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

指数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

1998年太平洋飓风季是一次较为不活跃的太平洋飓风季,一共形成了6场大型飓风。本季于1998年5月15日从东太平洋(西经140°以东的太平洋)、1998年6月1日从中太平洋(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西经140°的太平洋)正式开始,同年11月30日结束,传统上这样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绝大多数热带气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的太平洋形成的时间段。热带风暴阿加莎于6月11日形成,是本季首场风暴,飓风玛德琳则是最后一个热带气旋,于10月20日消散。中太平洋的热带天气活跃程度较低,只发现了一个热带低气压。有两个在东太平洋形成的热带气旋移动到了中太平洋,并且其中第一个进入时还处于飓风强度。 本季一共形成了13场获得命名的风暴,低于每季15场命名风暴的平均值;不过全季一共有9场风暴达到飓风强度,这比平均值又要高1场,同时6场大型飓风也远远超过了3场的平均值。飓风季的活动性因热带辐合带北移而受阻,热带辐合带通常位于特万特佩克湾以南,但这年却北移到了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导致气旋所处位置的海面温度偏低,限制了全季形成风暴的数量。虽然1998年夏季一直有一个半永久性的反气旋存在,使得大部分风暴都保持在海上,但仍有部分风暴因反气旋的薄弱环节而对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构成威胁。除了飓风凯伊外,本季的所有风暴都源于东风波。 飓风伊西斯是本季造成影响最大的气旋,在登陆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和锡那罗亚州海岸期间夺走了14人的生命。伊西斯对该国造成了相当程度的破坏,有超过700套民房被损,数十辆汽车被损。风暴之后给美国西南部带去零星降水,引发了一些交通事故。除伊西斯以外,还有热带风暴哈维尔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海岸登岸。该国还有受到另外4场风暴的间接影响,这4场风暴都一直位于海上没有登陆。飓风莱斯特影响到了中美洲,导致危地马拉两人丧生。有3个热带气旋给美国西南部带去小到中雨,还有一场飓风在加利福尼亚州沿岸产生大浪。飓风梅德琳在德克萨斯州南部引发洪灾,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录

  1. 67 关系: 加利福尼亚州加利福尼亚湾加勒比海危地马拉南加州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反气旋墨西哥墨西哥湾夏威夷州夏威夷群島太平洋巴亚尔塔港中太平洋颶風中心中美洲东风波希洛 (夏威夷州)下加利福尼亞半島下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佛得角德古斯加巴德克萨斯州德沃夏克分析法信風圣迭戈县 (加利福尼亚州)國家颶風中心哈利斯科州国际日期变更线环形飓风科利馬州米却肯州经度罗盘方位美國西南部美联社爱达荷州爆发性增强瓦哈卡州熱帶氣旋熱帶氣旋警告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鐵路運輸風眼风切变車禍錫那羅亞州阿卡普尔科雨带雷暴... 扩展索引 (17 更多) »

  2. 1998年太平洋飓风季
  3. 太平洋颶風季

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州(State of 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面積位列美國第三;人口為3,930萬,位列美國各州第一。州首府是沙加緬度。在地理、地貌、物產、人口構成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點。加州有一别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邮政缩写是CA,此外尚有英文昵称为Cali。 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分別為美國第二及第五大都會區,人口分別為1,870萬及880萬人。洛杉矶為加利福尼亞州,且為美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纽约。洛杉矶县為;聖貝納迪諾縣為美國面積最大的縣。 加利福尼亞州地區生產總額達$2.67兆美元,居各州第一位。與國家相比,加利福尼亞州位居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居世界第36位。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為美國第二及第三大都會區經濟體。舊金山灣區為美國人均生產總額最高的地區,世界市值前十大公司有4家總部位於此地區,世界前十大富豪有4位亦居住於此地區。.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湾

加利福尼亚湾(Golfo de California),当地居民多称科尔蒂斯海(Mar de Cortés),是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与大陆间的一个海湾,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科罗拉多河是汇入该海湾的主要河流。 Category:科羅拉多河 Category:太平洋海灣 Category:墨西哥北部地區 Category:墨西哥世界遺產 Category:加利福尼亚湾 Category:墨西哥生态区 Category:下加利福尼亚州地形 Category: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地形 Category:索诺拉州地形 Category:锡那罗亚州地形.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加利福尼亚湾

加勒比海

加勒比海(Caribbean Sea;Mar Caribe;Mer des Caraïbes;Caraïbische Zee)是位于西半球热带大西洋海域的一片海域,西部与西南部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诸国,北部是大安地列斯群岛,包括古巴,东部是小安地列斯群岛,南部则是南美洲。 整个加勒比海海区、西印度群岛诸岛及海域沿岸被合称为“加勒比地区”。加勒比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之一,面积达到近2,754,000平方公里(1,063,000平方英里),最深点是开曼群岛和牙买加之间的开曼海沟,深度低于海平面7,686米(25,220英尺)。加勒比地区沿岸包括许多海湾,例如戈纳夫湾、委内瑞拉湾、达连湾、帕里亚湾和洪都拉斯湾等.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加勒比海

危地马拉

地馬拉共和國(República de Guatemala),通稱瓜地馬拉,位於中美洲,西濒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北与墨西哥接壤,东北邻伯利兹,东南邻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危地马拉

南加州

#重定向 南加利福尼亞州.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南加州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南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 sur),簡稱南下加州,是墨西哥三十一個州之一,位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部,西臨太平洋,東鄰下加利福尼亞灣,北以北緯28度與下加利福尼亞州分開。首府拉巴斯。 1888年成立準州,1974年9月24日建州。 *.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反气旋

