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广泛阵线 (乌拉圭)
广泛阵线(Frente Amplio,缩写为FA),1971年2月5日成立,是乌拉圭的一个中間偏左至左翼的政党联盟,与乌拉圭劳工联合总会-全国劳工大会(PIT-CNT)和合作住房运动有密切的关系,1985年乌拉圭民主化後取得合法地位。该党在2005年的大选中赢得了众议院51%选票,而总统选举的候选人塔瓦雷·巴斯克斯在同一天赢得了总统大选,首次執政,採取溫和的社會改革路線。 2009年11月29日,何塞·穆希卡作为广泛阵线的总统候选人参与第二轮总统选举,以52.6%的得票率当选为新一任乌拉圭总统。.
乌拉圭
乌拉圭东岸共和国(República Oriental del Uruguay),通称乌拉圭(Uruguay,),南美洲东南部国家,西邻阿根廷,东与北邻巴西,南濒拉普拉塔河,东南濒大西洋。乌拉圭人口达近342万,其中近180万居于其首都和最大城市蒙得维的亚及其都市区。乌拉圭领土面积约为,为南美洲第二小,仅大于苏里南。 查鲁亚族人在乌拉圭地区定居时间近四千年。1680年,葡萄牙殖民者抵达并建立科洛尼亚·德尔·萨克拉门托,亦为这一区域内最古老的欧洲定居点。18世纪初西班牙在此建立军事据点蒙得维的亚,对这一区域开始进行争夺。1811年至1828年,在西班牙、葡萄牙、阿根廷及巴西四国角斗之中,乌拉圭获得独立地位。在19世纪乌拉圭频繁受到外国影响及入侵,其军队在国内政治常年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20世纪末期。现代乌拉圭为一民主制立宪共和国,其总统为国家元首及政府首脑。 在拉丁美洲国家中,乌拉圭于民主程度、和平程度、清廉程度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uruguay/19452/pdfs/UruguaysRankingsJune2013.pdf及电子政务 方面均排列首位,并于新闻自由、中产阶级规模及富裕程度上列南美洲首位。乌拉圭对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均贡献量居世界第一。在经济自由度、收入均衡、人均收入及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方面,乌拉圭亦居区域第二位。在全美洲范围内,乌拉圭的人类发展指数、GDP增长、创新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居大洲第三。联合国将乌拉圭归为高收入国家(最高层级)。在电子参与程度上,乌拉圭居世界第三。乌拉圭亦为世界重要的羊毛、稻米、大豆、冷冻牛肉、麦芽和牛奶出口国。 2013年,《经济学人》将乌拉圭列为“世界年度国家”,并对其大麻生产、销售及使用合法化举措做出认同;同性婚姻及堕胎亦为合法。由此,乌拉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自由及社会进步的国家之一,在个人权利、宽容及包容尺度上均居世界前列。.
圣保罗论坛
圣保罗论坛(Foro de São Paulo;Foro de São Paulo;São Paulo Forum)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左翼政党和组织的年会。1990年,在巴西劳工党的发起下,圣保罗论坛的首次会议在巴西圣保罗举行。 圣保罗论坛坚持“反帝国主义、反霸权主义、反对一切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反干涉”的主张,近年来的论坛宣言中均提出了针对新自由主义的“替代方案”或“替代模式”等概念。该组织的不少成员现在是本国的执政党或参政党。.
