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S-35戰車

指数 S-35戰車

索瑪S-35戰車(Char Somua S-35)是法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一種骑兵坦克,一度被評價為「1930年代最佳的中型戰車」。S-35戰車於1936年至1940年生產,並裝備於裝甲騎兵師。以當時的重量標準來說,S-35戰車是同級戰車中機動性算相當高的,武器與裝備亦優於法軍和外國其他同級的戰車,如德國的三號戰車。S-35戰車有著良好的傾斜裝甲和鑄造砲塔,但這也是得它生產成本與維護不易。在1940年5月的法國戰役中,S-35戰車證明了它的戰術優勢,但在戰略上卻被錯誤地佈署使用。在1940年6月法國戰敗後,約有430限量生產和繳獲的S-35戰車被軸心軍使用。它有一種衍生型—S-40戰車,有改良的懸吊裝置、採用焊接砲塔的裝甲和降低了生產成本,並在1940年7月取代了原型,開始生產。.

目录

  1. 28 关系: AMC 35AMR 35夏爾·戴高樂三號坦克圣旺 (塞纳-圣但尼省)B1重型坦克突尼西亞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納粹德國維琪法國義大利王國騎兵坦克驅逐戰車让布卢鲁汶轴心国阿拉斯戰役 (1940年)赖贝尔机枪那慕爾LT-35戰車M4雪曼戰車S-40戰車步兵坦克汽油引擎法國戰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斯柯达汽车施耐德CA1坦克

  2. 法國二戰坦克

AMC 35

#重定向AMC 35騎兵坦克.

查看 S-35戰車和AMC 35

AMR 35

#重定向 AMR 35輕型坦克.

查看 S-35戰車和AMR 35

夏爾·戴高樂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是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戰後短暫出任臨時總統,後由於左派政黨反對他要求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職。1958年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出任第一任总统。在法国,戴高乐通常被称为“戴高乐将军”(Général de Gaulle)甚至簡稱“将军”(Le Général)。 1944年盟軍攻克法国后,戴高乐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因反對總統沒有實權,與左翼的政治斗争失利而辞去职务。1958年,戴高乐因阿爾及利亞戰爭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1965年成功連任,直至1969年因公投失利辭去總統的職務。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子武器、制定泛欧主义外交政策、支持欧洲大陆联合为大欧洲、扩大法国影响力、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奉行与盟友不同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樂主義。.

查看 S-35戰車和夏爾·戴高樂

三號坦克

三號戰車(Panzerkampfwagen III),是一款德軍二戰坦克。最初因為了應付國際聯盟的檢查,該車最初被稱爲ZW。ZW是排級指揮用車之意 來源:《二戰德軍坦克圖解》P.73三號坦克擁有多種衍生及改進型,并由德軍在二戰中廣泛使用,其改進和衍生型號一直服役到二戰結束。.

查看 S-35戰車和三號坦克

圣旺 (塞纳-圣但尼省)

圣旺(Saint-Ouen)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塞纳-圣但尼省的一个市镇,属于圣但尼区县。该市镇年时的人口为人。.

查看 S-35戰車和圣旺 (塞纳-圣但尼省)

B1重型坦克

B1重型坦克(Char B1)是法國陸軍在二戰前開發,用於支援步兵作戰重型攻堅突破用的坦克,早在1921年即開始進行研發。.

查看 S-35戰車和B1重型坦克

突尼西亞戰役

突尼西亞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中軸心國與同盟國之間發生在突尼西亞的一系列戰鬥。盟軍主要包括英軍以及美軍和法軍。戰役中先由德軍和義大利軍初嘗勝果,但軸心國軍最終不敵具備龐大的補給供應和數量優勢的盟軍,包括德意志非洲軍內超過230,000義大利和德國士兵在戰敗後被俘。.

查看 S-35戰車和突尼西亞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查看 S-35戰車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查看 S-35戰車和納粹德國

維琪法國

#重定向 維希法國.

查看 S-35戰車和維琪法國

義大利王國

#重定向 意大利王国.

查看 S-35戰車和義大利王國

騎兵坦克

騎兵坦克可以是指代.

