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指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長征三號乙火箭是在長征三號甲和長征二號捆火箭的基礎上研製的大型三級液體捆綁火箭,芯級基本上與長征三號甲火箭相同,助推器及其捆綁結構則基本與長征二號捆火箭相同,表现为在长征三号甲的第一级火箭周围捆绑了4个与长征二号捆相同的液体火箭助推器並增長第二级火箭。 长征三号系列中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是中国目前发射高轨道卫星的主力运载火箭。本型号的增強型火箭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5500公斤,使中国的运载火箭进入了世界大型火箭的行列。 长三乙火箭的主要任務是發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重型衛星和進行輕型衛星的一箭多星的發射。發射價格約為7千萬美元。1998年8月,该火箭成功将重达3770公斤的亚洲功率最大的通信卫星菲律宾马部海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并在此后承担了众多国内国际的通信卫星发射任务。.

43 关系: 埃沃·莫拉莱斯偏二甲肼印度尼西亚太阳同步轨道嫦娥三号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中地球轨道中国新闻社中星6B中星9A中星十六号中星九号通信卫星亚太6号通信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北京时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四氧化二氮玻利维亚总统绥宁县菲律宾风云四号A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高分四号运载火箭远征一号远征系列上面级近地轨道霍曼轉移軌道鑫诺一号通信卫星鑫诺二号通信卫星鑫诺六号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系列火箭长征二号捆长征系列火箭通訊衛星YF-75液氢液氧湖南省

埃沃·莫拉莱斯

胡安·埃沃·莫拉莱斯·艾玛(Juan Evo Morales Ayma;),現任玻利维亚总统。 莫拉莱斯為玻利維亞的印第安原住民政治家,從政之前是活躍的工會分子。.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埃沃·莫拉莱斯 · 查看更多 »

偏二甲肼

偏二甲肼,或称1,1-二甲基联氨、偏二甲基聯胺、偏二甲基肼,分子式(CH3)2NNH2,英文缩写UDMH(Unsymmetrical dimethylhydrazine),无色易燃液体。.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偏二甲肼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亞共和国(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简称印度尼西亞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約由17,508個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黃煥宗、孫福生,《中國大百科全書》-印度尼西亞歷史。。印度尼西亞人口超過2.65億,為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國體屬共和國,國會代表及總統皆由選舉產生。印度尼西亞首都為雅加達。印度尼西亞國界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賓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鄰國。印度尼西亞為东南亚国家联盟創立國之一,且為20國集團成員國。在2016年,依國際匯率計算,印度尼西亞為世界第16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8大經濟體。 印度尼西亞群島自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古代王國三佛齐及之後的满者伯夷曾與中國和印度進行貿易。印度尼西亞當地統治者逐步吸收外國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態,曾出現興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國。外國勢力因天然資源而進入印度尼西亞,穆斯林商人帶入伊斯蘭教,歐洲勢力則帶來了基督宗教,並於地理大發現後壟斷香料群島摩鹿加群岛的貿易。在350年的荷蘭殖民統治時期後,印度尼西亞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始告獨立,但獨立後仍面臨天災、貪汙、分離主義、民主化進程、經濟上劇變等挑戰。 由於島嶼遍布,印度尼西亞有數百個不同民族及語言,最大的族群為爪哇族,並在政治上居主導地位。國家語言、種族多樣性、穆斯林占多數人口、殖民歷史及反抗殖民為印度尼西亞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亞國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異求同)闡明了多樣性及國家的型態。國家的天然資源豐富,但貧窮仍相當普遍,因而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的印尼籍移工,但也有針對該地天然資源保育或收穫而來的西方人,國際交流程度不低。.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印度尼西亚 · 查看更多 »

