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49 关系: 劉鈞,劉鋹,劉旻,劉承祐,劉晟,南唐,南汉,后周,吳越國,同慶 (于闐),壬戌,大寶 (南漢),天德 (村上天皇),天曆 (村上天皇),孟昶,尉遲烏僧波,己未,丁巳,中兴 (南唐),中国年号索引,丙辰,干支,年号,乾和,乾祐 (后汉),广顺,广政,乙卯,庚申,于阗,交泰,建隆,後蜀,保大 (南唐),北汉,公元,甲寅,遼穆宗,荆南,高保融,辛酉,郭威,钱俶,柴宗训,柴荣,李璟,村上天皇,戊午,應曆。
劉鈞
#重定向 刘钧 (北汉).
查看 显德和劉鈞
劉鋹
劉鋹()原名劉繼興,五代十國時期南漢末代君主,是南漢中宗劉晟之長子,原封衛王。.
查看 显德和劉鋹
劉旻
漢世祖劉旻(),並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沙陀族,原名劉崇,五代十國時期北漢開國皇帝,為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父劉琠。.
查看 显德和劉旻
劉承祐
#重定向 汉隐帝.
查看 显德和劉承祐
劉晟
漢中宗劉晟(),原名劉弘熙,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君主,是南漢建立者劉龑之子,劉玢之弟。.
查看 显德和劉晟
南唐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歷時39年,有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三位帝王。.
查看 显德和南唐
南汉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后失)。971年为北宋所灭。今日廣州頗多南漢開國傳說,北京路有南漢遺跡。.
查看 显德和南汉
后周
后周()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最后一个朝代,它从951年正月后周太祖郭威灭后汉开国到960年北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被取代共经历了三个皇帝,9年。后周的首都是开封。 统治地区包括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河北中南部、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湖北北部、以及安徽、江苏的长江以北地区。 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因此以「周」为国号,史称「后周」,以别于其他以周为国号的政权,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
查看 显德和后周
吳越國
#重定向 吴越国.
查看 显德和吳越國
同慶 (于闐)
同慶(一作开庆,912年-966年)是于阗李圣天(尉遲烏僧波)的年號,共计55年。 据李崇智考证,同慶元年相当于后梁乾化二年(912年)。目前敦煌文书中所能见到最晚的同慶年号是同慶三十年。而966年之后,史籍已不记李圣天,因此推断其年号下限为该年或稍后。 另有学者考证,同慶年号讫于944年,此后还有天兴(约950年-963年)、天寿(963年-966年)年号。.
查看 显德和同慶 (于闐)
壬戌
壬戌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9个。前一位是辛酉,后一位是癸亥。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壬屬陽之水,地支之戌屬陽之土,是土尅水相尅。.
查看 显德和壬戌
大寶 (南漢)
大寶(958年八月-971年二月)是南汉後主劉鋹的年号,共计14年。.
查看 显德和大寶 (南漢)
天德 (村上天皇)
天德(957年十月廿七至961年二月十六)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村上天皇。.
查看 显德和天德 (村上天皇)
天曆 (村上天皇)
天曆(947年四月廿二至957年十月廿七)是日本的年號。使用這年號之日本天皇是村上天皇。.
查看 显德和天曆 (村上天皇)
孟昶
孟昶(chǎng,音同“敞”)(),初名仁赞,表字保元。後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据孟知祥夫妇墓誌铭则为第五子,疑两位兄长因早夭未序齿)。後蜀末代皇帝(第二代,934年~964年在位),在位31年,享年47岁,史書作「後主」。.
查看 显德和孟昶
尉遲烏僧波
#重定向 李聖天.
查看 显德和尉遲烏僧波
己未
己未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6个。前一位是戊午,后一位是庚申。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己屬陰之土,地支之未屬陰之土,是比例和好。.
查看 显德和己未
丁巳
丁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4个。前一位是丙辰,后一位是戊午。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丁屬陰之火,地支之巳屬陰之火,是比例和好。.
查看 显德和丁巳
中兴 (南唐)
中兴(958年正月-二月)是南唐元宗李璟的年號,共计2个月。.
查看 显德和中兴 (南唐)
中国年号索引
#重定向 中国年号列表.
查看 显德和中国年号索引
丙辰
丙辰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3个。前一位是乙卯,后一位是丁巳。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丙屬陽之火,地支之辰屬陽之土,是火生土相生。.
查看 显德和丙辰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查看 显德和干支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查看 显德和年号
乾和
乾和(943年十一月-958年七月)是南汉中宗劉晟的年号,共计16年。.
