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78 关系: 加利福尼亚州,埃克塞特號重巡洋艦,卻敵號,南海,反擊號戰列巡洋艦,反擊號戰鬥巡洋艦,大艦巨砲主義,大日本帝國,大日本帝國海軍,太平洋战争,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婆罗洲,宋卡,小澤治三郎,山本五十六,中尉,主力艦,布萊頓,三巴旺,一式陸上攻擊機,九六式陸上攻擊機,亚洲,京斯敦,彭亨州,土龍木,北非戰場,利物浦,制空權,列星頓號航空母艦 (CV-2),关丹,光辉级航空母舰,王家海军,珊奈特號驅逐艦 (D29),珍珠港事件,科科達小徑戰役,第11航空艦隊 (日本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海務大臣,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國太平洋艦隊,美國海軍,牙买加,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颶風戰鬥機,西貢,馬來亞,香港保衛戰,驱逐舰,高射炮,高雄型重巡洋艦,... 扩展索引 (28 更多) »
- 1941年12月
- 1941年英屬馬來亞
- 南海历史
- 新加坡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史
- 海軍航空作戰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南亚战场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海战
- 英國皇家海軍歷史
- 英属马来亚
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州(State of California),簡稱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面積位列美國第三;人口為3,930萬,位列美國各州第一。州首府是沙加緬度。在地理、地貌、物產、人口構成方面都具有多样化的特點。加州有一别名叫做“金州”(The Golden State),邮政缩写是CA,此外尚有英文昵称为Cali。 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分別為美國第二及第五大都會區,人口分別為1,870萬及880萬人。洛杉矶為加利福尼亞州,且為美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纽约。洛杉矶县為;聖貝納迪諾縣為美國面積最大的縣。 加利福尼亞州地區生產總額達$2.67兆美元,居各州第一位。與國家相比,加利福尼亞州位居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人口居世界第36位。大洛杉矶地区及舊金山灣區為美國第二及第三大都會區經濟體。舊金山灣區為美國人均生產總額最高的地區,世界市值前十大公司有4家總部位於此地區,世界前十大富豪有4位亦居住於此地區。.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加利福尼亚州
埃克塞特號重巡洋艦
#重定向 埃克塞特号重巡洋舰.
卻敵號
#重定向 反擊號戰鬥巡洋艦.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卻敵號
南海
南海,又稱為南中國海、中国南海,是位於东南亚的陸緣海,被中國大陆、台灣、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各國所环绕,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 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島嶼和岩礁,這些島礁被合稱為南海諸島。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据信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南海海域牵涉到许多周邊国家的利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地区。.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南海
反擊號戰列巡洋艦
#重定向 反擊號戰鬥巡洋艦.
反擊號戰鬥巡洋艦
反擊號戰鬥巡洋艦(HMS Repulse,或翻譯成「卻敵號戰鬥巡洋艦」)建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為聲望級戰鬥巡洋艦的第2艘,1916年1月下水並於同年8月服役,1933年至1936年進行現代化改裝,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於1940年在挪威曾和德國海軍對戰,最後於1941年12月10日和威爾斯親王號戰艦一起在馬來外海被大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的轟炸機擊沉。 反擊號是戰鬥巡洋艦,而戰鬥巡洋艦是戰艦的一個變種,它有戰艦的外表和火力,但裝甲祇有巡洋艦級別(即是比戰艦差)。戰鬥巡洋艦的航速比戰艦快,機動性更佳,但防護力比戰艦脆弱,加上本身已是舊船缺乏現代化的魚雷防護設計,這也是反擊號比威爾斯親王號能躲開更多空襲卻更快沉沒的原因。.
大艦巨砲主義
大舰巨炮主义是一种海军战略作战思想。其核心是利用装备大口径火炮的大型军舰,主要是战列舰以取得制海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無畏艦在英国誕生,继而触发德英以至全欧的大艦巨炮军备竞赛。一战结束后,军备竞赛在英美日三国之间仍在持续。到1920年代末由于世界经济危机,而美国又出现孤立主义,所以在1920-30年代稍稍停顿。1930年代末期,随着海军条约时代结束,军备竞赛又再次兴起,英美日德四国均试图建立世界最强的战列舰,但塔兰托战役及偷袭珍珠港肯定了航空母舰的地位,英美两国开始大量建造航空母舰。日本于二战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是人类历史上服役的最大的战列舰。由于于中途岛海战损失大量航空母舰,日本更将建造中的大和级战列舰三号舰信浓号改为航空母舰,它也是美国海军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登场之前史上最大排水量的航空母舰。.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大艦巨砲主義
大日本帝國
#重定向 大日本帝国.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大日本帝國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戰爭(Pacific War,太平洋戦争;另有大東亞戰爭之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大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間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 太平洋戰爭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份,但與歐洲戰場不同的是,它的起因源自更早的中國抗日戰爭、以及日本與其他前一戰协约国國家的衝突,爆發的原因不太相同。 1937年,日本為應付對中國的戰爭的需求,戰略物資持續消耗,戰況卻陷入膠着,加上日本與一戰协约国國家的關係已疏远,美、英等國為了调停中日戰爭,對日本實行經濟制裁,斷絕其重要戰略物資的輸入,前者提出恢復貿易的條件為自中國撤軍。日本在發動全面戰爭與撤兵間選擇了前者,並計劃奪取東南亞的殖民地。 1941年12月7日大日本帝國海軍向美國太平洋上的海軍基地珍珠港不宣而戰,同時在西太平洋對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緬甸和菲律賓等地發動攻擊。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向日本宣戰,而與日本同盟的歐洲軸心國納粹德國與義大利亦向美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歐亞兩大戰場合流。在戰爭初期日軍就已佔領了太平洋約25%的地域,一直到中途島海戰時喪失四艘航空母艦而失去了太平洋主動權。接著日軍又於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上消耗甚多戰力,而美國則重組軍隊反擊,於太平洋兩線進攻。 1945年美軍收復了菲律賓並佔領了日本列島周圍的島嶼,開始以龐大規模的轟炸機群與海軍轟炸與封鎖日本,但日本堅不投降。最終美國於8月6日和9日投擲了兩顆原子彈於廣島和長崎,同時蘇聯亦宣佈廢除1941年簽署的《蘇日中立條約》並於蘇日戰爭中對日宣戰。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並於9月2日簽署投降書,太平洋戰爭和二戰結束。 太平洋戰爭對亞洲未來發展影響至深。日本失去了自1894年以來所有征服的土地(琉球除外,但此前已吞併,並於1894年成為事實),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為美國反共主義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使亞洲殖民地走向「非殖民化」,並開啟了反共主義傳播的道路,促使許多亞洲國家興起獨立運動(如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印尼)或陷入戰爭中(如中國),但卻致使了多數的亞洲國家及地區變成美國的盟友,以美國的政策是從(如日本,南韓,中華民國,菲律賓等)。.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太平洋战争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HMS Prince of Wales),是英国皇家海军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建造于英格兰伯肯黑的坎迈尔莱尔德船厂。威尔士亲王号曾与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一道参与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截击行动,之后还搭载丘吉尔前往纽芬兰岛参与制定大西洋宪章。她最终在远东地区和驅逐號遭到了日本陆基轰炸机的獵杀,这个事件也成为了飞机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霸主的标志之一。.
