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摩洛哥

指数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阿拉伯語:المملكة المغربية),通稱摩洛哥(阿拉伯語:المغرب ;柏柏爾語:ⵜⴰⴳⵍⴷⵉⵜ ⵏ ⵍⵎⵖⵔⵉⴱ ;Maroc)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君主制国家。其东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其实际控制的西撒哈拉地区与毛里塔尼亚紧邻,西部滨临大西洋,并向北隔直布罗陀海峡和地中海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望。1979年摩洛哥占领西撒哈拉,但其在西撒哈拉的权利要求一直未被国际上任何国家所认可,但阿拉伯国家联盟明确承认西撒哈拉是摩洛哥的领土。摩洛哥認為其接壤的休達及梅利利亞為其宣称領土,但由西班牙實際管轄。除阿拉伯语外,在摩洛哥境内还有许多地方语言,而法语和西班牙语也被同时使用。.

105 关系: 加那利洋流基督教埃及卡萨布兰卡单一制参议院君主制君主立宪制多黨制大西洋大摩洛哥天然气官方语言丹吉尔丹吉尔-得土安-胡塞马大区东部大区乌季达乔治·沃克·布什二元君主制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廷杜夫伊夫尼战争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众议院休达後備部隊地中海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哈桑二世 (摩洛哥)哈桑二世清真寺农业入侵副熱帶高壓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图卜卡勒峰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犹太教磷酸鹽穆罕默德五世 (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穆罕默迪耶穆斯林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摩洛哥危機美元美国总统...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畜牧业直布羅陀海峽遜尼派非殖民化非洲非斯非斯-梅克内斯大区领土西班牙西班牙语西撒哈拉马拉喀什马拉喀什-萨菲大区马拉喀什-迈纳拉国际机场诸蕃志谢里夫颂贝沙尔麥加阿加迪尔阿尤恩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战争阿特拉斯山脈阿拉伯人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语阿拉维王朝赵汝适葡萄牙通货膨胀柏柏尔人柏柏尔语族恐怖活动梅利利亚梅克内斯毛里塔尼亚波利萨里奥阵线法国法语渔业海岸線旅游摩洛哥君主列表摩洛哥皇家武装力量摩洛哥议会摩洛哥迪尔汗撒哈拉沙漠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拉巴特拉巴特-萨累-盖尼特拉大区拉巴特-塞拉国际机场拉希迪耶.ma2004年6月 扩展索引 (55 更多) »

加那利洋流

加那利洋流(Canary Current),或稱為加那利涼流,為一個北大西洋漂流向南分支出來的洋流,並且向西南流動遠至塞內加爾而且亦在此處轉往西流。.

新!!: 摩洛哥和加那利洋流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摩洛哥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摩洛哥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卡萨布兰卡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或譯卡薩布蘭加;字面意义为“白房子”),阿拉伯語名為达尔贝达(الدار البيضاء ),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位于大西洋岸边、距离东北方向的首都拉巴特。卡萨布兰卡人口约290万,全市拥有全国70%的现代工业,市区和郊区有1000多座工厂,是摩洛哥的最大城市和主要港口,也是摩洛哥的商業金融中心地。.

新!!: 摩洛哥和卡萨布兰卡 · 查看更多 »

单一制

单一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指中央政府擁有所有政治權力,與复合制相对,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單一制。 大多數實行單一制的國家都會成立地區行政區域及地方政府,來協助管理地區事務。可是,這些地區行政區域的所有權力都来自中央政府的授權,而中央政府亦可隨時廢除或成立新的行政區域。 单一制国家只有一部统一的现行宪法以及统一的法律体系,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司法系统,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身份。 根据对权力的集中程度,有人亦将单一制分为中央集权型和非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中世纪的欧洲国家(除了神聖羅馬帝國與基輔羅斯公國之外)都是中央集权型国家,地方政府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严密控制。而现代的单一制国家则多趨为非中央集权型式,中央政府掌握军事、外交等全国统一性政务,而地方政府在行政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有少數國家相當類似聯邦制。.

新!!: 摩洛哥和单一制 · 查看更多 »

参议院

#重定向 上議院.

新!!: 摩洛哥和参议院 · 查看更多 »

君主制

君主制(Monarchy)是指君主为国家元首,并由其名义上或实质上执掌政府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的擔任與政權掌控,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时期也各不相同。.

新!!: 摩洛哥和君主制 · 查看更多 »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憲制(Constitutional monarchy),亦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國家的元首,但君主的权利與產生的方式,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利範圍也各不相同。.

新!!: 摩洛哥和君主立宪制 · 查看更多 »

多黨制

多黨制是一種政黨體系,由多於兩個政黨控制政府,有別於一黨專政及兩黨制。 多党制又细分为温和多党制和粉碎多党制。 溫和多黨制政黨體系由三個以上總數有限的、有實力取得國會議席的政黨組成,沒有任何兩個政黨能長期掌握政府組織權,其政府必為聯合政府,由多個政黨組成穩定的執政聯盟。但由於具有規模的政黨相當固定,故聯盟模式也相對穩定。這些國家奉行比例代表制,代表性案例是以色列、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瑞士、丹麥等。 在這些國家,幾個意識形態相近的大型政黨在選舉前會組成聯盟,一旦勝選將會聯合執政。 粉碎多黨制由三個以上、數量不固定且政黨存在不穩定的多個政黨組成,黨派聯盟模式較無章法可循,政治情勢常常陷入混亂。相當多實行競爭性政黨制的發展中國家出現粉碎多黨制的特徵,局勢動亂往往以軍事政權或威權體制告終。 不少奉行比例代表制的歐洲及拉丁美洲國家都是典型粉碎多黨制國家或地區。.

新!!: 摩洛哥和多黨制 · 查看更多 »

大西洋

大西洋(Océano Atlántico,Oceano Atlântico,Atlantic Ocean),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確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沟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0度與南冰洋接連。 大西洋这个中文名称,最早来自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所翻译的一本名叫《山海舆地全图》的世界地图册,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该地图错误颇多,但是其中大西洋这个中文翻译从那时起便一直沿用至今。 其英文名稱是取自於柏拉圖曾經提出的至今未明確發現的亞特蘭提斯(Atlantis)。.

