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高永能

指数 高永能

永能,字君举,北宋绥州(今陕西绥德)人, 高永能從祖父寓居青涧(今陕西省清涧),年少时便擅长骑马射箭。由行伍補殿侍(階官,無品),稍遷供奉官(階官,三班使臣,小使臣,從八品)。種諤取綏州,發永能兵六千先驅入囉兀,五戰皆捷,轉供備庫副使(階官,諸司副使,西班,從七品)。治綏德城,闢地四千頃,增戶千三百,即知城事。元豐初,為鄜延都監。秋,大稔,夏人屯二千騎於大會平,將取稼。永能簡精騎突過其營,騎卒驚潰,獲鈐轄二人。轉六宅使(階官,諸司正使,西班,正七品)。夏人患之,令曰:「有得高六宅者,賞金等其身。」經略使呂惠卿行邊,永能伏騎穀中,以備侵軼。邊騎果至,馳出擊走之。夏兵二萬犯當川堡,永能以千騎與相遇,度不能支,依險設疑兵,且鬥且卻,而令後騎揚塵,若援兵至者,奮而前,遂解去。擢本路鈐轄。 四年,西討,永能為前鋒,圍米脂城。邊人十萬來援,永能謂弟永亨曰:「彼恃眾集易吾軍,營當大川,宜嚴陳待其至,張左右翼擊之,可破也。」詰旦,鏖戰於無定河,斬首數千級,得馬三千、橐駝牛羊萬計。城猶未下,密遣諜說降其東壁守將,衣以文錦,導以鼓吹,耀諸城下,酋令介訛遇乃出降。進東上閣門使(階官,橫行正使,第五階,正六品)、寧州刺史(遙郡刺史),以年請老,不許,又進四方館使(階官,橫行正使,第四階,正六品)、榮州團練使(遙郡團練使)。 永樂之役,獻謀皆不用。城既陷,其孫昌裔欲援之從間道出,永能歎曰:「吾結發從事西羌,戰未嚐挫,今年已七十,受國大恩,恨無以報,此吾死所也。」顧易一卒敝衣,戰而死。其子世亮與昌裔求得屍以歸。詔贈房州觀察使(階官,正任觀察使,正五品),錄世亮為忠州刺史(階官,正任刺史,從五品),諸孫皆侍禁殿直(階官,三班使臣,小使臣,正九品)。 永能家世州將,所領多故部曲,拊之有恩惠,遇敵則身先之。下有傷者,載以己副馬,故能得士死力。遠近喜言其事,稱之曰「老高」。及死,邊人無不痛惜。嚐過其遠祖唐綏州刺史思祥淘沙川廟,得畫像及神道碑上之,詔即所在賜田三十頃,以奉祭祀。.

12 关系: 宋史寧州供奉官忠州團練使刺史呂惠卿元丰 (北宋)种谔陕西省榮州清涧县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高永能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寧州

寧州,中國古代州名。西晉置。刺史鎮建寧郡。初置時領四郡,其地大致相當於今雲南省除迪慶、昭通以外的大部份地區。東晉、南朝宋、齊時轄有今雲南省全境、貴州省中西部地區。梁中期以後廢。北周置南寧州。隋初置南寧州總管府,後廢,其地入濮部、六詔。.

新!!: 高永能和寧州 · 查看更多 »

供奉官

供奉官指唐朝中书省與门下省官員,御史台官有時亦稱供奉官。 供奉官之名始於唐朝,《旧唐书》卷四三《职官二》載:“两省自侍中、中书令已下, 尽名供奉官。”供奉官又有東西頭供奉官之別,官員朝覲時,成東西向排列對立,有如人的眉毛左右對稱,谓之“蛾眉班”,《梦溪笔谈·故事一》:「东西头供奉官本唐从官之名,自永徽以后,人主多居大明宫,别置从官,谓之东头供奉官;西内具员不废,则谓之西头供奉官。」玄宗时又有翰林供奉。宋朝的供奉官只用來表示品級,無實際職掌,宋朝宦官有時亦以供奉分職等,童貫即供奉官,洪邁稱:“在法,內侍轉至東頭供奉官則止。若干辦御藥院,不許寄資,當遷官則歸吏部”,司馬光稱:“此乃祖宗深思遠慮,防微杜漸,高出前古,詒謀萬世”。清朝時称南书房行走为内廷供奉。.

新!!: 高永能和供奉官 · 查看更多 »

忠州

忠州,可以指:.

新!!: 高永能和忠州 · 查看更多 »

團練使

團練使,全名团练守捉使,唐代官制,负责一方團練(自衛隊)的軍事官职。.

新!!: 高永能和團練使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新!!: 高永能和刺史 · 查看更多 »

呂惠卿

呂惠卿(),字吉甫,號恩祖。閩南晋江人(今福建泉州),北宋大臣,曾任參知政事,是北宋新舊黨爭中的新黨人物。著述甚丰,有《文集》、《孝经传》、《道德经注》、《论语义》、《庄子解》等书。.

新!!: 高永能和呂惠卿 · 查看更多 »

元丰 (北宋)

元丰(1078年-1085年)是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意思為大丰收。 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新!!: 高永能和元丰 (北宋) · 查看更多 »

种谔

种谔(),字子正,洛阳人,北宋大将。 北宋名将种世衡第五子,世代守宋夏边境。 以父亲的荫蔽入官,升到左藏库副使(从七品武官阶),延帅(鄜延路安抚使)陆诜推荐种諤任青涧城(城为设在军事要地军民统管的县级行政区)知城,青涧城本来是其父种世衡顶着巨大军事压力抢筑并担负首任知城,种諤算是继承了其父种世衡的衣钵。种諤熟悉边情,性格猛烈骁勇,善于驭士卒,临敌善于出奇,每战必胜,屡建战功。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十月,种谔年龄已经四十一岁,招降了绥州嵬名山部落,得酋领三百,户万五千,宋军未伤一兵一卒,就收复了陕北重镇绥州。 历任鄜延钤辖,后迁礼宾副使(从七品武官阶)、知岷州(实际差遣)。迁东上閤门使(正六品横班武官阶)、文州刺史(正任官武官阶)、知泾州,徒鄜延路副总管。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主张再次讨伐西夏,上书朝廷雪“灵州丧师”之耻。神宗“帝壮之,决意西讨,以为经略安抚副使,诸将悉听节制”。诏令熙河路、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河东路等五路宋军进攻西夏。九月二十九日,种谔率兵出绥德城,进攻米脂,三日未能攻下。西夏派出八万军队前来援救。种谔在米脂城外无定河边埋下伏兵伏击,断其首尾,大破敌兵。 宋军永乐城之战時,种谔在延州,不願前往相救,以致宋軍全軍覆沒,“議者謂諤不死,邊事不已。”后任知延州。疽发于背,死于延州,终年66岁。种谔生性殘忍,“左右有犯立斬,或先刳肺肝,坐者掩面,諤飲食自若。” --為其姓氏,正體字即為「--」,音读chong,二声。不可誤植為「--」。.

新!!: 高永能和种谔 · 查看更多 »

陕西省

陕西,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省份,现为西北地区工农业最发达的省份,处于黄河中游,是现今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省会是中国著名古都西安。.

新!!: 高永能和陕西省 · 查看更多 »

榮州

荣州.

新!!: 高永能和榮州 · 查看更多 »

清涧县

清涧县是中国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北部,榆林市南部,黄河西岸,无定河在此汇入,清涧河流贯西境,与延安市相接。面积1881平方公里,人口21万,区划代码610830,邮编718300。.

新!!: 高永能和清涧县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