婆罗洲
婆罗洲(Borneo),印尼稱之為加里曼丹岛(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岛,亞洲第一大島,面积736,000平方公里,僅次於格陵蘭及新幾內亞。現全境由印尼、馬來西亞及汶萊三國管轄,而菲律賓曾宣稱有沙巴部分的主權。.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婆罗洲
宋卡
宋卡市 (สงขลา) 是泰国南部宋卡府一座小型城市。 二戰時期,日軍進攻馬來半島時,在泰南的登陸點之一。 人口总数: 75,048 (2006年) 邮政编码: 90000.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宋卡
小澤治三郎
小澤治三郎(日文:おざわ じさぶろう,英文:Jisaburo Ozawa,),宮崎縣人,大日本帝国海军中將,日本海军第一機動艦隊司令,並統帥艦隊參與菲律賓海海戰,他也是最後一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小澤治三郎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旧日本海軍軍人,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军中历任重要职位,进行了多项重大变更与改革,尤其是亲手组建了日本海军航空兵部队。在太平洋战争早期担任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并策划或指挥了数次战役,例如偷襲珍珠港以及中途岛战役。山本在搭乘飞机前往所罗门群岛前线视察的路上遭美军P-38闪电式战斗机拦截,座机(一式大型陸上運輸機)被击落。山本之死对日本军队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山本五十六
中尉
中尉是軍人的職階,位階介於少尉和上尉之間。在英文中,陸軍以及空軍、海軍陸戰隊的中尉稱為Lieutenant或First Lieutenant,美國海軍中尉稱為Lieutenant Junior Grade,英國海軍中尉稱為Sub-Lieutenant,英國空軍中尉則稱為Flying Officer。 中華民国國軍中尉主要擔任排長或副連長的職務,但可佔缺擔任連長。.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中尉
主力艦
主力艦(英語:Capital ship)是各國海軍中最重要的軍艦。主力艦的體積通常較其他海軍艦艇大得多,且經常擔任艦隊中領導艦或旗艦的角色。 美國作家威廉·林德(William S. Lind)在其著作《America Can Win》第90頁中對主力艦的定義如下:「具備以下這些特徵的海軍艦艇可被稱為主力艦:若主力艦被擊沉,其所屬的海軍亦將隨之崩解;但縱使海軍已被擊潰,主力艦依然能保有作戰能力。主力艦所應具備的另一項特徵是主力艦的主要對手應是敵方主力艦。」 通常而言,各國海軍不會正式地將主力艦列為一種分級標準,也不會明白地表示某艘艦艇擁有主力艦的地位;不過,主力艦的概念卻是海事戰略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舉例而言,在同一戰區中的兩國海軍僅需以主力艦作為評斷軍力的標準,而無須特別考慮噸位數或主砲口徑。 這種概念最知名的例子莫過於由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少將所提出的《海軍戰略論》,後來更被實際運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防禦新加坡的具體戰略依據;當時的英國皇家海軍面臨到其戰艦與戰鬥巡洋艦應如何妥善分配於大西洋與太平洋兩個戰區間的難題,而依據主力艦的概念,大西洋戰區所要應對的威脅主要來自於納粹德國海軍的U型潛艇,而在太平洋戰場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則擁有為數龐大的水面艦艇,因此將大型水面艦艇部署至太平洋,而大西洋戰區中僅保留小型的驅逐艦等艦艇作為主力艦即可。此外,大日本帝國海軍亦採納了《海軍戰略論》的主力艦概念,進而促使其突襲停泊於珍珠港的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以削弱其主力艦在太平洋上的影響力。太平洋戰區的地理環境特色使地面部隊幾乎無法發揮作用,因而迫使美國海軍以戰艦與航空母艦作為其在太平洋戰爭中的主力艦。歐洲戰場的戰事則多以地面作戰為主,因此納粹德國的水面艦隊規模較小,而盟軍在大西洋海戰中亦相對地僅以驅逐艦或驅逐護衛艦作為護衛船團的主力艦。.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主力艦
布萊頓
#重定向 布莱顿.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布萊頓
三巴旺
三巴旺,或称三巴旺新镇(Sembawang New Town,செம்பவாங்),是位于新加坡北部的一个住宅区,由新加坡西北部社区发展理事会(North West Community Development Council)所管理。 三巴旺的毗邻地带为西部的兀兰区域中心,东部义顺新镇与南部的万里区域。三巴旺是一个综合住宅、工业与军事的新镇。.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三巴旺
一式陸上攻擊機
一式陸上攻擊機(簡稱「一式陸攻」)是太平洋戰爭之中,大日本帝國海軍擁有的雙引擎中型轟炸機。與前作九六式陸上攻擊機(簡稱「九六式陸攻」)同為三菱内燃機公司設計及製造,而其後繼的陸上轟炸機「銀河」因技術問題遲未解決而到1944年末期才逐步替換陸攻機隊,因而一式陸攻在日本投降前是仍是帝國海軍的主力攻擊機。 盟軍敵機識別暱稱中,稱呼一式陸攻為「Betty」,不過其引擎一旦起火便很難熄滅,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便譏稱一式陸攻為「一次性打火機」。.
