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雙臼椎龍科

指数 雙臼椎龍科

雙臼椎龍科(屬名:Polycotylidae)是蛇頸龍目的其中一個科,是群大型蛇頸龍類,生存於白堊紀,並且是薄板龍科的姐妹分類。 雙臼椎龍科包含相當多的種類。雙臼椎龍科擁有較短的頸部與大且瘦長的頭部,乍看之下牠們類似上龍類;不過一些系統發生學研究顯示牠們與蛇頸龍科、薄板龍科擁有許多共同特徵。牠們的化石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加拿大、日本、摩洛哥、澳洲、紐西蘭、南美洲、以及前蘇聯等地區。.

目录

  1. 37 关系: 加拿大动物埃德加龍南美洲堪薩斯州始雙臼椎龍上龍亞目三尖股龍三鎖龍前蘇聯系統發生樹美國白垩纪鰭龍超目跗節龍近滑齒龍蜥形纲薄板龍科脊索动物長喙龍長喙龍屬長鎖龍科長鎖龍類蛇頸龍屬蛇頸龍亞目蛇頸龍科蛇頸龍目雙臼椎龍雙臼椎龍屬欧洲水神龍淺隱龍科澳洲新西兰日本摩洛哥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加拿大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动物

埃德加龍

埃德加龍(學名:Edgarosaurus)是蛇頸龍目雙臼椎龍科的一屬,目前只包含一個種E.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埃德加龍

南美洲

南亚美利加洲(西班牙语: 或 ;葡萄牙语:;法语:;英语:;荷兰语:;字源:阿美利哥·维斯普西),简称南美洲,为七大洲之一,位於西半球南部(或南半球),西臨南太平洋,西面為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太平洋板塊及納斯卡板塊之間的內營力為張力,衍生了東太平洋海嶺;而納斯卡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的內營力為擠壓力,衍生了秘魯智利海溝的俯衝帶,並於南美洲板塊之下。與東面則是大西洋,北面則是加勒比海。南美洲是美洲大陸南面的一部分,西面有海拔數千--的安第斯山脈,東向則主要是平原,包括亞馬遜河森林。 南美洲面積達1,78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表面的3.5%。直到2011年,南美洲人口已有3億8千萬,世界排名第五。其中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佔有一半左右。.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南美洲

堪薩斯州

堪薩斯州(State of Kansas),簡稱堪州,是美國中部的一個州,位於美國本土的正中心,州名來自印地安蘇族的語言,代表了“南風之人”(People of the south wind)。郵政編號是KS。該州是首个賦予非裔美國人選舉權的州。.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堪薩斯州

始雙臼椎龍

#重定向 始雙臼椎龍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始雙臼椎龍

#重定向 属.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屬

上龍亞目

上龍亞目(Pliosauroidea),意思是「有鰭蜥蜴」,是種海生爬行動物,生存於中生代的侏儸紀與白堊紀。上龍亞目屬於蛇頸龍目,起初僅包括上龍科,但現在包括其他科與屬。上龍類,與其真蛇頸龍類的近親,還有整個鰭龍超目,都不是恐龍。 相較於長頸部的蛇頸龍類,上龍類的特徵是短頸部、長頭部、體型大、呈流線型、行動快速且兇猛。上龍類是肉食性動物,長而強壯的頜部有多排銳利的牙齒,適合抓住少數、巨大的獵物。巨大的頭部大部分是嘴部,上有巨大眼睛與一對鼻孔管,鼻孔管能夠有直接的水中嗅覺,如同其他蛇頸龍類。牠們與蛇頸龍類都使用四個巨大鰭狀肢來游泳,四肢已演化成長、寬、強壯的鰭狀肢,分別位在長型身體的四角。尾巴短而逐漸變細,可能作為舵使用,如同其他蛇頸龍類。牠們可能對於深海環境適應良好。上龍類的身長介於4到15公尺。牠們可能獵食魚龍類或其他蛇頸龍類。 典型的屬包括:巨板龍、克柔龍、滑齒龍、上龍、泥泳龍。化石發現於英格蘭、墨西哥、南美、澳洲、接近挪威的北極地區。 許多早期(三疊紀最後一期瑞提階與早侏儸紀)的原始上龍類外表非常類似蛇頸龍類,所以過去分類於蛇頸龍科。.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上龍亞目

三尖股龍

#重定向 三尖股龍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三尖股龍

三鎖龍

#重定向 三鎖龍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三鎖龍

前蘇聯

#重定向 苏联.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前蘇聯

系統發生樹

系統發生樹(phylogenetic tree)又稱演化樹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認爲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種間演化關係的樹状图。是一種親緣分支分類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個節點代表其各分支的最近共同祖先,而節點间的綫段長度對應演化距離(如估計的演化時間)。.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系統發生樹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美國