新!!: 摩洛哥和大西洋 · 查看更多 »

大摩洛哥

大摩洛哥(阿拉伯语:المغرب الكبير,法语:Grand Maroc)是历史上摩洛哥在反西班牙、法国殖民统治时所提出的概念,反殖民的领导者们将更广阔的领土以历史的角度与摩洛哥君主的统治联系起来以联合多方势力以进行抵抗。 而现今,「大摩洛哥」多用于他国在讨论摩洛哥对有争议的西撒哈拉地区提出收复领土要求的行为的谴责措辞中。在摩洛哥,无论官方与非官方都有对这些地区有领土主张的声音。他们认为早在殖民时代,同为西班牙在非洲的飞地,这些地区都在摩洛哥某种形式的主权范围之下。这种说法被一些舆论指斥为有扩张的心态。摩洛哥政府曾经宣称对「大摩洛哥」的概念不作参考,但自1970年代西撒哈拉问题的爆发很快否定了这一说法。 自从摩洛哥于1956年独立以及国王穆罕默德五世去世后,政府与国王哈桑二世都宣称了大量的领土主张。除了在与西班牙进行了伊夫尼战争(the Ifni War)后获得了塔尔法亚地带(Tarfaya Strip)之外,对休达与梅利利亚以及撒哈拉地区也有大量的领土主张。 1963年。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爆发,摩洛哥攻占了阿尔及利亚西部的廷杜夫和贝沙尔,并声称其为摩洛哥领土。冲突在一个月的战争及上百的伤亡的同时僵持不下。 在非殖民化时期的初级阶段,某些摩洛哥的政客,尤其是摩洛哥独立党的一些成员,例如Allal al-Fassi(于1956年出版了大量宣传“大摩洛哥”的地图),在摩洛哥独立后的几年里主张要求更广阔的领土。最初,苏丹并不支持这一意见。Al-Fassi的野心在1960年代依然获得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直到1969年,摩洛哥才承认早已在1960年就独立的毛里塔尼亚政权。在敌对的几年里,毛里塔尼亚一直谴责摩洛哥参与恐怖袭击,入侵领土;而在1970年代中期,冲突又在西撒哈拉问题上展开。 尽管摩洛哥政府依然坚称西撒哈拉和其北部的西班牙飞地;休达与梅利利亚为其领土,但是Allal al-Fassi的领土主张在1960年代后期已经被摩洛哥主流所放弃。在西撒哈拉进行加入非洲联盟的过程中,作为非盟成员的摩洛哥由于拒绝承认其领土边界,因而 退出非洲联盟,而代表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西撒哈拉)的波利萨里奥阵线则顺利获得了非盟的席位。2017年,摩洛哥重新加入非盟。.

新!!: 摩洛哥和大摩洛哥 · 查看更多 »

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它主要存在于油田以及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层。 当非化石的有机物质经过厌氧腐烂时,会产生富含甲烷的气体,这种气体就被称作生物氣體。生物气的来源地包括森林和草地间的沼泽、垃圾填埋场、下水道中的淤泥、粪肥,由细菌的厌氧分解而产生。生物气还包括胃肠涨气(例如:屁) 当甲烷(生物气)溢散到大气层中时,它将是一种直接促使全球变暖愈演愈烈的温室气体。这种飘散的甲烷,經過有效的處理,就不会被视作一种污染物,而是一种有用的再生能源。然而,在大气中的甲烷一旦与臭氧发生氧化反应,就会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排放甲烷所导致的温室效应相对短暂。而且就燃烧而言,天然气要比煤这类石炭纪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要少得多。甲烷的重要生物形式的来源是白蚁、反刍动物(如牛羊)和人类对水稻的耕种。据估计,这三者的散發量分别是每年15、75和100百万吨(年散發总量约为1亿吨)。.

新!!: 摩洛哥和天然气 · 查看更多 »

官方语言

官方语言(Official language)是經由國家、政府或其他具有管轄權的組織所認定具備法定地位的語言。一個國家的官方語言通常就是政府機構中使用的正式語言,是其公民与其政府机关通讯时使用的语言。.

新!!: 摩洛哥和官方语言 · 查看更多 »

丹吉尔

丹吉尔(柏柏爾語:ⵜⴰⵏⵊⴰ;阿拉伯語:;轉寫:Tanja;西班牙語:Tánger;法語:Tanger),又譯坦幾亞,是北非國家摩洛哥北部的一個濱海城市,在直布羅陀海峽西面的入口,與大西洋及地中海的交界。有定期渡輪連接西班牙本土最南端的城市塔里法(Tarifa)。.

新!!: 摩洛哥和丹吉尔 · 查看更多 »

丹吉尔-得土安-胡塞马大区

丹吉尔-得土安-胡塞马大区(阿拉伯语:طنجة - تطوان - الحسيمة)是摩洛哥的十二个大区之一。面积约15,090平方公里,2014年摩洛哥人口普查中该区数据为3,556,729人。其首府位于丹吉尔。.

新!!: 摩洛哥和丹吉尔-得土安-胡塞马大区 · 查看更多 »

东部大区

东部大区(Eastern Division)是斐济的4个大区之一。它包含坎达武省、劳省、洛迈维提省3个省。行政中心位于莱武卡。该区岛屿包含Ovalau,Kadavu, Gau, Koro, Nairai, Moala, Matuku, Vatu Vara, Naitaba, Mago, Cicia, Tuvuca, Lakeba, Vanua Vatu, Oneata, Vuaqava, Kabara, Moce, Fulaga诸岛。 该大区有最大的海域面积,但陆地面积为最小。 Category:斐济 Category:斐济行政区划.

新!!: 摩洛哥和东部大区 · 查看更多 »

乌季达

乌季达(阿拉伯语:)位于摩洛哥东部,是东部大区的首府。 O.

新!!: 摩洛哥和乌季达 · 查看更多 »

乔治·沃克·布什

--(英语:George Walker Bush,/ˈdʒɔrdʒ ˈwɔːkər ˈbʊʃ/,),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为美國第43任总统。 布什在2001年1月20日就職在擔任總統之前,於1995年至2000年間擔任第46任德克萨斯州州長。布什家族很早就開始投入共和党以及美國政治,布什的父親是之前曾擔任第41任總統的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他的弟弟傑布·布什也曾擔任佛羅里達州的州長,由於與父親同樣擔任過美國總統,因此又常被稱為小布什以區別,而他父親就被稱為老布什。 小布什任內遭遇了2001年的九一一事件,他因此發動了一連串反恐戰爭。在2001年10月他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以推翻塔利班政權並剷除基地組織勢力,接著他在2003年3月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萨达姆政權。 在經過激烈的選戰後,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擊敗民主黨參選人約翰·凱利當選連任,他获得连任,並成功贏得普選和選舉人票。任內小布什推行了1.3兆元的減稅計畫、醫療保險和社會福利體制的改革,同時也推行了社會保守主義的政策,例如禁止晚期墮胎的法案、以及反對承認同性婚姻的聯邦法案提議。近年來,布什政府在反恐戰爭的正當性、关塔那摩湾事件、虐囚门事件、以及颶風卡特里娜救災工作的處置上遭遇到眾多批評,執政民調認可度在911事件之後也有逐漸下滑的趨勢。 在-zh-hans:美国在线;zh-hant:美國在線;zh-hk:美國線上;zh-tw:美國線上;zh-mo:美國線上;-于2005年舉辦的票選活動《最偉大的美國人》中,布什被選為美國最偉大的人物第六位,且此时小布什仍在總統任內。.

新!!: 摩洛哥和乔治·沃克·布什 · 查看更多 »

二元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可以指:.

新!!: 摩洛哥和二元君主制 · 查看更多 »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指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但君主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一种政体形式。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议会和君主共同掌握国家权力,君主是真正的权力中心,拥有全部政权,政府对君主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宪法由君主钦定,是君主意志的反映,君主的权利受到宪法的限制。议会只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無需议会同意。.

新!!: 摩洛哥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 查看更多 »

廷杜夫

廷杜夫(阿拉伯语:)位于阿尔及利亚西部,是廷杜夫省的首府。.

