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丘李賜恩

指数 丘李賜恩

丘李賜恩(Mrs Irene Yau Lee Che-yun,),中學就讀伊利沙伯中學,196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丈夫為丘銘劍,育有一子丘兆祺。曾任香港政府新聞處處長(1987-1997年),任期是歷任新聞處長中最長,退休後加入九廣鐵路公司擔任公司事務處總經理,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手袋黨成員之一。 2001年董建華競選連任特首,時任九鐵事務總經理的丘李賜恩停薪留職,主管競選連任小組宣傳推廣。2007年加入新鴻基出任郭氏基金執董兼總幹事,負責人才培訓及推廣中華文化藝術。.

14 关系: 九廣鐵路公司伊利沙伯中學無綫電視晚間新聞香港大學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董建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陳方安生星島日報明報新鴻基政府新聞處手袋黨

九廣鐵路公司

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 Corporation,縮寫:KCRC)前身為香港政府部門之一的九廣鐵路局,負責營運九廣鐵路。九廣鐵路公司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於1982年12月24日成立,為政府全資擁有的法定公營機構,以審慎的商業原則營運九廣鐵路。九鐵公司其後致力擴展鐵路網絡,新鐵路相繼落成並投入服務,計有新界西北部輕鐵系統、西鐵、馬鞍山鐵路、尖沙咀支線、及落馬洲支線,並開始建造九龍南線。九鐵公司亦引進新一代列車、更新車隊、開辦京九及滬九直通車服務,以及發展物業,經營接駁巴士服務、過境貨運業務、商場、車站零售服務和商務設施、物業管理、廣告及推廣業務。 2007年12月2日,根據《兩鐵合併條例》,九鐵公司的服務併入地鐵公司,並命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資產,期滿後可予延續。鐵路網絡營運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仍擁有有關資產,所以現時主要為一間鐵路資產持有公司,並負責監督港鐵公司遵行服務經營權協議的條款,以港鐵公司每年的付款用作投資,支付公司未償還的債項,及管理其附屬公司,包括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13家全資附屬公司。.

新!!: 丘李賜恩和九廣鐵路公司 · 查看更多 »

伊利沙伯中學

伊利沙伯中學(通常簡稱伊中;Queen Elizabeth School,簡稱QES)是香港首間政府男女英文中學,也是教育局特許的114間英文中學之一。校舍座落於香港九龍旺角洗衣街與太子道西交界的小丘上,毗鄰新世紀廣場、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及香港布廠商會教育中心。在2017香港最具教育競爭力中學50強龍虎榜中排名第25位。.

新!!: 丘李賜恩和伊利沙伯中學 · 查看更多 »

無綫電視晚間新聞

《晚間新聞》(News Roundup),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新聞及資訊部製作的新聞節目,每日午夜前於翡翠台、無綫新聞台、TVB新聞台及明珠台播出。由2008年7月13日起,《晚間新聞》節目改用16:9技術製作。 2009年2月2日起,《晚間新聞》改以廠景高清製作。改版後的翡翠台《晚間新聞》,逢星期一至五於晚上11時播放,設定固定主播(2009年2月2日至2012年2月24日為方健儀,其後主要為吳璟儁)。節目形式方面,大量增加新聞以外資訊及與觀眾的互動,類近資訊節目。 2015年1月5日至2016年7月8日期間,翡翠台推出一小時《晚間新聞》,設定固定新聞主播吳璟儁、財經主播陳正犖、體育主播文宇軒,以整合新聞、財經及體育資訊為主。2016年6月27日,陳嘉欣接替吳璟儁,成爲星期一至五《晚間新聞》的固定新聞主播。 2016年7月11日起,《晚間新聞》減少時長至25分鐘,並取消財經專題及財經主播。2017年5月8日起,《晚間新聞》提早於23:00播映,時長爲30分鐘。 香港其他免費電視台的晚間新聞節目有亞洲電視的《夜間新聞》(已停播)、港台電視的《新聞天地》、奇妙電視的《十一點最前線》、《十一點半最前線》及ViuTV的《深宵新聞》。.

新!!: 丘李賜恩和無綫電視晚間新聞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丘李賜恩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又稱特區首長、簡稱特首;Chief Executive of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縮寫作 C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别行政區的行政首長及政府首腦。此職位设立於1997年7月1日,大致代替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香港总督”一职,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首脑的权责。由選舉委員會選出,國務院(總理親自簽令)任命,每屆任期五年,最多可連任一次。.

新!!: 丘李賜恩和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

政務司司長(Chief Secretary for Administration,缩写为CS)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中,地位僅次於行政長官的排名第一的主要官員,其支援部門為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司長由行政長官提名,報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政務司司長現屬行政會議官守成員,也是可以署理行政長官職務的三名司長中最高级的一位。政務司司長休假時,會由一眾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局長中年資最久的一位署任,為香港政府中人事變動最多的官守成員,回歸至今已先後有7位不同人士出任。.