反气旋是三维空间上的涡旋,是描述大气运动的概念。是在近地面,气流向外辐散,中心气流下沉的一种天气系统。在近地面,反气旋在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做逆时针旋转。反气旋与高气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指向同一对象,但是高压侧重描述气压水平分布,而反气旋侧重描述气流的运动。.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反气旋

墨西哥

墨西哥合众国(Estados Unidos Mexicanos, ),通稱墨西哥(México ),是北美洲的一个联邦共和制主权国家,北部同美国接壤,南侧和西侧滨临太平洋,东南为伯利兹、危地马拉和加勒比海,东部则为墨西哥湾。其面积达近二百万平方公里(超过760,000平方英里),为美洲面积第五大国家和世界面积第十四大国家。其总人口超过1.2亿,为世界第十人口大国,西班牙语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及拉丁美洲第二人口大国。墨西哥为联邦国家,包括三十二个州;其首都和最大城市墨西哥城亦为一州。 前哥伦布时期的墨西哥为诸多先进的中部美洲文明发源地,如奥尔梅克、托尔特克、特奥蒂瓦坎、萨波特克、玛雅和阿兹特克等。1521年,西班牙帝国以墨西哥-特诺奇提特兰为基点征服并殖民了这一地区,并将之建制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1821年,在墨西哥独立战争之后,这一辖区宣布独立并受承认为墨西哥。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一段动荡期,经济和政治均不稳定。美墨战争(1846–48)后其被迫将位于北部的近三分之一领土割让给美国。19世纪的墨西哥经历了糕点战争、法墨战争、内战、两个帝国以及一段独裁时期。1910年开始的墨西哥革命推翻了独裁统治,最终促成了的订立和现行政治体制的建立。 墨西哥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为世界第十五大,国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十一大。墨西哥经济与其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贸易伙伴紧密相关,尤其是美国。自1994年起,墨西哥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首个拉丁美洲成员国。世界银行将其归为中高收入国家,分析人士亦称其为一新兴工业化国家。估计至2050年,墨西哥将成为全球第五或第七大经济体。该国被认为是一地域大国和中等强国,并时常被认为是一新兴强国。墨西哥文化历史遗产丰富,拥有美洲数量第五多和世界第六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5年其为世界访客数量第十的国家,国际来访人次达2910万。墨西哥为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G20峰会和团结谋共识成员国,2014年起成為法语圈国际组织观察员。.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墨西哥

墨西哥湾

墨西哥湾是北美洲南部大西洋的一海湾,以佛罗里达半岛-古巴-尤卡坦半岛一线与外海分割。北为美国,南、西为墨西哥,东南为古巴,东经佛罗里达海峡与大西洋相连,经尤卡坦海峡与加勒比海相接,是著名的墨西哥灣暖流的起點。墨西哥湾形成于3亿年前的地球板块运动。Huerta, A.D., and D.L.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墨西哥湾

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夏威夷語:Mokuʻāina o Hawaiʻi,State of Hawaii)在1959年8月21日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由夏威夷群島所組成,位於北太平洋中,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距離美國本土3,700公里,屬於太平洋沿岸地區。首府為檀香山。在1778至1898年間,夏威夷也被稱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 夏威夷是距今最近加入美國的州份,與美國其他各州有著明顯的區別:它除了是美國最南方的州外,也是美國唯一一個全部位於熱帶的州;它與阿拉斯加州是美國各州中,僅有的兩個不與其他各州相連的州份,也是美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土地位在美洲大陸的州。論美國所有領土而言,夏威夷州是除了美國海外屬地和群島以外,最南端的一州,但非最南端的領土(美國最南端的領土在美屬薩摩亞群島)。在族群分佈上,它是兩個非白種人居多數州份的其中之一,比起其他各州,夏威夷州擁有最大的亞裔人口比例。生態及農業方面,它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瀕危物種的地方,也是美國唯一生產咖啡具有工業規模的州份。.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夏威夷州

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Hawaiian Islands),太平洋中北部的岛群。 夏威夷群島在1778至1898年间也被称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是由19個较大的島嶼和其他小岛組成的群島,成因多为火山岛或珊瑚岛。位處北緯19°至29°之間,北回归线穿过本群岛。属于太平洋、大洋洲,呈東南-西北向排列,共長2400公里,面积16705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最大的島为最東南的夏威夷島,當地人慣稱為「大島」,而人口最多則是作為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所在的歐胡島。最高点为冒纳凯阿火山(Mauna kea)海拔4205米。 夏威夷群島屬於夏威夷-天皇海山鏈的其中一部份,而這些火山島是由地殼中的熱點所產生的。 群岛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海洋性气候。虽然地处热带,但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不至于太高。 夏威夷群島1959年設為美國領土的第五十州,為夏威夷州,是美国的两大海外州之一,首府在檀香山。.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夏威夷群島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太平洋

巴亚尔塔港

巴亚尔塔港(西班牙语:Puerto Vallarta)是墨西哥哈利斯科州太平洋沿岸的一座旅游城市,人口177,830(2005年)。 P.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巴亚尔塔港

