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王賁

指数 王賁

王賁(「賁」音同「奔」,生卒年不詳),頻陽東鄉(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人,秦代將領王翦之子。.

29 关系: 史記人物列表尋秦記中国东北地区代王嘉信陵君前222年前226年王翦王離王者天下角色列表秦始皇 (歌劇)秦国秦灭六国之战秦滅燕之戰秦滅魏之戰秦滅趙之戰秦滅齊之戰秦朝籀文細谷佳正魏国 (战国)魏王假資治通鑑人物列表鸿沟齐国李信戰國人物列表戰國歷史年表戰國戰役列表

史記人物列表

没有描述。

新!!: 王賁和史記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尋秦記

《尋秦記》是作家黃易的一部以第三人稱寫成的穿越玄幻小說,並將科幻素材融入武俠故事,為華文穿越小說始祖。整部小說共有25卷(其後出了修訂珍藏版,共有6本),小說先後於2001年及2018年被改編為電視連續劇及網絡劇。.

新!!: 王賁和尋秦記 · 查看更多 »

中国东北地区

中国东北地区,简称中国东北、东北、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個地理大区,也属于第二阶梯的经济大区。中國東北在永乐遷都后,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現在的中国东北地区,廣義上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风土文化相近的内蒙古东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所构成的地区,狭义上则仅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在内。土地面积为1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2010年國民生產總值总量33367亿元,占中国全国的8.38%,人口1.2亿,占中国全国总人口的9.18%。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东三省是全国生育率最低的三个省,总和生育率为0.74至0.76,仅为世代更替水準的三分之一。.

新!!: 王賁和中国东北地区 · 查看更多 »

代王嘉

代王嘉(約前250年左右─?),嬴姓,赵氏,名嘉,趙幽繆王之兄,後為代王,中國戰國時期趙國最後的君主。.

新!!: 王賁和代王嘉 · 查看更多 »

信陵君

信陵君(),名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後世亦稱魏公子。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或稱“養士四公子”)。.

新!!: 王賁和信陵君 · 查看更多 »

前222年

没有描述。

新!!: 王賁和前222年 · 查看更多 »

前226年

中国.

新!!: 王賁和前226年 · 查看更多 »

王翦

王翦,又作王赞,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关中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和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後,接著率領平楚大军南下平定百越。與白起、廉頗、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其曾孫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新!!: 王賁和王翦 · 查看更多 »

王離

王離(生卒年不详),字明,秦末大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始皇统一时封武成侯。始皇东巡至琅邪与其父贲均从与议于海上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蒙恬北逐匈奴时为裨将居上郡。二世三年,囚杀蒙恬以其军属之戍守北疆。 秦二世二年九月,秦将章邯破杀楚将武信君项梁后,认为楚已经不足虑,遂北上击赵。后九月,王离率军围赵。 秦二世三年十月,楚後懷王分兵,拜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救赵;同时令沛公刘邦将砀郡兵西向攻秦。沛公先率楚军北上收陈胜、项梁散卒,至东郡,与王离军相遇。楚军出击秦军于杠里,大破东郡尉与王离所率領的秦軍。宋义率楚军行至安阳按兵不动。 王离率军击赵,时人评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以其所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宋义按兵不动四十餘日,项羽心焦難耐,自稱奉怀王密令,刺杀宋义,並领军救赵。十二月,项羽军至鉅鹿南漳水遣英布和蒲将军,率兵二萬人渡河袭甬道,绝其军粮,项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赵,九战秦军大破之,王离被项羽所俘,部下苏角统其军战败阵亡,涉间誓死不降,遂自焚而死。 王离败后,其军遂降楚兵。家人恐遭秦二世治罪,其长子王元逃琅玡,次子王威逃太原。 后来项羽坑杀秦军,王离或在其中。.

新!!: 王賁和王離 · 查看更多 »

王者天下角色列表

下表列出《王者天下》中漫畫及動畫的登場人物。.

新!!: 王賁和王者天下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秦始皇 (歌劇)

《秦始皇》(英語:The First Emperor)是一部以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為原型的英語悲歌劇。該劇由旅美華裔作曲家譚盾譜曲,並由作曲家自己和作家哈金一起填詞。該劇於2006年12月21日在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進行了全球首演。.

