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519 关系: 厚皮香科,垂籽树科,垂花科,偏穗草科,假叶树科,假石南科,假红树科,假轮叶科,假茱萸,假海桐科,半边莲科,半日花科,十字花科,十字花目,十齒花科,卢梭木科,卫矛科,卫矛目,千屈菜科,南非茱萸科,南青冈科,南鼠刺科,单室木兰科,单柱花属,单果树科,叠珠树科,古柯科,叶下珠科,叶茶藨科,双翼果科,双颊果科,双钩叶科,参棕科,吉粟草科,坛罐花科,堇菜科,壳斗目,多子科,多香木科,多鬚草科,大叶藻科,大花草科,大麻科,大戟科,天南星科,天門冬科,天門冬目,太果木科,头花草科,夷地黄科,... 扩展索引 (469 更多) »
- 2003年科學
- 2003年面世
厚皮香科
厚皮香科共有2属约103种,分布于中南美洲、东亚和东南亚,直到澳洲东北。中国有2属约30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乔木,叶螺旋排列,有黑点,簇生枝顶,全缘;花两性,单生于叶腋内;花瓣5数,果实为蒴果。.
垂籽树科
垂籽树科又名梳状冠科,只有1属4种,分布在非洲西部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中。 本科植物为乔木,平均高度为20-25米,在雨林中属于低层树木,木材可用;种子悬垂于长的种柄上,顶端有梳状假种皮。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亚麻藤科中,属于亚麻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放在任何一个目中,属于系属不清的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在金虎尾目。.
垂花科
垂花科又称智利花科,有的直译为喜爱花科,只包括两属几种生长在智利南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中智利风铃草(Lapageria rosea)是智利的国花。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在百合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
偏穗草科
偏穗草科包括17属约80余种,分布在热带的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鸭跖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其列入任何一目,直接放到鸭跖草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在禾本目中。.
假叶树科
#重定向 玲花蕉亞科.
假石南科
假石南科又名毛盘花科,只有2属4种,全部生长在南非的沙漠干旱区域。 本科植物为旱生的灌木,单叶对生,革质,无托叶,外形类似欧石楠类植物,因此得名。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列入杜鹃花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归于山茱萸目。.
假红树科
假红树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假红树只生长在中美洲从哥斯达黎加到厄瓜多尔一带。 本科植物是常绿乔木,枝条丛生;单叶互生,有腺点;花大,花苞长,花瓣5数;果实大,直径达13厘米,类似椰子,皮干燥,但前面有一个尖端突出。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茶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与四籽树科合并,但2007年5月7日新修订的版本将其合并到四籽树科中。.
假轮叶科
假轮叶科也叫拟棕科或刺鳞木科,共包括6属约110种,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本科植物基本为乔木和灌木,全部原生于南美洲,只有水茴草属为草本,生长在南半球其他区域。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放在报春花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在杜鹃花目并增加了原属于报春花科的水茴草属约15种。2009年APG III将本科并入报春花科Primulaceae。.
假茱萸
假茱萸(学名:Aralidium pinnatifidum),又名沟子树,自成一个单型属,属于鞘柄木科,分布在东南亚从泰国到文莱的广大地区。 本科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最高可达15-17米;单叶互生;果实为蒴果,种子有4—5条沟。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山茱萸科,放在山茱萸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假茱萸科(Aralidiaceae Philipson & B.C.Stone, 1980),放在伞形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12月19日又一次修改,将其合并到鞘柄木科中。.
假海桐科
假海桐科又名岛海桐科,共有3属10-11种,分布在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 本科植物为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单生;果实为浆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蔷薇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放在菊目中。.
半边莲科
#重定向 半邊蓮亞科.
半日花科
半日花科(学名:Cistaceae)属真双子叶植物锦葵目,共包括8属约170-200余种。.
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學名:Brassicaceae,中文名譯自舊稱Cruciferae)为真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目的一科,是植物中最繁盛的科之一。有许多种人类食用的蔬菜出自本科,大约共有338個属,约3700种,原产自北半球温带地区,现已被引种到世界各地。中国原产85属约360餘种,另引种7属20餘种。由於十字花科的種屬繁多,現除了大中華地區原產的品種以外,其他的種屬有不少到現在還未有中文譯名,包括不少新擬定的種屬。.
十字花目
十字花目(学名:Brassicales,中文名譯自舊稱Cruciales)是被子植物真双子叶植物的一目,包含许多常见蔬果,如番木瓜、卷心菜等等。.
十齒花科
十齿花科(学名:Dipentodontaceae),又名十萼花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中国西南的广西、云南、贵州和相邻的缅甸北部及印度东北。 本科植物是乔木,高达11米;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小,白色,花瓣5-7,花盘与花被贴合成杯状;果实为蒴果,革质,被灰棕色长柔毛,内含黑色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檀香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尚无法确定其分类。.
卢梭木科
卢梭木科又名毛岛藤灌科、腕带花科或四粉花科等,共有4属13种,from New Guinea to New ZealandMauritius分布在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东部、新西兰和毛里求斯。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茶藨子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只包含1属,放在菊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扩大到4属, 2006年12月17日新修订的结果分为两个亚科:.
卫矛科
卫矛科 挂有大约90-100属,约1,300余种,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地区,只有卫矛属和南蛇藤属分布在温带地区。中国有12属,200余种。 本科植物主要为木质藤本、灌木或小乔木,也有一些比较高大的树,如丝棉木等。本科植物叶为单叶,互生或对生;花小,一般为淡绿色,有一个花盘,雄蕊生在花盘上或边缘,聚伞花序;果实一般有肉质颜色鲜艳的假种皮。有许多种植物都可作为药用。.
卫矛目
卫矛目(学名:Celastrales)是有花植物的一类,属于真双子叶植物,多為木本植物,也有木質藤本、草本。葉的特徵為單葉互生或對生,多數花為雙性,下位到周位。雄蕊的排列與花瓣互生。子房每室有1-2胚珠。.
千屈菜科
千屈菜科(学名:Lythraceae), 包括32属大约500-600种植物,绝大部分是草本,也有少数灌木或乔木。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 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石榴科和菱科劃歸成為千屈菜科的亞科。.
南非茱萸科
南非茱萸科又名菲茱萸科,或根据音译为柯茱萸科,只有1属2种,都生长在南非。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高达15米;单叶对生,革质,边缘有锯齿,叶长5-11厘米;花很小,聚合成花序;果实为核果,含有4粒种子,种子含油。木材可用,称为短山茱萸木。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属列入山茱萸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假石南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为一个科,放在山茱萸目中。.
南青冈科
南青冈科也叫南山毛榉科,只有一属—南青冈属,包括约35种,都是生长在南半球的乔木,分布在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等地。亦曾分布於南極洲。 本科植物的叶有齿或全缘,常绿或落叶;果实为坚果,形态类似壳斗科植物。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山毛榉科,但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其基因不同,可以单独分出一个科。.
南鼠刺科
南鼠刺科(Escalloniaceae)共有8属约68余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和澳洲。 本科植物主要为乔木和灌木,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小花两性,辐射对称,排成总状花序,稀为雌雄异株或杂性,花瓣4-5;果实为蒴果或浆果。 以前的分类法认为本科属于川续断目,并把鼠刺属(Itea)也列入其中,所以也称其为鼠刺科,但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鼠刺属应单独成为鼠刺科,属于虎耳草目,而其他属则应合并成另一科,属于II类真菊分支但无法列入任何一目,所以称为南鼠刺科。在2009年的APG III 分类法中本科被置于新设的南鼠刺目之下。2016年的APG IV 分类法维持此分类。;属.
单室木兰科
#重定向 单心木兰科.
单柱花属
单柱花属是单柱花科的唯一属,只有2种,生长在非洲的中西部,为常绿树,根据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划入堇菜目,但最新的分类法将其列入金虎尾目,其排成蝎尾状总状花序与紫草科的植物相似,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和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都认为无法将这个科分入任何一个目,属于系属不清的类别。.
单果树科
单果树科又名球花柞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生长在马达加斯加岛及其对面的非洲东海岸、东面的马斯克林群岛和塞舌耳群岛。 本科植物为常绿灌木,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无托叶,叶子干燥后会变成蓝色。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大风子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没有放在任何一个目中,直接列在蔷薇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5月7日的新修订将其列在缨子木目中。.
叠珠树科
叠珠树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澳大利亚的东部,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常绿小乔木,有8-12米高,树皮和新砍的枝干有萝卜味;羽状复叶,有75厘米长,由约30对带锯齿的小叶组成,革质,互生,有托叶;花组成花序,花瓣5,一般为白色或粉红色,子房每室具2个叠生胚珠;果实为蒴果,红色,内含黑色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无患子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属于十字花目,可以选择性地和钟萼木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5月7日新修订的结果将钟萼木科和其直接合并到一个科。.
古柯科
古柯科(學名:Erythroxylaceae)共有4属约25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美洲、亚洲及马达加斯加岛。中国有一属2种,分布在南方各省。 本科植物为常绿灌木或乔木;单叶互生,托叶早落;花簇生,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花瓣5,雌雄异株;果实为核果。产于南美洲的古柯树(Erythroxylum.coca)树叶是提炼古柯碱(可卡因)的主要原料,是一种毒品和药物。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划分到亚麻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新设立的金虎尾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本科可以选择和红树科合并。 * Category:植物科名.
叶下珠科
叶下珠科也叫叶萝藦科,包括56属约1725种,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即有乔木,也有灌木和草本。 以前的分类法将本科分到大戟科下,为一个亚科—叶下珠亚科(Phyllanthoideae),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中非洲核果木族分出单独成立一个非洲核果木科。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在金虎尾目中。.
叶茶藨科
#重定向 叶顶花科.
双翼果科
双翼果科又名双隔果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中美洲的热带地区,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小乔木或灌木,单叶对生或轮生,有托叶;花的花瓣5;果实为蒴果,具有两个内向的半隔膜,种子有毛翅。.
双颊果科
双颊果科又名对药树科、双蕊花科、小球花科或双药树科,是被子植物門中的一个科。在过去的几个十年中这个科获得了许多分类学家的承认。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单叶互生,革质,无托叶;花小,单性,雄花花瓣1-2,雌花1-4;果实为小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并单独设立一个双颊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分在任何目中,直接放到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与黄杨科合并。 双颊果科只有一个属,双颊果属,其中包括两个常绿的树种,这两个树种仅限于马达加斯加和科摩罗群岛。.
双钩叶科
双钩叶科(Dioncophyllaceae)共有3属3种(3个单种属),皆生长在非洲西部热带地区的雨林中。 本科植物为藤本植物;单叶互生,无托叶,革质,叶子中脉长出两个类似钩子的器官,借以攀爬;花中等,花瓣5瓣;果实为蒴果;本科最為人知的成員是盾籽穗葉藤,僅有該種是食肉植物,該種的嫩芽和幼枝可以形成捕捉器官,分泌酸性黏液。本科另外2種:道氏盾籽藤、托倫雙鉤葉,它們的知名度皆遠遠不如盾籽穗葉藤。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认为应该放在石竹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参棕科
参棕科共有6属125种,分布在太平洋周边各地和非洲南部。中国只有一种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 Urb)分布在南方各地。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草本;复叶无规则,类似棕榈;花排成伞状花序;果实为蒴果。.
吉粟草科
吉粟草科又名针晶粟草科,只有1属5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亚洲,中国只有1种—吉粟草 (Gisekia pharnaceoides L.)生长在海南。 本科植物为草本;单叶对生,肉质,匙形;花小,淡绿色或淡紫色,花萼5,花瓣缺;果实为蒴果,一般生长在海滩上。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番杏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2007年5月7日新修订的结果将其合并到商陆科。.
坛罐花科
坛罐花科(Siparunaceae)共有2属约75种,分布在中南美洲(Siparuna属)和西非(Glossocalyx属)。 本科植物都是乔木,单叶对生,常绿,叶片有腺点,无托叶,芳香,可以提炼香精油。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玉盘桂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仍然放在樟目中。.
堇菜科
堇菜科是属于金虎尾目(旧属堇菜目)的一类植物,大多为草本,有少数为灌木,花两性,单叶互生,有长叶柄。花瓣为5,不整齐,下面一瓣比其他瓣较大。 堇菜科植物有22属,大约900多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分布有4属:鼠鞭草属(Hybanthus);鳞隔堇属(Scyphellandra);三角车属(Rinorea)和堇菜属(Viola),大约130种。 Category:金虎尾目 * Category:植物科名.
壳斗目
壳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类学上属真双子叶植物之下的豆类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见的树木。被子植物的一目,旧属木兰纲金缕梅亚纲,含7科,均为乔木或灌木。特征为坚果外包有壳斗。单叶,通常互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聚生成柔荑花序。雌花单生或簇生,外包一轮鳞片,后鳞片发育为壳斗。.
多子科
#重定向 泽茶科.
多香木科
多香木科只有1属60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部、中国西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以及新喀里多尼亚,中国只有1种—多香木(Polyosma cambodiana Gagnep.),生长在云南一带。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对生,干时变为黑色;一般5裂,叶柄长,无托叶;花单性,白色或淡绿色,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花瓣4,线形,花蕾长;果实为核果,只有1颗种子,含淀粉。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虎耳草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列在任何一个目中,直接放在II类真菊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多鬚草科
多须草科(学名:Dasypogonaceae)是棕榈目植物的一科。以前的分类学家一般将其分入刺叶树科(Xanthorrhoeaceae),APG 分类法(1998年)及APG II 分类法(2003年)根据其基因特征,将其单独列为一科,列入鸭跖草分支,但没有能归入任何一目;而鸭跖草分支則屬於单子叶植物分支。APG IV 分类法(2016年)基于本科为棕榈科的姐妹群,将本科归入棕榈目。 多鬚草科植物现有4属16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科,当中最著名的植物就是蓬草树(Kingia australis)。.
大叶藻科
大叶藻科(拉丁語:Zosteraceae),也稱為甘藻科,共有3属约18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的海洋中,是咸水生植物,中国沿海分布有2属5种。 本科植物为沉水草本,生于低潮的礁石间,有匍匐茎或块茎,茎细长分支;叶线形,基部有鞘;花单性,被毛,雌雄同株或异株。一般能形成巨大的海草床。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茨藻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泽泻目内。.
大花草科
大花草科(学名:Rafflesiaceae)属真双子叶植物金虎尾目,是一类生长在东南亚的寄生植物,其中阿诺尔特大花草的花是世界上所有植物中最大的花。.
大麻科
大麻科(学名:Cannab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薔薇目的一个科,包含九个属。.
大戟科
大戟科(学名:Euphorbiaceae)属真双子叶植物金虎尾目中的一个大科,有240属大约6,000种。.
天南星科
天南星科(学名:Araceae)是單子葉開花植物中的一科,有107屬、3700個以上的物種,主要分佈在新世界的熱帶地區,但也有些分佈於舊世界的熱帶及溫帶地區。中國有35屬約206種,主要分佈在南方各地。臺灣產16屬40種,有4種記錄為雜草。由APG最近的基因研究顯示,原先獨立歸於浮萍科的植物,也應歸類於天南星科之中。 火鶴花與馬蹄蓮是本科有名的植物,常被栽培供觀賞用。粗肋草、觀音蓮、彩葉芋、黛粉葉、黃金葛、龜背芋、蔓綠絨、白鶴芋、合果芋、千年芋、美鐵芋等耐陰性強的觀葉植物可以做室內植物栽培。芋頭、蒟蒻(--)地下塊莖可以加工做成蒟蒻,可以食用。半夏、天南星、千年健、犁頭尖可做藥用。水榕、隱棒花、水芭蕉、大萍等水生植物可做水族造景。巨花魔芋是全世界最高的花,其花序是植物界中最長的花序。姑婆芋(海芋屬)是一種很有名的野生植物,其植株具毒性。.