中太平洋颶風中心

中太平洋的飓风中心(CPHC)是美國的一個政府部門,隸屬美國國家氣象局,該中心負責中太平洋区域的热带气旋全年持續監察、分析及預測熱帶氣旋的形成、發展及動向,並進行天氣警告、觀測、报告。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的負責區域為:赤道以北及西經140°–180°。中太平洋颶風中心位於夏威夷州,同時也是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中太平洋海域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RSMC),又被稱為RSMC檀香山。 中太平洋颶風中心總部位於夏威夷州夏威夷大學的國家氣象局檀香山預測辦公室。該預測辦公室專門關注從中太平洋海域生成的熱帶氣旋及從週邊洋域(如:東北太平洋及西北太平洋)移入的熱帶氣旋觀測。自1970年開始,中太平洋區域的熱帶氣旋觀測從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轉由中太平洋颶風中心負責。.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中太平洋颶風中心

中美洲

中美洲是一個地理概念,依據不同的劃分法,屬於北美洲或南美洲的一部份,一般指連接北美洲與南美洲之間的地峽,現有七至八個國家。.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中美洲

东风波

东风波是在副熱帶高壓帶南侧对流层中、下层的东风带中,常存在一个槽或气旋性曲率最大区,呈波状形式自东向西移动。.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东风波

希洛 (夏威夷州)

希洛 (Hilo)是美國夏威夷州的一個無建制城市,位於夏威夷島東北岸。是夏威夷縣縣治,並受縣的管轄。2000年人口40,759人。這個數字於2010年上升至43,263人。.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希洛 (夏威夷州)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西班牙語:Península de Baja California)位於墨西哥西部,從北端的蒂華納到南端的聖盧卡角,全長1250公里,把太平洋與加利福尼亞灣分隔開來,政治上分為下加利福尼亞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Category:墨西哥半岛 Category:下加利福尼亚州地理 Category: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地理 Category:加利福尼亚湾.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下加利福尼亞半島

下加利福尼亞州

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簡稱下加州和北下加州,是墨西哥最北部的州。為了與位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南部的南下加利福尼亞州區分,又稱北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nia Norte)。北面與美國加州接壤。首府墨西卡利,大城市包括蒂華納、羅薩里多、恩森那達及特卡特。.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下加利福尼亞州

亞利桑那州

亞利桑那州(Arizona,)是美國一個位於西南部的州份,同時也是西部和山區州份之一。此州是美國第6大及人口第14大的州份。首府和最大城市是鳳凰城。亞利桑那州也是四角落州之一,與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內華達州、加利福尼亞州與墨西哥接壤,以及其中一點與科羅拉多州西南角接觸。亞利桑那州與墨西哥的邊界長389英哩,位於墨西哥索諾拉州和下加利福尼亞州邊界北面。 亞利桑那州是第48個,也是美國本土最後加入的州份,1912年2月14日加入。歷史上曾為新西班牙的上加利福尼亞省領土一部分,自1821年起成為獨立的墨西哥一部分。1848年美墨戰爭落敗後,墨西哥將此領土大部分割讓予美國。此州最南的部分在1853年蓋茲登購地購入。 以其沙漠炎熱的夏天和溫暖的冬天聞名。有松樹林、花旗松及雲杉樹;科羅拉多高原;部分山脈(例如);以及大而深的峽谷,有更多溫和的夏季氣溫,冬天也有相當的降雪。該地區的弗拉格斯塔夫、及圖森還有滑雪場。除了大峽谷國家公園,還有若干國家森林、國家公園及國家紀念碑。 全州大約四分之一是,作為的駐在地,包括美國最大的保留地納瓦霍族保留地,超過300,000人居住。雖然在1924年賦予美國原住民投票權,亞利桑那州排除了保留地居民的投票權,直至1948年其州最高法院判處美國原住民原告勝訴, Indian Country Today, October 29, 2012; accessed July 17, 2016.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亞利桑那州

佛得角

維德角共和国(República de Cabo Verde),简称維德角,是一個位於非洲西岸的大西洋島國。它横跨大西洋中部的10个火山岛,距离西非海岸线570公里。獨立前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国名“維德角”在葡萄牙语意为“绿角”。人口约50万,其中四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首都普拉亚。.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佛得角

德古斯加巴

特古西加尔巴(Tegucigalpa)是洪都拉斯的首都及第一大城,人口894,000(2006年),位在宏都拉斯中部,名為特古西加尔巴的山谷中,海拔975米。該名的意思是「銀色的山」。 特古西加尔巴在16世紀建立,當時是作為金、銀礦的開採中心,宏都拉斯獨立之後,該國的首都在特古西加尔巴和康馬雅瓜之間變更了四次,直到1880年以後才固定在此。 該市內有紡織、製糖、雪茄等工業。位於該市的宏都拉斯國立自治大學是最著名的大學,成立於1847年。國立博物館有許多古代文明的器物。特古西加尔巴通孔廷国际机场是該主要的出入交通管道。.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德古斯加巴

德克萨斯州

得克萨斯州(State of Texas),簡稱德州,是全美國土地面積和人口的第二大州(面積僅次於阿拉斯加;人口次於加州)。州名源自美洲原居民的語言,意思是“朋友”或是“盟友”。十七世紀時,西班牙的探險家在與Caddoan語族的Hasinai族人打交道時,將印第安人稱呼自己為朋友(thecas)的词語誤解為德州的地名,雖然後來明白到原本的意思而嘗試更改,但德薩斯此一地名一直沿用下來。雖然地名的意思曾被誤解,但卻與今日得州的座右銘「友誼」不謀而合。.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德克萨斯州

德沃夏克分析法

是由維農·德沃夏克(Vernon Dvorak)根據多年經驗及統計概括後所創下的一項利用地球同步衛星的可見光及紅外線衛星雲圖來評估熱帶氣旋強度的方法。 德沃夏克分析法是現時國際通行的分析法。這套分析法在1984年發表,1987年正式由世界氣象組織通過使用。.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德沃夏克分析法

