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指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於1995年12月2日舉行,選出第三屆立法委員共計164席,包含122席區域立法委員、6席原住民立法委員,30席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和6席僑選立法委員。在此次選舉中,區域立法委員應選名額較上屆增加3名,而原住民、全國不分區及僑選立法委員名額則未有改變。 由於此次選舉具有1996年總統大選前哨戰的重大意義,並且直接影響到各政黨間的權力重新分配,因此朝野主要政治勢力皆全力投入,共推出397位候選人,角逐164席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國民黨以四成六的票數獲得85席,較上屆的103席大幅下滑,為歷屆選舉的最低點。民進黨則以大約三分之一的票數獲得54席,與上屆相比,略有成長。成立僅兩年的新黨成為此次選舉的最大贏家,一舉獲得21席,席次大幅成長。另外,無黨籍人士獲4席,其餘參選之政黨則未取得席次。 ,洪永泰 此次選舉也象徵國民黨在新黨出走後,政治資源持續流失。民進黨雖然在席次上有小幅成長,並且在臺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及南投縣超越國民黨的得票率,但在政黨發展上也面臨了許多的瓶頸。而新黨的快速成長,則使其成為當時臺灣政壇內,在兩大黨之外的「關鍵少數」。此次選舉結果亦反映了臺灣政治局勢由兩黨制體系,正式的布入國、民、新三黨鼎立的時代。.

212 关系: 劉國昭劉光華劉盛良劉進興劉松藩基隆市原住民南投縣台南縣台東縣吳克清吳惠祖姚立明宜蘭縣尤宏屏東縣巴燕·達魯丁守中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立法院廖大林廖學廣廖福本張俊宏張俊雄張光錦張文儀張旭成張晉城彭紹瑾彭百顯彰化縣余玲雅徐少萍徐中雄徐成焜嘉義市嘉義縣周伯倫周荃周陽山傅崐成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全文盛公民黨公民黨 (台灣)勞動黨勞動黨 (台灣)王天競王令麟...王志雄王素筠王顯明王金平王雪峰 (臺灣)王拓章仁香立法委員簡錫堦羅傳進羅福助翁重鈞翁金珠瓦歷斯·貝林盧修一花蓮縣韓國瑜莊金生鍾利德靳曾珍麗顏錦福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饒穎奇馬祖列島馮定國許舒博許添財高育仁高雄市高雄縣高揚昇高惠宇謝啟大謝聰敏謝錦川謝長廷謝欽宗賴來焜趙永清黃天福 (台灣)黃主文黃國鐘黃秀孟黃爾璇黃清林黃昭順錢達范巽綠郁慕明郝龍斌郭廷才郭金生郭政權蘇嘉全蘇煥智蘇貞昌葉菊蘭葛雨琴邱垂貞蔡中涵蔡式淵蔡璧煌蔡煌瑯蔡正揚蔡明憲鄭寶清鄭龍水鄭逢時鄭永金鄭朝明臺南市臺南縣臺中市臺中縣臺北市臺灣原住民臺灣地區臺東縣金門縣蕭萬長蕭裕珍蕭金蘭苗栗縣雲林縣連江縣連江縣 (中華民國)陳健民陳定南陳宏昌陳一新陳志彬陳傑儒陳其邁陳光復陳瓊讚陳癸淼陳鴻基陳永興陳清寶陳漢強陳朝容陳文輝柯建銘林宏宗林建榮林志嘉林國龍林哲夫林光華林瑞卿林炳坤林豐喜林錫山林郁方林耀興林源山林濁水林明義林文郎林政則李友吉李俊毅李必賢李登輝李顯榮李鳴皋李進勇李文郎李應元李慶華杜振榮桃園市楊吉雄民主進步黨民進黨沈富雄沈智慧洪奇昌洪冬桂洪玉欽洪秀柱洪昭男洪性榮游淮銀潘維剛澎湖縣朱高正朱鳳芝朱惠良朱星羽海外華人新北市新國民黨連線新竹市新竹縣新黨施台生施明德曹爾忠曾永權曾振農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扩展索引 (162 更多) »

劉國昭

劉國昭,台灣政治人物,前立法院院長劉闊才之子,曾擔任國民大會代表,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苗栗縣選區當選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復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二、三屆立法委員。並曾長期擔任臺灣吉悌電信董事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劉國昭 · 查看更多 »

劉光華

劉光華(),中華民國(台灣)公共行政學家、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劉光華 · 查看更多 »

劉盛良

劉盛良(),中國國民黨籍新北市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臺北縣議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劉盛良 · 查看更多 »

劉進興

劉進興博士,中華民國(臺灣)化學家暨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於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第五屆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董監事審查委員。 1997年1月20日,前台灣勞工陣線主席方來進、曾茂興及台灣勞工陣線副主席王文祥等五十餘名台灣勞工陣線幹部聯名舉行記者會,宣布集體退出勞陣,並批評:勞陣遭民進黨新潮流系操控,新潮流系「勞工立委」簡錫堦與劉進興出賣勞工。他們說,劉進興全程參與1996年12月底召開的國家發展會議,通過「加速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政策共識,定下五年的落日條款要讓公營事業「公股零存」,嚴重違反勞工與消費大眾的利益;劉進興無回應。 1998年第四屆立委選舉,劉進興被民進黨列為全國不分區第17名,因該黨最終當選15席而落選。 2000年-2005年,擔任勞委會顧問。 2015年8月4日,高雄市政府發布,劉進興接任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6年12月,出版「福爾摩沙的自我追尋」(允晨文化)。.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劉進興 · 查看更多 »

劉松藩

劉松藩(),臺灣臺中大甲區人,中華民國立法院第一屆(第1~6次增額立委)、第二、三、四、五屆立法委員,並擔任第9任立法院長、第7任立法院副院長。他是立法院1992年全面改選後首位来自台湾的立法院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劉松藩 · 查看更多 »

基隆市

基隆市是位於臺灣東北部的都市,為中華民國臺灣省的3個市之一,古名「雞籠」,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乃臺灣最北端的都市,境內的基隆港又是北臺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臺灣頭」與「臺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雨都」,與南臺灣的高雄並列為臺灣兩大。人口約37萬人。全市百分之95土地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地與東海毗鄰。 基隆在17世紀臺灣信史記載早期,即有漢族等外來移民入墾,與世居於此的平埔族原住民共處,而西班牙殖民者更曾以基隆的和平島作為經略臺灣的基地;但到了清治雍正年間以後,基隆才逐漸有大批漢族進行開墾,而發展成為市鎮。清治末期,基隆因航運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周邊有豐富的煤礦蘊藏,官方於1875年正式設治、並將原名「雞籠」更改為基隆,開啟了都市發展的歷史。日治時期,日本當局以基隆做為全臺首要航運門戶,大力進行港口興築與市區建設,使基隆崛起成為臺灣主要都市之一,人口排名曾僅次於臺北、臺南、高雄而躍居全臺第四。日治中期的1924年,基隆正式建市。然而經歷十大建設後臺灣航運中心南移、市區與港口發展腹地受限、港口擴建計畫受阻、鄰近臺北造成的磁吸效應,導致基隆逐漸走向沒落,逐漸轉型發展為臺北都會區的衛星都市之一,其後更因為六都升格直轄市帶來的磁吸效應而造成基隆市人口嚴重外流。 憑藉著歷史遺跡與依山傍海的自然資源,基隆也是北臺灣觀光地之一,並擁有廟口夜市、巷弄小吃、豐富海產等獨具港都特色的美食文化。.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基隆市 · 查看更多 »

原住民

原住民,旧称土著,是指某地方較早定居的族群,皆源自外来者(尤其是入侵者)对本地人(或族群)的称谓,原意指当地居民、原居民,但多具有土番、番人、土人等落后的贬意,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后期逐步形成了一个法律学方面的范畴,指的是正遭受到外来者侵蚀的文化独特的群体。當前對於原住民議題的討論多半應在民族國家所進行的殖民事業的脈絡之下來理解。外來統治者為安撫或控制原住民,以遂行其統治目的,會制訂各種不同的政策,而往往對於原住族群的生活方式多加干擾,甚至可能造成滅族的結果。 即使前一階段的殖民主義擴張已經在二次大戰之後的解殖民運動後告一段落,但類似的問題仍存在於原住民與解殖民之後成立的新興國家之間。有時後者會被稱為「內部殖民」,而與傳統的「外部殖民」加以區別。 本土居民一词被广泛的采用是起始于19世纪人类学和人种学的学科,韦氏字典将之定义为“某一群体的人团结于一个共同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血缘关系,他们通常有着共同的语言、社会机构和信条,而且往往构成了一个不受支配的有组织团体。” 中文在討論此一問題時,亦有原住民族一詞的使用,它與原住民主要的區別在於:前者強調各原住民族群各自作為一個「民族」(people),而在國際法上應有包括追求民族自決等相應的集體權利;後者則或作為通稱、或僅指涉原住民個人作為在異族統治下的民族國家中受到內部或外部殖民的個別原住民個體。 目前尚不存在一个普遍接受了的“本土居民”的确切定义,然而,最经常被各方所认可及援引的四个要素是:.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南投縣

南投縣(閩南語:Lâm-tâu Kuān,國姓鄉四縣客語:Namˇ Teuˇ I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份,位處臺灣中部,坐落在本島正中央,是臺灣唯一的內陸縣。縣治南投市內的中興新村是臺灣省政府所在地。 縣境內原住民有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鄒族及居住在日月潭畔之邵族。臺灣最高峰玉山、最大天然湖泊日月潭、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於該縣,而鄰近彰化與台中一帶因人口聚集,形成中部衛星都市的分佈型態。特產包括青梅、香蕉、甘蔗、凍頂烏龍茶、紹興酒、竹藝品、南投陶、花卉。.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南投縣 · 查看更多 »

台南縣

#重定向 臺南縣.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台南縣 · 查看更多 »

台東縣

#重定向 臺東縣.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台東縣 · 查看更多 »

吳克清

吳克清(),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及第三、四屆立法委員,但於2001年底競選連任時失利。 2002年初參選第十四屆桃園縣平鎮市長,因泛藍競逐人數過多(國民黨3位、親民黨1位),結果由民進黨候選人李月琴漁翁得利而勝出。在選舉過程中,吳克清向國民黨中央抗議的做法並未奏效,反因樁腳大量流失而落敗,在五位候選人中票數最低,之後決定退出政壇並從商。.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吳克清 · 查看更多 »

吳惠祖

吳惠祖,中華民國(台灣)旅居香港僑民,曾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僑選身份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吳惠祖 · 查看更多 »

姚立明

姚立明(),臺灣臺北市人,原籍湖南長沙,前中华民国立法院委员,百万人民倒扁运动指挥部副总指挥,現任國會觀察基金會董事長。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畢業,德國國立比勒費爾德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教於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系副教授。.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姚立明 · 查看更多 »

宜蘭縣

宜蘭縣(tl),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舊稱噶瑪蘭,位於臺灣本島北部,與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臺中市、花蓮縣相鄰,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為歌仔戲的發源地。轄宜蘭市1市,羅東鎮、蘇澳鎮、頭城鎮3鎮和礁溪鄉、員山鄉、壯圍鄉、五結鄉、冬山鄉、三星鄉、大同鄉、南澳鄉8鄉,縣治設在宜蘭市。 日治時期的宜蘭全境屬臺北州,戰後獨立設縣。行政院國發會將該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該縣劃歸為臺灣東部區域。.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宜蘭縣 · 查看更多 »

尤宏

尤宏(),臺灣高雄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民進黨籍;其兄為前中華民國 駐德代表、台北縣縣長尤清。.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尤宏 · 查看更多 »

