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指数 ㄝ

ㄝ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也」字,發音則取「也」字的韻母。ㄝ的發音為半開前不圓唇元音//,但部分漢學家則認為是中前不圓唇元音;由於國際音標沒有中前不圓唇元音的專屬符號,只有表示較半閉前不圓唇元音//張口的//,因此漢學家又另自行發明「」(縮小的大寫E),但未被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ㄝ在前面接了ㄧ時,部分學者認為會音變為半閉前不圓唇元音//。由於華語中無其他發為//的韻母,所以發為//、//或//實際上沒有辨義差別,為同音位的自由變異。而ㄢ前面接了ㄧ時,會音變為//,前半段與ㄝ的發音相同。 在漢語拼音中ㄝ與ㄜ共用符號,因為ㄝ跟ㄜ前面能接的聲母是幾乎不同的,只有「誒」此字可發為「ㄝˋ」,會與「惡」「ㄜˋ」混淆,此時ㄝ會寫為;通用拼音與漢語拼音的規則相同,但沒有處理「誒」「惡」相同符號的問題。在威妥瑪拼音中,ㄝ被寫為。在台羅拼音裡,ㄝ則寫為。在注音字母苗文中,ㄝ用於半閉前不圓唇元音//。.

25 关系: 半閉前不圓唇元音半開前不圓唇元音台羅拼音吳守禮大五碼威妥瑪拼音彰化縣現代標準漢語E音位韵母鼻化元音自由變異臺灣話通用拼音GB 2312Unicode永靖鄉汉语拼音注音字母苗文注音符號方音符號文白异读

半閉前不圓唇元音

半閉前不圓唇元音是母音的一種,用於一些語言當中,國際音標以代表此音,而X-SAMPA音標也以代表此音。 另外,在許多語言當中,如日語、朝鮮語、西班牙語等,則有中前不圓唇元音的出現,而對有這些音的語言的使用者而言,事實上這個音和半閉前不圓唇元音與半開前不圓唇元音是有區別的,但就目前所知,這世界不存在自然語言明顯區分中前不圓唇元音、半閉前不圓唇元音與半開前不圓唇元音,頂多區分其中兩種,因此被用以代表中前不圓唇元音。.

新!!: ㄝ和半閉前不圓唇元音 · 查看更多 »

半開前不圓唇元音

半開前不圓唇元音是母音的一種,用於一些語言當中,國際音標以代表此音,而X-SAMPA音標則以代表此音。.

新!!: ㄝ和半開前不圓唇元音 · 查看更多 »

台羅拼音

#重定向 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新!!: ㄝ和台羅拼音 · 查看更多 »

吳守禮

吳守禮(),字從宜,生於日治臺灣台南州台南市,語言學家,主要研究中國文學和臺灣話,亦擅長華語。.

新!!: ㄝ和吳守禮 · 查看更多 »

大五碼

Big5,又稱為大五碼或五大碼,是使用繁体中文(正--體中文)社群中最常用的電腦漢字字符集標準,共收錄13,060個漢字。 中文碼分為內碼及交換碼兩類,Big5屬中文內碼,知名的中文交換碼有CCCII、CNS11643。 Big5雖普及於台灣、香港與澳門等繁體中文通行區,但長期以來並非當地的國家/地區標準或官方標準,而只是業界標準。倚天中文系統、Windows繁體中文版等主要系統的字符集都是以Big5為基準,但廠商又各自增加不同的造字與造字區,衍生成多種不同版本。 2003年,Big5收錄到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的附錄當中,取得了較正式的地位。這個最新版本稱為Big5-2003。.

新!!: ㄝ和大五碼 · 查看更多 »

威妥瑪拼音

威妥瑪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Wade–Giles system),習慣稱作威妥瑪或威式拼音、威氏拼音、韋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羅馬拼音於拼寫中文官话(現代標準漢語)讀音的音譯系統。此系統由19世紀中葉時英國人威妥瑪建立,在翟理斯的漢英字典(1892年)完成。 威妥瑪拼音系統為20世紀翻譯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譯系統。1979年以前,威妥瑪拼音廣泛運用於英文標準參考資料與所有有關中國的書籍當中。至今,絕大多數的威妥瑪拼音應用都已被漢語拼音所取代,但仍有部份區域(尤其是中華民國直轄市、縣市級行政區的地名),以威妥瑪拼音拼寫。.