查看 显德和乾和
乾祐 (后汉)
乾祐(948年-950年)是后汉高祖劉知遠开始使用的一个年号。乾祐元年二月后汉隐帝劉承祐即位沿用,一直到后汉灭亡。共计3年。吳越忠懿王钱俶,荆南文獻王高從誨、貞懿王高保融,楚废王馬希廣(到950年十一月)亦用此年号。北汉世祖劉旻、睿宗劉鈞从951年继续沿用此年号到956年(乾祐四年-九年)。.
查看 显德和乾祐 (后汉)
广顺
广顺(951年-953年)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年号。共计3年。吳越忠懿王钱俶、荆南貞懿王高保融亦用此年号。.
查看 显德和广顺
广政
广政(938年-965年正月)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年号,共计28年。.
查看 显德和广政
乙卯
乙卯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2个。前一位是甲寅,后一位是丙辰。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乙屬陰之木,地支之卯屬陰之木,是比例和好。 太平天国时,曾把“卯”改为“荣”。因此1855年在太平天国记为乙荣。.
查看 显德和乙卯
庚申
庚申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7个。前一位是己未,后一位是辛酉。論陰陽五行,天干之庚屬陽之金,地支之申屬陽之金,是比例和好。.
查看 显德和庚申
于阗
于阗(又作于寘),古代西域王国,汉、魏、晋均称为于阗,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元史》也称之为斡端。古代居民操塞语,另一说法为藏族和印度的混血部族;--闐語則屬東伊朗語。尉遲烏僧波统治下与归义军关系密切,这时期以后于阗开始使用年号,于阗国于公元1006年被喀喇汗国所灭,该地遂被伊斯兰化。.
查看 显德和于阗
交泰
交泰(958年三月-五月)是南唐元宗李璟的年號,共计3个月。.
查看 显德和交泰
建隆
建隆(960年-963年)是北宋太祖赵匡胤开始使用的年号。也是北宋的第一个年号。 当时其他还残留的一些五代十国政权也用此年号纪年。宋朝於963年十一月正式向南唐頒曆後,南唐後主李煜才停止使用後周顯德年號,开始用北宋建隆年号纪年(963年)。吳越忠懿王钱俶亦用此年号。荆南侍中高保勗、高繼沖从960年八月开始用此年号,直到963年五月投降北宋为止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中华书局,2004年12月,145,148,157 ISBN 7101025129。.
查看 显德和建隆
後蜀
後蜀(934年-965年,又稱孟蜀)是中國歷史上的十國之一,其疆域较前蜀而言要小,其中后蜀的疆域东线和北线最为显著。东由襄樊退至重庆一带,北也由甘陕退到广元。.
查看 显德和後蜀
保大 (南唐)
保大(943年三月-957年)是南唐元宗李璟的年號,共计15年。楚恭孝王馬希萼在保大八年至九年用此年号(950年十二月-951年十一月)。.
查看 显德和保大 (南唐)
北汉
北漢(951年-979年)是中国五代十国時在今山西省北部、陕西省、河北省局部的政權,為十国之一。 951年,后汉被郭威所篡,改国号周,史称后周。随后,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鎮守晉陽的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继位,但国家疆域和地位已发生巨大变化,史学家将其定位为新政权或残余政权,为别于后汉和南方的南汉,史称北汉。又以所统治的山西古称河东,而被称为“东汉”(如欧阳修《新五代史》)。 统治范围包括今山西北部、陕西、河北部分地区。 为与后周抗衡,曾向辽朝请封,援后晋故事,自称侄皇帝。 北漢国兵役繁重,与后周、北宋进行多次的战争,人口锐减到只有盛唐时的八分之一。 北漢最後在979年宋太宗年間被包围,杨业归宋后,太原城内军心动摇,最终投降,宋太宗在战事中损兵折将,气愤之下将太原城平毁再引汾,晋二水灌城,给屡遭战火的北方百姓又带来严重的损失。.
查看 显德和北汉
公元
公元(Common Era,縮寫為C.E.)、公历纪元或西元是一個被當今國際社會最廣泛地使用的紀年標準。其源自於歐洲等西方基督教信仰为主國家,以當時認定的耶穌出生為紀年的開始,原稱基督纪年。现代学者及科學家基于世俗化和宗教中立原则,加上為免世俗及非宗教的學術內容範疇涉及基督教(Christ指耶穌基督,Domini指上帝)的人士,和避免涉及宗教色彩,而改称公元(C.E.)及公元前(Before common era, B.C.E.)。.