九六式陸上攻擊機
九六式陸上攻擊機是中日戰爭時日本帝國海軍對中國城市進行轟炸的主力轟炸機。.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亚洲
京斯敦
京斯敦(Kingston),牙買加的首都,也是牙買加首要的港口。它是加勒比海地區較大的都會區之一。京斯敦城是由英國人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作為運輸甘蔗至歐洲。1907年,一場地震使得京斯敦毀損慘重,不過也因為地震後的重建,使得京斯敦城有許多現代化的旅館、銀行與商業辦公大廈。該城的貧窮地帶有許多問題滋生,甚至常引起政治騷動。.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京斯敦
彭亨州
#重定向 彭亨.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彭亨州
土龍木
#重定向 土龍木市.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土龍木
北非戰場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1940年6月10日至1943年5月16日在北非发生了北非战役。它包括发生在利比亚和埃及的沙漠(西部沙漠战役,也被叫做沙漠战争)以及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火炬行动)和突尼斯(突尼西亞戰役)的战役。 战役在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展开。同盟国的战力主要来自英联邦和来自德国控制下的欧洲的流亡分子。美国于1941年加入战争并于1942年5月11日在北非开始直接军事援助。 北非的战斗开始于1940年6月10日的意大利宣战。6月14日英国陆军第11轻骑兵团(由第1皇家坦克团协助)穿过边界进入利比亚并夺取了意大利的卡普措堡垒,随后意大利发动一波攻势进入了埃及并在1940年9月占领了西迪拜拉尼,随后在1940年12月英联邦展开了罗盘行动进行反击。在罗盘行动中,意大利第10军团被摧毁,为了防止轴心国全面失利,由埃尔温·隆美尔指挥的德国非洲军通过向日葵行动被派遣至北非,以增援意大利军队。 随后爆发了一系列为控制利比亚和埃及部分地区的拉锯战,至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达到顶点,当时由伯纳德·蒙哥马利中将指挥的英联邦军队给予了轴心国军队以决定性的打击,并将他们赶回突尼斯。在随后的1942年盟军的火炬行动登陆西北非洲,爆发了与維琪法国军队的战斗(随后法军改变了立场),最终盟军将轴心国军队包围在突尼斯北部并迫使他们投降。 轴心国经过在东部战线对抗苏联,减轻了英国及后来的美国军队在北非的压力。英国通过对密码信息的破解进行情报收集被证明是盟军在北非成功的关键因素。.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北非戰場
利物浦
利物浦(Liverpool ),是英格兰西北部著名港口城市,是默西赛德都市郡的5个自治市之一,由利物浦市议会治理。1207年時以自治市鎮的身份成立,1880年獲得城市地位。2011年人口約為466,415,是利物浦都會區的中心。利物浦市區的人口約為2,200,000,英國第四大城市。 利物浦居民稱為Liverpudlians,但也稱“Scousers”,後裔名稱來自當地名吃燉湯“scouse”,同時這一詞還指利物浦方言。利物浦居民種族頗為豐富,有全英最古老的黑人社區和全歐最古老的華人社區。 吉尼斯世界紀錄將利物浦評為“世界流行樂之都”,披頭四、比利·弗里、格里和帶頭人及其他許多樂隊都是在此發跡的。兩支英超聯球會:利物浦和-zh-cn:埃弗顿; zh-hk:愛華頓-也位於利物浦。2007年時利物浦慶祝其800歲誕辰,次年與斯塔萬格一起成為歐洲文化之都。 利物浦的歷史建築保護良好,其中許多都舉世聞名。市中心的多個地區在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遺產,並稱利物浦海事商城。.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利物浦
制空權
制空權是空戰軍事理論,指空中戰力將敵方的空中戰力進行壓制乃至完全摧毀,於期望的空域中取得優勢,使陸、海、空三大軍力能夠無礙進攻的力量。自兩次世界大戰起,兩方軍隊勢力衝突時,最有效也最有利的就是取得制空權,以利我方陸軍/海軍執行任務,並防止對方空軍干擾,也能對我方部隊進行支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及五角大廈則將制空權分為完全將敵方之空中武力徹底排除、摧毀之「空中霸權(Air supremacy)」;以及暫時排除敵方之空中武力,便已取得作戰優勢之「空中優勢(Air superiority)」兩種類別。 制空權最早由義大利軍事家杜黑提出。在杜黑的專著《制空權(Il Dominio dell'Aria)》中,現代戰爭依靠全體國家工業基礎的支援,一旦摧毀基礎建設就足以使敵軍失去發動戰爭的能力。他認為只要敵軍缺乏槍械、子彈、戰車或飛機等等的軍事裝備,便會因無法繼續作戰而造成社會動亂進一步迫使敵人投降。如要徹底摧毀敵軍的生產力,就必須對其發動戰爭的軍用設備進行大規模的戰略轟炸。.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制空權
列星頓號航空母艦 (CV-2)
列星頓號航空母艦 (CV-2)是列星頓級航空母艦的一號艦。她同時是美國的第二艘航空母艦,第四艘繼承了列星頓的艦名。在美軍中她的綽號又有灰夫人(Gray Lady)或列夫人(Lady Lex)。預案中列星頓號為戰鬥巡洋艦,受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所限,她被改為重型航空母艦。最終在太平洋戰爭早期的珊瑚海海戰中受到重創沉沒。 列星頓號残骸于2018年在珊瑚海被探险队发现。.
关丹
关丹(Kuantan),是马来西亚彭亨州的首府,也是西马东海岸最大的城市,位于关丹河口附近,面向南中国海。人口大约340,000人,其中约58%马来人、32%华人、4%印度人以及6%其它人种。行政区面积达324平方公里。在1955年8月27日,彭亨州政府首府从瓜拉立卑迁至此地。.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关丹
光辉级航空母舰
光辉级航空母舰是英国皇家海军最著名的舰队航空母舰。它们相对美日的航母舰载机/吨位比要小,但是有更强的装甲防护。 该级舰有四艘:光辉号航空母舰 (87), 可畏号航空母舰, 胜利号航空母舰和不挠号航空母舰 (R92)。最后一条在主机库下方还有一个只有一半机库长度的副机库。胜利号参加了消灭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战斗。光辉号和可畏号在40-41年是地中海战事的中流砥柱。前三条舰都参加了45年的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战斗。 在它的基础上改大了机库以容纳更大飞机的怨仇级航空母舰是其后继者,它们也有着两层机库使得机库只有14英尺高,无法容纳更大的新一代喷气式飞机。.
王家海军
王家海军或譯皇家海軍(Royal Navy,Königliche Marine)可以指:.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王家海军
珊奈特號驅逐艦 (D29)
#重定向 珊奈特號驅逐艦 (H29).
珍珠港事件
珍珠港事件,又名突襲珍珠港,日本稱之珍珠灣攻擊(真珠湾攻撃)或夏威夷作戰(ハワイ作戦)、AI作戰、Z作戰,是日本海軍於1941年12月7日(美國時間)對美國海軍夏威夷領地珍珠港海軍基地的一次突襲作戰。 攻擊珍珠港的计划源自日本與美國的外交衝突。日本自1937年發動對中國的戰爭後,長期無法脫身,經濟也每況愈下;為了繼續對中國的戰爭,日本國策逐漸走向奪取他國資源;1938年,时任日本首相近衞文麿提出“大东亚共荣圈”构想,严重威胁到美国在中国和亚洲的利益,引发美国强烈抗议。1941年,美國政府要求日本從法屬印度支那撤軍,並連同荷蘭與英國停止對日本出口石油。由於石油是日軍繼續戰爭之必備要素,美國此舉令日本最終決定南進奪取英國與荷蘭資源豐饒的殖民地;同時也因為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認為美國勢必干涉,因此必須致命地打擊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令日本在南進取得成果、鞏固勢力後,能在有利的條件下和美國和談。為此,山本擬定攻擊珍珠港的計畫。 日本海軍派出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戰機的兵力,分為兩波攻擊。由於美軍受到奇襲,日軍取得重大成果:擊沉及重創美軍8艘戰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188架戰機,造成2,402人殉職和1,282人受傷。然而,日軍之勝利並不完全:島上的發電站、維修設備、燃料和指揮總部大樓均未被破壞,未來海戰的真正主力——航空母艦均不在港內。即使如此,和美國的損失比起來,日本損失甚微:僅損失29架飛機和5艘袖珍潛艇,共65名士兵陣亡或失蹤,並有一位日本潛艇乘員被俘虜。 這場軍事攻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由於日本這次未宣而戰的行動,美國公眾輿論憤怒不已,全國自孤立主義轉為支持參戰;而歐洲的德國和義大利也對美國宣戰,美國因此也加入歐洲戰場。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給予各個反軸心國陣營大量的資源,導致軸心國最終滅亡。另外,由於參戰前富兰克林·罗斯福總統親同盟國、欲加入世界大戰的態度,出現知道日軍即將攻擊珍珠港、卻不加以警告的陰謀論,其至今仍充滿爭議。珍珠港事件發生後,羅斯福發表著名的《國恥演說》,聲稱12月7日是美國「活在恥辱中之一日」,後來成為該國的紀念日。.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珍珠港事件
科科達小徑戰役
科科達小徑戰役(Kokoda Track campaig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一場常被外人忽略的重要戰役。於1942年7月至11月在澳屬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科科達小徑(Kokoda Track)沿線,由日軍發起攻擊與澳軍進行了一系列戰役。 科科達小徑是一條長達100公里的小徑,由面對珊瑚海的莫爾茲比港近郊出發,穿越歐文史坦利山脈到科科達(Kokoda),由科科達俯控珊瑚海沿岸低地。如果當時日軍由此通道佔領莫爾茲比港,建立起足夠海空武力的話可以打擊通往澳洲的航道,甚至可以直接威脅澳洲本土東北部,所以戰略上有其重要性。 這小徑僅能以步行通過,車輛無法通行;沿途經過數處世上最困難崎嶇地形,包括標高2,250公尺的貝拉米峰、晝間濕熱、夜間冷風、季節性暴雨與瘧疾等傳染性熱帶疾病肆虐。補給非常困難,也嚴格限制了參戰部隊的數量及作戰方式。.
