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指数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由香港公共圖書館於1991年創辦,香港藝術發展局自2001年起合辦。獎項分新詩、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和兒童少年文學五個組別.

目录

  1. 66 关系: 劉偉成劉以鬯可洛吳美筠君比孫慧玲崑南丘世文也斯廖偉棠張愛玲何巧嬋何福仁何紫徐訏北島周蜜蜜周淑屏呂永佳王璞王貽興王良和韓麗珠韋婭鍾國強鍾玲鍾玲玲青文書屋飲江西西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藝術發展局許子東謝曉虹鲁迅黃志華黃國彬黃碧雲黃碧雲 (作家)黃燦然黃慶雲胡兰成胡燕青阿濃關夢南董啟章董橋葉輝蔡炎培陳德錦... 扩展索引 (16 更多) »

劉偉成

劉偉成,筆名超活。香港作家、編輯,聖保羅書院校友、香港浸會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曾獲青年文學獎及中文文學創作獎新詩組獎項。任職教科書編輯多年,曾應邀舉辦多場工作坊及講座,也曾參與香港電台舉辦的文學導賞節目。 ,2012年3月5日 (一) 23:10 (UTC+8)查閱於中學時期已進行詩歌創作,曾於90年代建立呼吸詩社出版其詩集。 2008年,劉偉成的散文《持花的小孩》獲得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組推薦獎。 2012年出版個人第二本作品集《翅膀的鈍角》,引起學界廣泛好評。 2014年出版的詩集《陽光棧道有多寬》以詩人纖細縝密、理性與感性兼具的筆觸描畫出城市背後的靈魂,勾起都市人寂寞的內心深處對自身生活的一份反思和價值探求,從而獲得第十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組推薦獎。翌年5月在香港文學生活館舉辦的詩聚,由詩人親身以雄渾厚實的聲線演繹其家喻戶曉的作品,盛況空前。.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劉偉成

劉以鬯

劉以鬯(),原名劉同繹,字昌年,香港著名小說家、編輯,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教授,上海出生,祖籍浙江宁波鎮海。其作品《對倒》及《酒徒》分別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及《2046》。2010年,香港資深影評人黃國兆又把《酒徒》改編成電影。而劉以鬯的小說永遠有個令人出人意表的結局,當中作品《打錯了》更最能代表到他的創意與想法。亦多次公開表示從事小說創作的人,要是沒有創新精神與嘗試的勇氣,一定寫不出好作品。.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劉以鬯

可洛

可洛,原名梁偉洛,是香港作家。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曾獲「中文文學雙年獎」、「青年文學獎」及「中文文學創作獎」等。個人作品包括《女媧之門》系列、小說集《繪逃師》、《她和他的盛夏》、詩集《幻聽樹》, 亦曾改編青少年小說《夢想Seed》、《愛是不保留》和《生命因愛動聽》。除了文學創作外,可洛也參與不同媒體的藝術創作。本身為創作支援網站CREATO的創辦人之一,現為創作組織「紅紅綠」成員,獨立創作誌《月台》編委。.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可洛

