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馬里亞納板塊

指数 馬里亞納板塊

馬里亞納板塊(Mariana Plate)是馬里亞納海溝以西的小型板塊,形成馬里亞納群島的底座,與西面的菲律賓板塊以分離板塊邊緣和數處轉形斷層分開,東面的太平洋板塊沉入馬里亞納板塊,西南面以馬里亞納海溝為界,東北面以伊豆小笠原海溝為界。 Category:板塊.

12 关系: 太平洋板塊伊豆小笠原海溝分離板塊邊緣隱沒帶菲律賓板塊马里亚纳群岛马里亚纳海沟轉形斷層造山運動板块构造论毫米

太平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是一塊海洋地殼板塊,大部分位於太平洋海面下。它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1968年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自提出以来,其范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太平洋板块的東北面與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以及戈尔达板块之間具有张裂型板块边界,分別形成探险家海岭、胡安·德富卡海岭和戈尔达海岭。中部東面與北美洲板块之間沿著聖安地列斯斷層形成转换边界,並與里维拉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东南面则与纳斯卡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即东太平洋海隆。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里维拉板块、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都是古法拉龙板块的残余。 南面與南極板塊之間也是张裂型邊界,形成太平洋-南極洋脊(Pacific-Antarctic Ridge) 西面與歐亞板塊之間存在聚合型板块边界,其中靠北方的一邊沉入隐没于歐亞板塊之下,中間部分則與菲律賓板塊形成馬里亞納海溝。西南面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印澳板塊)形成複雜但主要為聚合型的邊界,並於紐西蘭北方潜没于印澳板塊之下,兩者之間造成了一個轉換邊界,形成Alpine斷層。更往南一點,則是印澳板塊沉入太平洋板塊下方。 北面沉入北美板塊,為聚合型邊界,並形成阿留申海溝與鄰近的阿留申群島。 太平洋板块内部存在许多的热点,大部分太平洋岛屿都是由这些热点形成的。其中最有名、研究最充分的热点形成了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 查看更多 »

年,或稱地球年、太陽年,是與地球在軌道上繞太陽公轉有關事件再現之間的時間單位。將之擴展,可以適用於任何一顆行星:例如,一「火星年」是火星自己完整的運行繞太陽軌道一圈的時間。 一般而言,一年之長度取為太陽在天球上沿黄道從某一定標點再回到同一定標點所經歷的時間間隔。由於所選取之定標點不同,年之定義有:.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年 · 查看更多 »

伊豆小笠原海溝

伊豆小笠原海溝(日語:伊豆小笠原海溝(いず・おがさわらかいこう),英語:Izu-Bonin Trench),是個位在西太平洋的海溝,北起日本海溝,南與馬里亞納海溝相接。 伊豆小笠原海溝是日本海溝的延伸。太平洋板塊在此處與菲律賓板塊擠壓,形成了伊豆諸島和小笠原群島火山弧。伊豆小笠原海溝最深處深達9780公尺。.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伊豆小笠原海溝 · 查看更多 »

分離板塊邊緣

分離板塊邊緣(divergent boundary)是地殼由於張力作用向兩側擴張延伸,地函上部經熔融作用冒出產生新的岩石圈,形成洋脊。這個地區成為大陸的末端,最終形成大洋盆地(Oceanic basic)。大陸板塊移離成為裂谷(Rift valley),而海洋板塊移離則成為中洋脊。熔岩在板塊間流出冷卻,形成盾狀火山和火山島。.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分離板塊邊緣 · 查看更多 »

隱沒帶

隱沒帶(英語:subduction zone),也称“俯冲帶”、“消减带”、“隐没带”,指地球的岩石圈中對流的沉降流(downwelling)所在的地區。 隱沒帶存在於聚合板塊邊緣(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海洋板塊擴張到大陸板塊邊緣,因為海洋板塊較重,會沉入大陸板塊之下,形成聚合板塊邊緣。地球的岩石圈、海洋板塊、沉積層以及被困住的水份就是經由隱沒帶回收到地函深處的。目前地球是唯一已知有隱沒帶的行星,金星與火星都沒有隱沒帶。但是根據1999年火星全球探勘者號(Mars Global Surveyor)對火星磁場的觀察發現,火星早期可能有板塊活動,但尚未得到確認。沒有隱沒作用(subduction),地球也不會是現在的樣子。沒有隱沒帶,地殼不會分化出大陸與海洋,所有的固體地球也都會被一個全球性的大海洋所覆蓋。 岩石圈(地殼加上上部地函的堅硬部份)與軟流圈的密度差造成隱沒作用。岩石圈比地函的軟流圈部份的密度要高的時候,岩石圈容易沉入地函裡,形成隱沒帶;而隱沒作用在岩石圈密度比軟流圈小的地方會遭到抵抗。岩石圈的密度比其下的軟流圈的密度大或是小取決於相關地殼的性質。地殼的密度總是比軟流圈或是地函的岩石圈部份的密度來得小。然而因為大陸地殼總是比海洋地殼厚,密度也總是比海洋地殼小,大陸岩石圈的密度也總是比海洋岩石圈的密度小。海洋岩石圈的密度通常比軟流圈大。例外的情況發生在大片的洪流玄武岩(flood basalt),又稱為“大型火成岩區(large igneous provinces(簡稱LIPs))”。 這類例外的情況會造成海洋地殼極度增厚,浮力太大而無法隱沒。當在下沉板塊之上的岩石圈浮力太大無法隱沒時會產生碰撞,因此有這句常說的話:隱沒作用引起造山運動。.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隱沒帶 · 查看更多 »