查看 显德和公元
甲寅
寅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1个。前一位是癸丑,后一位是乙卯。論陰陽五行,天干之甲屬陽之木,地支之寅屬陽之木,是比例和好。.
查看 显德和甲寅
遼穆宗
遼穆宗耶律璟(),一说名耶律明,小字述律,遼朝第四位皇帝(951年10月11日-969年3月12日在位),在位18年,是為遼太宗之長子,其母為靖安皇后萧温。.
查看 显德和遼穆宗
荆南
荆南(924年-963年),又称南平、北楚,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荊南雖曰「十國」之一,但自始自終並未真正稱帝,事實上僅能算是一割據政權。高季兴所建。统治范围包括今湖北的江陵、公安一带。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当时荆南所辖的10州为邻道侵夺,只有江陵一城。高季兴到任后,招集流亡,民渐复业,又收用一些文武官作辅佐,暗中准备割据。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封为南平王,,史称「南平」。又以方镇名为「荆南」,后世以此称之。 荆南虽地狭兵弱,但却是南北的交通要冲。其时南汉、闽、楚皆向后梁称臣,而每年贡奉均假道于荆南;因此高季兴便邀留使者,劫其财物。至南汉、闽、楚各称帝后,高氏对南北称帝诸国,一概上表称臣,以获取赏赐和维持商贸往来,由是被诸国视为“高赖子”。或后唐灭前蜀以后,高季兴得到了归、峡二州。他本欲夺取夔、忠、万等州,终不敌后唐而作罢。929年,高季兴死后,其子高从诲继位,重新向后唐称臣,因此后唐明宗始追封高季兴为楚王,谥武信(楚武信王),故南平又被称为北楚。后经高保融、高保勗,直到第五主高继冲,于宋太祖建隆四年荊湖之戰(963年)戰敗,纳地归降。 由高季兴公元907年担任节度使至荆南963年亡国,前后历五十七年。.
查看 显德和荆南
高保融
南平貞懿王高保融(),字德長,五代時期荊南君主(南平王)。為高從誨之第三子。 後漢隱帝劉承祐乾祐元年(948年),南平王高從誨去世,高保融繼位。不久,即被後漢任命為荊南節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後周太祖郭威廣順元年(951年),被封為渤海郡王。顯德元年(954年),再被進封為南平王。 高保融個性遲鈍緩慢,沒有什麼才能,無論事情大小,皆委由其弟高保勗決定。宋太祖趙匡胤建隆元年(960年),宋朝建立後,高保融愈發感到恐懼,因此一年之間三次進貢。同年,因病去世,贈太尉,諡貞懿王。其子高繼沖年紀尚小,因此遺命高保勗繼位。.
查看 显德和高保融
辛酉
辛酉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8个。前一位是庚申,后一位是壬戌。論陰陽五行,天干之辛屬陰之金,地支之酉屬陰之金,是比例和好。.
查看 显德和辛酉
郭威
周太祖郭威(),邢州堯山(今天河北省隆堯),汉族人,字文仲,小名“郭雀兒”。五代時期後周開國皇帝(951年—954年)。(清)趙翼,"〈周祖四娶皆再醮婦〉卷22/五代史",二十二史劄記,清乾隆60年3月(1795年)。原為五代後漢的樞密使,卻因隐帝疑忌之下,全家被殺。怒而起兵,殺死隐帝,不久發動黃旗加身的兵變,建立後周。 《舊五代史》說,有記載其本名為常威,隨母改嫁入郭家,改用郭姓。《新五代史》的紀錄卻剛好相反,曰其母本來是郭姓之妻,後來改嫁常氏。.
查看 显德和郭威
钱俶
钱俶()本名弘俶,因犯宋宣祖赵弘殷名讳,入宋後避諱,只称钱俶。字文德,小字虎子,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文穆王錢元瓘第九子,吳越最后一位國王。.
查看 显德和钱俶
柴宗训
#重定向 周恭帝.
查看 显德和柴宗训
柴荣
#重定向 周世宗.
查看 显德和柴荣
李璟
#重定向 李璟 (南唐).
查看 显德和李璟
村上天皇
村上天皇(;),日本第62代天皇,946年5月31日 - 967年7月5日在位。諱成明()。.
查看 显德和村上天皇
戊午
戊午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55个。前一位是丁巳,后一位是己未。論陰陽五行,天干之戊屬陽之土,地支之午屬陽之火,是火生土相生。.
查看 显德和戊午
應曆
應曆(951年九月-969年二月)是遼穆宗耶律璟的年号。辽国使用该年号共19年。.
查看 显德和應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