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5 关系: 博希蒙德三世,名花傾國兩相歡,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提烏斯一世,女皇帝,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亨利二世 (奥地利),伊萨克二世,弗拉维娅·马克西米安娜·狄奥多拉,皇后,神劇,米海尔九世,米海尔八世,繼親,羅馬皇帝,羅曼努斯一世,狄奥多拉女皇,狄奥多拉皇后 (查士丁尼一世),馬克西米安,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電影導演,查士丁尼一世,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韩德尔,斯陶拉基奥斯,拜占庭皇帝列表。
博希蒙德三世
博希蒙德三世(Bohemond III of Antioch,),被称为口吃者(the Stammerer or the Stutterer)。安条克公爵(1163-1201)。 博希蒙德三世是博希蒙德二世的外孙,父亲1149年死于Inab之战,母亲康斯坦斯担任安条克公国摄政,与沙蒂永的雷诺再婚,雷诺继承安条克亲王爵位,直到1160年被囚禁在阿勒颇(他住在那里直到1176年)。 博希蒙德到法定年龄时要继承爵位,但被康斯坦斯拒绝,经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三世干预,博希蒙德于1163年即位,次年与穆斯林军作战失败被俘虏,后获释。1180年因遗弃第二个妻子西奥多拉·康尼娜(塞浦路斯公爵之女)而被逐出教会。晚年在立嗣问题上颇受折磨,其幼子曾一度于1199年将博希蒙德逐出安条克。 博希蒙德于1201年去世,他的儿子博希蒙德四世继任。.
查看 提奧多拉和博希蒙德三世
名花傾國兩相歡
《名花傾國兩相歡》(義大利語:Teodora, imperatrice di Bisanzio)是一齣由導演的1954年的義大利歷史片,講述拜占庭皇后狄奧多娜的故事。她曾是女奴,後來嫁給朱斯蒂年一世而榮登--位。.
查看 提奧多拉和名花傾國兩相歡
君士坦丁大帝
弗拉维·瓦莱里乌斯·奥勒里乌斯·君士坦丁(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常被稱為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Magnus,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ὁ Μέγας,Constantine the Great),或聖君士坦丁(Saint Constantine),羅馬帝國皇帝,306年至337年在位。他是第一位信仰基督宗教的罗马皇帝,在313年与李锡尼共同頒佈《米蘭詔書》,承認在帝国轄境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 君士坦丁在内战中,击败马克森提乌斯和李锡尼,巩固皇位。统治期間,他对法兰克人、阿拉曼人、西哥特人和萨尔马提亚人的战役均取得勝利,并成功夺回在前一个世纪丧失的达基亚地区。他在拜占庭建立新皇宫 ,并将之命名为新罗马,但人们为尊君士坦丁之名,将此地称作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在此后一千年均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因此君士坦丁也被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的创立者。.
查看 提奧多拉和君士坦丁大帝
君士坦提烏斯一世
弗拉維烏斯·瓦勒里烏斯·君士坦提烏斯(Flavius Valerius Constantius,),是西羅馬帝國的皇帝。他因為臉色蒼白的外表特徵,在拜占庭史學家筆下常稱他為克洛魯斯·君士坦提烏斯(Chlorus,源自於希臘語中的「蒼白」),或稱為君士坦提烏斯一世。他是君士坦丁王朝的開創者,也是著名的君士坦丁大帝的父親。.
女皇帝
女皇帝,即女性的皇帝,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一般简称女皇,在中国和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天皇(西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這個存在一定爭議,因为根据确切的记载,日本自天武天皇才開始改稱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稱號應為大王),若不把天武天皇之前的日本天皇列入計算,则日本持統天皇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包括天武天皇之前的两位女天皇),远远少于男性皇帝,且女天皇必須仍為父系子女,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查看 提奧多拉和女皇帝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
《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新華通訊社譯名室編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本提供規範化人名翻譯的工具書。本书有姊妹篇《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亨利二世 (奥地利)
#重定向 亨利二世 (奧地利).
伊萨克二世
#重定向 伊萨克二世·安格洛斯.