新!!: ㄝ和威妥瑪拼音 · 查看更多 »

彰化縣

彰化縣(Tsiang-huà-kuān;Chông-fa-yen)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臺灣米倉」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東邊以八卦山脈與南投縣接壤,西邊濱臨臺灣海峽,南邊以濁水溪與雲林縣為界,北邊以烏溪與臺中市為界。彰化縣古稱「半線」,地形上以平原為主,北邊屬於彰化平原,南邊則是濁水溪扇狀平原。彰化縣是臺灣本島面積最小的縣,是臺灣人口第一大縣,也是臺灣設籍人口唯一超過百萬人的縣市。本縣常與臺中市及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或與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等三縣市合稱彰雲嘉地區。.

新!!: ㄝ和彰化縣 · 查看更多 »

ㄢ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𢎘」字(音ㄏㄢˊ),發音則取「𢎘」字的韻母。ㄢ為複合韻母,發音「ㄚ」+「ㄋ」,即//。ㄢ在前面加上ㄧ或ㄩ時,由於ㄧ跟ㄩ為近全閉口音,而ㄢ的前段音ㄚ卻是全開音,而發完全開音ㄚ後又要馬上收到近全閉的ㄋ,在懶音之下會音變為//,即ㄚ張口幅度變小為ㄝ;在不同懶音下,可能張口幅度仍大而發為//,甚至不音變;而也有可能張口幅度小變為//,因而人異。 在絕大多數的拼音方案中,ㄢ都對應為。而前接ㄧ或ㄩ的ㄢ,在威妥瑪拼音中寫為來表示音變;在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和台羅拼音中,則仍為。.

新!!: ㄝ和ㄢ · 查看更多 »

ㄜ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ㄛ在最初1915年公布的--音字母時,發音同今日的「ㄜ」,當時無「ㄜ」這個符號。1920年,另外增加了新的符號,為ㄛ上面多一點(「ㄮ」),後這一點與ㄛ下半部連成一劃,成為ㄜ,並沿用至今。ㄜ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學者對此符號的發音為何也有多種看法,主流看法為發為半閉後不圓唇元音//,亦即ㄛ但不圓唇,部分學者則認為是嘴巴張較開的半開後不圓唇元音(//),由於華語中並無其他發為//的韻母,因此ㄜ發為何者均可,可視為同音位的自由變異。在感嘆詞或輕聲等用法時,可能會發為中央元音//。在ㄜ前面有接聲母時,可能會有個過渡母音閉後不圓唇元音//插在ㄜ之前,該過渡母音也可能弱化為子音軟顎近音//,因人而異。 在漢語拼音中,對應為,與ㄝ共用符號,因為ㄝ跟ㄜ前面能接的聲母是幾乎不同的,只有「誒」此字可發為「ㄝˋ」,會與「惡」「ㄜˋ」混淆,此時ㄝ會寫為。在威妥瑪拼音中,ㄜ與ㄛ共用的符號,當一個聲母兩者都可接時,則ㄜ改寫為;如同威妥瑪拼音的送氣符號在外語中常常省略,ê上面的轉折符在外文(如英文)中也常常省略。在通用拼音中,ㄜ與ㄝ共用,但並沒有處理「誒」、「惡」相同符號的問題。在方音符號中,ㄜ用於地方漢語音的中央元音//,如表示臺灣話泉腔「科」韻母(部分學者認為發音是半閉央不圓唇元音//),對應的台羅拼音為;也可表示臺灣話南部腔的ㄛ變音,對應台羅拼音的。.

新!!: ㄝ和ㄜ · 查看更多 »

現代標準漢語

代標準漢語,或標準現代漢語、漢語標準語、標準漢語,是指現代的漢語標準語,以北京官話为基础音、官話白話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與書面文體。其廣泛通行於華人地區,但在各地有不同標準,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普通話”、中華民國稱為“國語”、马来西亚、新加坡稱為“標準華語”,港澳地區前兩者通用。 1923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第五次會議決定基於現代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語法和北京話語音制定,1932年經中華民國教育部頒佈《國音常用字匯》後,被採納為中國的官方語言,當前在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國家均作為官方語言之一,在台灣為政府及多數人民主要使用語言,也是东南亚及其他海外華人群体廣泛採用的共通口語或書面語;且作為聯合國六種官方工作語言之一,成為國際人士學習漢语的主要參照。 中国大陸的「普通話」、臺灣的「國語」與東南亞地區的「標準華語」在語音與詞彙上存在一些差別。現代標準漢語在世界各地的口语中出現许多的腔調變體,如臺灣國語(臺式國語,受臺灣話音調影響)和新馬華語(受閩南語、粵語、馬來語及英语影響)等;而身為漢語起源地的中國内部更出现更多腔調變體,衍生出各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普通話」。.

