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南溪
南溪可以指:.
查看 馬武窟溪和南溪
台11線
台11線 花蓮-知本是臺灣一條聯絡花蓮縣、臺東縣沿海城鎮的省道。北端起點花蓮縣吉安鄉,南端終點台東縣太麻里鄉美和,全長177.483公里,是花東地區的主要公路之一,並有三條支線。在鼎東客運營運路線中,此路段稱為「海線」,而花東公路稱為「山線」。.
查看 馬武窟溪和台11線
台23線
臺23線,是臺灣一條連接花東縱谷平原與花東海岸的省道,中途穿越泰源盆地。西起花蓮縣富里鄉臺9線處,東至臺東縣東河鄉連接臺11線,故又稱富東公路或東富公路,全長45.503公里。.
查看 馬武窟溪和台23線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查看 馬武窟溪和台灣
台灣地理
臺灣地理意指臺灣島及其周邊附屬島嶼如釣魚臺列嶼等群島,以及龜山島、蘭嶼、小琉球等小島的地理情況。.
查看 馬武窟溪和台灣地理
台灣河流列表
#重定向 臺灣河流列表.
查看 馬武窟溪和台灣河流列表
台灣日治時期
臺灣日治時期()是指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間由大日本帝國統治的時期,於臺灣歷史上又稱為日本時代、日治時代、日據時代或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經濟置於日本帝國主義支配之下,身為最後一個躋身新帝國主義的日本,其帝國主義型態具有後進性,和西方由資本主義引導國家海外殖民政策不同,日本國內的資本主義尚不發達,無力在臺灣從事大規模資本活動,因此日治初期,是由臺灣總督府主導殖民地的開拓規劃。原則上,由官方為日本資本家量身定做各種規則,迫使臺灣提供資源、物產及勞力,為其服務。在殖民國家發展定位上,日本將臺灣做為支持本國工業的後盾,同時是日本向南洋發展的基地。日本在臺灣實行特別法,以警察政治控制社會,臺灣人沒有平等的參政權,在日治初期的現代化教育程度也遠低於在臺灣的日本人,日後逐年普及,但教育制度上與日本人相比仍不平等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頁189-201,1999年,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自大正時期後,日本對臺灣統治已漸趨穩固以及大正民主化的政治風氣改變,於日治中後期日方改取較為柔和的內地延長主義統治方針以及改派任文官總督,臺灣亦在短時期內發展蓬勃的本土政治運動及社會運動,同時也其許多臺人出國前往中國東北的滿州國或到日本本土留學,如鍾理和等,甚至赴中國與國共合作抵抗日本統治。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方因應戰爭需要更進一步推行全面性的皇民化政策,以期將臺灣人同化於日本,不過儘管高砂族有志士、民間日籍台裔的志願兵力,仍有漢人赴中參戰抗日,日本政府在民族認同問題下,改派臺灣兵赴南洋即可看出官方與日籍臺灣人的煎熬,詳見臺灣抗日運動、高砂義勇隊。 基於日本殖民統治的需求,臺灣在日治時期於基礎設施、教育設施、公共衛生、農業以及工業等各方面得到相當程度的現代化,但在對外經濟關係上則被日本化。而因為日本統治末期推行皇民化運動造成的低中國性,與戰後初期「陳儀政府」治理失政集負面中國性大成,並視當時臺灣人為「日本奴化教育下的劣等國民」,在臺灣本地人與戰後來臺大陸人之間形成族群隔閡。許多臺灣人因而感到過去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情況比較良善。部份臺灣史學者認為,此情結不僅影響許多在日治時期出生的臺灣人,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戰後臺灣對本土認同、臺灣主體性、族群意識觀念乃至臺灣獨立運動的興起。儘管戰後國民黨政府在臺灣推行中國導向的民族主義教育,強調日本殖民臺灣的負面影響,把日治時期臺灣的抗日運動與中國抗日戰爭做連結,並將日本領臺視為等同日本侵華歷史的一部分,但臺灣民間對日本大多仍抱持好感,不過也有其他不同於上述調查結果之民調。日本留在臺灣的基礎建設、文化政策所造成的影響亦於近年來不斷被各界重新檢視或評價。為東亞乃至於世界殖民史上少見的情形,時常引起學術界的興趣及研討。.
查看 馬武窟溪和台灣日治時期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查看 馬武窟溪和太平洋
都蘭山
都蘭山位於台灣台東縣東河鄉,為卑南族人心目中的聖山,同時也是目前台灣正向聯合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之一。都蘭山又名「台東富士山」,因山形似富士山,日治時期日人稱之為「台東富士」而來。.
查看 馬武窟溪和都蘭山
臺東縣
臺東縣(排灣語:Valangaw;英語:Taitung County;tl),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面積僅次於花蓮縣、南投縣,為臺灣第三大縣。地理位置上,臺東縣縣境絕大部分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通過其極北端),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南面和西面與屏東縣、高雄市以中央山脈為界,北面與花蓮縣為鄰。 由於位處熱帶氣候區且面山近海,臺東縣自然資源相當豐富;不但境內保有多處自然文化保留區,臺東縣各式特產:無論是海裡的柴魚或是平原上的釋迦,甚至是山上的茶葉、鳳梨、金針、洛神花等,無不名聞全臺。另因為開發較晚,所以臺東保留有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化,縣內的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布農族、排灣族、達悟族6族佔全縣人口比例三成以上,為全臺灣最高。除此之外,史前遺址的數量也是臺灣之最。另外人口密度為全臺最低,每平方公里僅62.50人。 在族群結構上,除原本定居於此的原住民外,其他居民皆為近150年陸續移居而來的移民後代。最早的漢人開拓者多是直接來自於福建省的閩南人,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部分中華民國國軍榮譽國民與其眷屬(外省人)安排在此興建眷村與定居,八七水災後西部災民部分亦遷居於此,以及部分從六堆區域遷來的客家人。因為如此眾多族群在此定居繁衍,今天的臺東成為一個多元族群文化社會。.