天門冬科
天门冬科(學名:Asparagaceae)是單子葉植物天門冬目的一科。傳統上本科的植物常被分在百合科中,現代的植物分類學者多根据《被子植物APG分类法》(1998年)、《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3年)、《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2009年)採用1789年 安托万·罗兰·德朱西厄所發表的學名。.
天門冬目
天門冬目(学名:Link)是被子植物中的單子葉植物。傳統上本目的植物常被分在廣義百合目或蘭目中,現代的植物分類學者多根据《被子植物APG分类法》(1998年)、《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3年)、《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2009年) 採用1928年林克所發表的學名。.
太果木科
太果木科也叫常绿桦科或核果桦科,只有1属1种,生长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南部至巴拿马一带,和桦木科的亲缘关系较近。 本科植物为20-30米高的乔木,单叶,长达5-12厘米;常绿,果实为核果。.
头花草科
头花草科(又名萼角花科或萼角科),共有6属约40种,分布在南美洲南部。 本科植物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叶有裂;花小,排成头状花序,花瓣5,肉质,萼管具棱;果实为瘦果。.
夷地黄科
夷地黄科共有4属28种,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到热带中美洲和古巴。 本科植物为乔木、灌木或藤本;树皮白色;单叶对生,叶厚,背面有腺点;花大,单性;果实为浆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中各属分别列在紫葳科和玄参科中,属于玄参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到唇形目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夷白花菜科
夷白花菜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墨西哥的干旱地带,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常绿灌木, 0.3–1.2米高;单叶互生,非常小(7-21毫米长),肉质,无托叶,有毛;花相当大(直径为4-5厘米),腋生,花瓣不规则,有5、6或7瓣,蓝色;果实为蒴果,内含有翅的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柑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仍然分在十字花目中,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夷茱萸科
夷茱萸科只有一属—夷茱萸属(Griselinia)共7种,都是灌木或乔木,分布在南美洲和新西兰。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山茱萸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本科单独列为一个新科,在伞形目下。 本科植物为常绿植物,叶背面颜色浅,花小,无花瓣;果实为小浆果。;新西兰品种 都是4-20米高的大灌木或乔木:.
學名
在生物分类学中,學名按字面即為科學名,名词组合基于拉丁文文法。它在科學,特別是生物學上使用的名稱。例如,廣為人所接受的植物 (生物)名稱;它也受到國際植物命名法規(ICBN)之規範。:「Scientific name: A formal, universally accepted name,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hich (for plants, algae, fungi and organisms traditionally treated as such) ar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 學名的第一個字需大寫。而習慣上,在科學文獻的印刷出版時,學名之引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排体學名下加底線表示。學名内所指的有可能是一種生物、一屬的生物或一科的生物。这可因為不同的國際命名法規,有不同的變化。原則上,一種生物的學名只有一個,而這一個學名也只會用來稱呼這一種生物,但目前命名法規各自獨立,因此有可能出現同種動物、植物用同樣的學名。相對的親屬生物可能還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學名以外的名字均為俗名。學名使用拉丁化文字,而俗名沒有限制。除拉丁学名外的其他任何名称都是俗名。 目前已知最長的學名為雙翅目的,由42個字母組成,意思是「擁有近似黃蜂飛行姿態而接近水虻的」。最短的學名則分別為南蝠的 Ia io 和奇翼龍的 Yi qi,都僅有4個字母。.
寄奴花科
寄奴花科又名柔毛小花草科、旱生草科或漠茸草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单叶丛生,有毛和腺点,稍肉质;花小,花瓣5;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虎耳草科中,属于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分在任何目中,直接放到II类真菊分支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12月7日新修订的结果是合并到南鼠刺科中。.
密穗草科
密穗草科也叫细密叶科,是一个小科,仅有2属26种,全部生长在非洲,主要分布在南非和东部非洲。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在唇形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科,但仍然划在唇形目中,认为有5属,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调整为2属。.
小二仙草科
小二仙草科(学名:Haloragaceae)為多年生沉水或挺水之雙子葉植物,共6屬,約有120種,全世界分布。其中,以澳洲地區最廣。在中國、台灣該科植物共有2屬,如聚藻。於兩地的該植物,多生長在溝渠,池塘,水田。平常以沉水狀態呈現,不過枯水期,則會呈現挺水狀。.
小盘木科
小盘木科 又名翅子藤科,或音译为攀打科,共有4属28种,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西部。中国只有1种—小盘木(Microdesmis casearifolia Planch.),分布在云南、广西和广东。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极小,花瓣5,雌花的花被和雄花相同稍大;果实为核果。.
小檗科
小檗科,或寫作「小蘗科」,包括15个属大约570种植物,中國植物志(英文版),稱本科植物有17個屬,約650種。,其中大部分(450种)都是小檗属的植物,其中既有木本植物也有多年宿根的草本植物,有乔木也有灌木。主要分布北半球溫帶地區與亞熱帶的山區。 中國本科植物有11屬,303種(其中207種是特有種,1種為引進栽培,又有17種為仍未充分研究者)。.
山矾科
山矾科,又稱灰木科,是開花植物杜鹃花目的一個科,有兩属、约320种,广泛分布在亚洲、澳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约有130余种,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的地区。 本科植物都是乔木或灌木,有落叶的也有常绿的,单叶,互生;花两性,辐射对称;果实为核果或浆果。.
山龙眼科
山龙眼科包括80属,约2000余种,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大部分种类在澳洲和南非,此外在南美洲和东南亚有少数种类,中国原产的有山龙眼属和假山龙眼属2属共21种,分布在南方。 本科植物多为灌木或乔木,稀为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常革质,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通常左右对称,稀为辐射对称,无花瓣;花萼为花瓣状,4基数,具有颜色,花小,但花序明显,有特异化的很特殊的传粉机制;果实为坚果、核果、蒴果或蓇葖果。各品种适应分化的非常严重,因此有时很难通过共性确定其科属,但各属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区别。.
山龙眼目
山龙眼目是有花植物的一目,分为三科。所属植物包括莲花、非洲的帝王花、澳洲的澳忍冬和欧亚大陆的法国梧桐等。.
山茱萸科
山茱萸科(Cornaceae)是山茱萸目的一个科。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包括以下几属:.
山茱萸目
山茱萸目(Cornales)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一个目。 是真双子叶植物。APG 分类法将其置于菊分支之下,有多种植物为观赏花卉,也有许多药用植物品种,本目包括以下几科:.
山茶科
山茶科(Theaceae)大部分属原产于亚洲东部,多分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南至马来西亚,北至日本,也有几个属是生长在美洲的。.
山醋李科
#重定向 瓶头梅科.
山柚子科
山柚子科又名山柚科,包括10属约28种,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地区。中国有4属4种,生长在南方各地。 本科植物为灌木、乔木或木质藤本;单叶互生;小花辐射对称,两性或单性,花瓣4一5;果实为核果。其中部分种类为寄生植物。.
山柳科
山柳科也叫桤叶树科包括两属约30余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以前的分类认为只有一属,根据基因分析,认为以前划入翅萼树科的Purdiaea属应该属于山柳科。中国只有一属约20余种。.
山榄科
山榄科(学名:Sapotaceae),包括约65属800余种,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中国有11属约30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 本科植物都是常绿灌木和乔木,有许多品种的木材有价值,也有可以初战食用果实的品种,如人心果(Manilkara zapota)、金星果(Chrysophyllum cainito)等,乳油木(Vitellaria paradoxa)可以提炼食用油,胶木属(Palaquium)可以提炼橡胶。 Category:植物科名 *.
山毛榉科
山毛榉科(Fagaceae)亦称壳斗科,属双子叶植物纲。本科植物除熱帶非洲及南非地區不產外,在北半球均有分布,並以亞洲種類最多 胡先驌等(2004年):《中国植物志》,第22卷,中國科學院。。.
岩菖蒲科
岩菖蒲科只有3属27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寒冷区域,中国有1属分布在西北。 本科植物以前一直没有被大多数分类学家承认为一个科。只是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单独分为一个科,放在泽泻目下,此后到2016年的APG IV依然维持此分类。.
岩梅科
岩梅科是一个小科,只有7属20种植物,主要生长在高山区和近北极地区,中国有3属,10种,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或常绿亚灌木;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5;果实为蒴果。;属.
川续断科
川续断科(学名:Dipsacaceae)包括11个属大约350种多年生的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或灌木,分布在几乎所有旧大陆的温带地区,包括亚洲、欧洲和非洲,也有一些生长在其他地区的种。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本科植物可以和忍冬科合并为一个科。.
川续断目
川续断目(学名:Dipsacal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真双子叶植物中的一个目。约36属,主要分布在北温带。许多种类为药用植物。 2016年的APG IV 分类法中川续断目包含两个科:.
川蔓藻科
#重定向 川蔓藻属.
川苔草科
川苔草科又名河苔草科或川草科,共有48属约270种,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3属共3种,分布在云南和福建,是被保护物种。 本科植物为水生草本;植物体退化成扁平或枝状的叶状体,形似苔、藓、藻类或地衣,生长在河流甚至湍急的瀑布中,一年生或多年生,没有根,有时有根状物附着在水中的石头上。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设立一个川苔草目,属于蔷薇亚纲,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放在任何一个目中,直接放在蔷薇分支之下,并分出一个三裂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三裂科合并到本科,一同放在金虎尾目中。.
帚灯草科
帚灯草科于2006年5月被确定包括58属共520余种,都是原生于南半球热带和亚热带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少数品种生长在新西兰、智利、马来半岛和越南。中国只有1属1种—薄果草(Leptocarpus disjunctus Mast.),生长在海南岛。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簇生,根茎有鳞片状的鞘;茎四方柱形或扁平,有节类似竹或甘蔗;花小,单性,雌雄异株,稀有同株或两性,花被3-6;果实为坚果或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放入帚灯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入新设立的禾本目中。.
丝粉藻科
丝粉藻科共有5属16种,都是生活在暖温带到热带海洋中的咸水生植物,在澳洲附近尤其繁盛。中国南方海域有3属几种分布。.
帽花木科
#重定向 帽花木属.
帽蕊草科
帽蕊草科,2003年出版的《Flora of China》乃因舊習把本屬置於大花草科之下,稱帽蕊草屬。又名帽蕊花科或奴草科,1996年出版的第二版《臺灣植物誌》(英文版)列為奴草屬,屬於大花草科。。,只有1属2种,生长在东南亚以及中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一种,生长在南方。 本科植物是寄生植物,常寄生在壳斗科植物上面,茎非常短,只有3.5-6.5厘米;叶蜕化为鳞片状,对生;茎顶部只生有一朵花,雄蕊围绕雌蕊群合生;果实为蒴果或浆果状,内含许多微小的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大花草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发现其和杜鹃花目中许多种类的基因相似,但无法分在任何目中,属于系属不清,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2009年的APG III将其放进杜鹃花目。.
三白草科
三白草科(Saurur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從15公分到60公分左右。具有蔓延的根莖,葉子通常呈現心型狀。花成穗狀。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水田,路邊旁或林蔭溼地。原生于东亚和北美,包括4属共6种植物。.
三角果科
三角果科又名三棱果科或三数木科,共有5属约30种,分布在东南亚、热带美洲和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本科植物为乔木、灌木或藤本;单叶对生或互生,有托叶;花两性,花萼5,花瓣3或5;果实为蒴果或翅果(有三翅)。.
亚麻科
亚麻科植物绝大部分为草本,稀有木本植物,但在热带地区也有一些长成树木的品种。本科植物叶为单叶互生,有的品种有托叶;花两性,5裂,在热带地区也有4裂的。本科植物共有8属约250种,全球分布,其中亚麻属最大,有约180-200种,中国共有4属12种。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亚麻科和古柯科、粘木科等单独分为亚麻目,1998年的APG 分类法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将亚麻科列入新设立的金虎尾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亚麻藤科合并到本科中,分为“亚麻族”和“亚麻藤族”两类。 最重要的品种亚麻有纤维用和油用的栽培品种,其中纤维用的在中国黑龙江等地有种植,“亚麻纤维”被称为“纤维皇后”。油用的在山西、内蒙等地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其油被俗称为“胡麻油”,虽然和胡麻科并没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属.
交让木科
交让木科只有一属—交让木属(Daphniphyllum),《中國植物誌》稱作虎皮楠科及虎皮楠屬,共30种,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0种,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 本科植物都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单性,无花瓣,雌雄异株;果实为核果。 在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将交让木科单独列出一个交让木目,属于金缕梅亚纲,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在新设立的虎耳草目中。.
二柱草科
二柱草科(学名:Ecdeiocoleaceae)也叫沟秆草科或脱鞘草科,只有2属2种(两个单种属)—Ecdeiocolea monostachya 和 Georgeantha hexandra,全部仅生长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一小块区域。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帚灯草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科,列入禾本目。.
二歧草科
#重定向 黄漆姑属.
五加科
五加科(学名:Araliaceae)植物共有52个属,900多种;中国有22属160多种,分布在除新疆以外的全国各地。 本科植物和伞形科以及海桐花科亲缘最近,原来属于伞形科的天胡荽属和饰带花属根据基因分析被APG II 分类法划入五加科。五加科属的分类尚没有最终确定,有些属被归并入鹅掌柴属中,可能还有些属会被划开。 五加科植物有许多是重要的中药材,如人参、三七、西洋参、通草、五加等,五加根皮可泡制著名的五加皮酒。 此外常春藤也是常见的绿化植物。.
五列木科
五列木科只有一属—五列木属(Pentaphylax Gardn.
五味子科
五味子科(学名:Schisandraceae)是被子植物木兰藤目的一科。.
五福花科
五福花科(学名:Adoxaceae)是川续断目中的一个小科,只包括三个属,大约150-200种植物,叶为对生,有缘齿,花为5基数,鲜有4基数的,聚伞花序,核果,和山茱萸科植物非常相似。 以前的分类法常将这个科分入忍冬科,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分为一科,但只包括一属,APG 分类法经过基因检测,将接骨木属和荚蒾属划入五福花科,但单独列到II类真菊分支,没有划入任何一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仍然将其列入川续断目。 五福花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为复叶,早春开花,夏季果实成熟后植株的地上部会立即凋萎。 接骨木属叶为复叶,基本是灌木,但有两种是大型草本植物。 荚蒾属都是灌木,叶为单叶。 * Category:植物科名.
五翼果科
五翼果科(学名:Lophopyxidaceae)又名冠状果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生长在马来西亚的热带区域以及太平洋上的所罗门群岛和加罗林群岛。 本科植物是藤本,依靠卷须攀爬;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小,花瓣5;果实为翅果,种子具五翅。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卫矛科中,属于卫矛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分在任何目中,属于系属不清的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放到金虎尾目中。.
五膜草科
五膜草科又名五隔草科,只有1属约30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国有3种,全部生长在南岭以南地区。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茎短;单叶互生,叶大,稍肉质;花两性,小,排成蝎尾状的穗状花序;花冠钟状,白色,5裂;果实为浆果,有多个小种子,种皮有网纹。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桔梗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菊目中。.
五蕊茶科
#重定向 钩药茶科.
五桠果科
五桠果科(学名:)包括13属共400余种,基本都是生长在澳大利亚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部分是木本植物,有大树但也有草本植物。其中钮扣花属(Hibbertia)被广泛用于园艺栽培,有许多具有商业价值的花卉种类;锡叶藤属(Tetracera)的叶面粗糙,用于擦光锡器和工具;五桠果属(Dillenia)一些种类的果实可以食用。中国有2属4种,都是生长在云南、广东和广西等地区。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设一个五桠果亚纲和五桠果目,将芍药科分入五桠果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曾考虑是否将其分入石竹目,但最终决定列为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中的一个单独科,没有分入任何一目。2016年的修定版APG IV正式承认五桠果目。.
