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2 关系: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吕贝克,奥斯曼帝国,丹麥-挪威,丹麦,帕尔希姆,德国,德国元帅,德国总参谋部,德意志帝國,哥本哈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神圣罗马帝国,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色当会战,柏林,梅克伦堡,毛奇级战列巡洋舰,普奥战争,普魯士,普魯士王國,普法戰爭。
- 德国保守党党员
- 德国军事作家
- 德國新教徒
- 德意志帝国元帅
- 普法战争德国军事人物
- 普魯士元帥
- 普鲁士贵族院议员
- 莫尔特克家族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1年7月1日-1831年11月16日),普鲁士将军,军事理论家。.
查看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和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吕贝克
吕贝克(Lübeck),位于德国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第二大城市。历史上曾是汉萨同盟城市之一,也是同盟的“首都”。1987年,“汉萨同盟城市吕贝克”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歐洲北部第一個入列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 吕贝克坐落于特拉維河沿岸,是德国在波罗的海最大的港口。旧城部分是被特拉維河和易北河-吕贝克运河围绕起来的一个岛屿。.
奥斯曼帝国
鄂圖曼帝國(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Osmanlı İmparatorluğu)為鄂圖曼人建立的帝国,创立者為--鄂圖曼一世。鄂圖曼人初居中亞,後遷至小亞細亞,日漸興盛。極盛時勢力達亞歐非三大洲,領有南歐、巴爾幹半島、西亞及北非之大部份領土,西達直布羅陀海峽,東抵裏海及波斯灣,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南及今之蘇丹與葉門。自消滅東羅馬帝國後,定都於君士坦丁堡,且以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故鄂圖曼帝國的君主苏丹以自封的形式,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東羅馬帝國的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因而東西文明在其得以統合。 鄂圖曼帝國位處東西文明交匯處,並掌握東西文明的陸上交通线達六个世紀之久,直接大英帝國在18世紀通過直布羅舵打通地中海航線為止。在其存在期间,不止一次實行伊斯蘭化与現代化改革,使得東西文明的界限日趨模糊。鄂圖曼帝國對西方文明影響舉足輕重,其建築師希南名留至今。16世紀,蘇萊曼大帝在位之時,日趨鼎盛,其領土在17世紀更達最高峰,控制今日中東歐不少國家。在巴巴羅薩的帶領下,其海軍更掌控地中海。 鄂圖曼帝國是15世紀至19世紀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歐洲基督教國家的伊斯蘭教勢力,但鄂圖曼帝國终不能抵挡近代化欧洲列強的冲击,於19世紀初趨於沒落,淪為英國、法國等列強的棋子,但其卓越的戰略地理位置使英國、法國得以利用鄂圖曼帝國阻止俄羅斯帝國對外向歐洲擴張,並在克里米亞戰爭中成功阻止,最終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裡敗於協約國之手,鄂圖曼帝國因而分裂。之後凱末爾領導土耳其国民运动,放弃了大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疆域,建立了主權獨立但面积较小、僅控制色雷斯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共和國,鄂圖曼帝國至此滅亡。.
丹麥-挪威
丹麦-挪威联合王国(丹麥文/瑞典文:Danmark-Norge),1524年-1814年,北欧国家,由原卡尔马联合(1397年-1523年)演变而来。1523年瑞典王国独立后,挪威继续与丹麦联合。此後数百年间,丹麦和瑞典不断争雄,挪威长期作为丹麦牵制瑞典北方的基地而存在。 1658年与1660年之间,瑞典王国一度冲破丹麦的封锁,占领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港,但最终由于1659年瑞典侵略丹麦失败而被后者收复。 1801年,英国怀疑丹麦与法国结盟,故用军舰轰击哥本哈根,且封锁挪威,造成其境内大饥荒。 1814年,原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麾下大将,瑞典王储卡尔·约翰(后来的卡尔十四世)进攻丹麦,迫使之于1月14日签订《基尔条约》,割让挪威。5月17日,丹麦王储——挪威总督克里斯蒂安·弗雷德里克(后来的克里斯蒂安八世)宣布挪威独立,卡尔·约翰前往征讨,最终于8月14日签订莫斯和约,将挪威并入瑞典。丹麦-挪威联合体终结。1815年维也纳和会上,列强承认挪威是瑞典的领土。 * Category:欧洲历史上的王国 Category:欧洲历史上的共主邦联.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帕尔希姆
帕尔希姆(德语:Parchim)是德国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06.83平方公里,总人口18242人,其中男性8868人,女性9374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171人/平方公里。.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德国元帅
以下是獲授德国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军衔的军官和王室成员的列表。.