查看 馬武窟溪和臺東縣
耶馬溪
耶馬溪是位於日本九州大分縣中津市山國川的中上游的溪谷,獲選為新日本三景之一,1923年日本政府將此地指定為名勝,1950年,進一步將附近區域劃為「耶馬日田英彥山國定公園」。 該地屬於石灰質的熔岩地形,經水流切割而成溪谷地形,包括本耶馬溪、裏耶馬溪、深耶馬溪、奧耶馬溪,都以耶馬溪為名。 「耶馬溪」一詞,是由1818年日本學者賴山陽(陽明學派、漢詩學家,1780年生、1832年歿)來此地造訪,看見山中的美麗景致,便吟「耶馬溪耶麻天下無」詠嘆美景,從此之後此地便以「耶馬溪」命名,不過這個只是當地的傳說,並沒有相關的考據可以證實這個說法。.
查看 馬武窟溪和耶馬溪
東台灣
#重定向 東臺灣.
查看 馬武窟溪和東台灣
東河鄉 (台灣)
東河鄉(阿美語:Fafukod)位於臺灣臺東縣東北方,北臨花蓮縣富里鄉,東北連成功鎮,東濱太平洋,西鄰池上鄉、關山鎮、鹿野鄉,南接卑南鄉。 本鄉地處海岸山脈東側,境內有60%為山坡地,可分為沿海區及盆地區:沿海區屬緩降山坡及海階平原,地勢較平坦,為主要發展地區;盆地區則有溪流南北縱貫,地勢崎嶇難行。氣候上屬熱帶季風氣候。 鄉內居民以臺灣原住民族阿美族為主,產業上則以農業為主,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
泰源幽谷
泰源幽谷,為台湾臺東縣東河鄉的一處峽谷,位於馬武窟溪之下游。泰源幽谷所在馬武窟溪之河段,通常泛指於東河橋與泰源村之間,全程約4公里長,省道臺23線(富東公路)便是由泰源村向東沿著泰源幽谷而行,最後直達東河橋,與省道臺11線銜接後,便告出谷,為泰源村唯一對外聯繫的道路。 泰源幽谷在地理上是為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之過渡地帶,因馬武窟溪自泰源盆地向東侵蝕海岸山脈,最後鑿穿出海而形成的峽谷地形。峽谷之形成乃受於馬武窟溪谷二岸之岩壁,在地質學上是屬於都巒山層火成岩之岩性,故有著堅硬的地質,造就出拔地而起的陡峭與山崖夾峙的封閉地景。 在東河橋下的河道則佈滿許多帝王石,由此往西便進入泰源幽谷。繼續西行,途經登仙橋,這一帶常有臺灣獼猴聚集游盪,常因遊客餵食而引來猴群,但偶聞遊客會遭到猴群攻擊。之後繼續西行,抵達泰源村,便是進入到泰源盆地,因地形封閉,使泰源幽谷與泰源村有「世外桃源」之稱。且這段全長約4公里的泰源幽谷,溪水清澈、滿佈巨石、峭壁風光,故又稱「小天祥」。.
查看 馬武窟溪和泰源幽谷
泰源盆地
泰源盆地是台灣東部的盆地,也是海岸山脈面積最大的盆地,又稱高原盆地。全長約25公里,中央最寬處為8公里;總面積約130平方公里。位於台灣東部海岸山脈的南段,介於花蓮縣富里鄉與臺東縣東河鄉東河村之間。.
查看 馬武窟溪和泰源盆地
成功鎮
成功鎮(阿美語:Madawdaw)是臺灣臺東縣的一個鎮,位於臺東縣東北部,西隔海岸山脈為東河鄉及花蓮縣富里鄉、北沿海岸接長濱鄉,東臨太平洋,南為東河鄉,地形呈長條狀是臺東縣最長的海岸線,全鎮的面積有144平方公里,東部為狹小的海岸平原,西部為海岸山脈山區。 因太平洋海域有黑潮經過,所以漁業的資源非常豐富,是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漁貨中心,由於漁業的蓬勃發展,也使成功鎮成為臺東縣內的第一大鎮。 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
查看 馬武窟溪和成功鎮
海岸山脈
海岸山脈為台灣五大山脈之一,日治時期被稱為台東山脈,位於臺灣本島之東緣,即臺灣東部,北起花蓮縣花蓮溪口,南迄臺東縣卑南溪口,其縱長凡150公里,東西之平均寬度為10公里,稜脈呈東北-西南走向,是五大山脈之中最低矮者,山嶺高度多在1000公尺左右,北段較低,南段較高,最高峰為高1680公尺的新港山。.
查看 馬武窟溪和海岸山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