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香港政府憲報

指数 香港政府憲報

《香港政府憲報》(1841年5月1日—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後改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1997年7月1日—),是香港政府發佈公告、啟事及法例等的官方出版物。憲報由政府物流服務署發行,受命於政府物流服務署署長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香港的所有條例及,都要在憲報刊登(通稱「刊憲」)才生效。 曾有訴訟因相關法律未有刊憲,疑犯因而脫罪。.

21 关系: 地產代理商标公共汽車副刊犯罪嫌疑人行政命令香港主權移交香港土地利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法例訴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轅門英国號外水坑口法案清盤有限公司政府物流服務署拍卖

地產代理

地產代理又稱地產經紀,中國大陸稱為房地產中介,臺灣稱為「房屋仲介」,簡稱房仲。屬三級產業中的服務業,它的收入是經紀佣金,它自己沒有地產物業(香港稱為「樓盤」,臺灣稱為「不動產」)作為貨物,地產代理是物業市場上的中間人。買賣盤(買賣房屋)的兩方,分別是物業買家和物業賣家;又或者租盤(租屋),租客(臺灣稱為「房客 」)和業主(臺灣和中國稱為「房東 」)。.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地產代理 · 查看更多 »

商标

商标(Trademark)是识别某商品、服务或与其相关具体个人或企业的显著標誌,可以是图形或文字,也可以聲音、气味或立體圖来表示。.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商标 · 查看更多 »

公共汽車

--是一種以中型或大型汽車(大客車/巴士)作為運送手段,以運輸大量乘客的的大眾運輸服務。.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公共汽車 · 查看更多 »

副刊

副刊(Supplement),廣義來說泛指報紙中所有非新聞性的內容,很多時候是報紙刊登文藝性的版面,但現在也有很多報紙的副刊包括消費及休閒資訊。 副刊可能每天都出版,或是每逢周末假日刊出。副刊的版面大小可能與大報相同,但也有可能與小型報相類似。.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副刊 · 查看更多 »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suspect或crime suspect),又稱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 犯罪嫌疑人和罪犯不同,依无罪推定的原則,除非經審判證明有罪確定,不然犯罪嫌疑人是無罪的。.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犯罪嫌疑人 · 查看更多 »

行政命令

行政命令是政府行政部門中,上級發出指示下屬行為的命令,名稱或有不同。在中國傳統中通常稱為“令”、“政令”等;在軍隊裡,上級發出指示下屬的作戰、打仗和戰鬥等命令行為稱為軍令。.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行政命令 · 查看更多 »

香港主權移交

#重定向 香港回歸.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香港主權移交 · 查看更多 »

香港土地利用

香港土地利用是香港城市規劃工作重要之一。作為一個面積僅約為1,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土地的恰當利用極為重要。香港現時的總面積達1107平方公里,有75%的土地因歷史、地理環境及政治等原因,仍屬郊野地區。其中23個郊野公園、15個特別地區、4個海岸公園及1個海岸保護區,約佔香港總面積超過38%的土地。據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05年年中的香港人口為6,943,600人。但由於香港獨有的土地政策限制大面積的土地開發,使市區的人口密度十分高。雖然香港綠色地區與總面積的比例是亞洲大城市中最高之一,但由於市區與郊區分離,及市區高樓過度集中,令香港經常出現熱島現象。.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香港土地利用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法例

《香港法例》是香港現存的成文法法例編彙。由於香港的法律制度以普通法為依歸,對於有爭議的案例或有必要遵守的規定,都會以成文法形式頒佈並實行。.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香港法例 · 查看更多 »

訴訟

訴訟,是一種法律行動,分為民事和刑事兩類,前者原訴人是受害者當事人,因為有未可解決的爭議,所以訴諸法律。後者涉及刑事犯罪,由政府當局控告疑犯(提起公訴)。 訴訟程序分為一審和二審,可能也是終審。英式訴訟分為初審、結案陳詞、上訴等。.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訴訟 · 查看更多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英語: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Bureau,FST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財經事務及政府庫房。成立於2002年7月1日,現任局長為劉怡翔,副局長陳浩濂。.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 查看更多 »

