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宋哲宗

指数 宋哲宗

宋哲宗赵煦(),北宋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為宋神宗第六子,母亲为钦成皇后朱氏。原名傭,曾封为延安郡王。生于熙宁九年十二月七日(1077年1月4日),神宗病危时立他为太子。元丰八年,神宗駕崩,赵煦登基为皇帝,是为宋哲宗,改元“元祐”。在位15年,得年二十三岁,葬于今天河南巩县的永泰陵。.

70 关系: 劉摯南宋司马光太常寺婕妤張氏婕妤胡氏孟皇后宣仁皇后宰相宋史宋徽宗宋神宗宋英宗宋朝岭南巩义市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延安市开封市保甲法北宋刘齐刘才人 (宋哲宗)呂大防呂公著免役法元丰元祐元祐皇后元符元朝皇帝王珪秦国康懿长公主章惇紹聖美人魏氏熙寧變法韓縝韓美人青苗法西夏高继勋高美人 (宋哲宗)辽朝范純仁赵允让赵元份赵茂...開府儀同三司邓国公主 (宋哲宗)蔡卞蔡確蔡絛脱脱金朝苏颂苏轼苏辙陈国公主 (宋哲宗)正史永泰陵汴梁河南省海南省文彥博慕容贵妃扬国公主 (宋哲宗)曾布 扩展索引 (20 更多) »

劉摯

劉摯(),字莘老,北宋永靜軍东光人。 嘉祐四年中进士甲科,初任冀州南宫县令,政绩卓越。王安石对刘挚非常器重,提拔为检正中书礼房公事,王安石推行新法,刘挚卻上书陈述新法弊病。贬为衡州监管盐仓。元丰初年改任集贤院校理,後知大宗正寺丞,再擔任开封府推官。宋哲宗继位后,任秘书少监,官侍御史,與梁熹、王岩史、刘安世同为朔黨领袖。元祐六年,拜尚书右仆射,与尚书左仆射吕大防共同执政,废弃新法。劉摯性峭直,後與呂大防有隙,御史杨畏劾奏劉摯,不久劉摯被罢相。绍聖四年(1097年)被流放新州,不久憤恨死。有《忠肃集》。.

新!!: 宋哲宗和劉摯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宋哲宗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司马光

司馬光(),字君實,号迂叟。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称涑水先生,身後稱司馬溫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新!!: 宋哲宗和司马光 · 查看更多 »

太常寺

太常寺是中國古代掌管宗廟祭祀的機構。.

新!!: 宋哲宗和太常寺 · 查看更多 »

婕妤張氏

#重定向 张婕妤.

新!!: 宋哲宗和婕妤張氏 · 查看更多 »

婕妤胡氏

#重定向 胡婕妤.

新!!: 宋哲宗和婕妤胡氏 · 查看更多 »

孟皇后

#重定向 昭慈圣献皇后.

新!!: 宋哲宗和孟皇后 · 查看更多 »

宣仁皇后

宣仁聖烈皇后()姓高氏,小字“滔滔”。宋英宗皇后,宋神宗頊、岐王顥、嘉王頵、寶安公主、壽康公主生母(英宗尚有二女,是否皆為其所生,尚待考)。.

新!!: 宋哲宗和宣仁皇后 · 查看更多 »

宰相

宰相,是古代中国辅助君主(含諸侯、帝王等)的最高行政官员的非正式通稱而非法制上的名稱。宰原為「罪人在屋下執事者」,後引申為宰制的意思。「宰」有控制、掌握之意。「目接物曰相」、「省視約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後正式稱謂有丞相、相國等。今日時常稱君主立憲國家之內閣總理大臣為首相,即得自「宰相」之名。 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亦管烹殺祭祀,实已为官的通称。因古時祭祀為頭等大事,貴族當王後,變成王的首席副手。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唐朝宰相人數與名目最多,有:中书令、侍中、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议、豫)朝政、参知政事、同掌机密等等。漢代丞相以一人為相,唐代的宰相以多人共事為相。 有些朝代會設立左、右丞相(根據皇帝的方向),其地位根據不同朝代對「左尊」或「右尊」而不同。例如先秦時代文官尊左、武官尊右,在漢時期,以右丞相為主相、左丞相為副相,到隋唐兩宋隨周為「左尊右卑」。元朝依蒙古人習俗也以右丞相高於左丞相,到明初則恢復以左丞相為正職、右丞相為副職。.

新!!: 宋哲宗和宰相 · 查看更多 »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新!!: 宋哲宗和宋史 · 查看更多 »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北宋第八位皇帝,自稱道君皇帝,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詩人、詞人和收藏家,書畫方面造詣極高,自創“瘦金書”字體。徽宗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徽宗為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並垂簾聽政一年,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6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其輕佻不可以君於下」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新!!: 宋哲宗和宋徽宗 · 查看更多 »

宋神宗

宋神宗赵顼(),本名趙仲鍼,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在位。神宗是宋朝皇帝中,少數有意振興國家的皇帝,不過卻是有心無力。.

新!!: 宋哲宗和宋神宗 · 查看更多 »

宋英宗

宋英宗趙曙(),原名趙宗實,是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是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5月1日—1067年1月25日在位。.

新!!: 宋哲宗和宋英宗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宋哲宗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岭南

嶺南,广義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五嶺之南的地区和越南北部地区,相當於现在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和澳门全境,以及湖南及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和越南红河三角洲以北地区。狹义是單指中国南方五嶺南部地区,由於宋代之後開始分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越南才分離出去,因此現在不包括越南北部地区。最狭义单指广东和港澳。 其中大部分地區屬於汉地的南部。 岭南又称岭外、岭表。所谓“表”也就是“外”的意思。这是站在中原地区的地理位置来看岭南。歷史上,唐朝嶺南道,也包括今福建省全境以及曾經属於中国皇朝統治的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开元之世,原属岭南道的福州、泉州、建州、汀州、漳州被划给了江南东道,福建地区由此被排除在了岭南的定义之外。在宋代以後,越南北部才分離出去,嶺南之概念也逐渐将越南排除在外。岭南是中国一个特定的环境区域,这些地区不仅地理环境相近,而且,人民生活习惯也有很多相同之处。 由于历代行政区划的变动,现在提及到岭南一词,可能特指广东、广西和海南三省区,江西和湖南部分位於五岭以南的县市則并不包括在内。.