第11航空艦隊 (日本海軍)
11航空艦隊為大日本帝國海軍之一艦隊。從太平洋戰爭時就為駐在外地之基地航空部隊。開戰當初時指揮攻佔菲律賓・馬來・爪哇等之南方作戰的航空作戰。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開始時、司令部從天寧島 移動到拉包爾大力進行南東方面航空作戰任務。昭和17年12月南東方面艦隊編制成軍,本艦隊編為其隷下艦隊(南東方面艦隊司令部要員為第11航空艦隊司令部要員兼任)。航空隊從丘克島撤退,本土與拉包爾的補給斷絶之後,部隊補給的維持就以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進行直至終戰。.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第一海務大臣
一海務大臣(First Sea Lord),亦稱作第一海相、第一海軍卿,是英國皇家海軍及海軍本部的最高軍職,同時兼任海軍參謀長(Chief of Naval Staff),職銜簡寫ISL/CNS。 留意「第一海務大臣」First Sea Lord 與「海軍大臣 」(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 簡作 First Lord,亦譯作「第一海軍大臣」)為兩個不同職位。 1827年前,皇家海軍最高級軍官為海軍元帥(Admiral of the Fleet)。此稱謂後來成為軍階。 1809年以前,海軍軍官間中兼任海軍大臣(First Lord of the Admiralty)。1809年以後,海軍大臣First Lord一職概由政治任命之文職人員擔任,而此職位長時間同時為內閣閣員。至於第一海務大臣,則為職業海軍軍官最高職位,受海軍大臣節制。 第一海務大臣一銜由1828年起給予海軍本部最高級軍官。 1964年英國海軍本部裁併入國防部後,第一海務大臣仍繼續保留。而原海軍大臣(First Lord)則遭取消。 現時第一海務大臣為參謀長會議(Cheifs of Staff Committee)成員,與其他軍種輪任會議主席(兼英國國防參謀長)一職。.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第一海務大臣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美國太平洋艦隊
美國太平洋艦隊(United States Pacific Fleet,簡稱「USPACFLT」)是美國海軍於太平洋地區的海軍部隊,由美國印太司令部指揮,母港為夏威夷珍珠港,現任司令為斯科特·斯威夫特上将。 太平洋艦隊成立於1907年,由亞洲分艦隊與太平洋分艦隊合併而成,1922年時一度被併入美國艦隊中,一直到1940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才再度建立。1941年,為了遏止日本的擴張行動,羅斯福下令將太平洋艦隊移防至珍珠港,但其美國艦隊總司令詹姆斯·瑞查生(James O.
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United States Navy,縮寫:USN或U.S. Navy),是美利坚合众国軍隊的一个軍種,負責管理所有与海軍有关的事务。其职责为:“配备、训练和武装一支有能力赢得战争、阻止入侵和保证海域自由的海军战斗部队。”美国海军除了目前有近500,000现役和预备役海軍军人、278艘现役大小军舰之外,海軍旗下甚至還有美國空軍以外的另一支空中部隊,多數為舰載飞机,數量達逾4,000架.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美國海軍
牙买加
牙买加(Jamaica)是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 原本是印第安人阿拉瓦克語系泰諾族的居住地。1494年哥伦布来到牙买加,1509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在1655年被英国占领,在1866年成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62年8月6日牙买加宣告独立,目前是英联邦范围内的英聯邦王國主權國家。.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牙买加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或譯道格拉斯·麦克亞瑟,是美国著名军事将领,1937年出任菲律宾陆军總司令,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华人常称其为“麦克阿瑟元帅”,簡稱“麦帅”。1930年代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是太平洋战争中同盟國軍隊主要指挥官之一。他因在菲律宾战役中的表现获颁荣誉勋章,他和父亲小亚瑟·麦克阿瑟是史上第一对都获得过荣誉勋章的父子。.
颶風戰鬥機
颶風是英國於30年代設計的戰鬥機,在不列顛空戰期間皇家空軍取得的戰果大都由颶風戰鬥機擊落,是英國成功渡過不列顛空戰的最大功臣。到1944年末共生產14,000架颶風和海颶風(Sea Hurricane)戰鬥機,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個主要戰場服役。.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颶風戰鬥機
西貢
西貢可以指:.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西貢
馬來亞
#重定向 马来亚 __强显目录__ __消除歧义__.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馬來亞
香港保衛戰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香港の戦い,又稱香港攻防战、十八日战事) ,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為進攻英屬香港所發動的戰役。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爆發,至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宣佈無條件投降、12月26日全體駐港英軍投降結束為止。 香港殖民地一直是英國在亞太區戰略的重要據點。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及華盛頓會議結束後,英國逐漸視日本為在東亞的假想敵,並且按照時局變化調整香港的佈防策略及方案,以配合英國整體的戰爭部署。至於日本在《倫敦海軍條約》1936年失效後,開始深入探討與英國開戰的部署,亦斷續構思進攻香港的計畫。1940年7月2日,日軍在御前會議中定出兩大國策,其一是以日本為中心,建設以日、滿、華聯會骨幹的「大東亞新秩序」,其二是配合按照合適時機「南進」太平洋。此新國策一改日軍戰略,由「北進」向大陸發展,轉變為「南進」向太平洋進攻。 1941年,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區逐漸站穩陣腳,打算透過增兵香港及東亞殖民地,再聯同美國、中國及荷蘭等國家,阻嚇日本向英國宣戰;然而日本在8月遭美國實施石油禁運,日本軍軍部及政府最終決定發動太平洋戰爭,並且制訂「南方作戰」行動,而進攻香港即為此項作戰的「C作戰」(C作戦)。1941年12月8日,日本陸軍第38師團越過深圳河,進攻新界。當時駐港英軍的作戰計劃為固守香港島,位於新界及九龍的醉酒灣防線僅作拖延用途。新界北的駐港英軍先將新界各地的主要道路及鐵路切斷,令到日本軍隊的進攻進度受到大大的拖延。日本原本計劃部署一週才向醉酒灣防線進攻,惟第228聯隊及第230聯隊私自行動,先後在9日晚及10日早上攻破城門碉堡及金山防線,迫使駐港英軍提早在10日下午起撤回香港島。由於日本軍隊的整體部署被兩支聯隊擾亂,第38師團比較遲才向九龍推進,最終至12日才佔據九龍半島及魔鬼山,其時駐港英軍已經全數撤離。12月13日,日本軍隊嘗試勸降駐港英軍不果,雙方在維多利亞港連日隔海砲戰。由於第38師團於開戰前未有準備,攻擊港島方案至17日才告落實。18日晚上,日本軍隊登陸港島東北,遭到人數比較少的駐港英軍頑抗,阻止日本軍隊進入維多利亞城市區,攻擊方案再遭擾亂。