德国总参谋部
德国总参谋部(Großer Generalstab)是德国军队中对战争进行规划和决策的高级军事机构,由原普鲁士军队总参谋部发展而来,是现当代绝大多数军队总参谋部的样板。总参谋部的崛起和发展是德军与其对手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德军两个多世纪来最令人生畏的部分,也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军事史上最出色的参谋机构之一。 在狭义上,总参谋部是德军(及其前身普鲁士军队)的中枢,负责对战争各方面的研究,制定部队机动方案及战役实施方案,拟定作战和动员计划。总参谋部于1806年成立,但此时尚无官方称呼,奠基人为普鲁士将军格哈德·冯·沙恩霍斯特和奧古斯特·馮·格奈森瑙。1821年首任总参谋长卡尔·冯·米夫林男爵上任,这也标志着总参谋部的正式成立。 在广义上,总参谋部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军事理念、虽然当时的欧洲列强都先后设立总参谋部,但德军总参谋部因其完备严格的培训机制和靠实际表现而非出身门第作为奖惩标准而声名卓著。总参谋部的培训机制并不只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参谋人员,更为了培养出具有具有丰富知识、广阔视野和献身精神的战争机器的一部分。正式的参谋人员为终身制,在一线部队和参谋部之间轮换工作。参谋人员的军裤侧面有加宽的深红色带以区别于其他军官。德国的传统社会舆论和政治力量决定了军队组织框架的首长由贵族甚至是皇室担任,在欧洲其余国家也是普遍现象,但实际上由于总参谋部的特殊作用,参谋长在其专业领域和组织框架内拥有对作战方案和命令的否决权,只有少数极其顽固的部队首长敢于挑战这种否决权,如德皇威廉二世和希特勒,正因如此,每一次胜利后最大功臣一般都被认为是参谋系统的人员而非部队首长,这种情况又进一步加强了总参谋部的地位。 总参谋部在当时拥有较少受政治势力控制的特权,并于1871年德国宪法颁布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认为总参谋部是德国军国主义的发源地并依照《凡尔赛和约》解散了总参谋部。此后总参谋部以“统帅部部队局”的形式生存下。1935年原部队局局长贝克被任命为陆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宣告了总参谋部的恢复,但在纳粹德国的体制下,总参谋部再未回到和以前一样的显赫地位。纳粹德国向同盟国投降后总参谋部再次解散。纽伦堡审判中总参谋部因战争罪被起诉,后被宣判无罪。.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København,)是丹麥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座落於丹麥西蘭島東部,與瑞典的馬爾默隔松德海峽相望。 松德海峽大橋在2000年完工後,哥本哈根與瑞典的馬爾默可透過車輛和鐵路往來,促成了兩地人力資源的互相交流,每年利用松德海峽大橋的通勤人數不斷增長。此外大橋通車後也讓兩座城市之間形成北歐地區最大的城市群。 在2008年,《Monocle》雜誌將哥本哈根選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並給予「最佳設計城市」的評價。哥本哈根在全球城市分類中被列為第二類世界級城市。此外哥本哈根在西歐地區獲選為「設置企業總部的理想城市」第三名,僅次於巴黎和倫敦。 哥本哈根城市建立之際的名稱為「Kjøbmandehavn」,意為「商人的港口」。英語「Copenhagen」的名稱來自於低地德語「Kopenhagen」,中文譯名也由此而来。.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Schleswig-Holstein;Slesvig-Holsten;低地德语:Sleswig-Holsteen,北弗里西亚语:Slaswik-Holstiinj)是德国16个州中最北面的一个州。这个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其州府为基尔。它面积15,761.4平方公里,是德国非城市州中第二小的(仅大于萨尔)。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北邻丹麦,南接德国的汉堡市、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和下萨克森三州。 历史上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这个名字包括更大的区域,包括今天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和丹麦的南部。.
查看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
神圣罗马帝国
圣罗马帝国,亦被稱為德意志第一帝國,1512年以后的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在西欧和中欧的一个封建君主制帝国。帝国的版图以德意志地区为核心,包括一些周边地区,在巅峰时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国和勃艮第王国。在帝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由数百个更小的附属单位组成,其中有侯国、公国、郡县,帝国自由城市和其他区域。神圣罗马帝国早期是由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統治的封建君主制国,中世纪時演变成承认皇帝為最高权威的公国、侯国、宗教贵族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的政治联合体。.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 name.
