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

指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Kowloon Tong (Suffolk Road)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九龍九龍塘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地面,原加拿大國際學校處,於沙福道、多福道、添福道及羅福道中間。交匯處於2006年11月4日啟用,將原於沙福道的巴士及小巴總站遷移至該處,惟往沙田第一城的非專利巴士(已取消) 卻沒有遷移。 現時公共運輸交匯處內設有多條巴士路線及小巴路線以該處為終點站,往返鄰近的廣播道及沙田區等地。另外有部份跨境巴士前往沙頭角口岸、深圳灣口岸連接深圳市等地。.

63 关系: 又一城又一居大圍世界之窗 (深圳)九龍九龍城區九龍區專線小巴25A線九龍區專線小巴25B線九龍區專線小巴25M線九龍區專線小巴25MS線九龍塘九龍塘站 (香港)九龍塘(又一城)公共運輸交匯處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九龍巴士九龍巴士281M線九龍巴士80M線九龍巴士81M線九龍巴士82M線九龍巴士82S線九龍巴士88M線九龍東軍營廣播道公共運輸交匯處火炭禾輋穗禾苑窩打老道粉嶺田心圍瀝源隆亨邨聯合道聯和墟達之路華僑城顯徑邨香港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小巴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香港浸信會醫院香港浸會大學觀塘綫跨境巴士金城道東鐵綫根德道樂富沙福道...沙田 (香港)沙田區沙田大會堂沙田市中心沙田第一城沙頭角口岸深圳市深圳灣口岸港鐵新田圍邨新界區專線小巴61M線旺角教育局 (香港) 扩展索引 (13 更多) »

又一城

又一城(Festival Walk)位於香港深水埗區九龍塘又一村達之路,鄰近香港城市大學、又一居和港鐵九龍塘站。又一城包括7層大型商場及4層商廈,總樓面面積約125萬平方呎,商場樓面佔98萬平方呎,另有寫字樓及停車場。商場在1998年11月13日開幕,由太古地產及中信泰富合資興建,曾由太古地產全權擁有及管理。2011年7月,太古地產宣佈以188億元出售又一城予新加坡豐樹產業,成為香港歷來成交金額最高的單一物業買賣,其後又一城成為豐樹大中華商業信託主要持有資產。.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又一城 · 查看更多 »

又一居

又一居(Parc Oasis)是一個座落在香港九龍深水埗區又一村的豪宅,發展商為會德豐以及信和置業,由32座物業組成,在1993年至1995年落成。又一居分三期發展,第一期包括第1至20座,第二期包括第21,22,23,25座,第三期包括第26至33座。屋苑在啟德機場關閉以後,環境更加寧靜。鄰近九龍塘交通中心,港鐵、巴士、小巴和的士站步行數分鐘便可到達,前往新界東亦非常方便。1998年又一城落成以後,購物、觀看電影和飲食更為方便,而前往旺角的購物中心需約十分鐘車程。附近的九龍塘則是有名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的匯聚處,適合有在學傷健子女的家庭。 又一村的樓宇層數多數不高,可看到九龍獅子山及遠眺香港島的太平山,部分高層住宅則可看到維多利亞港煙花景色。.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又一居 · 查看更多 »

大圍

大圍(Tai Wai)屬於香港新界東的社區。從前大圍只限於對大圍村(Tai Wai Village)及附近數條街的稱呼;現在已包括更廣的地區,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獅子山和針山之間的整個--都統稱為大圍。現時大圍主要為住宅區,發展相當完善,區內有多個屋苑商場,為住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此外,區內有火化场和宝福山,使居民更加方便思念先人。 大圍村位於大圍站附近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街交界處,是沙田區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圍村,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大圍村有一道拱門,圍牆是用灰磚砌成,堅固耐用。此拱門亦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拱門上寫著「積存圍」(Chik Chuen Wai)三字,兩旁有副對聯,寫著「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及「存仁必獲報,遠其百姓共存亡」,圍底的侯王宮更是沙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1980年代初開始的新市鎮規劃(美林邨於1981年落成)將大圍的發展集中於谷地兩邊。車站北面的市中心摻雜着2至3層高的村屋、5至6層高的唐樓、以及近20年來興建的十多二十層高的住宅;再外圍就是多個大型公共屋邨,包括北面的美林邨、美田邨和南面的新翠邨、隆亨邨、新田圍邨及顯徑邨,公共屋邨之間建了另一些私人屋苑,鐵路上蓋最近又豎立了十數棟達四五十層高的屏風樓——名城。.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大圍 · 查看更多 »

