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钉子户

指数 钉子户

钉子户(拒絕拆遷戶或拒絕搬遷戶)是城市及公共設施建设、开发等过程中,拒絕配合、不肯迁走的私人土地或房产拥有者。.

27 关系: 城市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案大埔事件奉化蒋氏故居尤美女工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市區更新伊迪丝·梅斯菲尔德強制拍賣强制拆迁徵收土地圈地运动凯洛诉新伦敦市案公共設施现代汉语词典维权律师香港香港地產業麻雀行动重庆杨家坪拆迁事件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桃園航空城成田机场问题房地产

城市

城、市、都、城市或都市是為人口较為稠密、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地区,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等機能分區,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城市中有楼房、街道和公園等基礎建設。 一般而言城市會有較完善的公共卫生設備、公用事業、土地規劃、住宅及運輸系統。密集的開發方便人們的互動,也便於商業活動的進行。大都市一般會有對應的郊區及卧城。大都市一般也都有其市区,許多人住在郊區,每天通勤到市区上班。若一個城市已擴展到其他都市接壤,此一區域就會形成集合城市。.

新!!: 钉子户和城市 · 查看更多 »

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案

#重定向 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

新!!: 钉子户和士林文林苑都市更新爭議案 · 查看更多 »

大埔事件

大埔事件(媒體亦稱大埔毀田、大埔圈地、大埔爭議、大埔案),是一起發生在臺灣苗栗縣竹南鎮大埔里居民反對政府區段徵收與强制拆迁房屋的抗爭事件。事件起源於行政院國科會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因應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用地已呈飽和狀態,規劃約157.09公頃用地作為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第四期擴建用地竹南基地,於2001年5月18日完成竹南基地細部計畫。其中苗栗縣政府為執行「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周邊地區特定區」都市計劃,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徵收。2010年6月9日,苗栗縣政府在佔百分之九十八當地地主同意區段徵收並完成抵價地申請後,進行整地工程,同時對於在區內尚未同意徵收農戶但已被強制徵收的農地上,在即將收成的稻田中直接執行整地施作公共設施工程,破壞了徵收範圍的稻田,引發抗爭,經媒體報導與批判,引發後續一連串公民團體的抗爭與全國性的聲援,要求修改法令。事後內政部和苗栗縣政府依照行政院時任院長吳敦義指示,和自救會達成共識,劃定專區配農地給自救會。2013年則因為都市計畫變更致生計劃道路上建築的拆除事件。4戶被拆遷戶控告內政部區段徵收違法,2014年1月3日臺中高等行政法院更一審宣判,判決張藥房、朱樹、黃福記及柯成福4拆遷戶勝訴,其他駁回。2014年1月28日內政部決定不上訴。.

新!!: 钉子户和大埔事件 · 查看更多 »

奉化蒋氏故居

#重定向 蒋氏故居.

新!!: 钉子户和奉化蒋氏故居 · 查看更多 »

尤美女

尤美女,臺灣彰化縣人,律師出身,現任民主進步黨籍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法學專業代表)。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同校法律系及政治系雙學士。女性主義者。夫婿黃瑞明曾任律師,現任司法院大法官。.

新!!: 钉子户和尤美女 · 查看更多 »

工廠

工廠(有時又作工場)又稱製造廠,是一所用以生產貨物的大型工業樓宇。大部分工廠皆設有以大型機器或設備構成的生產線。.

新!!: 钉子户和工廠 · 查看更多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倡的政治理念,指中國大陸在邓小平倡导的改革開放以後,在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理论及意识形态的基礎上,引入資本主義在市场经济上的部份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國在發展經濟之餘,仍然能夠保留社会主義社會的結構,维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执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 钉子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基础民法之一,通过法律来认定财产的归属权,以便调解民事关系确立法律依据。物权法属于财产的归属法,是财产制度的基础,亦是区隔不同经济制度的标志。.

