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造山古墳

指数 造山古墳

造山古墳()是位於日本岡山縣岡山市北區新庄下的一座,為岡山縣最大、日本全國第4大的古墳,建於古墳時代中期(5世紀前半),是日本能夠自由進出墳丘的古墳中規模最大的。.

27 关系: 城池古墳吉備國堺市大仙陵古墳大和王权大阪府宫内厅岡山大學岡山市岡山縣上石津御陵古墳中國征伐丰臣秀吉作山古墳北區 (岡山市)圓墳凝灰岩短甲石棺總社市羽曳野市音讀陪葬墓毛利氏治天下大王方墳

城池

城池,源于古代中国,是中國、韓國等東亞國家古代的軍事防禦建築,后来也成为了古代城市的代名词。《礼记·礼运》记载:“城郭沟池以为固。”因此,城池包括了城墙和护城河,其中“城”指的是城墙及城墙上的门楼、角楼等,“池”指的是护城河。為保護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築城是東亞國家的傳統;與歐洲國家比較起來,東亞的城郭規模一般較大。.

新!!: 造山古墳和城池 · 查看更多 »

古墳

古墳指的是日本在公元3世紀初期到公元7世紀初期建成的巨石墓或墳丘墓。日本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名叫古墳時代,就是以該時代的代表性建築古墳而命名的。古墳是日本獨特的建築。現存的古墳時代不少古墳從空中鳥瞰都是鎖孔型的墳丘建築,這種古墳建築被稱為前方後圓墳。.

新!!: 造山古墳和古墳 · 查看更多 »

吉備國

吉備國是日本在設置令制國以前存在的一個國,別名吉備道、備州。其地域為今岡山縣全境、廣島縣東部、香川縣島嶼部分以及兵庫縣西部(佐用郡、赤穗市一部分等地)。 吉備國曾與筑紫國、出雲國、大和王權、越國、毛野國等國同時並立,為當時日本較為強大的地方勢力政權,後來服屬於大和王權統治。 古代的吉備國擁有足以同大和王權、出雲國相抗衡的勢力,且擁有巨大的古墳文化。同時,吉備國掌握了優秀的制鐵技術,這成為了該國強盛的原動力。 吉備國的首領為吉備氏,其祖先吉備津彥為孝靈天皇第三子。吉備國曾試圖征服出雲國,但遭到出雲國的抵抗而失敗。此後,吉備國同大和王權結盟以對抗出雲國,並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貢獻。 後來,由於吉備國的勢力太大,威脅到了大和王權的統治。463年,吉備田狹聯合新羅,反對大和王權的統治,但被雄略天皇鎮壓,史稱吉備氏之亂。雄略天皇死後,吉備氏又支持擁有吉備氏血統的星川稚宮皇子爭奪皇位,為清寧天皇所敗。 7世紀末,日本從中國引入律令制後,吉備國於689年(持統天皇三年)被劃分為備前、備中、備後三個令制國。後來在713年,又從備前國劃出六個郡,設置美作國。.

新!!: 造山古墳和吉備國 · 查看更多 »

堺市

堺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中部的都市,現為政令指定都市,為大阪府轄下人口及面積都排在第二的行政區劃,次於大阪市。轄區位於近畿平原南部,大和川下游左岸區域,西臨大阪灣,北部為大阪市,也因為緊鄰大阪市,其白天人口低於居住人口,因此也被視為大阪市的衛星城市。 轄區西部為平原,沿著海岸線自古即有多條道路及鐵路通過,包括、熊野街道、南海本線等多條重要路線,也因此是較早形成市區的地方;沿海區域則為。中部及東部為丘陵地形,現主要為住宅區。.

新!!: 造山古墳和堺市 · 查看更多 »

大仙陵古墳

大仙陵古墳(),又稱大山古墳(),是一座位於大阪府堺市堺區大仙町的古墳。形狀為。是構成百舌鳥古墳群的其中之一。是日本全國規模最大的古墳。與胡夫金字塔及秦始皇陵並稱「世界三大墳墓」「世界三大墳墓」: 堺市文化観光局世界文化遺産推進室2012年12月19日。 從古至今,並不知曉墓主實際的身份,宮内廳比附為第16代仁德天皇的陵墓,因此也被稱為「百舌鳥耳原中陵」、「仁德天皇陵」或「仁德陵古墳」。。 大仙陵古墳的面積是世上已知的古墳墓中最大的,其最大長度達486米,是胡夫金字塔長度的两倍。白井久美子「 」千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研究プロジェクト報告書276『型式論の実践的研究II』柳澤 清一 編、p.126.2014年.