屏東縣

屏東縣(排灣語:Qakaw;閩南語:Pîn-tong-kuān;六堆客語:Pinˇ dungˊ ian;馬卡道語:Akauw),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也是臺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北與高雄市為界,東過北大武山與臺東縣為界,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 本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紅豆、皮蛋、鹹鴨蛋、鳳梨、芒果、蜜棗、蓮霧(黑珍珠)及石斑魚、櫻花蝦、黑鮪魚、可可、洋蔥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屏東縣 · 查看更多 »

巴燕·達魯

巴燕·達魯(),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臺灣原住民泰雅族人,原使用漢名陳金水。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三、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底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以山地原住民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2010年9月15日,巴燕·達魯開車送族中1名12歲女童上學時,摸她的下體;同日傍晚送另名女童下山時又藉機襲其胸部。依強制猥褻2名女童被判5年定讞,從2014年7月入獄。 2014年5月29日,民進黨創黨元老魏耀乾、文史工作者陳婉真、國立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與中國醫藥大學學生邱彥維宣布成立臺獨政治團體「甲午變天」,甲午變天成員之一的巴燕·達魯出席甲午變天成立記者會。.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巴燕·達魯 · 查看更多 »

丁守中

丁守中(),生於高雄市,成長於臺北市,祖籍浙江省義烏縣。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政治人物,台大政治系兼任副教授,曾任國民黨青工會主委、台北市黨部主委、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組織發展委員會主委、立法委員。任立委期間問政表現多次獲得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優秀立委之評鑑。.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丁守中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立法院

#重定向 立法院.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中華民國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廖大林

廖大林(),雲林縣人,為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民進黨籍。.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廖大林 · 查看更多 »

廖學廣

廖學廣(),台灣當代的政治人物,出生於臺北縣汐止鎮(今新北市汐止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廖學廣 · 查看更多 »

廖福本

廖福本(),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長期擔任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擔任黨鞭期間,因擅長溝通協調,曾協助推動許多重要法案,但也長期有關說等負面評價。後因偽造股票等案件入獄。.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廖福本 · 查看更多 »

張俊宏

張俊宏(),字景涵,臺灣南投縣南投市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畢業,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曾任《大學雜誌》執行人、《臺灣政論》總編輯、第六屆臺灣省議員、臺灣政治經濟研究室創辦人、民主進步黨中央常務委員、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第二至五屆立法委員、海峽交流基金會副董事長、城鄉改造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張俊宏 · 查看更多 »

張俊雄

張俊雄(),臺灣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7、21任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總統府秘書長、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張俊雄 · 查看更多 »

張光錦

張光錦,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政治人物,曾擔任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參謀長、軍長、總統府待衛長、陸軍後勤司令部司令、陸軍副總司令等職,退役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張光錦 · 查看更多 »

張文儀

張文儀(),中華民國(台灣)企業家及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張文儀在1997年2月擔任順大裕公司董事長期間,涉嫌與廣三集團總裁曾正仁違法炒作股票及進行內線交易,被法務部調查局台中市調查站移送法辦,1999年11月被依違反《證券交易法》起訴,2004年9月被台中高分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定案。但張文儀在判刑前潛逃出境,在同年12月31日被台中地檢署發布通緝。2007年8月初在澳門機場被補,解送返台歸案。 2009年7月30日,張文儀被中華民國最高法院依違反《證券交易法》等罪,判刑六年、褫奪公權三年定讞。.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張文儀 · 查看更多 »

張旭成

張旭成(),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曾擔任非聯合國會員國家及民族組織指導委員會主席、中華民國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立法委員等職。在2004年香港藝人成龍批評台灣2004年總統大選是「天大的笑話」之後,張旭成曾發起「抵制成龍作品」運動。2007年9月,張旭成宣誓出任中華民國駐愛爾蘭代表。2009年任《玉山周報》總主筆至停刊為止。2014年宣稱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會放棄對南中國海聲稱擁有主權的主張,引發爭議。 2016年5月4日,張旭成宣稱,民進黨邀請許多國際學者、智庫人士參加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部分接到邀請函的美國友人卻被要求自己買機票、自付旅館錢,中華民國外交部對他說這是民進黨中央黨部的決定,「這一些民進黨國際部的人,真正要再謙卑」。同日,民進黨發言人阮昭雄表示,總統就職典禮,相關國際貴賓的邀請、接待禮節的規劃,均以國家外交事務的順利推動為原則,由外交部按照慣例辦理,民進黨中央黨部沒有介入,張旭成所言「並不是事實」。.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張旭成 · 查看更多 »

張晉城

張晉城(),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立法委員以及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屬於正義連線(扁系)成員。 1996年二月政改中,張晉城在民主進步黨主席施明德競選立法院院長時跑票,導致一票之差落選,而遭民進黨開除黨籍。 1998年5月31日,朝野為了是否刪除對環境衝擊至鉅的淡水河環河快速道路(淡水環快)預算而全面動員表決時,張晉城支持中國國民黨、投下反對票。.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張晉城 · 查看更多 »

彭紹瑾

彭紹瑾博士(),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現任公平交易委員會副主委,新竹縣北埔鄉客家人,曾任司法官(桃園地檢署檢察官)、大學副教授,前任桃園縣、新竹縣選區立委(民主進步黨籍)。.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彭紹瑾 · 查看更多 »

彭百顯

彭百顯,臺灣政治人物,南投縣國姓鄉人。.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彭百顯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彰化縣 · 查看更多 »

余玲雅

余玲雅(),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來自南台灣余家班,祖父余登發,母親余陳月瑛。歷任民進黨首屆高雄縣黨部主委,民進黨四屆中執委,第七、八、九等三屆台灣省議員、第二及第三屆立法委員、台灣省政府委員、行政院研考會副主委等職。2002年二月獲總統陳水扁任命為臺灣省諮議會第二屆諮議長、2004年及2007年續任臺灣省諮議會第三第四屆諮議長,2009年轉任臺灣省諮議會諮議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余玲雅 · 查看更多 »

徐少萍

徐少萍,台灣政治人物,生於中華民國福建省,基隆市人。基隆女中初中部、崇右技術學院專科部,東吳大學法律系。2016年1月31日前担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丈夫是前基隆市長林水木。育有二子林毅與林沛祥。.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徐少萍 · 查看更多 »

徐中雄

徐中雄,(),台灣台中東勢客家人,前行政院政務副祕書長,曾任首屆台中直轄市副市長及第二-七屆立法委員(1993年2月1日-2011年2月20日)。.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徐中雄 · 查看更多 »

徐成焜

徐成焜(),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二、第三屆立法委員,其後退黨改代表民主聯盟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時支持宋楚瑜,隨後加入新成立的親民黨。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時,因不滿被親民黨中央安排在不分區立委安全名單外,憤而拒絕後退出政壇。.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徐成焜 · 查看更多 »

嘉義市

嘉義市(Ka-gī-chhī、鄒語:maibayu),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的都市,地處嘉南平原北端,全市在北回歸線以北(但極靠近北回歸線),嘉義都會區的中心城市,也是南部第三大城市。全境除東部屬丘陵地帶外,其餘為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降。外圍由嘉義縣環繞,古名「諸羅山」,係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譯音及因嘉義東方諸山羅列,又名「桃城」,因清治時期興築之古城形如桃而得名。 嘉義市是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起點,過往曾因林業的發展而繁榮。由於發展歷史甚早,市區內留有不少古蹟,形成重要觀光資源。地方特產方面,則以火雞肉飯、方塊酥、阿里山羊羹、雪花餅、小饅頭、甘藷、鳳梨酥最為人所知。文化活動上,日治時期以繪畫最為著名,曾有「畫都」之美譽,代表人物有陳澄波等人;近年來則以國際管樂節、覺醒音樂祭最為興盛。在政治上,市長長年由源於黨外運動的「許家班」掌握,故有「民主聖地」之稱,唯隨著中國國民黨籍黃敏惠的當選,政治勢力亦有所轉變,升格為省轄市後,一至八屆市長(正任)皆由女性擔任,在臺灣政壇相當特殊,直到第九屆市長由民主進步黨籍涂醒哲當選,成為嘉義市升格省轄市後首位男性民選市長(首位男性市長為接替許世賢擔任代理市長的省府委員江慶林)。.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嘉義市 · 查看更多 »

嘉義縣

嘉義縣是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全境環繞嘉義市,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阿里山山脈以及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邊與南投縣相鄰,南邊以八掌溪與臺南市相鄰,東南邊與高雄市相鄰,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雲林縣相鄰,北回歸線通過縣境南部。縣治位於太保市,嘉義縣內轄有2市、2鎮、14鄉(含1個山地鄉),共有18個鄉鎮市。境內的民雄鄉、水上鄉、中埔鄉及太保市為嘉義都會區的衛星城市。 嘉義縣古名「諸羅縣」(Tsu-lô-kuān),地處嘉南平原,為重要農業產區。境內水利建設堪稱完備,土地肥沃,以農產聞名,沿海地區為重要漁業產區,為國內重要產地,加以阿里山的森林資源,曾盛極一時。經時代變遷,阿里山成為國際著知名的觀光風景區、縣內之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則為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跟鞋教堂為獲得金氏世界紀錄之全球最大高跟鞋形建築。觀光業、工業及農漁業皆為縣內重要產業。.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嘉義縣 · 查看更多 »

周伯倫

周伯倫(),臺灣政治人物,前立法委員、臺北市市議員,曾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在黨內有「智多星」之稱,作風激進,言辭辛辣,社會評價兩極。 周伯倫從陳水扁擔任立法委員時期即有深交,自稱「阿扁的師弟」、「最了解阿扁的人」,被視為陳水扁在黨內的嫡系人馬。2003年因榮星花園弊案入獄,2005年假釋後便淡出政壇。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二十六條第一項第二款的規定,「曾犯貪污罪,經判刑確定者,終身不得登記為候選人。」所以,雖然周伯倫被判決六年徒刑、褫奪公權四年,但即便服刑完畢,仍然一輩子都不能再參選。因為,他們被判決的罪名,是貪污治罪條例中的圖利罪,等於是政治死刑而非淡出政壇。.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周伯倫 · 查看更多 »

周荃

周荃(), 台灣臺南市人,記者出身,前中華民國立法委員,與陳癸淼、趙少康、李勝峰、--、王建煊共為新黨創黨人。 周荃的父親是浙江江山人,母親是台灣台南縣人,外祖父家是台南縣學甲鎮(今臺南市學甲區)的大家族。 1949年,周荃的父親去探望嫁到臺灣的姐姐,結果沒想到一去便不能歸。 1993年2月22日,立委周荃在立法院質詢連戰:「臺大醫院有你打老婆的紀錄,實情如何?」郁慕明也幫周荃說:「委員的問題,連戰稱是天方夜譚,但外界一直如此傳說,周荃提了,也是給連戰說明的機會。」 1997年,周荃與時任台灣省議員的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楊泰順爭取參選台北縣長,登記參選,而被新黨開除黨籍,但仍執意以無黨籍身份參選。此次落選後,周荃轉回電視業,以妹妹周菲名義開辦真相傳播,經營台灣第一家有線電視新聞頻道「真相新聞網」(Truth News Network;TNN)。不過,真相新聞網由於經費不足,在2000年代初期即告關台。 2003年7月4日,時任真相傳播董事長的周荃主動召開股東會,宣布正式辭職,也謝絕兼任董事。周荃離開真相傳播以後,選擇到北京清華大學念EMBA,開始在台海兩岸奔波的生活。而她至今始終未婚,但與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鄭又平在電視事業及兩岸交流中均共同進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周荃 · 查看更多 »

周陽山

周陽山,生於台灣台北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台灣政治學者,新黨籍,曾任立法委員,2008年被馬英九提名為監察委員(任期六年)。.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周陽山 · 查看更多 »

