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上海建筑史

指数 上海建筑史

上海因其独特的历史,从而造就了其城市中多样的建筑风格。上海建筑风格的历史沿革一般可以分为古代、近现代以及现代三个阶段。古代与近现代的分水岭为上海开埠而近现代与现代的分水岭为新中国成立。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都大相径庭。 上海古代建筑目前遗留的以明朝建筑为主,主要是民居、园林、寺庙等建筑,如豫园、龙华塔等。上海开埠后,随着欧美势力及财力进入,建筑风格也逐渐多样化。有古典西方式风格的建筑,如汇丰银行大楼、上海总会大楼,也有现代风格和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如沙逊大厦、国际饭店、上海大厦、美琪大戏院,还有中西式结合的住宅和里弄,如建业里、涌泉坊、静安别墅等。 中共建政后,大量工人住宅被新建起来。改革开放后,大量现代风格的摩天大楼开始拔地而起,其中许多成为了现在上海的地标,如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

126 关系: 基督教基泰工程司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华懋公寓卢湾区南京西路 (上海)同孚大楼大上海电影院大上海计划大北电报公司大楼大光明电影院天主教天主教上海教区外滩宝兴路谒师所尚贤坊巴馬丹拿巴洛克艺术上海大厦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国银行大楼 (外滩)上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上海市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立博物馆上海市立图书馆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开埠上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上海国际礼拜堂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租界上海特别市政府上海音乐厅上海邮政总局上海金城银行大楼上海老城厢上海法租界上海总会大楼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大厦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德公寓丽波花园东正教...东方明珠电视塔七宝镇庄俊建业里建业里 (上海)建设大楼伊斯兰教弄堂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徐家汇公园徐光启墓徐汇区徐汇新村德义大楼德和洋行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圣尼古拉斯堂圣母大堂嘉道理爵士公馆克莱门公寓国际饭店倍高洋行石库门玛礼逊洋行琐罗亚斯德教美国美琪大戏院百老汇大厦青浦区静安区静安别墅衡山宾馆装饰风艺术西湖公寓马勒住宅马海洋行高层建筑豫园贝轩大公馆鸿德堂黄浦区龙华塔范文照闵行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邬达克锡克教金茂大厦通和洋行陈植陆家嘴陕南村松江唐经幢步高里永嘉新村江湾体育场江海关汇中饭店大楼汇丰银行大楼 (外滩)沙逊大厦涌泉坊淮海大楼朱家角镇明朝新古典主义建筑新天地新教文艺复兴建筑摩西会堂改革开放慕尔堂拉结会堂曹杨新村思九生洋行怡和洋行大楼 (外滩) 扩展索引 (76 更多) »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上海建筑史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基泰工程司

基泰工程司(Kwan, Chu and Yang Architects)是关颂声于1920年在天津创办的建筑事务所,也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最大的建筑事务所,主要合伙人包括关颂声、朱彬(关之妹夫)、杨廷宝、杨宽麟四人。.

新!!: 上海建筑史和基泰工程司 · 查看更多 »

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

#重定向 原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新!!: 上海建筑史和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 · 查看更多 »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华盖建筑师事务所(Allied Architects)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著名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了多座有影响的建筑。 1931年,赵深在上海自设建筑师事务所,次年陈植从东北来沪加入,名为赵深陈植建筑师事务所。1933年1月童寯加入,改名华盖建筑师事务所。他们都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上海中区西藏路520号的大上海大戏院和北京路780号的金城大戏院是华盖建筑师事务所的早期作品。1930年代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上海的著名作品还有江西路北京路口的浙江兴业银行(1935年)。 在南京,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外交部大厦于1934年在中山北路云南路口落成。 位於南京的中央政治學校也是由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興建,現今南京市僅留存大門,該大門仿法國巴黎凱旋門興造,顯示當年中央政治学校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抗战期间,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昆明、贵阳设立分所。 抗战结束后,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南京设计了美军顾问团宿舍、文昌巷52号童宅;在上海设计了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大楼(今华东建筑设计院大楼),风格已经从装饰艺术派转向接近现代主义。 1951年9月,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上海加入联合建筑师工程师事务所。.

新!!: 上海建筑史和华盖建筑师事务所 · 查看更多 »

华懋公寓

华懋公寓(英文:Cathay Mansion),今锦江饭店北楼又称锦北楼,俗称“十三层楼”,位于中国上海长乐路189号,长乐路茂名南路路口东南角。它是英国籍犹太人沙逊所有的新沙逊洋行在上海法租界中心区所建的高级公寓,为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建于1925年,由公和洋行设计,王荪记营造厂承建,1929年建成,建成时是上海最高的大楼 上海地方志.

新!!: 上海建筑史和华懋公寓 · 查看更多 »

卢湾区

卢湾区为中国上海市已撤销的市辖区,2011年7月26日,原黄浦区与卢湾区合併设立新的黄浦区。撤销前,卢湾区辖域面积8.0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8,779人(2010年人口普查),户籍人口305,144人(2010年人口普查)。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136.61亿元,约占上海市地方财政收入的4.75%。区人民政府驻重庆南路,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 卢湾区地处上海市中心,区内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繁荣发达,世界知名的淮海路商业街区上有一批著名的百货店、特色店、饭店、宾馆、影剧院及娱乐、服务等场所。卢湾得名于区内社区卢家湾,区内有上海中山故居等各类人文景观150多处。从孙中山、蒋中正、毛泽东、周恩来到郭沫若、梅兰芳、张大千,中国近代史上诸多的著名的政治家、文人画家等,都在此留下过业绩和身影。区内交通便捷,地铁、地面交通、高架公路构成立体的交通网络。区内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区等公益事业设施众多。2011年6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宣布卢湾、黄浦两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已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撤销黄浦区、卢湾区建制,设立新的黄浦区。.

新!!: 上海建筑史和卢湾区 · 查看更多 »

南京西路 (上海)

本條目敘述上海的南京西路。關於台北的同名道路,請參見南京西路 (台北)。 南京西路是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及黄浦区的一条著名街道。南京西路原称静安寺路,1945年更为现名。静安寺路在民国时期也与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一道是以高档与时尚著名的商业街。这个特征也一直传承到了今天。现今的南京西路是上海传统的四大传统商业街,云集了众多高档商场、写字楼包括目前上海浦西第一高楼会德丰国际广场以及酒店。同时这些现代建筑与保留下来的花园住宅、公寓等其它历史建筑一起形成了现在南京西路特有的风味。.

新!!: 上海建筑史和南京西路 (上海) · 查看更多 »

同孚大楼

同孚大楼(),原称中国银行西区分行,曾更名为吴江大楼,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石门一路口,德义大楼的斜对面。.

新!!: 上海建筑史和同孚大楼 · 查看更多 »

大上海电影院

大上海电影院(Metropol Cinema),原名大上海大戏院,后曾改称遵义电影院,位于上海西藏中路500号,是上海近代一家著名的剧院。建筑由上海融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委托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并由陈植所主持,于1933年11月建成 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1989年,大上海电影院入选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因该建筑于21世纪初重建,故而现已被列为上海湮没建筑名单中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大上海电影院目前是一家五星级影院,位于该大楼的8楼,共有5个现代化影厅,可以容纳680个座位 。.

新!!: 上海建筑史和大上海电影院 · 查看更多 »

大上海计划

大上海计划,是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為建造上海新政治中心制定的计划,计划于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会议通过。计划中划定上海东北方向的翔殷路以北,闸殷路以南,淞沪路以东约7000余亩的土地为新上海市市中心区域,并建造上海市政府大厦等一些基础设施。此划定区域位于今上海杨浦区殷行街道、五角场镇、五角场街道及新江湾城街道辖区内。 1937年淞沪会战后,该计划被迫停止实施,但日军1938年10月新制订的《上海大都市计划》也是以《大上海计划》为原形進行修改,添加亲日規劃。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投降,国民政府重新接管后未能接续计划,仅對部分道路和建筑进行修缮。1945年,成立了以大上海计划中划定的区域作为新市区至1952年被兼并成江湾区。.

新!!: 上海建筑史和大上海计划 · 查看更多 »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大北电报公司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路7号,为外滩风景线的组成部分之一。大楼所在土地,最初为美商旗昌洋行所有,后转入轮船招商局名下,大北电报远东公司则租借土地的使用权兴建该楼。1949年以后,大楼为长江航运管理局所使用,目前泰国盘古银行上海分行为该建筑的使用者。大楼建于1906年,翌年建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建筑式样,1994年该建筑入选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名录。.