新!!: 钉子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 查看更多 »

市區更新

市區更新(英文譯名:Urban renewal)是指為到都市內,因為早期欠缺城市規劃或是建築物日久失修,而作出全面或部份性的重新興建或整理及修緝計劃或工程。 在許多發展歷史相當悠久的城市,都需要透過市區更新來解決原有市中心功能萎縮的問題。但是在實行的同時,有時候也會有反對意見。.

新!!: 钉子户和市區更新 · 查看更多 »

伊迪丝·梅斯菲尔德

伊迪丝·梅斯菲尔德(Edith Macefield,)是美国西雅图一位老太太,2006年开发商要在她的住宅处建造包括超市、健身俱乐部和停车库在内的五层商业大楼,当时84岁高龄的梅斯菲尔德拒绝搬走,这座房子开始成为引人关注的“钉子”,梅斯菲尔德也随之在全球声名远扬,成为一位民间英雄。 伊迪丝·梅斯菲尔德1921年生于俄勒冈州,1966年她从英国返回美国,住在她于1955年为其母亲购置的西雅图巴拉德西北第46街的一栋住宅里,照顾年老的母亲,直到母亲去世。2008年梅斯菲尔德也在这栋老房子里寿终正寝,终年86岁。 这栋两层楼的老宅建于1900年,只有两间卧室。近3年来,它却吸引了世界的关注。对于政府来说,她的老宅一钱不值,可以拆毁,但是对她来说,却是无价之宝。 据政府评估机构测算,这座老宅只值8000美元,其地皮也只值12万美元。而开发商几次提高拆迁补偿报价,最后开价达到100万美元,高出评估价格数倍,老太太依然拒绝,她说:“我不想搬家。我不需要钱。金钱并不算什么。” 开发商既无权强拆她的住宅,西雅图政府也没有干预,最终,开发商修改了施工图纸,绕着她的老宅建造了凹字形的五层商业大楼。 尽管施工的起重机高悬在她的屋顶上面,混凝土墙在她的厨房窗外几英尺处拔地而起,运送砂石、水泥的车辆往返隆隆噪声不断,但梅斯菲尔德对拒绝卖掉老宅毫不后悔。她开大电视的音量,或是播放歌剧,声音大得在屋外都听得见。她说,“我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噪音对我来说没什么。他们的施工总有一天会结束。” 梅斯菲尔德读高中时就想参军服役。她在英国申请参军遭拒,因为军官们认为她未满18岁。但出于爱心,她留在英国照顾战争孤儿。返回美国后在巴拉德的市场大街华盛顿牙科诊所工作,并照顾年老的母亲。 在她人生的最后一年,她竟与负责围着自己老宅建商业大楼的施工监理结成了似不可能的友谊。起初,巴里·马丁主动开车送她去剪发,陪她去看病。之后,马丁要了解她家里有无食物,还跑去为她买食品,开方取药,帮她做饭。 2008年6月15日,身边没有任何亲人的梅斯菲尔德因胰腺癌在这所108年的老宅里与世长辞,享年86岁。她那辆蓝色的老旧汽车依旧停在这所老宅的前面,她收集的玻璃动物依旧摆放在老宅的窗台上面。 当年,梅斯菲尔德因拒售老宅与拒不搬迁而成为不屈的象征,赢得了世界各地支持者的敬重,她的老宅前曾云集了来自美国各地的新闻记者,他们试图让她打开前门接受采访。而今,她的去世又使得众多记者携带照相机、摄像机涌到了她家门前的这条大街上。 许多记得梅斯菲尔德的人声称,他们被她选择只是自愿住在自己蜗居里的精神和胆量所鼓舞。其他一些人则建议,在她住宅这块地方,可以改建成混凝土建筑当中的一座袖珍环保的小型纪念公园。 梅斯菲尔德临终前,将她的老宅遗赠给了五层商业大楼的施工监理巴里·马丁,以此感谢他在施工期间对她的陪伴和照顾中所表现出的友谊。她要马丁卖掉老宅,用这笔钱送他的孩子上大学。 巴拉德的一位紋身师以梅斯菲尔德的老宅为蓝本,设计了一幅紋身图案来纪念她,以示信奉“坚持对你是至关重要的东西”。据报道,迄今已有10人做了这个图案的刺青。 2009年5月26日,迪斯尼公司广告宣传员把五颜六色的气球系在梅斯菲尔德老宅的屋顶,作为动画片《飞屋环游记》的广告宣传。因为在《飞屋环游记》中,老年鳏夫的住宅同样被商业楼盘开发所包围,同梅斯菲尔德老太太的经历有些相似。 6月30日,梅斯菲尔德旧居的继承人巴里·马丁以31万美元的价格把老宅卖给了一间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格雷格·平内奥。 格雷格·平内奥打算将这所老宅用作管理房地产企业训练公司的办公室。.