查看 提奧多拉和伊萨克二世
弗拉维娅·马克西米安娜·狄奥多拉
弗拉维婭·马克西米安娜·狄奥多拉是羅馬皇帝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的皇后、君士坦丁大帝的繼母。 她是羅馬皇帝马克西米安的養女或繼女(狄奥多拉在她的母親Eutropia嫁马克西米安以前已出生)。293年,狄奥多拉嫁君士坦提烏斯一世為其第二任妻子;兩夫妻一共生六名子女。後來的君士坦丁大帝是君士坦提烏斯與婚前離異的前妻海伦娜的兒子。.
皇后
皇后,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目前唯一仍有皇后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现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后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后”。.
查看 提奧多拉和皇后
神劇
劇(oratorio)是一種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但它有一个叙述故事的人,通常同时使用管弦樂團、獨唱家以及合唱團。.
查看 提奧多拉和神劇
米海尔九世
米海爾九世·帕里奥洛格斯(希臘語:Μιχαήλ Θ΄ Παλαιολόγος,)帕里奥洛格斯王朝的拜占庭帝國共治皇帝(1294年—1320年在位)。 米海爾九世是安德洛尼卡二世的長子,於1294年或1295年被父親加冕為共治皇帝。1300年,米海爾九世成為奄蔡人僱傭兵的首領被派往對抗在小亞細亞的土耳其人,1304年-1305年,米海爾九世被指控勾結加泰羅尼亞叛逆。加泰羅尼亞叛軍司令羅傑·德許被謀殺之後,米海爾九世率領拜占庭軍隊對抗加泰羅尼亞叛逆(增加了土耳其人及和5-8,000 奄蔡人),但被擊敗及打傷。 米海爾九世於1307年對抗保加利亞皇帝泰奧多爾·斯維托斯拉夫,但是最終失敗,最後並將他的女兒嫁給保加利亞皇帝以締結和平。在1311年,米海爾九世又被奧斯曼一世打敗。米海爾九世最終在帖撒羅尼迦退役,並於1320年在在那裡去世。 米海爾九世是一個勇敢而又充滿活力的軍士,他願意作出個人犧牲以支持或鼓勵他的部隊,米海爾九世時常無法打敗他的敵人,並且是唯一巴列奧略王朝皇帝早於他的父親去世。米海爾九世在43歲時的過早死亡,部分歸因於他的小兒子曼努埃爾·帕里奥洛格斯被他的大兒子共治皇帝安德洛尼卡三世的家臣意外地謀殺。 Category:拜占庭皇帝 Category:巴列奥略王朝.
查看 提奧多拉和米海尔九世
米海尔八世
米海尔八世(拉丁语:Michael VIII Palaiologos,希腊语:Μιχαήλ Η΄ Παλαιολόγος,)又稱麥克尔八世,是一位東羅馬帝国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1259年至1282年。他是帕里奥洛格斯王朝的奠基人,这个王朝一直统治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之陷落。1261年他从拉丁帝国手中夺回了君士坦丁堡,由此将尼西亚帝国转化为重建的東羅馬帝国。.
查看 提奧多拉和米海尔八世
繼親
繼親是親屬的一種,是指生父與生母離異或父母其中一方逝世後,子女跟隨其中一方。再婚配偶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以及孩子和再婚配偶自身兒女之間的關係。 其再婚配偶對於孩子就是繼父或繼母,繼父又稱後父、晚爷,繼母又稱後母、晚娘。粵語俗稱繼母為後抵乸,稱繼父為後抵公。而繼父母在跟生父或生母婚前與他人(如前任配偶或戀人)所生的孩子,會依其性別及年齡大小稱為繼兄、繼弟、繼姊或繼妹,合稱繼兄弟姊妹。對於再婚配偶而言,這個孩子就是其繼子或繼女,合稱為繼子女。.
查看 提奧多拉和繼親
羅馬皇帝
羅馬皇帝是羅馬帝國時期的最高頭銜,是身兼國家元首和-zh:政府首腦;zh-hans:政府首脑;zh-hk:政府首腦;zh-sg:政府首脑;zh-tw:行政首長;-的最高領導人。在歐洲歷史中,皇帝(Imperator;emperor)源自于古罗马时期,音譯為“英白拉多”,原意是统帅,源自Imperium(意為權威、權力、統治)。 羅馬帝政時期(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是在羅馬共和國時期之後,由於羅馬內戰將本來由羅馬元老院實行的權利集於屋大維一身,而由屋大維創立的政府體制。作為共和國獨裁官、大征服者凱撒的養子,屋大維以凱撒之名行世,而後又令名存實亡的元老院封他為「奧古斯都」,意為聖上、至尊、神聖。屋大維死後,被羅馬帝國神格化而列入神的行列。凱撒(他借用的名字)和奧古斯都(他的稱號)兩者,遂成為未來400多年羅馬統治者的永久性稱號。此外君主的稱號还有首席元老(princeps senatus,中文又譯為“元首”、“第一公民”),直到三世紀末,皇帝戴克里先才拋棄「第一公民」的稱號,史學家通常將從屋大維至戴克里先的羅馬帝國政體稱為元首制的封号。.