傅崐成

傅崐成(),中華民國(台灣)法學家及政治人物,曾代表新黨在臺北縣選區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在台北縣第一選區競選連任,但未當選。2001年底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仍於同選區參選,亦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傅崐成 · 查看更多 »

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

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創立於1991年10月16日,黨主席為知名歌手及前立法委員葉憲修。 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原本在中華民國內政部登記為「全國性政治團體」第16號,1991年10月19日始備案為第66號政黨。 該聯盟於1995年第4屆立法委員選舉時推派高燁珍在澎湖縣參選,並未當選。1998年第4屆立法委員選舉時,推派姜厚任(知名演員)、葉憲修、劉八郎、蔡中涵、瓦歷斯·貝林五人參選,結果葉憲修、蔡中涵與瓦歷斯·貝林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全國民主非政黨聯盟 · 查看更多 »

全文盛

全文盛(),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原住民布農族人。曾任南投縣信義鄉第十一、十二屆鄉長,後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山地原住民身份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但未當選。2001年底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再度參選,亦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全文盛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公民黨可指:.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公民黨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台灣)

公民黨是中華民國的政黨,創立於1993年3月7日,負責人為錢漢清。公民黨於2005年中華民國任務型國代選舉中推出四名參選者,取得錢漢清一席席位。.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公民黨 (台灣) · 查看更多 »

勞動黨

使用勞動黨名称的政党有:.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勞動黨 · 查看更多 »

勞動黨 (台灣)

#重定向 勞動黨 (臺灣).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勞動黨 (台灣) · 查看更多 »

王天競

王天競(),臺灣政界人士,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及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他在第四屆立法委員任內,退出中國國民黨而加入甫成立不久的親民黨。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未獲親民黨提名,退黨自行參選未果。2002年初返回中國國民黨,旋即於同年退黨參選高雄市議員,又告落選。2004年12月再次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立法委員選舉,再度落選。 由於他在2001年參選立法委員期間涉嫌賄選,經人檢舉後遭高雄檢調單位查獲並提起公訴,2006年5月被二審判決有期徒刑10月,褫奪公權2年定案,並於當年6月入監服刑。.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天競 · 查看更多 »

王令麟

王令麟,出生於台灣台北市,籍貫湖南長沙,其父為王又曾,母為王又曾二房陈佩芳。.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令麟 · 查看更多 »

王志雄

王志雄(),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曾任立法委員與高雄市議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志雄 · 查看更多 »

王素筠

王素筠(),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屏東縣選區當選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其後又於苗栗縣選區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2002年底改以無黨籍身份參選苗栗市長,但未當選。 因與其夫何智輝(前苗栗縣長)共同涉嫌新竹科學園區銅鑼基地弊案貪汙而遭通緝,長期滯留中國大陸,生活優渥,並與何智輝育有一女何懿芳。 2012年8月7日,台北地院日前以王素筠逃亡超過十二年六月的追訴權時效,判她免訴。.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素筠 · 查看更多 »

王顯明

王顯明(1941年6月25日-1997年7月22日),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擔任彰化縣議員,後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六、七、八屆台灣省議員,及第二、三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顯明 · 查看更多 »

王金平

王金平(Wang Jin-pyng,),臺灣政治人物,生於日治臺灣高雄州岡山郡--(今高雄市路竹區)。曾任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立法院院長,現任立法委員。多年來被視為國民黨本土派的領袖。 自1975年起已連續參與13次立法院公民選舉(含全國不分區席次),是最資深的現任立委,共歷經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共六任總統;自1999年起擔任院長,是國會全面改選後迄今任期最長的國會議長,共經歷三位(共五任)總統,2015年11月29日其任期超過前立法院院長倪文亞,成為中華民國任期最長之立法院院長,共擔任5屆在任17年。 2015年12月18日王金平最後一次主持立法院會,晚間10時34分通過由他主持的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協商條文,這是他身為立法院院長的最後一槌。2016年2月1日,他因國民黨席次優勢不再而卸下院長職位,重回立法委員之身分行使職權,同時因第九屆立委年輕化,王金平成為該屆立委當中最年長者。.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金平 · 查看更多 »

王雪峰 (臺灣)

王雪峰,台灣政治人物。出生於台北市。 王雪峰為黨外運動重要成員王昆和之女,早年考取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後轉入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就讀。王雪峰就讀大學期間曾經參與學生運動,擔任過台大學生代表聯合會副主席,並且為「大學法改革促進會」的創始人之一;王雪峰也曾經在520事件中遭到軍警攻擊與拘留。之後王雪峰前往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並取得法律碩士,之後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進行研究。 王雪峰返台後於1991年代表民主進步黨於台北市參選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並且當選;之後出任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社會運動部副主任,1995年當選第三屆立法委員,並且於1998年、2001年連任。 2002年,王雪峰與學生運動時期的夥伴王作良結婚,退出政壇。 2009年4月,有台灣媒體報導王雪峰與王作良在臺北縣新店市山區住處附近拾荒維生;當時王雪峰說,拾荒沒什麼不好,她也不介意旁人認出她,但她也希望外界幫她找工作。 2009年10月15日,王雪峰搭乘救護車前往醫院驗傷後至警察局報案,王雪峰胞弟王博昱指稱王雪峰自2007年起就已遭王作良施暴。2009年10月16日,王作良說,他們15日當天只有爭執,他並未打王雪峰,而王雪峰偶爾也會動手打他;他說,他確實曾在2007年底打過王雪峰,王雪峰有去醫院驗傷和至警察局備案,但王雪峰已經選擇原諒且決定不提告;他說,基於基督教信仰,他與王雪峰不會離婚,他也會妥善照顧健康狀況不佳的王雪峰。 W王 W王 W王 W王 W王 W王 W王 W王 W王 W王 X雪.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雪峰 (臺灣) · 查看更多 »

王拓

王紘久(),筆名王拓,是一位出生於臺灣基隆八斗子的臺灣鄉土文學作家及政治人物。 他在黨外運動時期開始參與台灣民主運動,並於美麗島事件中入獄,後參與工黨與民主進步黨,曾任民進黨秘書長。他在民進黨內原屬美麗島系,曾加入正義連線與新潮流系的運作。他曾擔任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三、四、五屆立法委員,第10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王拓 · 查看更多 »

章仁香

仁香(),中國國民黨籍阿美族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新竹縣副縣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現任監察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章仁香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立法委員 · 查看更多 »

簡錫堦

簡錫堦(),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黨外運動十八飛鷹之一,曾任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政協委員,亦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三、四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簡錫堦 · 查看更多 »

羅傳進

羅傳進,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擔任國民大會代表,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漁民團體當選為第一屆第四、五、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復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二、三屆立法委員。 羅傳進之子羅世雄亦進入政壇,曾任第五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羅傳進 · 查看更多 »

羅福助

羅福助(),現名付祝,綽號大貓,生於臺灣臺中州北斗郡田尾庄(今彰化縣田尾鄉),過去曾是著名地下組織天道盟的首任盟主(1987年-1996年)。歷任中華民國第三屆及第四屆立法委員,亦曾涉及多起議會暴力與議會外之相關案件。目前是一名中華民國政府通緝犯,化名「付祝」,躲在中國大陸深圳的大友鋼鐵公司擔任董事,並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羅福助 · 查看更多 »

翁重鈞

翁重鈞(),中國國民黨籍嘉義縣政治人物,義竹人,曾任嘉義縣議員、立法委員,曾三度參選嘉義縣長落敗。.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翁重鈞 · 查看更多 »

翁金珠

翁金珠,臺灣彰化縣員林鎮人,政治人物,曾仼第二、三、四、七屆立法委員和第十四仼彰化縣縣長,。 2002年獲第二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翁金珠 · 查看更多 »

瓦歷斯·貝林

歷斯·貝林(賽德克語:Walis Perin,),曾使用漢名蔡貴聰,臺灣原住民族政治人物,南投縣仁愛鄉眉溪部落賽德克族人,現任監察委員,曾為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亦曾於蘇貞昌內閣出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是第5屆監委補提名人選中,獲立法院最高票同意者。.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瓦歷斯·貝林 · 查看更多 »

盧修一

盧修一(,台羅:Lôo-siu-it),臺北縣(今新北市)三芝人,法國巴黎大學政治博士,曾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國立清華大學、亦曾任民進黨立法委員,年五十七。盧修一致力於民主運動多時,早年因身為異議分子受國民黨政府拘禁,後連任三屆立委,罹癌,抱病為臺北縣長候選人蘇貞昌站台,在造勢大會下跪,懇請選民支持,一般皆認為是蘇貞昌勝選的關鍵。.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盧修一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韓國瑜

韓國瑜(),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出生於臺北縣(今新北市),眷村子弟,籍貫河南省商邱縣,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文學學士、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專修學生班40期。.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韓國瑜 · 查看更多 »

莊金生

莊金生(),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原住民阿美族人。曾任花蓮縣光復鄉鄉長,後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平地原住民身份當選為第六、七屆臺灣省議員,及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第二、三屆立法委員。 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但未當選。2001年底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再度參選,亦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莊金生 · 查看更多 »

鍾利德

鍾利德(),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三、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底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但因國民黨提名人數過多而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鍾利德 · 查看更多 »

靳曾珍麗

靳曾珍麗(),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以全國不分區身份當選為第三、四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靳曾珍麗 · 查看更多 »

顏錦福

顏錦福(1938年—),臺灣嘉義市人。民主進步黨的發起人之一,曾任立法委員。女兒顏聖冠為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台北市議會議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顏錦福 · 查看更多 »

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

#重定向 不可轉移單票制.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複數選區單記不可讓渡投票制 · 查看更多 »

饒穎奇

饒穎奇(),中國國民黨籍臺東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院副院長、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饒穎奇 · 查看更多 »

馬祖列島

列島(閩東語平話字:Mā-cū Liĕk-dō̤)是隸屬中華民國的群島,位於臺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連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僅一水之隔,距中國大陸最近點約9.25公里。主要由南竿島(馬祖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東犬島)、西莒島(西犬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36個島嶼、礁嶼組成,面积29.6平方公里,居民人口約12,900多人。 1999年以馬祖列島為範圍的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隸屬於交通部觀光局管理。除了地形地貌和人文特色外,因地理位置關係而成為多種候鳥過境或渡冬的區域,2000年成立馬祖列島燕鷗保護區,主要針對白眉燕鷗、紅燕鷗、蒼燕鷗、鳳頭燕鷗、黑尾鷗、岩鷺、插尾雨燕等7種鳥類。2000年6月曾在此發現在世界鳥類紅皮書中被列為臨絕種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共4對,每年的最佳賞燕鷗季為5月到8月台灣的國家風景區 陳永森;林孟龍/著 ISBN 9867630211 2004年2月出版。 馬祖除通用國語之外,還通用操長樂口音的閩東語,當地稱為「平話」、「馬祖話」或「福州話」,官方則稱之為「福州語」。.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馬祖列島 · 查看更多 »

馮定國

馮定國(),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台中縣選區選出,代表親民黨任職立法委員。曾任新黨民意代表,在2006年百萬人倒扁運動期間,馮定國曾擔任副總指揮。而在2006年6月,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不分晝夜發動在立法院群賢樓靜坐,馮定國也是活動的總指揮。2008年(第七屆)立委選舉未參選,禮讓給同選區國民黨籍候選人參選。 2018年6月5日凌晨2時,因心肌梗塞病逝。.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馮定國 · 查看更多 »

許舒博

許舒博(),中國國民黨籍雲林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雲林許派代表人物。.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許舒博 · 查看更多 »