新!!: 宋哲宗和岭南 · 查看更多 »

巩义市

巩义市为中国河南省下辖的一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区,是河南省首批赋予省辖市经济和部分社会管理权限的扩权县市。巩义位于郑州与古都洛阳之间,南依嵩山,北靠黄河,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人。巩义市为极具实力的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巩义经济快速增长,被誉为“中原第一县”,其综合竞争力201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居第卅九位。2010年,巩义市GDP总量41,931.20百万元(折合6,194.14百万美元),居河南各县(市)第一位;人均GDP为51,682元(合7,634美元),居第六位。巩义因地扼古都洛阳,故历史上有“东都锁钥”之称。巩义市历史悠久,被河南省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 宋哲宗和巩义市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宋哲宗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1958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改用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南地区,南濒北部湾,與越南接壤。廣西壮族自治区有中國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通用普通话,地方語言有廣西平話、桂柳官话、壮语、粤语、客家話、闽语等各種民族語言和方言。.

新!!: 宋哲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延安市

延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终点,及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至1948年的根据地,是中共革命圣地。主要景点宝塔及窑洞等,多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旧址,附近有黄帝陵及黄河壶口瀑布等人文自然景观。.

新!!: 宋哲宗和延安市 · 查看更多 »

开封市

開封(英文:Kaifeng)古稱老丘、啟封、大梁、浚儀、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地級市,地處河南省中東部,西與省會鄭州市毗鄰,東與商丘市相連,南接許昌市和周口市,北隔黃河與新鄉市相望。截至2016年,開封市總面積6266平方公里,下轄5個市轄區、4個縣,常住454.67萬人。 開封迄今已有4100餘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後有夏朝,戰國時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及北宋相繼在此定都,北宋稱此為東京开封府。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北宋首都東京開封府更是當時繼唐朝首都長安後的世界第一大城市。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汴京富麗天下無”的美譽。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東京夢華”之美譽。 開封是戲曲之鄉,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發源於此。開封市內五湖四河環繞分佈,素有“北方水城”之稱。開封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擁有國家5A、4A級旅遊景區8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 、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吸引著眾多海內外遊客。 開封是河南省新興副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發展區城市,鄭州大都市區核心城市。開封自貿區也是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

新!!: 宋哲宗和开封市 · 查看更多 »

保甲法

保甲法,王安石變法之一。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司農寺制定《畿縣保甲條例》頒行。鄉村住戶,每十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以住戶中最富有者擔任保長、大保長、都保長。用以防止農民的反抗,並節省軍費。 保甲法受到了保守派的猛烈攻击。枢密院和司馬光、劉摰等強烈反對保甲法,認为:行保甲法,無疑鼓勵民兵,甚至可能导致地方勢力增長和兵变。因此宋神宗也一度打算廢除保甲法,但得王安石勸解,得以保留。元丰八年,宋哲宗嗣位,司马光上疏乞罢保甲,他在《乞罢保甲状》曰:“古者八百家才出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闲民甚多”;“自唐开元以来,民兵法坏”,此后“民间何尝习兵”;今“国家承平百有余年”,百姓皆“不识兵革”,一實行保甲法“皆戎服执兵,奔驱满野”,乡间老人“以为不祥”。宣和年間,保甲法弛廢。 梁启超《王安石传》表示:“保甲之法既废,将兵之制复坏,宋欲不南,更可得耶?然则祸宋者,果荆公乎哉,抑温公乎哉?”.

新!!: 宋哲宗和保甲法 · 查看更多 »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新!!: 宋哲宗和北宋 · 查看更多 »

刘齐

齊(1130年—1137年),金朝在滅亡北宋后在華北建立的傀儡政權。因为皇帝是劉豫,一般称“劉齊”,存在共八年。 1126年—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被金朝大军滅亡。皇帝宋钦宗之弟趙構南逃,建立南宋。任命刘豫知济南府、濟南府守備。1128年,金軍攻入,刘豫殺死堅決抗金的守將关勝後投降。 当時,金朝在京東東路、京東西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展開军事行动,在原北宋統治地区还没有直接統治漢人的信心。1129年三月,金朝任命刘豫移居東平府,为京東西淮南等路安撫使,管理大名府、开德府、德州、濮州、滨州、博州、棣州、滄州。 1130年七月,在完顏宗翰的策劃下,刘豫即皇帝位,國號大齐,国都在宋朝的北京大名府。刘豫于九月初九(1130年10月12日)正式即位皇帝,年號奉金朝正朔,為天會八年。生母翟氏为皇太后,妾錢氏為皇后。十一月,改元阜昌元年。 1131年,劉豫子劉麟为尚書左丞諸路兵馬大总管。1132年金将陕西也给了劉齐,迁都汴京(開封)。設尚书省六部,实行徵兵制,施行十分之一税,定法律,鑄阜昌通寶钱、發行交鈔。 金朝元帥府使蕭慶赴汴京,劉豫将宋軍内情韩世忠、劉光世的布防詳细報告给金。后来,宋金战争膠着状態的时候、金朝认为刘豫利用价值降低。1137年劉豫的后台完顔宗翰倒台,金熙宗於十一月十八日废刘豫为蜀王并且废除齐,将刘豫一家迁至上京临潢府。.

新!!: 宋哲宗和刘齐 · 查看更多 »

刘才人 (宋哲宗)

刘才人,宋哲宗的妃嬪。 刘氏在哲宗时为御侍,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封晋安郡君,大观二年(1108年)二月晋安郡君刘氏进封为才人。.