查看 提奧多拉和羅馬皇帝
羅曼努斯一世
羅曼努斯一世,全名為羅曼努斯·利卡潘努斯(Ρωμανός Α΄ Λακαπήνος,Rōmanos I Lakapēnos;),於920年至944年在位拜占庭帝國皇帝。.
查看 提奧多拉和羅曼努斯一世
狄奥多拉女皇
奥多拉(希腊语:Θεοδώρα η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η,拉丁化:Theodṓra ē Porphurogénnētē,或译提奥多拉、塞奥多拉等,,绰号“正统嫡系的”),是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八世和海伦娜皇后的小女儿,拜占庭和欧洲历史上的第三位女皇,也是拜占庭的最后一位女皇,马其顿王朝的末代皇帝(1042年-1056年)。 狄奥多拉1042年与女皇佐伊一世(狄奥多拉的姐姐)共治,1042年—1050年与皇帝君士坦丁九世(佐伊一世的丈夫)和佐伊一世共治,1050年—1055年与君士坦丁九世共治,1055年—1056年单独执政。狄奥多拉终身未婚。.
查看 提奧多拉和狄奥多拉女皇
狄奥多拉皇后 (查士丁尼一世)
奥多拉(希腊语:Θεοδώρα,拉丁化:Theodṓra,或译提奥多拉、塞奥多拉等,500年-548年6月28日),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王朝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大帝)的妻子和皇后。和丈夫查士丁尼大帝一样,她也被东正教教会封为圣人,纪念日为11月14日。 她有天生過人實務智慧,與查士丁尼共同為保守古舊的政權加上新動力。532年的尼卡暴動中,城堡大火,亂軍逼近皇宮之際,查士丁尼差點要棄皇宮逃命,狄奧多拉令他恢復勇氣。她拒絕逃命——宣布準備殉身與皇宮共存亡。因為她的堅定,暴亂終結,而查士丁尼的政權得以保存。 548年狄奥多拉死後,查士丁尼失去賢內助,變得意氣全失、優柔寡斷。而查士丁尼晚年的政策轉變也頗有可能跟狄奥多拉之死有關。.
馬克西米安
马库斯·奥勒留·瓦勒里乌斯·马克西米安努斯·赫库里乌斯(Marcus Aurelius Valerius Maximianus Herculius,),通称马克西米安(Maximian),罗马皇帝。 285年任罗马帝国凯撒 (头衔)(副帝),286年被羅馬東部的奧古斯都(正帝)戴克里先任命为西部奧古斯都,305年5月1日与戴克里先一同退位,由原西部凱撒君士坦提乌斯一世接任西部奧古斯都。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不久去世,而东部的奧古斯都伽列里乌斯指定塞维鲁二世出任西部的奧古斯都,君士坦提乌斯一世的儿子君士坦丁一世遂在不列颠起兵自立為羅馬西部的凱撒,馬克西米安也于306年复出,與其子马克森提乌斯合作,兩人自立為共治的西部奧古斯都,打败并杀死塞维鲁二世。 308年他向自己儿子马克森提乌斯夺权未果,後來被迫放弃西部奧古斯都的名號,翌年逃往女婿君士坦丁一世处寻求庇护。310年,他趁君士坦丁一世出兵在外时发动叛变,但应者寥寥,很快被回师的君士坦丁一世包围于马赛。同年夏,马克西米安被迫自杀。 M Category:歐洲自殺者 Category:記錄抹煞.