新!!: 造山古墳和大仙陵古墳 · 查看更多 »

大和王权

大和王权(或称倭王权)是4世纪至7世纪,以大和地区为中心,君临日本各地豪族联合之上的王权。又名倭国、大倭国。年代为4~7世纪。晚于邪马台国,大化革新后天皇执政,大和时期结束。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关于它的建立问题,由于邪马台国与大和王权继承上的关系,故在看法上大相徑庭。 大和王权指的是,从4世纪开始在奈良地方(大和地區)兴起的政权。但这一词并不意味着日本的起源,在日本历史有争议。在奈良王权兴起的同时,日本列岛还大概存在数个乃至十数个权力中心。这是日本学术界所重视的问题。早期的ヤマト王権,并不一定是指大和王权。 大和国家形成初期,倭王名为大王。也倭为首,畿内豪族葛城臣、平群臣、苏我臣、大伴连、物部连等联合组成统治机构,臣、连等豪族分掌国家的祭祀、军事、外交、财政等,在朝廷内又较大的权利,倭王的绝对统治权尚未确立。 地方设国(以国造为长)、县(以县主为长)、村(以稻置和村主为长),国和县中有公、直、首等姓的地方豪族,但地位比臣、连等中央豪族低下。豪族的同族集团叫做氏,有臣、连、君、直、造、首等姓,表明该氏的统治地位和职务。 但无论如何,在2世纪到3世纪,各部族从分立状态向联合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倭王权已成为各部族的中心。倭王权为了确立联合盟主的地位,重视对外关系,向东晋和南朝宋朝贡,并竭力与朝鲜半岛上的国家(百济、任那)保持密切关系,垄断渡来人传入的各种技术。并于5世纪后半期,势力压倒畿内和地方上的各豪族。 在内乱过程中,彥太尊于6世纪初取得大君地位,是為继体天皇。倭王权克服了6世纪前半期的继体、钦明朝的内乱,平定了筑紫君磐井的叛乱,从而确立氏姓制和部民制,脱离部族联合代表者的地位而建立强大的王权。后来大王上升为具有宗教权威的天皇,在天皇之下形成官司制,从而开辟了走向律令国家的道路。.

新!!: 造山古墳和大和王权 · 查看更多 »

大阪府

大阪府()是日本近畿地方的都道府县之一,府厅位于大阪市。.

新!!: 造山古墳和大阪府 · 查看更多 »

宫内厅

宮內廳(、Imperial Household Agency)是日本政府中掌管天皇、皇室及皇宮事務的機構,其前身為「宮內省」與「宮內府」。 宮內廳除了負責與皇室有關的國家事務外,還有協助天皇接見外國使節與舉行儀式相關事務;保管御璽、國璽也是宮內廳的職責。 宮內廳過去是舊總理府的外局,但現在非內閣府的外局(內閣府設置法第49條),而是內閣府下的獨立機關(內閣府設置法48條)。官報上會列在內閣府的「外局」第一位。.

新!!: 造山古墳和宫内厅 · 查看更多 »

岡山大學

岡山大學(日語:おかやまだいがく,英語:Okayama University),是一所位於岡山縣岡山市北區的日本國立大學,前身可追溯至1870年的「醫學館」,1949年統合6所舊制學校正式創校,簡稱岡大。.

新!!: 造山古墳和岡山大學 · 查看更多 »

岡山市

岡山市()是位於日本岡山縣南部的城市,也是岡山縣的縣廳所在地。岡山市是日本著名的桃太郎傳說的故事舞台,亦是眾多高級水果的產地。岡山自江戶時代是岡山藩池田氏的城下町,市中心有日本三名園之一的後樂園以及岡山城等景點。岡山市自古就是一座學術城市。自明治至昭和的戰前時期,岡山市擁有中國・四國地方唯一以數字冠名的舊制高等學校,以及中國・四國地方首個大學等學校。現在岡山市中心仍有眾多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岡山市還是中國地方及四國地方的節點。1980年代之後,隨著瀨戶大橋的通車使得中國地方、四國實現鐵路直通。加上山陽自動車道的通車,岡山市的交通大幅改善。現已和附近其他都市圈共同發展為。 岡山市在2005年之後和附近4町進行市町村合併,人口超過70萬人,並在2009年4月1日成為政令指定都市。現在岡山市下設有四個区(北区、中区、南区、東区)。.

新!!: 造山古墳和岡山市 · 查看更多 »

岡山縣

冈山县()位於日本中国地方,首府冈山市。面向瀨戶內海。瀨戶內海有大小共計約90個島。與廣島縣東部位置備後地方和香川縣島嶼部合成古代的「吉備國」。 冈山县濑户内海岛屿总面积44.42km²,总人口1,920,654人。 1989年時由於降雨量不足1mm的日數為日本第1位而得到『晴れの国』(晴天之國)之名。.