新!!: 摩洛哥和廷杜夫 · 查看更多 »

伊夫尼战争

伊夫尼战争(la Guerra de Ifni),有时被称作被遗忘的战争(la Guerra Olividada),是1957至1958年于在西属西非洲于西班牙与摩洛哥解放军发生的一系列军事冲突。这场战争通常被认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横扫非洲的非殖民化运动的一部分。.

新!!: 摩洛哥和伊夫尼战争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国家

#重定向 穆斯林世界.

新!!: 摩洛哥和伊斯兰国家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摩洛哥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众议院

#重定向 下議院.

新!!: 摩洛哥和众议院 · 查看更多 »

休达

休达(Ceuta),是西班牙兩個位於海外的自治市之一,它位于马格里布的最北部,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的地中海沿岸,与摩洛哥接壤。它的面积大约为18.5km²。 休达有一座叫Monte Hacho的山丘,从它的顶峰可以俯瞰到休达的全景。在山丘上有一个西班牙駐軍的碉堡。Monte Hacho山和在摩洛哥最北部的Jebel Musa山都有可能是希腊传说中的赫拉克利斯海角。.

新!!: 摩洛哥和休达 · 查看更多 »

後備部隊

#重定向 後備軍事動員.

新!!: 摩洛哥和後備部隊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新!!: 摩洛哥和地中海 · 查看更多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縮寫为NATO;Organisation du Traité de l'Atlantique Nord,縮寫为OTAN),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歐洲及北美洲國家为实现防卫合作而建立的国际组织。1949年3月18日,美国、英國及法國公开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于同年4月4日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后正式成立。为与以前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国成员相抗衡。及至苏联解体,华沙条约组织宣告解散,北约就成为一个地区性防卫协作组织。北约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北约理事会。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及政府高層、外长、国防部长组成。总部设在比利時的布鲁塞尔。最新成员蒙特內哥羅于2017年6月5日加入,至此北约总共有跨域欧洲和北美的29个国家组成。北約軍事開支占世界國防開支的70%,成员国国防开支占该国GDP的2%左右。 公约第5条规定成员国受到的攻擊一旦被确认,其他成员国将作出即时反應。该条款被理解为各国部队将自动参战,并不再次需要各国政府的参战授权。但这一條條款在九一一事件之前,一直都未有動用過 。北约曾协助反海盗行动(counter-piracy operations),在联合国要求下打击亚丁湾、非洲之角和印度洋的海盗,并在2011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将利比亚上空设为禁飞区。.

新!!: 摩洛哥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查看更多 »

北非

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对,北非即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苏丹热带草原以北广大区域,一般包括下列国家和地区:.

新!!: 摩洛哥和北非 · 查看更多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缩写:FMI;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缩写: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同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国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置於美国华盛顿特区。.

新!!: 摩洛哥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查看更多 »

哈桑二世 (摩洛哥)

哈桑二世(Hassan II,),摩洛哥国王,前国王穆罕默德五世的长子。1957年7月9日,被正式立为王储,1961年2月26日穆罕默德五世病逝,3月3日,哈桑正式继承王位,尊号哈桑二世。1999年7月23日,哈桑二世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葬於其父穆罕默德五世之側,他的逝世被称做是“中东无法弥补的损失”。 1961年与阿特拉山区柏柏尔部族首领之女拉拉·拉蒂法结婚。育有2子3女.

新!!: 摩洛哥和哈桑二世 (摩洛哥) · 查看更多 »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مسجد الحسن الثاني)是摩洛哥的一座清真寺,位于达尔贝达的大西洋海岸上。因系前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发起并捐资筹建,故名。1986年7月12日动工,1993年8月30日竣工,耗资近6亿美元。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宽100米,长200米,高60米;礼拜殿及广场可容纳10万人做礼拜。寺内宣礼塔高达210米,是世界最高的宣礼塔。男女沐浴室可容纳1400人沐浴。规模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另有伊斯兰教经学院、图书馆、讲演厅、会议厅等。.

新!!: 摩洛哥和哈桑二世清真寺 · 查看更多 »

农业

农业是第一級產業,在現代有廣狹之分。廣義上的農業是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總稱,而狹義上的農業則是純粹指種植業(而這亦符合中文裡「農」字的意思)。农業的產品一般會是食物、纖維、生物燃料、藥物或是其他利用自然資源而來,可以維持或提昇人類生活的物品。此專頁的內容為廣義上的農業。 農業屬初級生產,為人類最大和最重要之經濟活動之一。簡單地說是人類運用其智慧去改變自然環境,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繁殖來獲得產品,更進一步換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系統。農業是人類定居文明興起的關鍵因素,種植或養育馴化後的物種,可以增加食物,有助於文明的發展。有關農業的知識稱為農業科學。農業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農業的發展隨著不同地區的氣候、文化及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不過所有的農業都需要技術可以擴展及維持可以種植作物或養殖動物的土地。若是種植植物,一般就需要灌溉技術,不過也有些植物可以。動物畜養是個龐大的產業,約佔了地球不被冰或是水覆蓋的面積的三分之一。在已開發國家,一般是採取單一作物的集約農業方式,不過藥物與肥料使用量巨大,進入21世紀後可持續農業的比例也在漸漸提高,包括樸門(Permaculture)及有機農業,著重在生態平衡與就近百里飲食。 依據中華民國農業發展條例第三條第一款定義,農業: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及休閒之事業。.

新!!: 摩洛哥和农业 · 查看更多 »

入侵

入侵(侵入、侵略)传统意义上是指一种军事行动,地缘政治实体的一方武装进入另一方控制的领土,通常带有领土征服的目的,或者改变原有政府。侵入可能引发战争,通常作为结束战争的战略的一部分,侵入的过程本身可以构成战争整体。 现代意义上,“入侵”或“侵入”作为汉语词语被广泛延伸到各个领域,可以指未经许可而进入的各个领域、区域的事务或人的行为。.

新!!: 摩洛哥和入侵 · 查看更多 »

副熱帶高壓

亞熱帶高壓(Subtropical high,又稱亞熱帶高氣壓),其脊線稱為副熱帶高壓脊,氣象學名詞,是指活躍於亞熱帶地區的高壓脊,分佈於南北緯30°左右,是一股經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溫暖氣團。它的位置以及內裡氣流的流向可以影響到熱帶氣旋的生成和走向。 亞熱帶高壓所控制的地區往往會有乾燥、少雨的炎熱天氣,是各地夏季高溫熱浪的其中一個主要導因。 2013年夏季,中國的上海、武漢等城市和南方地區(除了華南)普遍出現了罕見、持久的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天氣,這是因為中國大陸南部的大部分地區受到了西北太平洋亞熱帶高壓的控制。 亞熱帶高壓所籠罩的地帶稱為「副亞熱帶無風帶」、「回歸線無風帶」、「馬緯度無風帶」(Horse latitudes)。.