新!!: 钉子户和伊迪丝·梅斯菲尔德 · 查看更多 »

強制拍賣

強制拍賣,又稱強制售賣,或簡稱強拍,全名是《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是香港特區政府於1999年香港立法會通過的一項公共政策,目的為改善高齡樓宇收購重建效率。根據《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任何人集齊同一地段90%或以上業權,並向土地審處信納基於現有樓宇的樓齡或其維修狀況,該地段理應重新發展,及多數份數擁有人已採取合理步驟以獲取該地段的所有不分割份數,才可獲土地審裁處發出強制售賣令。自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指明較低百分比)公告》於2010年4月1日生效後,以下三類樓宇,包括(一)50年或以上樓齡的樓宇,或(二)每戶佔業權10%以上的樓宇或(三)位於非工業地帶的30年樓齡或以上的工廈,其拍賣門檻由集齊90%或以上的業權,降至80%,聲稱可令「落釘」投機者成本倍增。.

新!!: 钉子户和強制拍賣 · 查看更多 »

强制拆迁

强制拆迁,简称强拆,是中国大陆的一种從2000年代開始到現在不斷发生,而且愈來愈嚴重的社会现象。這種現象,常指在拆迁过程中,拆方与被拆方未有接触或正在谈判的时候,拆方通過暴力方式先行将建筑拆卸(或改建)的行为。在中国大陆各个城市村镇,由于土地国有且不斷升值,在物权不清晰或在租赁有分歧的情况之下,经常以强拆方式“解决”。當中以河南省及浙江省問題最嚴重,經常有非法拆遷的新聞出現。在中國大陸,甚至有官員組織學生冒充特警參與非法拆遷的新聞出現。有人将这一时期的强制拆迁看作是英国圈地运动的中国版。.

新!!: 钉子户和强制拆迁 · 查看更多 »

徵收

徵收(又称土地征用权)係指政府為促進物品利用、增進公共利益,而興建各種設施,基於政府公權力之作用,依法定程序,取得特定私有物品,並給予當事者相當補償之行為。政府对土地及所属房屋的征收是民众最为关注的行为。然濫權不當徵收、超徵常引起民怨。.

新!!: 钉子户和徵收 · 查看更多 »

土地

土地可以指:.

新!!: 钉子户和土地 · 查看更多 »