新!!: 王賁和秦始皇 (歌劇) · 查看更多 »

秦国

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嬴姓,趙氏。认为秦先祖蜚廉是商朝末年纣王的宠臣。据清华简《系年》的第三章,周初三监之乱平定后,蜚廉“东逃于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杀蜚廉,西迁商奄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鉴于秦人和奄国同姓,同主少皞,李学勤先生认为秦人始祖可能起源东方,在西周初年被谪戍西方。据,西周周孝王因秦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其封於秦,作为周朝分封国。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獲封为诸侯,為伯爵地位,秦正式成為一方諸侯国。周朝给其封地在今甘肃河东地区到陕西一带。从前677年起,秦国在雍(今甘肃天水到陇南一带)建都近300年。雍城遗址有宫殿区、居住区、士大夫与国人墓葬区和秦公陵园。 秦國與西戎、義渠之間有通婚、結盟的關係,秦國崛起後,這些勢力皆被併入秦國。战国时期,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为秦滅六國奠定基础。嬴政在前221年,統一諸夏,秦始皇使秦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制帝國,秦帝国较西方的罗马帝国还要早兩百年。.

新!!: 王賁和秦国 · 查看更多 »

秦灭六国之战

-- 秦灭六国之战,指中國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的秦国進行消灭山東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从前235年攻打趙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5年的时间,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中国歷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新!!: 王賁和秦灭六国之战 · 查看更多 »

秦滅燕之戰

國軍破趙國以後,王翦屯軍中山國故地,準備下一步攻打燕國,易水一帶軍容壯盛。燕太子丹派荊軻赴秦,準備以獻督亢(在河北涿縣一帶,古代膏腴之地)的地圖和秦國逃將樊於期(桓齮)的首級之名刺殺秦王,企圖造成秦國混亂,以解亡國危機。結果陰謀敗露,荊軻被肢解死。 秦王大怒,於前227派王翦率兵攻打燕國,秦軍在易水大敗燕軍和前來支援的代軍,攻陷薊都(北京)。燕王喜與太子丹率殘部逃往遼東,匿於衍水(今遼陽太子河,因太子丹匿於此得名)。燕王喜聽信趙國代王嘉之計,將太子斬首以獻秦國,以解秦王之怒。前222年,秦將王賁率軍殲了逃到遼東的燕軍,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燕王喜之餘事失考。.

新!!: 王賁和秦滅燕之戰 · 查看更多 »

秦滅魏之戰

秦國先後滅韓、趙和重創燕國以後,地處中原的魏國孤立無助。秦王政二十年(前225年),秦國將領王賁率六十萬大軍出關中,攻佔了楚國北部的十幾座城,保障了攻魏秦軍側翼安全後,旋即回軍北上突襲並圍困住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西北)。大梁居於睢水、潁水、鴻溝的交匯之地,護城河十分遼闊,五座城門皆備吊橋,地形易守難攻。魏軍依托大梁的城防工事死守,秦軍強攻毫無奏效,王賁引黃河、鴻溝(汴渠)水灌入城內。三個月後,大梁城被水浸壞,城牆崩塌,居民死亡數十萬人,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魏王被處決。秦在魏國地區設碭郡,又建置泗水郡。 《史記·魏世家》記載,信陵君向魏安釐王上書中預言:「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固有怀、茅、邢丘,城垝津以临河内,河内共、汲。必危;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果然應驗。 Category:春秋战国战役 Category:春秋战国历史.

新!!: 王賁和秦滅魏之戰 · 查看更多 »

秦滅趙之戰

秦滅趙之戰是秦国对赵国开展一系列进攻战役后,在前228年取得最终胜利的战役。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秦王乘趙國進攻燕國之際,派王翦、桓齮、楊端和分兩路大軍攻趙,攻佔了趙國的閼與(今山西和順)、撩陽(今山西左權)、鄴(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境,今与赵都邯郸城同在邯郸市境)和安陽(今河南安陽西南)等9座城池城,趙國的實力大減。 秦王政十三年(前234年)十月,秦王嬴政擔心秦滅韓時,趙國仍有助韓的可能,再度攻打趙國的平陽(今河北磁縣東南)、武城(磁縣西南),斬首10萬,大敗趙軍,並殺死趙將扈輒。 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年),桓齮率秦军在肥之战中被趙军全殲。次年(前232年),秦軍分兩路進攻番吾(今河北靈壽西南),亦被李牧擊敗,秦軍被斬首十餘萬,史稱番吾之戰。 趙國經過秦國數年的攻擊,死傷數十萬,再無組織進攻能力了,僅能退守邯鄲自保。秦軍南渡黃河轉攻韓國,攻克韓都郑城(今河南新鄭),虜韓王安,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韓國不戰而降,秦設潁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市)。 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趙國代地發生地震。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趙國大饑。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秦滅韓後第二年,秦軍乘趙國大旱,兵分兩路,南北合擊趙都邯鄲。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破趙軍,攻佔邯鄲,俘趙王,趙國滅亡。趙國公子嘉逃到代(今河北蔚縣東北),收拾殘部,自立為代王。 燕太子丹遣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將王翦領軍攻燕國,燕王喜和代王嘉聯合抵抗秦軍,聯軍由太子丹統領,兵敗易水,秦軍克燕都城薊(北京)。燕王喜與太子逃至遼東,秦將李信追擊燕王,代王嘉勸燕王喜“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賁、李信率軍在攻滅燕於遼東,俘燕王喜;不久又攻趙代殘餘勢力,俘代王嘉。建立代郡(今河北蔚縣西南)和遼東郡(今遼宁省遼陽市老城區)。 Category:秦国战役 Category:赵国战役 Category:河北历次战争与战役 Category:前220年代中国战役 Category:前228年.