吳美筠

吳美筠,八十年代崛起的香港著名女詩人,在大專院校教授中國文學及創作,曾任職香港大學附屬學院高級講師,嶺南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播道神學院客座講師,也曾兼教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及信義宗神學院,以及曾於香港大學中文系及香港浸會大學教授中文傳意,畢業於香港大學文學院,2005年在澳洲悉尼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其論文研究範圍為清代女詩人。研究專長為古典詩、中國女性書寫、現代文學與基督教、現代詩等。 2013年10月以文學界別與盧偉力(藝術評論)、梅卓燕(舞蹈)、鍾小梅(藝術行政)組成「藝術3+1」,參與香港藝術發展局推選活動,四人皆高票當選,吳美筠為歷來文學界別最高票數的當選者,成為香港藝文界佳話。2014年開始擔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委員,並任文學委員會主席、藝術支援組主席、策略委員會及管理委員會委員,倡議文學閱讀者的建立及發展,及倡議成立香港文學館。在任期間,推動檢討資助機制及藝發局界別代表選舉機制,打破過往把藝術消費調查撇除文學藝術的慣例,促成文學閱讀消費調查,並建議推行文學閱讀人口調查。策展首次由藝發局主辦的大型文學節「文學串流」,鼓勵文學多元展演,破天荒串連不同文藝團體及作家,成功以香港文學作為主體,帶入大眾視野,所出版的《文學串流講座及研討會紀錄集輯》反映多項重要的香港文學議題。 吳美筠是少兼擅創作、學術研究及文學行政及活動策展的本土作家。早年以女性視覺書寫女性內在暴力的詩人,羈魂認為其作品情貌多變,作品語言成熟。葉維廉指出她第一部詩集已有語言的自覺。除了新詩,也擅寫小說、藝術評論。1987年與林夕、洛楓、飲江及李焯雄(筆名朔方)創辦《九分壹詩刊》、擔任《詩雙月刊》、《詩網絡》編委及香港書獎、青年文學獎、湯清文藝獎、基督教金書獎等評判。曾為多家報章雜誌撰寫專欄。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IATC香港分會創會董事,2014年11月創辦香港文學評論學會,該會正式在2015年成立始她一直擔任該會主席。在九十年代開始活躍撰寫演藝評論,曾於1998年3月與許樹寧合作,負責現代式單位混媒體演出「前前後後左左右右」”的文本創作。 早年任職編輯,所撰寫社會專題、人物專訪、專題採訪、文化觀察散見於突破雜誌,社會專題編採見於Recruit、明報,藝術現象觀察及採訪見於越界演藝文化周報及藝術訊息。曾為快報、星島日報、時代論壇、Elegance撰寫專欄。用筆名已涼、吳國基等。 其著作收入香港、大陸、台灣、澳洲等地出版之文學書籍,出版詩集《我們是那麼接近》獲第一屆香港中文文學書獎新詩組推薦獎。詩作被翻成英語,選入由牛津出版社出版之英語詩集“From the Bluest Part of the Harbour”及澳洲出版詩集“Footprints on Paper”等。.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吳美筠

君比

君比,原名馮忻忻,香港人,原籍廣東南海。「君比」這個筆名來自她的第一部小說《君比》,而這個名字亦同時是她的英文名(Quenby)。 她擅長於描寫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在心態和情感上的轉變,描寫得特別細緻,而且有不少都是真人真事改編,一定程度反映社會現實。現時君比全職寫作,並經常到全香港各中、小學推廣閱讀及寫作。 2006年5月尾,她榮獲香港《中學生好書龍虎榜》的最受歡迎作家。.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君比

孫慧玲

孫慧玲,籍貫廣東澄海,香港兒童文學作家、香港作家協會、香港作家聯會及香港兒童文藝協會、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員。.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孫慧玲

崑南

崑南(),原名岑崑南,廣東恩平人,另有筆名葉冬,香港作家。 1935年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早年曾在《香港時報》副刊《淺水灣》、《快報》副刊等撰寫小品文、詩歌、遊記等專欄。1955年出版《吻,創世紀的冠冕!》,1961年自資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地的門》。1950、1960年代起陸續與人合資或獨資創辦《詩朵》、《新思潮》、《好望角》、《香港青年周報》、《新週刊》,其間還開過印刷廠。1998年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戲鯨的風流》,2001年出版了長篇裝置小說《天堂舞哉足下》。曾任報章編輯。現為專欄作家。 category:香港作家 category:香港文學 Category:香港專欄作家 岑 K.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崑南

丘世文

丘世文(),出生于香港,是《號外》雜誌的創辦人,被譽為該雜誌“文化鐵三角”中的一位,亦是作家及傳媒工作者。1974年於香港大學英國及比較文學系畢業,並獲獎學金到法國巴黎第四大學高等研究院攻讀中國比較文學博士課程,及後放棄奬學金,於1975年回港並加入麗的電視台工作,1年後晉升人事部經理。1978年創辦號外雜誌,1986年考取專業會計師資格。1998年10月患腦癌去世。 丘世文為香港著名愛書人及藏書家,他涉獵中外讀物數萬種,潛心文學,哲學,音樂及藝術領域。死後其家人將整批贈送澳門大學。贈書數量約12,000冊,是澳門圖書館界其中一次最大宗贈書接收。 丘世文以多個筆名在號外雜誌創作,部分結集成書,以作者本名推出。著作包括《周日床上》、《同行四分一世紀》、《愛恨香港》、《在香港長大》、《創業經營法則》及《慳稅精要》等。96至97年間丘替明報寫文化副刊專欄,文章收錄在《一人觀眾》一書內。 2016年2月28日,香港電台《文化樹下》節目為丘世文製作了一個頗為詳盡的紀念專輯 - http://programme.rthk.org.hk/rthk/tv/programme.php?name.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丘世文