新!!: 丘李賜恩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 · 查看更多 »

董建華

董建華(7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1997年7月1日至2005年3月12日),於第二屆任期期間辭職,第10屆至第13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董建華1992年經香港總督彭定康任命為行政局非官守成員,1996年12月11日在推選委員會中擊敗楊鐵樑、吳光正和李福善等中勝出,獲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委任為香港首任行政長官。2002年2月28日,董建華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第二任行政長官,任期原於2007年6月30日屆滿,惟董建華於2005年3月10日以健康為理由向中央人民政府請辭,於3月12日獲接納。同日,他獲全國政協推薦並當選第10届全國政協副主席,連任三屆至今。 在其行政長官任內,香港爆發多場大規模示威,他的政策亦備受爭議及非議,間接導致多位高級官員問責下台。他離任特首後成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晉身國家級副職領導人。2012年梁振英上任後成立團結香港基金會,重新活躍於政壇。.

新!!: 丘李賜恩和董建華 · 查看更多 »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英文縮寫為「TVB」),創立於1967年11月19日,由邵逸夫、利孝和、祈德尊等人創辦,是香港首間商营無線電視台,也是目前香港四家免費電視台之一。 因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是香港首個投得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台,而且從1967年至1973年間是香港唯一一家無線電視台,所以香港人時至今日亦普遍稱呼該公司為「無綫電視」或「無綫」。由於無綫的收視曾經長期拋離已經轉型為網絡電視的亞洲電視,故此坊間亦有大台之稱,亦因其RGB三色標誌而常被戲稱為三色台。.

新!!: 丘李賜恩和電視廣播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大紫荊勳賢,GCMG,CBE,JP(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本名方安生,香港政治人物,曾任政府官員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在公眾場合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有「陳四萬」之暱稱。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自1993年至1997年在殖民地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1997年主權移交後,她繼續在特區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任內,外界不斷有傳聞指她與上司行政長官董建華不和。至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結束近39年的公職生涯。後來她表示,提早退休的原因是不滿董建華急於實施高官問責制。 退休以後,陳方安生仍然活躍於香港政壇,除了先後在2006年和2007年參與七一遊行外,更一度有傳聞指她會角逐2007年的特首選舉。在2007年9月11日,她宣佈參選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前布政司;最後她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成功當選,後於2008年9月30日卸任。.

新!!: 丘李賜恩和陳方安生 · 查看更多 »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是由華僑富商胡文虎於1938年在香港創辦的中文報章,同年還出版《星島晚報》及《星島晨報》,於日治時期期間《星島日報》改為《香島日報》,1945年8月底,日方投降後再度變回《星島日報》,另外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澳洲等地均設有分部。1999年,胡文虎女兒胡仙把《星島日報》及星島集團股權賣給私募基金Lazard Asia。有「煙草大王」之稱的何英傑長孫何柱國於2001年透過泛華集團控股,向該基金購入星島集團。 星島日報母公司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Sing Tao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1105),行業分類為服務業-傳媒印刷。前身是泛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間以出版與傳媒為業務的企業。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媒體出版與服務,出版多份報章及雜誌,,主席及大股東是何柱國。.

新!!: 丘李賜恩和星島日報 · 查看更多 »

明報

《明報》是香港的中文報紙,由查良鏞(筆名金庸)和沈寶新在1959年5月20日創立。本為香港上市公司明報企業旗下刊物,於2008年4月23日,該企業更名為世界華文媒體。 《明報》內容以香港本地新聞為主,兩岸、國際新聞為輔。香港中文大學調查指香港市民及傳媒業界認為明報在香港報章中公信力良好,報道亦屢次獲獎。其副刊版「世紀」在香港報紙中較為突出,以文學、文化藝術創作等人文科學的探討與政治專欄為主。《明報》歷任總編輯為潘粵生、梁小中、王世瑜、董橋、張健波、劉進圖,之後總編輯一職一度由首席執行總編輯鍾天祥暫代,其後於2015年元旦正式被委任為總編輯,任職至2017年元旦離任,由梁享南接替。 《明報》在加拿大溫哥華(加西版)、多倫多(加東版)皆有發行報紙,在台灣亦有明報周刊,曾經在美國紐約(美東版)和三藩市(美西版)發行。2009年1月31日,明報美東版刊登啟事宣布改版,於2月2日起與免費報合併。2月14日,美西版亦宣佈停刊。.

新!!: 丘李賜恩和明報 · 查看更多 »

新鴻基

新鴻基可以指:.

新!!: 丘李賜恩和新鴻基 · 查看更多 »

政府新聞處

政府新聞處(英文:Information Services Department,縮寫:ISD)是香港民政事務局轄下的部門,專責處理公共關係。.

新!!: 丘李賜恩和政府新聞處 · 查看更多 »

手袋黨

手袋黨是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前後一段時期,對當時香港政府裡一群以當時的布政司、主權移交後的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為首的一眾女高官的統稱。手袋黨的成員在出席公眾場合會經過打扮一番,提着手袋。當年港府女高官組織的「手袋黨」,手袋雖小但勇氣大官位高。http://paper.wenweipo.com/2012/05/14/CF1205140003.htm 文匯報 香港主權移交後,有指由於當時的特首董建華與陳方安生不咬弦,手袋黨的女高官都被投閒置散,轉任一些較次要的職位。隨著陳方安生提早退休,部分手袋黨女高官亦退休,有些則轉投當時董建華或曾蔭權的領導班子,現在手袋黨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隨著梁振英的領導班子在2012年7月1日上任,成員林鄭月娥更上一層樓,成為政務司司長。然而,陳方安生在一次傳媒茶敍時澄清指出,林鄭從不是她的下屬,亦非「手袋黨」成員。陳方安生指林鄭月娥是非群隊的人,個性較為獨特。.

新!!: 丘李賜恩和手袋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