世界之窗 (深圳)

世界之窗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是深圳最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世界之窗坐落于深圳灣畔,佔地48萬平方米,景區按世界地域結構和遊覽活動内容分为世界廣場、亞洲區、大洋洲區、歐洲區、非洲區、美洲區、世界雕塑園和國際街八大區域。 此外园内的世界廣場是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闭幕典禮举办地方。.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世界之窗 (深圳)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九龍城區

九龍城區(Kowloon City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分區其中之一,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南向維多利亞港。東面以聯合道、東頭邨道、東正道、太子道東為界,西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為界。面積1000公頃,2016年中人口有418,732人。位於香港市區內的前啟德機場是區內一個最顯著的地標,隨著香港的發展,這個地標可算是香港演變的指標。本區是十八區中,唯一一個分數段時期併入香港土地的轄區(不計算填海,分別為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及九龍寨城清拆,其歷史詳見下述)。.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城區 · 查看更多 »

九龍區專線小巴25A線

#重定向 九龍區專線小巴25M線.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區專線小巴25A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區專線小巴25B線

#重定向 九龍區專線小巴25M線.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區專線小巴25B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區專線小巴25M線

九龍區專線小巴25M線是香港一條由新興運營辦的綠色專線小巴路線,由九龍塘站循環往來東頭邨。 本線另設立特快線25A,起訖點與25M線相同,惟往東頭邨方向於駛至喇沙利道後,直接轉左沿衙前圍道前往九龍城,不經喇沙書院、碧華花園及聖德肋撒醫院;往九龍塘站方向於駛至喇沙利道後,改行蘭開夏道及窩打老道,不經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浸信會醫院。 本線另設立輔助線25B,來往九龍塘站及新蒲崗譽·港灣,是九龍區專線小巴85線的替代服務。 本線另設立以香港浸會大學學生及職員為主要對象的輔助路線25M(S),循環來往九龍塘站至香港浸會大學,只在上課日及星期六日間提供服務,紅假日全日不提供服務。.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區專線小巴25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區專線小巴25MS線

#重定向 九龍區專線小巴25M線.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區專線小巴25MS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

九龍塘(Kowloon Tong)位於香港九龍半島西部,當中大部份地域都座落在十八區中的九龍城區,位置為筆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石硤尾及又一村以東,九龍仔及樂富以西。九龍塘是香港市區罕有的低密度發展區,以平房及別墅為主,環境清幽。而此區著名學校林立,為九龍之主要名校區。此外,此區亦以時鐘酒店和安老院而聞名。.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塘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站 (香港)

九龍塘站(Kowloon Tong Station)位於香港九龍城區九龍塘多福道、添福道及沙福道之間交界、深水埗區又一村及又一城東面,為港鐵在兩鐵合併前,港鐵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前稱分別為地鐵(地下鐵路)及地鐵公司。東鐵綫在兩鐵合併前,東鐵綫的前稱為九廣東鐵或簡稱東鐵,由九廣鐵路公司營運。及觀塘綫重要的鐵路轉車站之一。 在兩鐵合併前,車站分別由九廣鐵路公司(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管理;而在2007年12月2日即兩鐵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把九龍塘站的九廣東鐵(現稱東鐵綫)部份租予港鐵公司作鐵路營運之用,因此港鐵公司把兩站合併成為同一個車站管理。.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塘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又一城)公共運輸交匯處

又一城公共運輸交匯處(英文:Festival Walk 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位於九龍又一村達之路,鄰近香港城市大學和港鐵九龍塘站。此交匯處在1998年12月落成,其上蓋為由豐樹產業全權擁有及管理的大型購物商場及寫字樓大廈——又一城。.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塘(又一城)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EDB Kowloon Tong Education Services Centre)是香港教育局的教育資源中心,位處於香港九龍九龍塘沙福道19號,鄰近港鐵九龍塘站,樓高5層,分為東座和西座,總樓面面積為13900平方米,於2006年8月21日由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和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主持開幕。 大樓內包括教育局的九龍區域教育服務處以及家庭與學校合作事宜委員會秘書處等辦事處外,還有會議場地、展覽廳、演講廳(位處於中心四樓)、香港教師中心(位處於中心西座一樓)、多用途禮堂、特殊教育服務中心、中央資源中心(包括馮漢柱資優教育中心)以及新生精神康復會的小食部(位處於東座平台)等設施。 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地面為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地底則為港鐵九龍塘站觀塘綫大堂和東鐵綫南面大堂。.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簡稱九巴;The Kowloon Motor Bus Co.,縮寫:KMB)為載通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是香港首間專營公共巴士業務的公司,於1933年成立;主要經營九龍及新界的專利巴士服務,截至2016年年底現經營384條巴士路線及共有3,920部巴士,當中3,756部雙層及164部單層巴士,是香港最大的專營巴士公司。2014年會計年度日平均載客量為261.7萬人次。.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281M線