查看 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和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色当会战
色当会战為普法战争之中最具決定性的一場戰役,发生于1870年9月1日,结果為法軍慘敗、德军大獲全勝,大量法軍被俘,連法皇拿破仑三世本人亦淪為階下囚。虽然德军仍需要与即時重組的法国政府作战,但此战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在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及其盟军的胜利。 当时120,000名强大的夏隆法军,由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指挥,并与法皇拿破仑三世会合,欲解救梅斯之围,但被默兹省的普鲁士军队于比尔望特战役击败。默兹省的普军与普鲁士第三军团由陆军元帅赫尔穆特·冯·毛奇指挥,并联合普王威廉一世及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围困麦克马洪的军队在色当,成为一个巨大的包围战。麦克马洪元帅在战斗中受伤,需将指挥权交给奥古斯特·亚历山大·杜确特将军。.
柏林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也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现有居民约340万人。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也是德国十六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僅有的三個城市州份。 柏林是欧盟區內人口第3多的城市(歐盟區人口最多的都市是法國的巴黎,其次是英國的倫敦)以及城市面积第8大的城市。它是柏林-勃兰登堡都会区的中心,有来自超过190个国家的5百万人口。地理上位于欧洲平原,受温带季节性气候影响。城市周围三分之一的土地由森林、公园、花园、河流和湖泊组成。据有关统数据统计,柏林总人口共有3,405,259人。 该根據考古发掘,柏林地區在八萬年前( 舊石器时代晚期市)已经有人類活動。該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是在13世纪,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这些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納粹德國(1933年-1945年)。在19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3大自治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飛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该市经济主要基于服务业,包括多种多样的创造性产业、传媒集团、议会举办地点。柏林扮演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运输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欧盟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主要的产业包括信息技术、制药、生物工程、生物科技、光学电子、交通工程和可再生能源。 柏林都会区有知名大学、研究院、体育赛事、管弦乐队、博物馆和知名人士。城市的历史遗存使该市成为国际电影产品的交流中心。该市在节日活动、建筑的多样化、夜生活、当代艺术、公共交通网络以及高质量生活方面得到广泛认可。柏林已经发展成一个全球焦点城市,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梅克伦堡
梅克伦堡(Mecklenburg)是位于德国北部的一个历史地区,大约为今天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州的西部。该地区的大城市有:罗斯托克、什未林、新勃兰登堡、维斯马和居斯特罗。 Category:德國地區.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Große Kreuzer der Moltke-Klasse)是德国制造的一种战列巡洋舰。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于1908年底开工,在冯·德·坦恩号战列巡洋舰设计基础上加以改进,进一步增强防护力和火力水平。舰体艏楼延长至艉部,艉部增加一座主炮塔,呈背负式布局,采用50倍口径283毫米主炮,威力接近英制12英寸口径主炮且重量较轻,主炮在数量和威力方面,足以抵消与英国早期战列巡洋舰主炮之间口径的差异,可以对英国同类战列巡洋舰脆弱的防御装甲造成致命的威胁。 同型舰两艘:毛奇号、戈本号。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6年在日德兰海战中,毛奇号隶属希佩尔战列巡洋舰分队,在旗舰吕佐号遭到重创后曾担当过希佩尔的旗舰,战争结束后被引渡到英国,在斯卡帕湾自沉。 戈本号是一艘传奇的战舰,该舰1912年进入地中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面临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围剿,戈本号逃入当时的中立国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当时英国政府担心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将其在建的军舰全部扣留。德国立即提出提供戈本号以获取土耳其好感。1914年8月16日土耳其正式买下戈本号,11月2日编入军籍,次日即加入战斗。这艘土耳其军舰的舰员全部是德国人,战争结束时才移交给土耳其舰员。战后幸运地免遭协约国引渡。1947年退役,1971年解体。.
