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都督府 (西班牙)

指数 都督府 (西班牙)

都督府(Capitanía general)是西屬美洲和西屬東印度中的軍事與行政區劃,由總督轄區(Virreinato)管轄,最初設立的目的是為了抵抗外國勢力和印地安人的進攻。都督府的統領者為都督(Capitán General),都督府與最初賜與征服者的土地不同。在收復失地運動期間,都督(Capitanía general)和其他相近的詞,是用來指那些被授予在新的軍佔地管理的官員們。都督府可能底下只轄有一省(Provincia),也可能管轄好幾個省。都督府按其與王國之間的獨立性和距離不同,有些直屬於馬德里的西班牙君主和印度議會,使得都督在權力上實質與總督轄區無異。這種編制在征服美洲後帶到了美洲,且經常在連帶世襲統治權一起由君主授與給先遣總督(Adelantadl)。這成了一種被〈新法〉認可的慣例,但最後西班牙君主廢止了所有其在海外殖民地授與的世襲統治權。 都督府一開始只設立在西班牙君主認定有必要的地方,並指派了幾名任期皆不長的州長進行管理。後來的都督府由都督管理,都督是史家對這個職位最普遍的稱呼。然而在習慣上,都督有兩個職責,一是軍事方面,因此都督被授權指揮當地軍隊(都督的職責),另一個是民事方面,如果其轄區的首府內有審問院,也必須擔任審問院的主席。都督的實際權力隨著年代和地區有所不同,不過必須依創建都督府的法令來決定。都督府的創立比總督轄區來得早,但是在16世紀中總督轄區建立後,都督府便併入總督轄區的編制底下。 瓜地馬拉、智利和委內瑞拉這些都督府,後期為了行政方便,而與總督轄區分離。雖然名義上仍受到總督的管轄,但是法律授權這些都督特殊的軍權。此外由於這些都督府距離總督轄區的首府過於遙遠,因此這些都督府被准許與位於馬德里的君主和印度議會直接通信。讓這些都督府實質上獨立於總督。都督府在波旁改革中進行了不少變革。西班牙王位繼承戰期間,都督府的編制在1713年首次被引入西班牙本土。七年戰爭戰敗後,波旁君主在美洲許多區域設立新的都督府。而在這些新的都督府中不只設立都督一職,也設了代官(Intendente),來負責民事和軍事支出。.

8 关系: 七年战争征服者皇家審問院西屬東印度群島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西班牙美洲殖民地波旁改革收復失地運動

七年战争

七年戰爭發生在1754年至1763年,而其主要衝突則集中於1756年-1763年。當時世界上的主要強國均參與這場戰爭,其影響覆蓋歐洲、北美、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及菲律賓。在有些國家的歷史中,這場戰爭依照其所在區域發生的戰鬥,被賦予不同的名字: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在加拿大法語區以“征服之戰”名稱為人所知。而在加拿大英語區則被叫做“七年戰爭”(發生於北美,1756年-1763年);“波美拉尼亞戰爭”(普魯士與瑞典之間,1757年-1762年);“第三次卡那提克戰爭”(發生於印度次大陸,1757年-1763年);以及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普魯士與奧地利之間,1758年-1763年)。 七年戰爭由歐洲列強之間的對抗所驅動。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在貿易與殖民地上相互競爭。日益崛起的普魯士,正同時與奧地利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體系內外爭奪霸權。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之後不久,列強間進行“夥伴交換”("Switched Partner"):普魯士與英國建立聯盟,同時互為傳統對手的法國和奧地利締結同盟關係。英普同盟日後陸續有德意志小邦(特別是漢諾威)以及葡萄牙參與,而法奧同盟則包括瑞典、薩克森以及後來加入的西班牙。俄羅斯帝國起初與奧地利同盟;但俄羅斯帝國在1762年沙皇彼得三世即位後改變立場,並同瑞典一樣與普魯士單獨締結和約。 1763年法國、西班牙與英國簽訂的《巴黎和約》,以及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的《》,共同標誌著七年戰爭的結束。這次戰爭,在歐洲以攻城戰、對城鎮的縱火、以及造成慘重損失的野戰而著稱。戰爭總共造成約九十萬至一百四十萬人死亡。 英國在七年戰爭中取得巨大的成功,獲得絕大部分位於加拿大新法蘭西、西屬佛羅里達、一些位於加勒比島嶼、塞內加爾殖民地,以及在印度次大陸上對法國貿易戰的絕對優勢。北美原住民部落被排除在和約之外,並在隨後進行的庞蒂亞克戰爭 (Pontiac's War) 之後再也無力恢復過去的地位。在歐洲,戰爭起初在普魯士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好運和成功的策略幫助腓特烈大帝成功地恢復普魯士的國家地位,並且在戰後保持「戰前的狀態」(status quo ante bellum)。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的參戰,並沒有幫助這些國家取得曾經的列強地位。法國被剝奪大量的殖民地,並背負沉重的戰爭債務。西班牙雖然失去佛羅里達,但是得到法屬路易斯安那,並恢復在戰爭期間被英國夺去的对古巴和菲律賓的控制。.