不過,第230聯隊在19日早上意外攻入港島中樞、防線比較弱的黃泥涌峽,並且包圍駐港英軍西旅司令部;其餘兩支聯隊也在欠缺協調之下,同時向黃泥涌峽東北的畢拿山及渣甸山推進。英日雙方在黃泥涌峽激戰連場,最終以西旅司令部失陷、羅遜准將陣亡、駐港英軍反攻失敗告終,惟日本軍隊第230聯隊亦遭受嚴重傷亡,致使接著數日只能夠待命及休整。 12月20日後,駐港英軍的防線逐步瓦解。日本軍隊在當日凌晨沿紫羅蘭山南下淺水灣、深水灣及壽臣山,又在港島北的聶高信山打開缺口。雖然人數比較多的日本軍隊再次因為不熟地勢及遭到駐港英軍的頑抗,使到其各路攻勢於淺水灣酒店、壽臣山及紅山半島等地方一度停滯。然而駐港英軍已經折損嚴重,逐漸被日本軍隊分割為東西兩部,再加上多次反攻俱告失敗,促使港督楊慕琦及駐港英軍司令莫德庇少將考慮投降。不過在倫敦的命令下,駐港英軍繼續抵抗。22日至25日,駐港英軍西旅在黃竹坑、中峽及灣仔一帶接連敗退,楊慕琦最終於25日下午決定投降。至於死守赤柱半島的東旅英軍,因為通訊中斷之故,至26日凌晨才向日本軍隊投降。至此,日本成功佔據香港,開始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據時期,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才得以再次接管香港至1997年。.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香港保衛戰
驱逐舰
驱逐舰(destroyer)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890年代至今海军最重要的船种之一。美規常用代號為DD。 從前是負責配合主力攻擊的戰艦與巡洋艦的支援工作,但自從二戰後航母開始流行後,無空優能力的戰艦就逐漸消失淘汰;巡洋艦艦種在模組化的反艦飛彈技術進步下,也顯得體型過大而笨重,使驅逐艦已經逐步在功能上取代了前兩者地位,而成為了海軍軍艦的頭把交椅,新型驅逐艦的火力和噸位也達到了近萬噸甚至万吨以上的巡洋艦級別。.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驱逐舰
高射炮
射炮又稱防空炮,指用以從地面向空中目標射擊的火炮,高射砲的特徵是炮管長、射擊準確、射速高、通常可360度迴轉,主要對付空中目標,口徑一般不超過128毫米。.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高射炮
高雄型重巡洋艦
型重巡洋艦(たかおがたじゅうじゅんようかん)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重巡洋艦艦型。同型艦共4艘,為基於昭和2年度艦艇補充計劃而建造。.
诺福克
诺福克(Norfolk)是英国的一个郡。 诺福克亦可指:.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诺福克
鳥海號重巡洋艦
鳥海(ちょうかい)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以下為日本海軍)的重巡洋艦。高雄型3號艦#聯合艦隊軍艦銘銘伝96頁。艦名來源為秋田與山形縣境內的鳥海山。艦内神社是從鳥海山大物忌神社分祀出來。使用該名稱的日本海軍艦船共有2艘。另外,這名稱亦由海上自衛隊的金剛型護衛艦(こんごう型護衛艦)4號艦「鳥海(ちょうかい)」所繼承。 在公文上為日本最後竣工的重巡洋艦(一等巡洋艦)(最上型、利根型於計劃時為輕巡洋艦(二等巡洋艦),而直到喪失為止在公文上未曾作出過更改)。.
越南南部
#重定向 沔南.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越南南部
默西塞德海事博物館
#重定向 默西塞德郡海事博物館.
輕巡洋艦
輕巡洋艦或轻型巡洋舰(light cruiser),是巡洋艦的一種,一般指在排水量、装甲和火力等方面優於驱逐舰但弱于重巡洋舰,為第一次世界大战後受海軍條約制約下所出現的艦種分類。一般來說裝有比驅逐艦略強(或同等)口徑的主炮,作為驅逐艦隊領艦,承擔反水面小型艦與殖民地巡邏任務等,後來因航空母舰戰鬥群的出現搭配而讓負擔任務多元化,針對日益嚴重的空中威脅還衍生出「防空巡洋艦」等亞種。.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輕巡洋艦
轟炸新加坡
首次轟炸新加坡是日軍對新加坡的轟炸任務,由日本帝國海軍航空隊的17架轟炸機實施,轟炸行動開始於大約早上4時,此時日軍剛剛在馬來亞北部的哥打巴魯實施登陸行動。 雖然已經嚮起空襲警報,但街道上仍然燈火通明,令領航員很容易便找到轟炸目標,盟軍的高射炮立即還火,皇家海軍的戰列艦''威爾斯親王號''及''卻敵號''亦有開火,但沒有任何日軍轟炸機被擊落,部份原因是雲層遮蔽。 所有轟炸機安全返回在法屬中南半島西貢的空軍基地,島上3個空軍基地均受到轟炸,轟炸共做成61人死亡及超過700人受傷,受傷的大部份是駐島上的印度第11步兵師的士兵。 Image:SgBofors.jpg|Bofors 40 mm gun displayed outside the Central Manpower Base, Singapore Image:G3M Type 96 Attack Bomber Nell G3M-26s.jpg|Mitsubishi G3M Nell bombers Image:Women & dead child.jpg|Two women grief over a child killed in a Japanese air raid on 3 February 1942.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轟炸新加坡
轰炸机
轰炸机,係一種從高空對地面、水面或水下目标投擲航空炸彈用的军用飞机。世界上第一款具备上述特征的轰炸机是1915年俄羅斯帝國波罗的海铁路工厂生产的伊利亚·慕罗梅茨-V型。它是一款裝備四具發動機和双翼的大型飞机,可携带522公斤的炸弹以120公里的最大时速飞行,这在当时可謂是优秀的载弹飞行能力了。.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轰炸机
航空母舰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空--母,美規常用代號為CV+其他字母以分類)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军舰,艦體通常擁有供飞机起降的巨大甲板和座落於左右其中一側的島式艦橋(一般稱為「艦島」)。航艦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支援和遠程打擊能力。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统平台,发展至今已是現代蓝水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艦艇之一。 航空母艦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飛機作戰能力實用化後的影響,在各國航空技術進步、進而使陸基飛機有能力攻擊地面目標的同時,海軍亦用飛機來進行偵查與攻擊敵軍偵察機,因此出現了專門供水上飛機整備與其他雙翼機起飛的水上飛機母艦。一戰後,各大海軍強國主要仍維持著崇尚排水量大、裝載大口徑艦砲軍艦的大艦巨砲主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軍事理論家提倡將飛機用於攻擊軍艦的作法,因此研製出多種形式的航空母艦、奠定未來海空兵力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後,航艦的重要性日益浮現,而在珍珠港事件以及馬來亞海戰的結果中顯示,大型軍艦在飛機的空中攻擊下十分脆弱,大艦巨砲主義也因此走向終結,到了戰爭後期各國不但趕緊將許多艦船改裝成臨時航母之外,還出現了如菲律賓海海戰此類的航艦大戰。 二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地位一度因為核武器的出現而產生爭議與討論,特別是在受到核武器攻擊下的生存能力,但到了朝鲜战争後又恢復了其重要性,世界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航艦武力對抗苏联水面艦艇部隊的格局,航空母艦更是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局部衝突與代理戰爭。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國軍備緊縮,目前僅中國、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泰国擁有或計划建造航空母艦,由於其造價與維護費用巨大,擁有航空母艦也是國力強大的表現,在這方面美國海軍即擁有世界上全部已服役航艦總數的一半,排水量則佔了超過80%,其相關科技也是世界領先。.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航空母舰
