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鄧忍光

指数 鄧忍光

鄧忍光(Roy Tang Yun-kwong, 蘋果日報,2011年9月9日),香港政府官員,現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常任秘書長。.

21 关系: 常任秘書長張琼瑤張雲正國務院公務員事務局公民黨勞工及福利局環境局環境保護署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牛津大学運輸局香港大學香港電台香港海關黃華麒英屬香港梁家榮毛孟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政務主任

常任秘書長

#重定向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常任秘書長.

新!!: 鄧忍光和常任秘書長 · 查看更多 »

張琼瑤

張琼瑤(Chang King-yiu,),現任香港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

新!!: 鄧忍光和張琼瑤 · 查看更多 »

張雲正

張雲正(英文:Clement Cheung Wan-ching,),前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局長。.

新!!: 鄧忍光和張雲正 · 查看更多 »

國務院

国务院是對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的稱呼之一,可以指:.

新!!: 鄧忍光和國務院 · 查看更多 »

公務員事務局

公務員事務局(Civil Service Bureau,CS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公務員事務。現任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為羅智光。.

新!!: 鄧忍光和公務員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公民黨可指:.

新!!: 鄧忍光和公民黨 · 查看更多 »

勞工及福利局

勞工及福利局(簡稱勞福局;英語:Labour and Welfare Bureau,LW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責扶貧、勞工、人力及福利政策。於2007年7月1日成立,現任局長為羅致光。.

新!!: 鄧忍光和勞工及福利局 · 查看更多 »

環境局

境局(英文:Environment Bureau,縮寫:EN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決策局,是由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分拆出來的;於2007年7月1日成立,負責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及能源等相關的政策。.

新!!: 鄧忍光和環境局 · 查看更多 »

環境保護署

境保護署可以指:.

新!!: 鄧忍光和環境保護署 · 查看更多 »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境運輸及工務局(簡稱環運局;英語: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Works Bureau,ETWB)曾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及公共工程的事務。該部門成立於2002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日起分拆。此局已經重組,各統籌範疇已分配到新的環境局、運輸及房屋局和發展局。當時該局的唯一局長為廖秀冬博士。.

新!!: 鄧忍光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学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非正式:Oxford University,或:Oxford;勳銜簡稱:Oxon)位於英格蘭牛津市。是一所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它是英語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也是世上現存第二古老持續辦學的高等教育機構。雖然大學的實際創立日期難以考證,但授課紀錄最晚可上溯到1096年。 牛津大學的師生人數自1167年亨利二世禁止英國學生前往巴黎大學就學後就開始迅速上升。1209年,牛津師生與鎮民的衝突使一些牛津學者另闢蹊徑,他們遷離至東北方的劍橋鎮並成立後來的劍橋大學。這兩所古老的大學在辦學模式、管理架構等各方面都非常相似,兩校同時展開相當悠久的競爭歲月,故常被合稱為「牛劍」。 牛津大學由38所獨立書院及4所學術學院組成。 各個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大學。它們有自己的管理架構、收生以及學生活動安排;而學術學院則負責安排教職員講課及指導研究項目,另負責編制課程及給予學術指引。牛津大學並沒有獨立於城鎮的主校區,大樓和設施散見整個牛津鎮。 大學的本科教育包括書院的每週輔導課程,以及由學術學院提供的學科課程。上課地點除了書院外,還包括由校方提供的講堂、課室及實驗室。牛津大學同時為兩個著名獎學金計劃的舉辦地:一為於2001年設立的克拉倫登獎學金;另一為羅德獎學金。牛津同時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大學出版社,及全英最大型的大學圖書館系統。牛津大學培養眾多社會名人,當中包括26位英國首相、29位諾貝爾獎得主(只計算學生;連教職員計算則達69位)、6位图灵奖得主及多國領袖與政治要員。。牛津大学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文學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新!!: 鄧忍光和牛津大学 · 查看更多 »

運輸局

運輸局()曾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管運輸政策的部門。前身是香港回歸前的為布政司署運輸科。2002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運輸局合併至環境運輸及工務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再度重組後,被劃入新成立的運輸及房屋局。.