也斯

也斯,MH(),本名梁秉鈞,廣東新會人,香港作家。.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也斯

廖偉棠

廖偉棠(),香港作家、攝影師、自由撰稿人。曾任書店店長、雜誌編輯、《上報》專欄作家。 1975年生於廣東,1997年移居香港,後曾旅居北京5年,1991年開始詩歌寫作,其後涉獵散文、小說、戲劇、評論等範疇。曾獲香港青年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創世紀詩刊50周年詩歌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花蹤世界華文小說獎、香港文學雙年獎等獎項。2012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曾出版詩集《永夜》、《隨著魚們下沈》、《花園的角落,或角落的花園》、《手風琴裏的浪遊》、《波希米亞行路謠》、《苦天使》、《少年遊》、《黑雨將至》、《和幽靈一起的香港漫遊》、《八尺雪意》,小說集《十八條小巷的戰爭遊戲》,攝影集《孤獨的中國》、《我屬貓》、《巴黎無題劇照》,批評合集《波希米亞中國》,攝影及散文集《我們在此撤離,只留下光》,雜文集《波希香港、嬉皮中國》,散文集《衣錦夜行》等。 L廖 Category:廖姓 Category:香港诗人 Category:香港文學.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廖偉棠

張愛玲

張愛玲,小說家。祖籍河北丰润,生於中華民國上海公共租界。本名张煐,後因入學需要,母親黃逸梵(又名黃素瓊)以英文名Eileen譯音,易名愛玲。 張愛玲的祖父母分别为清朝末年著名大臣张佩纶和李鸿章的長女李菊藕。父亲張志沂,生母黃逸梵是清末长江七省水师提督黄翼升之孫女,即前桂平梧鬱道黄宗炎的女儿,繼母孫用蕃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孫寶琦的女兒。张爱玲出生名门,受到了极好的教育,特別是當代處於中西合併價值觀的形成。上海淪陷时期,陸續發表《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震動上海文壇。1952年张爱玲以完成未完成的学业为名离开中国大陆,其后赴美。在美国期间翻译了清代吳語小说《海上花列傳》(韓邦慶所著),又寫了文學評論《紅樓夢魘》。張愛玲一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漂泊于上海、香港、天津、美国各地,最后在美国定居,并於1960年取得美国国籍。早在之前,1956年时,张爱玲就已经和大自己36岁的德裔美国人赖雅结婚,赖雅逝世后,张爱玲在美国终老,1995年9月8日,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去世于美国加州洛杉磯市西木區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享壽74岁。 張愛玲一生游走中國各地,自謂「我的上海話本來是半途出家,不是從小會的。我的母語,是被北邊話與安徽話的影響沖淡了的南京話」。,上海《天天新報》轉引張愛玲寫的一篇探討《金瓶梅》的文章《「嗄?」?》,2014年1月12日。.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張愛玲

何巧嬋

何巧嬋是一位香港的兒童文學作家,曾任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普光學校校長。.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何巧嬋

何福仁

何福仁,筆名方沙,出生於香港,祖籍廣東中山,是香港知名的作家和詩人。他毕业于聖保羅書院和香港大學,主修中國文學及比較文學。何福仁曾於聖保羅書院任職中文科主任並教授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學科,惟已於2009年至2010年學年完結後正式退休。.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何福仁

何紫

何紫,原名何松柏,籍貫广东顺德,香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何紫

徐訏

徐訏(拼音:xū 注音:ㄒㄩ),本名徐傳琮,字伯訏,著名作家、教授,以写作小说闻名,并以高产著称。.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徐訏