太阳同步轨道

太陽同步軌道(Sun-synchronous orbit或简写成SSO,有時被錯誤的稱為另一種 heliosynchronous orbit)是一種結合高度和傾角的近地軌道,使這個物體無論在升交點、降交點或軌道上任何的一點,在地球表面同一個點的上方時都在相同的平太陽時,即表面每次都接近相同的照明角度。這種在可見光或紅外線波長上有著一致光源的地球影像(例如氣象和間諜衛星)和其它的遙測衛星(例如攜帶遙測海洋和大氣,需要陽光的遙測儀器衛星)是有用的衛星特徵。例如,一顆太陽同步衛星一天可以在升交點越過地球赤道12次,而每次都約在地方平時15:00經過。這獲得一個相對於地球在天球上環繞著太陽公轉的平面每天向東約一度的進動(旋轉)密切的軌道。 太陽的角度通過交點退行的調節獲得一致性-軌道自然的進動-每年完整的繞行一圈。因為地球自轉,它稍微有一點扁(相較於一個理想的球體,赤道稍微長一點),同時接近赤道的多餘質量造成太空船傾角軌道的進動:軌道在太空中相對於遙遠的恆星不是固定的,但是慢慢的繞著地軸旋轉,進動的速度取決於軌道的高度和衛星的傾角。通過這兩種效應的平衡,是可能與進動的速率匹配。典型的太陽同步軌道高度大約在600至800公里,週期在96至100分鐘,傾角大約在98度(也就是輕微的逆轉,與地球自轉的方向比較,0度代表是赤道的軌道,90度是極軌道。)。 子/午軌道是一個特殊的太陽同步軌道,大約在地方平時的中午或子夜時分在經線上穿越赤道;晨/昏軌道則是在日出或日落時分穿越赤道經線的軌道,所以衛星都在分割白天和夜晚的日夜境界線上飛越。在日夜境界線上飛越對於主動雷達衛星是非常有用的,因為衛星的太陽能電池板能始終被陽光照到,不會進入地球的影子內。對於一些測量的結果會受到陽光影響或限制的被動式儀器,它也很有用處,可以讓儀器始終朝向地球夜晚的方向。晨/昏軌道曾經使用在陽光衛星、TRACE和日出衛星等觀測太陽的科學衛星,使它們幾乎能持續不停的連續觀測太陽。 對其它的行星,例如火星,也可以有太陽同步軌道。.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太阳同步轨道 · 查看更多 »

嫦娥三号

嫦娥三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第二階段的机器人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於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6日抵达月球轨道,开展嫦娥三期工程中的第二阶段“落”,12月14日带着中國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虹湾着陆区”),成为继1976年的月球24号后首个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嫦娥三号 · 查看更多 »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Nigcomsat-1)是一枚尼日利亚的通信卫星,它成为非洲首个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北京时间2007年5月14日00时01分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5月22日北京时间8时22分05秒,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经过五次变轨,成功定点在东经42°赤道上空。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主要用于尼日利亚电讯、广播、导航、宽带多媒体服务。该项目建设了分别位于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和中国新疆喀什的两个地面站、提供了操作支持服务。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卫星使用中国第三代通信广播卫星平台——“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这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九十八次飞行。 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是第三个被送入轨道的尼日利亚卫星,有效载荷包括Ku、C、Ka、L共4个波段28路工作转发器和7副天线,质量5,150千克,设计在轨服务寿命为十五年。 2008年4月,衛星南部太陽翼驅動單元發生故障,致使全星電力輸出減半。 据新华网报道,北京时间2008年11月11日04时33分,由中国研制并交付使用的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因太阳翼故障,电能耗尽,卫星失效。2009年3月,中国同意免费为尼日利亚替换这颗通讯卫星。新卫星在2011年12月21日从中国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

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PAKSAT-1R),又名巴基斯坦通訊卫星1號替代星,是由巴基斯坦空間及上層大氣研究委員會運作的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通訊衛星,2011年8月11日,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中國四川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該人造衛星預期用來替代位於地球同步軌道東經38°的PAKSAT-1。 PAKSAT-1R將支持所有常見的現代靜止衛星服務(FSS)應用,它擁有30個通訊轉發器(12個C波段、18個Ku波段)。 衛星將由SUPARCO衛星地面站控制,為了確保系統的高度可靠性和實用性,SUPARCO將在拉合爾與卡拉奇建造兩個全功能的冗余衛星地面控制站(SGCS),一個為主站,一個為備份站。 PAKSAT-1R的設計壽命為15年,它將提供寬頻網際網路接入、數字電視廣播、衛星通訊、緊急通訊、遠程教育和遠程醫療服務,服務範圍包括南亞、中亞、東歐、東非和遠東地區。衛星可以為巴基斯坦全境提供擴展通訊服務。.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 · 查看更多 »

