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下赞五王

指数 下赞五王

下赞五王,又称五赞(),是对吐蕃传说中在八德王之后的五位赞普的统称。根据《贤者喜宴》的记载,这八位赞普分别是多汝龙赞、赤赞南、赤扎本赞、赤托杰托赞、拉脱脱日聂赞。《吐蕃史稿》,19~20页 根据《贤者喜宴》的说法,在五赞王以前,赞普与天神和龙女婚配,王妃住处无光、死后无尸。自五赞王以后,赞普始与属民联姻。《贤者喜宴》,35~36页 《西藏王统记》则记载为三赞王。他们的陵墓建在雪山的顶上。.

12 关系: 吐蕃多汝龙赞刘立千八德王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贤者喜宴赞普赤赞南赤扎本赞赤托杰托赞拉脱脱日聂赞

吐蕃

吐蕃(,拉薩話:,意为“大蕃”)是历史上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藏人政权,由松赞干布到朗達瑪延续两百多年。.

新!!: 下赞五王和吐蕃 · 查看更多 »

多汝龙赞

结多日隆赞(),又译为多汝龙赞,《吐蕃王朝世系明鉴正法源流史》作号甲多热弄赞。按照藏族的传统他是吐蕃王朝第24任赞普,吐蕃王朝早期所谓下赞五王之首。他废除与龙族和神结婚,改与臣民结婚。.

新!!: 下赞五王和多汝龙赞 · 查看更多 »

刘立千

刘立千(),中国四川德阳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藏学家。他是一位藏传佛教信众,一生翻译过多部藏传佛教著作,在中国国内外颇具影响力。.

新!!: 下赞五王和刘立千 · 查看更多 »

八德王

八德王(),又译八代王,是对吐蕃传说中在中列六王之后的八位赞普的统称。根据《贤者喜宴》的记载,这八位赞普分别是萨南森德()、墀南雄赞德()、色诺南德()、色诺波德()、德脑南()、德诺波()、德加波()、德正赞()。因这些赞普的名字中都有“德”()字,故名。《吐蕃史稿》,18~19页 藏史中对八德王时期的记载少的可怜。《贤者喜宴》称八德王之陵墓都建于河流中央,其形状宛如白雪落于湖中。《贤者喜宴》,35页 敦煌藏文文献《赞普世系表》中记载的名字与传统藏史中的名字有较大差异,分别为萨南森底()、德珠沃南雄赞()、德果()、南德诺南()、色诺波()、德加波()、杰森赞(),总共只有七人。.

新!!: 下赞五王和八德王 · 查看更多 »

索南坚赞

索南坚赞(,),又称萨迦巴索南坚赞,元朝藏族萨迦派僧人,第十四代萨迦法王。达尼钦波桑波贝之子,母为夏鲁万户长之女玛久宣本。 索南坚赞出生于夏鲁康赛,八岁开始涉猎佛经,16岁跟随贝甸僧格、索南查巴出家,名为索南坚赞贝桑波,师从于布顿仁钦珠、杰赛托梅桑波、邦洛罗垂丹巴。著作许多因明学、般若学著作。最负盛名的著作是西藏史《王统世系明鉴》即《西藏王统记》。在桑耶寺写成。有18品104页。包括佛教起源和印度王系,重点是吐蕃王朝世系,对松赞干布、赤德松赞、赤祖德赞有详细记述。索南坚赞于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起任萨迦寺法座3年。藏历第六绕迥之木兔年(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年)六月索南坚赞在桑耶寺圆寂。.

新!!: 下赞五王和索南坚赞 · 查看更多 »

西藏王统记

《西藏王统记》,正式名称为《王统世系明鉴》(),是西藏第十四代萨迦法王索南坚赞编写的一部史书。此书在索南坚赞去世后仍未完成,直到1388年才定稿,是现存的第一部系统性介绍西藏历史的史书。 在《西藏王统记》之前的两部史书《布顿佛教史》和《红史》,都是以佛教经典教义为中心讲述西藏的历史,故而许多内容语焉不详。当时的西藏学者认为不涉及佛教的历史没有存在价值,故而许多史书失传了。索南坚赞致力于整理各种文献,并搜集民间传说,编成了此书。其中,索南坚赞参照了由绛季敦巴喜饶邦编写的专门介绍吐蕃历史的重要史书《王统如意树史》。在《王统如意树史》失传之后,《西藏王统记》长期成为藏学界研究吐蕃历史的最重要文献之一,直到敦煌莫高窟发现《吐蕃大事纪年》、《吐蕃赞普传记》等藏文历史文献为止。 此书共分为三十三章,第一章至第六章讲述释迦牟尼佛祖的诞生及佛教在西藏之外的传播历史;第七章至第三十三章讲述了西藏自藏族出现以来至雍登、沃松、亚泽、亚隆觉阿等王统并立时期的历史。 1966年,苏联学者库兹涅佐夫使用罗马字转写此书,在荷兰出版。1984年,中国学者刘立千也译注了此书。.