北島

北岛可能是指:.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北島

周蜜蜜

周蜜蜜籍貫廣西羅城,原名周密密、筆名周蜜,是香港兒童文學作家,也是華南著名兒童文學家黃慶雲與作家周鋼鳴的女兒。但她廣為人知的原因,卻是因為她是前《大公報》編輯羅孚的儿媳,羅海星之妻。六四事件發生後,羅海星在內地被扣押,周蜜蜜於是在電視上向有關當局呼籲,要求釋放羅海星,並允許羅孚來香港團聚。 周蜜蜜在中國大陸出生,並在國內完成學業。1980年開始寫作,來港後,曾任職電視劇及電台廣播劇的編劇,編寫過兒童、青年、婦女綜合性節目及戲劇。.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周蜜蜜

周淑屏

周淑屏,香港作家 在嶺南學院中文系畢業。她在黃燕萍《作文手冊》一書中提到,她第一份工作是保險公司文員,其後轉行擔任出版社編輯,後來更開始了她的寫作生涯。她憑《大牌檔·當舖·涼茶舖》奪得第九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 周淑屏的作品多以具香港特色的地點或場所作背景,如唐樓、彌敦道、茶餐廳。其著作《彌敦道兩岸》曾被改編成舞台劇。.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周淑屏

呂永佳

呂永佳,香港詩人、影評人。先後畢業於保良局八三年總理中學,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及香港大學教育系(中文教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文學雜誌《月台》創辦人之一。著有詩集《無風帶》(2006)、《而我們行走》(2011),散文集《午後公園》(2009)、《天橋上看風景》(2015)。曾任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文學組)、寫作班導師、文學獎評判。作品曾被翻譯成英文、韓文等。現在任教於文理書院(九龍)。.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呂永佳

王璞

王璞(),河北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68年,接替吴富善,担任广州军区空军司令员。1971年,由王海接任。1963年,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王璞

王貽興

王貽興(Wong Yi Hing,),香港男作家、電視節目主持及演員。.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王貽興

王良和

王良和(),原籍浙江紹興,香港出生,現任香港教育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王良和

韓麗珠

韓麗珠(),香港當代女作家,作品風格帶有超現實主義色彩,有「香港卡夫卡」之稱。 14歲時首次在《星島日報》發表作品,之後曾在《Magpaper》雜誌連載極短篇小說,未滿20歲便出版第一本小說集《輸水管森林》。 香港城市大學翻譯及語言學系畢業,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碩士。 曾参与2009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特别项目「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撰写了小说《回家》虚构人与建筑(土楼公舍)的故事。.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韓麗珠

韋婭

韋婭,原名左韋,出生於中國青島,香港演藝學院中國語文導師。擅長創作中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新詩及童話、童詩、幻想小說等不同體裁文學作品。至今出版著作五十餘部。其作品曾多次獲香港「中文文學獎」、香港「青年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新作獎」及“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是香港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之一(見香港兒童文學作家列表)。進入21世紀以來,韋婭主要從事校園文學創作,作品清新隽永,特別是對少女心理的細膩刻畫及田園風味的童詩創作,尤為引人注目。其作品曾數次上榜「香港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榜;「香港教育城」網上投票「十本好讀」獎,並多次入選香港年度書展「名家推薦」。作品也收入中國語文出版社小學語文及香港小學語文教科書,以及中港台多種文學選本中。其夫陳家春,筆名海野,原香港理工大學講師,為《大學時代》及《文學村》雜誌主編,著有《海野文集》、《慾魘的透視》、《現代小說名篇評析》、《古典文學名篇鑑賞》、《文學精義》等。 韋婭曾歷任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評審員、香港教育統籌局「優資教育組」特約作家、香港「中文文學獎」評委、「青年文學獎」評委、「香港書獎」評審、香港《文學村》雜誌編委、香港現代教育研究社小學語文教材顧問,以及文學團體理事等職。.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韋婭

鍾國強

鍾國強(),香港詩人。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曾任教師、記者,現任廣告公司創作總監、自由撰稿人。.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鍾國強

鍾玲

鍾玲(),華人女作家、比較文學學者、教育工作者,主要活動於台灣、香港兩地。.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鍾玲

鍾玲玲

鍾玲玲可以指:.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鍾玲玲

青文書屋

青文書屋是香港一家已結業的二樓書店兼出版社,經營者是已故資深文化人羅志華。.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青文書屋