新!!: 摩洛哥和副熱帶高壓 · 查看更多 »

国家

国或国家,有時又作邦。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权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參見主權國家。 一般国家行政管理当局是国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力的国家机构,在一定的领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新!!: 摩洛哥和国家 · 查看更多 »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區域內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陆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新!!: 摩洛哥和国内生产总值 · 查看更多 »

图卜卡勒峰

图卜卡勒峰(柏柏尔语:Adrar n Tubqal,جبل توبقال),又称土白克尔峰,是摩洛哥西南部的一座山峰,位于图卜卡勒国家公园内。图卜卡勒峰海拔4,167米,是阿特拉斯山脉和北非的最高峰。山峰位于马拉喀什南部约63公里。.

新!!: 摩洛哥和图卜卡勒峰 · 查看更多 »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重定向 中央情报局.

新!!: 摩洛哥和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 查看更多 »

犹太教

犹太教(יהדות ),中文曾俗稱挑筋教或一赐乐业教,是在公元前西亞地區的遊牧民族希伯來人中产生的,是猶太人的信仰、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犹太教是一神論的宗教,其主要經典是包括妥拉(摩西五經)在內的塔納赫(即希伯來聖經,基督教稱為舊約聖經),以及包括口傳律法(密西拿)、口傳律法註釋(革馬拉)以及聖經註釋(米德拉什)在內的塔木德,對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而言,犹太教是和以色列人立約的關係。 犹太人是一種See, for example, Deborah Dash Moore, American Jewish Identity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8, p. 303; Ewa Morawska, Insecure Prosperity: Small-Town Jews in Industrial America, 1890-1940,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9.

新!!: 摩洛哥和犹太教 · 查看更多 »

磷酸鹽

磷酸鹽(phosphate,符号:),是磷酸的鹽,在無機化學、生物化學及生物地質化學上是很重要的物質。.

新!!: 摩洛哥和磷酸鹽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五世 (摩洛哥)

罕默德五世(Mohammed V,),摩洛哥国王,1927年继位。 1953年8月在法国当局支持下,萨米·格拉维发动政变,穆罕默德五世被废黜,被放逐到科西嘉岛和马达加斯加。政变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955年11月,法国政府被迫同意穆罕默德五世复位。1956年3月,摩洛哥独立,1957年8月14日,定国名为摩洛哥王国,--改称国王。1961年2月穆罕默德五世逝世。.

新!!: 摩洛哥和穆罕默德五世 (摩洛哥)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

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مطار محمد الخامس الدولي;Aéroport international Mohammed V;)是摩洛哥王国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的国际机场,是该国最主要的机场,以该国开国国王穆罕默德五世命名。.

新!!: 摩洛哥和穆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穆罕默迪耶

罕默迪耶(Mohammédia,阿拉伯語:المحمدية)是摩洛哥西岸大卡薩布蘭卡大區的港口城市,位於達爾貝達東北15英哩(24公里)的大西洋東岸,受地中海氣候影響。城內設有摩洛哥重要的煉油廠,2004年人口188,619。.

新!!: 摩洛哥和穆罕默迪耶 · 查看更多 »

穆斯林

斯林(مسلم),即信仰伊斯兰教者,也是伊斯兰信徒的自称。“穆斯林”一词音译自阿拉伯语“مسلم”,其原意为“顺从(信仰)者”。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当代发展最快的國際性的宗教之一,属亚伯拉罕系一神教。全世界大約有16億穆斯林,大約佔全地球人口的25%。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穆斯林佔當地人口比率各有不同,如在北非、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很多国家均是多數,而在東亞、歐洲、美洲、大洋洲則是少數。 由于伊斯蘭教在中国长期被教外人士稱為回教,故穆斯林也被稱為回教徒。.

新!!: 摩洛哥和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摩洛哥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一次摩洛哥危机又称为丹吉尔危机,在1905年3月至1906年5月发生,是欧洲列强因为摩洛哥作为殖民地之事而引起的国际危机。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于1905年3月31日访问摩洛哥丹吉尔,引发这次危机。威廉表示支持摩洛哥独立,公然挑战法国在摩国的影响力。1904年,英国与法国达成挚诚协定(建英法协约)。在该年,英国与西班牙承认法国在摩国的利益,令德国有感利益受损,故此以外交途径挑战法国。于是,威廉二世想邀请欧洲各国举行会议,企图借挑衅与测试三国协约的实力。 德皇的言论令法国民众普遍震怒。在得到英国的支持下,法国外长泰奥菲勒·德尔卡塞提倡在摩洛哥设立一个保护国,并促请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但法国恐怕德国会开战,所以反对他、迫使他下台。危机在6月达到高峰:德尔卡塞下台后,由温和派法国总理莫里斯·鲁维埃兼任外长。7月时,德国已受到孤立,所以法国同意以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然而,法德仍然剑拔弩张—德国在12月调动后备军队,而法国更在1906年1月派兵到与德国接壤的边境。 为解决上述纠纷,1906年1月16日至4月7日在西班牙举行阿尔赫西拉斯会议。在十三个与会国当中,只有奥匈帝国支持德国;法国得到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儘管意大利是三國同盟的成員國之一)、西班牙与美国支持。最后,德国在5月31日接受一项协定:法国撤回部分对摩洛哥实施的管制,但依然控制部分重要地方,以及与西班牙保持对摩国的警察控制权。 虽然会议暂时解决了摩洛哥问题,然则德国的不满,是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机的前傳。结果,德国的孤立令德国追求更具野心的外交政策。这次危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其中一次战前危机,严重恶化了强国之间的关系,間接引發一次大戰。.

新!!: 摩洛哥和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 查看更多 »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新!!: 摩洛哥和美元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摩洛哥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纬度30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和中部,具体地区有:撒哈拉、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智利北部等地。.

新!!: 摩洛哥和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 · 查看更多 »

畜牧业

牧业是繁殖、饲养陆地动物和鸟类的行业,一般分为饲养业和驯养业,不包括水生生物的饲养管理。畜牧业是人类生产中最古老的生产方式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中,都有关于畜牧业的学科。人类进行畜牧的目的主要是从被畜牧的动物身上获取食物、皮毛等原材料,但也有为了保护某些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群而对其进行畜牧的例子。.

新!!: 摩洛哥和畜牧业 · 查看更多 »

直布羅陀海峽

布羅陀海峽(Strait of Gibraltar;Estrecho de Gibraltar;مضيق جبل طارق)是位於西班牙與摩洛哥之間,分隔大西洋與地中海的海峽。其名取自西班牙南部的半島直布羅陀。水深300米,最窄處寬14.3公里。修建直布罗陀海峡通道的计划早在1970年代末提出。1979年6月,西班牙和摩洛哥两国国王在摩洛哥的非斯会晤,達成了協議,研究通道可行與否。1980年10月,双方签署了相关的科技合作协定。英国在直布罗陀海峡拥有一个海外领土并建有皇家海军基地。.

新!!: 摩洛哥和直布羅陀海峽 · 查看更多 »

遜尼派

逊尼派(Sunni,أهل السنة والجماعة,,简称 ),又譯素尼派,原意為遵循聖訓者,為伊斯兰教中的最大派别,自稱「正統派」,與什叶派對立。一般認為,全世界大約有85至91%穆斯林隸屬此派別See.