新!!: 造山古墳和岡山縣 · 查看更多 »

上石津御陵古墳

上石津御陵墳(),又稱石津丘古墳或百舌鳥陵山古墳,是位於日本大阪府堺市西區石津丘的一座,隸屬於百舌鳥古墳群,雖然實際上入葬者不明,但是古墳被宮內廳指定為第17代履中天皇的陵墓,稱為百舌鳥耳原南陵。在日本全國的古墳中,規模上僅次於同市堺區的大仙陵古墳、同縣羽曳野市的,為日本第三大。.

新!!: 造山古墳和上石津御陵古墳 · 查看更多 »

中國征伐

中國征伐(ちゅうごくせいばつ)是日本战国时代,羽柴秀吉受織田信長之命,进攻毛利輝元勢力范围下的中國地方的战争。日语里亦称之为「毛利攻め」「中国攻め」。戰爭开始于天正5年(1577年),结束于天正10年6月(1582年7月),前後持续長達6年。战争的转机出现在天正10年2日(1582年6月21日),由于織田信長因本能寺之變橫死,羽柴秀吉军不得不偃旗息鼓;天正10年6月4日(1582年6月23日),双方締結和约。 文中括号里面的日期是公曆,括号前的日期是农曆(宣明曆)。.

新!!: 造山古墳和中國征伐 · 查看更多 »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新!!: 造山古墳和丰臣秀吉 · 查看更多 »

作山古墳

作山古墳()是位於日本岡山縣總社市三須的一座,為日本國史跡,是岡山縣第二大、日本全國第十大的古墳。.

新!!: 造山古墳和作山古墳 · 查看更多 »

北區 (岡山市)

北區()是日本岡山縣岡山市的4個區之一。位於岡山市的西北部,面積451km²,無論面積還是人口都是4個區中最大的。 北區佔了全岡山市的一半已上,也是全日本政令指定都市的行政區中面積第四大的(次於靜岡市葵區 1,073km²、濱松市天龍區 944km²、札幌市南區 657km²),31萬的人口同時也是第三多的行政區(次於橫濱市港北區 32.9萬人、橫濱市青葉區 30.4萬人)。 轄區北部位於山區之間,南部為丘陵和平原,東南部為自江戶時代開始發展的岡山藩池田氏的城下町。北區現為岡山市的市中心,岡山縣廳、岡山市政府及岡山縣的交通樞紐岡山車站皆位於此區。.

新!!: 造山古墳和北區 (岡山市) · 查看更多 »

圓墳

圓墳()是日本古墳的一種建築模式,特徵為其圓形,以整個古墳時代來說,其數量乃所有古墳形態中最多的。過去,宮內廳指定為平城天皇陵的被認為是日本最大的圓墳,但是後來經過調查後發現原來是,而目前日本最大的圓墳則是埼玉縣行田市的,直徑約100米大塚、小林 1982,第355和357頁。.

新!!: 造山古墳和圓墳 · 查看更多 »

凝灰岩

凝灰岩是一種火山碎屑岩,其组成的火山碎屑物質有50%以上的顆粒直徑小於2毫米的火山塵和火山灰壓實固結而成,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鬆多孔,粗糙,有層理,颜色多樣,有黑色、紫色、红色、白色、淡绿色等,根據其含有的火山碎屑成分,可以分為:.

新!!: 造山古墳和凝灰岩 · 查看更多 »

短甲

短甲(たんこう)是日本第一种盔甲,使用於弥生时代至古墳時代,比较短。材料有皮,木,或铁。 Category:盔甲 Category:和服.

新!!: 造山古墳和短甲 · 查看更多 »

石棺

石棺(Sarcophagus),是一種石製的棺材或屍體容器。 公元前5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指出,早期石棺由一種特殊的岩石造成,它們能侵蝕棺內屍體的肉。尤其是採用自特洛亞特阿蘇斯的石灰岩“lapis assius”造的棺木,他們能夠侵蝕放在裡面的屍體,因此也被稱為“sarkophagos lithos”(食肉石)。所有用石灰岩做的棺木都有這個特性,但是侵蝕的程度則有不同。 石棺通常會有華麗的紋飾,製作工藝精湛。有些更會獨立地建在地面上,作為墓碑的一部分。有些會被埋葬,或放置在地下墓室。在古埃及,石棺通常被用作皇家木乃伊的外部保護層,此外,還有數層的棺木會保著木乃伊。 另外,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發生後,Sarcophagus這字也常用來形容隔絕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大型混凝土結構。而在蒼蠅家族麻蠅科(Sarcophagidae,“goo-goo”)名稱的來由也一樣,其字根同時也可以翻譯成“肉食者”,但含義有所不同。.