九龍巴士281M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新田圍及九龍塘站,提供新田圍邨、秦石邨、大圍、田心圍、顯徑邨及隆亨邨來往九龍塘的接駁港鐵巴士服務。 本線為九巴最後一條設有非低地台掛牌車輛的路線(為丹尼士巨龍9.9米,編號為ADS230/JD3134),但因該車於2017年5月5日退役,本線因而直接全低地台化。.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281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0M線

九龍巴士80M線是香港一條來往沙田穗禾苑和九龍塘站的巴士路線,為穗禾苑居民提供接駁港鐵觀塘綫的服務。.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0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1M線

九龍巴士81M線是香港一條已停運的巴士路線,來往新田圍及九龍塘鐵路站,提供新田圍邨、秦石邨、大圍、田心圍及隆亨邨來往九龍塘的接駁港鐵巴士服務。.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1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2M線

#重定向 九龍巴士82S線 082M.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2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2S線

九龍巴士82S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停辦新界市區晨早特別路線,由九巴營辦,只在平日早上由廣源單向開往九龍塘鐵路站。 九龍巴士82M線是香港的一條已停辦日間巴士路線,提供空調巴士服務,行走廣源及九龍塘鐵路站之間,途經圓州角、沙田第一城、富豪花園、沙角邨、新田圍邨等地區。.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2S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巴士88M線

九龍巴士88M線是香港一條已停辦的巴士路線,來往顯徑及九龍塘鐵路站。.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巴士88M線 · 查看更多 »

九龍東軍營

九龍東軍營,俗稱九龍塘軍營、 九龍仔軍營,舊稱奧士本軍營(Osborn Barracks),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其中的一座軍營,位於香港九龍九龍仔的一個軍營。現時的範圍南至新德園平房區,北至聯合道,東起聯福道,西抵窩打老道。現時該軍營由駐港解放軍駐守。.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九龍東軍營 · 查看更多 »

廣播道

廣播道(Broadcast Drive)位於香港九龍城區北部的五台山,為獅子山餘脈之一,屬傳統高尚住宅區。 1970年代中,佳藝電視、亞洲電視、無綫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一條只有一公里的街道上總共有3家電視台和2家電台總部,地理上亦位處小山丘上,令當年的廣播道又稱為「五台山」,同時也形成了「三臺鼎立」的局面。當時明星經常在此出沒,故此吸引到大批影迷在此徘徊,現時大部分傳媒機構已陸續遷出,只剩下香港電台和商業電台仍然在廣播道,而香港電台若獲得撥款在將軍澳興建新的電視大樓,最快將於2018年搬遷。 所以廣播道通常被藝人通稱亞視及無綫為友台及「隔嚟台」之稱,而「隔嚟」是粤語,意思是「隔壁」。.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廣播道 · 查看更多 »

公共運輸交匯處

公共運輸交匯處(Public Transport Interchange,又稱公共交通交匯處、運輸交匯處、交通樞鈕或交通交匯處,簡稱PTI),在中國大陸稱為“公交樞紐”,在臺灣稱為“轉運站”或“轉運中心”,是指一些可讓各交通工具的乘客作綜合轉乘用途的交匯點,交匯處設有多種交通工具(巴士、鐵路、小巴、的士、渡輪等)的中途站及終點站,方便乘客由巴士轉乘其他巴士或由一種交通工具轉乘另一種交通工具前往相關目的地,公共交通交匯處通常設在或靠近鐵路車站或渡輪碼頭旁,或是位於大型屋苑內。 由於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規模及面積較一般的巴士總站為大,故此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設計較一般巴士總站為高。公共運輸交匯處一般有不少於8個停車灣,以提供不同的公共交通服務,並需要提供充足的照明、保安及安全裝置,又需要提供乘客查閱資料設施,協助乘搭不同交通工具的乘客前往所需的目的地。.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公共運輸交匯處 · 查看更多 »

火炭

火炭(Fo Tan)位於香港沙田區,是沙田新市鎮的主要工業區。然而,於港鐵東鐵綫上的何東樓車廠上蓋也有大型私人住宅,而香港體育學院、沙田馬場以及彭福公園則位於火炭東面的新填海區。石門是繼火炭後,沙田區的第二個工商貿區。.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火炭 · 查看更多 »

