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趙自化

指数 趙自化

赵自化,祖籍德州平原,因其父避乱寓居洛阳,故为洛阳人,北宋医家、宫廷御医。 其父赵知嵓精通经方医术,因此赵自化与其兄赵自正自幼研习经方医药之术。后晋灭亡,赵知嵓被辽国俘虏。赵知嵓后来回到中原,居住洛阳。后周显德年间,赵自化与其父、兄迁居开封,三人皆以医术闻名。赵自化医术更精。其父死后,赵自正应试而补官翰林医学。后因治愈秦国长公主疾病,病愈,再加尚药奉御。淳化五年(994年)授医官副使,善切脉,精望诊,诊治有奇效。至道年间,因为交游非类、泄宫中语,黜为郢州团练副使,不久复职。咸平三年(1000年)为医官正使。官至景州刺史。景德元年(1004年),雍王赵元份病故,赵自化受到牵连,被降为医官院的副使。景德二年(1005)卒。撰有《四时养颐录》,记述饮食疗法,宋真宗更名《调膳摄生图》,并为之作序。赵自化喜欢赋诗,有《汉沔诗集》五卷,宋白、李若拙为之序。另撰《名医显秩传》三卷,今佚。.

23 关系: 后周后晋宋史宋真宗宋白中原平原开封市德州北宋刺史咸平魏國大長公主辽朝郢州赵元份至道李若拙洛阳市淳化县显德景州景德

后周

后周()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9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 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 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新!!: 趙自化和后周 · 查看更多 »

后晋

后晋(936年-947年)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朝代,从后晋高祖石敬瑭936年灭后唐开国到契丹947年灭后晋一共经历了两个皇帝,總計12年。为与司马氏的晋朝相区别,又别称为石晋。.

新!!: 趙自化和后晋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趙自化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真宗

宋真宗趙恒(),原名趙德昌,又曾名趙休、趙元侃,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宋太宗的第三个儿子,登基前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開封府尹(即後來的宋真宗趙恆,淳化五年(994年)九月加檢校太傅行開封尹,至道三年(997年)四月登基後離任)。997年以太子身份继位,在位25年。 宋真宗是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作者。.

新!!: 趙自化和宋真宗 · 查看更多 »

宋白

宋白(),字太素,一作素臣,大名(今屬河北)人,也有记载为开封人。有《宋文安公宮詞》百首傳世。 十三歲能屬文,早年在張瓊家中教書。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進士。乾德元年(963年),授著作佐郎。乾德三年(965年),授玉津縣令。知蒲城、衛南二縣。歷任左拾遺,拜中書舍人。曾主持貢舉,收受賄賂,又怕群议沸腾,於是先向皇上報告举人名单,宋太祖罵他“吾委汝知举,取舍汝当自决,何为白我?” 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主持貢舉。太平興國八年(983年),主持貢舉,改集賢殿直學士。後召為翰林學士。至道元年(995年),為翰林學士承旨。至道二年(996年),拜刑部尚書、集賢院學士判院事。至道四年(998年),以工部尚書致仕。咸平三年(1000年),奉詔撰《續通典》,次年編成,凡200卷。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卒,享年七十七。諡文安。.

新!!: 趙自化和宋白 · 查看更多 »

中原

中原是漢族傳统中的一个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国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華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後被漢族视为天下中心。在中國古代的地緣思想中,起源於中原的華夏文明是世界的中心,而華夏文化之外的人群被稱為「化外之民」或者「四夷」古人常将“中国”、“中土”、“中州”用作中原的同义语。。 古代中原地區是華夏部落的原居地,文化比较先进的华夏王朝自视文明,自称「中国」,以别于四夷部落。古代中原地區的中心是豫州全境及冀州南部 现代一般使用中原地区称谓,常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以河南省全境为主体,包括陕西省东部、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山東省西部、江蘇省西北部、安徽省北部。.

新!!: 趙自化和中原 · 查看更多 »

平原

平原(plain)是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大地区,海拔多在0—500米,一般都在沿海地区。海拔0—200米的叫低平原,201—500米的叫高平原。.