新!!: 上海建筑史和大北电报公司大楼 · 查看更多 »

大光明电影院

大光明电影院可以指:.

新!!: 上海建筑史和大光明电影院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上海建筑史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上海教区

天主教上海教区是天主教会在中国上海市設置的教區,是中國天主教重要的教区之一。目前分为市区、嘉青松、浦东、崇明、浦南5个总铎区。.

新!!: 上海建筑史和天主教上海教区 · 查看更多 »

外滩

外滩()是上海市中心的一个区域,由一段沿黄浦江的马路和沿路的建筑和设施构成,为上海重要的地标之一。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即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外滩沿路坐拥二十多幢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有折衷主义的,也有文艺复兴式的,还有早期现代式的,故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自上海开埠后,外滩就开始成为了上海乃至中国的金融及贸易中心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新!!: 上海建筑史和外滩 · 查看更多 »

宝兴路谒师所

宝兴路谒师所是中国上海曾经存在的一个锡克教庙宇,位于今上海市虹口区东宝兴路326号(近四川北路)。 宝兴路谒师所是上海第一座锡克教庙宇,兴建于1907年到1908年,以满足在租界内服务的信仰锡克教的印度巡捕和司阍(门卫)的宗教需求,当时他们的人数已经超过100人。宝兴路谒师所总造价为11200银两,其中3396两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拨给,8000两从印侨中筹募。这座谒师所占地1.9亩,建筑面积1134平方米,为2层红砖楼房,拱形屋顶。 1915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另在西区的戈登路巡捕房(今江宁路511号)兴建巡捕专用的谒师所,宝兴路谒师所成为司阍专用的谒师所。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上海的印度锡克教徒达到1300余人。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管公共租界后,他们陆续回国或前往香港。到1949年减少至200余人。1956年再减少至不足20人。最后在1962年宝兴路谒师所关闭。庙宇改为幼儿园,后又改为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3年,印度锡克教堂旧址被公布为虹口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新!!: 上海建筑史和宝兴路谒师所 · 查看更多 »

尚贤坊

尚贤坊是位于中國上海黄浦区的一片旧式石库门里弄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在淡水路与马当路之间,南临淮海中路。其所在地原为尚贤堂的南草坪,后改建为石库门里弄 人民网.

新!!: 上海建筑史和尚贤坊 · 查看更多 »

巴馬丹拿

巴馬丹拿(Palmer & Turner Group,P&T)曾經稱為公和洋行,是一个在远东地区历史悠久的英國投资建筑与工程事务所,服务范围包括规划设计、建筑结构以及机电工程。自1868年成立以来,该机构已经在许多亚洲城市、特别是上海和香港留下了大批风格多样的优秀作品,对于这两个城市的中心区(外滩和中环)风貌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新!!: 上海建筑史和巴馬丹拿 · 查看更多 »

巴洛克艺术

巴洛克艺术(Barocco,Baroque,Baroque)是欧洲17世纪时的一种艺术风格,运用夸张的运动性和清晰可辨的细节在雕塑、绘画、建筑、文学、舞蹈和音乐等领域来营造戏剧、紧张、繁琐、恢宏的效果。这种风格于1600年左右起源于意大利的罗马,随后便散布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 巴洛克风格的流行与成功与罗马天主教会的鼓励有关。为了回应当时兴起的宗教改革,教会在特伦托会议上决定艺术应当直接地充满感情地表达宗教主题。当时的贵族认为具有戏剧性的巴洛克建筑和艺术是一种倾倒其宾客并表达胜利、权利和控制的一种手段。带有前庭、大楼梯和豪华的会客室的巴洛克宫殿为之兴建起来。.

新!!: 上海建筑史和巴洛克艺术 · 查看更多 »

上海大厦

上海大厦,原名百老汇大厦(),是一栋位于上海虹口区北苏州路20号的历史建筑,为上海的地标建筑之一。其东临大名路,南临苏州河汇入黄浦江处的外白渡桥,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三座早期高层建筑之一。大厦地上21层,高77米,投资者是英资业广地产公司,总造价500万两。大厦由公和洋行英国建筑设计师弗雷泽(Bright Fraser)设计,新仁记等六家营造厂承建 上海市档案信息网,启建于1930年,建成于1934年。 百老汇大厦由于位于百老汇路顶端而得名(今大名路),1951年改名为上海大厦。其自从建成后都一直是上海的最佳观景台之一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此外,它还曾经拥有上海最高的餐厅和最早的楼内停车场。而且,大厦的电话号码——46260,自大厦启用后开始就从未变更。1989年,百老汇大厦成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在上海大厦是一家五星级酒店。.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大厦 · 查看更多 »

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展览中心()亦称上海展览馆,位于上海市中心静安区延安西路1000号,北靠南京西路,南面延安路高架,东起威海路林村,西到铜仁路。上海展览中心现有展览面积2.2万平方米,大小40多个多功能会议室和会议厅。南部是以序馆、中央大厅、东一馆、西一馆和西二馆所组成的展览区,北部是以友谊会堂和东二馆组成的会议区。 上海展览中心建成于1955年,原名“中苏友好大厦”,是上海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50年代上海市建造的首座大型建筑和上海的第一个展览馆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展览中心 · 查看更多 »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为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已落成的综合物业发展计划,屬於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当前为世界第二高摩天大樓、世界最高綠建築及擁有世界上第二高的觀景台(第一高為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之「雲際觀光」) 、也是現時中国第一高楼。该大廈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东泰路、银城南路、花园石桥路交界处,即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前为陆家嘴高尔夫练习场,乳山新村舊址)。地块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面为金茂大厦。 上海中心项目面积433,954平方米,建筑主体为128层,並還有地下停車場5層、裙樓、頂樓等,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在2008年11月29日進行主樓樁基開工,2016年3月15日完工。大樓內裝有重達1000噸的全球最大阻尼器「上海慧眼」,以及275台500瓦風力發電機,全球第二快電梯、秒速20公尺的電梯。此外,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 陆家嘴集团曾安排该项目進行過三次招标,其中一次招标吸引了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於最後一次招标,兩個设计方案獲得入围資格,分別為美国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築事務所「尖顶型」方案。經過評選,「龙型」方案中标,大廈细部深化设计將以「龙型」方案作為藍本,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施工图出图。.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中心大厦 · 查看更多 »

上海中国银行大楼 (外滩)

#重定向 中国银行大楼 (上海).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中国银行大楼 (外滩) · 查看更多 »

上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外滩),后曾改称东方大楼,是法资东方汇理银行(Banque de l'Indochine)在中国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楼,位于今上海外滩,南邻格林邮船大楼。大楼选址于当时上海公共租界的外滩29号,启建于1911年,由英商通和洋行设计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东方汇理银行大楼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

上海,简称沪,别称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直辖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其港口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主要产业包括商贸流通、金融、信息、制造等。上海位於中国东部弧形海岸线的正中间,长江三角洲最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北端的崇明岛处于长江入海口中,佔地面積6,340平方公里。上海市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人口2419.70万,其中本地户籍人口占59%,达1439.50万;近年来,上海市也与周围的江苏、浙江两省高速发展的多个城市共同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几大城市群之一。2017年生产总值為30,133.86億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4463.09億美元或8587.59億國際元,為世界一大經濟區域;人均生产总值則為124,571元人民幣,按同年國際匯率可兑換成18,450美元或35,500國際元,接近先進经济体20,000美元的标准。2017年上海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8,988元人民幣,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上海居民的税后月收入為1,336美元,比較其他國內一線城市為高,但較香港的2,715美元、倫敦的2,776美元、東京的2,897美元、排名第九新加坡的3,077美元、排名第二旧金山的4,817美元,以及排名第一瑞士苏黎世的5,876美元為低。 晋代,上海初步发展为一个渔港、盐产地和商贸集镇。唐代到元代,上海地区归华亭县、松江府管辖。明清两朝,上海已较为繁荣,棉纺织业发达。1843年,根据《南京条约》,上海作为通商五口之一正式开埠,由此开始上海租界的历史。上海凭借独特的政治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吸引了苏、浙、粤、皖、鲁等周边省份及外国的移民,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江南地区传统的吴越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包括開埠後的西方近现代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在民国时期,上海是亚洲最大的城市,中国最重要的工商业中心,被蒋中正评价为“中外观瞻之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实行计划经济,主要发展内陆的重工业等,西方国家也对中華人民共和國经济封锁,上海大量支援中国大陆其他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后,1990年,上海迎来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经济成长速度加快;2005年设立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贸区,也令上海经济进一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级大都市,更是中国大陆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中国财政收入的支柱城市,但目前上海正面临外地来沪人员所導致的犯罪率上升,同時人才外流、上海话及海派文化消失等问题也為上海的前景帶來隱憂。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典范,因此也拥有不少著名地标景观,包括豫园-城隍庙、南京路-外滩、陆家嘴摩天大楼天际线等。.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市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是指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建筑样式、空间格局和街区景观较完整地体现上海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的地区。上海市人民政府共确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其中中心城12片26.96平方公里,郊区及浦东新区32片约14平方公里。2016年1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又将119处风貌保护街坊列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扩大名单并予公布。2017年9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又同意将131处第二批风貌保护街坊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范围扩大名单并予以公布。.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上海市的省级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成立于1949年5月。1955年2月改组为上海市人民委员会。1979年12月,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撤销,复设上海市人民政府。.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市人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是指上海市建成三十年以上,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立博物馆