信風

信風,又稱貿易風,指的是在低空從亞熱帶高壓帶吹向赤道低壓帶的風,北半球吹的是東北信風,而南半球吹的是東南信風。信風經常會增加熱帶風暴的威力,影響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地區。 信風年年反覆穩定出現,猶如潮汐有信,因此稱為「信風」。古代商人們也利用信風的規律性做航海貿易,因此信風才稱做「貿易風」。 西方古代商人们常借助信风吹送,往来于海上进行贸易,这一点导致 Trade wind 有时候被译成“贸易风”,但这是望文生义,是不对的。Trade这个词并非现代英语中贸易的意思,而是来自中古英语,相当于path、track的意思。所以,trade wind原意是“在常轨上的风”的意思。400多年前,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仑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半球的西风带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长达几个月的航程中,大海显得非常顺从人意。开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着东南风,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大海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顺利地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原来,这是信风帮了他们的大忙。 信风对于船只的航行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信風

圣迭戈县 (加利福尼亚州)

#重定向 聖迭戈縣.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圣迭戈县 (加利福尼亚州)

國家颶風中心

國家颶風中心(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缩写作 NHC)是一個美國国家气象局負責天氣預報的部門,在IERS參考子午線到西经140度线以及北大西洋北緯30度線和北緯31度線之間負責跟蹤和預測天氣系統。該機構與國家氣象局的邁阿密分支機構共同位於佛羅里達州佛羅里達大學公園佛羅里達國際大學校園。 雖然國家颶風中心(NHC)是美國的一個機構,但世界氣象組織已經將其指定為北大西洋和東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成為這些地區發生的熱帶氣旋預報和觀測資料交換所。如果中心斷電或喪失工作能力,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則會支持東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諮詢和熱帶天氣預報,而則支持北大西洋的熱帶氣旋諮詢和熱帶天氣預報。.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國家颶風中心

哈利斯科州

哈利斯科州(Jalisco),是墨西哥東南部的一個州。面積79,085 平方公里(與鄰近的州有領土爭議)。首府瓜達拉哈拉。州名來自納瓦特爾語的“Xalixco”,意思是沙地。 墨西哥最大的淡水湖查帕拉湖大部分位於本州。 該州著名的人、物有龍舌蘭酒、卡洛斯·桑塔那和馬里亞奇音樂。 * Category:1823年建立的一級行政區.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哈利斯科州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International Date Line),又名国际日界线、国际换日线或国际日期线,这条子午线由于穿越陆地,而在陆地变更日期既不方便也不可行,故实际使用的国际換日線是一条基本上只经过太平洋表面的折线(见附图)。 为了解决日期紊乱问题,大体以180度经线为日界线;由于照顾行政区域的统一,日界线并不完全沿180°的子午线划分,而是绕过一些岛屿和海峡:由北往南通过白令海峡和阿留申群島、萨摩亚、斐济、汤加等岛屿到达新西兰的东边。 須注意的是,由東向西越過此線(從北京飛往紐約)日期需減一天;由西向東越過此線(從紐約飛往北京)日期需加一天,例如:於2011年4月8日15:45向东飛行跨过此线,时间应变为2011年4月7日15:45。 原理是從零度經線所在時區向東每跨1個區間時鐘就撥快1小時,而向西每跨1個區間時鐘就撥慢1小時,如此一來,到了另一端經線180度附近,就會有24小時的落差。為了平衡此一誤差,人們因而訂定了國際換日線。.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环形飓风

#重定向 環狀熱帶氣旋.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环形飓风

科利馬州

科利馬州(Colima)是墨西哥三十一個州之一,西臨太平洋。首府科利馬市。 州名有三個可能來源,都來自納瓦特爾語:.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科利馬州

米却肯州

米卻肯州(Michoacán)是墨西哥的一個州,南臨太平洋。州名最初在納瓦特爾語是「漁民」的意思,經過西班牙語轉為「漁民之家」。 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發生在這裡。 * Category:1823年建立的一級行政區.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米却肯州