仙人掌
仙人掌是石竹目仙人掌科(學名:Cactaceae)的植物總稱,別名為仙巴掌、仙人扇、霸王樹。仙人掌具有相當豐富的形状和大小,並擁有優良的保水适应力,多數生長於沙漠及半沙漠等乾燥少雨環境,在地球上所有沙漠也可以發現。仙人掌為多肉植物的一類,目前仙人掌科的植物有127属共189600种。 仙人掌用途廣泛,可作观赏植物、饲用或饲料,以及其他食物來源(特别是它们的果实)。 胭脂紅是來自於生活在某些仙人掌的胭脂虫之产物。.
仙茅科
仙茅科也叫小金梅草科,是一个小科,只包括约7属150余种,都是草本植物,和普通杂草相似,叶根生或基生,通常有显著的平行叶脉或具折扇状叶脉;花生在花茎上,花瓣为三的倍数,辐射对称;果实为蒴果或假浆果;具有块茎或球茎。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中各属分散划在百合目各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属于新设立的天门冬目。;属.
伞形科
傘形科(学名:)是傘形目下的一科。此科下包含有孜然、香芹、香菜、胡蘿蔔、蒔蘿、葛縷子、当归、白芷、独活、毒芹、明日葉等植物。此科约有280属和2500种,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或热带的高山上。中国大约有90属、500多种,全国均有分布。伞形科包括很多日常食用的蔬菜和调料。.
伞形目
伞形目(学名:Apiales)又名繖形花目(Umbelliales)是真双子叶植物下的一个目。下面包含五加科、繖形花科兩個比較大的科別,這兩個科別的植物有很多著名的药材,例如五加科中有人參屬與五加屬,繖形花科有名的當歸、柴胡與白芷以及可以食用的胡蘿蔔與芹菜等。.
弯子木科
弯子木科也叫螺旋子科、旋籽木科或弯胚树科,共有2属约15-25种,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以美洲和非洲最多,中国有1种,生长在云南。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有带颜色的树汁,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大,一般为黄色;果实为蒴果,包含有许多种子,种子弯曲有毛。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红木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列在锦葵目中,但可以选择性地与红木科合并。.
弯药树科
弯药树科又名虎葛科只有1属4种,分布在从哥伦比亚到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有苦味;单叶对生,无托叶;花非常特殊,有两根雄蕊,每根雄蕊上有一个大的圆形弯曲的花药,弯出部分形成两个耳垂式的突起,花瓣5;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放在任何一个目中,直接列在II类真菊分支之下,可以选择性与离水花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异裂果科
#重定向 异裂果属 Category:植物科名.
异蕊草科
异蕊草科共有15属约180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澳洲、美洲和太平洋岛屿等区域。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百合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这些植物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天门冬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天门冬科合并。.
彭南特氏木科
彭南特氏木科只有单一属,都是原生长在南半球的非洲和大洋州,主要品种可培养成观赏植物,以前的分类法将其列入茶茱萸科,最新的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主要品种有:.
使君子科
使君子科有18属6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5属,24种,主要生长在云南、广东和海南。 使君子科植物有乔木、灌木和藤本,叶互生或对生;花两性,稀单性,花萼4-5裂,花瓣4-5或缺;果实为核果、革质,有翅或有纵棱。 本科植物其中聚合果屬、拉贡木属和欖李屬是组成红树林的植物品种,有的品种是优良的木材,如細葉欖仁(Terminalia ivorensis A.Chev.)俗称非洲梨木,海南榄仁(Terminalia hainanensis Exell)也是很有价值的木材,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是一种中药驱虫剂。.
微形草科
微形草科(学名:Lepuropetalaceae)是卫矛目的一个科,只有一属(微形草属)一种(微形草,Lepuropetalon spathulatum),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墨西哥和智利部分地区。 微形草是小型草本植物,单叶对生,肉质,一年生,有褐色条纹,无托叶;花单独生长在花茎顶端,花瓣5。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梅花草属中,放在虎耳草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没有放入任何目中,直接在I类真蔷薇分支之下,但可以选择性地和梅花草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在卫矛目下,仍然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梅花草科合并。.
忍冬科
忍冬科包括大约800种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北美洲东部,但在热带地区和南部非洲没有发现本科植物。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川续断和败酱各单独列为一个科,APG 分类法将黄锦带、北极花、刺续断也各单独列为一个科,但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上述个科都可以合并为一个科,APG III 分类法则完成了它们的合并。 忍冬属的忍冬又叫金银花,花冠白色,但在凋零前变为黄色,所以同一植株上有两种颜色的花,花蕾可以作为中药,有清热解毒功效,此外几种忍冬属植物如金银忍冬、毛花柱忍冬等十几种的花都有同样的功效。.
心翼果科
心翼果科包括5-7属约43-45种,主要分布在全球热带和南半球温带地区。中国有2属3种,分布在云南、广东一带。 本科植物为攀援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乳汁;单叶互生;花两性,花瓣4-5;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卫矛目,只包括心翼果属1属3种,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本科系属不清,无法列入任何类别,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原属于茶茱萸科的几个属和其合并,将本科列入冬青目。.
土瓶草科
#重定向 土瓶草.
匍茎草科
匍茎草科也叫钵子草科,只有1属—匍茎草属(Hanguana)2种,分布在斯里兰卡、东南亚的马来半岛、越南和太平洋岛屿,以及澳大利亚北部。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小花,花瓣3;果实为肉质核果。 以前的分类法把本科分到百合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但无法将其列入任何一目,直接放到鸭跖草分支下面,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鸭跖草目。.
地果莲木科
#重定向 地果莲木 Category:植物科名.
北极花科
北极花科共有5属约36种,分布在东亚和北美的温带地区,中国有4属约15种,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南山区。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木质藤本,单叶对生,脱落或宿存,无托叶;花小,花瓣5;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些属列入忍冬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单独分为一个科,列入川续断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虽然仍然列为一科,但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忍冬科合并。.
包芽树科
包芽树科共有3属约20种,分布在非洲的热带地区和东南亚,中国有2种—大叶苞芽木(Irvingia grandifolia)和野生芒果(Irvingia gabonensis),生长在云南和南岭以南地区。 本科植物为乔木;单叶互生,革质,托叶明显,长大,包裹着顶芽;花小,花瓣5;果实为核果。有的品种的木材可用。.
刺叶树科
#重定向 阿福花科.
刺球果属
刺球果属是蒺藜目刺球果科下唯一属,约有18个种,本属植物中国不产。 刺球果科自2009年发表的APG III分类法起和蒺藜科一并置于蒺藜目之下,虽然两科缺少形态相似性,但是研究者认为将其保留为孤立的科并无多少意义。.
刺续断科
刺续断科植物是隶属于川续断目的一个小科,也叫刺参科,其中各属也可以被分到川续断科,其中刺萼参属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沿线两侧;蓟叶参屬分布在青藏高原周边;刺续断属分布在亚洲至澳洲一线。大约有如下主要种: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本科植物可以和忍冬科合并为一个科。.
刺莲花科
刺莲花科包括15-20属约200-260余种,主要分布在美洲和非洲,一般为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部分种类为灌木甚至小乔木。多植株常被刺毛,触之奇痛。花艳丽。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入山茱萸目。;属.
刺鳞草科
刺鳞草科包括3属约30种,分布在澳洲、南美洲南部和东南亚热带地区。中国只有1种—刺鳞草(Centrolepis banksii (R. Browm) Roemer et Schultes),生长在海南。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外形类似禾草類植物或苔类 (莎草類植物);叶基生,2列,线形;小花,两性或单性,生于花茎上,无花被;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帚灯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归入禾本目。.
刺茉莉科
刺茉莉科共有3属12种,分布在热带非洲、亚洲和马达加斯加岛,中国只有1种——刺茉莉 (Azima sarmentosa (Bl.) Benth.
刺枝树科
刺枝树科又名旱白花菜科或耶稣刺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美国西南,墨西哥和南美洲玻利维亚的一小片区域。 本科植物是生长在沙漠地带的小乔木或灌木,叶退化成与茎垂直的绿色刺,互生,枝条也含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花花小,绿色,花瓣4;果实为浆果,黑色,含有1-2个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柑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仍然放到十字花目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分類單元
分類單元(分類群,Taxon)是指分類學上的一個群體 ,「國際植物命名法規中對此字的釋義較簡單,不管何種階層,是分類學上的一個群體」。,國際動物命名規約對於分類群的解釋較多,定義分類為「一個分類學上的單元,不管是否具有學名;一個被認為具親緣關係的物種之一個族群或多個族群,具有能分別出相似的其他一群之共同的特徵之單元。一個分類群包含了較低階層的所有分類群及其中的個體。」。,不管處哪一個分類階層(taxonomic rank),稱此群體為分類群。.
單子葉植物
单子叶植物(Monocotyledons,簡稱monocots),舊名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或百合綱(Liliopsida),單子葉植物有約59,300個物種。當中最大的科是蘭科,有超過20,000個物種。.
喙萼花科
喙萼花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南非的温带地区,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常绿小乔木,单叶对生,有托叶;花瓣6,萼片在花蕾中呈明显的喙状,花开放后花萼和花瓣分离;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千屈菜科中,后来经过修订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仍然放在桃金娘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唇形科
唇形科(学名:Lamiaceae),過去也稱作唇形花科(Labiatae)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科,大约有236个属7200余种Raymond M. Harley, Sandy Atkins, Andrey L. Budantsev, Philip D. Cantino, Barry J. Conn, Renée J. Grayer, Madeline M. Harley, Rogier P.J. de Kok, Tatyana V.
冬青科
冬青科是一个小科,只有1属,大约600余种,分布在除澳洲和北美西海岸以外的世界各地,中国有大约120余种。本科植物都是灌木或小乔木,有常绿的也有落叶的品种,另有一种山地冬青(Nemopanthus mucronatus)原来单独列为一个属,但现在根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仍然划入冬青属,改为I.
冬青目
冬青目是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类植物,在原来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是被分入卫矛目的。在新的APG 分类法中被单独分为一目,包括三个科:.
凤仙花科
凤仙花科(学名:Balsamin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杜鹃花目的一科,共有两属超過1000种,但除了水角(Hydrocera triflora(L.)Wight et Arn.)一种属于水角属,其余种类都属于凤仙花属,因此凤仙花属可能是最大的属。 凤仙花科分布在除澳洲和北美西海岸以外的世界各地温带和热带地区,有许多种是观赏花卉,如著名的凤仙花(又名指甲花)。 * Category:植物科名.
凤梨科
凤梨科(学名:Bromeliaceae)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目的一科,多于地面生长或附生,有者可高达10米以上,部分作为观赏花卉,也有用于生产水果(-zh-cn:菠萝; zh-tw:鳳梨; zh-hk:菠蘿; zh-sg:黄梨;-;Ananas comosus)或纤维的。.
商陆科
商陆科共有15属约100种,分布在全球的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中国有2属5种,分布在南方。 本科植物为乔木、灌木或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花被4-5,花瓣缺;果实为浆果、蒴果或翅果,种子球形或肾形。.
八瓣果科
八瓣果科又叫双刺木科,只有1属2种,仅生长在也门的索科特拉岛和非洲索马里沿海一小块区域。,灌木,实际并没有刺,果实为蒴果,成熟时开裂为八瓣。.
八角茴香科
八角茴香科(Illiciaceae)属于被子植物门,只有一属,八角屬,近五十种,分布在东南亚和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八角茴香科又名八角科。 以前的各种分类法都将八角茴香科单独列为一科,但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和五味子科任选的同一科,在APG III 分类法中本科并入五味子科。.
六出花科
六出花科有3-4属约200种,原生于中、南美洲,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些属放入百合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这些属单独分为一个科,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上述的分类。 本科植物为草本球根花卉,其中百合水仙属为藤本植物,本科植物花色美丽,被广泛用于栽培观赏。;属.
围盘树科
围盘树科又名周位花盘科、巴西肉盘科或团花盘树科,共有3属9种,其中两属为单种属,生长在南美洲的热带地区;Soyauxia 属生长在非洲。Soltis, D. E.; Clayton, J. W.; Davis, C. C.; Gitzendanner, M. A.; Cheek, M.; Savolainen, V.; Amorim, A. M.; Soltis, P. S.
四籽树科
四籽树科又名四裂木科或四出花科,共有2属4种,生长在东南亚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南部。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革质,无托叶;乔木种类的木材名贵。.
四粉草科
四粉草科也叫四核草科,只有2属3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美洲、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部和新西兰。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直立或匍匐草本,含有芳香油,单叶小,对生,肉质或革质,有明显的腺点;花小,辐射对称,花瓣4;果实为小核果。.
四柱木科
四柱木科也叫异叶红树科、异形叶科或异叶木科,包括4属约34-36种,分布在全球热带潮湿或雨林地区。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革质,不对称,不等叶;花小;果实为核果,有肉质假种皮。.
四果木科
四果木科(学名:Tetrecarpaeaceae)只有1属--四果木属,1种--四果木,其生长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上,是当地的特有种。四果木是小型常绿灌木,单叶互生,叶小,边缘有小锯齿,革质,无托叶;花小,淡蓝色,花被4–5,组成花穗;果实为浆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虎耳草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在虎耳草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小二仙草科合并。.
四棱果科
四棱果科又名缨缘科,只有1属1种,是一个单种科,只生长在南非好望角一带,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旱生植物,小型常绿灌木,单叶对生,革质;花两性,花瓣4数;果实为蒴果,有4棱,包含4个种子。这种植物据说可以吸收蓄积铝元素。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卫矛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其列在任何一个目中,属于系属不清的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直接放在蔷薇分支之下,2006年5月7日的进一步修订将本科列在缨子木目中。.
四数木科
四数木科只有两个单种属共两种,分布在亚洲热带地区,中国有一种,生长在云南东南部海拔500-700米的密林中。 本科植物原来属于野麻科(Datiscaceae),共三个属,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分出,将野麻属单独列为一个科—野麻科,和本科一起放在葫芦目。 本科植物为大乔木,叶具柄,卵形,背面被柔毛;花单性,雌雄异株,叶前开放,花瓣缺;果实为卵状蒴果,种子微小扁平。由于树冠大,为解决头重脚轻,其树干如翅膀状向四周延伸,形成板状的根(板根),沿着地面逶迤延伸。.
皂皮树科
#重定向 皂皮树属 Category:植物科名.
短蕊花科
#重定向 囊粉花科.
石冬青科
石冬青科又名新冬青科,只有1属12种,全部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或螺旋排列;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冬青科,属于卫矛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菊目中。.
石竹科
石竹科(學名:Caryophyllaceae)有86属大约2,200种植物,在全球温带地区分布,有几种分布在热带山区甚至在寒带,都是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地中海地区,但也有一种Colobanthus quitensis生长在南极洲,是南极洲仅有的两种双子叶植物之一。中国有32属大约400余种。 石竹科植物大部分是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植物,但地上部分每年枯死,或地下有木质根茎,甚至有几种是小乔木。 石竹科都是单叶对生,花为二歧聚伞花序,花瓣常有爪,一般为5基数,也有少数为4基数,果实为蒴果,很少有浆果的。 石竹科分为三个亚科:.