飲江

飲江 Yam Gong,原名劉以正。1949年12月生於香港。七十年代開始新詩創作。作品見於<伴侶>、<盤古>、<大拇指>、<素葉>、<新穗>、<詩雙月刊>、<香港文學>、<秋螢>、<呼吸詩刊>、<詩潮>、<小說風>及<字花>等香港報刊雜誌。曾獲「香港青年文學奬」、「工人文學奬」、「職青文學奬」及「香港中文文學奬」等詩歌創作奬奬項。1987年與朋友創辦<九分壹>詩刊,並參與早期編輯工作。 歷任多屆「香港中文文學奬」詩歌奬評委;多次參與「香港青年文學奬」、「工人文學奬」、「大學文學奬」、「秋螢詩奬」、「李聖華詩奬」等評審工作。 詩集<於是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於1997年出版,並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奬」。2010年出版另一詩集<於是搬石你沿街看節日的燈飾>,収錄詩作130多首,為較完整選本。 Category:香港作家 Category:香港文學.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飲江

西西

西西(),原名張彦,又名張愛倫,香港作家、編輯,生於上海,祖籍廣東省中山縣,小學畢業於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就讀於協恩中學,初中时在中文部,中四后转入英文部。同時並开始投稿香港的报刊、杂志,曾作短篇小說《瑪利亞》,獲《中國學生周報》徵文比賽小說組第一名。其後畢業於葛量洪教育學院(今香港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前身),曾任教師工作,任教於官立小學。對於詩、小說、散文、童話均有涉獵。她勇于尝试新写作风格,写作手法涉猎之广,叙述手法之细腻,是当前华文作家中的佼佼者。 西西的筆名,據她本人所述,乃象形文字,「西」是一個穿著裙子的女孩子兩隻腳站在地上的一個四方格子裡,「西西」就是跳飛機的意思,這是她小時候喜歡玩的遊戲。.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西西

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是香港的公共圖書館系統,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轄下包括1所總館中央圖書館、70所分館公共圖書館、12所流動圖書館、1間自助圖書站和154間社區圖書館,其中32所圖書館附設有學生自修室,整個圖書館系統館藏達1,435萬項,其中1,252萬冊為書籍及印刷資料,其中總館館藏250萬餘項,收納資料包括書籍、視聽資料、報章、期刊、唯讀光碟數據庫、縮微資料及地圖等,為香港市民提供圖書館服務。.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藝術發展局

香港藝術發展局(簡稱藝發局)(英文:Hong Kong Arts Development Council (ADC)),成立於1995年6月,是香港專責策劃、推廣及支持藝術發展的法定機構,其角色包括資助、政策及策劃、倡議、推廣及發展、策劃活動等。.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香港藝術發展局

許子東

許子東是香港的一名中国文学学者和主持人。 出生於上海的書香世家。獲得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亞語言文化系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文學系哲學博士。及後走上學者之路,曾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以及香港大學、芝加哥大學的客座研究員。現居於香港,擔任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並於2008年起出任系主任一職,任教香港文學、中國當代文學、現代文學批評等科目。同時亦擔任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兼職教授,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其妻子為有「燕子姐姐」之稱的著名主播陳燕華。 許子東現時亦與梁文道擔任鳳凰衛視中文台的高收視王牌節目《鏘鏘三人行》的嘉賓主持,把學術融入日常話題中。據報章資料,許子東曾害怕上電視,但在朋友梁文道的遊說下,認為《鏘鏘三人行》是一個可作學術角度界入的節目,於是同意參與。.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許子東

謝曉虹

謝曉虹(),香港作家。.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謝曉虹

鲁迅

鲁迅,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聞名於世,浙江绍兴人,為中国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鲁迅

黃志華

黃志華是香港樂評人,在八十年代曾以李謨如、許雲封、周慕瑜等筆名寫作,後研究香港流行音樂文化。著有評論書,如《被遺忘的瑰寶──香港流行曲裡的中國風格旋律》等.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黃志華

黃國彬

黃國彬(英语:Professor WONG Kwok-pun Laurence,),香港著名詩人及學者,曾任香港嶺南大學翻譯系講座教授,2006年起任教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現在已經榮休。因其詩作《聽陳蕾士的琴箏》被選為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課的範文,而廣為香港人認識。.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黃國彬