禾輋

輋(Wo Che)是香港新界沙田區的一個地方,位於沙田市中心和火炭之間,原是指上下禾輋村一帶,在區內新市鎮發展完成後,則涵蓋包括禾輋邨的範圍,現今多視作沙田市中心的延伸部分。 在沙田新市鎮未發展前,該區已有上禾輋和下禾輋的地名。沙田第二個公共屋邨禾輋邨,也是興建在上下禾輋對出的填海區上。乳鴿馳名的龍華酒店也是位於下禾輋村。 禾輋在昔日是輋族的居住地之一,當中的「輋」是指他們使用的耕作方法。.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禾輋 · 查看更多 »

穗禾苑

穗禾苑(Sui Wo Court)是香港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第一期的首個屋苑,落成於1980年,由巴馬丹拿建築及工程師有限公司設計,據當時負責此項目的建築師木下一表示,以3座大樓為一組共用一個廣場,3層共用一部電梯,以及以3個單位為一組共用一條樓梯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加強鄰里守望相助的精神以減低罪案的發生,而開放式大堂也加強了自然通風和採光,各翼不同高度令立面更具特色,而這些獨特設計亦令穗禾苑榮獲1981年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獎。較後時間落成的翠瑤苑亦採用相同圖則設計,其後落成的興民邨及祈德尊新邨也採用了這樣的開放式大堂及錯層式設計,可惜時至今日因這類設計不符2008年暢通無阻的通道設計作業守則而停用。穗禾苑巍峨聳立在香港新界沙田西北部的火炭附近前馬場填海挖泥區山坡上,以天橋貫通不同高度之平台,俯瞰整個沙田市中心,很多單位可眺望沙田-谷-、沙田馬場、禾輋邨、瀝源邨以及吐露港。本苑設施能提供居民基本的生活需要,使到這個擁有約15,000多人口的屋苑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小社區。跟一般居屋不同,穗禾苑所有單位均不用補地價,而一律都可以在公開市場自由轉讓,與一般私人屋苑無異。.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穗禾苑 · 查看更多 »

窩打老道

窩打老道(Waterloo Road)是香港九龍的一條主要道路,部份路段為香港1號幹線的一部份,1號幹線部分位於九龍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至九龍何文田的公主道,連接位於油麻地麗翔道及九龍塘獅子山隧道公路。全線為3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窩打老道沿途植有樹木,是香港市區主要道路中較為罕見的。此外,窩打老道亦有很多路口與小路交匯。.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窩打老道 · 查看更多 »

粉嶺

粉嶺(Fanling)位於香港新界東部,是粉嶺/上水新市鎮的一部份;與上水、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見香港行政區劃)。粉嶺原為農田,現在市中心一帶已發展為住宅區,昔日的農田現只可在較偏遠的村落找到。新界五大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粉嶺圍及掃管埔等地。 戰後香港政府開始對新界進行深化管治,將新界分成27個鄉事委員會,粉嶺原來屬於大埔理民府管治,於1954年由彭富華(太平紳士、彭族原居民)、李昌(新界鄉議局創辦人李仲莊的兒子)、羅澤棠(客籍原居民)等創立粉嶺區鄉事委員會,管理轄下的29條鄉村及聯和舊墟。 粉嶺是香港其中一個宗教建築最豐富的地區,涵蓋香港六大宗教中的佛教、道教、儒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重要宗教場所。在新市鎮開發前,粉嶺也曾是香港上流階層和外籍人士活動的集中地,從百福村到安樂村都曾有大量別墅建築,有外籍人士曾成立粉嶺狩獵賽馬會,粉嶺站外面更曾有由退役英軍開設的畢打奧餐廳,爲1980年代前新界最知名的西餐廳和酒吧。粉嶺亦曾是香港北部重要軍事基地,曾建有粉嶺軍營、芬園軍營、皇后山軍營和新圍軍營,目前新圍軍營及其大嶺練靶場仍然爲解放軍駐港部隊使用。粉嶺南部的和合石有全香港規模最大的和合石墳場,每逢清明節和重陽節都會有大量孝子賢孫前往拜祭先人。 由於粉嶺是新界北最早建有火車站的地方,也有通往新界東北打鼓嶺和沙頭角邊境的唯一公路,加上曾有大量英軍駐紮,故此在1960年代前多被當時的港英政府及外籍人士認定爲新界北的地區中心,地位僅次於大埔,甚至常以「粉嶺」之名指代涵蓋上水部分和古洞的大片地區,故此在地理學上該地平原名爲粉嶺低地。在1970年代末新市鎮開發前,粉嶺和上水大致上以大埔公路粉嶺段、掃管埔和靈山爲分界,但沒有具體的自然地理分界,故位於大埔公路以南的年代較久遠的建設,如粉錦公路和粉嶺高爾夫球場都以「粉嶺」命名,甚至遠至金錢的新界喇沙中學也曾被俗稱爲「粉嶺喇沙中學」。新市鎮發展後由於交通道路網絡的變化,上述地方在今天都被視爲上水的一部分。現今粉嶺與上水的東西分界線南段大概位於掃管埔路、雞嶺村和偷牛山。不過基於坊間使用習慣,一些現今視作位於上水但多年前以「粉嶺」命名的場所也不再更名,造成今人在上水能找到以「粉嶺」命名的場所和道路的奇特現象。.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粉嶺 · 查看更多 »