新!!: 趙自化和平原 · 查看更多 »

开封市

開封(英文:Kaifeng)古稱老丘、啟封、大梁、浚儀、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16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67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相繼在此定都,北宋稱此為東京开封府。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更是當時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新!!: 趙自化和开封市 · 查看更多 »

德州

德州可以指:.

新!!: 趙自化和德州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趙自化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新!!: 趙自化和刺史 · 查看更多 »

咸平

咸平(998年—1003年)是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6年,即天下太平之義。.

新!!: 趙自化和咸平 · 查看更多 »

魏國大長公主

魏國大長公主(),為北宋宋太祖嫡長女,母孝惠皇后。 開寶三年,封為昭慶公主,下嫁左衛將軍王承衍,賜宅第於景龍門外。宋太宗即位後,進封鄭國昭慶公主。淳化元年(990年),改封秦國昭慶公主。宋真宗即位後,公主以真宗堂姐的身分,在至道三年(997年),進封為秦國昭慶長公主。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逝世,賜諡賢肅。元符年間改封魏國大長公主。宋徽宗政和年間,改諡賢肅大長帝姬。 Category:宋太祖皇女 Category:趙姓 Category:諡賢肅 Category:北宋公主 Category:追贈帝姬.

新!!: 趙自化和魏國大長公主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趙自化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郢州

郢州,可以指:.

新!!: 趙自化和郢州 · 查看更多 »

赵元份

赵元份(),宋朝皇子,宋太宗第四子,商恭靖王,亦是宋英宗之祖父。 初名赵德严。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出阁,改名赵元俊,拜同平章事,封冀王。雍熙三年(986年),改名赵元份,加兼侍中、威武军节度使,进封越王。淳化年间,兼领建宁军,改宁海、镇东节度使。真宗即位,加中书令,徙永兴、凤翔节度使,改雍王。永熙年间復土,为山陵使,拜太傅。宋真宗北征,为东京留守。卒年三十七,諡恭靖,贈太师、尚书令、郓王。改陈王、润王。治平年间,封鲁王。 赵元份為人宽厚,娶崇仪使李汉斌之女。李氏悍妒惨酷,宫女小不如意,就被鞭杖,或致死。李氏将皇帝恩赐据为己有,对太宗、真宗也不尊重。 赵元份死后,李氏只被削国其封,置之别所。 北宋自英宗以後各個皇帝皆是趙元份的後人,故宋徽宗即位後,改追封魯王趙元份為商王,下詔曰:「宗室諸王追封大國,其世襲子孫尚仍舊國,甚未稱正名之意。如魯王改封商王,其子尚襲魯國之類。其令大宗正司改正。」改制以寧遠軍節度使、魯國公仲先改封商國公。.

新!!: 趙自化和赵元份 · 查看更多 »

至道

至道(995年—997年)是宋太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3年,有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的意思。 至道三年三月宋真宗即位沿用。.

新!!: 趙自化和至道 · 查看更多 »

李若拙

李若拙(),字藏用,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北宋初年政治人物。.

新!!: 趙自化和李若拙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趙自化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淳化县

淳化县为古豳地,是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中部,泾河流域。面积983.81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为20万人。.

新!!: 趙自化和淳化县 · 查看更多 »

显德

显德(954年-960年正月)是后周太祖郭威开始使用的年号(显德元年正月)。其后后周世宗柴荣在元年正月即位沿用(显德元年-六年);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后继续沿用(显德六年六月-七年正月),前后共计7年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3-145、147-148、157 ISBN 7101025129。 南唐元宗李璟于958年五月(显德五年)开始用后周显德年号纪年(對外稱用後周之顯德年號,但對內仍用本國之中興年號),直至962年十一月宋朝正式向南唐頒布明年的《建隆四年曆》為止。荆南貞懿王高保融用此年号至960年七月。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此年号。.

新!!: 趙自化和显德 · 查看更多 »

景州

景州,可以指:.

新!!: 趙自化和景州 · 查看更多 »

景德

景德(1004年-1007年)是宋真宗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 中国以瓷器闻名的景德镇就是以这个年号命名的。.

新!!: 趙自化和景德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