查看 提奧多拉和馬克西米安
鲍德温三世 (耶路撒冷)
鲍德温三世(Baldwin III,),耶路撒冷国王(1143年-1162年)。他是梅利桑德女王和富尔克国王的长子。1143年11月梅丽桑德王后将13岁的大儿子立为鲍德温三世,自己担任摄政。1152年鲍德温正式加冕为王,这时的耶路撒冷王国进入了鼎盛时期。 1158年鲍德温国王调解了亚美尼亚和拜占庭帝国的争斗后,1162年,鲍得温三世从北方归来后病倒了,虽然他只有33岁,而且以前身体很好,但还是于2月10日去世了,他是耶路撒冷最后的伟大国王,他的死受到了十字军骑士们普遍的哀悼。雖然鲍德温與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之侄女狄奥多拉成婚,但他没有子女;王位传给了他的弟弟、雅法和阿斯卡隆的领主阿马尔里克。.
電影導演
電影導演(film director)是電影拍攝時的總監督者,他會依據劇本提供電影藝術和劇情方面的指導,並引領整個劇組的拍攝工作。他在電影製作中擔當的角色主要包括:.
查看 提奧多拉和電影導演
查士丁尼一世
查士丁尼一世(拉丁语:Justinianus I;希腊语:Ιουστινιανός;全名为弗拉维·伯多禄·塞巴提乌斯·查士丁尼 Flavius Petrus Sabbatius Justinianus,约)是东罗马帝国皇帝,他的统治时间是从527年到565年。由於他收復了許多失土,重建聖索菲亞教堂,並編纂查士丁尼法典,功不可沒,因此也被称为查士丁尼大帝。 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他的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历史上从古典时期转化为希腊化时代的东罗马帝国的重要过渡期。比如他于542年废除了执政官这个从罗马共和国遗留下来的官职(可能出于费用的考虑)。他还加强了皇帝作为神在地上的代表的地位,这一举动彻底破坏了罗马帝国中皇帝被视为首席执行官、“国家之父”,“第一公民”的形象。但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就已经对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提出了深刻的批评。普罗科匹厄斯的著作是今天对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期研究最重要的一手资料。.
查看 提奧多拉和查士丁尼一世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韩德尔
蓋歐格·弗里德里希·韓德爾(Georg Friedrich Händel,),巴洛克音乐作曲家,創作作品類型有歌剧、神劇、頌歌及管风琴协奏曲,著名作品為《弥赛亚》。亨德尔出生於德國,后来定居並入籍英国,他的名字亦改为英語化的喬治·弗里德里克·韓德爾(George Frideric Handel)。 亨德尔的風格明顯受到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作曲家以及德國中部傳統複音音樂的影響。音樂家認為:「從亨德尔的歌劇中可以看出他不只是位偉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流的劇作家」。在歌劇《》(1736年)受到好評之後,他將合唱部份翻譯為英文。在《弥赛亚》(1742年)成功之後,韓德爾沒有再寫過義大利文的歌劇。他在英國最後的十五年幾乎眼盲,是一個受尊重的富人。亨德尔于1759年去世,人们为他举行隆重的國葬,安葬在西敏寺。 韓德爾被譽為是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其作品《水上音樂》、《皇家煙火》和《弥赛亚》至今仍然廣為人知。他創作了四首,其中《》(1727年)是為喬治二世的登基所作,後來在每次英皇加冕時演奏。亨德尔在三十年內创作了四十余首歌劇,1960年代以来,巴洛克音樂及的复兴令人们對韓德爾的正歌劇重新燃起了興趣。.
斯陶拉基奥斯
斯陶拉基奥斯(Σταυράκιος,)也作斯达乌拉西乌斯,是一位拜占庭帝国皇帝(811年7月26日~811年10月2日在位)。811年7月26日,斯陶拉基奥斯与父亲尼基弗鲁斯一世在普利斯卡战役中被保加尔人围困并被击败,尼基弗鲁斯一世战死,他身负重伤侥幸逃至亚得里亚堡,并继承了皇位。但是此时,斯陶拉基奥斯奄奄一息,无法正常履行皇帝职责。10月2日,斯陶拉基奥斯被迫让位给其妹夫,宫廷总管米海尔·朗加比(Michael Rhangabe),是為米海尔一世。随后隐退到修道院,直至去世。.
查看 提奧多拉和斯陶拉基奥斯
拜占庭皇帝列表
本表列出東羅馬帝国的皇帝。 東羅馬帝国的开始时间难于确定。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为了便于管理,在284年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不过,拜占庭本身由始至终将自己视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延续。 被认为是第一位東羅馬皇帝的君主有:.
查看 提奧多拉和拜占庭皇帝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