中地球轨道

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也叫中圆轨道,是位于低地球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之间的人造卫星运行轨道。 运行于中地球轨道的卫星大都是导航卫星,例如GPS(), 格洛纳斯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伽利略定位系统()。部分跨越南北极的通信卫星也使用中地球轨道。 中地球轨道的卫星运转周期在2至24小时之间,但大部分在12小时左右。最早的通信卫星“Telstar”也是使用的这条轨道。.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中地球轨道 · 查看更多 »

中国新闻社

中国新闻社(China News Service)简称中新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家国家通讯社。其自身定位为“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级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是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直属事业单位。.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中国新闻社 · 查看更多 »

中星6B

中星6B是中国直播卫星公司拥有并运营的一颗通信卫星。该卫星由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卫星平台为SB4000C2,带有38个C波段转发器。 中星6B通信卫星于2007年7月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卫星定位于东经115.5度,预计使用寿命为15年。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蒙古、朝鲜半岛、日本、東南亞、澳大利亞、中南半岛及缅甸与印度的部分地區。目前卫星转发器的客户主要为中国国内的电视--频道供应商。2009年2月9日,中星6B发生故障,导致所传输的所有电视节目信号中断47分钟,稍后恢复,故障原因中国直播卫星公司没有公布。.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中星6B · 查看更多 »

中星9A

中星9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颗国产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采用东方红四号平台,提供Ku波段卫星广播业务(BSS)规划频段转发器直播服务,预计定点于东经101.4度。卫星上设计有24个Ku BSS频段转发器,覆盖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并专门设计了南海波束。.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中星9A · 查看更多 »

中星十六号

中星十六号(实践十三号)卫星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通信卫星,于2017年4月12日19时04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地球轨道。它是中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测试阶段后将以“中星16号”为名在轨运行。.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中星十六号 · 查看更多 »

中星九号通信卫星

中星九号通信卫星是由法国阿尔卡特设计并制造,由中国直播卫星公司所有的广播衛星,原计划为鑫诺二号的备份卫星。2008年6月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定点于东经92.2度赤道上空的轨道。中星9号卫星主要覆盖中国大陆、台湾及香港以及南海北部地区,目前卫星的转发器主要客户为中国境内的电视频道供应商。 中星九号计划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设计制造的鑫诺四号直播卫星一起构建中国第一代电视卫星直播系统。鑫诺四号原计划于2008年年底发射,但之后发射被推迟。 广电总局科技司有关人士曾表示:中星九号采取不加密方式传输节目,主要针对偏远的、看不到电视、听不到广播的农村地区。.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中星九号通信卫星 · 查看更多 »

亚太6号通信卫星

亚太6号通信卫星(Apstar-6)是法国阿尔卡特空间公司制造的一颗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由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拥有。2005年4月12日发射升空,定点于东经134度同步卫星轨道。预计2018年将被亚太6C卫星取代。.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亚太6号通信卫星 · 查看更多 »

地球同步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GSO),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且方向亦与之一致,见同步轨道。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与地面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则称为地球静止轨道。 实现地球同步轨道,需满足下列条件:.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轨道 · 查看更多 »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地球同步轉移軌道(geostationary transfer orbit,GTO)為霍曼轉移軌道的運用之一,為橢圓形軌道,經加速後可達地球靜止軌道(GEO)。近地點多在1000公里以下,遠地點則為地球靜止軌道高度35786公里。一般而言,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近地點並無特別限制,但通常距地球表面數百公里,以降低ΔV(方向及速度改變量)的需求。 同步衛星的運作軌道為地球靜止軌道,由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至地球靜止軌道轉換工作多由衛星自身動力進行,卫星在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的远地点附近变轨时,需要增加速度及改變速度的方向。在火箭性能方面,常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酬載能力作為指標,該酬載能力較直接運送至地球靜止軌道的數值為大。以三角洲四號重型運載火箭為例,其GTO運載能力為12,757公斤,而GEO運載能力僅為6,276公斤。.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 查看更多 »