重巡洋舰
重巡洋舰,即重型巡洋舰(Heavy Cruiser)或大型巡洋舰,是巡洋舰的一种分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条约时期,由海军军备条约的限制产生,主要以主炮口径作为划分依据的一类巡洋舰。一般指在火力和装甲方面强于轻巡洋舰但次于战列舰的舰只。在美国海军的军舰代码中,重巡洋舰由“CA”来表示。 重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顶峰,美国和英国、日本、納粹德国均大量制造和部署重型巡洋舰,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重巡洋舰对美日双方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航速可以与驱逐舰媲美,但是火力却远强于轻巡洋舰,造价远低于战列舰,它可以担任水面战斗舰和快速袭击舰。二战结束后,隨著航母戰術的興起,幾乎所有重巡洋舰和战列舰一起被出售解體,只有少數就成為了博物馆,且鲜有国家继续建造重巡洋舰。.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重巡洋舰
艦隊
舰队可能是:.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艦隊
英國皇家空軍
英國皇家空軍(英文:Royal Air Force,RAF)為英國軍隊的航空作戰軍種,創設於1918年4月1日,為世界上第一支編成獨立軍種的空軍。在一战胜过同盟国后,英国皇家空军成为了该时期最庞大的空军。自创设以來,英国皇家空军在英國軍事史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不列颠战役。据2007年统计,皇家空軍有1000架以上飛行器,及45710位常備兵員。.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英國皇家空軍
英國皇家海軍
皇家海军(Royal Navy,縮寫为 RN),亦称英国皇家海军或英国海军,是英国的首要海上作战部队。9世纪时阿尔弗雷德大帝首先开始使用海上军队,而自14世纪初起英格兰海军开始参与海战。现代皇家海军可追溯至16世纪初,为英国三军中最为古老的军种。正是如此,皇家海軍是三軍中地位最崇高的,其尊稱為「高級軍種」(Senior Service)。 自17世纪中期起至18世纪,皇家海军同荷兰皇家海军和法国海军对制海权展开争夺。自18世纪中期起其为全球最为强大的海军力量,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美国海军所超越。皇家海军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大英帝国崛起成为超级大国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其历史地位显赫,人们(包括英国人)时常略去“英国”部分,直称其为“皇家海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皇家海军规模大幅度缩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其仍为全球规模最大。至战争结束时美国海军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在冷战期间,皇家海军转变角色为反潜力量,主要于GIUK缺口搜索苏联潜艇。苏联解体之后,皇家海军重新成为远征作战部队,活跃于全球范围,并仍旧是世界最为强大的蓝水海军之一。 皇家海军拥有诸多科技先进的舰船和潜艇,包括一艘航空母艦、一艘、两艘、四艘弹道导弹潜艇(维持英国的)、七艘核动力舰队潜艇、六艘、13艘巡防舰、15艘反水雷舰船及22艘巡逻舰船。截至2017年12月26日,皇家海军共有78艘现役舰艇(包括潜艇),9艘(RFA)舰艇、以及5艘根据合同可为辅助舰队使用的舰艇。辅助舰队对皇家海军进行海上补给,通过其三艘船提升皇家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并取代过去巡防舰的职责,同皇家海军一同进行巡逻任务。皇家海军的总排水量达到近400,000吨(包括辅助舰队和皇家海军陆战队则达676,000吨)。 皇家海军與皇家海军陆战队共同組成。海军的軍種指揮官为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1SL/CNS),上将军衔,亦为成员。国防委员会将海军管理职责下放至海軍部委員會,由国防大臣领衔。皇家海军目前于英国境内拥有三个海军基地:朴次茅斯、和,其中第三者为西欧最大的海军基地。.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英國皇家海軍
零式艦上戰鬥機
零式艦上戰鬥機(零式艦上戦闘機,簡稱「零戰」("零戦" - れいせん、"ゼロ戦" - ぜろせん等),編號「A6M」。在部分中文書籍中稱為零式艦載戰鬥機、零式戰鬥機、零式戰機也有某些中國大陸的書籍稱之為「零式飛機」,但是稱為「零式飛機」是存在歧義的,因為還有零式水上偵察機(簡稱「零偵」)、零式運輸機、零式水上觀測機(簡稱「零觀」),它們均被冠以「零式」之名。)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單座型艦載戰鬥機。作為九六式艦上戰鬥機的後繼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是大日本帝国海軍從1940年到1945年的主力艦載戰鬥機,從中日戰爭戰場初露頭角,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整個太平洋戰區都可以見其蹤影,堪稱日本海軍二戰時間最知名的戰鬥機。有關零戰在當年的知名度,嚴格來說應當是「在日本海外最出名」,當時日本國內因為戰意宣揚電影《加藤隼戰鬥隊》的上映,反倒是陸軍的「一式戰‧隼」較為日本百姓所熟知。日本官方直至戰爭末期的昭和19年(1944年)11月才對國內公佈「零式艦上戰鬥機」之名。因此當時百姓除非有從軍的親屬,否則即使看過實機或圖片往往也不知道正確稱呼。零戰最強傳說是日本戰後復興階段在重建國民自信風潮之下娛樂業塑造的產物,被出版業與傳媒反覆引用盟軍當年受震撼的紀錄並加油添醋而成,才廣為人知並流傳至今。零戰神話在太平洋戰爭初期確實存在過,但随着盟军缴获了实物试飞并找到了弱点(转弯性能极佳但是俯冲性很差)再加上日本有经验飞行员的损耗到中期就已经不复存在。其名得自于服役时正是皇纪纪元2600年、以該年的末两位而得名。盟軍暱稱代號為Zeke。 零戰是日本產量最大的戰鬥機,由三菱重工業設計,主要研發人為該公司的設計主任堀越二郎,並由三菱重工業與中島飛機兩家業者共同生產,總計生產10,449架(一說10,938架),總數中約有2/3為中島飛機生產。雖長期流傳著兩業者的製造技術有所差距:中島製的零戰品質較劣,不如三菱本廠製品,而有「品質的三菱、濫造的中島」之說。但這只是早期中島自三菱承接技術轉移時尚未熟悉製程,造成短期間製品不良,以及親海軍的三菱側長期敵視親陸軍的中島之內部風氣下,親海軍的人員或出版社在戰後訪談中刻意擷取對中島廠不利的證言,操弄形象所造成的以訛傳訛。事實上無論當時日本軍部的判定或戰後美軍的考察,中島的量產技術與體制都是日本第一,並無技術不如三菱之事。而當年現場地勤與駕駛的證言亦顯示自零戰五二型起,中島製零戰與三菱製零戰無論性能或品質上幾乎都沒有差異,只有塗裝與細節上不同。後期中島軍機與引擎製造品質與妥善率嚴重低下的現象,肇因於日本因戰況惡化、資源枯竭,而軍部又強行將未成熟的試作機投產之結果,各廠商製品皆有同樣狀況,三菱亦然。此乃環境因素影響下的群體現象,不能單純歸咎為單一廠商的問題。.