石竹目
石竹目(学名:Caryophyllales)是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一目,大多是草本及灌木,亦有些小乔木及肉质植物。该目植物的花大多为两性,辐射对称。大多數的食蟲植物歸屬於此目。含12科,约1万种,世界性分布。大部分种类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但许多科含灌木、藤本及乔木。草本种类包括观赏花卉、杂草及蔬菜。.
石蒜科
石蒜科(学名:Amaryllidaceae)是單子葉植物綱,天門冬目的一個科。石蒜科分为三个亚科,約有60屬,800多種,主要生长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地区,中国有12属约25种。早期的分類系統(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將石蒜科分類在百合目內,2003年经过改进的以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和葱科及百子莲科合并,也可以单分。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地下部有一被薄膜的鳞茎,较少为根茎;基生少数细长叶;花两性,单生或数朵排列成伞形花序,生于花茎顶端,下有一总苞,通常二至多枚膜质苞片构成,被片6枚、2轮,成美丽的花瓣状,下部常和生成长短不同的管,裂片上有附属物(副花冠),子房下位3枚;蒴果或肉质浆果。 下列各屬常被栽培做為庭園觀賞植物:.
矛花科
矛花科只有一属—矛花属(Doryanthes)几种植物,都是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的特有种,以前的分类法将矛花属分入龙舌兰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科,放在新设立的天门冬目下面,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继续维持上述的分类。.
环生籽科
环生籽科也叫戴毛子科或毛子树科,只有1属1种—毛子树(Plocosperma buxifolia),生长在中美洲。 本科植物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单叶对生,叶子非常小;花相当大;果实为蒴果,种子一端有毛。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马钱科,属于龙胆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当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没有分入任何一目,直接放在I类真菊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在唇形目中。.
环花草科
环花草科,也被翻译为巴拿马草科,共有11-12属约180余种,全部产于美洲热带地区,有多年生草本也有灌木,一般无茎或具短茎,稀为藤本或附生植物;叶有叶柄和扇形的叶片;花单性,雌雄同株。 其中巴拿马草属的巴拿马草叶子是编制著名的巴拿马草帽的原料。有的品种也作为观赏植物被其他地区引种。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设立一个单科的环花草目,属于槟榔亚纲,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露兜树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分类法维持原分类。;属:.
环蕊科
环蕊科也叫环蕊木科或圆百部科,共有5属16-18种,全部生长在澳大利亚,分布在除北部以外的澳大利亚全境。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生长在干燥地区;单叶互生,叶子干燥发黄,小而细;花小,花瓣细长,是风媒花。.
玄参科
参科(Scrophulariaceae)原来是一个大科,包括275属约5,000种,但最新对基因分析研究进展,将许多属划出,有的独立成科,如泡桐科、蒲包花科等,有的划入其他科,如婆婆納屬劃入車前科。中国有54属约600种,分布在全国各地,在西南各省品种较多。 本科植物分布在世界的地的温带地区和热带的山区,大部分是草本,稀有木本,单叶对生,无托叶;花两性,两侧对称,花冠合瓣,常为两唇形,雄蕊生长在花冠筒上;果实为蒴果。 本科植物许多品种可以作为药用,含有甙类和生物碱,如毛地黄、玄参等,也有观赏花卉。.
玉蕊科
玉蕊科包括约20属250-300余种,都是生长在南美洲和马达加斯加岛的乔木。许多种类是重要的木材来源。 玉蕊科一般分为两个亚科:藏蕊花亚科(Foetidioideae)和玉蕊亚科(Lecythidioideae)。藏蕊花亚科只包括生长在马达加斯加的一属—藏蕊花属,其余的都属于玉蕊亚科。 巴西坚果(Bertholletia excelsa)也是一种重要的商品。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列入一个玉蕊目,只有一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杜鹃花目中。.
王冠草科
王冠草科也叫离柱花科,只有一属—王冠草属,约27种,都是仅仅生长在南美洲秘鲁、智利和阿根廷的沙漠干旱地带的特有品种。 以前的分类法一般将本科植物分入西番莲科,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列出一科,放在堇菜目下面,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金虎尾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本科仍然可以选择性地和西番莲科合并。 Category:王冠草科 Category:植物科名.
玛瑙果科
玛瑙果科又名透镜籽科,共有2属10种,分布在美洲温暖地区,包括美国西南,拉丁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绿色,花瓣4-5;果实为浆果,每个浆果只有一粒种子,种子呈凸透镜形状。 以前的分类法将其分入商陆科,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石竹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火把树科
火把树科包括26属约350余种,都是生长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南美、新喀里多尼亚群岛和南非。有的属如Caldcluvia也向北越过赤道分布到菲律宾和斐济一带。 本科植物有乔木、灌木也有藤本植物,一般都是常绿植物,也有几种是落叶的,单叶对生或轮生,有托叶;花4或5裂,也有花瓣为3瓣甚至是10瓣的;果实为蒴果,种子含油。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分到蔷薇目下,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APG 分类法将其分到酢浆草目,并将以前分类法中的常绿枝科 (Baueraceae),澳楸科 (Davidsoniaceae)和船形果科(Eucryphiaceae)和本科合并。.
灯心草科
灯心草科共有8属约400余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和寒带的湿地和贫瘠土壤地带,有些品种也曾长在热带的山区。中国只有灯心草属和地杨梅属2属共约80余种,分布在全国各地,南部较少。 其中灯心草可编席,髓心入药或为灯心。 本可植物绝大部分为草本,也有灌木(如Prionium属),大部分为多年生,少数为一年生的。有匍匐状根茎和直立的茎;叶扁平或圆柱状,常绿,有时退化为膜质的鞘,在茎上分为三排,但双排草属的叶是两排,地杨梅属的叶有白色的毛;小花两性,绿色或稍白色,花瓣6,2轮,雄蕊6,稀3枚;果实为蒴果,分裂为3果瓣。 其中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可编席,髓心入药,在古代可以作为灯心。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列出一个灯心草目,包括本科和梭子草科,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本科列入禾本目中。.
珙桐
珙桐(学名:Davidia involucrata),又称鸽子树、鸽子花树、水梨子,是一种孑遗植物,野生种只生长在中国中部湖北省和云贵高原北缘秦巴山地等地区。本属植物只有一种两品种,两种相似,只是一品种叶面有毛;另一品种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
球萼树科
球萼树科(学名:Sphaerosepalaceae)又名龙眼茶科、圆萼树科、球形萼科或刺果树科(Rhopalocarpaceae),共有2属18种,都是生长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特有种。.
睡菜科
睡菜科(Menyanthaceae)又名莕菜科,多年生之浮葉草本植物,在植物分類上屬於被子植物(Angiospermae)及菊目。適應環境頗強的睡菜科,於台灣、中國、日本、韓國沼澤與溪流間,野放歸化狀況時有所見。睡菜科有5屬,約有70種。世界性分佈。 傳統的植物分類系統,例如:恩格勒系統將睡菜科分類為龍膽目下的一個科,克朗奎斯特分类法系統將睡菜科分類為茄目下的一個科。而最近的APG分类法則是將睡菜科分類為菊目下的一個科。.
睡蓮科
睡蓮科(学名:Nymphaeaceae),為被子植物中睡蓮目的一科,含五屬,全球約七十多個種。為生長於熱帶及溫帶的多年生水生植物,模式屬為睡蓮屬。由於睡蓮科植物是古老的雙子葉植物,又有某些單子葉植物的特徵,所以在研究雙子葉植物的起源和它在被子植物的進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福桂树科
福桂树科(学名:Fouquieriaceae)也叫福桂花科、刺树科,只有一属共11种,都是生长在沙漠环境的植物,具有肉质茎,有刺,叶生长在刺上面。本科植物和仙人掌科植物没有亲缘关系,茎比后者细,叶比后者大。 本科植物都是原生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接壤地带的干旱山坡区域。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划入杜鹃花目。.
离花科
离花科(学名:Apodanthaceae),又名无柄花科、风生花科,包含了22至30种的内寄生草本植物,产于热带美洲、非洲东部、澳大利亚西部Meijer, W. 1993.
离水花科
离水花科又名虎刺叶科或拉美冬青科,只有1属2种—Desfontainia spinosa Ruiz & Pav.和Desfontainia splendens Bonpl.,分布在从哥斯达黎加至全部安第斯山区直到南美洲最南端。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单叶对生,叶有刺;花长,花冠成筒状;果实为浆果,白色或黄色。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马钱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放到任何 一个目中,直接放在II类真菊分支之下,可选择性地与弯药树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禾本科
本科(学名:Poaceae),禾本科主要包括稻亚科、竹亚科、早熟禾亚科等12个亚科和少数不确定类群。最近研究有668属,10000多种。中国有190余属约1200多种。除了荞麦以外,几乎所有的人類主食都是禾本科植物。大自然中的野草不只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大量氧气,防止水土流失。 地球陆地大约有20%覆盖着草。多种俗称作“某某草”的植物是该科物种,但是必须指出,不是所有的“草”都是禾本科植物。同样,并不是所有禾本科植物都是低矮的“草”,就如竹子,也可以高达十数米,连片成林。.
禾本目
本目是单子叶植物的一个目。2003年根据植物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原来分在莎草目、帚灯草目、谷精草目和鸭跖草目中的部分科合并为一个禾本目。 禾本目植物分布相当广,几乎遍布全世界,凡是能生长种子植物的地方都有本目植物生长,而且是人类粮食和饲养动物饲料的主要来源,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
秋水仙科
秋水仙科(學名:Colchicaceae)包括20多属约几百种,都是草本植物,分布在世界各地,以热带地区种类最多。 本科植物一般含有有毒的秋水仙碱,以前的分类法多不承认有此科存在,其中的各种类大部分被分到百合科的各属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这些属以及一些分散在其他属中的种统一划归为秋水仙科。其中部分种类为观赏花卉被引种到世界各地。.
秋海棠科
秋海棠科(學名:Begoniaceae)共有2属约1400余种,广泛分布在全球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夏威夷秋海棠属只有一种生长在夏威夷群岛,其余的种类都属于秋海棠属。中国有约170种。 本科植物多为一年生或多年草本,也有灌木,罕小乔木,茎常有节;单叶互生,有托叶;花单性,雌雄同株,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果实为蒴果或浆果。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秋海棠科分入堇菜目,分为三属;最新的APG 分类法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将秋海棠科列入葫芦目,并将生长在新几内亚的Symbegonia属和秋海棠属合并。 秋海棠科几乎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因此种类尚不只这些。有许多种类被栽培作为观赏花卉。 文件:四季海棠.jpg|植于厦门万石植物园的四季海棠(秋海棠科).
竹芋科
竹芋科是單子葉植物薑目的一科。竹芋科約有31屬,550種,原產於美洲、非洲和亞洲的熱帶地區。本科植物竹芋,原產於加勒比海地區,俗名叫做粉薯,其塊莖可提取澱粉。肖竹芋屬的一些種類,葉子上有美麗的斑紋,常被栽培做室內植物觀賞。.
管花木属
#重定向 水螅花属.
管花木科
#重定向 水螅花属.
管萼科
管萼科又名管萼木科或木乃耳科,共有9属29种,全部分布在非洲最南端的亚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常绿小灌木;单叶对生,革质,有或无托叶;花生长在枝条顶端,花萼4数,有颜色,管状,形成类似花冠的形状;果实为蒴果。.
簇花草属
簇花草属是一类不含叶绿素的寄生植物,它们只寄生在半日花科的岩玫瑰属和欧洲半日花属的植物上面,主要生长在地中海区域、南非和马达加斯加岛。.
簇花草科
簇花草科(学名:Cytinaceae)又名岩寄生科,是一类寄生植物,只包括两属约10种。以前的分类法将其列入大花草科,属于金虎尾目,但后来的研究认为应该单独列为一个科,分到锦葵目。不过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和经过修订的APG II分类法都认为本科无法分入任何一个目,属于地位未定的科,直到APG III分类法才确定本科属于锦葵目。 Category:寄生植物 Category:植物科名.
粟米草科
粟米草科约14属10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属共6种,分布在西南部至东部。 本科植物皆为草本;叶对生、互生或近轮生,也有肉质叶;小花辐射对称,两性,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果实为蒴果,干燥,室裂或横裂,稀不开裂。.
粘木科
粘木科共有5属21种,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中国有2种,分布在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托叶缺或细小;花小,两性,花瓣5,宿存,常变硬;果实为蒴果,种子有肉质胚乳。.
紫堇科
紫堇科(学名:Fumariaceae)也叫荷包牡丹科,共有16属约450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少数种类分布非洲,中国有7属约218种,分布在全国各地。 本科植物皆为草本,有水状汁液,有的种类为攀援植物;叶基生、互生或很少近对生,常分裂;花两性,左右对称,通常排成总状花序;萼片2,花瓣4,2列,其中外列的1或2枚有距,内列的较小,顶部有时粘合;有许多种类可以作为观赏植物进行栽培。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和罂粟科一起单独划分一个罂粟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这个目合并到毛茛目中,认为本科可以选择性地和罂粟科合并。.
紫灯花科
紫灯花科只有十几属,全部生长在美洲。 一般分类学家以前把本科各属植物都分到百合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在天门冬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其仍然可以选择性地和天门冬科合并。.
紫草科
紫草科(学名:Boraginaceae),被子植物真双子叶植物紫草目下唯一的科。本科包括大约100余属共2000多种分布在全世界的植物,有木本植物也有草本植物,有乔木也有灌木。以叶有茸毛为特征。分布于热带及温带,主要集中于地中海地区。叶常互生,为单叶,花鲜蓝色,有时带红色,漏斗状或筒状并向外张开,花冠裂片5,花常俯垂或排成蝎尾状聚伞共序。该科有一些种类,可以做为小规模观赏类植物。 根据克朗奎斯特分类法,紫草科属于唇形目,但根据APG II 分类法,紫草科属于I类真菊分支,可是不属于任何一目,是一个独立的科。根据其基因判断,紫草科和水叶草科(Hydrophyllaceae)植物基因亲缘较深,但APG II 分类法已经将水叶草科植物划归入紫草科,有的分类法将紫草科植物划入几个不同的科。2009年的APG III 分类法中紫草科将Hoplestigmataceae并入。2016年的APG IV 分类法,紫草科被置于唇形类植物分支的紫草目下,为目中唯一的科,包含曾经的刺钟花科(Codonaceae)。 紫草科比较著名的植物種類是:.
紫茉莉科
紫茉莉科(学名:Nyctaginaceae)包括33属约290种,大部分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品种最多,少数也生活在温带地区,中国原生的有有2属,7种,但也有引进种。许多属的花粉颗粒非常大(大于100 微米)。 本科植物有草本、灌木和乔木,也有藤本植物。单互生或对生,全缘,无托叶;花辐射对称,两性或很少单性,常围以有颜色的苞片组成的总苞;花萼花冠状,花瓣缺;果实为瘦果,有棱或有翅。有多种本科植物品种是被各地引进的观赏花卉,如小葉九重葛 (Bougainvillea glabra)、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等。.
紫葳科
紫葳科共有110属大约650种,有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只有少数是草本,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北美和东亚温带地区也有分布。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紫葳科分入玄参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玄参目和唇形目合并。.
紫金牛科
紫金牛科(学名:Myrsinaceae)曾是杜鹃花目下的一科,包括35属约1000餘种,广泛分布在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最北达西伯利亚、欧洲、日本和墨西哥,最南到南非、新西兰和南美洲。中国有10属,约200余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 本科植物大部分为中等乔木和灌木,也有部分种类为藤本或草本,叶常绿,革质,单叶互生,稀对生,无托叶,常有油腺斑点;花两性或单性,4-5数,花瓣合生,稀离生,常有腺点;果实是核果或浆果,稀为蒴果。 本科植物有些供观赏用,有些可以入药。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是重要的中药。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报春花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杜鹃花目。2009年的APG III則不再認可紫金牛科,而將其併入報春花科。.