经度

经度是一种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不同点东西位置的地理坐标。经度是一种角度量,通常用度来表示,并被记作希腊字母λ(lande)。子午线穿过南极和北极并把相同经度的点连起来。按照惯例,本初子午线是经过伦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子午线,是0度经线所在地。其他位置的经度是通过测量其从本初子午线向东或向西经过的角度得到的,经度的範圍为从本初子午线0° 向东至180°E 和向西至180° W。具体来说,某位置的经度是一个通过本初子午线的平面和一个通过南极、北极和该位置的平面所组成的二面角。(这就组成了一个右手坐标系,其z轴(右手拇指)从地球中心指向北极方向,其x轴(右手食指)从地球中心指向本初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 如果地球是一个均质球体,那么一点的经度就等于过该点的南北铅垂面和格林尼治子午面之间夹角的角度。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南北铅垂面都会包含地球的自转轴。但是地球并不是均质的,而是有很多山脉,在山脉的重力影响下,铅垂面就会偏离地球的自转轴。即便如此,南北铅垂面仍然会和格林尼治子午面相交于某个角度,该角度被称为天文经度,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地图和GPS设备上显示的经度是格林尼治子午面与过该点的一个非严格铅垂面之间夹角的角度,该非严格铅垂面垂直于一个近似于大地水准面的椭球体表面,而不是直接垂直于大地水准面本身。 作为起点,过去其它国家或人也使用过其它的子午线做起点,比如罗马、哥本哈根、耶路撒冷、圣彼德堡、比萨、巴黎和费城等。在1884年的国际本初子午线大会上格林维治的子午线被正式定为经度的起点。東經180°即西經180°,約等同於國際日期變更線,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兩邊,日期相差一日。 经度的每一度被分为60角分,每一分被分为60秒。一个经度因此一般看上去是这样的:东经23° 27′ 30"或西经23° 27′ 30"。更精确的经度位置中秒被表示为分的小数,比如:东经23° 27.500′,但也有使用度和它的小数的:东经23.45833°。有时西经被写做负数:-23.45833°。偶尔也有人把东经写为负数,但这相当不常规。 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一起确定地球上一个地点的精确位置。纬度的每个度的距離大约相当于111km,但经度的每个度的距离从0km到111km不等。它的距离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沿同一緯度約等于111km乘纬度的余弦。不过这个距离还不是相隔一经度的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最短的距离是连接这两点之间的大圆的弧的距离,它比上面所计算出来的距离要小一些。 一个地点的经度一般与它于协调世界时之间的时差相应:每天有24小时,而一个圆圈有360度,因此地球每小时自转15度。因此假如一个人的地方时比协调世界时早3小时的话,那么他在东经45度左右。不过由于时区的分划也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因此一个人所在的时区不一定与上面的计算相符。但通过对地方时的测量一个人可以算得出他所在的地点的经度。为了计算这个数据,他需要一个指示协调世界时的钟和需要观察对太阳经过子午圈的时间。由于地球在一个椭圆轨道上绕太阳旋转,这个计算和观察比上面叙述的还要复杂些。.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经度

罗盘方位

罗盘方位,或叫三十二方位,是现代罗盘上使用的方位系统。这三十二个方位的名称虽然来自英语,但已经在国际上广为使用。在一般性地或口头地导航时,使用罗盘方位可以省去计算或背诵方位角的麻烦,因而显得便利。英语中的俗语box the compass,本意即是指把这三十二个方位的名称按顺时针顺序依次说出,后来引申指“彻底变革”之意。值得注意的是,地质学界常用的十六方位缩写和相应的罗盘方位名编写并不完全一致。 著名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1959年的电影《北西北》(North by Northwest)的英文片名很像罗盘方位名,但在三十二个罗盘方位中,并没有一个叫这个名字。.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罗盘方位

美國西南部

美國西南部(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American Southwest或 The Southwest),是美國西部的一個區域,比北部溫暖,但比東部乾燥。西南地区的人口分布比鄰近區域較為稀疏(以至于其城市也比其他城市的人口密度低),並且有較多的西裔美國人,墨西哥美國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所以西南部比其它地区更加種族多元化。 西南部在地理上包括“西南沙漠區”,主要為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部分內華達州和猶他州、得克薩斯州西部和俄克拉何馬州、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及科羅拉多州西南部也被認為是美国西南部的一部分。 通常,美國東部的人更加傾向認為得克薩斯和俄克拉何馬為美國西南的一部分,加利福尼亞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人可能認為得克薩斯州的大部分,或許除了遙遠的西得克薩斯,如艾爾帕索等城市,為南部的一部分。 洛杉磯是美國西南部最大的城市(在全美為第二大)。鳳凰城(在西南部的中心地帶)和聖安東尼奧也位列美國十大城市。沃斯堡則名列20大。許多在這個區域的市區(如拉斯維加斯、鳳凰城和沃斯堡)在過去十年有極快的人口增長。這個地區以其大膽的藝術為人所知。德墨菜(Tex Mex)飲食文化在南得克薩斯(聖安東尼奧地区)有很大的影響力,雖然更加傳統的西南飲食文化在西得克薩斯州可以找得到。 西.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美國西南部

美联社

联合通讯社(Associated Press),中文環境裡为将其和其他国家的联合通讯社区分开来,多加註國名称为“美国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為美國乃至於世界最大的通讯社,是由各成员单位联合组成的合作型通讯社。二战后(1947年),美联社成员范围扩大到电台、电视台,而且允许非社员订购稿件。美联社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美联社成立于1846年5月,由《纽约先驱报》、《纽约太阳报》、《纽约论坛报》、《纽约商业日报》、《快报》、《纽约信使及问询报》联合组建。經過多年發展,已击败了传统的竞争对手合众国际社,成為美國第一大的通訊社。其他英语新闻服务例如路透社和法新社,是基于美国以外的国家。 美联社编辑部门有总编室、国际部、对外部、经济新闻部、体育新闻部、图片新闻部、特稿部、广播新闻部。1994年,美联社增设电视部(APTV),工作中心在伦敦,通过亚洲、拉美、北美和全球四条服务专线,向全世界电视订户提供声像新闻,用6种文字发稿。 截至2005年年底,美联社的合作伙伴包括1700多家报纸,超过5000家电视和广播电台。超过10万张新闻图片。243家新闻分社,在全球121个国家设有办事机构,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美联社还运营美联社卫星网络,覆盖全球,报道重大事件。美联社在绝大部分美国媒体开有专版,所有出版和再版的新闻出处必须标明为美联社。美联社事实上已经成为新闻写作的标准。.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美联社

爱达荷州

爱达荷州(State of Idaho)是美國西北方的一個州,州首府是博伊西,美國郵政縮寫是ID。此州的中文譯名容易與愛荷華州混淆,有時也譯作愛達華州。.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爱达荷州