零式水上偵察機
零式水上偵察機是愛知飛機研發的水上偵察機,編號E13A,簡稱零式水偵,盟軍代號「Jake」。為日軍在二戰初主力艦載水上飛機,可負擔偵查與對地攻擊任務。 同時期還有另一款名為的機種服役量產,但兩者並非同型機。.
F2A戰鬥機
F2A戰鬥機,官方名稱水牛(Buffalo),由布魯斯特(Brewster)公司設計生產,是美國海軍第一架單翼艦上戰鬥機。水牛式在1939年替代格魯曼F3F戰鬥機,但受限於不穩定的飛行設計與超重,机动性不如零式战斗机;水牛式外銷給芬蘭、比利時、荷蘭、英國;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时在美軍,荷军和英军于東南亞曾多次与日军交戰,并被一式戰鬥機與零式戰鬥機重創。然而芬蘭空軍1941-1944年對蘇聯的作戰中使用水牛式達成1:32的驚人交換比。尽管曾尝试拆除設備並配備較輕的航空機槍以提升性能,但效果不佳。 美軍操作的水牛式有三種型號:F2A-1、F2A-2、F2A-3,外銷型對應型號為B-239、B-339、B-339-23;驾驶F2A的飞行员对其评价不佳,甚至稱它為飛行棺材。大部分的F2A在1942年就折損殆盡除役,僅有芬蘭空軍持續運用到1948年才退役。.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F2A戰鬥機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Tirpitz)是纳粹德国战争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建造的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第二艘舰,它以原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缔造者、海军元帅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命名。该舰于1936年11月在威廉港的战争海军造船厂船厂进行,并于两年半后。全部工程是在1941年2月完成,并随即投入德国舰队服役。如同其姊妹舰俾斯麦号一样,提尔皮茨号的装备有分布在四座双联装炮塔中的。经过一系列的战时修改,提尔皮茨号比俾斯麦号更重2000公吨,这使它成为了欧洲海军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重型战列舰。 在1941年初完成后,提尔皮茨号曾简要担当纳粹波罗的海舰队的核心装饰,旨在防止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试图逃脱的可能。一年后,该舰航行至挪威,为针对同盟国的入侵起到威慑作用。尽管驻扎在挪威,提尔皮茨号也被用于拦截前往苏联的盟军护航船队,并于1942年执行了两次这样的任务未遂。这是它唯一可行的角色,因为自以来,针对大西洋护航线路的行动太过危险。提尔皮茨号作为存在舰队,迫使英国皇家海军在该地区留存了包括战列舰在内的重要海军力量。 在1943年9月,提尔皮茨号连同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一起炮击了斯匹次卑尔根岛的盟军战略要地,这是它唯一一次使用自身主炮攻击敌方的表面目标。此后不久,该舰因受到而受损,并在接下来遭到了一系列的大规模空袭。1944年11月12日,装备有高脚柜炸弹的英国兰开斯特轰炸机在空袭中取得两次直接命中和一次近距脱靶,导致舰只迅速。甲板的火势蔓延至其中一座主炮塔的弹药库,引发了大爆炸。舰上阵亡人数估计为950至1204人。1948年至1957年间,挪威与德国对提尔皮茨号进行了联合打捞,起获的船只残骸被拆解出售。.
機場
機場,亦稱飛機場、航空站或空港,是飛行場的類型之一,供固定翼飛機、直升機、飛艇等中大型飛行器停靠。機場的組成至少需要一個平面,如跑道滑行道、直升機停機坪或水面,而且往往擁有許多功能性設施及建築物,如客運大樓、轉運站、空中交通管制設施(例如塔台與進場燈光系統)、機坪、機庫、維修廠棚、地勤服務設施等。 世界大多數機場為民用機場(通用机场和公共运输机场),如僅提供軍機起降的機場稱作軍用機場,若軍方與民間航空器均可起降的機場稱作軍民共用機場,專營或兼營國際航線的機場則稱為國際機場。大型的民用機場除了基本的功能性設施,還可能有其他附加性的設施,例如餐廳、商場、旅館、VIP貴賓室等,宛如一座小型城市;但相對的,為了機場的正常營運,機場營運機構通常會向搭機旅客收取機場稅。近年來,低成本航空公司以提供低價的機票受到許多遊客的歡迎,為了因應此趨勢,開始有機場設計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專用設施(主要為客運大樓),設備較為簡易、機場稅金額也較低。 截至2009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指出,全球從空中可辨認出的機場大約有44,000座,其中美國擁有15,095座,為世界之最。.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機場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欧洲
沉船
沉船可以指:.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沉船
温斯顿·丘吉尔
溫斯頓·伦纳德·斯宾塞-邱吉尔爵士,KG,OM,CH,,,FRS,PC (Can),RA(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Churchill;),英國政治人物、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首次出任英国首相,任期內领導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聯合美國等国家對抗德國,并取得了最终胜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国首相。 邱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邱吉爾排在第一位。.