上海市立博物馆,初名上海市博物馆,创建于1933年,1937年1月正式开馆。馆址初设江湾市中心市政广场东侧府前左路(今长海路),后因战事停馆八年。1946年,在虹口四川北路1844号三楼复馆,同时更名为上海市立博物馆。1949年6月,更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后并入上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市立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立图书馆

上海市立图书馆,为中华民国早年上海特别市政府设立的上海首个公立图书馆。1931年设立于上海文庙内,1936年迁播江湾新址。1949年6月以后改建为上海市人民图书馆,最后拆分成各区级图书馆。现原上海市立图书馆将被改建为杨浦区图书馆新馆,预计最快于2017年对外开放。.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市立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是指由上海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建议名录,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并报国务院备案的市级(相当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已经公布了八批共238处。.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上海开埠

上海开埠,即1843年11月上海按照《中英南京条约》的条款,正式对外开放的历史事件。上海开埠,标志着上海进入了近代时期。同时也促进了上海的城市发展,此后100年时间里,上海由海边的县城一跃成为中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都会之一。.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开埠 · 查看更多 »

上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本列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的子列表,列举在上海市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

上海工部局大楼(The Building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坐落于上海市江西中路215号、209号、汉口路193号,是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的办公大楼。1854年7月11日,鉴于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波及苏浙沪一带,因而为了确保外国在上海的利益,从而由英、法、美三方驻沪领事召集租界纳税人组成市政委员会。1862年法方退出合作,英、美两租界于次年合并,1893年英美租界更名为公共租界,于是工部局成为公共租界范围内最高行政当局。工部局大楼也就成为实际上的上海租界市府驻地。大厦的建筑风格包括古典主义、巴洛克和文艺复兴式样,南、东、北几个立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风格。4个角都采用凹进方式。正门开在东北角,即江西路、汉口路西南转角,汉口路北就是著名的上海圣三一堂(红礼拜堂)。大厦的东南转角,即江西路、福州路路口,后来4面的建筑:都城饭店(Metropole Hotel)、汉弥尔登大楼(Hamilton House)和建设大楼(Development Building)都采用凹进方式,形成一个微型圆形广场。.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楼 · 查看更多 »

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

1933年沪西地图,其中左上角区域为越界筑路地区 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extra-settlement roads)是上海公共租界在界外修筑道路,并进而事实上取得了一定行政管辖权的附属于租界的“准租界”区域。與正式租界區不同,公共租界當局在越界築路區僅在特定的道路沿綫擁有警務權,並可對與道路有關的服務事項收取稅費,此區域的其他行政權仍屬於中國政府。 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开始于太平天国战争期间的1860年代,如著名的静安寺路(Bubbling Well Rd.)、新闸路(Sinza Road)、极斯非而路(Jessfield Road)、卡德路(Carter Road)等。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大扩展以后,绝大部分越界筑路已被并入该租界。但自1901年以后,该租界再度向外围地区大规模越界筑路,准备将这些地段列入进一步扩展的范围。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上海法租界也有較大的越界築路區,但在1914年,上海法租界獲得越界築路區的警務權和稅收權,實際上等於大规模拓展法租界,将所有越界筑路全部囊括其中。受此鼓勵,上海公共租界也计划再次拓展,计划中准备将沪杭铁路以东的越界筑路都纳入租界范围。由于袁世凯政府这时正面临反对“二十一条”群众运动的压力,没有批准这个推广租界合同。英国政府正全力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所以最终这一大片越界筑路区直到租界收回始终维持这种特殊的准租界格局。直到1925年五卅运动之后,大规模越界筑路才告一段落。 20世纪上海公共租界的越界筑路包括2大部分:沪西和沪北。共筑有大小马路接近40条,其中沪西28条。沪西越界筑路最远的地方(虹桥路西端)距离公共租界的西部边界(静安寺附近)已有10多千米。所有越界筑路所围成的区域共有47000亩(31平方千米),甚至超过正式租界的面积(33503亩,合22平方千米)。.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 · 查看更多 »

上海国际礼拜堂

国际礼拜堂(Community Church),是上海市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位于徐汇区衡山路53号 。落成于民国14年(1925年)3月8日,为一座近代哥特式砖木结构的建筑。1989年9月25日,国际礼拜堂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优秀近代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国际礼拜堂 · 查看更多 »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世紀大道100号的一棟摩天大樓,曾為中國大陸第一高樓,2014年被上海中心大廈超越,世界第七高樓、世界最高的平頂式大樓,樓高492米,地上101層,開發商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由日本森大廈公司主導興建。.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 查看更多 »

上海租界

上海租界,从1845年11月设立开始,至1943年8月结束,历时近百年。在近代历史上,上海的外国租界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也最为充分。上海租界的成立对上海和周边地区近现代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海开埠后最初共有英、法、美三国租界。1863年,英美租界合并成为上海公共租界,自此之后至1943年汪精卫政权收回租界,上海租界一直保持着上海公共租界与上海法租界鼎立的局面。.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租界 · 查看更多 »

上海特别市政府

上海特别市政府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市的最高行政机关,于民国16年7月7日成立,其依据为民国16年5月颁布的《上海特别市暂行条例》和民国17年7月颁布的《上海特别市组织法》,民国19年5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颁布《上海市组织法》,改上海特别市为上海市。上海特别市政府是上海市、区两级建--成立的开端。.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特别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上海音乐厅

上海音乐厅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延安东路西藏南路。.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音乐厅 · 查看更多 »

上海邮政总局

上海邮政总局位于上海市北苏州路276号。大楼始建于1924年,造价為320万银元。由当时沪上著名的英商思九生洋行负责设计,上海知名的余洪记营造厂负责营建。大楼拥有号称“远东第一大厅”的邮政营业厅,气势雄伟,现在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和四川路桥邮政支局所在地。.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邮政总局 · 查看更多 »

上海金城银行大楼

上海金城银行大楼是金城银行在中国上海建造的银行大楼。.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金城银行大楼 · 查看更多 »

上海老城厢

上海老城厢是中国上海的历史城区,是历史上的市中心。老城厢大约周长7公里,总面积199.72公顷,历史上曾有城墙环绕。老城厢曾是历史上上海县的县治。随着上海开埠、租界设立,老城厢成为了更大的近代上海市中心的一部分,但仍长期作为在上海的中国行政机构的所在。位于老城厢的特征性区域有:位于老城厢中部的老城隍庙、附近的古典园林豫园、位于西南部的文庙等。 除了较小的两段遗存外,上海城墙在1912年被拆除,原城墙与护城河改建为了宽阔的环形马路,即中华路(南半部)和法华民国路(北半部)(1950年中共建政后改为“人民路”),此环形马路至今仍标示着老城厢的地界。 20世纪后半叶中,老城厢基本与南市区的范围吻合,现在则并入了黄浦区。.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老城厢 · 查看更多 »

上海法租界

上海法租界(la concession française de Changhaï)是历史上法国在中国上海的租界。法租界大致位于上海市原卢湾区和徐汇区两区境内,东部狭长地带(今金陵东路及中山东二路一带)伸入原黄浦区。它是近代中国4个在华法租界中开辟最早、面积最大、也最繁荣的一个。同时也是上海的两个租界之一。.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法租界 · 查看更多 »