新!!: 摩洛哥和遜尼派 · 查看更多 »

非殖民化

1945年殖民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 非殖民化(Decolonization,decolonisation,又稱去殖民化、解除殖民,對殖民主義的反動),是指一個地方因外國殖民統治,造成政治與經濟上的不平等關係,轉而進行獨立及自治的過程。这个概念最早是1932年莫里茨·尤里乌斯·波恩提出的。 非殖民化這個詞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少西方列強位於亞洲和非洲的殖民地爭取獨立的過程。1945年至1960年的時期,非殖民化運動發展得最蓬勃,當中由印度及巴基斯坦脫離英國管治牽起序幕。部分地方的非殖民化運動是以和平手段進行,亦有不少推行非殖民化運動的地方以暴力形式推行。在这个过程中从1943年到2002年共120个过去的殖民地独立。.

新!!: 摩洛哥和非殖民化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摩洛哥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非斯

非斯(فاس,ⴼⴰⵙ、Fès)是摩洛哥王国第四大城市,非斯-布勒曼大區首府,位于该国首都拉巴特以东的萨伊斯平原内,人口946,815(2004年估计),排在达尔贝达、拉巴特和马拉喀什之后,是该国著名古都。有非斯-萨伊斯国际机场。该城的卡鲁因大学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学,是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高等学府。 非斯舊城于1981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新!!: 摩洛哥和非斯 · 查看更多 »

非斯-梅克内斯大区

非斯-梅克内斯大区(阿拉伯语:فاس مكناس)是摩洛哥十二个大区之一。2014年摩洛哥人口普查中该区数据为4,236,892人。其首府为非斯。.

新!!: 摩洛哥和非斯-梅克内斯大区 · 查看更多 »

领土

领土,亦稱疆域,是指主权国家所管辖的地区範圍,通常包括一个该国国界(邊境)内的陆地(即领陆)、內水(包括河流、湖泊、内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有时亦会包括领海。 領土與國家存亡有密切關係,因為領土是国家的一部份,形成國家的必要條件,國家行使主權的地域及顯示出國家獨有的主權的方式。.

新!!: 摩洛哥和领土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摩洛哥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语

西班牙语(Español),也称卡斯提亞語(Castellano),简称西语,是起源於西班牙卡斯提亞地方的語言,為罗曼语族的分支。除了發源地西班牙之外,使用者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国家,约有4亿人使用。按照第一语言使用者数量排名,西班牙语为全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現代標準漢語,總使用人数排名則為世界第三,僅次於漢語及英語。 西班牙语是除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同時為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的母語或第二語言是西班牙語,另外有二千萬的學生將西班牙語當作外語學習。.

新!!: 摩洛哥和西班牙语 · 查看更多 »

西撒哈拉

西撒哈拉(الصحراء الغربية ;Sahara Occidental;Taneẓroft Tutrimt)位於非洲西北部,地處撒哈拉沙漠西部,濱臨大西洋,與毛里塔尼亚伊斯蘭共和國、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相鄰。該地是一個有爭議地區,當地獨立武裝組織西撒人阵統治着該地區東部大约三分之一的荒芜地区,其餘大部分均為摩洛哥王國所佔領。目前,共有47個國家承認西撒人阵所領導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為獨立的阿拉伯國家。主要居民为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和撒哈拉人。.

新!!: 摩洛哥和西撒哈拉 · 查看更多 »

马拉喀什

拉喀什,又译作马拉柯什,位于摩洛哥西南部,坐落在贯穿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脚下,有“南方的珍珠”之称。马拉喀什是柏柏爾语,意思是“上帝的故乡”。 马拉喀什有摩洛哥最大的柏柏爾人市场(露天市场)。也有整个非洲最繁忙的广场。马拉喀什的皮革業很有名。.

新!!: 摩洛哥和马拉喀什 · 查看更多 »

马拉喀什-萨菲大区

拉喀什-萨菲大区(مراكش آسفي、ⵎⵕⵕⴰⴽⵛ ⴰⵙⴼⵉ)是摩洛哥的十二个大区之一 。2014年人口4,520,569。首府在马拉喀什。.

新!!: 摩洛哥和马拉喀什-萨菲大区 · 查看更多 »

马拉喀什-迈纳拉国际机场

拉喀什-迈纳拉国际机场(阿拉伯文:)()是摩洛哥王国马拉喀什的国际机场,是该国仅次于达尔贝达穆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的第二大机场,以该城的著名景点迈纳拉公园得名。.

新!!: 摩洛哥和马拉喀什-迈纳拉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诸蕃志

《诸蕃志》是由南宋泉州市舶司提举赵汝-适-于宝庆元年(1225年)著成。《诸蕃志》分上下卷,卷上志国,卷下志物。 《诸蕃志》全書涉及158國家和地區,趙汝适本人未親自訪問,只是向到訪中國的商人多方詢問,“列其國名,道其風土,與夫道里之聯屬,山澤之畜產,譯以華言,刪其污渫,存其事實,名曰《诸蕃志》。” 《诸蕃志》的一些条目来自《岭外代答》(1178年)。 《文獻通考》、《宋史》、《密齋筆記》等书都引用《诸蕃志》。.

新!!: 摩洛哥和诸蕃志 · 查看更多 »

谢里夫颂

《谢里夫颂》(النشيد الشريف)是摩洛哥王國的國歌 ,由Léo Morgan作曲,並在1970年由Ali Squalli Houssaini完成最終的填詞版本。.

新!!: 摩洛哥和谢里夫颂 · 查看更多 »

贝沙尔

贝沙尔(阿拉伯语:)位于阿尔及利亚西部,是贝沙尔省的首府,人口131,010(1998年)。.

新!!: 摩洛哥和贝沙尔 · 查看更多 »

麥加

麥加(مكّة المكرمة;羅馬化:Makkah Al-Mukarramah),伊斯蘭教第一大聖城,全稱是麥加·穆卡拉瑪,意為「榮譽的麥加」,中文較罕見的翻譯有滿克、墨克等譯名。麥加是伊斯蘭教最神聖的城市,擁有天房和禁寺。麥加有名的朝覲活動每年吸引將近300萬人,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 傳統上伊斯蘭教認為麥加是易斯馬儀(以實瑪利)的後代所建。七世紀時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在麥加宣揚伊斯蘭教,當時該地是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在伊斯蘭早期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966年後,麥加一直都由當地的謝里夫所統治,直到1924年統治權歸紹德家族所有。"Mecca," Microsoft® Encarta® Online Encyclopedia 2008, http://encarta.msn.com © 1997-2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新!!: 摩洛哥和麥加 · 查看更多 »

阿加迪尔

阿加迪尔(阿拉伯语:, 柏柏尔: ⴰⴳⴰⴷⵉⵔ)是位于摩洛哥西南、大西洋沿海的城市。2004年,有人口578,596人。阿加迪尔以沙滩、海鲜和冬季温暖而闻名,也因此成为北欧人冬季避寒的胜地。 Category:摩洛哥城市.