新!!: 宋哲宗和刘才人 (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呂大防

呂大防(),字微仲,京兆府藍田(今陝西藍田)人。北宋政治人物。與呂大忠(兄)、呂大鈞、呂大臨,稱藍田呂氏四賢。 其祖先為汲郡人。祖呂通,太常博士。父呂蕡簡,比部郎中。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進士,任馮翊主簿、永壽縣令,縣無井,飲水困難,大防將泉水引入縣,縣民名之曰“呂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監察御史裏行。因參與濮議而被貶黜。哲宗時,召為翰林學士,发遣开封府。元祐元年(1086年),升至尚書左僕射兼門下省侍郎,封汲郡公。哲宗時,以元祐黨爭,知隨州,貶秘書監。紹聖四年(1097年),再貶舒州團練副使,循州(今惠州市)安置,至虔州信豐(今江西信豐縣)病卒,其子呂景山伴父貶謫,大防臨死前曰:“吾不復南矣,吾死爾歸,呂氏尚有餘種,苟在瘴鄉,無俱全之理”。大忠請歸葬,許之。謚正愍。.

新!!: 宋哲宗和呂大防 · 查看更多 »

呂公著

呂公著(),字晦叔,谥正献,壽州下蔡(今壽縣,另說鳳臺縣)人,祖籍萊州(今屬山東)。北宋大臣,曾任尚书省仆射,兼中书省侍郎,曾為帝師。.

新!!: 宋哲宗和呂公著 · 查看更多 »

免役法

募役法,又稱免役法,是熙宁四年(1071年)宋神宗在位期间王安石变法中的一项法令。 在中国古代自秦朝始,农民每年都要服徭役。而募役法的颁布使得原来必须轮流充役的农民可以选择以交钱代替服徭役。由官府出钱雇人充役。 宋朝的募役法是在唐朝的基础上制定的,原行差役法,将唐朝的赋役制度“租庸调-制-”中“调”的限定由每年缴纳“绢(或绫、拖)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改为了直接收钱。 此项制度为王安石变法中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王安石对免役法颇为自得:“免役之法,出于《周官》府史胥徒,《王制》所谓‘庶人在官’者也。然而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需要指出的是,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御史中丞杨绘認為有「五难」,熙寧四年(1071)七月,监察御史刘挚列举「十害」,曾布据理反驳,免役法终于推行下去。但由於地主的反對,为日后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文献通考·职役考》按语:“盖熙宁之征免役钱也,非专为供乡户募人充役之用而已,官府之需用,吏胥之廪给,皆出于此,……是假免役之名以取之,而复他作名色以役之也。” 早期苏轼反对募役法,他说,“自古役人之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它物充代,然终为天下所可常行”。还说“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圣观”,但是後來蘇軾在真正和民间接触后,认识到新法的可行和有效,又認為免役法確實可行。十餘年後發生元祐更化,侍御史刘挚,监察御史王岩叟等人在元祐元年正月多次上书说,免役法不可行,亦须恢复差役法。元祐元年(1086)二月,司马光上书指责免役法之弊。蘇軾反對司馬光廢除免役法,批評其“專欲變熙寧之法,不復較量利害,參用所長”。朱熹认为:“温公忠直,而于事不甚通晓。如免役法,七八年间直是争此一事。他只说不合令民出钱,其实不知民自便之。”.

新!!: 宋哲宗和免役法 · 查看更多 »

元丰

元丰可以指:.

新!!: 宋哲宗和元丰 · 查看更多 »

元祐

元祐可能是指:.

新!!: 宋哲宗和元祐 · 查看更多 »

元祐皇后

#重定向 昭慈圣献皇后.

新!!: 宋哲宗和元祐皇后 · 查看更多 »

元符

元符(1098年六月-1100年)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三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三年,改元原因為咸阳百姓段义捡到一枚玉印,经鉴定认定该符印是上天降的传国之宝,為祥瑞,因此改元“元符”,以示庆祝。 元符三年正月宋徽宗即位沿用。.

新!!: 宋哲宗和元符 · 查看更多 »

元朝

元朝(中古蒙古語:;現代蒙古語:《蒙漢詞典》,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院蒙古語文研究所編,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頁。;1271年-1368年),蒙古語國號全稱大元大蒙古國(中古蒙古語:),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人建立的大一統的朝代。西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為第五任大蒙古國大汗,後於1271年改国号大蒙古兀魯思為大元大蒙古兀魯思,但蒙語稱呼不變,定都於漢地大都(今北京市),建立元朝。1279年元軍攻灭南宋,全面佔領漢族地區,一統中國並結束南宋與金朝南北政權对峙之局面。雖然傳統以南宋為正統王朝,元朝繼承金朝正統,並選取根據五行相生順序生自金朝「土」德的「金」德為王朝德運,同時選取與金德對應的白色為王朝正色。 元朝的基础為乞颜部族的首领铁木真于1206年统一漠北诸部族后建立的'''大蒙古國''',铁木真被称为“成吉思汗”。當時蒙古诸部受金朝统辖,然而由於金朝與西夏均走向衰落,成吉思汗先後攻打西夏與金朝,並於西元1227年8月攻滅西夏、1234年3月攻滅金朝,取得中国華北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同一时间,大蒙古国在西方不断扩张,先後發動三次西征,形成稱霸歐亞大陸的国家,被欧洲称为蒙古帝國(Mongol Empire)《中國文明史 元代》〈第一章 雙重體制的政治〉: 第3頁-第10頁.

新!!: 宋哲宗和元朝 · 查看更多 »

皇帝

皇帝是君主制國家元首的頭銜之一,意指帝國的最高統治者,通常做為最高位階的君主頭銜,凌駕在王與封爵之上。如皇帝職位由女性擔任,則稱「女皇」或「女帝」。.