轅門

轅門,即軍營大門。在將領辦公地點的前方,常用馬車之轅木对立而成進出口,以便於士兵駐守,遂稱「轅門」。本乎軍事用途。設立行轅和轅門的地址多於重地或野外。 有些地方上與軍事有關的高級官衙,尤其是明清時的總督衙門,其門外之兩旁多用木柵圍護,以武士戍衛。故亦俗稱轅門或者幕府。.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轅門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號外

號外是指臨時編印的報紙刊物。由於每家報紙每天均編有刊號(格式如╳╳年╳╳╳號),號外是臨時編印之關係,並不設刊號,因而得名「號外」。中文報紙首份號外為1884年8月6日的《申報》號外,刊登該報駐福州記者發回的專電:「駐榕法艦尚無動靜」。 昔日當有突發重要新聞時,報社便立即趕製版面,一個多小時後於當地街頭派發,以求將消息儘快提供給讀者。因為內容不多,號外通常只有一大張紙,報社通常都會視派發號外為對報章的宣傳,因此也樂於免費派發,中華人民共和國《報紙出版管理規定》第31條第七項並有規定號外為免費。.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號外 · 查看更多 »

水坑口

水坑口(Possession Point)從前是香港島西北岸的一海角,1852年進行的《文咸填海計劃》,水坑口從岸邊成為了內陸地區。在1980年代或者以前的地圖上,荷李活道公園被標示為水坑口。「水坑口」是根據街旁的大水坑而命名的。在香港開埠早期,此處為香港居民的重要水源。.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水坑口 · 查看更多 »

法案

法案(Bill)又稱法律(草)案、條例(草)案,是法律在通過之前遞交議會審議的形式,三讀通過後即成為法律的一部分。在大部分政治體制中,法案還必須由行政首長或國家元首簽署同意方能正式生效。如其不同意,可以運用否決權否決之;但部分國家或地區如議會再以絕大多數通過,法案即自動生效。 法案通過後即成為法律(英文Act或Law),對政府有約束力;而議案是議會要求政府進行某些行動的討論案,沒有約束力。即使議會通過了議案,政府也不一定要照辦。.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法案 · 查看更多 »

清盤

清盤(Liquidation),是一種法律程序,公司的生產運作停止,所有資產(包括生財工具的機械、工廠、辦公室、物業以及所持有的專利、債權和有價證券等),在短期內出售,變回現金,按先後次序償還(分派給)未付的債項,之後按法律程序,宣佈公司解散的一連串過程。.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清盤 · 查看更多 »

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在美國企業型態為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LLC),是一種公司的組織形態,有限公司對外所負的經濟責任,以出資者所投入的資金為限。倘若有限公司被債權人清盤,債權人不可以從股東個人財產中索償。在某些地方,有限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不同,有限公司相对适合中小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对适合大型企业。但是也有某些地方,不論公司大小,股份有限公司都是最常見的有限公司類型。有限公司的概念較晚出現,一些地方的法律没有關於有限公司的界定。.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有限公司 · 查看更多 »

政府物流服務署

政府物流服務署(簡稱物流服務署;英語:Government Logistics Department,GL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轄下的部門。 由政府印務局、政府車輛管理處及政府物料供應處於2003年7月合併而成。政府物流服務署負責為香港特區政府各決策局和部門提供物流支援服務,包括採購和物料供應、運輸和車輛管理以及印刷服務。.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政府物流服務署 · 查看更多 »

拍卖

拍卖(Auction),是人类社会特殊的商品交易方式,近现代以来在世界各国广为发展。而拍卖活动是在一定经营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拍卖,各国的法律解释有所不同,给出的定义为: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但它不一定准确,还有一些不足,如密封式拍卖缺乏公开性;网上拍卖的公开性也与传统拍卖存在着差距。 而在经济学中,拍卖则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核心思想,即认为拍卖本身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因而可以通过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对传统的拍卖方法的效率作出评估,同时也可以设计出新的拍卖方法。.

新!!: 香港政府憲報和拍卖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刊憲轅門報香港政府宪报香港憲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香港轅門報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