新!!: 摩洛哥和阿加迪尔 · 查看更多 »

阿尤恩

阿尤恩("Laâyoune";El Aaiún;哈萨尼亚阿拉伯语:; 阿拉伯文: ;中文含意爲“泉水”,或稱「阿雍」)位於西撒哈拉地區境內,乃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之法定首都,但目前正被摩洛哥所实际占领控制。當地總人口統計爲183,691人(2004年),其中大多數人自摩洛哥遷入,而原住民仍然在總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 阿尤恩(阿拉伯语العيون)为前西班牙殖民地,现在由摩洛哥控制。人口约19万人。该城始建于公元十世纪。繁荣时期在19世纪西班牙殖民时。 这座城市坐落在大西洋沿岸,吠陀(地下河)哈姆拉岸边的绿洲。地势平坦,有沙丘。气候属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植被以椰枣,无花果树和金合欢为主。大西洋沿岸水域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城市的人口有19万人,是西撒哈拉人口的一半。 95%的人口​为阿拉伯族。主要语言为阿拉伯语,适用方言哈桑。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

新!!: 摩洛哥和阿尤恩 · 查看更多 »

阿尔及利亚

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شعب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 الجزائرية),简稱阿爾及利亞(الجزائر,),是非洲北部阿拉伯馬格里布的一个国家。阿爾及利亞的陸地面積居非洲國家之冠、地中海國家之冠和阿拉伯國家之冠,排全球第10位。国土濒临地中海,东邻利比亚、-zh-hant:突尼西亞;zh-hans:突尼斯-,东南和南部分别与尼日尔、马里和毛里塔尼亚接壤,西部和摩洛哥相连。 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名来自城市名、首都阿尔及尔,其阿拉伯语的含义是“群岛”,指的是以前该市海湾处的四个岛屿,1525年之后这四个岛逐渐和大陆连成一体了。 阿尔及利亚于1962年从法国殖民统治下获得独立。 阿尔及利亚最主要的政党是民族解放阵线,政权一直由他们掌握。但是许多阿尔及利亚人并不感到满意,他们反对民族解放阵线的中央集权式的统治。1991年12月, 出乎意料地在议会选举第一轮投票中获胜,随后遭到了军方--干涉,并且延期第二轮选举,以防止出现一个由极端主义者领导的强权政府。阿尔及利亚内战隨之爆發,直至2002年結束。.

新!!: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 · 查看更多 »

阿尔及利亚战争

阿尔及利亚战争是1954年至1962年期間阿爾及利亞爭取獨立的武裝力量與法國之間的戰爭,最終法國同意阿爾及利亞獨立。.

新!!: 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战争 · 查看更多 »

阿特拉斯山脈

阿特拉斯山脈(或譯亞特拉斯山脈)是地中海與撒哈拉沙漠之間的山脈,位於非洲西北部,長2,400公里,橫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三國(並包括直布羅陀半島),把地中海西南岸與撒哈拉沙漠分開。 最高峰為圖卜卡勒峰(Jbel Toubkal,海拔4,167公尺),位於摩洛哥西南部(31°03′43″N, 7°54′58″W)。 當地居民主要為摩洛哥的柏柏爾人和阿爾及利亞的阿拉伯人。.

新!!: 摩洛哥和阿特拉斯山脈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新!!: 摩洛哥和阿拉伯人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国家联盟

阿拉伯国家联盟(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جامعة الدول العربية)成立於1945年,是阿拉伯国家组成的地区性国际政治组织,成員國皆位於亞洲或非洲,宗旨是加强成员国间的协作,共同维护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广泛开展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合作。现有成员国22个。总部原设开罗,由于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约,1979年3月31日,阿拉伯国家外交和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将阿盟总部迁往突尼斯。1990年10月31日,阿盟总部迁回开罗,现任秘书长是来自埃及的艾哈邁德·阿布·蓋特。.

新!!: 摩洛哥和阿拉伯国家联盟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语

阿拉伯语( al-ʻarabīyah 或者 ʻarabī )是除了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之外最多國家使用的官方語言。阿拉伯語源自公元6世纪的古典阿拉伯语。它包括书面语及流通于中东、北非和非洲之角(即索马里半岛)的各种口语。阿拉伯语属于亚非语系。 阿拉伯语的书面语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书面阿拉伯语”。书面阿拉伯语是目前唯一在官方及正式场合使用的阿拉伯语,用于大多数书面文件和讲座、新闻广播等正式讲话。但这亦因国家而异。1912年,在摩洛哥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之前,曾在正式场合使用过一段时间。 阿拉伯语属于,与亚拉姆语、希伯来语、乌加里特语和腓尼基语相近。阿拉伯语书面语不同于其所有地方的口语,且更为传统和保守。两者是双层语言的关系,用于不同的场合。 一些地方的阿拉伯语无论是书写还是口头形式,都无法互通。而所有地方的阿拉伯语被当作是一个整体。即是说,纯粹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语言;但是从政治及民族的角度来说,他们又是一个整体。如果阿拉伯语被当作一个整体,则世界上估计有4.22亿人以其为母语。如果各地的阿拉伯语当作是不同的语言,则很难估计到底有多少种,因为它们是方言连续体,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其中埃及阿拉伯语的使用人数最多,大约五千四百万人以其为母语——多于其他任何一种闪米特语言。 阿拉伯语是美国使用人数第12多的语言。 现代的书面语(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源于古兰经的语言(即古典阿拉伯语),用于学校教学及工作、政府、媒体等场合。两者合起来被称为书面阿拉伯语,是伊斯兰教的。现代标准阿拉伯语的语法与古典阿拉伯语大体相同,词汇也有相同之处。但古典阿拉伯语的一些语法结构在现代标准阿拉伯语中不再使用,在口语中不使用的词汇也不在现代书面语中使用。而且现代书面语从口语中借入了一些词汇和语法现象。新的词汇大多用来表达近现代出现的概念。 阿拉伯语用阿拉伯字母从右往左书写。有时在非正式场合也可用拉丁字母从左往右书写,但没有统一的形式。 阿拉伯语往伊斯兰世界的语言(如波斯语、土耳其语、索马里语、波斯尼亞語、哈萨克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马来语和豪萨语)輸出了大量词汇。中世纪时期,书面阿拉伯语成了欧洲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科学、数学和哲学领域。这导致许多欧洲语言也从阿拉伯语中借入了大量词汇。阿拉伯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对羅曼語族的语言(特别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加泰羅尼亞語和西西里語)影响很大。 阿拉伯语也从其他语言中借入了大量词汇,如早期从希伯来语、希腊语、波斯语、叙利亚语,中期从土耳其语,当代从欧洲语言(主要是英语和法语)。.

新!!: 摩洛哥和阿拉伯语 · 查看更多 »

阿拉维王朝

阿拉维王朝,摩洛哥王朝,建立于1631年,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是该王朝的第22位君主。.