許添財

許添財(),臺灣政治人物,臺南市官田區人,現任商業發展研究院(商研院)董事長,力推城市商業競爭力。曾任省轄臺南市市長、中國文化大學銀行學系主任、立法委員,具有財經、管理學專業背景,美國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經濟學博士候選人、羅格斯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候選人。曾遭戒嚴時期中國國民黨政府打壓為海外黑名單,無法返回故土。許添財為民主進步黨前正義連線成員,後為一邊一國連線成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許添財 · 查看更多 »

高育仁

育仁(),臺灣臺南人,曾任第四屆台灣省議會議員、第七任臺南縣縣長、第七、八屆台灣省議會議長、立法委員,前任中國電視公司董事長,兼任三三會常務監事。高育仁的長子為台南市前立委高思博,女婿則為前任國民黨主席、現任新北市長朱立倫。.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育仁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雄市 · 查看更多 »

高雄縣

縣,是中華民國臺灣省於1945年12月6日至2010年12月25日存在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位於台灣西南部,與臺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花蓮縣、南投縣、嘉義縣相鄰,包圍著高雄市。北緣嘉南平原,西濱台灣海峽,東南邊以高屏溪和屏東縣為界。 2009年6月23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審查通過「高雄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高雄縣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新成立之高雄市。.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雄縣 · 查看更多 »

高揚昇

揚昇(),台灣原住民泰雅族人,生於桃園縣復興鄉(今桃園市復興區),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揚昇 · 查看更多 »

高惠宇

惠宇(),中華民國記者、作家及政治人物,出生於台灣基隆,祖籍山東昌邑。 1995年底,高惠宇代表新黨在台北市第二選舉區當選第三屆立法委員。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時競選連任,但未當選。2001年底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時再度參選,亦未當選。 高惠宇父親為公職人員,家境並不富裕,但支持她出國念書。高惠宇從美國回台後,加入《聯合報》擔任政治外交記者;《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破例擢升她為該報首位女性採訪主任及副總編輯。 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落選後,高惠宇沉寂了6個月,擔任東森電視總經理,主持國際新聞節目。後來在2008年3月離開東森電視,同年10月22日接替請辭的前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鄭優,擔任中央廣播電台第四屆董事長。2009年9月18日,曠湘霞繼任中央廣播電台第五屆董事長,高惠宇卸任,仍出任董事。 2012年,高惠宇加入澳門澳亞衛視,主要擔任《澳亞新聞-時事點評》時事評論員,也曾擔任《高峰會》主持人兼製作人及總策劃。.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高惠宇 · 查看更多 »

謝啟大

謝啟大(),是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是新黨籍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謝啟大 · 查看更多 »

謝聰敏

謝聰敏(),臺灣政治人物,《台灣人民自救宣言》起草人,前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前民主進步黨籍。.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謝聰敏 · 查看更多 »

謝錦川

謝錦川(),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當選為台南縣議員,及第三屆立法委員。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時以無黨籍身份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2001年底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改代表台灣團結聯盟參選,亦未當選。 其女謝欣霓,曾代表民主進步黨在台中縣選區當選為第六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謝錦川 · 查看更多 »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謝長廷 · 查看更多 »

謝欽宗

謝欽宗(),中華民國(台灣)建築師及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台北市北區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時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謝欽宗 · 查看更多 »

賴來焜

賴來焜(),曾經代表新黨任職立法委員,現為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委員,玄奘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曾參與桃園縣長補選落敗。.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賴來焜 · 查看更多 »

趙永清

趙永清(Eugene Jao Yung-ching,),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五、六屆立法委員,現任監察委員,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法學士、美國紐約大學政治學碩士、美國政治管理研究院畢業。出身雙和地區國民黨政治世家,2002年轉入民主進步黨。趙永清熱心公益,參與多個民間社福團體。.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趙永清 · 查看更多 »

黃天福 (台灣)

#重定向 黃天福 (臺灣).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黃天福 (台灣) · 查看更多 »

黃主文

黃主文(),臺灣政治人物,出生於嘉義縣民雄鄉,曾任律師、檢察官、立法委員、內政部部長、臺聯黨主席。.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黃主文 · 查看更多 »

黃國鐘

黃國鐘(),中華民國律師及政治人物,曾代表新黨在高雄市南區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後改加入中國國民黨,目前為全國律師公會聯合會理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黃國鐘 · 查看更多 »

黃秀孟

黃秀孟(),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台灣省議會第七、八、九屆議員,及第三、四屆立法委員,首府大學前身致遠管理學院創辦者之一。 黃秀孟曾於1993年省議員任內代表國民黨參選台南縣長,但敗於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唐山。.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黃秀孟 · 查看更多 »

黃爾璇

黃爾璇(),台灣的學者與政治人物,雲林縣人。 黃爾璇於台中師範學校畢業、服務小學四年後保送升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之後考取該校教育研究所,就讀一年後改考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取得該所碩士,後又考取同校政治研究所,並獲該所政治學博士,在校期間曾考取公費前往日本東京大學就讀。黃爾璇擔任過小學教師、公務員,後任教東吳大學、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政治大學、國立中興大學等大學並兼任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黃爾璇具高考教育行政和社會行政及格的公務人員任用資格。後於東吳大學政治系擔任專任副教授。黃爾璇雖曾具國民黨籍,但他也是少數敢公開發表政治民主改革言論的學者之一,也因此被國民黨政府列入注意對象。後來國民黨青工會與情治單位透過教育部迫使東吳大學校方在政府壓力下,於1983年6月29日以當時通行的不予續聘方式解聘,被稱為東吳大學政治系事件。 黃爾璇其後參與台灣人權促進會與初期台灣教授協會的發起與活動,並且參與民主進步黨祕密建黨小組推動建黨工作、擔任建黨委員會執行長及政策組召集人,而於1986年12月民主進步黨成立時擔任建黨秘書長、連任兩屆。黃爾璇致力於民進黨黨章、黨綱的草擬及整合,初期黨組織殆為黃爾璇所手創。他也曾任《民眾日報》、《自立晚報》主筆。 黃爾璇曾經協助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秘密遷台,後出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副主席;1989年黃爾璇代表民進黨參選雲林縣立法委員落選;1992年黃爾璇出任民進黨不分區立法委員,並於1995年、1998年獲得連任,2001年黨內初選連任失利。黃爾璇擔任立法委員期間,曾經擔任行政院陸委會諮詢委員、銓敘部人事制度研究改進委員會委員與行政院政府改造諮詢委員會委員。其後,擔任過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及台灣聯通科技董事長,現任台灣獨立建國聯盟《共和國雜誌》發行人。.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黃爾璇 · 查看更多 »

黃清林

黃清林,中華民國(台灣)旅居日本僑民,曾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僑選身份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黃清林 · 查看更多 »

黃昭順

黃昭順,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政治人物,彰化人,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政治人物,曾任高雄市議員,1995年轉戰立委後便連任至今,並曾當選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黃昭順 · 查看更多 »

錢達

錢達(),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藍天行動聯盟副主席,曾經代表新黨任職僑選立法委員。在康寧大學臺北校區兼任英文老師。.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錢達 · 查看更多 »

范巽綠

范巽綠,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外省人第二代,祖籍中華民國浙江吳興,生於臺灣臺北市,認為自己是「臺灣人第一代」。北一女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范是民主進步黨外省籍創黨元老,曾任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總幹事,也曾代表該黨當選第3、4屆不分區立委;2000年就任教育部政務次長,2006年卸任。 此外,范巽綠曾爭取民進黨第7屆不分區立委提名失敗,亦曾協助陳菊於2006年競選高雄市長成功。2014年12月25日擔任高雄市政府教育局局長迄今。 范巽綠夫婿張富忠,為黨外運動人士、黨外編聯會會長、前民進黨黨員、倒扁運動副總指揮。2006年至2007年,民進黨爆發派系傾軋之十一寇事件,范巽綠、蕭美琴捲入,與羅文嘉、蔡其昌、鄭運鵬、段宜康等十一寇,成為部分深綠支持者「猜忌」的對象,合稱「十三寇」。.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范巽綠 · 查看更多 »

郁慕明

郁慕明(),生於上海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新黨黨主席。.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郁慕明 · 查看更多 »

郝龍斌

郝龍斌(),出生於臺灣省陽明山管理局士林鎮(今臺北市士林區),籍貫江蘇鹽城,中國國民黨藉政治人物,父親是前行政院院長、陸軍一級上將郝柏村,曾加入新黨,後重返中國國民黨。曾任第3-4屆立法委員、環保署署長及第4-5任臺北市市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2017年1月7日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選舉,以第三名落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郝龍斌 · 查看更多 »

郭廷才

郭廷才(),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屏東縣議會第九屆議員、第十至十二屆議長,及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2001年底立法委員選舉以無黨籍身份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郭廷才被控涉及屏東市都市計劃編號廿公園預定地土地弊案、東港信用合作社新台幣23億元掏空案確定,將合併執行14年8個月。他在2005年潛逃大陸,2008年被通緝。2010年被大陸公安於廣東依「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逮捕,隨後交由台灣刑事局及調查局人員押送回臺。.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郭廷才 · 查看更多 »

郭金生

郭金生(),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高雄市第二選區(南區)當選為第二、三屆立法委員。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但高票落選。 2002年底改以無黨籍身份參選高雄市議員,亦未當選。2004年底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再度於同選區參選,但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郭金生 · 查看更多 »

郭政權

郭政權(),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及企業家,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台中縣選區當選為第二、三屆立法委員。 郭政權是長億集團董事長楊天生的妹婿,於2004年起擔任該集團旗下長生國際公司總經理。.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郭政權 · 查看更多 »

蘇嘉全

蘇嘉全,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屏東縣長治鄉繁昌村馬卡道族人,中華民國現任立法院院長。 蘇嘉全自地方民意代表、幕僚幹部(如「陳定南省長選舉執行總幹事」)、地方行政官員、中央內閣閣員均有歷練,現任立法院院長(民主進步黨籍全國不分區)。此前亦曾任兩屆立法委員、國大代表等中央民代職位。黨職上擔任過兩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並曾擔任兩屆屏東縣縣長,創下屏東縣20幾年來首次的縣長連任紀錄;陳水扁政府執政後,其曾任內政部部長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政府要職。2012年1月14日和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搭檔參選第13任副總統以609萬3587票、80萬票之差敗給中國國民黨尋求連任的馬英九及時任閣揆的吳敦義。 2016年立委選舉中當選第九屆不分區立委,之後當選立法院院長,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非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籍)的立法院院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蘇嘉全 · 查看更多 »

蘇煥智

蘇煥智(),中華民國(臺灣)執業律師、政治人物,末任臺南縣縣長。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士,輔仁大學法研所碩士。出生於臺南縣七股鄉(今臺南市七股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蘇煥智 · 查看更多 »

蘇貞昌

蘇貞昌(),生於臺灣屏東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行政院院長、總統府秘書長、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縣長、屏東縣長等職。1981年投入政壇,於屏東選區當選臺灣省議員。2006年初,獲陳水扁總統任命為行政院院長,並於2007年5月請辭獲准。卸任後,蘇貞昌曾代表民進黨競選副總統及臺北市長,但皆敗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蘇貞昌 · 查看更多 »

葉菊蘭

葉菊蘭(),臺灣苗栗縣銅鑼鄉客家人,鄭南榕遺孀。廣告行銷界出身,現任臺灣觀光協會會長,前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及行政院副院長。葉也先後出任交通部長、客家委員會主委、高雄市長等公職,從政生涯締造不少紀錄,包括第一位女性副閣揆、第一位女性直轄市長(代理高雄市,直到2006年第一位以選舉方式產生的女性直轄市長陳菊繼任)。.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葉菊蘭 · 查看更多 »

葛雨琴

葛雨琴,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工人團體當選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復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二、三屆立法委員。 1992年爆發十八標案,監察院調查報告,認為葛雨琴、吳耀寬、高資敏等三名立委曾介入關說。.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葛雨琴 · 查看更多 »