黃碧雲

黃碧雲可以指:.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黃碧雲

黃碧雲 (作家)

黃碧雲(),香港作家,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畢業,亦為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犯罪學碩士。生活經驗豐富,曾任香港英文虎報記者、議員助理、開過服飾店等。屢獲港台兩地各大文學獎,文字風格強烈,極力描寫人性陰暗面,令讀者觸目驚心。 黃碧雲長期拒絕授權作品在中國大陸出版簡體字版,甚至拒絕作品再版,故坊間流通不廣。 2018年,推出新書《盧麒之死》,而書中不時出現一些現實中曾出現的新聞或社會事件。.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黃碧雲 (作家)

黃燦然

灿然,1963年出生于中國福建省泉州市,1978年12月开始移居香港,1984年9月考入广州暨南大学新闻系。著名華文詩人、翻译家,現于香港大公報任职国际版翻译工作。 著有评论集《必要的角度》、《在两大传统的阴影下》,并获得第六届及第九届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评论组推荐奖。.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黃燦然

黃慶雲

黃慶雲(),香港人,華南著名兒童文學家。出生於香港,四十年代, 黃慶雲替香港一份兒童雜誌《新兒童》半月刊負責主編工作,並在月刊內向小朋友灌輸愛國教育。抗日戰爭時返回廣州生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留在內地生活,並創辦《新兒童》雜誌(後改名為《少先隊員》),期間在粵桂出任不同職位。1980年代末期返回香港定居。2009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文學藝術)。 香港另一位兒童文學作家周蜜蜜是她的女兒。.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黃慶雲

胡兰成

胡蘭成(),原名胡積蕊,小名蕊生,浙江绍兴人,為中國近代作家。為張愛玲第一任丈夫。曾任職汪精衛政權。.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胡兰成

胡燕青

胡燕青(),香港基督徒作家、詩人。.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胡燕青

阿濃

朱溥生(筆名 阿濃 1934-),祖籍江蘇泰興,生於浙江省湖州,近年旅居加拿大,退休教師,香港作家。.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阿濃

關夢南

夢南(KWUN Moon Nam,),原名關木衡,袓籍廣東開平,香港現代詩及散文作家、資深文學工作者。.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關夢南

董啟章

董啟章(),香港小說家。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碩士,1992年開始發表作品,曾任中學教師,現專事寫作,亦於香港中文大學從事寫作教學。妻子為現任中大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黃念欣,時常在電視講述語文常識。二人育有一名兒子董新果 。.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董啟章

董橋

董橋(),原名董存爵,福建泉州晉江人,印尼華僑,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畢業。2003年6月起任壹傳媒董事,為《香港蘋果日報》社長,2014年4月退休。.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董橋

葉輝

葉輝()本名葉德輝,尚有筆名葉彤、方川介、鯨鯨等,廣西合浦人,生於香港。曾任職記者、翻譯、編輯、報社社長,業餘從事現代詩、散文、小說、文學評論寫作,1970年代參與創辦《羅盤》詩刊,並參與《大拇指》、《秋螢詩刊》、《詩潮》、《文學世紀》及《小說風》的編輯工作。憑《浮城後記》、《水在瓶》、《煙迷你的眼》獲文學雙年獎散文推薦獎,《書寫浮城》獲文學雙年獎文學評論推薦獎,《新詩地圖私繪本》獲「香港中文文文雙年獎」文學評論獎,《在日與夜的夾縫裡》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新詩獎。現為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顧問、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哲學系顧問及字花顧問,以及商台「光明頂」嘉賓主持、港台《開卷樂》主持。.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葉輝

蔡炎培

蔡炎培,香港詩人,曾用筆名杜紅、PS等,1935年生於廣州,戰前移居到香港,1954年開始創作。曾於《人人文學》、《詩朵》、《香港時報》、《文藝新潮》等刊物發表作品,曾主編《中國學生週報.詩之頁》,曾於《星島日報》撰寫專欄「碎影集」。1965年,他畢業於臺灣中興大學農學院,1966-1969年,他任職《明報》副刊編輯,曾做過多屆青年文學獎及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評判,2003年,他被提名諾貝爾獎文學獎。.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蔡炎培

陳德錦

陳德錦(),香港作家、学者。廣東新會人。生于澳門。.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陳德錦