上海总会大楼

上海总会大楼,位于中國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2号,因上海最早的外侨俱乐部,上海总会曾于楼内而得名。上海总会大楼前后共有两代建筑,第一代建筑存在于1864年至1909年。目前现存的是第二代大楼,外观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并在细节处带有巴洛克式样。建筑内部有当时世界最长的酒吧吧台。两代大楼内曾先后举办过多场重要活动。太平洋战争时期,大楼一度转为日军征用。1949年以后,大楼曾先后为多家企事业单位使用。1971年,东风饭店在楼内开张,其二楼后成为肯德基快餐店在沪首家餐厅。2008年,希尔顿集团将其改为华尔道夫酒店。1989年,大楼成为首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上海总会大楼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大厦

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大厦,位于今上海市杨浦区上海体育学院内,1933年10月10日正式落成,作为当时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官员办公使用的大楼。.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大厦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简称中共一大会址,位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78号,是并排两幢的两层石库门里弄房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楼下客堂间举行。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中宣部公布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 查看更多 »

常德公寓

常德公寓(),原称爱林登公寓(),位于上海静安区常德路195号,靠近南京西路与愚园路。公寓在民国25年建于赫德路静安寺路,共8层,为装饰艺术派风格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其原来是意大利人拉乌尔·斐斯的房产,居住者旧时多是社会中上层人士。1994年,常德公寓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常德公寓 · 查看更多 »

丽波花园

丽波花园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一处历史住宅群,处于衡山路和吴兴路的转角处,与西湖公寓和会斯乐公寓隔路相望。因其周边为草地和花园而得名。由一幢花园住宅和一处新式里弄住宅组成。.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丽波花园 · 查看更多 »

东正教

#重定向 正教會.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东正教 · 查看更多 »

东方明珠电视塔

#重定向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东方明珠电视塔 · 查看更多 »

七宝镇

七宝镇是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西北部的一个行政建制镇。.

新!!: 上海建筑史和七宝镇 · 查看更多 »

庄俊

莊俊()中国建筑师。.

新!!: 上海建筑史和庄俊 · 查看更多 »

建业里

建业里,可以指:.

新!!: 上海建筑史和建业里 · 查看更多 »

建业里 (上海)

建业里是上海目前最大的一片石库门建筑,位于徐汇区建国西路北侧、岳阳路西侧,由中国建业地产公司建于1930年(另一说1931年至1938年),分为东弄(建国西路440弄)、中弄(建国西路456弄)和西弄(建国西路496弄)3部分,包括260幢石库门里弄房子,但是后来住进了3000居民,均为二层清水红砖建筑,拥有别致的马头风火墙和拱形券门。1994年,建业里被列为上海市市级建筑保护单位。2003年到2005年,建业里1100多户居民陆续搬迁。2007年,建业里保护、改造项目开始,计划恢复原始石库门景观,用途则为酒店式公寓及商业,此举也是引发了许多争议与质疑。波特曼控股(Portman Holdings)作为建业里的业主计划在这里开发51个石库门风格的五层别墅型私家府邸、62个别墅型酒店式公寓及其它商业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建业里 (上海) · 查看更多 »

建设大楼

建设大楼(Development Building)是中国建设银公司的总部大楼,位于今上海市黄浦区江西中路181号。1994年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建设大楼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上海建筑史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弄堂

衖堂()是上海的一种基于里弄类建筑的城市社区,指城市中某一成片街巷内的居民所组成的社区,也称“里弄”,是上海的特色文化。“弄堂”本义指此类居民区中的小巷,而“里弄”本义泛指此类居民建筑。弄堂在武汉也叫“里巷”,同时也类似于北京的胡同、南阳的夹道等。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中上海的居民房屋大多采用巷弄式的“里弄”式制,此类房屋包括排屋形式的石库门,也有成排的独栋房屋或公寓楼,成排的房屋形成称为“弄堂”的小巷。规模较大的居民区内还有支弄,汇总到总弄连通街道。弄堂建造时大多拥有“XX弄”、“XX里”、“XX坊”、“XX村”或“XX新村”之类的名称,如“兴仁里”、“平安里”等,成为此弄堂社区的名称。 “衖堂”名称初见于19世纪后半叶。当时的一种说法是此名来自于“弄唐”:“弄”是宫中之路,而“唐”是庙中之路,因此“弄唐”(“衖堂”)是房屋之间的小路。 在20世纪末以前,绝大多数上海居民生活在“弄堂”内,因此弄堂生活孕育了特殊的生活文化,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上海城市改造建设,弄堂和弄堂文化正在逐渐减少。 武汉汉口的類似居民建築也叫“里弄”建築,此類建築區域中的巷弄也叫“衖堂”。衖堂式居民區在武汉却得到了较好保留。.

新!!: 上海建筑史和弄堂 · 查看更多 »

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

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山顶的大型天主教堂,是天主教乙级宗座圣殿和中国天主教著名的圣母朝圣地。.

新!!: 上海建筑史和佘山进教之佑圣母大殿 · 查看更多 »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一度被称天主之母堂,俗称徐家汇大堂或徐家汇天主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58号。该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1960年时,该教堂成为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教堂曾经遭受严重损毁并被挪作他用;1979年得到整修,并于当年11月恢复宗教功能。以“徐家汇天主堂”为名称,该教堂于1989年9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后于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徐家汇公园

徐家汇公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东北侧,北起衡山路,南到肇嘉浜路,西临天平路,东面宛平路,面积约为8.47万平方米。 徐家汇公园是为了配合徐家汇商务开发、改善生活环境和空气质量建造的人工绿地。由加拿大蒙特利尔W.A.A景观设计事务所和上海园林设计院设计。分為三期建设,第一期為原大中华橡胶厂區,占地3.3公顷,保留了建于1926年的大烟囱並設置了长近200米的景观天桥。第二期为原中唱上海分公司,占地3.7公顷,保留法式红楼及百年古树。第三期工程占地1.47公顷,将設置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等体育健身設施。公园構思参照上海市地理将湖泊设计成黄浦江的形状,架设象徵徐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桥豫园景观。 绿化上肇嘉浜路天平路入口广场主要种植上海市花白玉兰、广玉兰、紫薇、梅花、海棠等;天平路一侧种植香樟、女贞、杜英。入口广场的东北侧有樱花林、白玉兰、紫玉兰、桂花等。天桥两侧有香樟密林,也有疏林及木本绣球形成的花道,水中栽植水生鸢尾、睡莲等水生植物,河滨乔木有垂柳、枫杨等。老城厢以花灌木为主。衡山路一侧有悬铃木的林荫道。 公园有多个雕塑,如“亚洲第一飞人”刘翔的跨栏雕塑。另外一个雕塑是雕塑大师设计的新一代雕塑,于2007年4月6日落址于本园,由法国人士柴立伟女士捐赠。法国马赛市政府还曾赠送来一个名为“希望之泉”的雕塑,作为中法文化交流年礼物。其高9米,宽6米,坐落在面积达240平方米的喷水池内。该雕塑是根据马赛市原名雕塑,在上海另外复制的。.

新!!: 上海建筑史和徐家汇公园 · 查看更多 »

徐光启墓

徐光启墓是明末大臣、学者、天主教教友领袖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至1633年11月10日)及其部分亲属的墓地,位于中國上海徐家汇今光启公园北侧,占地3,000平方米,高2.2米,为椭圆形大墓。 崇祯七年(1634年)以一品官规格赐域赐葬,派专使护灵柩归葬上海,因时局不靖,暂厝于上海县城大南门外的双园别墅;崇祯十四年(1641年)营葬于松江府上海县高昌乡二十八保六图西南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天主教江南代牧区重修增建。曾一度被荒废,甚至变成菜园;1957年时一度重建。“文化大革命”时,变成了露天仓库,后遭到严重毁坏;1983年再次重修。2003年根据1903年墓制重修,后得到良好的维护。 1959年5月26日及1977年12月7日,徐光启墓先后两次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徐光启墓 · 查看更多 »

徐汇区

徐汇区()是中國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因明末大臣、学者、天主教教友领袖徐光启及其后代居住于此而得名。面积54.93平方千米,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户籍人口909,294人,常住人口1,085,130人。邮政编码200030。区人民政府驻漕溪北路。 辖区内有多所高等学校,包括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专业特色显著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医科大学,以及著名艺术院校上海音乐学院等,学科涵盖文、理、工、商、医、法、师范、艺术等,为上海科教文化最齐全最集中之地区,被誉为“上海科教文化核心区”。 上海市徐匯中學為徐汇区實驗性示範性中學,其建筑古蹟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徐汇区 · 查看更多 »

徐汇新村

徐汇新村,是中国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上的一批高层居民楼的统称,属徐家汇街道管理。 徐汇新村于1975年6月20日动工修建,竣工于1976年12月,共由9栋南北向沿漕溪北路的高层居民大楼组成,其中北部有3幢16层(1994年加层至17层)居民大楼,南部有6幢13层(1994年加层至14层)大楼,总建筑面积共计7万多平方米。作为上海市第一批居民住宅高楼,这在文革时期的七十年代还是非常少见的。徐汇新村曾经在1994年以及2007年经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整修。2015年,徐汇新村作为上海建设较早的高层居民住宅,被列入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徐汇新村附近有上海体育馆、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华亭宾馆、徐光启墓等,距徐家汇商业中心仅1千米。.