田心圍

心圍(Tin Sam Wai)又名田心村,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是沙田古老村落之一。鄰近港鐵大圍站、雲疊花園。田心圍為一雜姓村,計有蔡、韋、梁、曾、袁、方、何、廖和李等,村內有一間蔡氏家祠和兩間廖氏家祠。.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田心圍 · 查看更多 »

瀝源

瀝源是香港新界區沙田的原稱。瀝源最初的名字是棘園,因為該處為遍佈荊棘的荒蕪園地,明朝時亦有瀝源堡一名。而瀝源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城門河清澈的河水。這個地區早於明朝或更前,便已經有居民定居。由於接近河流,因此當地的居民都是以務農為主。1574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那時候,城門河的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其東北已是沙田海,而當時的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 清朝時,瀝源的四十多條村組成瀝源九約,共同肩負沙田區的治安防衛。 在英國接管新界時,政府官員誤以為沙田圍為瀝源的地名,所以從此瀝源便叫做沙田。 而現時,瀝源指的是瀝源邨。.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瀝源 · 查看更多 »

隆亨邨

隆亨邨(英文:Lung Ha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田心,於1983年落成,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毗鄰新翠邨、景田苑、田心村和顯徑邨。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隆亨邨 · 查看更多 »

聯合道

聯合道(Junction Road)是香港九龍西的主要道路之一,連接九龍塘、九龍仔及九龍城,途中經過樂富。道路由西至窩打老道近歌和老街交界、香港浸會醫院以南,南至九龍城太子道西322號為止,全長1.8公里。聯合道窩打老道至竹園道一段為三線分隔行車,其餘路段到太子道西都是單線來回行車。 聯合道九龍東軍營段最為繁忙,車輛及人群都在此段聯合道往來。很多人從浸會大學往來九龍塘站。近延文禮士道有一拆掉的寮屋區,曾為私人片場。對面座落一坐侯王廟。而民生書院對面有一墳場,而南段近九龍城可說是九龍城市中心及住宅區的分界。.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聯合道 · 查看更多 »

聯和墟

聯和墟(Luen Wo 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北部,是粉嶺發展的里程碑。根據統計處2007年的統計,聯和墟人口約21,335人。聯和墟附近設有港鐵粉嶺站,為該區提供鐵路服務。 聯和墟是戰後香港首個興建和規劃的發展工程,是一個現代化的有蓋墟市。多座商住兩用建築,是令墟內繁盛原因之一。墟內有很多具有歷史的建築,包括聯和墟戲院、聯和市場和畢打奧餐廳。此地還是粉嶺區鄉事委員會辦事處的所在處。.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聯和墟 · 查看更多 »

達之路

達之路(Tat Chee Avenue)是一條位於香港九龍又一村的街道,為該區的主要道路。.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達之路 · 查看更多 »

華僑城

华僑城(Oversea Chinese Town,縮寫:OCT),位于中國深圳市南山区深圳灣畔,佔地4.8平方公里,內有多項旅遊設施,如錦繡中華、世界之窗、歡樂谷、OCT創意園、歡樂海岸等,以文化旅遊景區為主體的旅遊度假區,亦有住宅、酒店項目。度假區是由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营运。.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華僑城 · 查看更多 »