邱垂貞

邱垂貞(),台灣桃園縣(今桃園市)人,福佬客台灣民歌推手,民進黨籍政治人物,第二至五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邱垂貞 · 查看更多 »

蔡中涵

蔡中涵(),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親民黨籍,前立法委員。生於台東廳,阿美族人,現擔任台灣原住民教授學會理事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中涵 · 查看更多 »

蔡式淵

蔡式淵,嘉義縣朴子市人,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臺灣大學畢業、美利堅大學心理學博士,曾代表民主進步黨在台北市選區當選為第一屆增額國大代表,及嘉義縣第二、三屆立法委員。 1994年擔任立法委員時,針對屏東縣議會議長鄭太吉涉嫌殺人案提出質詢,並向黑道宣戰,得到不少喝采。有一天,蔡式淵在嘉義縣新港鄉一家餐廳吃飯,逐桌向客人敬酒時,有一桌全是年輕人,一看到他就說「你是我們的偶像」、「氣魄好」,還有人問他有沒有穿防彈衣;也有立委表示要當他的「治喪委員」。《天下雜誌》在隔年3月刊出長達6頁〈人物特寫:蔡式淵單槍挑戰黑道〉指出:「案發後,檢警單位懾於鄭太吉的影響力,並沒有採取積極的偵辦行動…沒有人敢挺身而出…案發三天後,蔡式淵在對行政院的緊急質詢中首先指名道姓、直指鄭太吉涉嫌此案。在輿論大譁下,檢警單位才開始積極偵辦行動,並使台灣政壇黑道問題嚴重的事實再度浮上檯面。」 1998年底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他與林正-杰-、張富忠、蔡仁堅、楊祖珺於民進黨內屬於「前進系」(黨外運動雜誌《前進周刊》出身者),並於2000年1月接受時任新竹市長蔡仁堅的邀請擔任新竹市政府教育局局長。 2002年,時任總統陳水扁提名他為考試院第10屆考試委員,經立法院投票通過後,自9月1日起上任,任期6年,到2008年9月1日。2008年6月,總統馬英九提名他連任第11屆考試委員,在7月11日獲得立法院同意,在2008年9月1日展開第二個任期。於2014年9月1日卸任。 他擔任考試委員後,依照民進黨黨章,黨員擔任大法官、監察委員和考試委員等必須「獨立行使職權」的公職人員都要「註銷黨籍」(卸任才能聲請回復黨籍,而且不一定通過),所以他和任期到2008年9月1日的第10屆院長姚嘉文都不是黨員。 2008年6月17日,他到美國在台協會填I407表格申請放棄綠卡(美國永久居留權)。。 他著有《完全黑金檔案》等書,譯作有《心理治療案例選粹》(合譯)等,另與楊祖珺合譯《綠色的抗議:西德綠黨及全世界的綠色運動》。.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式淵 · 查看更多 »

蔡璧煌

蔡璧煌,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曾任中小學教師、東南工專講師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授,曾任公務人員保障暨培訓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家文官學院院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璧煌 · 查看更多 »

蔡煌瑯

蔡煌瑯(Tsai Huang-liang,),臺灣政治人物,生於南投縣埔里鎮茄苳腳,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畢業,民主進步黨籍。曾任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副主委,也曾蟬聯多屆立法委員(交通委員會召集委員),現任臺灣車輛公司董事長、台灣高鐵公司董事、中華軌道車輛工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財團法人中華航空事業發展基金會理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煌瑯 · 查看更多 »

蔡正揚

蔡正揚,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新黨任職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正揚 · 查看更多 »

蔡明憲

蔡明憲,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是民進黨陳水扁政府八年來國防部唯一文人部長,在位僅不到3個月即卸任。現任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 1999年陳水扁代表民進黨參選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蔡明憲籌組阿扁之友會,蔡明憲的表弟張光瑤(曾任宏碁業務經理、台中市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擔任該會執行長。 2001年,民進黨在新潮流系運作之下提名蔡明憲競選台中市市長,市長張溫鷹退黨競選連任,均落選。 蔡明憲在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在臺中市第一選舉區參選立法委員失利。2008年2月23日,國防部長李天羽因鐽震案閃電請辭,蔡明憲接任國防部長,但任期時間僅不到3個月後隨即下台、由陳肇敏接任。 蔡明憲因被控在陳水扁政府時期利用職權違法收集機密文件並協助交予前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邱義仁,2010年4月被法務部調查局以《中華民國刑法》妨害國交罪、《國家機密保護法》等罪嫌列為被告,函送特偵組偵辦。 2015年,中華民國最高法院維持台灣高等法院原判,邱義仁、蔡明憲無罪定讞。.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蔡明憲 · 查看更多 »

鄭寶清

鄭寶清(1955年1月10日—),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桃園市人。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國立臺北大學)公共政策所碩士,國立中央大學企管所管理學博士。曾任民進黨中常委、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台鹽公司董事長、桃園航空城公司董事長等職。其後轉換跑道,成立寶康等三家生技公司,曾任董事長,並任基隆市崇右技術學院副校長、教授,開南大學講座教授等職務,亦出任電子競技協會CTeSA理事長,致力推動電競產業於台灣之發展,力促將電競納入替代役項目,避免中斷電競選手之職業生涯,並將電競納入運動項目。目前為現任第九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鄭寶清 · 查看更多 »

鄭龍水

鄭龍水(),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為新黨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社會福利黨籍,創辦中華民國國內第一本有聲雜誌《迴聲》、創辦中華民國第一個視障基金會「愛盲基金會」、推動成立中華民國第一個視障團體的聯合組織「中華視障聯盟」。鄭龍水出生於1959年的台灣省高雄縣茄萣鄉(今高雄市茄萣區),幼時因罹患青光眼而導致雙目失明。經王福生老師及多位師長的耐心啟蒙,循循善誘,加上本身強烈的求知欲和上進心,不但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以第一志願考上台南第二中學(台灣省教育廳所舉辦之盲聾生高中徵試),三年後更以榜首考取淡江大學中文系(教育部所舉辦之盲聾生大學徵試),並完成大學學業。現於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 大學畢業後創辦國內第一本有聲雜誌《迴聲》,並成立法人愛盲文教基金會。之後在愛盲基金會及鄭龍水的促成下,再成立中華視障聯盟。 自1995至2002年期間,曾獲選為中華民國第三任和第四任的立法委員,並三次入選國會十大優秀立委及擔任一屆新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四任副總召集人,立法院跨黨派兩岸臺商權益促進會創會會長,立法院瑞典與台灣國會議員聯誼會副主席。 2015年參與創立社會福利黨,為首任黨主席。 多年來的努力奔走下,已促成視障教育、就業等相關法令的大幅改善與提升,並為國內身心障礙者的福利及權利竭盡努力,而勞工權益也是鄭龍水積極推動的主軸。近年來更在多所學校與機構演講、授課、參與座談等,廣宣社會公益的理念。.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鄭龍水 · 查看更多 »

鄭逢時

鄭逢時(),出生於台北縣雙溪鄉(今新北市雙溪區),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前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鄭逢時 · 查看更多 »

鄭永金

鄭永金()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無黨籍,現任台灣省諮議會第7屆諮議長;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兩任新竹縣縣長、新竹縣議會議員暨議長、兩任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鄭永金 · 查看更多 »

鄭朝明

鄭朝明(),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在2008年立委選舉黨內初選捨棄根據地萬丹鄉所在的第二選區,而投入第一選區與縣議員蘇震清競爭,初選的結果以大幅度差距落敗,阻斷了立委五連霸之路。.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鄭朝明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臺南縣

臺南縣為中華民國已經廢止的行政區,位於臺灣西南部,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臺南縣又稱南瀛,瀛為大海、大水之意,地勢東部高聳,西部平坦,位於臺灣最大平原嘉南平原之中心。東臨中央山脈的前山地帶,西臨臺灣海峽,北接嘉義縣,南與臺南市、高雄縣為界。五都升格前,全縣面積 2,016平方公里,全國排名第九,耕地面積達九萬多公頃,在全國排名第一;人口約110.4萬,佔全國第八。而此地區同時也是臺灣開發最早的地方。2009年6月29日,中華民國行政院審議通過「臺南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並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新成立的臺南直轄市。.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南縣 · 查看更多 »

臺中市

臺中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在臺灣中部,是臺灣中部唯一的直轄市。臺中市中央為臺中盆地,是臺中市的人口稠密區。台中市與周邊相對的地理位置上,北與臺灣省苗栗縣、新竹縣接壤,南與臺灣省彰化縣、南投縣為鄰,東隔中央山脈與臺灣省花蓮縣相鄰,東北有中央山脈和雪山山脈之分水嶺毗鄰臺灣省宜蘭縣,西望面臨臺灣海峽。總面積約2,215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9.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二的城市,也是「臺中都會區」的核心都市。2016年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中市列為Gamma-等級之城市,在臺灣入榜城市之中排名第二位,為臺灣重要的國際都市。 「台中」意即「台灣之中央」,名稱係始於日治時期,是台灣的地名之中最晚出現的名稱。在台灣清領時期臺中開始出現聚落,城市雛形則是在台灣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後形成,。日治時期因日人刻意打造一座現代化城市,以市區改正政策將早期市區規劃整然有致,整治流經市區的綠川和柳川,植有柳樹,幽靜美麗,彷若京都鴨川,而有「台灣的京都」之稱。.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中市 · 查看更多 »

臺中縣

臺中縣為中華民國已廢止的行政區,位於台灣中部的台中彰化都會區內,以人口計曾為台灣第三大縣,下轄3縣轄市5鎮13鄉,縣政府設於豐原市。2009年6月23日,行政院核准「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台中直轄市。.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中縣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原住民

#重定向 臺灣原住民族.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灣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臺灣地區

臺灣地區,《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歷次版本中稱為自由地區,亦称臺澎金馬地區、臺澎金馬、臺閩地區,是指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之後迄今,中華民國有效管理的領土,與1949年國共內戰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實際統治的「大陸地區」相對。涵蓋範圍包括臺灣及附屬島嶼、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嶼、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之太平島與中洲礁、以及存有主權爭議的釣魚臺列嶼,全由島嶼構成。由於臺灣為最主要的組成領土,因此得名。.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灣地區 · 查看更多 »

臺東縣

臺東縣(排灣語:Valangaw;英語:Taitung County;tl),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面積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地理位置上,臺東縣縣境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通過其極北端),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花蓮縣為鄰。 由於位處熱帶氣候區且面山近海,臺東縣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不但境內保有多處自然文化保留區,臺東縣各式特產:無論是海裡的柴魚或是平原上的釋迦,甚至是山上的茶葉、鳳梨、金針、洛神花等,無不名聞全臺。另因為開發較晚,所以臺東保留有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化,縣內的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布農族、排灣族、達悟族6族佔全縣人口比例三成以上,為全臺灣最高。除此之外,史前遺址的數量也是臺灣之最。另外人口密度為全臺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2.50人。 在族群結構上,除原本定居於此的原住民外,其他居民皆為近150年陸續移居而來的移民後代。最早的漢人開拓者多是直接來自於福建省的閩南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部分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與其眷屬(外省人)安排在此興建眷村與定居,八七水災後西部災民部分亦遷居於此,以及部分從六堆區域遷來的客家人。因為如此眾多族群在此定居繁衍,今天的臺東成為一個多元族群文化社會。.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臺東縣 · 查看更多 »

金門縣

金門縣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一個縣,轄區包含金門群島的金門島、烈嶼及代管的烏坵等島嶼,通行閩南語(烏坵通行莆仙語)。也是中华民国福建省政府所在地,縣治所在地位於金城鎮。.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金門縣 · 查看更多 »