戰艦
戰艦(Battleship),美國軍規常用代號為BB。台湾稱為--,香港稱為--,日本稱為戦艦、中国大陆稱為--,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战列舰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開發,戰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现代的“战列舰”這個名詞來源於历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称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简称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出現了大和号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艦、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畫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艦投入使用。 美國最後两艘战列舰威斯康星號(BB-64)和密蘇里號(BB-63)參與1990波斯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2年退役,並分别在2006年和1995年被除籍。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保留了数艘退役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使用。.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戰艦
战列巡洋舰
戰鬥巡洋艦(battlecruiser 或 battle cruiser;又名巡洋戰艦,或簡稱戰巡)是一種短時間活躍於20世紀初的主力艦。戰鬥巡洋艦在尺寸、造價和武裝與戰艦相近,但一般裝甲都較其薄弱,以換取更高的航速。世界上第一批戰鬥巡洋艦為英國所建造,與同時代的「無畏艦」取代「前無畏艦」一樣,戰鬥巡洋艦也是「裝甲巡洋艦」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結果。戰巡的設計理念是以自身高航速的優勢去追捕速度較慢的巡洋艦,並透過戰艦級別的火力摧毀,而裝甲厚重、航速較慢的戰艦則加以迴避。然而在實戰中,大多情況是戰鬥巡洋艦與防護較佳的戰艦共同作戰,其選擇性交戰的構想難以實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只有英國、德國、鄂圖曼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日本海軍使用戰鬥巡洋艦此一艦種,著名相關海戰包括福克蘭群島海戰、德軍於北海襲擾英國沿海都市的行動以及史上最大規模的主力艦海戰——日德蘭戰役。英軍的戰鬥巡洋艦隊在日德蘭戰役中受創嚴重,其輕裝甲難以承受大口徑艦砲彈藥的破壞。戰後,主力艦的設計傾向轉為戰艦航速增快、戰巡則是裝甲增厚,戰鬥巡洋艦與快速戰艦之間的分野也越來越模糊不清。《華盛頓海軍條約》後,各國的主力艦建造計畫受到了限制,催生了各種特定數據限制的「條約型」戰艦與戰巡,部份的建造計畫也因此廢止。 1930年代起,世界上只剩下英國海軍繼續服役戰鬥巡洋艦此一艦種,日本的戰巡則已經被重新改造過,與戰艦幾近相同的性能。 二戰期間,戰鬥巡洋艦再度被投入戰場,但只有一艘存活至戰後。戰巡重新定位於為大型「巡洋艦殺手」的軍艦,但在戰爭中幾乎沒什麼發揮空間,其相關建造計畫也被嚴重限制,以騰出造船能量用於需求更迫切的護衛艦、航空母艦和貨船。冷戰期間,蘇聯將「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也歸類為戰鬥巡洋艦。.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战列巡洋舰
战斗机
戰鬥機(Fighter aircraft)係一種空對空戰鬥用的軍用飛機,主要用以對抗敵方的航空器,攻擊空中目標,奪取、維護戰場上的制空權,故其設計著重於提升機動力與運動性能。戰鬥機通常也被視為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空中戰力。 史上第一款名義上的的戰鬥機是1913年法國的莫蘭-索尼耶L單翼機。法國人率先實現了在螺旋槳上安裝鋼鐵製子彈偏導片,使機槍子彈不會擊中螺旋槳。這個系統讓飛行員可專心駕駛飛機並進行射擊,同時也無須額外配置機槍手,但會使機槍的射速變慢。 過往的戰鬥機根據用途又細分為殲擊機與攔截機(Interceptor)。殲擊機即大眾熟知的傳統戰鬥機,用途是消滅敵方軍用飛機、控制空域,掌握制空權可避免己方地面受到攻擊,亦有利於己方攻擊敵方地面。由於殲擊機隨時可能進行空中纏鬥,對機動力、運動性能的要求遠高於其他機種。攔截機的用途則是在敵方轟炸機和偵察機進入己方空域前,以其速度和爬升能力爭取時間及高度優勢並將其摧毀。由於攔截機是針對飛行高度較高的轟炸機與偵察機,在設計上以爬升率和飛行速度為優先。二次大戰後,有鑑於原子彈的威脅,許多國家一度將攔截機視為與殲擊機同等重要的機種。不過由於飛彈科技的成熟,以及超音速巡航的出現,攔截機的功能已可通過殲擊機配備飛彈來滿足,成為現今趨勢之多用途戰機,不再發展專門的攔截機。.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战斗机
海峡殖民地
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是大英帝國於1826年至1946年對於馬六甲海峽週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最初由新加坡(星加坡)、檳城和馬六甲(麻六甲)三個重要英屬港口組成,因此被当时當地華人稱為三州府或者叻嶼呷,之後海峽殖民地涵蓋範圍及於天定及納閩。.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海峡殖民地
海燕戰鬥機
#重定向 海燕式戰鬥轟炸機.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海燕戰鬥機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新加坡
旱塢
--(或称乾塢)指在岸边以人工建设的船坞,作为建造、改装和修理船舶的地方。可以分为干旱船坞(岸上)或--等不同类别。 乾船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的北宋。据沈括记载:「国初,两浙献龙船,长二十余丈,上为官室层楼,设御榻以备游幸。岁久腹败,欲修治,而水中不可施工。熙宁中,宦官黄怀信献计,于金明池北凿大澳,可容龙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梁其上。乃决水入澳,引船当梁上,即车出澳中水,船乃笐于空中。完补讫,复以水浮船,撤去梁柱。以大屋蒙之,遂为藏船之室,永无暴露之患。」 Category:船塢 fa:حوضچه خشک nds:Dock.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旱塢
打撈
打撈(英文:Marine salvage)是一種於水域進行尋回屍體或者物件的技術。.
查看 馬來亞海戰和打撈
另见
1941年12月
1941年英屬馬來亞
南海历史
新加坡第二次世界大战军事史
海軍航空作戰
- 中途岛海战
- 克里特島戰役
- 台灣空戰
- 塔蘭托戰役
- 天號作戰
- 常風行動
- 提尔皮茨号战列舰
- 横须贺空袭
- 沙漠襲擊行動
- 珊瑚海海战
- 荷蘭港戰役
- 菲律賓海海戰
- 轟炸拉包爾 (1943年11月)
- 雷伊泰灣海戰
- 馬來亞海戰
- 馬紹爾及吉爾伯特群島突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南亚战场
- 三九政变
- 中印公路
- 中缅印战区
- 印度国民军
- 哲斯顿起义
- 日本入侵泰国战争
-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 柬埔寨日占时期
- 欣贝延
- 气窗行动
- 泰緬鐵路
- 滇缅铁路
- 滇越铁路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南亚战区
- 緬甸國
- 緬甸戰役
- 自由泰人运动
- 英屬婆羅洲日佔時期
- 越南帝国
- 馬來亞海戰
- 馬來四邦
-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
- 马来亚日占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海战
- 中途岛海战
- 二战期间同盟国海军对日炮击
- 伊號第二十三潛艦
- 俾斯麦海海战
- 印度洋空襲
- 吳港空襲
- 圣乔治角海战
- 埃斯佩兰斯海角海战
- 天號作戰
- 奧古斯塔皇后灣海戰
- 巴塘海峡战役
- 東所羅門海戰
- 横须贺空袭
- 气窗行动
- 珊瑚海海战
- 瓜達爾卡納爾海戰
- 相模灣海戰
- 维拉拉维拉海战
- 维拉湾海战
- 聖克魯斯群島戰役
- 薩沃島海戰
- 雷伊泰灣海戰
- 馬來亞海戰
- 馬六甲海戰
英國皇家海軍歷史
- GIUK缺口
- 伦敦海军条约
- 华盛顿海军条约
- 安東尼書卷
- 愛仁輪事件
- 条约型战列舰
- 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
- 英国海军部 (1709年至1964年)
- 英德海军协定
- 英德海軍造艦競賽
- 西班牙無敵艦隊
- 邦蒂號叛變事件
- 防擴散安全倡議
- 馬來亞海戰
英属马来亚
- 1824年英荷條約
- 伯尼條約
- 华民护卫司署
- 叻币
- 戴喜云
- 新加坡英属时期
- 日本入侵马来亚战争
- 海峡殖民地
- 英屬婆羅洲
- 英屬馬來亞
- 邦咯条约
- 馬來亞元
- 馬來亞司令部
- 馬來亞和英屬婆羅洲元
- 馬來亞戰役
- 馬來亞海戰
- 馬來四邦
- 馬來屬邦
- 馬來聯邦
-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
- 马来亚共产党
- 马来亚日占时期
- 马来亚联合邦
- 马来亚联邦
- 马来西亚独立日
亦称为 威爾士親王號及卻敵號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