爆发性增强

#重定向 熱帶氣旋#快速增强.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爆发性增强

瓦哈卡州

哈卡州(Estado Libre y Soberano de Oaxaca,簡稱Oaxaca)是墨西哥合眾國的一個州,位於該國的南部,臨太平洋。2005年估計人口為 3,506,821人。首府瓦哈卡市。.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瓦哈卡州

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带、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风暴),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暖心结構。.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警告

熱帶氣旋警告(Tropical cyclone warnings and watches)是指全球各處常常受熱帶氣旋影響的地區,於風暴侵襲時發出的警告,用以通知當地居民及民防組織採取適當的防禦或撤離措施。這些警告涉及警告範圍內可能遭受的災害,而不是單純重複熱帶氣旋的預測路徑及強度,對於保障人命及財產安全尤為重要。.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熱帶氣旋警告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Saffir-Simpson Hurricane Wind Scale,簡稱SSHWS),前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Saffir–Simpson hurricane scale,SSHS)用於分類颶風(位於大西洋或東北太平洋,大於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SSHS根據颶風的強度,把颶風分為一至五級。級數越高代表颶風的最高持續風速越高。 此SSHS系統只用於西半球如美國,其它地區如澳洲、日本、印度則使用各自的等級系統。另外,美國是使用「1分鐘平均風速」當作持續風速來區分颶風等級,澳洲則是使用「陣風」的風速及自己的系統區分等級,中国使用「2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而日本則使用世界氣象組織所建議的「10分鐘平均風速」作為持續風速,並用各自的系統區分颱風等級。.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

鐵路運輸

鐵路運輸(rail transport),通稱軌道運輸或轨道交通。狭义上通常是指一種以具有轮对的车辆沿铁路轨道运行,以达到运送旅客或货物目的的陸上運輸方式。而廣義的鐵路運輸尚包括磁浮列車、纜車、索道等并非使用车轮形式,但仍然沿特定轨道运行的运输方式。 在中国大陆,軌道交通一般指城市軌道交通和城际轨道交通。依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490-2009),「城市軌道交通」的定義是:“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其英文譯名為「urban rail transit」。.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鐵路運輸

風眼

风眼是强烈热带气旋中心一片天气情况相对平静的区域,通常呈圆形,直径大多在30到65公里之间,其周围由眼壁环绕,后者是一片环状的强烈雷暴区域,通常是气旋中天气最恶劣的地方。风眼中通常拥有整个气旋的最低气压,可比风暴外的气压低15%。 强烈热带气旋中的风眼通常云淡风轻,四面八方均环绕着密集、均匀的风眼墙。相对较弱的热带气旋中风眼界线较为模糊,并且有可能会被中心密集雲團——一种高厚云层区域,在卫星图像上显示成亮区——掩盖。强度更弱或是组织结构紊乱的风暴中也可能存在风眼墙,但不足以完全闭合将风眼环绕起来,或是风眼区域内会出现暴雨。不过无论是哪种风暴,风眼都是气压最低的区域,并且又以接近海平面处气压最低。.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風眼

风切变

风切变(wind shear),又稱风切或風剪,是指大氣中不同兩點之間的風速或風向的劇烈變化。.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风切变

車禍

車禍,或稱交通事故,是在道路交通中,牽涉到車輛在內的一種意外事件,可能造成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由於現代運輸機動車輛是必須的,因此車禍在大多數人一生中都有機會遇上數次,而且在大部分國家,交通事故幾乎一定會在國民意外死因中,佔有非常前排的順位。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5年發表報告,指全世界每年約有125萬人死於交通意外。.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車禍

錫那羅亞州

錫那羅亞州(Sinaloa)是墨西哥三十一個州之一,西臨加利福尼亞灣和太平洋。首府库利亚坎,下分18市,墨西哥毒販的發源地,墨西哥政府頭號通緝犯华金·古兹曼·洛埃拉便是發跡於此。 1824年為索諾拉-錫那羅亞州,1830年9月30日分為兩州。.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錫那羅亞州

阿卡普尔科

阿卡普尔科(Acapulco)位于太平洋沿岸、距离墨西哥城约300公里,是墨西哥格雷罗州重要的港口城市。阿卡普尔科港口位于一个水深且半封闭的海湾,许多人认为它是墨西哥太平洋沿岸最优良的港口之一,它也是来往巴拿马与旧金山之间的船只的停靠港。阿卡普尔科是格雷罗州最大的城市,远远超过州府奇尔潘辛戈。阿卡普尔科还是墨西哥最大的海滩城市。 这个城市是墨西哥最古老,最知名的海滩度假胜地之一,1950年代开始,这里成为好莱坞明星和富豪一个度假地。如今,阿卡普尔科尚依旧以它的夜生活著名,仍然吸引了众多游客,尽管如今大多数客户端来自墨西哥本地。度假区分为两片:海湾北端是“传统”区域,那里是20世纪中期著名度假地,而南端是由较新的豪华高层酒店为主。.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阿卡普尔科

雨带

帶指有明顯降雨的範圍,由雲和降水所結構。雨帶是由於溫度的差異而所產生的,而本身可以是層狀或對流。從天氣雷達圖像來看,這種降雨的範圍被看作為帶狀結構。熱帶氣旋內的雨帶會呈彎曲狀,並包含了陣雨和雷暴;再加上眼壁和風眼就構成了颶風或熱帶風暴,而雨帶的伸延範圍可以預計熱帶氣旋的強度。.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雨带