北京时间

北京时间,又名中国标准时间,是中国大陆的标准时间,比世界協調時快八小時(即UTC+8),与香港、澳門、台北、吉隆坡、新加坡等地的標準時間相同。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市的地方平太阳时间(东经116.4°),而是东经120°的地方平太阳时间,二者相差约14.5分钟。北京时间由位于中国版图几何中心位置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报时,并通过人造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北京时间 · 查看更多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建设的一个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一个是2000年开始运作的区域实验系统,另一个是正在建设中的全球导航系统。 第一代北斗系统,官方名称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也被称作北斗一号,由三颗卫星提供区域定位服务。从2000年开始,该系统主要在中国境内提供导航服务。 第二代北斗系统,官方名称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被称为北斗二号。北斗二号建成后,将是一个包含16颗卫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分别为6颗静止轨道卫星、6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4颗中地球轨道卫星。截止2011年11月,北斗二代包含了10颗卫星,开始在中国投入服务 。2012年11月,第二代北斗系统开始在亚太地区为用户提供区域定位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罗斯全球导航衛星系統(GLONASS)和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統(Galileo)為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定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核心供应商。 2015年中期,中国开始建设第三代北斗系统(北斗三号),进行全球卫星组网。北斗卫星第三代导航系统空间段计划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第一颗三代卫星于2015年3月30日发射升空。截止2018年2月,已发射了13颗第三代在轨导航卫星。按照计划,该系统将在2018年覆盖“一带一路”国家,2020年完成建设提供全球定位服务。 据中国日报报道,北斗系统第一颗卫星发射15年后,它每年为几家大型企业产生的营业额高达3150万美元,其中包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高德软件有限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查看更多 »

四氧化二氮

四氧化二氮 (N2O4) 是化學合成中有用的試劑。它與二氧化氮會形成平衡混合物 (體系處於平衡狀態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混合物稱為平衡混合物)。四氧化二氮是一種強氧化劑,與各種形式的肼(聯氨)接觸時會自燃(自發的反應),使得這種搭配成為火箭常用的雙元推進劑。.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四氧化二氮 · 查看更多 »

玻利维亚总统

多民族玻利维亚国总统(the President of the Plurinational State of Bolivia)是多民族玻利维亚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玻利维亚的现任总统是胡安·埃沃·莫拉莱斯·艾玛(Juan Evo Morales Aym),他于2005年大选中获胜,并在2006年1月22日正式宣誓就职。2009年玻利维亚施行新宪法后,埃沃·莫拉莱斯成功获得连任。.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玻利维亚总统 · 查看更多 »

绥宁县

绥宁县在中国湖南省西南部,是邵阳市西部的县。 地图坐标为北纬26°51'38"-27°22'23",东经110°8′40"-110°57′10"。GDP总量208,420万元(2004年)。.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绥宁县 · 查看更多 »