蕭萬長

蕭萬長(),生於日治台湾臺南州嘉義市,中華民國前副總統,曾任行政院院長、立法委員、大陸委員會、經濟部長主任委員與中國國民黨副主席。 蕭萬長是台灣少數從基層擢升並兼具外交、經濟、中國大陸事務與政黨事務經歷的談判人才,在政壇上有「微笑老蕭」之稱。曾於2000年與連戰首度搭檔代表國民黨參加總統大選失利。2007年6月23日,受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邀請,二度成為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參加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並成功當選。總統府於2009年5月20日宣布蕭萬長罹患肺腺癌三期;5月21日,手術順利完成。2011年5月31日決定不再搭檔參選2012年副總統,於2012年5月20日卸任。 卸任後屢次代表總統馬英九率團參加博鰲論壇以及APEC會議,先後會見過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習近平、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等。他也是第一位在台灣出生的行政院院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蕭萬長 · 查看更多 »

蕭裕珍

蕭裕珍(),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當選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及第三屆立法委員。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時代表新國家連線在台北市第二選區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2001年底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嘉義市長,亦未當選;目前為臺灣省諮議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蕭裕珍 · 查看更多 »

蕭金蘭

蕭金蘭,中國國民黨籍高雄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立法委員。 2001年底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蕭金蘭 · 查看更多 »

苗栗縣

苗栗縣(官方中文羅馬字名稱:Miaoli County,Biâu-le̍k-koān;hlhp),是中華民國臺灣的縣,有山城之別稱,於臺灣本島中部,東倚雪山山脈,西濱臺灣海峽,北部中港溪地帶與新竹縣市接壤形成竹苗生活圈,南部大安溪地帶與臺中市相鄰互動頻繁,領域範圍雖然方整適中,但由於地勢崎嶇多山地阻隔,交通廊道受限而各鄉鎮交流不易,在發展上有諸多挑戰。 在地緣關係上,苗栗縣介於臺灣本島的中部與北部交界地帶,不同的單位會依據其需求而將本縣歸屬到中部或北部。例如行政院國發會將本縣劃歸為臺灣中部區域;而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則將本縣劃歸為臺灣北部區域,此外本縣於2006年1月時加入「北臺區域發展推動委員會」,並簽署了《北臺區域合作宣言》,2016年1月則與中部縣市簽署《中彰投苗區域治理宣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苗栗縣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連江縣

#重定向 连江县.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連江縣 · 查看更多 »

連江縣 (中華民國)

連江縣是中華民國福建省的雙島縣之一,位於台灣海峽正北方,面臨閩江口、敖江口和羅源灣,與中國大陸只有一水之隔,為海運要衝。現主要由南竿島、北竿島、高登島、亮島、東莒島、西莒島、東引島、西引島及其附屬小島共計三十六個島嶼、礁嶼組成。中華民國行政區劃編碼ISO 3166-2:TW自從2015年11月27日起將連江縣編為「TW-LIE」。 由於第二次國共內戰關係,原連江縣一分為二,之后與马祖列岛合并成立連江縣,位於大陸的連江縣主體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治,設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這成為唯一兩岸分治的縣份,形成今日兩個「連江縣」的特殊情況,概念上區分為「大陸連江」與「竿塘連江」,口語上則多稱為「大陸的連江縣」與「馬祖」以作區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編碼GB/T 2260-2002把連江縣編成350122 LJF。.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連江縣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陳健民

陳健民可指:.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健民 · 查看更多 »

陳定南

陳定南(),臺灣政治家,出身宜蘭縣三星鄉。前宜蘭縣縣長、立法委員、中華民國法務部長。陳定南當縣長時,甚勤於政務,約僱稽查員全天候取締水泥廠汙染,宜蘭縣空氣汙染因而改善。這項首創的計畫,使蘭陽平原青天再現,也使他贏得「青天縣長」的美譽。法務部長任內製作「人人扮青天、家家反賄選」的反賄宣導短片,加以其個性嚴明,得「陳青天」之稱號。.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定南 · 查看更多 »

陳宏昌

陳宏昌()為台灣的政治人物之一,是三重幫大老陳萬富的兒子、林榮三的外甥,曾經代表中國國民黨任職立法委員。1995年,從洪敏泰手中買下泰瑞電子,成為泰瑞電子董事長兼總經理。.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宏昌 · 查看更多 »

陳一新

陳一新(),籍貫中國湖南長沙,生於英屬香港,最後逃難到台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中華民國(台灣)政治學學者與政治人物,曾代表新黨出任立法委員,現在是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美國研究組教授兼中國國民黨智庫學者。.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一新 · 查看更多 »

陳志彬

陳志彬()是中華民國南投縣政治人物,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2009年3月辭官回鄉參選2009年南投縣長選舉,之後放棄初選並支持李朝卿。.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志彬 · 查看更多 »

陳傑儒

陳傑儒(),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現為無黨團結聯盟秘書長,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傑儒 · 查看更多 »

陳其邁

陳其邁(),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基隆,成長於高雄,畢業於雄中、中山醫學院,取得臺大公衛碩士,現任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委,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高雄市代理市長、民進黨副秘書長、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學人、長庚醫院醫師、臺北醫學院講師。 陳亦曾任台灣醫界聯盟高雄分會執行委員、台灣醫界聯盟執行委員、全國教師會顧問、環境保護聯盟高雄市分會召集人及執行委員、保護高屏溪色聯盟成員等職務。 2018年3月7日在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民調中勝出,將獲黨中央提名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其邁 · 查看更多 »

陳光復

陳光復(Chen Kuang-fu,),臺灣澎湖人,民主進步黨籍政治人物,現任澎湖縣縣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光復 · 查看更多 »

陳瓊讚

陳瓊讚(),台灣律師、檢察官及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全國不分區身份當選為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及三、四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瓊讚 · 查看更多 »

陳癸淼

陳癸淼(),中華民國(台灣)教育文化工作者、作家、政治人物,前總統府國策顧問、前立法委員,為新黨創黨人之一。.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癸淼 · 查看更多 »

陳鴻基

陳鴻基(),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三屆、第四屆立法委員。 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陳鴻基仍獲得中國國民黨提名,因與時任台北市議員的另一位國民黨提名候選人陳雪芬共同提出「國、民合作」議題而名躁一時,結果雙雙落選。 2002年11月2日,陳鴻基宣佈退出國民黨,並加入台灣團結聯盟擔任組織部主任。2004年10月獲派為臺北駐日本經濟文化代表處副代表。2007年9月擔任亞東關係協會會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鴻基 · 查看更多 »

陳永興

陳永興(),台灣的政治人物與醫師,高雄市人。.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永興 · 查看更多 »

陳清寶

陳清寶(),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籍,前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清寶 · 查看更多 »

陳漢強

陳漢強(),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新黨任職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漢強 · 查看更多 »

陳朝容

陳朝容(),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現任親民黨彰化縣黨部服務處處長。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及親民黨任職立法委員。他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支持新台灣人服務團隊候選人宋楚瑜及張昭雄,後來並加入親民黨。在2001年立委選舉中落敗,一度表示從商,在2004年立委選舉中,以親民黨提名捲土重來,並當選立法委員,擠下親民黨提名的原任立法委員謝章捷。 陳有兩段婚姻,前妻游月霞曾任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屬本土派,而陳的獨子亦是由游所出。游在得悉於2001年立委選舉同在彰化縣參選的陳朝容落選後,曾失落痛哭,並指兒子的生計將受牽連。陳的現任妻子鄭秀珠律師,曾在2001年彰化縣長選舉中,代表親民黨參選,因為中國國民黨同時推出前法務部長葉金鳳參選,結果由民主進步黨的翁金珠當選。 而陳朝容與親民黨籍立法委員劉文雄,在2006年中華民國國慶會場參與倒扁活動,事後曾被檢調方面傳問,最後以無罪請回。 陳朝容後重新加入中國國民黨。且於2007年12月1日前妻游月霞因毀謗周雅淑案被捕後,於第一時間北上以三萬元替落難的前妻交保。 陳朝容於2007年與彰化縣縣副議長蕭景田爭取中國國民黨於2008年立委選舉在彰化縣第四選區的提名,但在初選時敗於蕭,之後陳不顧國民黨高層反對,毅然決然投入選舉,被國民黨開除黨藉。立委競選失利後,轉行從商,目前擔任台東縣鹿野鄉鹿鳴溫泉酒店董事長。2008年,父親生日時,許多國民黨大老還參加慶生會來幫陳朝容的父親慶生。 陳朝容的父親於2011年過世,2011年11月20日告別式,許多國民黨大老與親民黨宋主席及地方紳士列席哀悼,由於是現任彰化後備憲兵荷松協會理事長,因此彰化縣26鄉鎮的後備憲兵幾乎總動員,可見憲兵退伍動員力十分強大。 2016選戰起跑,陳朝容說,雖然他個人選舉的意願很低,但是宋楚瑜叫他選他就不得不選。陳朝容攻彰化第3選區(芳苑鄉等10鄉鎮),國民黨立委鄭汝芬將獲提名,民進黨協調由縣議員洪宗熠出線。 曾二度加入國民黨籍的陳朝容,在二○○一年立委選舉失利後,至今未再擔任公職;二○○七年他為爭取彰化縣第四選區的立委席次,不惜脫黨參選,但最後還是敗選。此後陳朝容雖無再參與公職選舉,卻仍在地方上頻繁奔走。.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朝容 · 查看更多 »

陳文輝

陳文輝可能指以下人物條目中的一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陳文輝 · 查看更多 »

柯建銘

柯建銘(Ker Chien-ming,),臺灣政治人物,新竹市人,執業牙醫師。現任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之一、立法院資深立法委員之一,曾屬於民進黨福利國連線的一員,曾任第11、13屆代理民進黨黨主席。已擔任立法院17個會期的民主進步黨黨團總召。 2016年獲民進黨徵召参選新竹市選舉區立委,擊敗中國國民黨提名的市議員鄭正鈐以及時代力量提名的人權律師邱顯智。.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柯建銘 · 查看更多 »

林宏宗

林宏宗(),中華民國(台灣)企業家及政治人物,曾以無黨籍身份當選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及第三、四屆立法委員。 1998年,无党籍立委林宏宗在南开大学取得硕士学位。林宏宗毕业后,南开大学设立了“台籍学生企业管理研究所专班”,属于类似EMBA在职进修班级,专门面向台湾的政商界人士。 林宏宗在第四屆立法委員任內加入國民黨。2001年底,林宏宗獲得國民黨提名競選連任,但因同黨提名人數過多而落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宏宗 · 查看更多 »

林建榮

林建榮(),中國國民黨籍宜蘭縣政治人物,曾任宜蘭市長、立法委員,曾兩度連任立委失利:2004年立委選舉以兩千餘票之些微差距敗於曾任縣議員和國大代表的親民黨籍鄭美蘭,2012年立委選舉又以九千餘票之小幅差距敗給曾任三星鄉代理鄉長、省議員和國大代表的陳歐珀。現任台灣觀光特產協會理事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建榮 · 查看更多 »

林志嘉

林志嘉(),中華民國(臺灣)政治人物,出身新北五股林家,現任立法院秘書長;曾擔任多屆立法委員、台聯黨秘書長並兩度代理台聯黨主席,亦曾參選台北縣長,但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志嘉 · 查看更多 »

林國龍

林國龍(),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擔任屏東縣林邊鄉鄉長、縣議員、台灣省議員,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屏東縣選區當選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及第二、三屆立法委員,又以不分區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底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以無黨籍身份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國龍 · 查看更多 »

林哲夫

林哲夫,中華民國(台灣)旅居加拿大僑民,物理學家及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以僑選身份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哲夫 · 查看更多 »

林光華

林光華(),新竹縣,客家籍,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光華 · 查看更多 »