红树科
红树科共有16属,大约120种,常見的是水筆仔,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中国只有6属共11种。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红树目,只包括一科;APG分类法将其列入金虎尾目。.
红木科
红木科(学名:Bixaceae)包括4属共26种,都是原生于热带美洲的,虽然是一个小科,但即有乔木,也有灌木和草本植物,花被5裂,所有种类都分泌红色、黄色或橙色的乳汁。红木的种皮可以作为红色食用色素。.
纳茜菜科
纳茜菜科也叫金光花科或肺筋草科,包括5属几十种,分布在北温带,中国有2属十几种。 本科植物都是草本,叶基生;花小;果实为蒴果。有的品种可供药用。 大部分分类学家并不承认有本科,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百合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没有能决定放在任何目下面,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分类法认为应该列在薯蓣目下面。;属.
绞木科
#重定向 丝缨花科.
绞木目
#重定向 丝缨花目.
绣球花科
绣球花科也叫八仙花科,共有17属,约200种以上,分布于亚洲、北美和欧洲东南部。中国有11属,119种,分布在全国各地。 本科植物都是灌木或乔木,有时攀援状;单叶对生或互生,稀轮生,无托叶;花小,两性或有些不发育,排成伞房花序式或圆锥花序式的聚伞花序,花瓣4,稀有5-12;雄蕊5至多数;果实为蒴果,顶部开裂,很少为浆果。大部供观赏用,有些入药。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蔷薇目,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山茱萸目,有的分类学家将本科分为两科,八仙花科和山梅花科。;属 有的分类学家将托叶假樟属(Pottingeria)也列入本科,但一般将其列入蛇菰科(Balanophoraceae)或单独分出托叶假樟科(Pottingeriaceae)。.
罂粟科
罂粟科(學名:Papaveraceae)植物广泛分布在全世界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是草本,也有少数是灌木或小乔木,整个植株都有导管系统,分泌白色、黄色或红色的汁液。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常分裂。花两性,虫媒,有少数种是风媒花,单生,有萼片和花冠分离,只有其中的博落回属没有花瓣,花多大而鲜艳,无香味。 花瓣4-6或8-12,雄蕊分离有16-60个,分为两轮;雌蕊符合,心皮有2-100个合成一室;子房上位,蒴果,成熟后裂开放出种子,种子很小,胚乳油质。 本科植物几乎都含有生物碱,许多种类有毒,如误食金杯罂粟可导致水肿或青光眼,动物例如山羊吃了它,乳汁也会含有毒素。.
美人蕉科
#重定向 美人蕉屬 Category:植物科名.
美洲簇花草属
美洲簇花草属是一类寄生植物,主要寄生在美洲的热带地区特有种裂榄属(Bursera)树木的根上,尤其是苦木裂榄木(Bursera simaruba)Parasiticplants.siu.edu: 。本属植物目前已知的共有5种,都是雌雄异株的。 美洲簇花草属以前的分类法将其列入大花草科,最新的分类法将其和簇花草属一起单独列为一个簇花草科,美洲簇花草属有的品种也曾经被分到簇花草属中,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和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都认为本科无法列入任何已知的目中,属于系属不清的科。 美洲簇花草属的拉丁名来源于古希腊语,bdell-意思是蚂蝗,phyton意为植物,Eichler将其拼写错误,一直流传至今。.
美洲苦木科
美洲苦木科又名夷苦木科,为美洲苦木目下唯一的科,共有2属约46种,生长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花瓣3-5数;果实为浆果或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苦木科中,属于无患子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列在任何一个目中,直接放到蔷薇分支之下。2009年发表的APG III 分类法将本科置于美洲苦木目下。.
羽叶树科
羽叶树科又名绒子树科,共有4属55种,全部生长在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乔木、灌木或藤本;单叶对生或轮生,有托叶,叶脉为羽状分支结构;花小,花瓣4或5;果实为蒴果或浆果,种子有绒毛。.
羽毛果科
羽毛果科也叫羽果科、南美寄生木科、皮寄生科或直接音译为米朔木科。只有一属—羽毛果属(Misodendron)约12种,全部分布在南美洲,都是半寄生植物,雌雄异株,主要寄生在南美榉木(假山毛榉属 Nothofagus)上,在寄生的树枝外伸展出带鳞的枝条,在开花季节,几种植物的雌性株长出几十厘米长如同金发般的黄色细丝丛。.
翡若翠科
翡若翠科共有9属约240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岛,少数在阿拉伯半岛和中国。中国只有1属几种。 本科植物都是旱生型的。;属.
翼萼茶科
翼萼茶科只有1属7种,全部生长在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两性,花瓣5,花萼长;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茶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石竹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翅萼树科
翅萼树科,也叫鞣木科,是生长在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特有科,只包括两个属,每个属都只有一个种—鞣木(Cyrilla racemiflora,也叫多花荞麦树)和荞麦树(Cliftonia monophylla)。都是灌木或小乔木。 以前的分类法将Purdiaea属也分到本科,但根据基因检测已经重新将其划分到山柳科。.
真双子叶植物
真双子叶植物(学名:eudicots)是被子植物的分支之一,由道利(Doyle)和霍顿(Hotton)在1991年提出来的,是划分被子植物门中“非木兰类双子叶植物”,也就是说花粉具有三孔的植物类群。包括了绝大部分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其他没有包括进去的双子叶植物被称为“类双子叶植物”(并系群)。.
省沽油科
省沽油科是植物界之一个小科。只有5属,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在南美洲也有部分种类。;属.
猪笼草科
#重定向 猪笼草属.
眼子菜科
子菜科在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被分到茨藻目中,但在1998年的APG 分类法和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被分到泽泻目,同时合并了原来的角果藻科,但排除了川蔓藻属的植物品种。包括大约几十种水生植物,有漂浮的也有沉水的。.
猕猴桃科
猕猴桃科包括3属大约360种,分布在亚洲、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本科植物多数为小乔木或灌木,单叶螺旋排列,叶缘有齿,无托叶或多托叶,一般都有毛。花单生或结成二级聚伞花序,花冠分离,雄蕊在根部连接。果实多为浆果。猕猴桃是一种著名的水果。 本科植物有雌雄同株也有雌雄异株的。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猕猴桃科分入山茶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将多目合并为杜鹃花目。.
烈味三叶草科
味三叶草科又名多籽果科或鲜芹味科只有1属2种,全部分布在热带美洲。 本科植物为草本或亚灌木,一年生或多年生;复叶互生,一般3叶一组,叶柄长;花小,排成穗状花序,花瓣6-9;果实为小浆果,包含多个种子。.
爵床科
爵床科是双子叶植物纲中一个大科,大约包括250個属,2500餘种植物。爵床科的模式屬為老鼠簕屬(Acanthus)。 爵床科植物大部分生长在热带地区,主要是草本、灌木,也有一些藤本或多刺植物,只有少数种类可以生长在温带地区,分布最广的地区为南亚、中南半岛、非洲、巴西和中美洲,在各种生境中都有分布,例如密林中、开阔森林中、灌木丛中、湿地中、峡谷中、沼泽中、海岸边、沿海红树林中等都能找到它们的踪迹。 爵床科植物一般为单叶对生,叶中一般含有钙质钟乳体,所以看起来叶表面都有条纹。花是完整的,但花为两侧对称或辐射对称的,一般为总状花序或伞状花序,尤其是有典型的带颜色的苞片,有的品种苞片相当大和鲜艳。花萼4裂或5裂,管状花冠5裂或2裂,雄蕊成对,子房两室,一般朔果有两个种子,容易爆裂。大部分种类种子有一个种钩,用于从朔果中弹出。种子没有胚乳,具大胚芽。 温带最常见的是生长在欧洲南部的虾蟆花(也叫莨力花、叶蓟),高达2米,大叶。 海榄雌属(Avicennia)有时放到马鞭草科或自成海欖雌科,但根据分子生物学APG的分类体系,将其分入本科。.
瘤药树科
药树科又名瘤药花科,只有1属2种,全部分布在非洲西部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藤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花瓣5,花药隔突出呈瘤状;果实为浆果,有许多小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柑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仍然放在十字花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瘿椒树科
瘿椒树科共有2属5种,分布在中国、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中国有1属3种,分布在南方各地。其中瘿椒树(Tapiscia sinensis)是中国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乔木,奇数羽状复叶或三数复叶,有托叶,边缘有齿;花小,花瓣5。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两属列入省沽油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单独分出列为一个科,但没有放在任何一个目中,直接列在II类真蔷薇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2007年4月18日又将其更改列入一个新设立的十齿花目。.
瑞香科
香科(学名:Thymelaeaceae)属真双子叶植物锦葵目,共包括约50属700-7500余种。.
瓣裂果科
瓣裂果科也叫西印度黄栌科或槽柱花科,只有1属—瓣裂果属(Brunellia)约55种,分布在热带中美洲和南美洲西北部安第斯山区。 本科植物为高大常绿乔木,复叶对生,有棕色的毛,小花无花瓣,果实为丛生的小浆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不承认有此一科,将本属分入火把树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还是应该分为一个科,列入酢浆草目。.
瓣鳞花科
瓣鳞花科共有4属,约90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沿海或盐碱地区。中国有1属—瓣鳞花属(Frankenia),1种—瓣鳞花(Frankenia pulverulenta Linn.
瓶子草科
子草科共包括3属17种,全部原生于美洲。眼鏡蛇瓶子草屬和瓶子草屬原生于北美洲,太陽瓶子草屬原生于南美洲。眼鏡蛇瓶子草屬(Darlingtonia)产地主要在加州北部和俄勒冈州南部的山区,在加州海拔较低的沿海湿地,也有零星的群落。瓶子草屬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的贫瘠湿地中,该属里的紫瓶子草(Sarracenia purpurea)分布区域最广,会一直延伸到加拿大境内,因其分布纬度的差异,也分成了南方(ssp.
田基麻科
基麻科又名田亚麻科、田基麦科、水叶科、叶芹菜科、叶藏刺科或幌菊科,只有1属约12种,分布在全球热带和暖温带地区,中国有1种—田基麻 (Hydrolea zeylanica L. Vahl)分布在南方各地。 本科植物为草本或亚灌木,有时具腺毛和针刺;单叶互生,叶小,全缘;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5;果实为蒴果。生长于水旁甚至水中。.
田葱科
葱科包括3-4属共6种,分布在东南亚、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中国有1属1种—田葱(Philydrum lanuginosum Banks & Sol.
無患子科
無患子科(学名:Sapindaceae)是無患子目的一個科。近期的分類系統(APG分类法)主張將槭樹科和七葉樹科這兩個科併入到無患子科內。無患子科約有140-150屬,1400-2000種。中国有27属约250多种,分布在全国各地。.
燧体木科
#重定向 缨子木科.
燧体木目
#重定向 缨子木目.
番荔枝科
荔枝科(学名:Annona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被子植物木兰目下的一科。約有129属,2120种,是木兰目中最大的科。有的果实可食,有的可材用,有些为观赏植物。大多分布在热带地区,少數分佈在溫帶地區。約有900種分佈在新熱帶,約有450種分佈在非洲,其餘的種類分佈在亞洲。 番荔枝科的模式屬為番荔枝屬。植株為喬木、灌木或藤本植物。葉為單葉,互生,有葉柄,葉緣全緣,無托葉。花輻射對稱,通常為兩性花。大多數的種類有三片萼片,萼片基部合生,有六片花瓣,花瓣顏色由褐色至黃色,雄蕊多數,螺旋狀排列,雌蕊多數。子房一室,具有多個胚珠。花有時會直接生長在樹幹上,果實為漿果。.
番茱萸科
茱萸科又名黑叶树科,只有1属7-8种,都是生长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当地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叶子干燥后变为黑色;花小,花被5数,组成花序;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山茱萸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列在伞形目中,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在2006年12月19日新修订时将其和鞘柄木科合并。.
番苦木科
#重定向 四合椿科.
番杏科
杏科(學名:Aizo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石竹目的一個科,約有138屬,1882種。番杏科植物主要分佈在非洲南部,在澳洲和中太平洋地區也有少量分佈。.
番木瓜科
木瓜科(学名:Caric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目的一科,共有6属约47种,原生于非洲西部和美洲的热带地区,已经被全球各地热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引种。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灌木或草本,茎肉质;单叶互生,叶大,类似棕榈,无托叶;花单性,花瓣5枚;果实为类似瓜类的大浆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堇菜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属于十字花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牻牛儿苗科
牻牛儿苗科(学名:Geraniaceae)共有7-11属约800余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少数种生长在热带,中国有4属70余种。比较重要的属是老鹳草属(430余种)、天竺葵属(280余种)和牻牛儿苗属(80余种)。基本为草本或亚灌木。单叶,互生或对生;花两性,基本为5基数,雄蕊或5的倍数;蒴果通常有长喙,室间开裂。多种可供药用,天竺葵原生于南非,先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并培养出多种变种,作为观赏花卉。.
牻牛儿苗目
牻牛儿苗目(学名:Geraniales)是双子叶植物下的一个小目,其中最大的科是牻牛儿苗科,大约有800多种。但是也有的科只有不到40种。绝大部分牻牛儿苗目的植物是草本,但是也有少数品种是灌木和小乔木。 牻牛儿苗目植物的经济价值不高,有些品种可以提炼芳香油或作为草药,有些品种为观赏花卉。.
牛栓藤科
牛栓藤科又叫牛拳藤科,共有16属约300-350种,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中国有5属共9种,分布在南方各地。 本科植物为灌木、小乔木或藤本,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5;果实为蓇葖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为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本科分到新设立的酢浆草目。.
独叶草科
叶草科只有1属1种,全部生长在中国的西部和北方,是中国的特有种。 独叶草为多年生草本,有细长的根状茎,茎的顶端长出1个叶和1条花茎;叶片心状,宽3.5—7厘米,五全裂,中间的三个裂片还有三浅裂,另两个裂片有二深裂,形状类似银杏叶。花茎高7一12厘米。花淡绿色,直径8毫米;果实为瘦果。因其根茎的茎节有一个叶迹,叶子的脉序近似于银杏和某些蕨类植物,所以和其他毛茛科的植物不同。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毛茛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有选择性地可以和星叶草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来的分类。.
独尾草科
#重定向 阿福花亚科.
独蕊草科
蕊草科(学名:Hydatellaceae)也叫排水草科,现存一属约12种,分布在澳大利亚沿海、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岛和印度东部一小块区域。.
狸藻科
藻科(学名:Lentibulariaceae)多年生沉水或漂浮之雙子葉植物,該科植物共有4屬,170種,全世界均有分布,為相當普遍之捕蟲植物。在中國或台灣,該科草本植物有2屬19 種,無根性,冬芽不明顯,捕蟲囊通常生於葉片上,如台灣之黃花狸藻、挖耳草。 四萼狸藻屬與雙瓣狸藻屬曾經是狸藻科下的二個屬,目前已經將這二個屬併入狸藻屬內。狸藻科先前是分類為玄參目下的一個科,而APG分類法主張應將玄參目下的科合併至唇形目內。.
目
可以指:.
盔瓣花科
#重定向 盔被花科.
白刺科
白刺科是无患子目之下一個被子植物的科。 本科植物为落叶灌木,叶不分裂,线形,肉质;小枝有刺;花小,黄绿色,花瓣5;果实为核果。属于旱生植物。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蒺藜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但可以选择性地和也是新分出来的骆驼蓬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这两科也可以选择性地和旱霸王科合并。.