查看 S-35戰車和騎兵坦克

驅逐戰車

驅逐戰車,又稱--殲擊車、反--車,為裝甲戰鬥車輛的一種。英語的Tank destroyer或德語Jagdpanzer的中文翻譯而成。.

查看 S-35戰車和驅逐戰車

让布卢

让布卢(法语:Gembloux, 瓦龙语: Djiblou, 荷兰语:Gembloers)是位於比利时那慕尔省的一座城市,人口21,964人(2006年)。.

查看 S-35戰車和让布卢

鲁汶

鲁汶(Leuven,Louvain),又譯勒芬或盧萬,是比利时第九大城市,靠近首都布鲁塞尔,位于弗拉芒大区。.

查看 S-35戰車和鲁汶

轴心国

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以德国、日本、意大利3個國家為中心。英法的绥靖政策为轴心国的成立铺平道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更以东欧版图尤其是出卖捷克为诱饵,怂恿希特勒进攻苏联。蘇聯则于1939年以“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应对,以瓜分波兰缓和苏德关系。1940年7月希特勒發出「第16號元首指令」准备执行登陆英国的“海狮行动计划”(后并未实施),8月不列颠空战展开,9月轴心国成立。11月苏联希望藉与轴心国加入意願,而避免东欧和西亚的战事,但德国早有“新秩序”计划即后来的“軸心國瓜分世界的計劃”前身,将犹太人和斯拉夫人视为低等种族应对其财物与国土予以掠夺,並透過快速擴張的戰爭來實現新世界秩序,尤其是希特勒认为英国受犹太人掌控,苏联则斯拉夫民族众多,轴心国对两者必然发动进攻,与苏联当时的理念有诸多冲突,所以希特勒后来对苏联谈判中所提出的要求不予回复,谈判最終因為德國入侵苏联而破局。.

查看 S-35戰車和轴心国

阿拉斯戰役 (1940年)

阿拉斯戰役 (1940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戰役的一部份。這場戰役是盟軍在法國西北的小鎮阿拉斯附近向德軍的側翼展開的反擊。德軍向北推進至海岸,以便將向東推進至比利時的盟軍包圍。此次反擊中,盟軍嘗試將德軍的先鋒部隊切斷,並阻止德軍後續部隊的推進。 雖然盟軍最初取得了成果,但他們最後仍然被德軍擊退,被迫撤退以避免被包圍。.

查看 S-35戰車和阿拉斯戰役 (1940年)

赖贝尔机枪

赖贝尔机枪,是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坦克和马奇诺防线研制的。它發射7.5×54毫米法制子弹,以150 發容量的弹鼓供彈,並曾用于雷诺FT-17 31修改版。.

查看 S-35戰車和赖贝尔机枪

那慕爾

那慕尔(Namur,Nameur, Namen)是比利时中南部一城市,位于默兹河畔、布鲁塞尔东南。那慕爾同時也是瓦隆大區首府。位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多次围攻和战斗的战场,尤其在17世纪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口101,860。.

查看 S-35戰車和那慕爾

LT-35戰車

LT-35或LT vz.

查看 S-35戰車和LT-35戰車

M4雪曼戰車

M4中型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開發、製造的坦克。通稱謝爾--曼,又譯雪--曼或薛--曼(Sherman),這個名字是英軍起的,來源是美國南北戰爭北軍的將軍威廉·特庫姆賽·薛曼。 雖然在型號上統稱為M4,但車身、引擎、砲塔、砲、懸掛、履帶等幾乎是每種型號就是一種新規格,可說是一部多類形式的坦克。 和上述的情況一樣,由於美國強大的工業生產力,構成各種規格化的零件有大量生產的可能。生產工廠只從事自己擅長的生產方式,在所有規格化的零件生產完成後,令構成車身的零件有高度的兼容性。.

查看 S-35戰車和M4雪曼戰車

S-40戰車

索瑪S-40戰車(Somua SAu 40),是索瑪S-35戰車的改進型。相較S-35戰車,S-40改用了一臺動力爲220匹的柴油機,增加了底盤長度,多了一對負重輪。另外,S-40改用了更大的新式炮塔ARL 2C。法國曾經於1940年6月考慮過量產這部坦克,但該計劃終因法國投降而不了了之。.