顯徑邨

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顯田及徑口,共有八幢住宅樓宇,是少數有齊Y2、Y3及Y4型設計大廈的公共屋邨,此邨於1986年開始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香港房屋委員會其後於2000年把顯徑邨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第3期),容許租戶購買所租住的單位,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顯徑邨以北徑口的一塊小空地後來興建了另一個公共屋邨,僅有1幢住宅樓宇,於2005年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及分別是顯徑邨內的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分別有6座及2座樓宇,分別在1988年及2002年落成。.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顯徑邨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簡稱城大;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是一所公立應用型大學,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九龍塘。前身為於1984年創立的「香港城市理工學院」,在開校時的校舍設於旺角的工業貿易署大樓之內,到1990年遷入九龍塘的永久校舍,於1994年升格為香港城市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是八間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大學之一,注重多元化、跨文化學習與全球視野。香港城市大學學術水平近年不斷顯著提升,更連續多年獲國際評為香港四所最佳高等學府之一。城大由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科學及工程學院、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創意媒體學院、能源及環境學院及法律學院7個學院、25個學系、37個科研中心組成 ,提供逾100項學士學位及研究生課程。 周亦卿研究生院負責所有研究生課程的運作及發展,及提升研究生的學習環境。 城大在QS綜合排名位處前列。根據QS 2019年大學排名榜,城大位居全球第55位,及於「建校未滿50年全球最佳學府」排名中,位列第5位;而根據QS 2018年排名榜,則位列亞洲第8位、香港第3。 在2018年公佈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在全球校齡50年以下的年輕大學當中,香港城市大學名列全球第7位。.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城市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小巴 · 查看更多 »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簡稱生產力局;英文: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是香港的工業支援機構,總部位於九龍西九龍塘達之路78號生產力大樓,於1967年依據《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條例》成立。生產力局的經費部份來自政府資助,其餘來自服務收費。生產力局和轄下的附屬公司每年為超過3000間公司提供生產技術及管理顧問、產品檢測及人力培訓服務,協助香港工業發展高增值產品及服務,以提升國際競爭力。生產力局總部設有工業技術支援中心、實驗室、展覽廳及培訓設施。 生產力促進局亦於深圳及東莞設有附屬的顧問公司,為中國內地的港資企業提供支援服務。.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信會醫院

香港浸信會醫院(Hong Kong Baptist Hospital,簡稱浸會醫院)是香港一間全科基督教醫院,位於九龍塘筆架山窩打老道222號,約在窩打老道及歌和老街交界,成立於1963年,為香港浸信會聯會社會服務機構之一。浸會醫院至2011年累積27億元財政儲備浸會醫院轉走3000萬盈餘 明報 2012年11月18日 。.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浸信會醫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浸會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縮寫HKBU),是一間有基督教浸信會背景的香港法定公立大學,浸大作為研究型博雅大學,重視教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校內設有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建設的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推動科學研究發展。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浸大於2018年位列亞洲第55名,成為亞洲最佳前100所高等學府之一。至於在2018年QS世界大學排名,浸大位列全球第299名。在2018年QS世界大學的分科排名中,浸大地理系位列全球151-200名,宗哲系亦位列全球151-200名。而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數學系位列全球151-200名,而計算機科學系更位列全球101-150名。傳理學院最負盛名,轄下新聞系在2011年經Asian Correspondent新聞網評定為「亞洲學生心中的全球十大新聞學府」,和榜內的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齊名,乃校內招生志願的前三名。於九龍仔、畢架山、平山與石門均有校園,簡稱浸大。.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香港浸會大學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跨境巴士

跨境巴士,是指往來兩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巴士服務,它們運輸乘客跨越邊境出入兩地,是站對站客流服務,所以又名過境巴士、直通巴、跨境快線、跨境公交车等。而在香港及澳門的跨境巴士,由於港澳和大陸的車行方向不同,故跨境巴士需適應兩邊不同的行車方向,且須考取特許駕照方可營運。.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跨境巴士 · 查看更多 »

金城道

金城道(Kam Shing Road)為九龍城區筆架山腳的一條街道,此街道由九龍城區聯合道至金城道遊樂場及香港浸會大學偉衡體育中心,並包含數個90度轉角位。 值得一提的是,此道路有兩個出口,由金城道遊樂場可經九龍塘電訊盈科電話機房或建新中心出口進入聯合道,但九龍塘電話機房的出口僅允許前往聯合道東行;而此道路之入口則只有建新中心附近的入口。香港浸信會醫院至九龍塘電話機房一段為單程路。 此路並無與任何道路交界,而盡頭則設有帶停車錶的停車位。.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金城道 · 查看更多 »

東鐵綫

東鐵綫(East Rail Line,簡稱:EAL,前稱九廣東鐵,KCR Ea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北及九龍南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也是香港最早通車的鐵路。在1910年至1996年期間,香港方面稱此路線為九廣鐵路-英段(Kowloon-Canton Railway British Section,縮寫:KCRBS),1911年至1949年期間,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廣九鐵路-英段。香港市民口中習慣稱之為火車。 除本地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過境,前往深圳,是目前唯一連接前往中國大陸口岸的鐵路線,也是唯一有城際直通車及本地客運列車同時行走的鐵路線。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線,現時乃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線。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東鐵綫 · 查看更多 »