新!!: 上海建筑史和徐汇新村 · 查看更多 »

德义大楼

德义大楼(),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石门二路口,同孚大楼的斜对面,是上海较早设单身宿舍的公寓大楼。建筑建于1930年,由英商克明洋行(Cumine &Milne)设计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德义大楼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德义大楼 · 查看更多 »

德和洋行

德和洋行(Lester,Johnson&Morriss)曾经是上海最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1913年,由英国侨民、地产商雷士德(Henry Lester,1840-1926)、马立师(Gordon Morriss,即今瑞金宾馆1号楼旧主人)和约翰逊(George A.Johnson)合伙组建。.

新!!: 上海建筑史和德和洋行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

俄罗斯联邦驻上海总领事馆(Генеральное консульство России в Шанхае),原称“俄罗斯帝国领事馆”、“苏联领事馆”,1991年改称现名。总领事馆坐落于苏州河口的虹口区黄浦路20号,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而领事馆的对面则是著名的礼查饭店。目前总领馆主要负责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的签证和外侨事务。.

新!!: 上海建筑史和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馆 · 查看更多 »

圣尼古拉斯堂

#重定向 上海圣尼古拉堂.

新!!: 上海建筑史和圣尼古拉斯堂 · 查看更多 »

圣母大堂

“罪人之保障——圣母”主教座堂(Кафедральный собор иконы Божией Матери «Споручница грешных»),通称圣母大堂,原为东正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奉圣母玛利亚为主保,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新乐路(原法租界亨利路)55号,今襄阳公园西侧。.

新!!: 上海建筑史和圣母大堂 · 查看更多 »

嘉道理爵士公馆

嘉道理爵士公馆,俗称为大理石宫。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现为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所在地。始建于1924年,占地达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00平方米。曾是英籍犹太富商,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及半岛酒店创始人埃利·西拉斯·嘉道理爵士的私人住宅。因为整幢房屋通体使用大理石作为建材,因而被称作为“大理石宫”。.

新!!: 上海建筑史和嘉道理爵士公馆 · 查看更多 »

克莱门公寓

克莱门公寓()曾称森內饭店,现称玉门公寓,位于今中國上海市徐汇区复兴中路1363号,处于原辣斐德路西首,为一法国式公寓里弄小区。公寓于民国18年(1929年)竣工,为文艺复兴式英伦亚当风格建筑。1994年,克莱门公寓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今公寓为普通民宅,地处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内。.

新!!: 上海建筑史和克莱门公寓 · 查看更多 »

国际饭店

国际饭店(Park Hotel)位于中國上海黄浦区人民广场附近南京西路北侧与黄河路西侧的转角处,建成于1934年,是上海的一座著名老饭店,為上海滩於1930年代至1940年代的地标之一,也是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系的原点所在地。自该饭店建成以来,建筑内部的装潢经过多次更改,所有权也曾有更换。2006年5月25日,国际饭店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国际饭店 · 查看更多 »

倍高洋行

倍高洋行(Becker&Baedeker)是早期上海不多的非英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由毕业于慕尼黑大学的德国建筑师倍高(H Becker)和C Baedeker合伙组建。倍高于1899年来到上海。倍高洋行除了在上海,还在远东的青岛、天津、汉口、北京、神户、汉城等地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以后,德国势力退出远东,倍高洋行也结束了在华业务。.

新!!: 上海建筑史和倍高洋行 · 查看更多 »

石库门

石庫門()是一種上海独特的建築風格,也是近现代上海民居的主要形式。其是從传统的江南民居建築式样和英国传统排屋建築式样融合演變出來,故而是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石库门是里弄式住宅的一种,共分为新老两种形式,而老式石库门还有早后期之区别。同时石库门里弄也有别于上海的其他里弄形式,例如同时期的广式里弄和之后的新式里弄,是上海开埠后租界时期的独特产物。 石库门里弄住宅多分布在原上海公共租界(即今上海黄浦区、静安区中北部、虹口区南部和杨浦区南部等)、上海老城厢(即原上海南市区)和原上海法租界(即今上海徐汇区、原卢湾区、静安区南部)。同时,从上海发源的石庫門建筑也在20世纪前半叶在中国其它地区出现,例如汉口的英租界、法租界和德租界等地。汉口江滩等地至今仍旧保存了一些石庫門建筑。 石库门建筑作为曾经上海城区最主要的民居建筑形式,见证了上海近一个半世纪翻天覆地的变迁。近些年来,随着上海经济发展及市区开发的需要以及民众生活水准的改善,大量石库门弄堂狭窄,缺乏卫生设施且年久失修,导致居住状况恶劣而开始作为旧城区改造的一部分逐渐被拆除。截止至2015年,上海有较为完整的石库门风貌街坊173处,共有里弄1900余处。其中,只有51处被列入“上海历史文化风貌街坊”,而只有更小的一部分因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而获得明确的保护地位,故而使不少民众对石库门的未来产生疑虑,也激起了社会上的不少讨论。现在,石库门已经不只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上海文化的象征,例如新天地和田子坊就成为了现在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地标。.

新!!: 上海建筑史和石库门 · 查看更多 »

玛礼逊洋行

玛礼逊洋行是上海最早的一个上规模的建筑设计事务所,由英商创立。1885年,由英国工程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副总董玛礼逊(Gabriel James Morrison)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RIBA)成员格兰顿(F.

新!!: 上海建筑史和玛礼逊洋行 · 查看更多 »

琐罗亚斯德教

瑣羅亞斯德教(波斯文:زرتشتی‌گری),伊斯兰教诞生之前中东和西亚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因信徒在火前祷告而又得名为拜火教,在中国称为「--教」或「白頭教」。 琐罗亚斯德教的思想屬西方理論定義下的二元论,有學者認為它對犹太教以及后来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影响深远。琐罗亚斯德教的神“密特拉”也进入到罗马帝国以及印度的佛教的宗教之中,现今西方圣诞节即为密特拉节。目前此教在伊朗偏僻山区和印度孟买一带的帕西人(又譯作巴斯人)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力。 此教的创始人是琐罗亚斯德,出身于米底王国的一个贵族骑士家庭,20岁时弃家隐居,30岁时聲稱受到神的启示,破斥当时的多神教,宣说拜火教,但受到当时的多神教祭司的迫害。直到42岁时,阿契美尼德帝國的宰相娶他女儿为妻,将他引见国王,琐罗亚斯德教才在波斯迅速传播,77岁时他在一次战争中,在神庙中被杀身亡。另有說法琐罗亚斯德的生存年代要更早,瑣羅亞斯德教也非他首创,有源自更遠古的繼承。.

新!!: 上海建筑史和琐罗亚斯德教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上海建筑史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美琪大戏院

美琪大戏院(Majestic Theatre),位于上海静安区江宁路、奉贤路口,现在是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影院占地2650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新!!: 上海建筑史和美琪大戏院 · 查看更多 »

百老汇大厦

#重定向 上海大厦.

新!!: 上海建筑史和百老汇大厦 · 查看更多 »

青浦区

青浦区是上海市的市辖区,区名因青龙镇而得名,原为青浦县。位于上海市西部淀山湖畔,西侧毗连苏州市的吴江区与昆山市,南侧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省嘉善县相接,北部连接嘉定区,东侧为闵行区。全区总面积668.54平方千米,至2016年常住人口121.5万人,户籍总人口47.8万人。 青浦自明嘉靖二十一年起置县,县治初在青龙镇。后一度撤县,万历元年复置后,县治改设唐行镇(今盈浦街道境内)。1958年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1999年撤县设区。 青浦水系丰富,农业较发达。区内白鹤镇是西气东输管道的终点。 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福泉山遗址和江南水乡古镇朱家角镇。亦有近年来在淀山湖边新建的大观园和东方绿舟公园等。.