菲律宾

菲律賓共和國(Republika ng Pilipinas;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通稱菲律賓,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群島國家。其地理位置處於西太平洋,北隔呂宋海峽與臺灣相望,南隔西里伯斯海與印度尼西亚相望,西隔中国南海與越南相望,東邊則為菲律宾海。作為一個座落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熱帶國家,菲律賓常年飽受地震與颱風侵襲,然而其氣候環境也造就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生物多樣性。菲律賓群島由7,641個島嶼組成,可分為呂宋島、-zh:米沙鄢群岛;zh-tw:維薩亞斯群島;zh-hk:維薩亞斯群島;zh-sg:米沙鄢群島;-和zh:棉兰老岛;zh-tw:民答那峨島;zh-hk:棉蘭老島;zh-sg:棉兰老岛;-三大島群。其國內人口約9,300萬,加上約1,100萬海外菲律賓人,2015年時總人口破億(世界第12名),成為東南亞第二個人口破億的國家。菲律賓群島上的種族與文化為數眾多,史前的尼格利陀人可能是該地區最早的居民,隨後南島民族的遷徙帶來了馬來文化,隨著宗教與貿易的發展,各地分別受到了印度文化、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影響。 1521年麥哲倫探險隊航海抵達此地,隨後西班牙人於1565年至1571年期間開始陸續佔領菲律賓群島,展開長達300多年的統治。19世紀末期,菲律賓經歷了對西班牙革命、美西战争及美菲战争之後,成為美國殖民地,於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被日本佔領,並在戰後獨立。美國在當地留下了英文的主導地位以及對西方文化的認同。獨立至今,菲律賓經歷過數次的經濟快速成長,然而,政局動盪、貪污問題及社會不安成為了阻礙其發展的一大因素。此外,其國內還有嚴重的貧富差距。但是,近年來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海外打工移民陸續歸國,特別是北部各島嶼、马尼拉的建設達到新興國家水平,該國並榮獲了亞洲四小虎的称号。.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菲律宾 · 查看更多 »

风云四号A星

风云四号A气象卫星,又名风云四号01星、风云四号科研试验卫星,是第一颗風雲四號系列氣象衛星及中国在地球静止轨道上首颗三轴稳定气象卫星,设计寿命7年,主用户为中国气象局。卫星于2016年12月11日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12月17日17点39分成功定点于东经99.5度赤道上空,預计经过6个月的在轨测试后,将投入试验应用。.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风云四号A星 · 查看更多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重定向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 查看更多 »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重定向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查看更多 »

高分四号

#重定向 高分专项工程#高分四号.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高分四号 · 查看更多 »

运载火箭

运载火箭是航天运载工具的一种,是将有效载荷按照预定的速度和方向送入太空的火箭。运载火箭一般属于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将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完成任务后,运载火箭被抛弃。运载火箭是航天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 按照所用的推进剂来分,运载火箭包括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种类型。 按照级数来分,运载火箭包括单级火箭和多级火箭两种类型;多级火箭又可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串并联混合型三种。.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运载火箭 · 查看更多 »

远征一号

#重定向 远征系列上面级.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远征一号 · 查看更多 »

远征系列上面级

远征系列上面级是中国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所配置的上面级。.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远征系列上面级 · 查看更多 »

近地轨道

近地轨道(Low Earth orbit),又称低地轨道,是指航天器距离地面高度较低的轨道。近地轨道没有公认的严格定义。一般高度在2000公里以下的近圆形轨道都可以称之为近地轨道。由于近地轨道卫星离地面较近,绝大多数对地观测卫星、测地卫星、空间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卫星系统都采用近地轨道。.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近地轨道 · 查看更多 »

霍曼轉移軌道

在太空動力學,霍曼轉移軌道(或譯為郝曼轉移軌道,Hohmann transfer orbit)是一種變換太空船軌道的方法,途中只需兩次引擎推進,相對地節省燃料。此種軌道操縱名稱來自德國物理學家瓦爾特·霍曼,他於1925年出版了相關著作。.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霍曼轉移軌道 · 查看更多 »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鑫诺一号通信卫星(SINOSAT-1)是法国宇航公司制造,1990年代进口中国的一颗大容量通信卫星,服务于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1998年7月1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7月31日定点在东经110.5度赤道上空的轨道,在轨寿命为15年。 鑫诺一号卫星有24个C频段转发器(其中23个带宽为36MHz,1个带宽为54MHz)和14个Ku频段转发器,带宽为54MHz。覆盖中国国内和周边国家。鑫诺卫星的服务主要是中国教育网、新华社全球卫星数据广播网、国家广电总局“村村通”工程,中国海上石油、国家气象局、中国吉通、中国联通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单位也曾经使用过鑫诺的服务。 2006年6月23日至6月30日,卫星遭到法轮功组织的攻击一度瘫痪。台灣中央社報導指出衛星9月11日被插播所出現的內容是「絕密消息:江澤民和蘇聯簽定條約,出賣了相當於一百個台灣的土地」,副題為「新聞自由是天賦人權」。中共當局認為干擾源來自香港,並指香港政府正協助調查,但香港保安局公開否認此事。.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鑫诺一号通信卫星 · 查看更多 »