新!!: ㄝ和現代標準漢語 · 查看更多 »

E

E, e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5个字母。 它来源于一个与它形状和功能相像的希腊字母Epsilon(Ε, ε)。 闪族语单词 hê 可能是第一个用来表示起到或称呼人的单词。在闪含语中,这个字母发作/h/(在其它语言中可以发作/e/),在希腊语中 hê 变成 Εψιλον(Epsilon)发作/e/。伊特鲁里亚人和罗马人都这样使用它。由于元音大推移,英语的用法比较特殊,英语me或bee中把它发作/i:/,而在bed中的用法则相当接近拉丁美洲和欧洲的用法。 与其他拉丁字母元音一样,e有长元音(例如英语的 they)和短元音的变体(例如英语的 pet)。在其它语言中这个字母可能有很多音值,有时候要用重音符(ê,é,è,ë)来区分它们。 在电脑中,这个字母大写形式的ASCII码为69,小写为101。这个字母是英语中最常用的字母,而很多的相关语言中,这个字母可以作为密码学的提示字母。.

新!!: ㄝ和E · 查看更多 »

音位

音位(Phoneme),又譯音素,是人類语言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聲音单位,是音位學分析的基礎概念。一個字或詞可由一至數個音節組成,一個音節可由一至數個「音段」(元音、輔音等)組成。音位與音段很類似,然而音位的基本定義是要能區分語義,如果兩個聲音所代表是同一個詞彙、同樣的意義,則異音可被視為同一個音位;反過來說,一個詞的任何一個音位若被換成別的,那麼它就不再是原來的那個詞,意義也會隨之改變。有意義的詞都可由音位組成,然而代換其中任何音位卻不能保證產生有意義的詞,也有可能變成無意義的一串音。每個語言都有自己的一組音位,這也就是這個語言的語音系統,音位可用來研究某個特定語言中如何將音組合成詞。音位有時被譯為「音素」,然而音素一詞在中文裡的用法較為混亂,不一定都是指音位。.

新!!: ㄝ和音位 · 查看更多 »

韵母

韵母是一個音節中除声母外的部分。它必须包含響音,一般是元音。由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称为单元音韵母,由多个元音构成的称为複元音韵母。.

新!!: ㄝ和韵母 · 查看更多 »

鼻化元音

鼻化元音(nasal vowel、半鼻音、鼻腔元音)是发音时气息从口腔和鼻腔同时流出的元音。 国际音标及葡萄牙语都採用“~”標示鼻化。.

新!!: ㄝ和鼻化元音 · 查看更多 »

自由變異

自由變異(free variation、自由變體)在語言學上是指兩個(或多個)有所差異的語音或語詞出現在相同的情境中、這兩者(或多者)又可互相替代使用,而母語的使用者認為這二者(或多者)含有相等之語義。.

新!!: ㄝ和自由變異 · 查看更多 »

臺灣話

臺灣話(方音),又稱為臺灣閩南語,是指在臺灣通行的閩南語,為閩南語泉漳片之變體,主流腔調與福建省之廈門話和漳州話相近。近代以來常以臺語(方音)稱之,日治時期稱為臺灣語(),並出版了許多與日語對譯之作品。一般英語稱之為Taiwanese或Taiwanese Hokkien。以其為母語的閩南裔臺灣人是臺灣第一大族群。 自明鄭與清治時期起,特别是渡臺禁令開放後,大量中國大陸移民進入臺灣,其中以福建南部(閩南)的泉州府和漳州府的居民佔多數;其所帶來的閩南語逐漸在各地演變分化,並融入荷蘭語、日語及原住民語言等語言於其中,使得臺灣話與福建的閩南語在詞彙使用及腔調上存在有不少差異。隨著漳泉移民(閩南裔台灣人)的居住範圍擴及臺灣各地,其語言逐漸成為臺灣本島最主要的通行語言之一;雖然日治時期、戰後時期時,官方先後推行日語與國語(華語),臺灣話現今依然於臺灣普遍可聞。根據2009年所發表的《臺灣年鑑》,臺灣民眾約有73%能夠說臺灣話。戰後初期,小學是可以臺灣話來教漢文的,但在歷經數十年的講國語政策後,目前的教育體制,用臺灣話教學授課遠不及華語的使用量,且對於臺灣話書寫的規定也未盡完善,使得臺灣話人口後代的年輕族群已無法流暢使用該語言。若無出現新的強力政策轉捩點,三十年內臺灣話因政策和教育不彰將可能在年輕世代上斷送。 總體上說,臺灣話在北部為偏泉混合腔,中南部平原偏內埔腔,西部沿海偏海口腔。漳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平原地帶、北部沿海地區及蘭陽平原,被稱為內埔腔;泉州移民主要居住在中部沿海地區、臺北盆地,被稱為海口腔,南部則為泉漳混合區。而「泉州人居住在海濱,漳州人居住在內陸平原」的說法,僅在中部符合此一分布。.