新!!: 上海建筑史和青浦区 · 查看更多 »

静安区

静安区()是中國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全区面积37.37平方公里,与6个区接壤。区境东与黄浦区、虹口区交界,西与长宁区、普陀区为邻,南与徐汇区衔接,北与宝山区毗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户籍人口305,766人,常住人口246,788人。原闸北区并入后,户籍人口999,178人,常住人口1,077,284人。如今,静安区依然是上海市最重要的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并是全市公认的“高品位的商业商务区”和“高品质的生活居住区”。2015年11月4日,上海市政府举办“撤销闸北区静安区建制 设立新的静安区大会”,宣布静安区与原闸北区合并。.

新!!: 上海建筑史和静安区 · 查看更多 »

静安别墅

静安别墅,是位于上海静安区的一片新式里弄住宅,曾被称为“小上海”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住宅北临南京西路,南临威海路,西临陕西北路,东临茂名北路。静安别墅是上海最大型的新式里弄 东方网,由高观四设计施工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于民国21年建成,因地处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故而得此名。1994年,静安别墅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演员郑小秋从1936年便开始在静安别墅182号居住直至其1989年逝世。此外,电影色,戒也曾在此取景。.

新!!: 上海建筑史和静安别墅 · 查看更多 »

衡山宾馆

衡山宾馆(英语:Hengshan Picardi Hotel),旧称毕卡第公寓(I.S.S. Picardie Apartments),是一座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534号(原法租界西部)的五星级涉外宾馆,毗邻徐家汇商圈和上海市委办公厅,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接待中外贵宾的指定宾馆,1955年前为上海高档住宅公寓。.

新!!: 上海建筑史和衡山宾馆 · 查看更多 »

装饰风艺术

装饰風艺术(Art Decoratifs,簡稱:art deco),另有“装饰派艺术”、“装饰艺术”、“艺术装饰风格”、“装饰艺术风格”等等译名。装饰风艺术(Art Deco) 名字取自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艺术装饰工业展,是法语Arts Décoratifs的简称,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装饰风艺术的多种风格已经出现在巴黎和布鲁塞尔。 “装饰艺术”是一种芜杂的风格,其渊源来自多个时期、文化与国度。从纵向的角度说,装饰风艺术似乎继承新艺术而来;从横向上看,它又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蓬勃发展的现代运动并行发展并互相影响,尽管两者存在着本质分歧。一般说来,现代主义设计带有精英主义的、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立场,强调为大众服务,尤其是强调为中下阶层的劳动者服务,对装饰本身兴趣并不大,甚至怀有痛恨的态度。装饰风艺术却继承并维护了长期以来为赞助人服务的传统,其设计面向的对象是富裕的上层阶级,所采用的材料是精致、稀有、贵重的,尤其强调装饰别致优雅,与上层阶级的品味相符合。参阅: 装饰风艺术影响了建筑,家具,珠宝,时装,汽车,电影院,火车,海洋轮船和日常用品的设计,如收音机和吸尘器。Hillier 1968, p. 12.Art Deco是法文Arts Décoratifs的缩写,来自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现代艺术装饰工业展(国际现代装饰和工业艺术展)。它将当时精湛工艺和丰富材料与现代主义风格相融合。在其鼎盛时期,装饰风艺术代表了奢华,魅力,繁荣和对社会和技术进步的信心。 装饰风艺术是是多种风格的结合体,作品本身可能是相互矛盾的,通过对现代的渴望而结合在一起。最开始,装饰风艺术深受立体派大胆的几何形式的影响,随后,野兽派和俄派芭蕾的鲜艳色彩,路易菲利普和路易十六时代最新的家具工艺,甚至来自中国和日本、印度、波斯、古埃及和玛雅艺术都浇灌了这个新兴的风格。它以精妙的技巧、罕见和昂贵的材料闻名,例如乌木和象牙。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纽约的克莱斯勒大厦也是装饰风艺术的代表。 20世纪30年代,在大萧条时期,装饰风艺术风格变得更加柔和,镀铬,不锈钢和塑料等新材料开始被使用。这种新风格名为摩登艺术(Streamline Moderne),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它最具代表性的特点是弯曲形状和光滑,抛光的表面。装饰风艺术称得上是第一批真正的“国际化”的艺术风格,但是它的辉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就结束了,现代主义和建筑中的“国际风格”等更加简洁的风格更占主导地位。 “装饰艺术”是一種重裝飾的藝術風格,同时影响了建筑设计的风格,它的名字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现代工业和装饰艺术博览会”(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Art Deco这个词虽然在1925年的博览会创造,但直到1960年代对其再评估时才被广泛使用,其实践者并没有像风格统一的设计群落那样合作。 它被认为是折衷的,被各式各样的资源而影响:.

新!!: 上海建筑史和装饰风艺术 · 查看更多 »

西湖公寓

西湖公寓,原称华盛顿公寓(),位于上海徐汇区衡山路303号,处于衡山路与高安路口的三角地带,是一幢外表呈湖绿色的历史建筑。公寓在民国17年竣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更名为西湖公寓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华盛顿公寓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今公寓为普通民宅。 其曾经被维克多·沙逊旗下的新沙逊洋行拥有,后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沙逊转卖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此外,李世济之父李乙尊和严仁美都曾在西湖公寓居住过。.

新!!: 上海建筑史和西湖公寓 · 查看更多 »

马勒住宅

#重定向 马勒别墅.

新!!: 上海建筑史和马勒住宅 · 查看更多 »

马海洋行

海洋行(Moorhead&Halse)曾经是上海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1907年,由英国工程师Robert Bradshaw Moorhead和Sidney Joseph Halse合伙组建。马海洋行在上海的活动持续了很长的时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新!!: 上海建筑史和马海洋行 · 查看更多 »

高层建筑

#重定向 高层建筑物.

新!!: 上海建筑史和高层建筑 · 查看更多 »

豫园

豫园座落于中国上海市黄浦区,原上海老城厢东北部,北靠福佑路,东临安仁街,西南有城隍庙、豫园商城,是建于明朝时期的古典园林。豫园建于1559年,最初是四川布政使潘允端的私人园林,他建造此园林的目的是“愉悦老亲”,而“愉”和“豫”意思相通,故而得名豫园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新!!: 上海建筑史和豫园 · 查看更多 »

贝轩大公馆

贝轩大公馆是中国上海的一座城市文化遗产古典酒店,位于静安区南阳路170号。.

新!!: 上海建筑史和贝轩大公馆 · 查看更多 »

鸿德堂

鸿德堂(Fitch Memorial Church)是中国上海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这是一座青砖砌筑的中国古典式样的教堂建筑,留下了1920-1930年代中国基督教本色运动的痕迹;同时,这座教堂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59号——在租界时代属于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地段,使得它走过了独特的历史轨迹。.

新!!: 上海建筑史和鸿德堂 · 查看更多 »

黄浦区

浦区,上海市市辖区之首,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上海市建成区中心,西部陆地与静安区及徐汇区接壤,北依苏州河与虹口、闸北两区相隔,东部、南部与浦东新区隔黄浦江相望。目前,黄浦区总面积为20.54平方公里,辖下10个街道。至2010年,境内总人口约为90余万人。 上海开埠前,黄浦区所在的地区属松江府上海县高昌乡,上海县治所亦在此地。自北宋熙宁年间以后逐渐形成聚落,至南宋咸淳年间始建上海镇,隶华亭县。1291年起,上海镇更为上海县后,县治仍设于境内。至1843年以前,此地已成为内外贸易的重镇,尤以十六铺一带为甚。1845年后,境内北部分别设立上海英租界和上海法租界,英租界后又发展成为公共租界。境内的北部与西部逐渐成为上海近代发展的重心。经过百多年的发展,境内基本形成今日的城市风貌。.

新!!: 上海建筑史和黄浦区 · 查看更多 »

龙华塔

龙华塔,位于中國上海市徐汇区,是一座八角砖木塔,据传最早建于三国时期,现存塔结构建成于北宋。该塔在历史上进行过多次整修,但在历代整修过程中被添加了大量非宋代风格的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些后来添加的结构被先后拆除,并依照宋代风格重建,基本恢复了塔的原貌。1959年5月26日和1977年12月7日,该塔先后两次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龙华塔 · 查看更多 »

范文照

范文照(英文:Robert Fan ,),广东省顺德县人 ,ABITARE,中国著名建筑师,曾於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为国民政府及社会公众设计了一批建筑,其中包括后来作为行政院的铁道部大楼等。1942年以后主要服务於香港地区,设计了包括崇基学院在内的一批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范文照 · 查看更多 »

闵行

闵行,可以指代:.