新!!: 宋哲宗和皇帝 · 查看更多 »

王珪

王珪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宋哲宗和王珪 · 查看更多 »

秦国康懿长公主

国康懿长公主(),宋哲宗第三個女兒,昭怀皇后(时为婕妤)所生。 公主于绍圣三年六月生,绍圣四年六月始封懿康公主,自幼深受父母疼爱。宋徽宗即位,改嘉国公主,后又改庆国公主。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改韩国公主,下嫁驸马潘正夫。次年,改封淑慎帝姬。公主嫁入潘家后,持家有道,與丈夫恩爱和睦,受到皇室的好评而被赞扬为“皇室贤姬”。靖康之乱汴京沦陷,公主与贤德懿行大长公主都是先朝帝女,因而被留在汴京而安然无恙。 宋高宗建炎元年六月,宋室废除“帝姬”制度而恢复公主称号,于是公主又被改封吴国长公主。此后公主一家暂时避居婺州。建炎三年秋,公主到越州觐见堂弟宋高宗,献上玉管笔、小玉山、奇画等物试图讨好宋高宗,被婉言拒绝。之后,战祸延绵至江南一带,吴国长公主一家又被迫继续南下避乱。在南方奔波数年后,局势稍定,于是公主绍兴四年(1134年)入见宋高宗,其亲生子潘尧卿等五人每人皆进官一等。绍兴七年(1137年)公主又上奏称:“祖宗以来,驸马都尉石保吉、魏咸信、柴宗庆都授官使相。今潘正夫历事四朝皇帝(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在汴京遭金军包围之时,曾建议早日迎接陛下登基,到杭州行朝仓促渡江时又指出过卫兵不足,事先应预防不测,请授他开府仪同三司。”宋高宗不许。绍兴八年(1138年)再入见宋高宗,遂留住宫中三日。当时酷暑,皇帝数次设宴招待她,每次都特地让仪表端正才接见她。公主又数次为潘正夫推恩,宋高宗说:“官爵怎么能私下授予?况今日朝廷事务繁多,无空闲处理。”又当时赵鼎为相,正反对群臣恢复新法,所以不待见拥护新法的潘正夫,但对公主本人还是比较尊重。赵鼎下台后,潘正夫才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给事中刘一正上奏此非朝廷旧制,恐成为后世援例,宋高宗于是下诏:“哲宗皇帝现今只剩孟忠厚、潘正夫为近亲,旁人不得援例。” 宋高宗生母显仁太后从金国归宋,宋高宗下令让公主与秦国鲁国大长公主在路上迎接。绍兴十九年(1149年)公主再次入朝。其子潘长卿、潘粹卿、潘端卿都在公主请求下,从团练使升为观察使。宋孝宗即位,公主进封秦国大长公主。隆兴二年(1164年)秋大长公主逝世,谥号康懿。 公主在世时,潘正夫官至少傅,封和国公;其子潘温卿为宁国军承宣使,潘长卿宁江军承宣使,潘端卿昭信军承宣使,潘清卿容州观察使,潘墨卿、潘才卿并带团练使。潘正夫于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去世,赠太傅。.

新!!: 宋哲宗和秦国康懿长公主 · 查看更多 »

章惇

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為宋朝的政治人物,新舊黨爭的要角。 章惇是父親章愈與其乳母的私生子,“惇豪俊、博学善文”。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考取進士,可是侄子章衡卻考取狀元,便不就而去,而再舉進士甲科,調商洛令。章惇能攀絕壁題字,面不改色,蘇軾說他:“子厚必能殺人”,因為他連自己的生命都不懂愛惜。 雖然章惇力主改革,但是由於與王安石不合,而僅用其為中書校正,後為宋神宗起用,熙宁五年(1072年),受命察访荆湖北路,於1077年調參知政事,平定四川、贵州、广西三省交界的少数民族叛亂,招抚45州。但是由於章惇強硬對付少數民族的政策,引發湖南、湖北一帶的騷動,被貶為起居注。宋哲宗即位之後,章惇又因為廢除新法的問題與司馬光當著宣仁太后之前犯顏爭議,而出知汝州。 元祐九年(1094年),章惇於宣仁太后死後入京,出任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首相),主持恢復熙丰新法,史稱“紹述”,北宋国力因而得以恢复发展,更取得对西夏的多次战略性军事胜利。然而在章惇當政期間,絕大部分支持司馬光的舊黨黨人都被放逐,甚至於貶到嶺南等蠻荒地區;而章惇也進行言論控制,設立元祐提制局等單位對於反對新法的言論加以控制,甚至於在宮廷內部興獄。绍圣三年(1096年)章惇以巫蠱詛咒的罪名,要求宋哲宗廢宣仁太后所立的孟皇后,改立劉皇后,連宋哲宗都大嘆:「章惇壞我名節!」 宋哲宗死後,章惇反對端王趙佶繼位,议立简王赵似遭向太-后-所拒,宁愿立年长但有眼疾的申王赵佖,也不愿拥立端王,甚至当向太-后-之面明言「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不仅遭同侪曾布怒斥道:「章惇,聽太后處分!」端王趙佶即位,是為徽宗。徽宗初封章惇為申國公;但由於章惇反立徽宗,不久后便罢相,貶雷州司戶,再貶舒州團練副使,死於任上。死後被追貶為昭化軍節度副使。《宋史》以他:「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祐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列入〈奸臣傳〉,後世學者對他恢復王安石新法、加強遼夏邊境軍備而被列入奸臣,多有不同看法。 南宋淳熙年间,赐谥号忠敏。.

新!!: 宋哲宗和章惇 · 查看更多 »

紹聖

紹聖(1094年四月-1098年五月)是宋哲宗赵煦的第二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四年,“绍”意思是“继承”,“圣”是指先父宋神宗皇帝,也就是否定高太后执政时的“元祐更化”,延續父皇未完的改革熙寧變法。.

新!!: 宋哲宗和紹聖 · 查看更多 »

美人魏氏

#重定向 魏美人.

新!!: 宋哲宗和美人魏氏 · 查看更多 »

熙寧變法

熙寧變法,又作王安石變法、熙豐變法,指北宋大臣王安石推动的、並由宋神宗推行的新政,旨在消除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國庫的收入,但是在施行過程中對人民造成了很多額外負擔,並遭到保守派旧党的激烈反對,造成了新舊黨爭。新法最終一度被廢除,但一些好的措施最終还是保留了下来,直至宋亡。.