白玉簪科
白玉簪科也叫美麗腐草科,包括3属约20余种,分布在中南美洲和东南亚,其中2属是单种属,其一白玉簪(Corsiopsis chinensis)是中国的特有种,生长在广东。有许多种是新几内亚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腐生植物,吸收腐烂生物的营养,已经不能再进行光合作用,叶退化成鳞片状,无叶绿素。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兰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本科分入任何一目,直接列在单子叶植物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在百合目。.
白桂皮科
#重定向 白樟科.
白桂皮目
#重定向 白樟目.
百合科
合科(学名:Liliaceae)植物是被子植物的一種,屬單子葉植物類。百合科植物在全世界都分布得比较广泛,特别是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传统分类法的百合科曾多达230属3500种,而经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依基因分子学研究结果大幅修定后,目前仅包含17个属,常見的品種有百合花、郁金香、贝母等。.
百合目
合目(学名:Liliales)是很多科单子叶植物的总称。.
百子莲科
#重定向 百子莲亚科.
百部科
部科包括4属约25-35种,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大洋洲北部,北美洲有1种,中国有2属9种,分布在南方各地。 本科植物我为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或块根;叶有明显的基出脉和平行的横脉;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被4,花瓣状,果实为蒴果,开裂为2瓣。.
芍药属
芍藥屬是芍药科唯一属,含约40余种,分布于北温带,大部产亚洲,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欧洲南部和北美洲西部,中国有12种。各种类的培植变种繁多。本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具有一系列的独特性,为灌木或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叶互生,为二回三出复叶,无托叶。花大,常单独顶生,两性,辐射对称,有清香,颜色多样;果实为蒴果;茎约0.5–1.5米高,但灌木种类有的可高达1.5–3米。 主要观赏花卉是牡丹,其根可做药用,称为“牡丹皮”。.
隐翼科
翼科共有3属约10种,分布在热带亚洲地区,中国只有1种隐翼木(Crypteronia paniculata Bl.),生长在云南。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具柄;花极小,白色或绿色,花瓣4-5或无;果实为蒴果,种子小,长,有翅或无翅。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认为本科只有1属,将斧蕊木属和钟康木属分入野牡丹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3属合并到本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芝菜科
芝菜科也叫冰沼草科,只有一属—芝菜属(冰沼草属,Scheuchzeria L.)一种—芝菜(冰沼草,S.),分布在北半球比较寒冷的地区,中国分布在东北和青海,是二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芭蕉科
芭蕉科为单子叶植物的一科。最常见的品种为芭蕉属的香蕉。.
花荵科
花荵科也叫翠梅科,包括18-25属约270-400种,分布于北半球和部分南美洲,绝大部分都是美洲的原生种,只有一属—花荵属生长在欧洲,两属—花荵属和天蓝绣球属生长在亚洲。中国只有6种,包括引种的电灯花属,主要生长在北方。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也有灌木,依靠叶卷须攀爬,主要生长在凉爽的气候条件下,叶互生或对生,全缘,单叶分裂或羽状复叶,无托叶;花小,两性,两侧对称,颜色鲜艳,形成聚伞花序,花瓣5,花冠合瓣;果实为蒴果,种子有棱、有锐角或有翅。 本科植物包括多种观赏花卉,其中黄杨叶坎吐阿木(Cantua buxifolia)是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国花。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茄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杜鹃花目。.
花茎草科
花茎草科只有两属—花茎草属和Tetilla属,每属都只包括一个唯一种,都是原生于智利山区的特有种,花茎草可以长到一米高,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粉色有红色斑点的小花在夏季开放,聚合成总状花序,已经被许多地方引种为栽培观赏植物。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花茎草科作为一个亚科列入虎耳草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属于牻牛儿苗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蜜花科合并。 * Category:植物科名.
花蔺科
花蔺科只包括一属—花蔺属(Butomus)一种—花蔺(Butomus umbellatusLinn.),又名“茅嫂”或“蓩蓃”,生长于欧亚大陆北温带地区,中国也有分布,为淡水水生草本植物,叶带状;花聚生于花茎顶端,6裂,雄蕊9;果实为蓇葖果;根茎粗壮横生,含淀粉,可食用,花可做观赏。.
花柱草科
花柱草科共有5属约240种,分布在澳洲、南美洲南端和热带亚洲,中国只有1属2种—Stylidium 1属2种—花柱草 (Stylidium uliginosum Sw.)和狭叶花柱草 (Stylidium tenellum Sw.),分布在南岭以南地区。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单叶,对生、互生或簇生于茎上,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左右对称,组成花序,花冠合瓣,5-7裂,有点二唇形;果实为蒴果,开裂,种子多数。.
花水蘚科
花水藓科也叫苔草科,只有1属—松尾属(Mayaca)约10种,全部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美洲和非洲。 本科植物为水生植物,沉水或浮水。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鸭跖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其分入任何一目,直接放到鸭跖草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在禾本目。.
芳香草科
芳香草科(学名:Asteliaceae)又名聚星草科,为单子叶植物天门冬目的一科,共有4属39种,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芸香科
芸香科(学名:Rut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无患子目的一科,约有160属17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原生有29属,约150种,以南方为多。芸香科包括柑橘属、枳属等,其很有经济价值的属是柑橘属,其中有橘子、橙子、柚子以及柠檬;黄檗可为染料;花椒、芸香、吴茱萸可入药或为香料;佛手柑、代代花等观赏用。 芸香科之下可分為四個亞科,分別是:.
莎草科
莎草科(学名:Cyperaceae)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多年生草本,很少一年生。從表面上看來,它就像是雜草一般。這個科很大,包括了約70屬,4000種物種,且分布相當廣泛。其分布的兩大中心是熱帶亞洲和熱帶南美洲。中国有28属500余种。儘管本科植物能生長在各種環境,但它們傾向於分布在熱帶潮濕地區的土壤貧瘠處,大多生長在潮濕處或沼澤中,也生長在山坡草地或林下。著名物种有香附、纸莎草、蒲草、荸荠等。.
莧科
莧科(学名:Amaranthaceae)包括160属大约2,400种植物,多为草本或灌木,稀有乔木或藤本。 莧科广泛分布在全世界,一般分布在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但也有许多种也分布在温带甚至寒温带地区。 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藜科合并到苋科中来,两者的唯一区别是苋科花被膜质,藜科附着粉状或皮屑状物;苋科蒴果,藜科胞果。 不包括藜科的苋科仅有65属大约900种,大部分生活在热带非洲和北美洲,许多品种可以在盐碱地生长,有的品种是杂草,也有花卉品种。如鸡冠花、千日红和老来少等。 苋科植物单叶对生或互生,叶缘有齿,大部分无托叶。.
莲科
莲科(学名:Nelumbon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山龍眼目的一科植物,当前仅有莲属2个种。 莲科最早的化石是在早白垩纪劳亚古陆的中纬度地区发现的, 第三纪时期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共5个化石属约30个种。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莲科,根据其外观放入睡莲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本科应放入山龙眼目。.
鞘柄木科
柄木科只有1属3种,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部和中国西南部,中国有2种。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单叶互生,一般5裂,叶柄长,无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排成大型的圆锥花序,花瓣5,雌花无花瓣;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茱萸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伞形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12月19日新修订的结果将假茱萸科、番茱萸科和其合并在一起。.
鎖陽科
锁阳科只有1属2种,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中国有1种,主要分布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内蒙一带。 本科植物为寄生植物,肉质草本,暗红色或紫色;根状茎肥厚,有许多片状吸器;单叶互生,无叶绿素;花小,花被4-6,也有1-3或 7-8;果实为坚果。主要寄生在半日花科或豆科植物上。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蛇菰科中,属于檀香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分在任何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荨麻科
荨麻科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共有54至79属,大约2600种,基本都是草本,偶尔有灌木种,广泛分布在除极地外的世界各地,最大的属是冷水花属,有500至600种,此外如楼梯草属有300种,荨麻属有80种。 本科植物没有乳汁,茎皮有较长的纤维,表皮细胞有钙质钟乳体,所以在叶上和枝干上有点状或长形浅色斑纹,单叶,常两侧不对称。花细小,多单性,聚成二级头状或假穗状花序。果实为坚果或核果。.
草海桐科
草海桐科有12属约404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各地,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带;其中草海桐属( Scaevola)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中国有2属3种,分布在南部沿海和岛屿上。 本科植物通常为草本,也有亚灌木或灌木,花两侧对称。;属.
菊科
菊科(學名:Aster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菊目的一個非常庞大和广泛分布的开花植物中的科。 菊科是雙子葉植物中品種最多的其中一個科,现在約有已经接受的32,913種,分布在1119屬,和13个亚科 。广泛分布在全世界,但热带地区较少,中国有约200属2000多种,包括了菊花、蒲公英、大蓟、小蓟、茵陈、艾叶、青蒿、紫苑、鹅不食草等中草药。被子植物中,菊科的種類僅次於蘭科,是被子植物的第二大科(两者的确切数目尚不清楚,故事实上两科数目孰多也不能断定)。菊科的學名是由模式屬紫菀屬(Aster)而來,是「星形」的意思,指菊科植物的頭狀花序似星形。.
菊类植物
菊类植物(学名:asterids)是在APG 分类法、APG II分类法、APG III分类法及APG IV分类法所确立的被子植物分支之一,是具有亲缘关系的一个植物类群,和蔷薇分支一起组成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中的主要部分。 菊分支中的植物种类主要包括1981年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分到菊亚纲的种类以及一些合瓣花类植物。由于这种分类法更能正确地表示植物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因而被多数的植物学家所采用。 菊分支包括:.
菊目
菊目(学名:Asterales)是被子植物雙子葉植物下的一個目。有11個科,分佈於全世界,草本,稀為喬木或灌木。菊科是本目的第一大科,約有25000多種,桔梗科是第二大科,約有2000多種,其餘的九個科合計少於500種。菊科和桔梗科這二個科分佈於全世界,主要分佈於北半球,少部份分佈於澳洲及其附近地區或南美洲。.
菝葜科
菝葜科(“菝葜”,拼音:bá qiā,古作“菝𦸉”),包括2属约300余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菝葜属(Smilax)是一个大属,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肖菝葜属(Heterosmilax)只有12种,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亚洲热带地区。中国共有60余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以南方为多。 本科植物主要为木质藤本,有刺,也有部分种类为草本,无刺。叶有3-7条掌状脉,两侧有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稀两性,花被6裂,排成2列分离;果实为浆果。 本科有的种类可以作为药材,如土茯苓即是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根。.
菝葜藤科
菝葜藤科(拉丁种名也可以被拼写为 Ripogonaceae),也叫无须藤科,只有1属—菝葜藤属(Rhipogonum或Ripogonum),共6种,全部生长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东部以及新西兰。 本科植物皆为藤本,但无卷须,花两性,花瓣5,雄蕊的花药比蕊丝要长;果实为浆果,种子含淀粉。 本科有的品种被当地土著用来编制筐、绳、甚至渔网,有的品种果实、嫩芽、甚至树汁可以食用,R.
菝葜木科
菝葜木科也叫萎瓣花科,共有4属7种,分布在南美洲、南非和东南亚的太平洋岛屿上。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藤本,单叶互生;小花,花瓣3;果实为蒴果或浆果。.
菌花科
#重定向 鞭寄生亞科.
菖蒲属
菖蒲属為單子葉植物菖蒲目下唯一科菖蒲科的唯一属。全世界共2種,分布於亞洲、北美洲的溫帶、亞熱帶地區,以及熱帶亞洲,歐洲引進栽培。根莖具氣味,可供藥用(藥用植物)。.
菖蒲科
#重定向 菖蒲属.
萱草科
#重定向 萱草亞科.
落葵科
落葵科 共有4属,约25种,分布于美洲、亚洲和非洲,中国有2属3种,主要分布在南方,4属全部有引入种。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单叶互生,叶可做蔬菜或药用,落葵的叶也叫“木耳菜”;花小,5裂,辐射对称;果实为浆果;有的品种根含淀粉,可食用。;属.
非洲核果木科
非洲核果木科也叫羽柱果科,包括4属约210种,都是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非洲和马来西亚的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的叶分两列,革质,嫩叶有萝卜或胡椒的味道;花小,丛生;果实为核果。 以前本科属于大戟科下叶下珠亚科(Phyllanthoideae)的一个族—核果木族(Drypeteae),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叶下珠科和本科都单独分为一个科。 * Category:植物科名.
非洲桐科
非洲桐科又名独子果科或简称非桐科,只有1属2种,全部生长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或中等,花瓣5-9,花瓣内部有毛;果实为蒴果,每个果实中只包含一粒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荨麻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石竹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青荚叶科
青荚叶科只有一属—青荚叶属,共8种,原生于从喜马拉雅山区直到日本的广大区域,中国有约5种,分布于西北部、西南部和东部。 本可植物为落叶灌木;单叶互生,边缘有锯齿,托叶小;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多至12朵,排成伞形花序生于叶面,稀生于枝上;雌花1-4朵聚生于叶面;花瓣3-5,雄蕊3-5;果实为一浆果状的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个属列入山茱萸科,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到新设立的冬青目中。.
须叶藤科
须叶藤科只有1属—须叶藤属(Flagellaria)共4种,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和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只有1种—须叶藤(Flagellaria indica Linn.)生长在南岭以南地区。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藤本,叶的尖端特化成卷须,依靠这些卷须攀爬。须叶藤是中药的一种原料。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帚灯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新设立的禾本目。.
血剑草科
血剑草科只有1属2种,生长在新西兰北部和新喀里多尼亚。.
血皮草科
血皮草科共有14属约75种,全部生长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南非、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南美洲。又稱為袋鼠爪花科(Kangaroo Paw Family)。 本科植物的叶大,革质;花生长在花茎上,有毛。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百合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鸭跖草目。.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又名開花植物或有花植物,生物學分類稱被--子植--物門,是有胚植物中為數最多且最為人所知的一種,是植物界最多樣化的種類,约有304000種。同時開花植物是現時地球上演化最先進及優勢的植物種類。開花植物和裸子植物一起合稱為種子植物。開花植物可以由一系列的衍徵將其與其他的種子植物相區隔開來。.
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
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是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继1998年APG I及2003年APG II之后,花了6年半修订的被子植物分类法,于2009年10月正式在林奈学会植物学报发表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2009).
查看 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和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被子植物APG分类法》是1998年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出版的一种对于被子植物的现代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和传统的依照形态分类不同,是主要依照植物的三个基因组DNA的顺序,以亲缘分支的方法分类,包括两个叶绿体和一个核糖体的基因编码。虽然主要依据分子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也参照其他方面的理论,例如将真双子叶植物分支和其他原来分到双子叶植物纲中的种类区分,也是根据花粉形态学的理论。 2003年这种分类法出版了修订版《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9年又出版了 APG III,2016年更新到 APG IV。.
查看 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和被子植物APG分类法
被子植物分支
#重定向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
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是一个非正式的国际植物分类学组织,这个组织试图将分子生物学原理应用到显花植物的分类中,以求得能为大多数学者所共识的分类方法。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至今發表四篇論文,陳述被子植物的分類系統:1998年《被子植物APG分类法》。、2003年《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2009年《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2016年《被子植物APG IV分类法》。.
查看 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和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
领春木科
领春木科只有1属——领春木属(Euptelea)共2种,生长在中国和日本,分布在中国除东北以外各地。 本科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单叶互生,圆形或近卵形,边缘有齿;花两性,先叶开放,无花被;果实为聚合果,每个果内有种子1-4颗。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金缕梅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本科放入毛茛目。.
风信子科
#重定向 风信子亚科.
裸木科
#重定向 裸木亚科 Category:植物科名.