陳華英

陳華英,生於1946年。香港葛量洪教育學院畢業,曾任職教師,課餘寫作兒童文學作品,屢獲兒童文學創作獎。現移居加拿大。作品有《尋找螢火蟲的日子》、《跳跳蹦蹦的日子》、《得意東西話你知》、《小作家訓練室》、《狗尾草》等。 Category:1946年出生 Category:在世人物 Category:香港教育大學校友 Category:香港兒童文學作家 Category:陳姓 Category:珠海學院校友 Category:寶安人.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陳華英

陳葒

陳葒(),香港男作家,十一歲從廈門來港,中學畢業於皇仁書院,曾主編《新少年雙月刊》,2009年辭任。 1992年在浸會學院取得中國研究社會科學學士,1996年取得浸大學位教師教育文憑。曾任匯知中學校長至2009年。此前,他曾任教於位於美孚的伯裘女子中學。 陳葒校長曾任香港直資中學創校校長、香港直接資助學校議會秘書長、香港私立學校聯會副主席等教育職務。於2009年,有感於香港教育生態忽略了弱勢學生的學習權益,陳校長毅然辭去中學校長一職,放棄百萬年薪轉為教育義工,創立慈善機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專為基層貧困學童提供免費補習服務和其他教育支援 (學前班、才藝課程及課外活動等),讓基層孩子都有全人發展。目前全港接受免費一對一補習服務的基層孩子超過10,000名,參與免費學前班和才藝班的學生近4,000人次,更有超過12,000名有心人已加入成為我們的義務導師及義工。 陳葒與海關高級督察李慧筠(Fion)育有三名子女,陳妻Fion2013年9月確診患上乳癌,,2016年2月癌症復發,6月4日晚上11時在瑪嘉烈醫院離世。 Category:香港作家 Category:香港中學校長 Category:香港浸會大學校友 Category:皇仁書院校友 H.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陳葒

陳映真

陳永善( ),筆名陳映真、許南村、趙定一、陳善、陳善乃、陳秋彬、然而、石家駒等,生於台灣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今苗栗縣竹南鎮),祖籍福建省安溪縣,臺灣文學作家。早年從事小說寫作,受社會主義思潮與中國作家魯迅影響,在臺灣文壇推動現實主義風格,是鄉土文學論戰中鄉土文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是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文學界重要旗手。創辦《人間》雜誌,為臺灣報導文學先驅。 在文學成就之外,因推動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個人政治色彩濃厚,遭受廣泛議論及注目。.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陳映真

陳慧

陳慧,原名陳偉儀,香港作家及電影編劇。其小說作品《拾香紀》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1997年—1998年度的小說組獎項。已出版多本小說及短篇作品,亦有於不同媒介撰寫文稿及出席講座等,其作品多以香港本土作為背景,以書寫香港男女的感情生活作為其作品的明顯風格。現為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編劇高級講師,於2016年11月28日當選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藝術範疇代表。.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陳慧

陳智德

陳智德(),筆名陳滅,出生於香港,詩人、評論人。 香港培正中學、台灣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於香港嶺南大學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曾創辦《呼吸》詩刊、《詩潮》月刊。.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陳智德

陶傑

陶傑(Chip Tsao,)原名曹捷,生於香港,曾居於英國16年,为华文作家及傳媒工作者。其風格多以幽默的形式批評香港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中國文化的陋習。.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陶傑

陈云

云(),曾用名廖陈云,江蘇省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人。政治家、经济管理家。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改革开放以后继续担任党内重要职务。 陈云早年领导上海工人运动,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随部参加长征,相继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等职。随后赴东北,任东北局副书记。随后担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领导银元之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云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负责全国经济恢复工作与制定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0年接替病逝的任弼时增补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位列五大书记之一,地位仅次于毛刘周朱四人。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迫害,之后恢复原职,出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1987年,接替邓小平当选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被认为是当时主政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陈云