新!!: 宋哲宗和熙寧變法 · 查看更多 »

韓縝

韓縝()字玉汝,灵寿(今属河北)人。 祖先真定灵寿(河北灵寿县)人,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县)。韩绛的弟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庆历二年进士。英宗时任淮南转运使,神宗時自龍圖閣直學士進知枢密院事,曾出使西夏。韓縝以酷刑少恩著稱,性颇暴虐,知秦州时,下令以铁裹杖箠杀部属,是時秦人有“宁逢乳虎,莫逢玉汝”之语。哲宗時,拜尚書左僕身,出知穎昌府。以太子少保致仕。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卒,謚莊敏。.

新!!: 宋哲宗和韓縝 · 查看更多 »

韓美人

韓美人(生卒年不詳),宋哲宗的妃嫔。.

新!!: 宋哲宗和韓美人 · 查看更多 »

青苗法

青苗法,亦称常平给敛法、常平敛散法。北宋王安石变法之一。 唐代宗时已有「青苗」之名,“税青苗钱以给百官俸”。青苗法最早是參考了宋仁宗時陝西轉運使李參在陝西發放青苗錢的經驗,“部多戌兵,苦食少,令民自度麦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经数年,廪有余粮”,稱之為「青苗錢」,王安石又在鄞县实验,效果良好。學者梁啟超說,青苗法之創設,「有類於官辦之勸業銀行」。宋朝初期,在各地设有常平倉和廣惠倉,调剂人民粮食歉收时的食粮不足,但收效不大。1068年,各地仓库积存钱穀1500餘石贯石。王安石执政后,于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制置三司條例司頒佈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穀,以补助耕作。借户贫富搭配,10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過十五貫、二等戶十貫、三等戶六貫、四等戶三貫、末等户一貫五百文。当年借款本金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2分,实际有重达4分(利息40%)的。司马光说,“窃惟朝廷从初散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抑其豪夺,官借贷,薄收其利。今以一斗陈米散与饥民,却令纳小麦一斗八升七合五勺,或纳粟三斗,所取利约近一倍。向去物价转贵,则取利转多,虽兼并之家,乘此饥馑取民利息,亦不至如此之重。” 青苗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在河北、京东、淮南三路实行,后其他诸路也推行开来,但由於限制了大地主高利貸的利益,受到朝廷內外一致激烈反對,翰林學士范鎮認為實行“青苗法”是變富人之多取而少取之,然“少取與多取,猶五十步與百步”,七八月間范純仁上書皇上,公開指責安石“掊克財利”,舍“堯舜知人安民之道”,御史中丞呂誨上書劾王安石巧詐,說他:“置諸宰輔,天下必受其禍”,范仲淹的女婿東明縣令賈蕃故意破壞青苗法,使農民痛恨新法,以證實新法的罪惡。韓琦強烈批判青苗法,認為王安石動輒以《周禮》為證倡言理財是誣污聖典,最後辭去河北安撫使,司馬光固辭樞密使。《宋史·神宗二》载:“三年春正月,……诏诸路散青苗钱,禁抑配。”熙寧三年(1070年)二月蘇軾上書:“今青苗有二分之息,而不謂之放債取利可乎?……今天下以為利,陛下以為義。天下以為貪,陛下以為廉,不勝其紛壇也。”。 元祐元年(1079年)二月,罷青苗法。三月,范純仁以國用不足,請復之,朝廷用其言,當時司馬光因病未及時參與。八月,司馬光奏稱:「检会先朝初散青苗钱,本为利民,故当时指挥,并取人户情愿,不得抑配。」苏轼、王岩叟、朱光庭、王觌等请停散青苗钱,八月六日,青苗法彻底废除。.

新!!: 宋哲宗和青苗法 · 查看更多 »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轉寫: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國(西夏文:)等,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主要以党項族為主體,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 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陕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8月28日亡於蒙古。 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党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由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對外採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並且有铁鹞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經濟方面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力,對外貿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壟斷河西走廊與北宋的歲幣為西夏經濟帶來很大的幫助。 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興建大量的佛塔與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立國前積極漢化;雖然夏景宗為了維護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項、吐蕃與回鶻文化,並且創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後,西夏已經由番漢同行轉為普遍漢化。文學方面以詩歌和諺語為主。在藝術方面於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豐富的佛教壁畫,具有「綠壁畫」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樂與舞蹈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新!!: 宋哲宗和西夏 · 查看更多 »

高继勋

高继勋(),字绍先,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北宋名将,忠武军节度使高琼长子。有威名,号“神将”。历仕右班殿直、崇仪使、陇州团练使、知滑州,卒年七十八。死后赠太尉、太师,追封康王,谥号穆武。 G J继勋.

新!!: 宋哲宗和高继勋 · 查看更多 »

高美人 (宋哲宗)

高美人(),宋哲宗的妃嫔。 初为御侍,获得临幸但未册封为妃嫔。宋哲宗逝世的两年后——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哲宗之弟宋徽宗尊封她为信安郡君。大观二年(1108年)二月,再度受封为五品才人。政和二年十月,高才人去世,追赠正四品美人。 Category:宋哲宗妃嬪 ~.

新!!: 宋哲宗和高美人 (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辽朝

遼朝(916年-1125年),國號大遼,又稱大契丹國(契丹國,契丹大字:),是由契丹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國祚從西元916年至1125年,長達210年。 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吞併了契丹各個部落後,於916年稱帝建國“契丹”。918年定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契丹屢次南下中原,946年攻滅後晉後確定國號為「大遼」,983年改為“契丹”,1066年改為“大遼”張正明(1979年):《契丹史略》,225頁。,直到1125年3月26日為金朝所滅為止。除了遼朝之外,契丹族尚建立相關國家。1122年,天祚帝北逃夾山,耶律淳於遼南京被立為帝,史稱北遼。遼朝滅亡後,耶律大石西遷到中亞楚河流域,1132年建立西遼。1211年西遼被屈出律篡位,1218年被蒙古帝國所滅。 史學界對「契丹」含義最廣為接受的說法是鑌鐵或刀劍之意。後來改國名為“遼”也是“鐵”的意思,同時“遼”也是契丹人發祥地遼水的名字,以示不忘本之意。又因與南方的中原政權長期對峙,而稱“北朝”,而稱中原王朝為“南朝”徐俊(2000年):《中國古代王朝和政權名號探源》,225頁–261頁。遼朝滅後晉,因此自居為繼承後晉正統。依據五行德運說的五行相生規律,後晉的「木」德之後為「水」德,因此遼朝以水為德運,並相應以黑色為正色。 遼朝全盛時期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契丹族本是遊牧民族,遼朝皇帝使農牧業共同發展繁榮,各得其所,建立獨特的、比較完整的管理體制。遼朝將重心放在民族發祥地,為了保持民族性將遊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分開統治,主張因俗而治,開創出兩院制的政治體制。並且創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成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發展。遼朝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因此在唐朝滅亡後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更將遼朝(契丹,英語作Cathay)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