新!!: 鄧忍光和運輸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簡稱港大(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縮寫:HKU),是香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大學本部位於香港島的薄扶林。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並於1912年3月11日正式辦學,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成立之初,更是大英帝國在東亞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香港大學創立於殖民地時期的香港,其溯源是1887年成立的華人西醫書院,該校後來併入香港大學並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與文學院及工程學院一同被認為是香港大學的創校學院。香港大學在日佔時期遭受嚴重破壞,太平洋戰爭結束後,香港大學於1948年恢復運作,其後多所學院及學術部門相繼成立。港大創校以來一直採用英文教學,香港大學現在共有十所學術學院,香港大學作為跨學術領域的綜合大學,其以法律學、政治學、教育學、工程學、會計學、生命科學及醫學見長。港大醫學院是全球第一個成功鑑定及上報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病原體)的研究單位。香港大學自創校以來一直為香港社會培養出各界的著名人士,香港大學的排名在香港高等院校中長期名列前茅,亦曾持續位於《QS》及《泰晤士》綜合排名的亞洲三甲之列。港大牙醫學院於2016年及2017年全球排名第一,而港大教育學院於2017年為亞洲第一。.

新!!: 鄧忍光和香港大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鄧忍光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海關

香港海關(Customs and Excise Department,縮寫作 C&E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隊之一,負責海關、緝毒、保障知識產權及稅收、保障消費者權益及貿易管制等。現任海關關長為鄧以海,領導近6000名人員,其中包括9名首長級人員、4843名海關部隊紀律人員、476名貿易管制主任職系人員,以及639名一般及共通職系人員。.

新!!: 鄧忍光和香港海關 · 查看更多 »

黃華麒

黃華麒(英文名:Franklin Wong,),前任香港廣播處長,前香港無綫電視實況劇製作總監。.

新!!: 鄧忍光和黃華麒 · 查看更多 »

英屬香港

英屬香港(British Hong Kong)是指於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由大英帝國統治香港的時期,該時期又稱為英殖時期、英治香港時期或者港英時代(British Administration)。英屬香港政府簡稱為香港政府,但因為與香港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一樣,香港傳媒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殖民地政府或港英政府等,以區別兩者。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屬香港時期曾在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被中斷,當時香港在二戰的局勢下被大日本帝國佔領,進入香港日佔時期,總計香港被英國統治近153年。.

新!!: 鄧忍光和英屬香港 · 查看更多 »

梁家榮

梁家榮(),現任香港特區政府廣播處長,曾任亞視新聞高級副總裁、無綫新聞經理與記者。.

新!!: 鄧忍光和梁家榮 · 查看更多 »

毛孟靜

毛孟靜(Claudia Mo Man-ching;),人稱「毛姨姨」、「阿毛」、「毛婆」,出生於香港,祖籍浙江寧波,香港資深自由傳媒工作者,泛民主派政治人物,現任香港九龍西選區立法會議員,前公民黨成員,現香港本土副主席、議會陣線副主席。2012年,她代表公民黨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九龍西地區直選,成功當選。 她認同溫和本土主義,任內與范國威倡議政府取回單程證審批權,紓緩新移民大幅增加所帶來的負擔,避免香港被「大陸化」、一國兩制被破壞,強調務實本土路線,捍衛香港本土權益。後於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在同一選區競逐連任,以選區內得票數第四位(32323票)成功連任。她認同香港人應有自決權,但不支持港獨,以及武力方式應對中港矛盾,因此她與本土派組織已有明顯區別。 2016年11月14日,因公民黨在本土、拉布等問題上均與她有分歧,而正式退出公民黨,並以香港本土成員的身份擔任立法會議員。.

新!!: 鄧忍光和毛孟靜 · 查看更多 »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Constitutional and Mainland Affairs Bureau,缩写:CMAB),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決策局之一,於2007年7月1日成立,負責統籌及促進香港與中國內地更密切的聯繫和合作、不同的地區性合作項目。特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香港駐廣東、駐上海和駐成都經濟貿易辦事處的運作,及負責確保香港特區的對外事務是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處理,並符合特區的利益;統籌台港事務。政制事務方面,負責推動社會就有關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均由這個部門負責統籌。現任局長為聶德權。.

新!!: 鄧忍光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 · 查看更多 »

政務主任

政務主任(英文:Administrative Officer,簡稱AO)是專業的管理通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擔當重要角色。他們會定期被派往各決策局和部門擔任不同職位,制定政府政策,被視為是晉身高級公務員的踏腳石。 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許仕仁、林瑞麟及多名前任與現任局長都曾任職政務主任。而大部分現任高層首長級公務員(常任秘書長、署長等)都是來自政務職系。.

新!!: 鄧忍光和政務主任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