鑫诺二号通信卫星

鑫诺二号通信卫星(SINOSAT-2)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基于东方红四号卫星公用平台制造的通信卫星,是中国第一颗具备抗干扰能力的大型通信广播卫星,服务于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原计划定点于东经92.2度赤道上空。11月28日,鑫诺卫星通信公司正式宣布:10月29日发射的中国第一代通信广播卫星“鑫诺二号”发生技术故障,致使太阳帆板二次展开和通信天线展开未能完成,卫星无法提供通信广播传输服务。2007年底对鑫诺二号进行抢修失败后,现在已经成为太空垃圾。 鑫诺二号通信卫星制作成本为20亿元以上,由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承保。保险公司表示,保险额度属于保密条款,不能对外公布。 针对鑫诺二号通信卫星出现的故障问题,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表示将发射中星九号作为其备份卫星。已于2008年6月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鑫诺二号通信卫星 · 查看更多 »

鑫诺六号

#重定向 中星6A.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鑫诺六号 · 查看更多 »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简称:长三丙,CZ-3C)是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基础上抓总研制的三级低温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它与长征三号乙火箭相比,助推器数量减少为两个,并且取消了助推器尾翼,其余的结构与长征三号乙基本相同。长征三号丙为中国首個采用双激光惯组+卫星导航复合制导技术的运载火箭,提高了飞行器的入轨精度。此外,长征三号丙还采用了当时中国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提高了火箭飞行时的数据传输速度及传输量。该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现已正式投入国际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市场。.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 查看更多 »

长征三号系列火箭

长征三号系列运载火箭由长征三号、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和长征三号丙这4种型号的火箭组成,属三级运载火箭,第三级以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且第三级发动机可以反复多次起动,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该系列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长征三号火箭,全长约45米,一子级和二子级的直径为3.35米,三子级的直径2.25米。A型整流罩的直径为2.6米,B型整流罩的直径为3米,尾翼翼展6.15米,起飞重量204.88吨。它的一、二级发动机采用长征二号丙的一、二级发动机,三级则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600公斤。 长征三号甲火箭是在长征三号后研制的大型三级火箭,其性能比长征三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推力比长征三号火箭大两倍多。1994年2月8日,长征三号甲火箭首发飞行成功。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2600公斤。长征三号乙火箭,是三级捆绑式运载火箭。它采用长征三号甲火箭为芯级,以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的结构形式捆绑四台液体助推器。运载能力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时为5500公斤。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卫星。长征三号丙火箭也采用长三甲火箭作为芯级,但只捆绑了两个助推器,其他部分基本与长征三号乙相同,其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900公斤。.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长征三号系列火箭 · 查看更多 »

长征二号捆

#重定向 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捆 · 查看更多 »

长征系列火箭

#重定向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长征系列火箭 · 查看更多 »

通訊衛星

通讯卫星(Communications Satellite,简称「CS」)是一种通过来传递和放大无线电通信信号的卫星,它建立了地面上发射站与接收站之间的信息通道。通信卫星可用于电视、电话、广播、网络和军事领域。地球轨道上有2,000多颗通信卫星,它们由私人和政府机构使用。 无线电通信使用电磁波来传递信号,这些波是直线传播的,因此它们会被地球的弯曲表面挡住。通信卫星的目的是,通过传递地球表面的信号来实现地面远距离的通信。通信卫星使用的无线电和微波的频带较宽。为避免信号干扰,国际组织制定了监管规则来分配各个组织可以使用的频率范围或“频带”。这样的分配降低了信号干扰的风险 。 卫星轨道离地很高,天线波束能覆盖地球广大面积,且电波传播不受地形限制,能实现地面远距离通讯。卫星装有由接收和发射设备组成的转发器,将收到的信号经放大、移频后发射给地面;轨道高度和倾角可有多种,但常用的是对地静止轨道;如果用3-4颗对地静止轨道上的通讯卫星组网,可以实现全球实时通讯;这种卫星除了具有人造卫星一般的分系统设备外,还装有通讯转发器、对地姿态稳定控制、对地定向天线、卫星位置保持等分系统设备。 通訊衛星是為了補足海底電纜通信的不足,通常用於移动通信。例如船隻或飛機等遠離陸地的交通工具,無法使用有線通訊時,便需要通訊衛星。.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通訊衛星 · 查看更多 »