新!!: 宋哲宗和辽朝 · 查看更多 »

范純仁

范純仁(),字堯夫,苏州吳縣(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名相范仲淹次子。皇祐元年進士,從胡瑗、孫復學。.

新!!: 宋哲宗和范純仁 · 查看更多 »

赵允让

赵允让(),宋朝皇族,字益之,宋太宗第四子商王赵元份的第三子。濮安懿王。史称他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赵元份在世时,赵允让为右千将军。宋真宗的长子周王赵祐去世后,真宗以绿车旄节迎赵允让到宫中抚养。皇子赵祯(宋仁宗)出生后,用箫韶部乐送还府邸,官居卫州刺史。宋仁宗即位,授汝州防御使、宁江军节度使。后来又让他知大宗正寺。他勉励好学的宗室子弟,劝戒不上进的,故人莫不畏服。庆历四年(1044年),封汝南郡王,拜同平章事,改判大宗正司。嘉祐四年(1059年)去世,年六十五,赠太尉、中书令,追封濮王,谥号安懿。仁宗在位久无子,以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为皇子,改名赵曙。仁宗崩,皇子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宋英宗即位后,围绕赵允让是作为皇伯还是皇父的争议,被称为濮议。.

新!!: 宋哲宗和赵允让 · 查看更多 »

赵元份

赵元份(),宋朝皇子,宋太宗第四子,商恭靖王,亦是宋英宗之祖父。 初名赵德严。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出阁,改名赵元俊,拜同平章事,封冀王。雍熙三年(986年),改名赵元份,加兼侍中、威武军节度使,进封越王。淳化年间,兼领建宁军,改宁海、镇东节度使。真宗即位,加中书令,徙永兴、凤翔节度使,改雍王。永熙年间復土,为山陵使,拜太傅。宋真宗北征,为东京留守。卒年三十七,諡恭靖,贈太师、尚书令、郓王。改陈王、润王。治平年间,封鲁王。 赵元份為人宽厚,娶崇仪使李汉斌之女。李氏悍妒惨酷,宫女小不如意,就被鞭杖,或致死。李氏将皇帝恩赐据为己有,对太宗、真宗也不尊重。 赵元份死后,李氏只被削国其封,置之别所。 北宋自英宗以後各個皇帝皆是趙元份的後人,故宋徽宗即位後,改追封魯王趙元份為商王,下詔曰:「宗室諸王追封大國,其世襲子孫尚仍舊國,甚未稱正名之意。如魯王改封商王,其子尚襲魯國之類。其令大宗正司改正。」改制以寧遠軍節度使、魯國公仲先改封商國公。.

新!!: 宋哲宗和赵元份 · 查看更多 »

赵茂

赵茂()宋哲宗的兒子,劉皇后(時為賢妃)所生。追贈献愍太子。 元符二年八月初八戊寅出生,九月初八丁未,生母劉賢妃被封為皇后。九月二十己未,只活了兩個月,就夭折了。追賜名茂,追封越王,谥号冲献。崇宁元年,改谥献愍太子。.

新!!: 宋哲宗和赵茂 · 查看更多 »

開府儀同三司

#重定向 开府仪同三司.

新!!: 宋哲宗和開府儀同三司 · 查看更多 »

邓国公主 (宋哲宗)

邓國公主,本名不詳,()北宋皇帝宋哲宗嫡长女,母親昭慈圣献皇后孟氏。初封福庆公主。 當時哲宗正寵愛姿色美豔,但嚣张狭隘的刘婕妤,把孟皇后冷落在旁,使劉婕妤一心想爬到皇后的位置。紹聖三年(1096年)九月,三岁的福慶公主重病,藥石罔效,都没有好转的迹象,孟皇后之姐持道家治病符水入宮醫治。由於符水之事向為宮中禁忌,孟氏大驚失色,命將符水藏之,等到哲宗到時,再一一說明原委,哲宗認為是人之常情,並不怪罪。孟皇后即取符咒烧灰作法。但自此,宫中开始盛传皇后使用巫术。 公主病逝后,孟氏養母听宣夫人燕氏等人為孟氏祈福,此事正落人口實,哲宗聽說後也開始懷疑起來,命人調查此案。皇城司遂逮捕皇后左右侍女及宦官數十人,將他們刑求逼供,史載「搒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在酷刑之下,孟氏的罪名被羅織出來,於是被廢,出居瑤華宮,號「華陽教主」、「玉清妙靜仙師」,法名「沖真」。 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侄女为邓國公主。後改公主为帝姬,改封洵美帝姬。.

新!!: 宋哲宗和邓国公主 (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蔡卞

蔡卞(),字元度,蔡京之弟,王安石之婿。仙游人。熙宁三年(1069年)与兄蔡京同时中进士。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拜尚书左丞。参与对元祐党人的清算。元符三年宋徽宗即位,罢章惇、蔡卞、蔡京。蔡卞以资政殿大学士知江宁府,连贬少府少监,分司池州。越年,复被起用知大名府,擢知枢密院事,開府儀同三司,加少保。后因为与蔡京政见相左,出知河南府。旋拜昭庆军节度使。入为侍读,进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累迁镇东军节度使。政和七年,蔡卞告假返乡祭祖,逝于途中的高邮,年七十。死後贈太師,谥文正。以书法圆健遒美闻名。有《楞严经偈语碑》存于泰山灵岩寺。还有《毛诗名物解》传世。.