菲律賓板塊

#重定向 菲律宾海板块.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菲律賓板塊 · 查看更多 »

马里亚纳群岛

里亚纳群岛(Mariana Islands)——直到20世纪初还被称为莱德隆群岛(Ladrone),西班牙语意为“强盗群岛”,为麦哲伦所命名,北太平洋上南北纵列的15座火山岛和一些珊瑚岛组成。源自日本附近延伸的海底山脉,马里亚纳群岛位于海底山脉南端;马里亚纳群岛最南至关岛,总长1565英里,总面积396平方英里。.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马里亚纳群岛 · 查看更多 »

马里亚纳海沟

里亞納海溝(或稱馬里亞納群島海溝、經崇海溝)為目前所知最深的海溝。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方海床,位於,即近關島的馬里亞納群島東方。此海溝為兩板塊輻輳之俯衝帶,太平洋板塊於此俯衝於菲律賓海板塊(或细分出的马里亚纳板块)之下。海溝底部於海平面下之深度,遠勝于珠穆朗瑪峰海平面上的高度。 海溝最大深度為海平面下11,034公尺(35,798英呎)。若參考其緯度與地球之赤道隆突,此深度位置距地心為6,366.4公里。相較之下,北冰洋深4至4.5公里,其海床距地心6,352.8公里,僅比馬里亞納海溝距地心近13.6公里。 馬里亞納海溝底部,水壓為1086巴,即108.6百萬帕斯卡(MPa)、每平方英寸15,751磅(PSI)或1071.8標準大氣壓。.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马里亚纳海沟 · 查看更多 »

轉形斷層

轉形斷層(Transform boundaries )是沿著板塊邊緣的斷層,這些板塊的移動方向以橫向為主,互相擦過對方而沒有導致地殼面積增加或減少。 大部分轉形斷層在海床,與海底擴張的洋脊相連。.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轉形斷層 · 查看更多 »

造山運動

造山運動(Orogeny)是指地殼結構因為板塊運動產生劇烈變化,屬地殼變動的一種。這種作用會產生岩石高度變形的帶狀區域,稱為造山帶(Orogens或Orogenic belts)。“Orogeny”來自希臘語,“oro”是山,“geny”是“genesis”的略語,誕生或起源的意思。造山運動是造成各大陸山地的主要機制;當大陸地殼因為造山運動產生褶皺和厚度增加時就形成山脈。涉及大範圍的地質作用統稱造山運動 。.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造山運動 · 查看更多 »

板块构造论

板块构造论(又稱板块构造假说、板块构造学说或板块构造学,總稱「板塊飄移」)是为了解释大陆漂移现象而发展出的一种地质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擴張和大陆漂移。 岩石圈可以分為大板塊及小板塊,兩板塊相接觸的部份則可依其相對運動來分為分離板塊邊緣、聚合板塊邊緣及轉形斷層。在板塊邊緣常會出現地震、火山、造山運動及海沟。现今每年的相對運動距離約在0至150 mm不等。 板塊可以分為海洋板塊及較厚的陸地板塊,兩者都有各自的地殼。在聚合板塊邊緣會有隱沒帶,會將板塊沉降至地幔,使岩石圈質量減少,而分離板塊邊緣因海底擴張形成的新地殼,這種對板塊的預測稱為輸送帶原理。較早期的理論認為地球會漸漸膨脹或是漸漸收縮,也都還有一些人支持。 板塊可以移動的原因是因為岩石圈的強度比下方的軟流圈要大,地幔密度的變化造成了。一般認為板塊運動是由海底遠離擴張脊的運動(因為地形及地殼的變化,造成地球引力的差異)、阻力及隱沒帶向下的吸力等影響組合而成。另一種解釋則是考慮地球旋轉的受力差異,以及太陽及月亮的潮汐力。這些因素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及其關係還不清楚,目前也還有許多爭議。.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板块构造论 · 查看更多 »

毫米

毫米( → 、),符號mm,是長度單位單位,台湾稱為「--」或「--」,大陸和港澳稱為--。1毫米相当于千分之一公尺(10-3,此即為「毫」的字義),或十分之一厘米。 在攝影範疇中,底片的制式以毫米為單位,有時會稱為「米厘」,例如「8--厘電影」即為「8毫米電影」。.

新!!: 馬里亞納板塊和毫米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