白垩纪

白纪(Cretaceous)是地质年代中中生代的最后一个纪,長達8000萬年,是顯生宙的最長一個階段。白垩纪因欧洲西部该年代的地层主要为白垩沉积而得名。白垩纪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約1亿4550萬年(誤差值為40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誤差值為30萬年)。發生在白堊紀末的滅絕事件,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 白堊紀的氣候相當暖和,海平面的變化大。陸地生存著恐龍,海洋生存著海生爬行動物、菊石、以及厚殼蛤。新的哺乳類、鳥類出現,開花植物也首次出現。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包含非鳥類恐龍在內的大部分物種滅亡。 白堊紀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叫“白堊系”,縮寫記為K,是德文的白堊紀(Kreidezeit)縮寫。 白堊紀時期的大氣層氧氣含量是現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業時代前的6倍,氣溫則是高於今日約攝氏4°C。.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白垩纪

鰭龍超目

鰭龍超目(學名:Sauropterygia)也作鰭龍總目,其学名意為“蜥蜴的鰭狀肢”,是一类非常成功的海生爬行動物,繁盛於中生代。牠們因為肩膀的基本適應特徵而分類在一起,這特徵是為了支撐強壯的鰭狀肢運動。有些較晚的鰭龍超目動物,例如蛇頸龍類,骨盆也發展出類似的結構。.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鰭龍超目

跗節龍

#重定向 跗節龍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跗節龍

近滑齒龍

近滑齒龍(屬名:Plesioliopleurodon)意為「接近滑齒龍」,是種已滅絕海生爬行動物。近滑齒龍屬於上龍亞目,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近滑齒龍是由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命名。化石是一個完整的頭骨、下頜、頸椎、右鳥喙骨,發現於懷俄明州的貝爾富什頁岩層,年代為森諾曼階下層。卡彭特認為近滑齒龍的最近親是殘酷滑齒龍(化石發現於歐洲的牛津階),故得名。 近滑齒龍具有8對牙齒,牙齒的橫剖面接近圓形,牙齒的外側平滑,頸部的肋骨只有單頭(侏儸紀上龍類具有兩個頭),鳥喙骨之間有修長的胸間骨棒。.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近滑齒龍

蜥形纲

蜥形纲(学名:Sauropsida)是羊膜动物(Amniota)的一大演化支。现在多用“蜥形纲”来替代“爬行纲”(Reptilia)。另一种表达是,蜥形类包含了所有现存爬行类与鸟类,而且還包括了一個現在已經滅絕的魚龍超目。 与蜥形类最亲近的类群就是合弓纲;合弓纲包括了部分似哺乳爬行动物与哺乳纲(Mammalia)的共同祖先。蜥形纲、合弓纲和鸟纲一起组成羊膜动物。.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蜥形纲

薄板龍科

薄板龍科(Elasmosauridae)屬於蛇頸龍亞目,是蛇頸龍類中最先進的一群,也是頸部最長的一群。薄板龍科生存於晚三疊紀到白堊紀末期。牠們以魚類及缺乏甲殼的頭足類為主食。.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薄板龍科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脊索动物

長喙龍

#重定向 長喙龍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長喙龍

長喙龍屬

長喙龍屬(屬名:Dolichorhynchops)是種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雙臼椎龍科,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屬名意為「具有長鼻的眼睛」,意指其眼睛的位置接近長口鼻部。目前已經發現兩個種:奧氏長喙龍(D.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長喙龍屬

長鎖龍科

長鎖龍科(Leptocleididae)是上龍亞目的一科,體型較小,生存於白堊紀早期(貝里亞階到阿爾比階)。 長鎖龍、永生龍身體寬廣,頭部呈三角形。在2010年,布蘭卡龍、尼可斯龍、獵章龍(Kaiwhekea)、水神龍(Thililua)分被歸類於長鎖龍科。在2011年,獵章龍、水神龍分別被歸類回薄板龍科、雙臼椎龍科。.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長鎖龍科

長鎖龍類

長鎖龍類(Leptocleidia)是蛇頸龍亞目的一個演化支,最初在2007年被命名為Leptocleidoidea亞科,事後在2010年被重新命名為Leptocleidia,以避免分類位階上的衝突。目前範圍包含長鎖龍、雙臼椎龍的最近共同祖先,與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後代。.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長鎖龍類

蛇頸龍屬

蛇頸龍屬(屬名:Plesiosaurus)是種大型的海生爬行動物,屬於鰭龍超目,存在於早期的侏儸紀,身長約3到5公尺。在德國與英國的里阿斯統(Lias)發現了接近完整的骨骸。牠們的特色在於小頭、細長的頸部、像烏龜般寬闊的身體、短尾巴,與兩對大且細長的鰭狀肢。 牠的名字後來成為蛇頸龍目的名稱來源,但蛇頸龍本身年代相當早,是該目典型的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蛇頸龍屬