雷暴

雷暴是一種產生閃電及雷聲的自然天氣現象。它通常伴隨著滂沱大雨或冰雹,而在冬季時甚至會隨暴風雪而來。 雷暴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發生,甚至發生在兩極和沙漠地帶,但通常在低緯度的地方(特別是熱帶雨林地區)會較頻繁地發生,可以每日都會發生。在亞熱帶和溫帶等中緯度地區,雷暴則通常會在夏季的下午或傍晚發生,有時在冬季也會受冷鋒影響而有短時性雷暴。烏干達及印尼為全世界雷暴發生最頻繁的地方,除此之外,在美國中西部及南部州份會發生威力最強烈的雷暴,因為這些雷暴會與冰雹或龍捲風一起發生。至今為止,全世界從未出現過雷暴的地區只有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他加馬沙漠,該地因氣候過於乾燥和難以形成雨雲才會未出現過雷暴。 雷暴會在大氣不穩定時發生,並且會製造大量的雨水或冰晶。通常其發生有三種特定情況:地球大氣層低空帶的濕度很高,這可以由露點溫度觀察得到;高空與低空的溫度差異極大,亦即是氣溫遞減率極大;冷鋒受到外力的逼迫而匯聚。 在古老的文明裡,雷暴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不論是中國古代、古羅馬或美洲古文明皆有與雷暴相關的神話。.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雷暴

考艾岛

考艾岛(Kauai,Kauai,或譯可愛島、考爱岛),太平洋中部夏威夷群岛中第四大岛,属美国夏威夷州考艾县管辖,全岛面积1430.4平方公里,人口58,303人(2000年统计)。 考艾岛是一个火山岛,島上最高點是Kawaikini(海拔1598米),第二高是Mount Waiʻaleʻale(海拔1570米)。考艾岛位于瓦胡岛西北,两岛间隔有170公里宽的考艾海峡。考艾岛是最后几个加入夏威夷王国的岛屿之一,其首领直到1810年方才臣服卡美哈梅哈大帝。 可爱岛位于夏威夷几个大岛的最北端,是夏威夷群岛中最古老的岛屿,相传夏威夷最初的神就是居住在这里的。 这个岛屿被叫做“花园岛屿,”考艾岛被许多人认为有最茂盛的植被和最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色。这里的户外运动无与伦比。划皮船kayak经过雄伟的火山悬崖下那帕里Na Pali海岸,骑马穿过公园,或者在直升飞机上看看考艾岛令人吃惊的风景。无论你选择何种方式游览考艾岛,你都会感受到让人兴奋的景色还有独一无二的自然植被和鸟类。 考艾岛融合了神秘的大农场,甘蔗地,热带雨林,原始沙滩和海中的悬崖。是夏威夷群岛中最古老的一个, 553平方英里的考艾岛展现出来的与世隔绝的氛围,连时光也停下脚步,是邻近的岛屿所没有.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考艾岛

耗散

耗散是出現在非勻相熱力學系統中不可逆過程的結果。耗散過程是指能量(內能、動能或勢能)由一種形式轉換到另一種形式,而且後者可以作的功少於前者。例如將能量轉換為熱是一種耗散過程,因為熱會由較熱的物體轉移到較冷的物體,二者的溫度差會減少,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様會使二者物體所組成系統可作的機械功減少。 熱力學的耗散過程在本質上就是不可逆的,此過程以固定的速率。若一個過程的溫度都有明確的定義,單位體積內溫度乘以熵的變化率即為單位體積耗散的能量。 不可逆過程包括:.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耗散

PDF

#重定向 可移植文档格式.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PDF

气象学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气象学是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气象学

气旋

气旋是三维空间上的大尺度涡旋,其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是一种近地面气流向内辐合,中心气流上升的天气系统。由于地球自转与科氏力(Coriolis effect)作用,使得气旋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做顺时针旋转。气旋与低压是对同一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气旋针对气流状况,而低压指气压分布状况.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气旋

气旋能量指数

氣旋能量指數(Accumulated cyclone energy,簡稱ACE)是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使用的測量工具,用以表示個別熱帶氣旋及整個熱帶氣旋季節的活動,尤其使用於北大西洋的颶風季。此工具採用一個熱帶氣旋系統,在其整個生命週期當中的能量近似值,並於每六小時計算一次。一季的氣旋能量指數,指的是每個熱帶氣旋的氣旋能量指數總和,並考慮到整個熱帶氣旋季節中的熱帶氣旋總數、所有熱帶氣旋的強度以及持續時間。.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气旋能量指数

泥石流

--或泥流(Mud flow),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雪暴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為泥土、石頭等與大量的水混合後,受重力作用,沿著斜坡或山溝滑動的現象。.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泥石流

洪都拉斯

-- 洪都拉斯共和國(República de Honduras),通稱洪都拉斯,中國大陸和港澳稱洪都--拉斯,台灣稱宏都--拉斯,中美洲共和制國家,西鄰危地馬拉,西南接薩爾瓦多,東南毗尼加拉瓜,東、北方濱加勒比海,南臨太平洋的洪塞加灣。大陸以外的加勒比海上還有天鵝群島、海灣群島等領土。首都特古西加尔巴。.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洪都拉斯

洛斯卡沃斯

洛斯卡沃斯,又译洛斯卡波斯,是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自治区,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最南端。该地总面积3,451.51 平方公里(1,332.64 平方英里)。该区总人口164,162(2005)。该地区年平均气温26 °C。该地经济以渔业及旅游业为主。.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洛斯卡沃斯