新!!: 都督府 (西班牙)和七年战争 · 查看更多 »

征服者

征服者(西班牙語:Conquistador)指的是15世紀至17世紀間,到達並征服美洲新大陸及亞洲太平洋等地區的西班牙与葡萄牙軍人、探險家。自1492年航海家克里斯多福·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來,這些征服者便在美洲、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建立殖民統治。.

新!!: 都督府 (西班牙)和征服者 · 查看更多 »

皇家審問院

皇家審問院(Real Audiencia;Reial Audiència、Audiència Reial,或Audiència),或簡稱審問院(Audiencia)為西班牙與其帝國的上訴法院。在近現代的西班牙也附加指派了欽定大臣(chancillería或cancillería;cancelleria)Elliot,《Imperial Spain》,86頁。每個審問院都有數名聽訴官(Oidor)。.

新!!: 都督府 (西班牙)和皇家審問院 · 查看更多 »

西屬東印度群島

西屬東印度群島(Indias Orientales Españolas),是西班牙位於亞太地區、統治時間長達三個世紀的殖民地。其範圍包括菲律賓群島、馬里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摩鹿加群島的一部分;也曾一度短暫的包含台灣北部。 在1898年的美西戰爭後,絕大多數的島與均為美國所佔;其餘的領地則依1899年的德西條約售給德國。 在統治此地期間,西班牙國王通常身兼「東與西印度群島國王」的頭銜(Rey de las Indias orientales y occidentales)。.

新!!: 都督府 (西班牙)和西屬東印度群島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年 - 1714年)是因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絕嗣,法兰西王國的波旁王室與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為爭奪西班牙帝國王位,從而引發的一場歐洲大部份君主制國家參與的大戰。.

新!!: 都督府 (西班牙)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

西班牙美洲殖民地(西属美洲)是指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西班牙在美洲拥有的殖民地的统称。从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开始的三个世纪里,西班牙在美洲大陆和加勒比海地区就不断地进行着征服和殖民,先后占领了大部分加勒比海岛屿(西印度群岛)、墨西哥、南美大部分地區、中美洲地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直达阿拉斯加)和北美中部内陆。在19世纪初期,西属美洲陆续爆发了独立运动,西班牙因此丢失了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1898年西班牙在美西战争中的失利,更使其丢失了加勒比海上的古巴和波多黎各等地,并最终结束了在美洲的殖民统治。那些由原西班牙殖民地转化而成的新国家基本上都继承了西班牙的语言和宗教,并成为了现在拉丁美洲的一部分(拉美还包括有巴西等原葡属地区)。.

新!!: 都督府 (西班牙)和西班牙美洲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波旁改革

波旁改革(Reformas Borbónicas)是18世紀西班牙波旁王朝數位君王進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變法。相對於哈布斯堡王朝時期複雜的政府體系,加強了王權對各官員的明確權威。 改革導致行政結構和人事組成大幅度重建。改革原本打算刺激手工業和技術發展,幫助西班牙走向現代化。在西屬美洲,進行改革是希望讓行政體系加強效率,促進美洲的經濟、貿易和財政發展。王室著手改革,希望可以為西班牙帶來正面影響。此外,改革的目的也有意限制克里奧人的權力,讓西班牙在殖民地的地位有更多的權威。 改革造成了行政體系的混亂,使美洲當地菁英(克里奧人)與西班牙本土漸行漸遠,最終導致西屬美洲的獨立。.

新!!: 都督府 (西班牙)和波旁改革 · 查看更多 »

收復失地運動

收复失地运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Reconquista),亦稱為復國運動、復地運動,是718至1492年間,位於西歐伊比利亚半岛北部的基督教各國逐渐战胜南部穆斯林摩尔人政权的運動。史學家以718年,倭馬亞阿拉伯征服西哥特王國,以及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建國為收复失地运动的開端,以1492年西班牙攻陷格拉纳达為終。这个事件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名称「Reconquista」一詞有「重新征服」的意思。.

新!!: 都督府 (西班牙)和收復失地運動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