裂药花科
裂药花科共有2属27种,全部生长在热带美洲。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有小托叶;花无花被或有2-6花瓣;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堇菜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金虎尾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裂果红科
裂果红科共有2属19种,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马来西亚东部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 本科植物为灌木;羽状复叶;花排成伞状花序;果实为圆柱形肉质蒴果,干燥开裂,种子有翅。本科植物木质结构类似山茱萸科,但其他性状全类似伞形科。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伞形科中,属于伞形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
西丽草科
西丽草科只有1属—西丽草属(Hesperocallis)1种—西丽草(Hesperocallis undulata),分布在北美洲西南部的沙漠地带。 以前的分类法一直将这个植物分在百合科中,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但仍然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天门冬科或龍舌蘭科合并。.
西兰木科
西兰木科又名龙柱花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新西兰的北岛,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常绿乔木,单叶,无托叶;花相当大,花瓣5,雄蕊10,雌蕊花柱螺旋状扭转;果实为蒴果,内含黑色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茶藨子科中,属于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分在任何目中,直接放到蔷薇分支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5月7日新修订的结果是放到缨子木目中。.
西番莲科
西番莲科为双子叶植物中的一科。共有18属约530种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尤其以南美洲最多。中国有2属约18种,主要分布在南方。 最普遍常见的是作为观赏花卉的西番莲花(Passiflora caerulea或Passiflora coccinea)和作为水果的可食用的西番莲果(Passiflora edulis)。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分在堇菜目下,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在新设立的金虎尾目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与王冠草科和时钟花科合并。.
馬兜鈴科
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共有8属大约400种,属于胡椒目,模式属为马兜铃属。 马兜铃科属于被子植物木兰类植物,以前单独分为马兜铃目,现在新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胡椒目。马兜铃科植物大部分是多年生植物,有草本、灌木和藤本。 葉為單葉,互生,葉形為心形,有葉柄,無托葉,葉緣通常為全緣。花腋生,由葉腋長出,花輻射對稱或左右對稱。 大部分马兜铃科植物含有马兜铃酸,微量服用就會大幅提高上泌尿系統(包含腎臟)癌症的可能性、較為多量、長期的服用則會造成不可逆、不可停止的腎衰竭;是華人及巴爾幹半島居民洗腎或腹膜透析的重要原因。.
馬錢科
錢科或馬錢子科(Loganiaceae)是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的一個科,有13屬。分佈於全世界的熱帶地區。 早期的分類方法在馬錢科內包含有29屬,某些分類系統(Takhtajan System)將其細分為四個科:Strychnaceae、Antoniaceae、Spigeliaceae、Loganiaceae。.
香皮茶科
#重定向 香皮檫科.
香灌木科
#重定向 折扇叶科.
香茜科
香茜科又名四角果科,共有2属5种,分布在热带东南亚,中国有2属3种,仅存于云南。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单叶对生,无托叶;花两性,两侧对称或辐射对称,花瓣4-5裂,覆瓦状排列或内向镊合状排列。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两属列在茜草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但没有归入任何目中,直接放在II类真菊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在唇形目中。.
香蒲科
香蒲科(学名:Typhaceae)只有2属约48种,分布在除南非、马达加斯加岛和中美洲以外的世界各地,中国有约16种,其中香蒲属主要分布在北方,黑三棱属则分布在东北到西南一带。.
香膏科
香膏科又名香膏木科、无距花科、树脂核科或核果树科。共有8属约50种,基本全部分布在美洲的热带地区,只有1种生长在非洲西部。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有香味;单叶互生,革质,有或无托叶;花的花瓣5;果实为核果。.
香水花科
香水花科只有1属—香水花属(Blandfordia)4种,全部仅生长在澳大利亚东部和塔斯马尼亚岛。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可达150厘米高。 以前的分类法将其分到其他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放在天门冬目中。.
角胡麻科
角胡麻科是生长在美洲的植物特有科,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胡麻科,两科的植物形态相近,都具有毛,所以叶子和茎都有一种喇手的感觉,果实都类似角状,但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发现两科的基因关系并不近,因此单独列出一个科。长角胡麻属由于其蒴果的角如同动物爪,因此在美洲也被称为“魔鬼之爪”。.
马尾树
尾树(Rhoiptelea chiliantha ),是马尾树属唯一物种,生长在中国云南、贵州、广西一带和越南北部山区,是中国的特有种,和胡桃科各属亲缘较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
马鞭草科
鞭草科(Verbenaceae)為脣形目下的一科,成員物種大多為热带植物。本科成員形態包含喬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本科物種单叶对生;花两性,花冠合瓣,合成钟状、杯状或筒状,也有二唇形的;果实为蒴果和核果。部分成員具有芳香氣味。 近年來,系统发生学證據顯示許多曾被劃入马鞭草科的屬,應重新劃入唇形科Cantino, P.D., Harley, R.M.
马齿苋科
齿苋科(Portulacaceae) 双子叶植物,约19属,580种,广布于全球,美洲最多。肉质草本或亚灌木;叶互生或对生,全缘;花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萼片通常2;花瓣4-5,稀更多,常早萎;雄蕊4至多枚,通常10枚;于房1室,上位或半下位至下位(Portulaca),有胚珠1至多颗,生于基生的中央胎座上;果为一蒴果。盖裂或2-3瓣裂。 APG II植物分類系統 (2003; 从1998年APG系统未改变的)分配它到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支石竹目。2009年,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從馬齒莧科中分出三個獨立的科,分別是土人參科(Talinaceae) 、回歡草科(Anacampserotaceae)和小雞草科(Montiaceae)。;选择的类.
马桑科
桑科只有一属—马桑属,约有30种,都是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在世界的地的温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地中海沿岸、新西兰、太平洋岛屿以及中南美洲。中国有3种。 本科植物单叶,叶又-9厘米长,无托叶;枝有棱;花的花瓣肉质,内侧有龙骨,5裂;果实为瘦果,但被肉质花瓣包围,类似核果,小,黑色、黄色或红色,有毒,有的品种如草马桑(C.
骆驼蓬科
骆驼蓬科共包括2属5-7种,分布在北温带地区,在北美洲墨西哥东部也有部分种类。中国有3种,分布在西北和北方部分地区。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叶互生,撕裂状,有毛或无毛,托叶刺毛状;花大,白色,单生,花瓣5;果实为球形蒴果,种子可以作为红色染料。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蒺藜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但可以选择性地和也是新分出来的白刺科合并,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这两科也可以选择性地和旱霸王科合并。.
高柱花科
柱花科又名安山草科,只有1属8种,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主根粗,叶互生;花的花瓣5,聚合成花序;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牻牛儿苗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但仍然可以选择性地和牻牛儿苗科合并。.
谷精草科
谷精草科(拉丁語:Eriocaulaceae)包括10属约1,150-1,200种,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部分种类生长在温带地区,以美洲种类最多。中国只有1属约40种,分布在除西北外的全国各地,以南方最多。 本科植物多为多年生草本,也有部分为一年生,叶狭窄,丛生;小花,单性,辐射对称,雄花和雌花混生,风媒;果实为膜质蒴果。喜湿,一般生长在水分充足的土壤中,有部分种类为水草。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单科谷精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本科列入禾本目。;属.
谷木科
谷木科(学名:Memecylaceae)共有7属约430余种,主要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种类最多。中国2属约12种,分布于西南部至东南部。 本科植物都是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革质,卵形或披针形,基出脉3;花小,4数,腋生,组成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萼半球形或钟状,有些种类的木材有用,果实可以食用。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野牡丹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仍然可以选择性地和野牡丹科合并。 * Category:植物科名.
豆科
豆科(学名:Fabaceae,:Leguminosae Article 18.5 states: "The following names, of long usage, are treated as validly published:....Leguminosae (nom. alt.: Fabaceae; type: Faba Mill.);...
豆类植物
豆类植物(Fabids)是APG分类法所确认的一个植物单系群分类,最初又被称作真蔷薇I类(Eurosids I),或者被视为亚纲等级的豆亚纲(学名:Fabidae),属被子植物真双子叶植物,是蔷薇类植物的两个主要次级演化支之一,共包含了八个目,包括了蔷薇目及豆目。.
豆目
豆目(学名:Fabales)是真双子叶植物蔷薇类植物之下豆类植物的一个目。.
鳞叶树科
#重定向 绒球花科.
鳞枝树科
#重定向 鳞枝树 Category:植物科名.
败酱科
败酱科(学名:Valerianaceae)是川续断目下的一个科的植物,一般分类法都承认有这一个科,但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本科植物可以和忍冬科合并为一个科。.
鴨跖草目
鴨跖草目(学名:Commelinales),又称鴨--草目,是單子葉植物的一目,属于鸭跖草分支。 Category:鸭跖草分支.
鸢尾科
鳶尾科(学名:Iridaceae),顯花植物的一科,屬天門冬目。這個科包括了許多常見的植物,像番紅花和小蒼蘭。本科植物主要用於观赏,有些可以作为药用或提取芳香油。.
鸢尾蒜科
鸢尾蒜科只有1属—鸢尾蒜属(Ixiolirion)1-4种,分布在亚洲西南部,中国只有1种—等尾蒜(I.
鸭跖草科
鸭跖草科都是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也有少数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3属约50种,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在广东和云南。 本科植物茎细长,有节;叶互生,有明显的叶鞘;花两性,花萼和花被分离,开花时间很短,仅延续一天;果实为蒴果,种子有棱。本科多种植物被培植作为观叶观赏植物品种。.
鸭跖草类植物
鸭跖草类植物(commelinids)是在被子植物分类学中APG 分类法和APG II 分类法中设立的一个演化支,属于单子叶植物下的二级分支。在鸭跖草类中的植物种类具有基因演化中的亲缘关系,它们是单子叶植物中的核心部分。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09).
鹤望兰科
#重定向 鶴望蘭科.
黑三棱科
#重定向 黑三棱属 旧.
黑药花科
黑药花科(学名:Melanthiaceae),共有约25属20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至寒温带,也有种类分布到马来西亚,南美洲的圭亚那至亚马逊河流域。但没有生长在非洲和澳洲的。中国有5-6属约几十种。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厚;茎单生,直立;叶对生或3至多枚轮生于茎顶;花两性,辐射对称;果实为浆果或肉质蒴果。 以前许多种分类法将本科分入百合科或单独分为许多科,如延龄草科、白丝草科等,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这些属应该归为一科,纳入百合目。.
黄眼草科
草科包括5属约270种,分布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只有1属7种。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生,线形,基部有鞘;花两性,稍两侧对称;花萼和花冠3裂;果实为蒴果,3瓣裂。种子极少。;属.
黄花绒叶草科
花绒叶草科也有翻译成沼草科或黄花蔺科的,只有3属12种,中国有2属。 本科植物为水生植物,挺水或浮水。.
黄锦带科
锦带科又名夷忍冬科,共包括2属16种,分布在东亚(锦带花属)和美国东南部(黄锦带属),中国有1属2种,生长在东北和北方中东部。 本科植物为落叶灌木,单叶对生,有锯齿,无托叶;花大,花瓣5;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忍冬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属于川续断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虽然仍然列为一个科,但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忍冬科合并。.
黄杨科
杨科只有4-5个属,共约90-120种,一般都是小型树或灌木,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第五个属(Notobuxus)根据基因测定,和黄杨属合并(Balthazar et al., 2000)。 黄杨科被许多分类学家承认为一个独立的科,但有的分类学家将尖苞树属单独列为一科,有的分类学家将旱霸王科(Simmondsiaceae)归入黄杨科。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黄杨科列入大戟目。 2003年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确定黄杨科为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中一个独立的科,是真双子叶分支中比较原始早期分化出的一支,不属于任何一目,但建议可以和双颊果科合并,建议和双颊果科合并成立一个黄杨目。.
鼠刺科
刺科只有1属约18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东部,南非东部、东亚和东南亚,中国南方也有部分种类。 鼠刺属原来被分在南鼠刺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它和南鼠刺科的其他属并没有亲缘关系,因此单独分为一科。.
鼠李科
李科(学名:Rhamnaceae)是一个大科,有58属大约900种,中国有14属,大约130种。本科植物大部分为乔木,也有灌木和藤本植物,偶有草本。 分布在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最多,最早的鼠李科植物化石见于始新世。 本科植物一般都有刺,单叶,叶脉显著,常互生;花小,雄蕊4-5枚和花瓣对生;有些种类如滨枣 (Paliurus spina-christi)和十字木( Colletia cruciata)的叶子会演化成刺,尤其是十字木会同时腋生两个芽,一个演化成刺,另一个生成芽叶。 本科植物的果实为肉质核果或蒴果,枣(Ziziphus jujuba)在中国是一种主要的干果或水果。美洲茶是一种观赏花卉并具有固氮根瘤。鼠李的木材用于烧炭,冻绿(Rhamnus utilis)的果实和叶可以提取绿色染料。.
车前科
车前科(学名:Plantaginaceae),以前的分类法只包括三个属—Bougueria属, Littorella属,和车前属(Plantago),中国只有车前属。但最新的基因分类决定将原属于玄参科的一些属划入车前科,并将杉叶藻科和肾药花科并入本科。现在包括90属约1700余种。其中最大的婆婆纳属就包括450余种。中国约有19属。 本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全球的温带地区,既有草本也有灌木,还有几种是水生植物。叶既有单叶也有复叶,有对生的也有螺旋式排列的;花也多样,有花瓣4的也有5-8的,一般花冠分为上下两部分唇状;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分为一个单科的车前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充实后的车前科列在唇形目中。.
齿蕊科
齿蕊科又名翼蕊木科,只有1属3种,都生长在墨西哥南部。 本科植物为灌木,有刺,单叶互生,边缘有齿,叶面光亮;花类似蔷薇,花瓣5,有柄,雄蕊顶端有齿和翼,名称由此而来;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属列入虎耳草科,放在蔷薇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起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在新设立的虎耳草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其可以选择性地和鼠刺科合并。.
龍膽科
龍膽科是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的一個科,約有80屬,900多種,主产于世界各地的温带地区,中国有19属约340种,多分布在西南高山地区。多為草本,少數為小喬木、灌木。葉對生,單葉,無托葉。花兩性,軸射對稱,花萼合生,花瓣、雄蕊與花冠裂片互生,雄蕊花冠著生,雌蕊基部有一腺狀花盤,側膜胎座,聚傘花序。果實為間裂蒴果,稀為漿果。種子小,胚乳富含油質,胚直立。 龍膽科分佈於全世界。有些種類被栽培做觀賞植物,許多種類用來做藥品和調味料。.
龍膽目
龙胆目(学名:Gentianales)是被子植物真双子叶植物分支的一個目,依照APG植物分類系統(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的分類方式,龙胆目有5個科,分別是夾竹桃科、钩吻科、龙胆科、马钱科、茜草科。 早期的分類系統克朗奎斯特分類法,在龍膽目下有6個科,分別是夾竹桃科、龍膽科、馬錢科、蘿藦科、Retziaceae、Saccifoliaceae。钩吻科包含在馬錢科內,茜草科則分類在茜草目下。.
辣木科
辣木科(學名:Moringaceae)只有一属—辣木属,原產於印度,又稱為鼓槌樹,是多年生熱帶落葉喬木,全世界約有14個品種,主要分布在非洲以及亚洲西部和南部(如菲律賓,印尼等),美國的夏威夷州亦有種植。最主要的品种是原生于印度南部的辣木和原生于非洲的(Moringa stenopetala),辣木科的拉丁语名称就源自泰米尔語。.
龙舌兰科
#重定向 龙舌兰亚科.