新!!: 王賁和秦滅趙之戰 · 查看更多 »

秦滅齊之戰

公元前264年,齐王田建即位,由母亲君王后辅佐。秦國重金收買了齊丞相後勝,使齊國既不合縱抗秦,也不加強戰備。秦滅五國後,齊王才頓感到秦國的威脅,慌忙將軍隊集結到西部邊境。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秦王嬴政以齊拒絕秦使者訪齊為由,命王賁在灭燕之后率军南下攻齊。秦軍避開了齊軍西部主力,由燕國南部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幾無抵抗,大軍直抵齐都临淄(今山東淄博北)。蒙恬率軍攻打齊國,齊軍措手不及,齐王田建听从后胜的建议,不戰而降。齐人怨王不早与诸侯合纵攻秦,僅對秦國言聽計從,以致亡国,諷刺說:“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 Category:春秋战国战役 Category:春秋战国历史.

新!!: 王賁和秦滅齊之戰 · 查看更多 »

秦朝

朝(前221年-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首个大一統中央集权的帝國。秦朝皇室為嬴姓,所以史書又称嬴秦。秦朝源自周朝諸侯國秦國。前770年,秦地君長在東周周平王東遷時有功,受封於关中平原,建立秦國。战国時期,秦國根据礼记总结地“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輪”的社会现状,推行车辆统一道路,书籍统一文字,行为统一伦理,并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实施商鞅变法,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前230年至前221年,到秦王嬴政陸續攻滅其他六個主要諸侯國,一統中原,史称秦朝。 秦王政建立秦朝後自稱「始皇帝」(即秦始皇),從此中國有了皇帝的稱號,並且發起一系列的改革以鞏固帝國。而後南征百越、北伐匈奴,使得領土約等同中國本土。疆域為東起遼東,西至臨洮,北抵長城,南達象郡(今越南北部)。雖然秦朝外表十分強盛,但由於秦始皇集權、過度發展、嚴重勞役百姓,所以秦朝之統治不免帶有苛急、暴虐之特點,讓天下百姓飽受苛政之苦而想要叛變。秦二世繼位後,秦廷被掌權的趙高掌控而混亂不堪。此時秦末民變爆發,六國有力的軍人各自復國,雖然秦將章邯努力平亂,但秦將王離於鉅鹿之戰被楚將項羽擊敗,秦軍主力投降。前207年十月,新任秦王子嬰於咸陽向民變領袖劉邦投降,後項羽率軍抵達關中,殺死秦王子嬰,焚燒咸陽宮,秦朝於秦始皇死後3年滅亡。而後至西漢統一全國之期間稱秦漢之際,又稱西楚時期。西楚霸王項羽重建封國制體系,分封十八諸侯。由於項羽分封不公,劉邦、田榮等諸侯繼而起兵反抗,演變成楚漢戰爭。前202年劉邦擊滅項羽,受諸侯擁戴為漢帝,建國漢,開啟漢朝。 秦朝為了鞏固遼闊但各地文化不一的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方面,都推行政策與改革。政治制度建立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與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取代过去不同诸侯豪门的爵位制度。法律基本延續秦國法律,增加了皇帝握有生殺大權,丞相僅僅是輔佐。防务方面,興建長城以鞏固北方,毀六國長城與城墩等防禦工事,沒收天下百姓武器,鑄成十二金人,先後五次東巡以安定關東各地區 。交通方面,興建馳道與靈渠等交通要道以便軍隊前往各地平亂,也有利各地區運輸物資。經濟方面,秦朝延續商鞅變法的政策,推行重農輕商,鼓勵農民增產糧食,甚至有機會獲爵位。工商業方面統一貨幣(秦半兩)與度量衡,實行鹽鐵專賣,但不完全禁止商業,也鼓勵如經營畜牧業的烏氏倮與丹砂的巴地寡婦清等商人。 文化思想的部分,秦朝的政治思想以法家為尊,推行融合「法、術、勢」的君主專制,另有發揚陰陽家的五德始終說以神化皇帝。宗教以傳統崇拜上帝、祖先、山神、河神等眾神以及巫術、占卜與占星等,而神仙方術之術受秦始皇所迷信。為了箝制人民叛亂思想、统一中央集权思想、報復欺騙秦始皇的方士們,先後發生焚書坑儒事件,這是先秦文化與諸子百家思想的一大浩劫。 秦朝的建立使中國由一個抽象的地理名稱轉為具體的大一統帝國,為融合中原文化、秦文化、荊楚文化與齊魯文化等等文化打下基礎,使得「秦」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其遺留下來的驪山秦始皇陵與秦始皇兵馬俑也受後世史學家注目,其中兵馬俑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王賁和秦朝 · 查看更多 »

