德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或“强化边境”(Befestigte Staatsgrenze),其目的是阻止东德居民逃往西柏林以前往西德。由于柏林墙把西柏林地区如孤岛一般包围封锁在东德范围之内,因而也被称之为“自由世界的橱窗”(Schaufenster der freien Welt)。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也成为了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一个象征。 柏林墙的建立是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两大阵营之间冲突导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德國首都柏林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柏林墙修建之前,约有350万东德居民逃离苏联占领区以及之后的东德和东柏林地区,其中1949年到1961年间约260万人。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波兰人和捷克斯洛伐克人也把柏林视为通往西方的通道。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西柏林前往西德和其他西欧国家。柏林墙修建后在1961至1989年间这类逃亡被大幅限制下来,约有5000人在此期间尝试翻越柏林墙。1960年起《开枪射击令》生效,东德边防军允许对非法越境者开枪射击,此举于1982年甚至通过立法被合法化。据截止2009年的统计,被枪杀人数约在136至245人之间,确切死亡人数目则不得而知。 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邻国波兰和匈牙利政府的政策也发生了变化。在数周的抗议活动后,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以及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因故在东德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随后数周中欣喜的人群凿下柏林墙作为纪念品,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柏林墙的倒塌为结束东德共產党的独裁统治,东德政府的倒台以及两德统一铺平了道路,一年后的1990年10月3日两德最终统一。.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柏林圍牆

11月4日

11月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08天(闰年第30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7天。.

查看 亞歷山大廣場示威和11月4日

另见

1989年東德

1989年柏林

德国抗议活动

米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