新!!: ㄝ和臺灣話 · 查看更多 »

通用拼音

通用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漢字標音的方案,包含了「華語通用拼音」、「臺語通用拼音」、「客語通用拼音」三種拼音方案。 一般情況下,通用拼音通常用做「華語通用拼音」的簡稱,是臺灣使用的一種中文拉丁化拼寫系統,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在2002年至2008年採用的中文拉丁化拼音法。 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8年12月18日修正「中文譯音使用原則」,改採用漢語拼音,但是包括高雄市在內的民進黨長期執政縣市,仍堅持使用通用拼音。.

新!!: ㄝ和通用拼音 · 查看更多 »

GB 2312

GB 2312 或 GB 2312–80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体中文字符集,全称《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通常簡稱GB,又稱GB0,由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GB 2312编码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 2312。.

新!!: ㄝ和GB 2312 · 查看更多 »

Unicode

Unicode(萬國-)是電腦科學領域裡的一項業界標準。它对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字系統進行了整理、編碼,使得電腦可以用更為簡單的方式來呈現和處理文字。 Unicode伴隨著通用字符集的標準而發展,同時也以書本的形式對外發表。Unicode至今仍在不斷增修,每個新版本都加入更多新的字符。目前最新的版本為2018年6月5日公布的11.0.0,已經收錄超過13萬個字符(第十萬個字符在2005年獲採納)。Unicode涵蓋的資料除了視覺上的字形、編碼方法、標準的字符編碼外,還包含了字符特性,如大小寫字母。 Unicode發展由非營利機構統一碼聯盟負責,該機構致力於讓Unicode方案取代既有的字符編碼方案。因為既有的方案往往空間非常有限,亦不適用於多語環境。 Unicode備受认可,並廣泛地應用於電腦軟體的國際化與本地化過程。有很多新科技,如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簡稱:XML)、Java程式語言以及現代的作業系統,都採用Unicode編碼。.

新!!: ㄝ和Unicode · 查看更多 »

永靖鄉

永靖鄉(臺灣閩南語永靖腔拼音:Éng-tsēng-hiong, 國際音標:)位於台灣彰化縣中部偏東南,地勢平坦,無山岳、湖澤。北緣員林市、埔心鄉,東鄰社頭鄉,西濱溪湖鎮,南接田尾鄉。為台灣本島人口密度最高的鄉。.

新!!: ㄝ和永靖鄉 · 查看更多 »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簡稱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话(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目前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海外,特别是常用現代標準漢語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唐人街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臺灣自2008年開始,中文譯音使用原則也採用漢語拼音,但舊護照姓名和部分地名仍採用舊式威妥瑪拼音。 汉语拼音同时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无论是中国大陆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寫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新!!: ㄝ和汉语拼音 · 查看更多 »

注音字母苗文

胡托苗文,又稱注音字母苗文,黔東南老苗文,是澳大利亞內地會傳教士胡致中20世紀20年代在爐山縣旁海爲當地的黑苗(Hmu)創製的文字,運用當時由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布的注音字母添加了三個輔助子音字母,來直接拼寫旁海苗語的發音,但由於漢語官話與黔東苗語的音系差異,故存在許多音近替代的做法,加上1928年出版的初稿裡並沒有標記聲調,因此胡托苗文讀來容易產生歧義。並且由於胡托等人並未如同柏格理一樣得到當地苗人的認同,而是始終被黔東南苗人(Hmu)被為是外人,胡托苗文被接受的程度遠遠低於柏格理苗文在滇東北方言區的苗人(A-Hmao)裡的接受程度,但直至21世紀,仍然有凱里市(原:爐山縣)、雷山縣交界的清水江、巴拉河一帶的部分信仰新教的苗族在使用王貴生,《黔東南老苗文的歷史及現狀的調查和研究》.《凱里學院學報》,2010年10月,28卷,第53頁.

新!!: ㄝ和注音字母苗文 · 查看更多 »

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系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中華民國以此為國語(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8年在中國大陸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注音,《新華字典》等標準漢語工具書虽然也会使用注音符号进行標音,不過基本上仍以汉语拼音为主流。.

新!!: ㄝ和注音符號 · 查看更多 »

方音符號

#重定向 臺灣方音符號.

新!!: ㄝ和方音符號 · 查看更多 »

文白异读

文白異讀是汉语族的一种特有現象,一些汉字在漢語中有兩种發音:文讀和白讀,兩者代表不同的語音層次:.

新!!: ㄝ和文白异读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