查看 S-35戰車和S-40戰車

步兵坦克

步兵坦克(Infantry tank)是一種發源自英國與法國的戰車設計類型,同字面意思,是以支援步兵作戰為目標所設計,速度通常也與步兵差不多,且擁有厚實的裝甲,在二戰初期,法軍此類戰車因裝甲之厚而令德軍難以對付,但由於作戰協調不佳和緩慢的速度,常被德軍聯合兵力與空軍將其消滅。 Category:坦克分級 de:Panzer (1933–1945)#Infanterie- und Kreuzerpanzer.

查看 S-35戰車和步兵坦克

汽油引擎

汽油引擎(Gasoline Engine或Petrol Engine)是使用汽油作為燃料的內燃机。 1883年德国人G.戴姆勒成功制造汽油机。二战前,汽油机用作1千瓦以下的农业、园艺机具的动力,大到数千瓦的航空发动机。二战后,汽油机的用途有所缩小,仍用于小功率内燃机、摩托车、轿车、小型飞机和轻型货车等。分为化油器式和汽油喷射式;至1980年代,汽油喷射式的应用增多。 汽油机一般采用往复活塞式结构,由本体(缸盖、缸体、曲轴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系统、供油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等组成。.

查看 S-35戰車和汽油引擎

法國戰役

法國戰役(Bataille de France,德國將其稱為西方戰役(Westfeldzug))是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進攻法國和低地國家的軍事行動,從而結束了僵持半年多的假戰。作戰分為2個階段:將德軍部隊進攻比利時,吸引盟軍主力北上前往預定的防線迎擊,而其真正的主力「裝甲部隊」則穿過防禦鬆散的阿登山區,長驅直入盟軍後方,將其切斷補給與通訊並圍殲的「黃色行動」,該行動中英國遠征軍和許多法軍士兵在發電機行動中從敦克爾克成功撤退至英國本土。 德軍第2階段的作戰是6月5日開始的「紅色行動」,從法軍側翼包圍馬其諾防線的守軍,並南下進攻。在戰爭呈一面倒之勢時,義大利於6月10日向法國宣戰。法國政府遷至波爾多,巴黎設為不設防城市,並在6月14日被德軍所佔領。法國新任總理菲利普·贝当於6月17日發表--停戰宣言,並與德國簽署了停戰協定。對於軸心國來說,這場戰役是一個輝煌的勝利。法國被分為北部與西部的德國佔領區、東南部小區域的義大利佔領區和南方的附庸國「維希法國」,後者還在1942年11月10日被全面佔領,直到1944年盟軍登陸後才脫離德軍的控制,而低地三国則在1944年至1945年期間才相繼被解放。.

查看 S-35戰車和法國戰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语:La Troisième République)是在1870年至1940年统治法國的政权,是首个穩固建立的共和政府。共和國採用議會制民主模式並在1870年9月4日成立,在第二帝國因普法战争的失败而倒台、巴黎公社被成功鎮壓后而建立。一直到1940年时,因为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而滅亡。第三共和虽然从未被认为能长期执政,但它正是法国经历八十多年的政权更替及动乱后,第一个长久而稳定的共和政权,并赢得法国人对共和政体的支持。.

查看 S-35戰車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斯柯达汽车

--(Škoda Auto)是一家總部位於捷克共和國的汽車製造商。創立於1895年。 1991年後斯柯達公司逐漸由國家公有化走向財團私有化,並在2000年成為德国大众集团(VW)旗下的品牌。 2012年其全球销量达到939,200辆。 斯柯达在捷克共和国拥有三个汽车生产厂,并在中国、俄罗斯、斯洛伐克和印度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当地的合作伙伴共同生产汽车,在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与当地伙伴合作生产斯柯达汽车。.

查看 S-35戰車和斯柯达汽车

施耐德CA1坦克

施耐德CA1坦克(Char Schneider CA1)是法國研製的第一種坦克,研發的主要目的是破壞戰場上的鐵絲網。.

查看 S-35戰車和施耐德CA1坦克

另见

法國二戰坦克

亦称为 S35坦克,索瑪S-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