林瑞卿

林瑞卿為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員,民進黨籍。.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瑞卿 · 查看更多 »

林炳坤

林炳坤(),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現任無黨團結聯盟主席。 曾連任5屆澎湖縣選區立委(第3~7屆),有「澎湖王」之稱。.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炳坤 · 查看更多 »

林豐喜

林豐喜(),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前立法委員,與數名其他民進黨籍立委曾在江國慶被處決前開記者會指出該案可能是冤獄,而在2011年確認江國慶冤死。 2017年6月23日,林豐喜不滿一例一休,大罵蔡英文政府無所不管,「如果管到台灣經濟崩盤,這些人死都沒地方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豐喜 · 查看更多 »

林錫山

林錫山(),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彰化縣選區當選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及第二、三屆立法委員。妻子為劉馨慰。 1998年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錫山 · 查看更多 »

林郁方

林郁方()中國國民黨籍臺北市政治人物,知名戰略學者,曾任立法委員,專攻國防與國際關係議題。 曾多次連任外交國防委員會召集委員,在立法院長期關注國防、外交議題,被不少資深軍事記者評為『立法院內最專業的國防外交立委』,對於加強國軍建軍及福利和捍衛主權不遺餘力 。.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郁方 · 查看更多 »

林耀興

林耀興(),中華民國(台灣)醫師及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三、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底立法委員選舉競選連任失利後,已逐漸淡出政壇。.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耀興 · 查看更多 »

林源山

林源山(),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中國國民黨任職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源山 · 查看更多 »

林濁水

林濁水(Lin Cho-shui,),原名林宗耀,臺灣南投埔里人,政大東語系學士,台灣戒嚴時期黨外運動人士、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元老,有「台獨理論大師」之稱。.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濁水 · 查看更多 »

林明義

林明義(),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中國國民黨任職雲林縣第三、四屆立法委員。2001年代表中國國民黨參選立法委員,競選失利。曾經在聲援楊儒門的活動中焚燒美國國旗。2004年代表無黨團結聯盟參選立法委員,獲得余天與李亞萍助選,落選後淡出政壇、轉往商界發展。於2007年6月20日傍晚6時30分,因肝癌病逝於雲林縣虎尾的自宅。.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明義 · 查看更多 »

林文郎

林文郎(),台灣政治人物、罪犯,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2002年2月,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民主進步黨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邱彰拒絕依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指示亮票。2002年4月1日,民主進步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臨時會決議開除邱彰黨籍,邱彰喪失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資格,遺缺由林文郎遞補。 2002年間,擔任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委員的林文郎,被控自行或以他人公司等名義,炒作三洋纖公司及億泰公司的股票交易價格。2012年12月25日發監執行。 2004年6月14日,林文郎指證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兼陽信商業銀行董事長陳勝宏涉入陽信銀行超貸案,並指證陳勝宏透過幫黨員代繳黨費養了八千至九千個人頭黨員、是人頭黨員最大戶,為此槓上陳勝宏之妻薛凌。.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文郎 · 查看更多 »

林政則

林政則(),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教育學者,中國國民黨籍,曾任新竹縣議員、世界高中校長、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新竹市市長、行政院政務委員、臺灣省政府主席、中國國民黨副主席、中國國民黨代理主席。 任新竹市市長期間,施政滿意度曾連續三年蟬聯縣市長滿意度第一名。.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林政則 · 查看更多 »

李友吉

李友吉,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擔任國民大會代表,後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工人團體當選為第一屆第三、四、五、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復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二、三屆立法委員。 1999年2月至2005年1月擔任第三屆監察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友吉 · 查看更多 »

李俊毅

李俊毅(),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碩士,1996年當選立法委員後共連任五屆立法委員(1996-2012),並於2009年獲得民進黨提名,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南縣長。2012年擔任民進黨副秘書長,2015年擔任蔡英文總統候選人特別助理,並於2016年5月獲蔡英文總統邀請,出任民進黨副秘書長。2017,3卸任民進黨副秘書長,現任《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11 屆 董事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俊毅 · 查看更多 »

李必賢

李必賢,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政治人物,林義守的妹婿,曾任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必賢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登輝 · 查看更多 »

李顯榮

李顯榮(),台灣台南人,建築師,曾為立法委員。現職為台北市大誠高中董事長、顯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購審議委員、台北市與新北市政府室裝暨公共安全和無障礙空間審議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顯榮 · 查看更多 »

李鳴皋

李鳴皋(),中華民國海軍退役中將及政治人物,曾任海軍驅逐艦隊少將艦隊長、海軍總部中將督察長、海軍後勤司令部司令、海軍總部副總司令,後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鳴皋 · 查看更多 »

李進勇

李進勇(),中華民國律師、政治人物,雲林縣四湖鄉人,民主進步黨籍,為現任雲林縣縣長。曾擔任法官、基隆市市長、雲林代理縣長、內政部、法務部、交通部政務次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3年7月8日,李進勇宣布參加2014年雲林縣長選舉民進黨政黨初選。2013年10月30日中午,民進黨黨中央公布民調結果,李進勇以29.96%的支持率,勝過初選對手劉建國的23.64%及李應元的17.8%,確定代表民進黨出馬角逐2014年雲林縣長選舉。最終以五萬餘票之差擊敗張麗善高票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進勇 · 查看更多 »

李文郎

李文郎,中華民國(台灣)旅居美國俄亥俄州僑民,曾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僑選身份當選為第三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文郎 · 查看更多 »

李應元

李應元(),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雲林縣崙背鄉人,臺灣獨立運動參與者。現任環境資源部部長。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畢業,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醫療經濟學博士,曾任行政院秘書長、勞委會主委。.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應元 · 查看更多 »

李慶華

李慶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行政院長李煥之子,籍貫湖北省漢口市,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曾連任七屆立法委員,亦曾與其妹李慶安一同擔任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李慶華 · 查看更多 »

杜振榮

杜振榮(),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任國民大會代表,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台南市選區當選第三屆立法委員。 1998年底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改代表民主聯盟競選連任,但未當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杜振榮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桃園市 · 查看更多 »

楊吉雄

楊吉雄(),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擔任國民大會代表,後代表中國國民黨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1993年時任宜蘭縣的國民黨縣黨部主委,誤信馮光遠投稿於「給我報報」內文提到張軍堂的論文題目是「犀牛皮移植到我臉上法律效力之研究」而淪為笑柄。 1999年12月10日,時任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的楊吉雄召開記者會,指證宋楚瑜之子宋鎮遠在1992年底曾大舉購買票券1億600餘萬元,揭開「興票案」的序幕。該案事後雖獲判不起訴,但一般認為是2000年總統大選宋楚瑜落敗的重要因素。 2009年10月20日,國民黨考紀會以「致贈禮品事證明確」取消楊吉雄中常委的當選資格。 因涉和平港補償弊案,高等法院花蓮分院2013年1月判楊吉雄詐欺取財2年6個月,併科罰金1千萬元定讞。.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楊吉雄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民進黨

#重定向 民主進步黨.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民進黨 · 查看更多 »

沈富雄

沈富雄(),臺南市人,臺灣政治人物,前民主進步黨黨員,曾當選過臺北市選區的立法委員,外號是「智多星」、「臺灣雄哥」。 沈富雄出身民進黨正義連線,在陳水扁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常批評陳水扁政府及民進黨,引起民進黨支持者和媒體批判,遂有「孤鳥」稱號。2004年,沈富雄曾獨排眾議反對立委減半及單一選區兩票制,疾呼此選制對民進黨不利,一旦通過後民進黨在立法院將長期無法過半,卻被親民進黨媒體評為唱衰民進黨。。2007年10月3日,沈富雄退出民進黨。.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沈富雄 · 查看更多 »

沈智慧

沈智慧可以指:.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沈智慧 · 查看更多 »

洪奇昌

洪奇昌(),中華民國臺灣省彰化縣人,醫師與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民主進步黨創黨十八人工作小組成員,為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曾連任第一(增額)至第六屆立法委員,前國民大會代表,海基會前董事長。曾長期擔任新潮流系總召集人,與邱義仁、吳乃仁、林濁水並稱為新潮流系四大元老,為新潮流系的創始元老之一。2016年3月底被新潮流系所屬台灣新社會智庫除去會員資格。現任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近年來較多關注兩岸事務,與民進黨內部主流對於兩岸事務發展的見解不同,主張兩岸經貿與交流進一步開放。.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洪奇昌 · 查看更多 »

洪冬桂

洪冬桂(),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中國國民黨任職立法委員。丈夫為作家唐柱國,女兒為企業家粟耀瑩。現在接替李鍾元,擔任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洪冬桂 · 查看更多 »

洪玉欽

洪玉欽(),台灣臺南市下營區人,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任職立法委員,曾參加過1997年的台南縣長選舉,敗給尋求連任的縣長陳唐山。2001年競選連任立委時又以距最後一名當選人侯水盛58票之差落選,2004年立委選舉再度當選立委。 2008年立委選舉,在台南縣第一選舉區以15,113票差距敗給葉宜津,連任失敗。 現為中國國民黨首席中央常務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洪玉欽 · 查看更多 »

洪秀柱

洪秀柱(),中國國民黨籍女性政治人物、教育界人士,生於臺北市,昵称“小辣椒(Chuchu Pepper)”,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立法委員等職,更一度獲得中國國民黨參加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代表权。目前擔任由她出資成立的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高中時期便加入中國國民黨,之後依父親期望至中國文化學院法律學系。她畢業後成為國中教師,先後兼任訓導主任與教務主任。她還投入黨務工作,且在1989年經提名而當選成為立法委員。 之後她連任8屆立法委員,主要關注高等教育質量和發展,且支持海峽兩岸關係長期穩定發展。她既是身材娇小,也是口才绝佳犀利直白,所以外号有「政坛小辣椒」,粉丝则自称「辣椒粉」。期間她未跟隨新黨和親民黨離開中國國民黨,而認為應在黨內展開改革。2011年開始,她先後擔任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和副主席,也曾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委員。2012年當選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立法院副院長。 2015年,受直轄市長及縣市長敗選影響,洪秀柱在黨內重要人士未表態下,正式登記參選、並通過提名選舉門檻,而代表中國國民黨競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隨後在2015年7月19日的中國國民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第3次會議通過提名人案,但因後續爭議發言、「一中同表」主張、海峽兩岸立場和社會支持度下滑,被不少主流國民黨員抵制。最後中國國民黨在2015年10月17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臨時會議以舉手表決廢止提名,成為首位通過黨內初選後、卻被撤銷提名的參選人。 在這之後,洪秀柱參與2016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過程中出現本土派與非本土派路線爭論,最後以五成六的得票率當選為中國國民黨史上首位通過黨員直選的女性主席。2017年4月9日宣佈參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競選連任,但最終以第二高票落選,成為首位競選連任失利的正任黨主席(首位連任失利的代理黨主席是2016年落敗的黃敏惠)。.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洪秀柱 · 查看更多 »

洪昭男

洪昭男(),國民黨籍八連任立法委員(1981年-2005年),監察委員(2008年-2014年)。台灣戒嚴時期第一位公開要求釋放二二八受刑人的立委,成功促使二二八事件倖存之政治犯全數出獄。曾多次營救政治犯,以敢言著稱。鄭南榕《自由時代雜誌》譽其「每次總質詢都有銳利表現」,自立晚報則稱之為「清流」。.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洪昭男 · 查看更多 »

洪性榮

洪性榮(),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彰化縣議會議員、臺灣省議會第七至八屆議員及第二至四屆立法委員,但於2001年底競選連任時失利。.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洪性榮 · 查看更多 »