圈地运动

在12到19世紀,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歐洲出現了所謂的圈地運動。由中世紀到18世紀,整個歐洲的農業體系十分相似。封建社會的農業體系通常使用敞田制。在每个庄园领主的土地上,都会安排一片“公有地”。这片地的所有者并非广大平民的或者国家的,而是有特定领主的。只是这些地不安排耕种,而该领主属下的平民有权在其上从事有限制的放牧、采柴、摘野果等活动。最早追溯到12世紀,在英國,少數“公有地”被圈起,成为一般民众不得使用的私有田。而這一運動在十五和十六世紀迅速展開。16世紀至17世紀,圈地行為被羅馬天主教會公開指責,反對圈地行為的法令也被頒佈。然而18世紀歐洲農業的機械化要求寬闊、集成的農田,之前的敞田制成為了瓶頸。之後一系列的國會法案,使英国圈地運動於1801年被合法化。 圈地的方式包括土地所有者买断農民的使用权的较为和平的方式,和通过立法强制终止非土地所有者对其使用的权利。其中强制的手段常常会造成冲突甚至叛乱。圈地是英国农业革命的前导。土地集中管理以及其他农业技术的革命造成农业产量大幅提高,大量失業人口湧入都市,并使工业革命成为可能。 在12到19世紀,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歐洲出現了的圈地運動。 由中世紀到18世紀,整個歐洲的農業體系十分相似。土地所有权集中于皇室,教会,领主。因当时土地贫瘠,又缺乏有效的积肥方法,所以封建社會的農業體系通常使用三田制,领主将耕地分成三个区(根据土地贫瘠肥沃也有分2区或4区)轮种,其中一个区休耕,以待麦秸腐化和以放养牲畜(放羊为主)恢复地力。领主、地区教会和各农户在三个区各有分成小块均匀散布的收获地,以达到各方肥瘠土地均摊。因领主对休耕地没有收获要求,在有利于恢复地力的前提下,也放任农户在其上进行有限的牧牛羊之类可加速麦秸转化积肥的副业。在此基础上又产生敞田制,各方在各区中散布的小块收获地分割过细仅具契约意义,实际耕作中没有界限,以村为单位农户联合耕种包括领主、教会的全部耕地,一同收割集中加工,再按地契分配,是为“敞田”。敞田是耕作方式,敞田制进一步规定了领主和农户的关系,领主提供农户的耕地和安全保障,农户有义务为领主和教会耕收,并义务进行一些其它基本劳务如堆积草料。自中世纪以来领主不得无法律许可驱赶农户或以外来劳力取代本地农户,农户也不得任意离开投奔其它富裕地区,如此持续了数百年。 15世纪,在英国,因大航海促进了进口小麦,出口羊毛、毛毡的国际化贸易。英国气候不宜,农作物产量有限,将土地用于牧羊的收益高于种植小麦等作物有时近一倍。大的土地所有者,皇室和领主开始废止与农户的地契,将大片土地圈围牧羊,是为“圈地”。土地主要所有权仍属皇室和领主,农户非失去土地,而是失去祖辈以来租种土地的契约,较大的土地所有权变更是皇室因与罗马教廷的矛盾,从天主教会手中没收夺取了大片土地,再将土地转售给出价较高的新兴资产阶级,土地开始在旧贵族阶级外私有化。因而遭到罗马天主教廷的“公开指责”。 对农户来说,失去传统的租种土地的契约,而皇室和领主在势必的经济转型中,并没有帮助农户找到新的生计,引起两者矛盾。实际运行中有领主付给农户一定补偿,也有皇室修改法律甚至动用军队,农户最终被迫迁离湧入都市寻求生计,其中大部分都经历了一段不乏残酷的阵痛,从当时的文学作品可见一斑。但当农户逐渐转型为工人,并在工业界获得新的稳定的工作,少数更成为资本家,推进了捕鲸(石油业前的动物油业),纺织等近代工业之后,反过来其财富超越仍以农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领主、骑士,又从旧贵族阶级手中收购土地甚至爵位,造成旧贵族阶级中领主、骑士阶层的没落。其中少数领主成功转型后与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新的爵士阶层。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的历史进步的过程中,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建贵族使用各种手段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是明摆着的阶级掠夺”。这种情况在英國、德國、法國、荷蘭、丹麥等国家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最为典型。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一种说法是在這段時期,羊毛製品的銷售量大幅增加,商人們為了增加羊毛的數量以满足市场,因此使用不同方法圈佔、合併耕地,而其中的方法包括了把公地私有化、強迫小農民售出土地等,以增大牧場面積。.

新!!: 钉子户和圈地运动 · 查看更多 »

凯洛诉新伦敦市案

凯洛诉新伦敦市案(Susette Kelo, et al.