第四国际波萨达斯主义者
四国际波萨达斯主义者(Fourth International Posadist)是一个托洛茨基主义国际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62年。该组织的创始人是J·波萨达斯,他曾于1950年代担任第四国际拉丁美洲局领导人,并长期领导第四国际阿根廷支部。目前,该组织已经严重衰落,其成员在全世界可能已不足百人,原有的成员党中仅有乌拉圭的革命工人党仍在运作。.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Español),也称卡斯提亞語(Castellano),简称西语,是起源於西班牙卡斯提亞地方的語言,為罗曼语族的分支。除了發源地西班牙之外,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国家,约有4亿人使用。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現代標準漢語,總使用人数排名則為世界第三,僅次於漢語及英語。 西班牙语是除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同時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的母語或第二語言是西班牙語,另外有二千萬的學生將西班牙語當作外語學習。.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蒙得维的亚
蒙得维的亚(Montevideo)是乌拉圭首都兼蒙得维的亚省首府,位于拉普拉塔河下游,濒临南大西洋,面积为530平方公里,人口138万(2000年6月),相当全国人口的一半。它是乌拉圭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的中心,乌拉圭的最大海港,也是乌拉圭的海上门户。 “蒙得维的亚”的名稱源自葡萄牙语Monte vide eu,原意是“我看到山了”;蒙得(MONTE)是“山”,维的亚(VIDE EU)为“我看到了”。建于1726至1730年间,当时是西班牙人德萨瓦拉(Bruno Mauricio de Zabala)于1726年的圣诞节时在此建立军事要塞并安置了13户居民。.
托洛茨基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Троцкизм;Trotskyism)是馬克思主義、列宁主义的一個流派,其名稱來自其最早的理論建立者、十月革命实际指挥者、苏联红军缔造者、第四国际精神领袖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托洛茨基自视为“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拥护者。.
另见
1944年建立的政党
乌拉圭政党
- 人民胜利党
- 革命工人党 (乌拉圭)
托洛茨基主义政党
- 中国革命共产党
- 争取社会主义运动 (阿根廷)
- 人民先于利润
- 兰卡平等社会党
- 团结 (瑞士)
- 工人事业党
- 工人党 (乌拉圭)
- 工人党 (阿根廷)
- 工人共產黨 (義大利)
- 工人社会主义运动 (玻利维亚)
- 工人社会主义运动 (阿根廷)
- 工人革命党 (墨西哥)
- 工人革命党 (英国)
- 工人鬥爭 (法國)
- 工联主义和社会主义联盟
- 批判左翼
- 新反资本主义党
- 无产阶级民主
- 波萨达斯托洛茨基主义革命工人党
- 社会主义工人党 (巴拿马)
- 社会主义工人党 (阿根廷)
- 社会主义左翼 (阿根廷)
- 社会主义平等党 (德国)
- 社会主义平等党 (澳大利亚)
- 社会主义替代未来
- 统一工人社会党 (巴西)
- 统一工人社会党 (阿根廷)
- 革命共產主義聯盟 (法國)
- 革命工人党 (乌拉圭)
- 革命工人党 (俄罗斯)
- 革命工人党 (智利)
- 革命工人党 (玻利维亚)
- 革命左翼 (法国)
- 革命社会主义 (委内瑞拉)
- 革命社会主义替代
- 革命社会党 (葡萄牙)
- 革命马克思主义者同盟
聖保羅論壇
- 三月二十六日运动
- 主权人民
- 乌拉圭共产党
- 争取独立和社会主义共产党
- 争取社会公正运动
- 人文主义党 (智利)
- 人民先锋党
- 人民胜利党
- 公民左翼
- 共产党(非常代表大会)
- 厄瓜多尔共产党
- 厄瓜多尔马列主义共产党
- 哥伦比亚共产党
- 国家团结党
- 国家复兴运动
- 圣保罗论坛
- 多米尼加解放党
- 奥斯托斯民族独立运动
- 巴拉圭共产党
- 巴拿马人民党
- 巴西的共产党 (1992年)
- 广泛阵线 (哥斯达黎加)
- 广泛阵线 (阿根廷)
- 斗争人民组织
- 替代民主极点
- 民主工党 (巴西)
- 民主革命党 (巴拿马)
- 温纳克政治运动
- 爱国联盟 (哥伦比亚)
- 特科霍霍人民党
- 玻利维亚共产党
- 社会主义阵线 (波多黎各)
- 社会党 (秘鲁)
- 秘鲁共产党
- 秘鲁民族主义党
- 綠色聯盟 (哥倫比亞)
- 自由和重建
- 革命共产党 (阿根廷)
- 革命工人党 (乌拉圭)
- 革命左翼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