游淮銀

游淮銀(),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彰化縣選區當選為第二、三屆立法委員,再以全國不分區當選為第四屆立法委員。同時也是1980年代台灣股市界聞人,人稱“阿不拉”(日文「油」念作abura,「油」與「游」諧音,在台灣游姓者時常被稱為“阿不拉”),與沈慶京(威京小沈)、邱明宏(榮安邱)及雷伯龍(雨田大戶)號稱「台股四大天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游淮銀 · 查看更多 »

潘維剛

潘維剛 ,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生於臺灣屏東縣,成長於台北縣板橋,祖籍江蘇泰州,畢業後擔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胞兄潘維大為私立東吳大學校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潘維剛 · 查看更多 »

澎湖縣

澎湖縣(Phînn(Phênn)-ôo-kuā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離島縣,位於臺灣海峽上,並以澎湖水道與臺灣本島相互遙望。全縣由澎湖群島所組成。由於地理、國防軍事戰略位置極佳,自古以來便是往來臺灣海峽的船隻中繼站、與各方經濟和軍事爭奪的要地。全縣四面環海,居民主要是以漁業維生;礦產則以文石為主,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澎湖縣 · 查看更多 »

朱高正

朱高正,台灣雲林縣人,暱稱民主戰艦,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员,民主進步黨早期代表性政治人物之一。 朱高正雖然是民進黨的創黨人之一,但他因反對台灣獨立運動及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而退出民進黨,之後出走創立中華社會民主黨,但屢次參選均慘敗,後加入新黨,最終被新黨開除。.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朱高正 · 查看更多 »

朱鳳芝

朱鳳芝(),生於台灣桃園縣,籍貫河南省汝南縣,台灣政治人物,丈夫唐江濤任職於中科院,兩人育有1子1女,女兒唐先慧為中國國民黨第18屆中央委員。1989年12月當選第1屆增額立法委員之後,每屆立法委員選舉皆當選。因前任七屆立委選舉皆成功當選,故有人戲稱若第8屆再度連任就成了「朱八屆」,但在立法委員初選中,朱鳳芝民調不及時任平鎮市長陳萬得,不過陳後因恐嚇罪遭起訴而宣布退選,但朱只願意接受徵召、不再參與初選,因此在後來舉辦的二次初選中並未領表,立委連任紀錄也因此中止。.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朱鳳芝 · 查看更多 »

朱惠良

朱惠良,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新黨任職立法委員。於2000年時曾與許信良搭配競選正副總統。2005年時應台北縣長當選人周錫瑋之邀,出任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朱惠良 · 查看更多 »

朱星羽

朱星羽(),生於台灣臺南縣北門鄉(今臺南市北門區),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獲選為第2、3屆高雄市議員及第2至第5屆立法委員。2003年(民國92年)12月17日第5屆立法委員任內退出民主進步黨。2004年(民國93年)6月15日加入無黨團結聯盟,並擔任總幹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朱星羽 · 查看更多 »

海外華人

海外华人(或海外华裔)泛指自19世紀从中國移民到世界各地的华人及其后裔,或僑居海外的華人(华僑)。包括从明朝、清朝以来中国大陸、香港和澳門不同时期的移民及后代。.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海外華人 · 查看更多 »

新北市

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2010年由原臺北縣改制以來,為中華民國人口最多的城市,約四百萬人。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則三面環繞基隆市,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市;其所轄石門區富貴角地處臺灣本島最北端,貢寮區三貂角地處臺灣本島最東端。全市共劃分為29區,其中政府所在地位於板橋區。 新北市的人口高度集中於淡水河左岸的各個行政區,清治前與淡水河右岸各自發展,在臺北都會區擴大及升格直轄市的雙重效應下,現今的新北市已逐漸發展成以淡水河左岸各區為臺北都會區次中心的多核心都市。其人口眾多並匯集許多來自各地移民,是很多在臺北市工作的人口實際上的居住地區,因市區跟臺北市區重疊,因此雙北一般被視為台北都會區,儘管新北市本身有很多中小企業進駐。該市有高度都市化的區域,也有鄉間風情與自然山川風貌,樣貌多元,人口組成及經濟產業具多樣性。 新北市自臺北縣升格直轄市後,在各個市政領域推動都市轉型計畫,於2016年6月由英國金融時報及國際金融公司舉辦的城市轉型卓越獎中獲得全球首.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新北市 · 查看更多 »

新國民黨連線

新國民黨連線,簡稱新連線,中國國民黨內的非主流派問政團體,1989年8月形成於立法院,1990年正式成立,由黨內的少壯派組成,主張「黨務改革」,是新黨的前身。薛永華,新黨的發展與衰退-歷史研究途徑的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新國民黨連線成員由中國國民黨內的少壯派立委組成。1988年蔣經國逝世,以趙少康為首的新生代立委支持依程序由李登輝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並反對宋美齡為首的「夫人派」控制黨主席人選。 1989年8月25日,趙少康、李勝峰等人對外宣布將成立問政團體,要求黨務民主化。同年年底,聯合中國國民黨內在1989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當選的青壯派人士,倡議「國民黨改造運動」,在立法院推動陽光法案。因為接二連三挑戰黨中央,新連線得罪當權派,導致在1992年的黨內提名時有三分之一成員未能獲得黨提名,而其中不獲提名連任的立委又以本省籍居多。這被認為是黨中央要孤立新連線、使其成為一個「外省人政團」的黨內鬥爭。 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新國民黨連線大獲全勝。1993年,新國民黨連線在台灣南北舉行十八場「請問總統先生」說明會,開始批判李登輝;同時,舉行新連線政治團體成立大會,厚植實力。1993年8月10日,新國民黨連線脫離中國國民黨,成立新黨。 1993年3月14日,新國民黨連線在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大禮堂舉辦演講會,遭民主進步黨群眾暴力破壞,是為三一四事件;新國民黨連線成員座車開進高雄市建國路時被民進黨立委朱星羽率眾阻攔,朱星羽站上新國民黨連線成員座車車頂並大力踹踏,最後朱星羽趁著警方出來保護新國民黨連線成員時下車並安全離開,新國民黨連線成員無人受傷;事後,新國民黨連線成員無人控告朱星羽,朱星羽踏壞的座車車頂以賠償修車費新臺幣十四萬元了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新國民黨連線 · 查看更多 »

新竹市

新竹市(Sin-tik-tshī)是位於臺灣北部的都市,中華民國臺灣省的三個市之一,地處新竹平原上,為新竹都會區的中心城市。全市劃分為3個區,總面積104.1526平方公里,其西面臺灣海峽,南鄰苗栗縣,北邊、東北邊與新竹縣相連。全境除南半部屬竹東丘陵外,其餘為地勢低平的平原。古名竹塹,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地,又名「風城」,因九降風特別強盛而得名。 新竹市是臺灣高科技代工產業的重鎮,1936年代成立的台灣總督府第一個科研所。1970年代成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及1980年代初期成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吸引大批國內與國際廠商的投資及許多高科技人力移居,因此有「臺灣矽谷」之稱。.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新竹市 · 查看更多 »

新竹縣

新竹縣(客家話海陸片Sinˋ Zhug˙ rhanˇ)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北臨桃園市,南接苗栗縣,東南以雪山山脈與宜蘭縣、臺中市相連,西部面向台灣海峽,西接與新竹市交界。全縣總面積約1,427平方公里,除鳳山溪、頭前溪中下游沖積平原外,其餘大多為丘陵、台地及山地。 早期新竹縣郊區多務農,1970年代工業技術研究院創設於新竹市,1980年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設立於新竹市東區及新竹縣寶山鄉,1990年代位於湖口鄉的新竹工業區也逐漸從傳統產業聚落轉型為新興高科技產業聚落,使得新竹縣成為北台灣的高科技產業重鎮,而人口也在近幾年急速增加。 本縣方言於絕大部分地區使用海陸客家話,竹北市及新豐鄉沿海地區部分使用泉州腔閩南話較多,關西鎮及峨眉鄉部分使用四縣腔客家話為主。.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新竹縣 · 查看更多 »

新黨

新黨是中華民國一個統派政黨,前身為中國國民黨在立法院的改革派次級問政團體新國民黨連線,1993年因反對時任國民黨主席李登輝而退出國民黨自立。1994年新黨以制衡兩大黨為號召,與第三勢力結盟,同年12月與中華社會民主黨合併,於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獲得122萬票,成為當時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第三大黨,並在1996年與民主進步黨結盟,推動二月政改。 2008年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在區域立委與國民黨合作,得票升至4%。2012年不分區立委選舉,因親民黨的選票瓜分導致新黨得票腰斬,得票率不足1.5%。2016年不分區立委選舉,新黨獲得510,074票,占總票數的4.18%,回升至第五大黨,雖仍未取得國會席次,但可獲得政黨補助款。新党現有臺北市議員2席。 新党主張清廉制衡、公義均富、族群和諧、國家統一,在中國實現民族統一、民權自主、民生均富的三民主義新中國。.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新黨 · 查看更多 »

施台生

施台生(),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任台南市議員,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台南市選區當選為第二、三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施台生 · 查看更多 »

施明德

施明德()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異議人士、人權護衛者、政治犯和作家,被稱為“台灣的曼德拉”。 台灣高雄市人,畢業於高雄中學和陸軍砲兵學校。施明德是台灣黨外運動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曾擔任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和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被尊稱為施主席。 施明德曾在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這四位總統任內,三次以政治犯的身份入獄,兩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累計坐牢時間二十五年半。曾參與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並擔任美麗島事件總指揮。 1995年聯合新黨參選立法院長以一票之差敗於國民黨的劉松藩。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退出民進黨。 2006年發起紅衫軍反貪倒扁運動,並擔任紅杉軍運動指揮部的總指揮,被尊稱為施总指挥。2015年5月21日,宣布以無黨籍身份参加2016年总统大選,但因未達到連署30萬份的連署書門檻而宣布退選。.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施明德 · 查看更多 »

曹爾忠

曹爾忠()中國國民黨籍連江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現任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理事長。 曹自1993年中華民國國會全面改選創設連江縣選區起,即當選立法委員,在第五屆選舉中,大敗於由親民黨提名的叔父曹原彰手下,但翌屆曹原彰連任失敗,曹爾忠回鍋擔任本選區第六屆立法委員,第七屆選舉遇上同黨縣長陳雪生所支持、莒光鄉出身親民黨不分區立委林惠官,以些微差距驚險連任,2012年遭遇前縣長陳雪生挑戰,以167票之差,時隔10年,再度連任失敗。近年來漸淡出政壇。.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曹爾忠 · 查看更多 »

曾永權

曾永權(),出生於臺灣屏東縣鹽埔鄉仕絨村,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畢業於逢甲大學紡織工程學系,現任中國國民黨秘書長。曾任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1993年-2005年、2008年-2012年)、逢甲大學校友總會總會長、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總統府秘書長,1989年及1997年兩度參選屏東縣縣長,分別敗於蘇貞昌以及蘇嘉全。2012年9月27日,接替林中森兼任國民黨秘書長。2012年10月5日,獲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親自贈勳、頒發一等景星勳章。.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曾永權 · 查看更多 »

曾振農

曾振農(),臺灣企業家及政治人物,出生於嘉義縣,台灣椅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曾任中華民國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曾振農 · 查看更多 »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於1996年3月23日舉行,是中華民國建國以來第一次總統、副總統的公民直選,也是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第一次總統、副總統選舉,為繼1993年新加坡總統選舉之後,華人地區第二個、兩岸四地第一個以直接選舉的方式產生國家元首。當屆選舉共有四組候選人參選,雖執政的中國國民黨面臨部分黨員出走參選,但在當時發生台海飛彈危機的推波助瀾下,最終投票率為76.04%,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李登辉、連戰當選,於同年5月20日於台北市總統府就職中華民國第九任正、副總統。.

新!!: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和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1995年立法委員選舉中華民國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