蛇頸龍亞目

蛇頸龍亞目(Plesiosauroidea)是一群肉食性水生爬行動物,大部分是海生。牠們的化石被發現後,在某種程度上被幻想為 「」,但其實牠們沒有殼。在一般用語裡,蛇頸龍類(Plesiosaur)有兩種範圍,一為蛇頸龍目,另一為蛇頸龍亞目。短頸、大頭的蛇頸龍類稱為上龍亞目,是中生代的頂級掠食動物;蛇頸龍亞目同時包含長頸(薄板龍科)與短頸(雙臼椎龍科)。蛇頸龍類的種類很多,但並非全部如薄板龍般巨大。 蛇頸龍類首次出現於早侏儸紀,並且繁盛,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而滅絕。雖然牠們與恐龍同為中生代爬行動物,牠們並非恐龍。 蛇頸龍亞目的屬名在希臘文裡,plesios/πλησιος意為接近,sauros/σαυρος意為蜥蜴。.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蛇頸龍亞目

蛇頸龍科

#重定向 蛇頸龍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蛇頸龍科

蛇頸龍目

蛇頸龍目(Plesiosauria),希臘文意思是“接近蜥蜴”,是中生代爬行動物的一目。牠們首次出現在三疊紀中期,在侏儸紀特別繁盛,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蛇頸龍類有兩個不同的意思:蛇頸龍目、以及單指長頸的蛇頸龍亞目。後者成為大眾想像中的尼斯湖水怪。在本頁面,蛇頸龍類通常指的是蛇頸龍目。.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蛇頸龍目

雙臼椎龍

#重定向 雙臼椎龍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雙臼椎龍

雙臼椎龍屬

雙臼椎龍屬(學名:Polycotylus)是種已經滅絕的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亞目雙臼椎龍科。雙臼椎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俄羅斯、澳洲海洋。有一個雙臼椎龍的成年個體化石,其體內保存一個大型胎兒化石,這顯示雙臼椎龍是卵胎生動物,此繁衍模式在爬行類中相當獨特。 模式種是寬鰭雙臼椎龍(P.latippinis),是由美國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在1869年命名,除此之外還有11個已命名種。屬名意為「多凹處的脊椎」,意指其脊椎形狀。.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雙臼椎龍屬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欧洲

水神龍

#重定向 水神龍屬.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水神龍

淺隱龍科

淺隱龍科(Cryptoclididae)是蛇頸龍目中的一個科,生存於中侏儸紀到晚白堊紀。淺隱龍科的體型中等,擁有修長的頸部、寬且扁平的頭部、與多又密集的牙齒。牠們以小型魚類與甲殼類為主食。淺隱龍曾經出現在BBC的電視節目《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 在2010年,獵章龍(Kaiwhekea)被改歸類於長鎖龍科,Aristonectes被改歸類於薄板龍科。以下演化樹來自於同份研究:.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淺隱龍科

澳洲

#重定向 澳大利亚.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澳洲

新西兰

新西兰(New Zealand),又譯--,又称奥特亚罗瓦(Aotearoa),是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首都为惠灵顿,但最大的城市为奥克兰都会区。新西兰主要由兩大島嶼组成,即北岛(Te Ika-a-Māui)和南岛(Te Waipounamu),两岛以庫克海峽分隔,首都惠灵顿即位于北岛末端处,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其他小的岛屿。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隔塔斯曼海相望,距離澳大利亚東海岸約1500公里,与南太平洋群岛的新喀里多尼亚、汤加和斐济相隔大约1000公里,所以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西兰成为最后几个被人类聚居的地区之一,也因為人口都是以歐洲裔移民為主,是少數不位於歐洲的白人國家。野生生物由於長時間的與世隔離,新西兰发展出了与众不同且具有多样性的生態環境。由於陆地构造隆升(Tectonic uplift)及火山噴發,新西兰地形多變,南阿爾卑斯山脈縱貫南島中西部。新西兰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旅遊勝地遍佈。在2014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人類發展指數報告中,新西兰排名全球第7位。.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新西兰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日本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通稱摩洛哥(阿拉伯語:المغرب ;柏柏爾語:ⵜⴰⴳⵍⴷⵉⵜ ⵏ ⵍⵎⵖⵔⵉⴱ ;Maroc)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其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其实际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与毛里塔尼亚紧邻,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要求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認為其接壤的休達及梅利利亞為其宣称領土,但由西班牙實際管轄。除阿拉伯语外,在摩洛哥境内还有许多地方语言,而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同时使用。.

查看 雙臼椎龍科和摩洛哥

亦称为 長喙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