根德道

根德道(Kent Road)是香港九龍一條道路,為九龍塘的主要道路,是為單程路,北起歌和老街,南至多福道及沙福道交界。沿路有耀中國際學校及其他豪宅區等。根德道也是很多時鐘酒店及交通的所在地。 在繁忙時間根德道十分擠塞,在近九龍塘站路段因小巴多於此處落客,過馬路前往對面鐵路車站的人龍很多,而且沒有交通燈指導橫過馬路,以致險象環生。根德道與森麻實道的交匯處也是著名的約人地點,因地處交通方便,多架巴士,地鐵及火車可以到達,也有很多內地人在此等候直通車前往內地。 根德道以英國的根德郡(又稱肯特郡)命名。.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根德道 · 查看更多 »

樂富

樂富(Lok Fu)位於香港九龍北部,原名「老虎岩」(Lo Fu Ngam),區域行政上屬於黃大仙區,樂富公園同屬樂富一部分,但在十八區分區中該公園被劃入九龍城區範圍。樂富位於獅子山山腳,即九龍城以北、橫頭磡以南、九龍仔以東。全區以樂富邨為中心。.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樂富 · 查看更多 »

沙福道

沙福道(Suffolk Road)是位於香港九龍的一條道路,為九龍塘的核心道路,西起根德道,東至窩打老道,為單程路。沙福道名稱是從英國沙福郡而來。 沙福道地下為港鐵觀塘綫九龍塘站。昔日沙福道是一個巴士總站,後來九龍塘公共交通交匯處建成就搬離沙福道。沙福道位於九龍塘的豪宅區,目前仍為九龍塘的交通要道及核心道路。多福道及九龍塘公共交通交匯處的車輛要離開必須使用沙福道再使用添福道或窩打老道離開。在上學上班繁忙時間都十分多人,人群從香港浸會大學、九龍塘官立小學等校及九龍塘站等進行交匯。.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福道 · 查看更多 »

沙田 (香港)

沙田(Sha Tin,非正式亦作Shatin)是香港沙田區的主要部分,位於新界的東部,涵蓋火炭以南、大圍以北的城門河兩岸土地,原稱瀝源(Lek Yuen)。沙田在1970年代曾進行大規模的填海工程,原來的沙田海南部如今僅剩一條人工排洪河道城門河,而沙田新市鎮的主體部分則在填海地上發展。現時,城門河以西前沙田墟一帶已建成「沙田市中心」。 2011年,時任香港特區政府地政總署副署長的黃仲衡向傳媒表示,地政總署根據歷史文獻記載確定「沙田」的英文名稱正確拼寫方式爲“Sha Tin”,而非“Shatin”或“Sha-tin”。然而在沙田新市鎮數十年發展過程中,已經有大量以「沙田」爲名的建築物、屋苑和組織,如沙田第一城、沙田廣場、沙田體育會等都選擇使用“Shatin”作爲對應中文名稱中「沙田」二字的英文名詞。不過絕大多數香港市民使用英文說出「沙田」之名時都不會區分“Sha Tin”和“Shatin”之發音差異。.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 (香港) · 查看更多 »

沙田區

沙田區(Sha Ti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面積約6,940公頃。沙田區最北以大埔尾坑及中文大學(沙田市地段437號)地界與大埔區為界;西北以城門峽與荃灣區為界;西面以蝴蝶谷尖山隧道出入口與葵青區為界,西南面以琵琶山與深水埗區為界;南面以沙田坳道與黃大仙區為界(山上沙田坳道屬沙田區,由半島獅子園開始);東面以馬鞍山落禾沙里與西貢北的大埔區為界。根據政府統計處 《2014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香港人口概況》,沙田區的人口約有659,794人,為全港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亦是一個全面發展的新市鎮,主要為住宅用地,約有六成多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包括出租公屋、租者置其屋及居者有其屋屋苑。另有約29,000人居住在約48條原居民鄉村。此外,沙田區有四個輕工業區,包括大圍、火炭、小瀝源及石門。而沙田區的沙田新市鎮也是新界首三個新市鎮(舊稱衛星城市)的其中之一,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沙田區東部的馬鞍山則於1980年代開始發展並併入沙田新市鎮之內。.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區 · 查看更多 »

