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古蒙仁

指数 古蒙仁

古蒙仁(),本名林日揚,臺灣雲林虎尾鎮人,台灣作家,「古蒙仁」是其筆名。 畢業雲林縣立斗南高級中學、輔仁大學中文系,並於美國康乃爾大學紐約校區東亞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與國立中興大學。並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華視》經理、雲林縣政府文化局局長,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處長、副執行長等職。現於桃園國際機場公司任職。 作品以報導文學著稱。 他的著作包括新詩、散文與攝影,主要作品有《夢回》、《旱季中的牽牛花》、《黑色的麥田》、《失落的地平線》等。 作品《吃冰的另一種滋味》曾為國立編譯館選入為國民中學國文課課文。 他曾獲得第一屆、第二屆與第三屆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中山文藝獎、中華文藝獎、吳濁流文學獎與吳三連文學獎報導文學類等獎項。 現居住於桃園青埔。.

13 关系: 吳三連獎士林德和宮中國文藝獎章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誇飾謝春德輔仁大學校友列表雲林縣虎尾鎮陳銘磻桃園市時報文學獎1951年臺灣

吳三連獎

吳三連獎,原名吳三連文藝獎,是吳三連為推動台灣的人文發展,在1978年1月30日成立「財團法人吳三連先生文藝獎基金會」所設置的獎項,分文學獎、藝術獎兩種,其下再分各種類別,逐年輪流頒發。1989年起「吳三連文藝獎」改名為「吳三連獎」,增加自然科學獎、醫學獎、社會服務獎、人文社會科學獎、實業獎等新獎項。但這些獎項日後逐漸停辦,目前只有原有的文學獎和藝術獎(其中藝術獎水墨類約每隔4到5年才徵選一名)兩項仍在持續頒發。 吳三連獎每年在11月15日吳三連誕辰前後舉行頒獎典禮。.

新!!: 古蒙仁和吳三連獎 · 查看更多 »

士林德和宮

士林德和宮,是位於臺灣台北市士林區德行里的土地祠,祭祀一棵已倒的榕樹(被視為土地神的象徵)。起初廟址在今忠誠公園,後拆遷到今芝山站,卻因建立捷運淡水線再度被拆。當市政府計畫遷回忠誠公園,遭公園附近居民、議員反對,而未成。.

新!!: 古蒙仁和士林德和宮 · 查看更多 »

中國文藝獎章

中國文藝獎章乃是由臺灣中國文藝協會頒授給傑出藝文工作者的獎章,為了紀念中國五四運動而選定每年5月4日頒獎。從1960年(民國49年)開始頒發,至今仍未間斷。.

新!!: 古蒙仁和中國文藝獎章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簡稱為臺南二中或南二中。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創立於1914年(日治時期大正三年),是臺灣第二所設立的公立中學校,初名「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期間曾因時代及地方制度變遷而變更校名數次,有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臺灣省立臺南第二中學、臺灣省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之校名。.

新!!: 古蒙仁和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誇飾

誇飾,又稱夸飾,是一种修辞方法。語文中,將客觀之人、事或物的特點,透過主觀情意,故意用誇大鋪張地渲染與鋪飾描述的手法,使它與真正的事實相差很遠,以加深讀者的印象,這種修辭技巧稱為「誇飾」。使用誇飾修辭必須注意主觀方面是出自於作者的情意之自然流露,還有客觀方面不致於會被誤為是事實。誇飾修辭可以使句子或文章呈現言過其實、一鳴驚人的效果。 如果運用得當,不但可以使再也普通不過的句子,變為新奇鮮明,同時也能夠聳動讀者的情感,加強印象,彰顯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意,藉以打動讀者的心坎,領略作者的真意。.

新!!: 古蒙仁和誇飾 · 查看更多 »

謝春德

謝春德,出生於台中市,台灣攝影家、藝術家。.

新!!: 古蒙仁和謝春德 · 查看更多 »

輔仁大學校友列表

天主教輔仁大學校友列表,係知名輔大校友/輔大人的集成資料。本條目將校友粗分為數大類,除了特例,各分人物不重疊。 以下畢業年份係采民國紀元。 畢業系所以畢業時名稱為主。.