新!!: 造山古墳和石棺 · 查看更多 »

總社市

總社市()是位於岡山縣中央部的城市。轄區西部和北部位於吉備高原,南部則是丘陵地形,主要市區位於中央高梁川週邊的盆地。 由於鄰近三菱汽車水島工廠,轄區內有許多汽車相關產業的工廠,成為本地最主要的產業。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其他產業在此設廠,包括可爾必思、山崎麵包、鈴木株式會社。 過去曾是吉備國的中心地區,吉備分國後,成為備中國的國府所在地,也因為總社而得到「總社」的地名。 被認為是桃太郎故事起源的吉備津彦命和鬼神・溫羅之間的戰爭,其中傳說溫羅的居城「鬼之城」遺跡位於此。.

新!!: 造山古墳和總社市 · 查看更多 »

羽曳野市

羽曳野市()是位於大阪府東南部的城市。轄區中間為羽曳野丘陵,東側為山區,由南往北自中間區域穿過,主要農產為葡萄。.

新!!: 造山古墳和羽曳野市 · 查看更多 »

音讀

音讀(音読み),是日语漢字的一種發音方式,係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相對的,若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匯的讀音,則稱為訓讀。 音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古漢語讀音的特徵,如唐代長安音、古漢語的入聲。這些古漢語的特徵,在今日通用的現代標準漢語中皆已丟失。 同樣有使用漢字的-zh-hans:朝鲜;zh-hant:韓國-、越南、部分中国方言及少数民族(如壮、瑶)語言也有類似音讀的漢字發音方式。 在越南,被叫做漢越音的漢字發音方式正與日語的「漢音」對應。.

新!!: 造山古墳和音讀 · 查看更多 »

陪葬墓

陪葬墓是東亞君主,如中國、越南皇帝、日本天皇、朝鮮國王陵园区内的皇室成员及大臣之墓。 陪葬并非殉葬,指臣子或君主妻妾子女的灵柩葬在君主的坟墓的近旁。根据唐朝皇家的埋葬制度,皇室人物及文武大臣死后可葬于皇帝的陵园区内,作为皇帝陪葬墓,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唐昭陵兆域内,就有长乐公主及魏徵、房玄龄、李靖、李勣、程知节等人的陪葬墓167座。.

新!!: 造山古墳和陪葬墓 · 查看更多 »

毛利氏

大江系毛利氏是日本氏族,原姓大江。是鎌倉時代大江廣元四男大江季光的後代。最初在越後國生活。後來遷往至安藝國。從國人成為了大名,最興盛的時代曾統領達七國。在關原之戰後,領地只剩下長門國及周防國兩國,成立長州藩並維持到幕末。江戶時代末期,長州藩出現許多優秀的志士,是成就明治維新的原動力。 據說長州藩每年新年會的慣例,家臣會詢問藩主「今年倒幕時機如何?」藩主會回答「時機尚早」,此慣例持續至德川幕府倒台為止。.

新!!: 造山古墳和毛利氏 · 查看更多 »

治天下大王

治天下大王是日本飛鳥時代以前大和王權(倭國)君主的尊稱。在日本語固有詞彙中,「キミ」是主人、貴人的意思,前加「オオ/オホ」一詞表示尊敬。漢字表記為「大王」。 治天下大王的稱謂具體產生時間不詳,在千葉縣的稻荷台1号古坟出土的王賜銘鐵劍上有「王賜□□敬□」的銘文,推定為允恭天皇時代,乃是目前所知治天下大王一詞最早出現的文物。埼玉縣稻荷台1号古坟出土的鐵劍有「獲加多支鹵大王」銘文,熊本縣江田船山古墳出土的鐵刀又有「台天下獲□□□鹵大王」銘文,可知治天下大王一詞大約出現在5世紀後期。 《隋書·倭國傳》中稱「俀王姓阿毎字多利思北孤,號阿輩雞彌」,其中 「阿輩雞彌」是「おおきみ」(大王)的音譯。607年(大業三年)日本致隋朝國書中有「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云云」一句,可知大王只在國中使用,當時日本君主的外交稱謂並不是大王,而是天子。 680年,飛鳥凈御原令頒佈後,“大王”的稱謂被改为“天皇”;但治天下大王一詞仍舊被廣泛使用,《萬葉集》中多稱天皇為「大王」。後才逐漸消失。.

新!!: 造山古墳和治天下大王 · 查看更多 »

方墳

方墳()是日本古墳的一種建築模式,特徵為其方形,有些是正方形,有些是長方形,均統稱為方墳。與彌生時代的關係不明大塚、小林 1982,第357和358頁,一些觀點則認為有關連末永 1969,第97至119頁。方墳數量上比圓墳和都要少,分佈來說島根縣東部舊出雲國範圍尤其多,最大的方墳則位於奈良縣橿原市,邊長90米的。.

新!!: 造山古墳和方墳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