新!!: 宋哲宗和蔡卞 · 查看更多 »

蔡確

蔡確(),字持正,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王安石变法的中坚人物。 父蔡黃裳在陳州被陳執中貶逐。蔡確早年在泗州中山寺读书,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调(京兆府)邠州(治所今陕西彬县)司理参军。外號“倒懸蛤蜊(殼菜)”。王安石当政时,荐为三班主簿,王安石變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此時富弼在西京,上言「蔡确小人,不宜大用」。史载:“确既相,屡兴罗织之狱,缙绅士大夫重足而立矣。”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病逝,哲宗即位,转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司馬光執政,幾盡罷新法,改革派人士幾乎全招貶職。元佑二年(1087年)出知陈州、安州(今湖北安陆县)、邓州,元祐年間,蔡確在安州遊車蓋亭時,寫下《夏日遊車蓋亭》十首絕句。其政敵吳處厚向朝廷說“內五篇皆涉譏訕,而二篇譏訕尤甚,上及君親”,又指出“矯矯名臣郝甑山,忠言直節上元間”之句,是將高太后比做武則天。 高太后怒不可遏,將蔡確貶為光禄寺卿、分司南京,范祖禹认为:“蔡之罪,天下不容,尚为列卿,恐难平民愤。”最後貶至英州别驾(今广东英德市)、嶺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安置,此舉開啟北宋貶官至嶺南的先例。呂大防和劉摯曾以蔡確之母年老,嶺南路遠,請改遷他處,高太后說:“山可移,此州不可移。”不久死於新州。《宋史》将其列入奸臣列传。 蔡确府宅在泉州城蔡巷(今称菜巷)。.

新!!: 宋哲宗和蔡確 · 查看更多 »

蔡絛

蔡--,字约之,别号无为子、百衲居士。 蔡京之季子。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蔡京擔任太师,起领三省,因年老不能事事,奏判悉取决於蔡--。宣和七年,赐进士出身,不久勒令停止,官至徽猷閣待制。靖康元年(1126年),蔡京垮台後,其子孙二十三人被流放,蔡--亦遭到流放邵州,再改白州(广西博白),死於戌所。著有《国史后补》、《北征纪实》、《铁围山丛谈》、《西清诗话》及《蔡百衲诗评》等。 妻子韩氏(韩琦之孙,韩粹彦第四女)。 宋高宗绍兴31年(1161)十月,南宋王朝大赦天下,蔡--的大儿子蔡奠,二儿子蔡巽,谨遵父命,隐姓埋名。大儿子蔡奠,改为郑兴;二儿子蔡巽,改为郑荣。在其父蔡--督促下,两家携眷返回家乡兴化(莆田)。郑兴在仙游游洋隐居,郑荣在莆田东庄隐居。兄弟俩牢记父训“隐姓埋名,世世相传,切勿认祖,守口如瓶,弘扬先祖,光耀门庭”24个字。.

新!!: 宋哲宗和蔡絛 · 查看更多 »

脱脱

脱脱(,,清代以後改譯托克托或托托帖木兒,蔑兒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曾出任御史大夫和中書省右丞相。任內恢復科舉制度、反正前丞相伯顏時的冤案,減輕剝削、放寬稅政,乃元朝末年有為的高級官员,後世稱為「脱脱更化」。脱脱汉文化修养极高,亦是二十四史中《宋史》、《辽史》、《金史》的主编。.

新!!: 宋哲宗和脱脱 · 查看更多 »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新!!: 宋哲宗和金朝 · 查看更多 »

苏颂

苏颂(閩南語:So͘ Siōng;),字子容,福建泉州同安縣葫芦山(今属厦门市同安区)人,閩南人。他是一名中國北宋十分傑出的博學家,身兼科學家、數學家、政治家、天文學家、地圖學家、鐘錶學家、藥理學家、礦物學家、地質學家、動物學家、植物學家、機械和建築工程師、詩人、古董家、外交大使等多重身份。 蘇頌是中世紀開封水運儀象台的設計工程師,為世界上早期採用擒縱器的機械設計。擒縱器是由佛教和尚一行與粱令瓚於公元725年所發明的,但被應用於環形球儀機械上,蘇頌是第一人。.

新!!: 宋哲宗和苏颂 · 查看更多 »

苏轼

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鐵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學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諡號文忠,複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繪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韻文散文造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之詩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又与陸游并称「苏陆」;其詞“以詩入詞”,首開詞壇“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西崑體餘風。後世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惟蘇軾故作豪放,其實清朗;其賦亦頗有名氣,最知名者為貶謫期間借題發揮寫的前後《赤壁賦》。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現其文命題之考試,故當時學者曰:“蘇文熟,喫羊肉、蘇文生,嚼菜羹”。藝術方面,書法名列“苏、黃、米、蔡”北宋四大書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畫則開創了湖州畫派;並在題畫文學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政治上,在王安石變法期間,雖贊同政治應該改革,但反對王安石任用的後任呂惠卿及一些「拗」的政策,招來新黨爪牙李定橫加陷害;後來又因反對「盡廢新法」受到司馬光為首的舊黨斥退,終生當不了宰相。在新舊黨爭中兩邊不討好導致仕途失意,被侍妾王朝雲戲稱為“一肚皮不合時宜”。元祐更化中,一度官至尚書;宋哲宗紹聖復述又加貶謫至儋州(海南島);徽宗即位,遇赦北歸時病卒於常州。墓在河南郏縣。.

新!!: 宋哲宗和苏轼 · 查看更多 »

苏辙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年自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宋孝宗淳熙年間,追諡文定。蘇洵之子、蘇軾之弟,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蘇家父子三人,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人稱“三蘇”,苏辙則是“小蘇”。作品有《欒城集》傳世,包括《後集》、《三集》,共84卷。.

新!!: 宋哲宗和苏辙 · 查看更多 »

陈国公主 (宋哲宗)

国公主(),宋哲宗次女。 宋哲宗始封德康公主,进封瀛国、荣国公主。大观四年(1110年),下嫁石端礼,徙陈国公主。政和年间改淑和帝姬。政和七年(1117年)薨。諡號靖懿。.