新!!: 摩洛哥和阿拉维王朝 · 查看更多 »

赵汝适

赵汝(),字伯可,為宋太宗八世孙。 先世 趙弘殷,娶杜氏杜爽女 趙匡義 趙元份,娶李氏李漢斌女 趙允讓,娶王氏、韓氏、任氏,任氏乃宋英宗生母。 趙宗治,娶郭氏,封定國夫人 高祖趙仲忽,娶向氏 曾祖趙士瑤,娶向氏、焦氏 祖趙不柔,娶郭氏,封太寧郡夫人 父趙善待,嫡母開封崔氏,僅生一女,生母即墨季氏封衛國夫人,季氏有五子,汝述、汝逵、汝遇、汝适,一夭折未名。婿劉敏功、楊宗元、陳龠、王津,幼女崔氏所出。 趙汝适娶臨海陳廣壽女、陳良翰孫女。黃府陵 (字大方又字用藏,號東美,晚號廉伯)妻陳廣誼是趙汝适妻之親姑,陳良翰長女。 赵汝--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在浙江台州天台县出生。绍熙元年(1190年)为将士郎;绍熙二年(1191年)授迪功郎、临安府余杭县主薄;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授从政郎;庆元六年(1201年)任潭州湘潭县令;嘉定九年(1216年)任临安府通判,嘉定十六(1223年)年任福建南剑州知府;嘉定十七年任福建路市舶司提举;宝庆元年(1225年)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 赵汝--出任福建泉州市舶司提举时,曾询问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商人关于他们国家的地理、风土、物产,收罗材料,撰写成为《诸蕃志》。.

新!!: 摩洛哥和赵汝适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新!!: 摩洛哥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通货膨胀

通货膨脹(inflation,在臺灣簡稱--,香港和中國大陆簡稱通--胀)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增加,但也指向因貨幣流通數量增加,而使得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也就是物價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的現象。「通貨」意指流通的貨幣,通貨膨胀指貨幣發行數量上升,而物價上漲是因需求增加或供給減少,兩者關聯為貨幣發行數量上升投入消費,「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而使得物價上漲,而現在人們經常直接使用「通貨膨胀」一詞來表示「物價上升」的現象。而貨幣發行數量上升,不一定使物價上升,因為可能尚未投入消費,或是被更多的商品(服務)生產或科技進步所抵消,而某些情況,比如說,若新發行的貨幣是流向生產端擴充產能,反而可能造成供過於求,物價反而會下跌,形成貨幣發行數量增加但物價卻下跌,與常識相悖的經濟現象。 通货膨脹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購買力的下降,而貨幣貶値為貨幣在不同經濟體之間相對價値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國內市場上的價値,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値,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因為不同物價影響不同人,通貨膨脹有許多不同的衡量方式,最常見兩種衡量指數為衡量帳面消費者物價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和衡量新出現的商品和服務的通貨膨脹的GDP平减指数。 主流經濟學家對於通貨膨脹起因的看法可大略分為兩派,「貨幣主義者」相信貨幣是通脹率數值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相信貨幣、利率和產出間的相互作用才是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也傾向除了一般標準消費性商品物價通脹外再另附上生產性商品(資本)通脹。其他理論,例如奧地利經濟學派,相信通膨是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導致。簡單地說,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貨幣貶値,物價上升。 相關概念包括:.

新!!: 摩洛哥和通货膨胀 · 查看更多 »

柏柏尔人

柏柏尔人(Imaziɣen)是西北非洲的一个说闪含语系柏柏尔语族的民族。实际上柏柏尔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它是众多在文化、政治和经济生活相似的部落族人的统称。柏柏尔人这个称呼本来不是柏柏尔人自称的称呼,而是来自拉丁语中的barbari(野蛮人)。在北非有约1400至2500万说柏柏尔语的人,他们主要集中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少数人群最东部的可以到埃及,最南部的可以到布基纳法索。 柏柏尔语是闪含语系中的一支,由许多非常相近的方言组成,其中包括卡拜爾語等语言,共有约1400万至2500万使用者。.

新!!: 摩洛哥和柏柏尔人 · 查看更多 »

柏柏尔语族

柏柏尔语(ⵜⴰⵎⴰⵣⵉⵗⵜ, ⵝⴰⵎⴰⵣⵉⵗⵝ)是一种非洲撒哈拉北部的语言,因为该地区长久以来一直受到阿拉伯帝国和土耳其帝国的控制,所以没有统一、标准的柏柏尔语言,而更加倾向于作为有不同方言的柏柏尔语族。广泛适用于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以及尼日尔和马里的一些柏柏尔人的社区裡。柏柏尔人相对偏向於学习阿拉伯语,但是近年来柏柏尔语受到重视和恢复。在该地区的学校中,大部分的学生讲阿拉伯语,但是.

新!!: 摩洛哥和柏柏尔语族 · 查看更多 »

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份子制造的危害社会稳定、危及平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动,通常表现为针对平民的大規模傷害、袭击公共交通工具和绑架等形式,与恐怖活动相关的事件通常称为“恐怖事件”、“恐怖袭击”等。是一種較極端的非对称作战方式。 恐怖活動主要以製造大量傷亡、破壞以及動盪社會為主要目的,以宗教或政治为主要诉求,不包含以搶奪金錢或有價財物的強盜行為,因此銀行搶案等類似案件,並非屬於恐怖活動的一種。.

新!!: 摩洛哥和恐怖活动 · 查看更多 »

梅利利亚

梅利利亚(Melilla)是西班牙兩個自治市之一,為西班牙位於北非的海外属地,它位于地中海沿岸和马格-里-布的最北部。.

新!!: 摩洛哥和梅利利亚 · 查看更多 »

梅克内斯

梅克内斯坐落于摩洛哥的北部,处在首府拉巴特与非斯的中间。8世纪,这里仅是个堡垒。10世纪,巴巴里人的氏族战争使得一些村镇围绕梅克内斯建立起来,真正进入黄金时代是摩洛哥的苏丹穆莱·伊斯梅尔(1672年-1727年)时期,是他使这成为帝国的首都。 Category:摩洛哥城市 M.

新!!: 摩洛哥和梅克内斯 · 查看更多 »

毛里塔尼亚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الجمهورية الإسلامية الموريتانية;République Islamique de Mauritanie),通稱毛里塔尼亞(موريتانيا;Mauritanie),是西非阿拉伯国家之一。与阿尔及利亚、西撒哈拉、马里、塞内加尔接壤。.

新!!: 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 · 查看更多 »