新!!: 钉子户和凯洛诉新伦敦市案 · 查看更多 »

公共設施

#重定向 基础设施.

新!!: 钉子户和公共設施 · 查看更多 »

现代汉语词典

《現代漢語詞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部普通話詞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寫,其編輯主任為呂叔湘與丁聲樹,商務印書館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亦出版了第4版的汉英双语版),在中國大陸語言界具有權威地位。 詞典的重點放在現代常用的漢語詞語,也會為字作解釋。編寫過程中會加入新的詞彙並且把不常用的詞彙淘汰。 《新華字典》是該編輯室參與修訂的另一部著名辭書,在中國大陸語言界分屬「字」與「詞」的權威。.

新!!: 钉子户和现代汉语词典 · 查看更多 »

维权律师

维权律师(Rights-Defense Lawyers)指一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陸)以行政及法律訴訟來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之公共利益、憲法及公民權利的法律职业者、法律學者、或法律行動者(包括有法学教育訓練但未取得中国律师资格者)。在中国大陆改革開放的背景之下,雖然律師的數量有大幅成長,但维权律师佔中国律師的比例相當少。维权律师面臨許多在個人、經濟及职业的風險。维权律师中的赤腳律師還進行法律的平民教育。 部分維權律師採取務實的訴訟態度,不參與官方色彩的案件、不問政治;而也有維權律師群体採較激进的法律改革及政治體制改革立場,不乏知名民主人士,而部分因而被刁難。這些维权律师中亦有专门维护當事人人权的律师,在中國大陆被称为「人权律师」。.

新!!: 钉子户和维权律师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钉子户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地產業

香港的房地產業已有悠久的歷史,1841年英國佔領香港後拍賣土地,逐步形成和確立香港的地權制度和土地批租制度。 1950年代末期到1980年抵壘政策結束前,因政局動盪,大批中國大陸人口移入,香港人口急速膨脹,居住成為當時社會經濟中一個嚴重問題。因此香港政府出於人道理由與社會安定,於1950年成立之香港模範屋宇會提供土地。1954年開始大量興建徙置區。在1960年代,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推出廉租屋邨。1970年代初,大批地產公司紛紛藉此牛市時機掛牌上市籌集大量資金發展業務。此時持香港工商持續增長,成為現戰後以來空前的繁榮。隨著需求上漲,發展規模漸大,經營房地產所需資金也日見龐大,一些小型地產公司在此時逐漸被淘汰,實力雄厚的地產商逐漸壟斷市場。此時地產業也成了香港經濟的重要的支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地產市道受到重創,大量業主變成負資產,2002年11月,特區政府為了挽救樓市,減少土地供應和政府退出房地產市場等的方法,直到2010年,樓市幾乎回到1997年金融風暴前夕的水平。.

新!!: 钉子户和香港地產業 · 查看更多 »

麻雀行动

麻雀行动是由中国大陆的一些在強迫拆迁过程中遭受不公待遇的公民在国外组织的一个维权集体。也叫做“麻雀护巢行动”,组织者為杨建利。其關注的事件包括因上海世博会被强制拆迁的民眾。.

新!!: 钉子户和麻雀行动 · 查看更多 »

重庆杨家坪拆迁事件

重庆杨家坪拆迁事件是一件发生在中国重庆市关于土地强制徵用的拆迁事件。开发商为迫使一不肯搬迁的住户最终迁离,在住户宅房周围开挖基坑,使之成为了高于地面十餘米,像口大釘子的“孤岛”。但自2007年2月26日以来,一组以“史上最牛钉子户”为题描绘该住户境遇的图帖在中国大陆各大网络论坛传播,引起大陆网民與中外新闻媒体关注,網民甚至以論壇或個人主頁和博客形式現場報道,在中國大陆甚為罕見。 同时由于此案涉及到同一個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刚通过的物权法中对于私有合法财产的平等保护,以及对“公共利益”边界的界定和解释等问题,引来众多法律界专家学者的讨论,也得到不少民众和中外新闻媒体的注目與對該拆遷戶之同情;事件經過3月下旬的僵局後,至4月2日下午左右以業主接受易地實物安置解決並在當晚移平“孤岛”建築,結束事件。.