新!!: 古蒙仁和輔仁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雲林縣

雲林縣(Hûn-lîm-koān;Yùn-lìm-yen)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有「農業首都」之稱,位於臺灣本島中部偏南,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以斗六丘陵與南投縣相隔,南邊以北港溪、石龜溪與嘉義縣相鄰,北邊以濁水溪與彰化縣相鄰,共有1市5鎮14鄉,縣政府設於斗六市。荷治時期,雲林為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海防要塞。1622年明朝海盜顏思齊與其部將鄭芝龍等登陸大笨港地區,為臺灣最早的大陸漢族移民拓墾。雲林縣大部縣域位處臺灣西部的嘉南平原上。特產有文旦、茂谷柑、雲頂茶、酸菜、西瓜、木瓜、甜瓜、軟枝楊桃、濁水米、醬油等。山區的古坑鄉發展出咖啡產業。雲林縣以農漁業、糖業為主要產業,青壯年人口外移,第二、三級產業在臺灣西部各縣市中規模較小,然而縣內有全國最大的石化工業區。.

新!!: 古蒙仁和雲林縣 · 查看更多 »

虎尾鎮

虎尾鎮為中華民國臺灣省雲林縣下轄的一個鎮,位在該縣中央,是雲林縣第二大城,又因產業活動而有「糖都」和「巾都」的稱呼。 漢人在虎尾的開發歷史可以追溯到明鄭時期,而在日治時期始快速發展。今天的虎尾鎮由於高鐵設站,成為雲林發展重點地帶。.

新!!: 古蒙仁和虎尾鎮 · 查看更多 »

陳銘磻

陳銘磻(),中華民國臺灣省新竹市人,生於新竹市西門石坊街。臺灣知名報導文學作家、教師、出版人、主持人。 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廣電科,曾任新竹縣錦屏國小教師,愛書人雜誌主編,中廣電台、寶島新聲電台廣播節目主持人,台視「人․ 書․生活」節目主持人,號角出版社發行人,耕莘寫作會主任導師,大愛電視台〈發現〉節目主持人。現任台北柯林頓補習班國中國小作文與閱讀老師。 2013年,華視「點燈」節目製作〈那羅部落的櫻花夢―陳銘磻的心靈故鄉〉單元,2015年3月27日在台北誠品敦南店舉辦〈幽玄――陳銘磻寫作40年出版100冊書〉發表會。.

新!!: 古蒙仁和陳銘磻 · 查看更多 »

桃園市

桃園市是臺灣的直轄市,位於臺灣本島西北部的都市,屬於「首都生活圈」、「桃竹苗生活圈」的一員,在部分商業投資中,也被認為是大台北地區的組成之一。桃園市全市面積1,220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20.2萬人,其西面臺灣海峽、東臨臺灣省宜蘭縣、北接新北市、南與臺灣省新竹縣為界。活動人口約250萬人、外籍居民約12萬人,是中華民國設籍人口第五多的直轄市。 桃園市的核心區為桃園區與中壢區,並依族群分布及生活圈分為北桃園和南桃園。北桃園屬於首都生活圈,南桃園則是屬於桃竹苗生活圈 。由於毗鄰臺北都會區及多項重大公共建設、投資皆位於桃園,再加上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國際機場,使得桃園市近年來發展迅速,吸引大量外縣市人口移入、形成桃園中壢都會區。桃園呈現為閩、客、原住民族等多族群融合之貌,也因為工業發達,同時也是臺灣引入來自東南亞外籍勞工人數最多的直轄市,同時也是越南裔新住民最多的城市。.

新!!: 古蒙仁和桃園市 · 查看更多 »

時報文學獎

《時報文學獎》為臺灣《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於1978年起所設立之文學獎,獎項包含:短篇小說、散文、新詩、小品文、書簡等。 2016年7月18日主辦單位突然宣佈第39屆時報文學獎暫停舉行一次,但臺灣文壇竟一無所覺;直到2018年再度恢復。.

新!!: 古蒙仁和時報文學獎 · 查看更多 »

1951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古蒙仁和1951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林日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