沙田大會堂

沙田大會堂(Sha Tin Town Hall)是香港繼香港大會堂和荃灣大會堂後第三座大會堂,於1987年1月16日落成開幕,位於新界沙田源禾路1號,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沙田大會堂耗資1.38億港元興建,是新界東部的主要文娛中心,經常舉辦戲劇、音樂及舞蹈等活動,或是展覽及會議。.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大會堂 · 查看更多 »

沙田市中心

沙田市中心(Sha Tin Town Centre)是香港新界沙田新市鎮的中心及最繁忙的地方,通常是指大圍以北,城門河以西,火炭渠以南的新市鎮發展區,狹義的沙田市中心僅包括沙田鄉事會路至獅子山隧道公路之間的商住混合發展區和休憩用地,而沙田鄉事會路以北至火炭路之間的公營房屋區和社區設施在地理環境和道路系統與核心商業區同屬一體,可被視爲市中心的擴展部分,至於火炭路以東的學校和政府設施則一般被視爲火炭的一部分。.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市中心 · 查看更多 »

沙田第一城

沙田第一城(City One Shatin,簡稱第一城)是香港新界沙田區至今最大型的住宅項目,由52幢住宅樓宇組成。屋苑內設有兩座購物商場(置富第一城及置富第一城‧樂薈)、休憩花園、球場及游泳池等設施供住客使用。在附近設有幾間學校。 住宅部分由富城集圑旗下的「百得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物業管理。.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田第一城 · 查看更多 »

沙頭角口岸

沙頭角口岸是位于中國深圳市盐田区连接香港新界的出入境口岸之一,佔1997年跨界流量的8%。深圳沙头角口岸与香港沙头角管制站相距200米。 沙頭角口岸適合前往大梅沙、小梅沙、鹽田港、鹽田、沙頭角、南澳等地旅客使用,是客貨兩用型口岸,通關時間為每日07:00至22:00。.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沙頭角口岸 · 查看更多 »

深圳市

深圳市,简称深,别称鹏城,是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的地級市,同时是副省级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及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979年1月在原宝安县的基础上设立,為中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以及重要的国际经济中心。深圳全市均劃入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南邊與香港接壤,北与广州市、惠州市、东莞市毗邻。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1980年,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經濟特區在此成立。自1999年起,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每年定期在深圳举行。2010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获中央政府批准成立,将作为深圳与香港合作的先导区。2011年,深圳主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2016年,深圳市生产总值超越广州市成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三大城市。 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居于世界第三,外贸出口总额连续20余年居中国大陆第一位,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民航机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数量自2009年至2015年居世界第一位,是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平台。.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深圳市 · 查看更多 »

深圳灣口岸

深圳灣口岸,是中國第一个按照“一地两检”查验模式运作、亚洲最大的客货综合性公路口岸,中國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口岸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東角頭,佔地110公顷,藉深圳灣公路大橋與香港新界元朗區的鰲磡石連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為了緩解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交往日益增多帶來的陸路通關壓力,適應深圳市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間交通運輸和便利通關的客觀要求,促進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間的人員交流和經貿往來,推動兩地經濟共同發展,在深圳灣口岸內設立港方口岸區,專用於人員、交通工具、貨物的通關查驗。.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深圳灣口岸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新田圍邨

新田圍邨(Sun Tin Wai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沙田秦石邨以南的山上,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共有8座住宅大廈,於1981年至1982年間落成,為沙田區第四個公共屋邨。該邨區議員為教協「元老」的民主黨黨員程張迎老師。.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新田圍邨 · 查看更多 »

新界區專線小巴61M線

新界區專線小巴61M線是香港一條來往世界花園和九龍塘站的小巴路線,由富昇運輸有限公司營運。.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新界區專線小巴61M線 · 查看更多 »

旺角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而西面則以傳統民生活動為主。區內交通十分發達,有巴士及港鐵(東鐵綫、荃灣綫和觀塘綫)直達,更有專線小巴通宵行駛。假日時彌敦道及西洋菜南街一帶經常水洩不通。 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新型摩天大廈、舊式唐樓、繁華街道與排檔縱橫交錯分佈,是世界一大都市景觀。.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旺角 · 查看更多 »

教育局 (香港)

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简称ED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13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教育的政策。 現任局長為楊潤雄,副局長蔡若蓮,政治助理施俊輝,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

新!!: 九龍塘(沙福道)公共運輸交匯處和教育局 (香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九龍塘 (沙福道) 公共運輸交匯處九龍塘巴士總站九龍塘公共交通交匯處九龍塘公共運輸交匯處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