新!!: 下赞五王和西藏王统记 · 查看更多 »

贤者喜宴

《贤者喜宴》(),一译《智者喜筵》,全称《正法转轮者的简明史贤者喜宴》(),是西藏的一部历史文献,作者是噶玛噶举派僧人巴卧·祖拉陈哇。根据祖拉陈哇的自述,他于1546年开始写这部书,最终在1564年(阳木鼠年)定稿。因在洛扎乃谿卡刻成这部书的木板,故而又被称作《洛扎佛教史》()。 《贤者喜宴》分为五大章、十七函。其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西藏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法律、天文、地理、自然、医学、音乐、歌舞、绘画、建筑等方面,还涉及汉地、突厥、苏毗、吐谷浑、于阗、南诏、西夏、蒙古等周边政权的历史。不过,其历史观中包含着很浓重的佛教学者观点。 1969年,印度学者钱德拉·拉克恰率先对《贤者喜宴》进行整理和研究,有手抄楷书本。1980年,中国学者黄颢也对这部著作进行研究,将其翻译成汉文,分期发表在《西藏民族学院学报》上。.

新!!: 下赞五王和贤者喜宴 · 查看更多 »

赞普

赞普(),全称圣神赞普(),是吐蕃帝国统治者的头衔,为吐蕃的最高领袖。 根据《贤者喜宴》记载,赞普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吐蕃第一代君主聂赤赞普在位期间,后来被历代吐蕃最高统治者沿用。《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其俗谓雄强曰赞,丈夫曰普,故号君长曰赞普。”而根据学者王尧的研究认为,在古代,“”是原始苯教崇拜的精灵,后来转为统治者的自称,以示崇巍。今日的“”一词有“凶神”、“坚固”、“严厉”之意。“赞普”一词在藏语中也可以当做形容词来用,意思是“强悍、强烈、猛烈”。 与“赞普”相对的是“赞蒙”()一词,赞蒙是对赞普妻室的尊称。.

新!!: 下赞五王和赞普 · 查看更多 »

赤赞南

赤赞南(),又译为弃赞囊,《吐蕃王朝世系明鉴正法源流史》作恥浪赞。按照藏族的传统他是吐蕃王朝第25任赞普,吐蕃王朝早期所谓下赞五王之二。.

新!!: 下赞五王和赤赞南 · 查看更多 »

赤扎本赞

赤扎邦赞(),又译为弃扎邦赞。按照藏族的传统,他是吐蕃王朝第26任赞普,吐蕃王朝早期所谓下赞五王之三。.

新!!: 下赞五王和赤扎本赞 · 查看更多 »

赤托杰托赞

赤脱吉赞(),又译为赤托杰托赞、賜得脫贊、弃脫贊,《新唐书》作瘕悉董摩。按照藏族的传统他是吐蕃王朝第27任赞普,吐蕃王朝早期所谓下赞五王之四。.

新!!: 下赞五王和赤托杰托赞 · 查看更多 »

拉脱脱日聂赞

拉妥妥日聂赞(),又译为拉脱脱日聂赞(吐蕃王朝早期下赞五王第五位)等,《新唐书》作佗土度。按照藏族的传统他是吐蕃王朝第28任赞普,吐蕃王朝立国之君松赞干布的高祖父之父。《贤者喜宴》上记载他因为供奉从天而降的佛教法器(当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佛教,天空传音说五世後会知道这些器物的秘密),而活了120岁。這些法器中,其中一項是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呢石。另一件是《百拜谶悔经》。也有說包括了《》、《十善業道經》、《诸佛菩萨名称经》或《宝箧经》。.

新!!: 下赞五王和拉脱脱日聂赞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