波利萨里奥阵线

萨基亚阿姆拉和里奥德奥罗人民解放阵线(Frente Popular de Liberación de Saguía el Hamra y Río de Oro;الجبهة الشعبية لتحرير ساقية الحمراء و وادي الذهب、Al-Jabhat Al-Sha'abiyah Li-Tahrir Saqiya Al-Hamra'a wa Wadi Al-Dhahab),简称波利萨里奥阵线(Frente Polisario),又称西撒哈拉人民解放阵线,简称西撒人阵,是一个致力于争取西撒哈拉完全独立的政治军事组织。该组织是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的执政党和唯一合法政党。该组织是进步联盟的成员和社会党国际的观察员。 波利萨里奥阵线正式成立于1973年5月10日,成立时的目标为反抗西班牙对西撒哈拉地区的控制。5月20日,波利萨里奥阵线打响了反抗西班牙军队的第一枪。到1975年,波利萨里奥阵线已经拥有大约800名武装人员,成为西撒哈拉境内最大的武装反抗组织。 1975年11月6日,摩洛哥开展绿色进军,迫使西班牙走上谈判桌。11月14日,西班牙、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三国签定《马德里协议》,承诺在次年初全部撤离西撒哈拉,并将北部萨基亚阿姆拉地区交给摩洛哥,南部里奥德奥罗地区交给毛里塔尼亚。但是该协议遭到了西撒哈拉的另一个邻国阿尔及利亚的反对。 在阿尔及利亚的支持下,波利萨里奥阵线于1976年2月27日,也就是西班牙完成撤军的第二天,宣布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并和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发生战争,其武装力量也发展到数千人。 1978年,毛里塔尼亚政府在战争的重压下倒台,新政权在次年与波利萨里奥阵线签订和约,宣布放弃对里奥德奥罗地区的领土要求,承认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对该地区的控制权。但是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立即宣布吞并毛里塔尼亚放弃的地区,并派遣摩洛哥军队加以占领。 1980年代中期,摩洛哥在西撒哈拉修建了一道摩洛哥长墙,将具有经济意义的全部西撒哈拉地区包围起来,从而在西撒哈拉形成了与波利萨里奥阵线对峙的僵局,波利萨里奥阵线控制了长墙以东大约占全部西撒哈拉三分之一的荒芜地区,建立了约有15万人口的撒哈拉难民营,但是无法取得更大的战果。 199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90号决议,决定设立联合国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团(MINURSO),在西撒哈拉实施公民投票,以决定该地区的政治地位,9月,摩洛哥和波利萨里奥阵线宣布停火。但是由于在选民资格等问题上争执不下,公民投票始终未能举行。.

新!!: 摩洛哥和波利萨里奥阵线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摩洛哥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语

法語(le français 或 la langue française)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法語是除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之外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也是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法語也是聯合國、歐盟、北約、奧運會、世貿和國際紅十字會等的官方語言及正式行政語言。法語在11世纪曾是除了中古漢語以外,當時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現時全世界有約一億人将法语作为母语,另有2.8億人使用法语(包括把它作为第二语言的人);这些数字目前仍在增長中,尤其是在非洲大陸。法語被广泛使用,其程度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英語。法国法语和魁北克法语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法语分支,尽管它们從同一法语方言分化而成,但以两者互相溝通时则会有障礙,这是因為兩者在發音以及少数语法上有所区别。.

新!!: 摩洛哥和法语 · 查看更多 »

渔业

漁業是指採捕或養殖水生動物、植物的生產事業和行業。漁業狹義上指捕撈漁業(又稱捕魚業),可細分近海漁業和遠洋漁業。此外,漁業還有一種叫養殖漁業(或稱水產養殖)的產業。漁業屬於第一產業,除了魚肉以外,魚油等也是漁業相關工業的重要產品。.

新!!: 摩洛哥和渔业 · 查看更多 »

海岸線

海岸线,海水面和陆地的分界線。.

新!!: 摩洛哥和海岸線 · 查看更多 »

旅游

旅遊就是旅行遊览活动。泛指為旅客提供休閒設施與服務的產業。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旅遊也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具有异地性和暂时性等特征。一般而言,旅游具有观光和游历两个不同的层次,前者历时短,体验较浅;后者反之。.

新!!: 摩洛哥和旅游 · 查看更多 »

摩洛哥君主列表

在1957年之前,摩洛哥的统治者称为苏丹。.

新!!: 摩洛哥和摩洛哥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摩洛哥皇家武装力量

摩洛哥皇家武装力量(阿拉伯语: القوات المسلحة الملكية المغربية,柏柏尔语: Idwasen Urbiben Igeldanen n Murakuc,法语: Forces armées royales (FAR))是 摩洛哥王国的军事力量,有陆军、海军、空军、皇家宪兵、皇家卫队以及后备役组成。 摩洛哥武装力量规模庞大,预算充足,在反叛乱,沙漠战争和陆上联合行动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广泛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新!!: 摩洛哥和摩洛哥皇家武装力量 · 查看更多 »

摩洛哥议会

摩洛哥议会(برلمان المغرب;Parlement du Maroc)是摩洛哥的国家立法机关。摩洛哥议会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两院通过不同的选举方式产生。众议院议员325名,通过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参议院议员270名,通过各方代表组成的选民团间接选举产生,原则上任期9年,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 Category:摩洛哥政治 Category:各国立法机构.

新!!: 摩洛哥和摩洛哥议会 · 查看更多 »

摩洛哥迪尔汗

迪尔汗 (阿拉伯語: ,或译迪拉姆)是摩洛哥的流通貨幣。輔幣單位為分,1迪尔汗.

新!!: 摩洛哥和摩洛哥迪尔汗 · 查看更多 »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الصحراء الكبرى,,“大沙漠”)是世界最热的荒漠,亦是世界第三大荒漠,仅次于南极和北极,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其总面积超过,与加拿大或美国国土面积相当。撒哈拉沙漠东至红海(包括地中海海岸的一部分),西至大西洋,南部边界则为萨赫勒,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北端地区。 撒哈拉沙漠中的一些沙丘高度可达。“撒哈拉”为阿拉伯语中“沙漠”( )一词的复数形式。.

新!!: 摩洛哥和撒哈拉沙漠 · 查看更多 »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الجمهورية العربية الصحراوية الديمقراطية;República Árabe Saharaui Democrática),是一個位於北非西撒哈拉地區的阿拉伯國家。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聲稱擁有整個西撒哈拉地區的主權,但目前只能控制有關領土的20%,其餘領土被摩洛哥王國所控制和劃分為摩洛哥的「蓋勒敏-塞馬拉大區、阿尤恩-布支杜尔-萨基亚-阿姆拉大区、達赫拉-黃金谷地大區」。.

新!!: 摩洛哥和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拉巴特

拉巴特(阿拉伯語:الرباط / ),摩洛哥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建成區位於摩洛哥西北部-布-雷格雷格河河口,是一所濱臨大西洋的城市。 拉巴特都會區有180萬人口,擁有全國重要的紡織業及建築業,自1912年起就一直是摩洛哥的首都。.

新!!: 摩洛哥和拉巴特 · 查看更多 »

拉巴特-萨累-盖尼特拉大区

#重定向 拉巴特-塞拉-盖尼特拉大区.

新!!: 摩洛哥和拉巴特-萨累-盖尼特拉大区 · 查看更多 »

拉巴特-塞拉国际机场

#重定向 拉巴特-塞拉国际机场.

新!!: 摩洛哥和拉巴特-塞拉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拉希迪耶

拉希迪耶是非洲北部國家摩洛哥的城市,由梅克內斯-塔菲拉勒特大區負責管轄,位於撒哈拉沙漠和阿特拉斯山脈邊緣,距離梅克內斯240公里,海拔高度1,009米,2010年人口95,265。 Category:摩洛哥城市.

新!!: 摩洛哥和拉希迪耶 · 查看更多 »

.ma

.ma為摩洛哥國家及地區頂級域(ccTLD)的域名。.

新!!: 摩洛哥和.ma · 查看更多 »

2004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摩洛哥和2004年6月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Morocco摩洛哥王国摩里得尼亚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