Q版特工

《Q版特工》系列為香港作家梁科慶以第一人稱敘述的科幻推理小說, 小說主角為阿Wing。 此系列初在《突破少年》的《特工阿Wing》系列載出。 其後由突破出版社協助出版第一本小說《Q版特工1 極度任務》,於1998年8月出版。 《Q版特工》系列小說主要是講述特工阿Wing執行其特工任務的故事。 小說重要角色除了主角阿Wing,還有前女友兼小學同學葉真生、好友阿漆、阿Ken、露絲、嘉薰醫生、上司M、M的秘書Ada、女友R,以及死對頭金大芝。 除此之外,阿Wing又隨身配備先進的武器,與敵周旋。 全個故事是一個完整的系列,角色性格和關係隨劇情發展變得豐富。.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Q版特工

林幸謙

林幸謙(),香港詩人及文學評論家。生於馬來西亞森美蘭州芙蓉市,祖籍福建永春縣。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畢業、台灣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博士。目前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林幸謙

林幸谦

#重定向 林幸謙.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林幸谦

林行止

林行止,OBE(),原名林山木,另有筆名史威德,潮州澄海人。香港《信報財經新聞》創辦人,長期主持報刊筆政。.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林行止

李智良 (作家)

李智良(Lee Chi Leung,1975年-),為香港作家,潮粵移民之後,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哲學碩士。 1990年代中期,開始投稿《Magpaper》、《我們》等刊物。1999 年,他自資出版中英雙語詩歌及小說集《白瓷》(Porcelain),其後於2008年出版散文集《房間》, 2010年,作品被收錄於《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2015年作品入選《香港短篇小說選2010-2012》。 另編有《默示錄》(智海著,2003年)、七一大遊行遊行刊物《我們的萬言書1、2》 (李智良、李俊妮合編,2003、2006年),以及翻譯劇本荷李活大酒店(Dan Chumley導,無言天地劇團,2005年)、唱盤道上的單行道(麥海珊導,2007年) 等劇場及電影文本。 2013年,李智良獲邀參與美國艾奧瓦城國際寫作計劃。.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李智良 (作家)

梁科慶

梁科慶,香港土生土長的作家,1987年於樹仁學院(今樹仁大學)中文系畢業。1990年赴笈加拿大進修,先後在滿地可市的康考迪亞大學及哈利法克斯市的戴爾豪斯大學取得文學士和圖書館及信息學碩士,在2009年9月,入讀嶺南大學中文系的碩士課程,現時在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攻讀博士課程,博士論文題目為 「《突破》雜誌研究(1974-1999)」。.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梁科慶

朱少璋

朱少璋(),廣東開平人,香港作家,現職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高級講師。平日在研究、教學之餘,亦好寫作,文稿散見於香港各大報刊。 朱少璋曾就讀佛教大雄中學,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其後取得新亞研究所文學碩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及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曾主持電台節目《文采飛揚》及《解構經典》。 學術著作有《蘇曼殊散論》、《郁達夫詩注》、《聆聽學》、《規矩與方圓》等,散文集有《拾貝》、《輕描淡寫》、《塵土雲月》、《灰闌記》等,古典詩集有《平仄詩草》(1988年)及《琴影樓詩》(2008年)。其中,《告別下雨天》、《拾貝》及《佯看羅襪》,獲教育統籌局(現稱教育局)列為香港中學中國語文課程參考書籍。編著有《荊山玉屑》(香港浸會大學璞社詩輯)、《荊山玉屑·續編》(香港浸會大學璞社詩輯)。 朱少璋 Z朱 S少 Category:佛教大雄中學校友 Category:香港大學校友 Category:香港浸會大學校友 Category:香港浸會大學教授.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朱少璋

朱耀偉

朱耀偉(CHU, Yiu Wai Stephen,),現任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教授、香港研究課程總監。.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朱耀偉

曹疏影

曹疏影(),詩人、童話作家,自由撰稿人,出生於哈爾濱,北京大學文學碩士。有詩歌、散文、評論被收入各種選本出版,曾獲2009年度劉麗安詩歌獎,2010年台灣中國時報文學獎、香港中文文學獎。曾於上海《東方早報》連載童話《和呼咪一起釣魚》,香港《明報》連載專欄《南轅北轍》,在《北京青年週刊》連載專欄《廿九胃》。.

查看 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和曹疏影

陳華英陳葒陳映真陳慧陳智德陶傑陈云Q版特工林幸謙林幸谦林行止李智良 (作家)梁科慶朱少璋朱耀偉曹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