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

指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

鲍德温三世(Baldwin III,),耶路撒冷国王(1143年-1162年)。他是梅利桑德女王和富尔克国王的长子。1143年11月梅丽桑德王后将13岁的大儿子立为鲍德温三世,自己担任摄政。1152年鲍德温正式加冕为王,这时的耶路撒冷王国进入了鼎盛时期。 1158年鲍德温国王调解了亚美尼亚和拜占庭帝国的争斗后,1162年,鲍得温三世从北方归来后病倒了,虽然他只有33岁,而且以前身体很好,但还是于2月10日去世了,他是耶路撒冷最后的伟大国王,他的死受到了十字军骑士们普遍的哀悼。雖然鲍德温與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之侄女狄奥多拉成婚,但他没有子女;王位传给了他的弟弟、雅法和阿斯卡隆的领主阿马尔里克。.

12 关系: 富尔克 (耶路撒冷)亞美尼亞阿马尔里克 (耶路撒冷国王)耶路撒冷国王耶路撒冷王國提奧多拉梅利桑德 (耶路撒冷)梅利森德 (耶路撒冷)拜占庭帝国拜占庭皇帝列表曼努埃尔一世

--,或作--,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称谓,指哥哥或弟弟的子女。男性的姪稱為姪子或姪兒,女性的姪則稱為姪女;自己为男性,對方稱呼自己作伯父或叔父,自己为女性,對方稱呼自己作姑母。 「--」和「--」嚴格上是有區別的,清朝和民國時期,「--」是正字,「--」是異體字。依據《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本》:「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內姪女自幼假充男児教養的學名呌王熙鳳」,清朝用「內姪」、「外姪」來區分「男方親兄弟所生子女」和「男方妻子之兄弟所生子女」。 在漢代之前,女性才會稱兄弟的子女為--,男性稱兄弟的子女為--、--。 在中華文化中,謙稱時可稱呼自己為“小姪”或“愚姪”。對於沒有親屬關係的後輩,可稱之為「賢姪」或「世姪」。.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姪 · 查看更多 »

富尔克 (耶路撒冷)

#重定向 富尔克 (耶路撒冷国王).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富尔克 (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共和國(Հայաստանի Հանրապետություն,ISO 9985轉寫:Hayastani Hanrapetutyun),通稱亞美尼亞,是一個位於西亞或外高加索地區的共和制國家,有時也會被視為是東歐的一部分。行政疆界上,亞美尼亞位於黑海與裏海之間,西鄰土耳其,北鄰喬治亞,東為阿塞拜疆,南接伊朗和阿塞拜疆的飛地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以埃里溫為首都。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亞美尼亞曾经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 目前,亞美尼亞與鄰國阿塞拜疆之間存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領土爭議問題,並曾在2016年4月雙方因此問題在邊境發生軍事衝突,亞美尼亞也因为1915年奧斯曼帝國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發動的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的歷史認知問題與土耳其之間有外交上和對大屠殺事件承認問題上存在爭議,但是近年亞土雙方已透過元首互訪等方式逐漸修復關係、重建溝通對話。不過,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的外交關係仍較不穩定。亚美尼亚是欧洲委员会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一员。亚美尼亚也宣稱擁有在1991年宣布独立但為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的阿爾扎赫共和國的主权。.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亞美尼亞 · 查看更多 »

阿马尔里克 (耶路撒冷国王)

阿马尔里克(),耶路撒冷国王(1162年-1174年)。耶路撒冷国王富尔克和女王梅利桑德的次子。鲍德温三世的弟弟。鲍德温三世去世后继承王位。 阿马尔里克即位后多次入侵埃及,并在1167年攻进开罗,埃及成为了他的属国。1168年埃及人与叙利亚军队联合反击,阿马尔里克在1169年1月2日离开埃及回国。1174年7月11日患病死于耶路撒冷。 1157年,阿马尔里克与埃泽萨伯爵乔塞兰二世的女儿阿涅丝结婚。生有一儿一女,女儿西比拉生于1160年,儿子鲍德温生于1161年。1167年他又娶了拜占廷帝国的皇室成员玛利亚·康尼努斯,并有一女伊莎贝拉(1170年生)。 他年幼的儿子鲍德温四世即位。但这个孩子从小就患有麻风病,的黎波里伯爵雷蒙德被选为摄政。 Category:耶路撒冷君主 category:十字军东征 Category:中东历史.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阿马尔里克 (耶路撒冷国王)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国王

此乃1099年至1291年,耶路撒冷王国的君主和至今的耶路撒冷国王頭衔繼承人列表。.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耶路撒冷国王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王國

耶路撒冷王國(Regnum Hierosolimitanum) ,又史称耶路撒冷拉丁王国(Latin Kingdom of Jerusalem),是一个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后于1099年建立在南部黎凡特(Southern Levant)的天主教王国。该王国从1099年起持续了近两百年,直到1291年被马穆鲁克摧毁最后一块领土阿卡(Acre)为止。它的历史被分为了两个明显不同的时期,第一王国从1099年持续到1187年被萨拉丁几乎完全侵占为止;在随后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该王国又于1192年在阿卡重建,并沿续到1291年该城的毁灭为止,因此第二王国有时又被称为阿克王国。.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耶路撒冷王國 · 查看更多 »

提奧多拉

提奧多拉,或译狄奥多拉、塞奥多拉、西奥多拉等,可以指:.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提奧多拉 · 查看更多 »

梅利桑德 (耶路撒冷)

#重定向 梅利桑德 (耶路撒冷女王).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梅利桑德 (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梅利森德 (耶路撒冷)

#重定向 梅利桑德 (耶路撒冷女王).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梅利森德 (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拜占庭帝国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皇帝列表

本表列出東羅馬帝国的皇帝。 東羅馬帝国的开始时间难于确定。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为了便于管理,在284年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不过,拜占庭本身由始至终将自己视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延续。 被认为是第一位東羅馬皇帝的君主有:.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拜占庭皇帝列表 · 查看更多 »

曼努埃尔一世

曼努埃尔一世可以指:.

新!!: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和曼努埃尔一世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