YF-75

YF-75是中国第二代上面级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用于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两台发动机通过机架并联使用。 发动机可双向摇摆,最大摆动角度4度。具有两次启动能力,使用固体火药启动器作为涡轮泵的启动能源,推理室用固体烟火点火器点火。采用燃气发生器循环,由两台气动串联的涡轮泵分别为推力室供应液氢和液氧,液氢泵转速42000转每分钟,液氧泵转速20000转每分钟。 1982年开始研制,1989年开始进行试车,到1993年1月为止,共试车22065秒,启动67次,并做到了点火12次、工作3000秒后无故障。1994年2月8日首次飞行,作为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的第三级。.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YF-75 · 查看更多 »

液氢

液氢(LH2),也称液态氢,是由氢气经由降温而得到的液体。液态氢须要保存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大约在20.268开尔文,-252.8℃)。它通常被作为火箭发射的燃料。 液态氢可做为储存氢气的一种方式,因为液态氢比气态氢省空间。液态氢的密度大约为70.8千克每立方米 (在20开尔文下),密度很小,所以需要很大的容器来存储。 液氢中含99.79%的仲氢和0.21%的正氢。.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液氢 · 查看更多 »

液氧

液氧(常用缩写LOX或LO2表示)是液态的氧气。它在航天、潜艇和气体工业上有重要应用。 液氧为浅蓝色液体,并具有强顺磁性。它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下:通常气压(101.325 kPa)下密度1.141 g/cm³,凝固点50.5 K(-222.65 °C),沸点90.188 K(-182.96 °C)。 液氧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医学用途。工业上制造液氧的方法是对液态空气进行分馏。液氧的总膨胀比高达860:1,因为这个优点它在现代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军事方面。 由于它的低温特性,液氧会使其接触的物质变得非常脆。液氧也是非常强的氧化剂:有机物在液氧中剧烈燃烧。一些物质若被长时间浸入液氧可能会发生爆炸,包括沥青。 在航天工业中,液氧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通常与液氢或煤油(二者作为还原剂)搭配使用。一些最早期的弹道导弹采用液氧作为氧化剂,如V2(液氧-酒精)和R-7(液氧-煤油)。在作为推进剂时,液氧能为发动机提供很高的比冲;另外,相对于另一种常见的推进剂组合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液氧的几种搭配形式更清洁环保(肼类物质有剧毒)。 早期的洲际弹道导弹也曾采用液氧,但这种配置很快被放弃了,因为液氧难于贮存,必须在发射前注入导弹燃料箱。这导致导弹的反应速度降低,并容易被敌方发现。美国采用了固体火箭发动机来代替使用液氧的液体发动机,而苏联则在其液体导弹中使用了有毒但可贮存的肼(聯胺)类燃料。但由于液氧及其搭配推进剂的清洁高效,现在的运载火箭仍然大量使用液氧作为氧化剂,包括航天飞机的主发动机和阿丽亚娜5号的第一级主发动机。 在露天爆破中可以采用液氧炸药,但这种做法正逐渐被淘汰,因为液氧炸药存在相当的危险性,容易引发事故。.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液氧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新!!: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湖南省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長征3號B長征3號B火箭長征三號B型火箭長征三號乙火箭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長征三號已火箭长征三号B长征三号B火箭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乙火箭长征三号已火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