籀文

籀文(籀音同「咒」),又稱大篆,傳說是周宣王時太史籀所造,春秋時期已在秦國流行。小學類序--:「史籀篇者,周時史官教學童書也。與孔氏壁中古文異體。」許慎《說文解字》收籀文二百二十三字。近人王國維認為這些文字“左右均一,稍涉繁複,象形象事之意少,規旋矩折之意多”。 周宣王的石鼓文也常被指為籀文,秦始皇時曾撰有六塊記功刻石:秦山刻石、瑯琊刻石、繹山刻石、碣石刻石、會稽刻石、之罘刻石等。其中又以瑯琊刻石最著名,即山東諸城瑯琊台,由李斯撰寫,載秦初開國功臣列侯武城侯王离(應是王翦之誤植)、列侯通武侯王賁等人之事績。北宋時又發現三塊刻字石頭,內容是秦王詛咒楚王的文字,後人稱為“詛楚文”。籀文、石鼓文、詛楚文和部分秦國金文,皆屬同一字體,稱籀文或大篆。 Category:漢字書體.

新!!: 王賁和籀文 · 查看更多 »

細谷佳正

細谷佳正為日本男性聲優。曾屬Mausu Promotion旗下的聲優,2014年恢復為自由身。出生於日本廣島縣尾道市。血型為B型。.

新!!: 王賁和細谷佳正 · 查看更多 »

魏国 (战国)

魏国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属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自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威烈王册封为侯、前344年称王、至前225年为秦国所灭,一共一百七十九年。它的领土约包括现时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河北的部分地区。当时它西邻秦国,东隔淮水、颍水与齐国和宋国相邻,西南与韩国、南面有鸿沟与楚国接壤,北面则有赵国。魏国始都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61年(一说:公元前339年)魏侯罌(即後來的魏惠王)从安邑(一说: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新!!: 王賁和魏国 (战国) · 查看更多 »

魏王假

魏王假(),原名魏假,魏景湣王魏增之子。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將王賁引黃河、鴻溝水灌大樑城,水淹三月,城內死傷無數,魏王投降,魏國滅亡,凡八傳,歷九君。 《資治通鑑》記錄魏王假投降後遭處死。但在《史記》中並無記錄投降後的下落。.

新!!: 王賁和魏王假 · 查看更多 »

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資治通鑑》编者是古代中国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书名为宋神宗所定,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共294卷,跨古代中国16个朝代,共1362年。 本列表指本书中包括的传记人物名称及概述,详细请参加具体人物条目。.

新!!: 王賁和資治通鑑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鸿沟

鸿沟是中国的古运河名。约战国魏惠王十年(前360年)开鑿的连结黄河与淮河的运河。故道从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流经过今中牟县北,又东经过今开封市北,转折向南经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

新!!: 王賁和鸿沟 · 查看更多 »

齐国

國是周代諸侯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分為姜齊和田齊兩個時代。其疆域主要位於今山東省大部、河北省東南部及河南省東北部,始封君為周武王國師、軍師太公望姜尚。齊國是周代重要的封國,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區)原称营丘,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姜齊傳至齊康公時,大夫田和放逐齊康公於臨海的海島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為國君,是為田齊太公。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姜姓齊國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稱侯,仍沿用齊國名號,世稱「田齊」,為戰國七雄之一,于周显王十七年(齐威王五年,前352年)始称王,前221年為秦國所滅。.

新!!: 王賁和齐国 · 查看更多 »

李信

李信,字有成,生卒年不详,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戰國時代末期秦國著名將軍,幫助秦王政消滅六國。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為漢飛將軍李廣的五世始祖。.

新!!: 王賁和李信 · 查看更多 »

戰國人物列表

本表列出曾在中國歷史戰國時代登場的人物,範圍從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至秦朝滅亡(前206年),參考多本史料,依照國別分類,並附錄記載該人物的文獻出處(君主除外),部分文獻如《史記》、《戰國策》則會作個簡稱。春秋五霸請參見春秋人物列表。.

新!!: 王賁和戰國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戰國歷史年表

戰國歷史年表為中国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各国君主在位年代的列表。.

新!!: 王賁和戰國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戰國戰役列表

由於在戰國時代(公元前476年,一說公元前453年或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發生大大小小不同的戰役,如五國聯軍攻齊之戰、阏与之战、長平之戰等等,以下為西元前4世紀至前3世紀的戰事,由魏秦河西之戰至秦滅齊統一中國為止。.

新!!: 王賁和戰國戰役列表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