新!!: 上海建筑史和闵行 · 查看更多 »

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

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又名董家渡天主堂,是20世纪50年代前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上海市黄浦区董家渡路185号,是中国第一所能容纳2000人的大型天主教堂。 1844年签订的中法《黄埔条约》规定天主教可以在通商口岸公开传教和建造教堂。1847年11月21日,意大利传教士罗伯济主教主持了董家渡天主教江南代牧区主教座堂的奠基礼,到1853年4月4日圣枝主日正式开堂。该堂奉16世纪耶稣会派到东亚的第一个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为主保。教堂的设计者是范廷佐神父,仿照罗马耶稣会总会的圣依纳爵大教堂建造,属于巴罗克风格。教堂正立面有彼得和保罗雕像。堂内几根周长10米的巨柱,和中国式样的莲花、仙鹤图案,都相当特别。堂前院内有三圣亭。 该堂周围居住着上海最早一批信奉天主教的教友,太平天国时期,许多以沙船业为生的教友迁至董家渡。1933年,该堂开始由中国籍神父管理,各堂口神父都在此“避静”、“歇夏”,年老的神父在此疗养。 1966年,董家渡教堂被关闭,“文革”期间,被工厂当作仓库占用。1982年仅归还附属房屋100平方米,因陋就简恢复弥撒。1984年,恢复了大堂的大部分,由李思德主教主持复堂大礼弥撒。2000年5月1日,大堂全部归还,修缮后,9月17日由金鲁贤主教主持复堂大礼弥撒。 1993年7月14日,董家渡天主教堂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董家渡圣方济各沙勿略堂 · 查看更多 »

邬达克

邬达克(Ladislav Hudec,Hugyecz László,)是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上海一位有影响的匈牙利籍斯洛伐克建筑师,其设计的许多重要作品,现在都列为优秀近代建筑。 邬达克为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1893年1月8日生于匈牙利王国(今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一个富裕的斯洛伐克人家庭。自1911年至1914年在布达佩斯皇家学院学习建筑学Warr, Anne: Shanghai Architecture, The Watermark Press, 2007, ISBN 978-0-949284-76-1,毕业后当选匈牙利皇家建筑学会会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应征入伍,在1916年被俄国哥萨克骑兵俘虏,送往西伯利亚的监狱。1918年,正在白军和红军的血腥内战如火如荼之际,在被转移经过中国边境附近时,他跳下正在行驶的火车逃生,冒险进入中国境内,前往上海,在那里加入美国建筑师事务所克利(Curry)洋行,学习英语和汉语。1922年在上海与吉塞拉迈耶结婚。1925年独自开业,由于其才华和艺术感受力,很快成为上海较知名的建筑师之一。1947年他离开上海后,前往瑞士卢加诺定居,后去罗马。1950年他移居到美国加州伯克利,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在1958年地震期间,他死于心脏病发作。1970年,他被埋葬在斯洛伐克班斯卡-比斯特里察的一个新教墓地。 从1918年到1941年,邬达克至少在上海留下了37件建筑作品,其中包括一些上海最著名的建筑物,例如市中心跑马厅(人民广场)附近的慕尔堂、国际饭店和大光明大戏院,但其作品始终未能跻身上海外滩这一重要建筑物展示地。他也免费设计了一系列教会建筑物。他的建筑创作风格,也从早期的20世纪初流行的新古典主义,逐渐过渡到后期的装饰艺术风格和现代风格。虽然其中一些建筑物已经消失,但是许多仍然存在,现在都列为优秀近代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邬达克 · 查看更多 »

锡克教

锡克教(旁遮普语:ਸਿੱਖੀ ,意解「信徒」;英语:Sikhism)是一種萬有在神論的印度宗教,以《古魯·格蘭特·薩希卜》為經典。錫克教在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是現存其中一個最年輕的宗教,目前在全世界有2500萬教徒,大部分居住在印度旁遮普邦。.

新!!: 上海建筑史和锡克教 · 查看更多 »

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又稱金茂大樓,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樓高420.5米,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樓、中國大陸第10高樓(截至2015年)。大廈於1994年開工,1998年建成。全楼在地上共88層,再加上尖塔的樓層共有93層,地下则3層,全部的面积为27萬8707平方米。楼中有130部電梯與555間客房。该大厦是上海的一座地標,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國塔型風格與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它由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前任设计合伙人亚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设计。金茂大厦由金茂集团拥有。该楼日常维护费用为每日100万人民币。.

新!!: 上海建筑史和金茂大厦 · 查看更多 »

通和洋行

英资通和洋行(Atkinson&Dallas Architects and Civil Engineers Ltd)曾经是20世纪初上海重要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有实力的地产公司之一。1898年,由英国侨民Brenan Atkinson(1866年-1907年)和Arther Dallas合伙组建。 业务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新!!: 上海建筑史和通和洋行 · 查看更多 »

陈植

植可以指.

新!!: 上海建筑史和陈植 · 查看更多 »

陆家嘴

陆家嘴可以指:.

新!!: 上海建筑史和陆家嘴 · 查看更多 »

陕南村

陕南村也称陕南邨,曾称亚尔培公寓或金亚尔培公寓(King Albert Apartments),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陕西南路151-187号的一处公寓里弄,处于陕西南路、复兴中路路口的东北角,毗邻上海文化广场。1994年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陕南村 · 查看更多 »

松江唐经幢

松江唐经幢,又称松江唐代陀罗尼经石幢,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小学内,为上海市境内现存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建成于公元859年,此后因年久失修加之风化等缘故而发生倾斜,1963年时被修复,1988年1月13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松江唐经幢 · 查看更多 »

步高里

步高里()是位于中国上海黄浦区的一片旧式石库门住宅群,昔日法租界亚尔培路和福履理路交界处,是上海非常少见的整组建筑保存较完整的里弄住宅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1930年由法商投资,中國建業地產公司設計并施工。步高里有两中国古典牌楼,为其特色之一。步高里法文名称得名于法国的勃艮第地区。 作家巴金曾居住在步高里52号,并在这里创作了《海的梦》等作品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1989年9月,步高里被列为第一批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和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上海建筑史和步高里 · 查看更多 »

永嘉新村

永嘉新村是位于上海徐汇区永嘉路580弄的一片现代式公寓里弄住宅,由交通银行投资建造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新!!: 上海建筑史和永嘉新村 · 查看更多 »

江湾体育场

#重定向 江湾体育中心.

新!!: 上海建筑史和江湾体育场 · 查看更多 »

江海关

江海关,清朝始设负责对外贸易实务的行政官署,前身为市舶司,后为上海海关。江海关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始设于松江府华亭县境内的漴阙(今上海市奉贤区境内漴缺),后移驻上海县县城宝带门内。现在位于上海外滩13号的江海关大楼,毗邻英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楼。.

新!!: 上海建筑史和江海关 · 查看更多 »

汇中饭店大楼

汇中饭店大楼()后曾为和平饭店南楼,今为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是位于上海外滩19号,南京东路与中山东一路口的一幢文艺复兴式样历史建筑。大楼建于1906年,由英资玛礼逊洋行的司各特(Walter Scott)设计,华资王发记营造厂承建,于1908年开业。建成后,高30米,共6层,砖木结构,是上海租界内著名的外资饭店,也是上海和中国最早安装电梯的一幢建筑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新!!: 上海建筑史和汇中饭店大楼 · 查看更多 »

汇丰银行大楼 (外滩)

#重定向 滙豐銀行大樓 (上海).

新!!: 上海建筑史和汇丰银行大楼 (外滩) · 查看更多 »

沙逊大厦

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曾經为华懋饭店,今为和平饭店,為位于中國上海外滩20号(南京东路口)的历史建筑,也是上海的地标之一,曾被誉为“远东第一楼”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其是由当时维克多·沙逊拥有的英资新沙逊洋行下属的华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40万元,兴建的一幢9层大楼(局部13层),建成时是外滩最高的建筑物。建筑委托公和洋行设计,华商新仁记营造厂承建,在1926年启建,并于1929年9月5日落成。它的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多年来都是外滩的一个显著的标志,且其也是外滩第一座用花岗石做外墙的建筑。 建成后,沙逊大厦的五至九层是华懋饭店。1956年,华懋饭店改为和平饭店营业。1989年,沙逊大厦被评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1991年到1994年,和平饭店连续4个年度被评为“世界最著名饭店”。现在,沙逊大厦仍为上海和平饭店,但由加拿大运营。.