新!!: 宋哲宗和陈国公主 (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正史

正史,是史官(或史家)对历史的詳实记录,有別於古代私家编撰史书,即所謂野史。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 「正史」一词最早见於阮孝绪《正史削繁》,有正史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因紀傳體《史記》、《漢書》之書,以帝王(本紀)為綱,故稱正史。至清乾隆四年修《四库全书》,确定《史记》至《明史》二十四部正统纪传体史书为正史。而其間的「三史」、「四史」、「七史」、「十一史」、「十三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二十六史」都可稱作正史,《二十五史》之中,字数最少的史书是《陈书》,大约20万字;字数最多的是《清史稿》,约500万字。《明史·藝文志》又分為紀傳、編年二體,所謂正史,為各朝政府為前朝所編修史書,二十五史皆為紀傳體,無編年體。.

新!!: 宋哲宗和正史 · 查看更多 »

永泰陵

永泰陵是宋哲宗赵煦的陵墓。 宋哲宗葬在河南巩义市回郭镇陵区。祔葬后陵一座。刘后陵尚存一段神墙,高达四米,是宋陵地面唯一保存的神墙遗迹。动用士兵和工匠九千七百四十四人。招募民夫五百人。遗址和石雕以石象最有特点,形象逼真,鼻端反卷一个甜瓜。驯象小童稚气未脱。其余还有甪端、仪仗马和控马官、文臣、武将、客使、镇陵将军、石狮、石羊、石虎。.

新!!: 宋哲宗和永泰陵 · 查看更多 »

汴梁

汴梁指北宋东京汴梁,即「汴京」,现开封市,汴梁多次遭到水灾,现在的开封是在地面6-9米以下北宋东京城遗址上建立的。.

新!!: 宋哲宗和汴梁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宋哲宗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海南省

海南省,简称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海南省位於中國的最南端,包括海南島、中沙、西沙、南沙群島及其周圍的海域,全省陸地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島陸地面積3.39萬平方公里,面積與台灣島相近35,882.6258 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是中国海洋面积最大、陆地面积最小的省,也是中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以及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其常住人口867.15万人,省会为海口市。.

新!!: 宋哲宗和海南省 · 查看更多 »

文彥博

文彥博(),字寬夫,號伊叟,汾州介休城關文家莊(今山西省介休市城區文家莊)人,北宋著名宰相。文彦博歷仕仁、英、神、哲四帝,出將入相,有五十年之久。任職期間,秉公執法,世人尊稱為賢相。曾成功地抵禦了西夏的入侵。宰相期間,大膽提出裁軍八萬之主張,為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晚年皈依佛法。.

新!!: 宋哲宗和文彥博 · 查看更多 »

慕容贵妃

慕容贵妃(),宋哲宗的妃嫔。 慕容氏初为御侍,获得临幸但未册封為妃嬪。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宋哲宗的弟弟宋徽宗即位,她被尊封五品才人。大观二年二月,进封美人。 北宋灭亡后,慕容美人逃亡到了江南。绍兴二年,孟太后死,慕容美人被宋高宗尊封为婕妤。后因与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是朋友,又被晋尊为正二品嫔婉仪、正一品贤妃。绍兴二十二年死,寿八十岁,同年九月一號追赠贵妃。 Category:宋哲宗妃嬪 赠 ~.

新!!: 宋哲宗和慕容贵妃 · 查看更多 »

扬国公主 (宋哲宗)

扬國公主,本名不詳,宋哲宗第四個女兒,母昭懷皇后劉氏(原為劉賢妃)。 扬國公主在其父宋哲宗在位时被封为懿宁公主。公主患有先天脑积水,天生就不能行动,但能说话,還很聪慧。元符二年(1099年)九月二十九日暴薨,年仅三岁。父亲宋哲宗辍朝三日,追封她为魏国公主。 叔父宋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侄女为扬國公主。後改公主為帝姬,再改封純美帝姬。.

新!!: 宋哲宗和扬国公主 (宋哲宗) · 查看更多 »

曾布

曾布(),字子宣,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大臣,进士出身,為曾鞏之弟。 熙宁二年(1069年)被韩维、王安石推荐,渐受重用。其間与吕惠卿协助王安石制定新法,計有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农田法,大臣及朝士多反对新法,唯独吕惠卿与曾布始终坚定不移。升为修起居注,任翰林学士兼三司使。呂惠卿因父喪丁憂,王安石推薦曾布接替。 熙寧七年(1076年),朝臣大力反对市易法,宋神宗令曾布追究,曾布發現吕嘉问多收利息,利用官府权力而行兼并之事。最後曾布因反对市易法,被王安石撤职,贬为地方官,知饶州、潭州(今长沙)、广州、桂州等地縣令。元丰末年,恢复为翰林学士,遷戶部尚書。 司馬光為政,諭令增捐役法,曾布不同意曰:「免役一事,法令纖悉皆出己手,若令遽自改易,義不可為。」结果又被外调。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任知枢密院事,力赞章惇“绍述”,新法又得到推行。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哲宗病故,章惇以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曾布斥道:“章惇,听太后处分!”宋徽宗即位,向太后聽政,擔任宰相主持國政,韩忠彦担任左相,时人戏称“龟鹤宰相”,继续推行新法。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向太后駕崩,宋徽宗親政。崇宁元年(1102年),被蔡京所排挤,御史交相弹劾:“呼吸立成祸福,喜怒邃变炎凉”。多次贬为地方官,发往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居住,貶为司农卿,分司南京,再貶為贺州别驾、廉州司户,大观元年(1107年),死于润州(今江苏镇江)。赠观文殿大学士,谥“文肃”。 曾布一生积极参与王安石变法,在司马光執政时,仍坚定地维护新法,《宋史》将曾布列入奸臣传,但梁启超稱他是“千古骨鲠之士”,“其才其学,皆足以辅之”。其妻魏玩為宋朝女詞人之一。.

新!!: 宋哲宗和曾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赵煦趙傭趙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