最大持续风速

热带气旋对应的最大持续风速(Maximum sustained wind)是一个用于衡量风暴强度的常见指标。一个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其最大持续风速可以在风眼墙中探测出来。与阵风不同的是,持续风速是根据采样一段时间内的风速计算平均值来得出。对速的测量已经制订了全球统一的标准,在距地球表面10米处进行,而最大持续风速则代表了热带气旋内部任何位置在一分钟或十分钟时间段内的最高平均风速。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磨擦,风速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如果热带气旋位于陆地上空的山峰或山脉附近也同样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对于海上的热带气旋,可以利用卫星图像来确定其最高持续风速。如果有陆地、船只、飓风猎人侦察机的观察报告以及雷达图像,那么气象部门同样可以对最大持续风速做出估算。这个数值可以通过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加以应用,有助于对热带气旋可能造成的破坏作出预计。.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最大持续风速

海面温度

海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又称海表温度、表面洋溫,是指接近海洋表面的水面温度。对于表面的定义会有不同种的诠释,取决于检测方式,但通常是海面以下1毫米到20米之处。地球表面的气团直接受到海面温度的影响和改变。温暖的海面温度是已知的一类热带气旋生成原因。.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海面温度

拉巴斯 (南下加利福尼亚州)

拉巴斯是墨西哥南下加利福尼亚州的首府。该市总面积20,275 km2(7,828 sq mi),人口219,596。经济以食品工业、渔业等为主。.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拉巴斯 (南下加利福尼亚州)

曼萨尼约

曼萨尼约是一座位于墨西哥科利马州的城市,该市及周边的行政区也以此命名。曼萨尼约座落于太平洋沿岸,拥有墨西哥最繁忙的港口,是科利马州最大的市和商业区。在新西班牙时期,曼萨尼约是西班牙在太平洋沿岸建立的第三座港口。 曼萨尼约以旗鱼之都闻名于世。自1957年以来,曼萨尼约已经组织了墨西哥和世界性的捕鱼竞赛,包括著名的多尔西锦标赛。这使该市成为著名的捕鱼运动目的地.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曼萨尼约

1998年太平洋颱風季

1998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在1998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產生的熱帶氣旋。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通常都會於六月至十二月期間形成。 本條目的範圍僅侷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在西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命名,而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都以 W 字母作結。而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低氣壓,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 (PAGASA) 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同一個風暴有時候會有兩個不同的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旋資訊以熱帶氣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1998年太平洋颱風季

1998年飓风伊西斯

飓风伊西斯(Hurricane Isis)是1998年太平洋飓风季唯一一个登陆过的飓风和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热带气旋,还是该季第九个热带风暴和第六个飓风,于9月1日从墨西哥西南部的一片大规模下层环流和一股东风波之间的相互作用发展而成。系统朝北面进发,首先袭击了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最东南部,然后在加利福尼亚湾达到飓风强度,之后于9月3日在墨西哥的锡那罗亚州再次登陆,然后很快就失去了下层环流。风暴残余接下来还持续了几天时间,最终在美国的爱达荷州境内消散。 伊西斯在墨西哥摧毁了超过700套房屋,还直接导致14人死亡,这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南下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所降的暴雨,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了500毫米。这些降水导致大范围道路和铁路受损,成千上万的人被困在路上。风暴的残余湿气一直延伸到美国西南部地区,带去了轻等程度降雨,引发数十起交通事故,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县有数千居民家中停电。.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1998年飓风伊西斯

1998年飓风玛德琳

飓风玛德琳(Hurricane Madeline)是1998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最后一个热带气旋,也是该季第13场获命名的风暴和第九场飓风。系统源于同年9月25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东风波,起初向西穿越大西洋,再于10月5或6日从中美洲上空经过。系统逐渐增强,于10月16日成为热带低气压,而且当天就增强成热带风暴并获名“玛德琳”。10月17日,气旋达到飓风标准,然后在行进至纳亚里特州圣布拉斯西南方向约150公里海域时达到最高强度,持续风速约为每小时140公里。 在最高强度下保持约18小时后,玛德琳开始减弱,于10月19日降级成热带低气压,并且次日早上便已完全消散。虽然这场飓风自始至终没有登陆,但其雨带还是对墨西哥沿海地区产生影响,只是损失数额及人员伤亡情况缺乏统计。气旋的残留湿气继续北上,在德克萨斯州中部引发洪灾,导致31人死亡,损失总额高达7.5亿美元(1998年美元)。.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1998年飓风玛德琳

1998年飓风莱斯特

飓风莱斯特(Hurricane Lester)是1998年太平洋飓风季形成的第15个热带气旋,第12场获命名的风暴和第八场飓风。系统源自9月29日离开非洲西海岸进入大西洋的东风波,由于外界环境不利,直至10月15日才成为热带低气压。气旋当天就升级成热带风暴,次日又达到飓风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度波动,莱斯特达到风力时速185公里的最高强度,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已属三级飓风标准。风暴此后逐渐减弱,于10月26日降级成热带风暴,并在不久后完全消散。 气旋自始至终没有登陆,但10月18日行进至距陆地最近的位置时产生暴雨和中等强度风力。降水引发泥石流,夺走两名孩童的生命,风暴整体引起的损失数额缺乏统计。.

查看 1998年太平洋颶風季和1998年飓风莱斯特

另见

1998年太平洋飓风季

太平洋颶風季

考艾岛耗散PDF气象学气旋气旋能量指数泥石流洪都拉斯洛斯卡沃斯最大持续风速海面温度拉巴斯 (南下加利福尼亚州)曼萨尼约1998年太平洋颱風季1998年飓风伊西斯1998年飓风玛德琳1998年飓风莱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