新!!: 上海建筑史和沙逊大厦 · 查看更多 »

涌泉坊

涌泉坊(Bubbling Well Lane)是一条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静安区愚园路395弄4-24号的新式里弄,与愚谷村相邻。其兴建于1934年,由杨润玉、杨元麟、周济之共同设计,久记营造厂承建,建成于1936年 上海地方志办公室.

新!!: 上海建筑史和涌泉坊 · 查看更多 »

淮海大楼

淮海大楼原名皇家公寓、帝国公寓或恩派亚大厦(Empire Mansions),是位于中國上海市徐汇区淮海中路1326号的一处历史公寓住宅,处于淮海中路、常熟路路口东北角,与愉园公寓隔常熟路相望。.

新!!: 上海建筑史和淮海大楼 · 查看更多 »

朱家角镇

朱家角镇,是上海市青浦区下辖的一个镇。旧称珠溪镇、珠街阁,俗称角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1990年12月21日,朱家角乡并入。2001年,沈巷镇并入。总面积138平方公里(含水域),户籍人口5.93万人(2008年)。1991年2月上海市政府公布朱家角镇为上海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63.4亿元。.

新!!: 上海建筑史和朱家角镇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上海建筑史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新古典主义建筑

新古典主义建筑是一种建筑风格,由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新古典主义运动而产生,作为对洛可可风格反构造装饰的反动,以及后期巴洛克中一些仿古典特征的副产物。其纯粹的形式,主要源自于古希腊建筑和意大利的帕拉第奥式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新古典主义建筑 · 查看更多 »

新天地

新天地(),是一个保留上海本土文化的旅游景点,也是艺术家和外籍人士聚会的时尚场所。.

新!!: 上海建筑史和新天地 · 查看更多 »

新教

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基督新教,是西方基督教中不屬於天主教體系的宗派之統稱,源於16世紀神學家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運動,與天主教、東正教並列為基督宗教三大分支。一些既不屬於天主教,亦與歐洲宗教改革沒有歷史淵源的教會,例如無宗派教會,也被視為新教,Pew Research Center,2011。新教強調「因信稱義」,認為人要得到上帝拯救,唯獨憑藉信心曾祖漢,,全國宗教資訊網,「新教有別於天主教,可以從新教在某些教義和神學的前提上看得出來,馬丁·路德在公元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的運動,他的神學思想起點源於個人的經歷,到底面對公義的神時,人要如何才能夠被接納呢?「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 through faith)是路德也是新教的關鍵教義,意思是因著信心的緣故,神把人當作義人(稱義),不是人本身有什麼值得討神喜悅的,而是公義的神在審判的時候不再看人的不完全,而只看到信心的對象,即耶穌基督,雖然世人都無法過一個完美的一生在神面前被稱為義,但是神的兒子耶穌基督過了完美的一生得著了「義」的地位,信徒只要藉著信靠耶穌基督,這個耶穌基督的義就被轉撥到我們身上,因此,神是因著耶穌基督的緣故,稱那些相信之人為義人。」而不是靠善行南亞路德會,《信仰立場》,頁7:「人藉著信心(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便可得著這救恩。『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WELS Topical Q&A: 。新教以《聖經》為信仰之唯一依據,反對天主教聖統制WELS Topical Q&A: Jenkins, Paul (2014), 約翰•加爾文:《基督教要義》(卷三),頁149,更相信所有信徒都具有祭司的職分。新教各宗派在聖餐觀等神學問題持不同看法,但普遍以「五個唯獨」為信仰核心思想。 對新教的稱呼,源自拉丁文「protestatio」,意為「抗議」,源於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宣布馬丁·路德為異端之後所引起的強烈抗議。其實在馬丁·路德之前已經有多位宗教改革家嘗試改革甚至脫離天主教會,但最後直至路德才獲得成功。16世紀路德宗信仰由德國傳入丹麥、挪威、瑞典、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冰島,另一位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的思想亦傳入匈牙利,荷蘭,蘇格蘭,瑞士和法國。同時期,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帶領當地教會脫離天主教會獨立,亦開展了英國宗教改革運動。 新教成功發展出其獨特文化,為人類在教育、人文 、科學、政治和社會秩序、經濟、藝術等領域帶來重大貢獻。Karl Heussi, Kompendium der Kirchengeschichte, 11.

新!!: 上海建筑史和新教 · 查看更多 »

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建筑是在公元14世纪在意大利随着文艺复兴这个文化运动而诞生的建筑风格。基于对中世纪神权至上的批判和对人道主义的肯定,建筑师希望借助古典的比例来重新塑造理想中古典社会的协调秩序。所以一般而言文艺复兴的建筑是讲究秩序和比例的,拥有严谨的立面和平面构图以及从古典建筑中继承下来的柱式系统。.

新!!: 上海建筑史和文艺复兴建筑 · 查看更多 »

摩西会堂

摩西会堂(Ohel Moshe Synagogue)是中国上海现存的两座犹太会堂之一 ,位于虹口区提篮桥地区的长阳路62号(靠近舟山路口),现亦在原址修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Shanghai Jewish Refugees Museum)。.

新!!: 上海建筑史和摩西会堂 · 查看更多 »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12月开始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是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策。改革由邓小平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推动,在1978年召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提出。這一決策改变了中国大陆自1949年后经济上逐渐对外封闭的情况,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高速发展。 1978年前,中国大陆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和管理社会资源。改革开放以两个阶段引进市场经济原则。第一阶段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进行,主要涉及废除农业集体制度、对外资开放本地市场和允许本地企业家开创事业,但大部分工业仍然由国家拥有和营运。第二阶段于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进行,其政策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国有企业承包制度,政府不再控制物价,并废除部分保护主义政策。尽管如此,国家仍然控制银行业和石油工业等基本行业。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陆的市场快速增长,2017年中国7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私募市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占世界经济1%到现在的15%,仅次于美国的21%,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全球第一;世界最大贸易国;第一大工业国家;现在中国每年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以上。40年来,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亿多贫困人口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新!!: 上海建筑史和改革开放 · 查看更多 »

慕尔堂

慕尔堂是中国上海市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由美南监理会创建,后来加入卫理公会,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后改名沐恩堂。 慕尔堂位于上海的闹市中心——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汉口路西口),正面向西,正对着上海跑马厅——今上海人民广场。1929年,监理会将汉口路云南路口的原址卖给人开扬子饭店,而在西侧西藏路口的中西女塾(已经迁往西区忆定盘路)原址上动工兴建新堂,由匈牙利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建筑面积3138.5平方米,于1931年落成。教堂两边回廊上有楼,供唱诗班用。大堂仿哥特式,内顶部及四周门窗皆呈尖拱形。红砖外墙。 Category:黄浦区新教教堂 Category:上海民国建筑 Category:邬达克.

新!!: 上海建筑史和慕尔堂 · 查看更多 »

拉结会堂

拉结会堂(Ohel Rachel Synagogue),又名西摩路会堂,是中国上海现存的两座犹太会堂之一,位于静安区陕西北路500号(新闸路口东南侧)。.

新!!: 上海建筑史和拉结会堂 · 查看更多 »

曹杨新村

曹杨新村是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的一片工人新村住宅区,包括曹杨一村至曹杨九村九个工人新村。新村始建于1951年,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处于中山北路以西,曹杨路以南。.解放日报.东方早报2005年,曹杨新村中最早建成的曹杨一村被列为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新!!: 上海建筑史和曹杨新村 · 查看更多 »

思九生洋行

英资思九生洋行是20世纪初上海重要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原有2名主要合伙人:R S Stewardson和H M Spence。1920年代,他们在上海和汉口等地留下了一批经典作品。1930年代,H M Spence加入马海洋行,Stewardson独自维持思九生洋行,但不再有重要作品问世。.

新!!: 上海建筑史和思九生洋行 · 查看更多 »

怡和洋行大楼 (外滩)

#重定向 怡和洋行大楼 (上海).

新!!: 上海建筑史和怡和洋行大楼 (外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