新!!: 钉子户和重庆杨家坪拆迁事件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

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簡稱臺南鐵路地下化)為一屬於臺灣新十大建設中臺鐵捷運化的鐵路改建計畫,也是中華民國政府繼臺北鐵路地下化專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劃後所執行的第三座鐵路地下化系統,經費新臺幣293.6億元,預定於2024年6月完工,但由於計畫引起部分拆遷戶反對,此計畫延宕至2017年3月15日正式動工,目前施工中。 本案計畫從臺南市永康區中華路路橋南方約400公尺(大橋車站南方)至生產路南方約1.4公里、全長為7.55公里的鐵路改為地下化,其中隧道長度為6.61公里,引道長度則為0.94公里,並保留臺南車站古蹟本體、建造二島式月台及四股道之新站、增設南臺南及林森兩座通勤車站。此外,臺南市交通局亦規劃「臺南鐵路立體化延伸至善化地區可行性研究」,北自善化車站北側0.5公里,南至大橋車站以南約0.3公里,長度約16.6公里,包括5個車站、11處路橋、1處車行地下道,10處平交道,2015年3月提報交通部。.

新!!: 钉子户和臺南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 · 查看更多 »

桃園航空城

桃園航空城(英語譯名:Taoyuan Aerotropolis),乃位於臺灣桃園市的桃園國際機場--邊之龐大腹地的大型綜合產業園區建設規劃案,也是自由經濟示範區計畫的一環。該案係因應未來串聯歐洲、中東、兩岸及亞太的物流與客運等潛在龐大需求;針對於豐富機場綜合服務機能,進而提高臺灣全球競爭力的一項大型知識經濟建設計劃。此一計劃初由桃園縣(今桃園市)政府與中華民國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推動,於相關法案通過後,開放予國際專案競標,以分析機場園區的相關產業及交通發展政策、航空運量預測、機場園區使用配置、外圍土地使用及園區周邊聯外系統構想等要項。由於此項建設計劃預期須龐大人力和資金挹注,故綱要務求周延而規劃品質合乎未來需求。民航局預定2009年4月底完成委託規劃案的招標,6月開始辦理規劃作業,8月提送期中報告初稿,12月提送期末報告初稿,2010年1月底前完成成果報告,預定2010年6月底由行政院核定。「擬定桃園航空城特定區計畫」已於2014年7月29日經內政部都委會審定通過,於2015年開始區段徵收工作、基礎建設工程,2016年進行土地徵收意願徵詢,2017年產業專用區可先供規劃使用,全案預計2023年完成。.

新!!: 钉子户和桃園航空城 · 查看更多 »

成田机场问题

成田机场问题是日本一个关于成田国际机场兴建时发生的社会问题,主要原因是机场用地内的部分住户拒绝搬迁,这些住户也被中国部分媒体(如华西都市报)称为“日本最牛钉子户”。.

新!!: 钉子户和成田机场问题 · 查看更多 »

房地产

房地产是指覆盖土地并永久附着于土地的一类实物,比如建筑物。房地产一般也被称为不动产(real property,也写作realty),与之相对应的是私产,即动产(personal property,也被称作chattel或者personalty)。在技术层面上,一些人试图将房地产与土地和设备等其他不动产相分离,同时将房地产所有权与房地产本身相分离。在不动产(immovable property)归于民法权限下的同时,普通法中使用的是房地产(real estate)和不动产(real property)来这类权利。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 、建筑物、房地合一的。在房地产拍卖中,其拍卖标的也可以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土地(或土地使用权),建筑物和房地合一状态下的物质实体及其权益,随着个人财产所有权的发展,房地产已经成为商业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购买房地产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

新!!: 钉子户和房地产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頂心杉釘子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