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又名七週戰爭或德意志内战)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奥地利与普鲁士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普魯士
普鲁士(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Prusy;Prūsai;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紀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存在於中北部歐洲的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歷史上是德意志统一以及德意志帝國立國的主要力量。此名稱之涵義在不同時期有變遷。.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是一個位於現今德國和波蘭境內的王國,存在於1701年至1918年,同時也是從1871年至一戰戰敗前,領導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實體,其領土囊括整個帝國的三分之二。王國名字是繼承普魯士而來的,雖然它的權力基礎是從勃蘭登堡得來的,曾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另见
德国保守党党员
德国军事作家
-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
- 埃尔温·隆美尔
-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 埃里希·馮·法金漢
- 沃夫岡·韋格納
- 海因茨·古德里安
- 海因里希·冯·比洛
- 科尔玛·冯·德·戈尔茨
- 腓特烈二世 (普鲁士)
- 赖因哈德·舍尔
- 赫曼-柏恩哈特·雷姆克
- 路德维希·贝克
-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
德國新教徒
- 乔治·米夏埃利斯
- 佩尔·默特萨克
- 保罗·海泽
- 克里斯汀·戈特弗里德·埃倫伯格
- 列奧·馮·卡普里維
- 卡尔·席勒
- 卡尔·维特根斯坦
- 卡爾·洛維特
- 卡爾·漢克
- 卡爾·赫弗里希
- 古斯塔夫·拉德布鲁赫
-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
- 古斯塔夫·馮·卡爾
-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
-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
-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
- 埃里希·雷德尔
- 奥古斯特·巴奇
- 威廉·布格多夫
- 威廉·豪夫
- 威廉一世 (德国)
- 安德烈亞斯·塞拉里烏斯
- 尤尔根·克洛普
- 尼娜·哈根
- 庫爾特·舒馬赫
- 弗里德里希·克尔纳
- 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
- 格奥尔格·欧姆
- 汉斯·艾歇尔
- 汉斯-迪特里希·根舍
- 沃爾夫岡·卡普
- 漢斯·戴布流克
- 瓦尔特·冯克
- 约翰内斯·霍夫曼
- 约西亚斯 (瓦尔德克和皮尔蒙特)
- 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
- 莱尼·里芬斯塔尔
- 萨宾娜·伯格曼-普尔
- 費迪南·艾森斯坦
- 费多尔·冯·博克
- 赫尔曼·艾宾浩斯
- 赫爾穆特·詹姆斯·馮·毛奇
- 阿尔伯特亲王
-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 鲁道夫·冯·格耐斯特
- 鲁道夫·菲尔绍
德意志帝国元帅
- 乔治五世
- 保罗·冯·兴登堡
-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
- 威廉二世 (符腾堡)
- 康斯坦丁一世 (希腊)
- 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三世 (萨克森国王)
- 科尔玛·冯·德·戈尔茨
- 路德维希三世 (巴伐利亚)
- 阿尔布雷希特 (符腾堡)
-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
-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 鲁普雷希特 (巴伐利亚王储)
普法战争德国军事人物
- 乌尔里希·冯·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
- 亚历山大 (黑森-达姆施塔特)
- 亨寧·馮·霍爾岑多夫
- 保罗·兰格尔翰斯
- 保罗·冯·兴登堡
- 列奧·馮·卡普里維
-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
- 弗里德里希·尼采
- 弗里德里希一世 (安哈尔特)
- 漢斯·戴布流克
- 约翰·古斯塔夫·爱马仕
- 罗伯特·科赫
- 赫尔曼·艾宾浩斯
-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
-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 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
- 马克西米利安·冯·普里特维茨
- 魯道夫·克勞修斯
普魯士元帥
- 保罗·冯·兴登堡
- 利奥波德一世 (安哈尔特-德绍)
- 利奥波德二世 (安哈尔特-德绍)
- 卡尔·威廉·斐迪南 (不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
-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
- 斐迪南 (不伦瑞克)
- 汉斯·冯·列瓦尔德
- 科尔玛·冯·德·戈尔茨
- 莫里茨 (安哈特-德紹)
- 迪特里希 (安哈特-德紹)
-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
-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普鲁士贵族院议员
- 乌尔里希·冯·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
- 亞當·施特格瓦爾德
- 亨寧·馮·霍爾岑多夫
- 伯恩哈德·冯·比洛
- 利奥波德 (霍亨索伦)
- 卡尔·埃贡三世 (菲斯滕贝格)
- 卡尔·埃贡二世 (菲斯滕贝格)
- 卡尔·埃贡四世 (菲斯滕贝格)
- 古斯塔夫·克虏伯
- 奥托·冯·俾斯麦
- 威廉 (阿尔巴尼亚)
- 威廉 (霍亨索伦)
- 康拉德·阿登纳
- 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
- 科尔玛·冯·德·戈尔茨
- 腓特烈·斐迪南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索恩德堡-格吕克斯堡公爵)
-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
- 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
- 阿爾布雷希特·馮·施托施
- 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
- 阿道夫·華格納
- 马克西米利安·冯·普里特维茨
- 马克西米利安·埃贡二世 (菲斯滕贝格)
- 魯道夫·哈芬史坦
莫尔特克家族
亦称为 毛奇,H.K.B.von,老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