龙脑香科
龙脑香科(学名:Dipterocarpaceae)包括16属约580-680种,主要都是生长在热带雨林中的乔木,一般可以长到40-70米高,最高的可以达到85米,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地区,是木材市场的重要产品,有些种类已经成为濒危植物品种,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是中国的一级保护植物,有的品种还可以提炼芳香油,有的品种是制造胶合板的主要原料。.
龙树科
龙树科也叫刺戟科,包括4属共11种,都是生长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南部的特有种。 龙树科所有种都是肉质多刺植物,和仙人掌科很相近,有的品种甚至可以嫁接到某些仙人掌种类上。本科植物都是灌木或乔木,有2-20米高不等,茎干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叶子和刺一起长出,叶在旱季脱落;花单性,雌雄异株。有的品种在初生时茎是匍匐状的,但成熟后会直立起来。有许多种被引进栽培,作为观赏植物品种。.
连香树科
连香树科只有一属—连香树属 (Cercidiphyllum Siebold & Zucc.)共两种—都叫连香树(C.
远志科
远志科(同Diclidantheraceae, Moutabeaceae,Xanthophyllaceae)包括17属约900-1000种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和热带地区,尤其热带和亚热带品种最多,其中本科全部品种的一半以上都属于远志属,中国有4属,约40余种,分布在全国各地。 本科植物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也有藤本、灌木或乔木。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有时退化为鳞片状;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萼5,不等长,内面2枚呈花瓣状;花瓣5或3枚,不等大,下面一枚呈龙骨状;果实为蒴果或坚果。 本科植物有些可以入药,有些可以作为观赏花卉。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远志目,并分出一个黄叶树科(Xanthophyllaceae),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将本科列入豆目。.
蜡烛树科
蜡烛树科(学名:Vochysiaceae)又名囊萼花科或独蕊科,共有8属约200种,分布在非洲西部和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既有乔木、灌木、藤本,也有少数种类为草本;常绿,单叶对生、轮生,少数为互生,革质;花的,花瓣1-3或5,有时无花瓣,花萼5;果实为蒴果或翼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远志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放在桃金娘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露叶毛毡苔科
露叶毛毡苔科又名粘虫草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分布在西班牙、葡萄牙和摩洛哥。 本科植物是一种食虫植物,生长在干燥的碱性土壤地带,叶长20-40厘米,伸展,叶子可以分泌甜味的黏液,吸引昆虫,昆虫被粘住后由消化液消化吸收;花相当大,直径有4厘米,黄色,花期为2月至5月;果实为蒴果,种子直径为2.5毫米。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茅膏菜科中,属于猪笼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到石竹目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露兜树科
露兜树科(学名:Pandanaceae)共有4属约700余种,广泛分布在东半球热带地区,中国有2属,8种,分布在南方各地。 本科植物大部分为灌木或乔木,有的品种为攀援状;樹幹有支柱根;叶狭长,3-4列或螺旋排列聚生于树技顶部,中脉和边缘有利刺;花小,单性,花被缺;雌雄异株,果实为聚合果或浆果状,由多枚核果组成。.
露兜树目
露兜树目是根据1998年APG 分类法和2003年APG II 分类法新充实的一个目,属于单子叶植物,包含有5个科:.
茶茱萸科
茶茱萸科共包括24-25属约150余种,主要分布在世界的热带地区,以南半球最多,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中国南方和日本。中国有10属约20种,分布在西南和南岭以南地区。 本科植物为乔木、灌木或藤本,单叶,全缘,革质,无托叶;花小,组成花序;枝干上生有卷须;果实长而扁。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列入卫矛目,包括52属约400种,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分出一些属放在心翼果科中,而将其余的茶茱萸科没有放入任何一目,直接列在II类真菊分支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又从这个科中分出一个金檀木科,放入冬青目,将其余的茶茱萸科转移到I类真菊分支之下。.
茶藨子科
茶藨子科也叫醋栗科(Ribesiaceae),只有一属—醋栗属(Ribesa),或叫茶藨子属,大约有150种,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地区和南美西部温带地区。中国约45种,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 本科植物都是灌木,具针刺;单叶丛生,无托叶;花常退化为单性,总状花序或单花,花瓣4-5,小或鳞片状;果实为浆果,有的品种作为栽培植物果实可食用,有的品种可以作为观赏植物。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新设立的虎耳草目。.
蜜囊花科
蜜囊花科又名附生藤科,共有5属约100种,都生长在热带中美洲。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附生灌木状藤本,单叶互生;花聚合成花序,其中不育花的苞片变为瓶状、囊状等式样,并具蜜腺的结构;果实为蒴果。.
蜜花科
蜜花科共有3属13种,都生长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小乔木,叶大,互生,有锯齿,有大托叶;花组成穗状花序;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为两个科—蜜花科和鞘叶树科,蜜花科放在无患子目中,鞘叶树科放在蔷薇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两个科都放到牻牛儿苗目中,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两科合并,并认为可以选择性地和花茎草科也合并。.
茜草科
茜草科(学名:Rubiaceae)是真雙子葉植物龍膽目下的一個科。早期的分類系統(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將茜草科分類在茜草目內。而近期的分類系統(APG II 分类法)則是將茜草科分類在龍膽目內,且將離瓣茜草科、Henriqueziaceae、烏檀科、纖花草科併入到茜草科內,新的茜草科有600多屬,10000種以上,中国大约有80属500余种,多数分布在南方。本科植物分為三個亞科:.
茄科
茄科(学名:Solan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茄目的一科,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植物,提供给人类许多种食物和药物。茄科植物一般都含有不同量的生物碱,对人类具有一定的毒性,根据其生物碱含量的多少,有的品种可以作为食物,有的品种可以作为药物。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有马铃薯、茄子、番茄、辣椒、枸杞等,此外如矮牵牛、曼陀罗都是著名的花卉;颠茄、曼陀罗也是提炼药物的原料;烟草更是最為廣泛使用的毒品。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为人类培育了多个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中比较著名的马铃薯、番茄、辣椒、烟草都属于茄科。该科属于茄目,在菊类植物组和木兰纲(双子叶植物)。茄科包括大约98属和大约2700种,具有非常多样化的栖息地,形态和生态。 茄科植物大部分为草本或灌木,只有少数为乔木,叶互生,有单叶也有羽状复叶,花5基数。茄科植物分布在全世界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但在美洲的热带地区种类最多,许多重要的品种都是美洲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在中国有24个属和大约115种。 除了烟草(Nicotiana tabacum,Nicotianoideae)和矮牵牛(Petunia × hybrida,Petunioideae)之外,大多数经济上重要的属都包含在亚科茄亚科中。 许多茄科物种被用作调查在细胞学的,分子学的和遗传学水平上的基础生物学问题的模式生物,例如烟草和矮牵牛。.
茄目
茄目(学名:Solanales)是被子植物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下的一個目。.
茅膏菜科
茅膏菜科(学名:Droseraceae),一年生濕生植物,全株植物密生黏性腺毛是其特色。在葉子方面則呈現倒卵狀,花序基生。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季節性溼地,坡地。 File:Drosera capensis Luc Viatour.jpg|茅膏菜屬的南非茅膏菜 File:Drosera rotundifolia leaf1.jpg|茅膏菜屬的圆叶茅膏菜.
霉草科
霉草科共包括8属约48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包括东南亚、中南美洲、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北部和澳大利亚东北,中国只有喜荫草属(Sciaphila)1属3种,分布在海南和南方沿海岛屿。喜荫草属的种类最多。 本科植物为腐生草本,茎不分枝;叶退化为鳞片状;小花单性,辐射对称,雌雄同株或异株,花被3-8;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设立一个霉草目,将本科和无叶莲科一起放入该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本科放入任何一目,直接列在单子叶植物分支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本科列入露兜树目。.
胡颓子科
胡颓子科共有3属约50余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属41种。 本科植物有乔木也有灌木,枝端和叶被有银色或金褐色的盾状鳞片或星状毛,单叶互生或对生,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无花瓣,花被2-4裂;果实为瘦果或坚果,包藏在肉质花被中。大部分品种是耐干旱植物,但也有部分品种耐潮湿的气候。其中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e L.)是优良的固沙植物品种。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分入山龙眼目,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蔷薇目。.
胡麻科
胡麻科屬於唇形目,又名苣蕂。全世界有14屬70種,唇形目胡麻科。。中國二屬二種,胡麻屬的芝麻與茶菱屬的茶菱,張志耘 & Hartmann, 1998。2012-06-13擷取。。.
胡蔓藤科
#重定向 钩吻科.
胡桃科
胡桃科(Juglandaceae)植物广泛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都是落叶乔木,具有大型羽状复叶,叶一般长达20-100厘米。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胡桃目,属于金缕梅亚纲,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胡桃科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列入壳斗目。 本科植物的花为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排成下垂的柔荑花序,雌花单生、簇生或成为直立的穗状花序。果实为坚果,核果或翅果状。 本科植物共有8属,6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中国有7属25种,分布在全国各地。胡桃和山核桃是重要的干果和油料作物,果皮可用于制造活性炭,木材坚硬,是重要的硬木产品,用于制作枪托等。枫杨是优良的行道树种,叶和放养野蚕。麻核桃则被广泛应用于文玩界。.
胡椒科
胡椒科(Piperaceae)包括5属,约3600种植物,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有5属15种。都含香精;其中胡椒属、草胡椒属应用最广,尤其是胡椒(Piper nigrum)。 不论是克朗奎斯特分类法还是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都将胡椒科分入胡椒目,克氏分类法将其列入木兰亚纲,APG将其列入木兰分支。.
胡椒目
胡椒目(Piperal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被子植物中的一个目。草本或木本,叶子有油细胞,常有辛辣味,其中胡椒是主要的调味品。.
胶藤科
胶藤科又名隐瓣藤科,只有1属2种,生长在澳大利亚东西沿海地区。 本科植物为不规则的灌木,类似藤本;单叶对生,有小锯齿;花没有花瓣,花萼延长类似花冠;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放入火把树科内,属于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没有变化,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单独列出一个科,放在新设立的虎耳草目中。.
舌蕊花科
#重定向 瓣蕊花科.
蘭科
蘭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蘭花,亦叫胡姬花,是開花植物中世界性分布和具多樣性的科,与开花常常是五颜六色的和常常芬芳的,通常俗名称为蘭花科。 蘭科现在大约有已经接受的28,000个物種,分布在有736屬中 (See External links below).
蘭花蕉科
蘭花蕉科是單子葉植物的一科。本科只有一屬,蘭花蕉屬。Lowia屬,Protamomum屬,Wolfia屬,這三屬現在已經併入蘭花蕉屬內。 蘭花蕉屬是一個較不為人知的屬,本屬有5-10種,分佈在中南半島、中國南部和婆羅洲。蘭花蕉屬的屬名是由「蘭」和「花」二字組合而成的,本屬的花其中一片花瓣變形成唇瓣,外形很像蘭花的花。婆羅洲產的一種蘭花蕉Orchidantha inouei,會發出類似糞便的味道,吸引金龜子科的昆蟲糞金龜來幫它授粉。.
防己科
防己科植物共有约71属4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是在北美洲和东亚洲的温带地区也有一些种类。中国有20属约60种。本科植物有些种类的根可供药用,有些种类的藤可用于编织。.
赫蕉科
赫蕉科(Heliconiaceae)是單子葉植物薑目的一科,本科又稱為蠍尾蕉科。赫蕉科只有赫蕉屬一屬,約有100-200種,主要分佈在熱帶美洲。赫蕉屬以前被分類在芭蕉科或旅人蕉科內,現今已由它科分出,另立新科,而成為赫蕉科的一屬。 * Category:植物科名.
薯蓣目
薯蓣目是属于被子植物门中单子叶植物纲的一类植物。原来的分类只是一个科,属于百合目。在新的根据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中被单独列为一目,包括五个科,后来在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调整合并为只包括三个科:.
薯蕷科
薯蕷科包括8-9属约750种,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列入百合目,1998年的APG 分类法根据基因分析将其单独划分为一个目,2003年经过改进的APG II 分类法将蒟蒻薯科和毛柄花科合并到本科中。.
薰倒牛科
薰倒牛科只有1属5种,分布在从希腊但中国的甘肃、青海一带广大地区,多生于高山荒漠、石质山坡和草甸。中国有3种,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其中薰倒牛(Biebersteinia heterostemon Maxim.)是中国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有腺体,有毛,有的品种有香味,有的有臭味;叶为2-3的复合叶,叶柄有托叶;有根茎或块茎;花有的很大,花瓣5;果实为分裂的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牻牛儿苗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列在无患子目中。.
薑科
薑科(學名:Zingiberaceae)是單子葉植物薑目的一科。本科約有47屬,700種,主要分佈在熱帶地區。中国有17属约120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姜科是多年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茎短,有匍匐的或块状的根莖,叶基部具有叶鞘;花两性,两侧对称,花瓣3,下部合生成管;果实为蒴果,种子常具有假种皮。本科植物很多種類是重要的調味料和藥用植物。本科重要的成員有薑,砂仁、薑黃,蘘荷,小豆蔻,高良薑。.
薑目
薑目是單子葉植物的一目,本目也叫做美人蕉目。本目常見的植物有香蕉、薑、美人蕉等。 薑目有八個科:.
薔薇目
薔薇目(学名:Rosales)是開花植物中的一目,擁有9個科,约261属,7725种 。.
閉鞘薑科
閉鞘薑科是單子葉植物薑目的一科。閉鞘薑科有4屬,約200種,原產於熱帶地區。多年生草本。.
闭籽花科
闭籽花科又名白籽树科,只有1属3种,分布在中美洲和墨西哥的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藤本,生长在干旱地区;单叶互生,肉质,无托叶;花的花瓣5,花瓣比花萼短;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商陆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仍然放在石竹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藜木科
藜木科又名肉穗果科或腌藜草科,只有1属2种,分布在热带美洲沿海,澳大利亚北部沿海和新几内亚以及一些太平洋岛屿。 本科植物为盐生亚灌木;单叶小,肉质,对生,有小托叶;花单性,雌雄同株,花瓣4,雌花无花瓣;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列出一个藜木目,属于五桠果亚纲,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十字花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葡萄科
葡萄科(学名:Vit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蔷薇类葡萄目(Vitales)下唯一的科。《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鼠李目,属于蔷薇亚纲。《APG 分类法》将其单列为独立的目,置于蔷薇类植物分支之下。 葡萄科有16屬,約有770種,其中火筒樹屬約有70種。《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火筒树属单列为一个科,《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葡萄科。多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有7属约110种,全国均有分布。 本科植物除火筒樹屬外均为藤本或草本,借卷须攀缘;花细小;果实为浆果。.
葫芦科
葫芦科(学名:Cucurbit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葫芦目的一科,其中包括黄瓜、南瓜、丝瓜、西瓜等常见的蔬菜和瓜果。葫芦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植物科之一,其重要性仅次于禾本科、豆科和茄科。 大多数葫芦科的植物是一年生的爬藤植物,常有螺旋状卷须,叶互生,形大,它们的花比较大,比较鲜艳。同一植物上有雄性和雌性的花,雌性的花为子房下位花。果实实际上是浆果的一种,稱為瓠果或瓜果。 大多数葫芦科植物会受到南瓜藤透翅蛾(Melittia cucurbitae)的幼虫危害。.
葫芦目
葫芦目是一类有花植物,属于真双子叶植物,本目植物一般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暖温带地区,大部分是藤本和草本植物,也有部分灌木和小乔木。本目植物的花为单性,花瓣为5,大部分为虫媒花,有少数为风媒花。 本目植物包括7个科,大约2300种,最大的科是秋海棠科,有1400多种,此外就是葫芦科,有825种。 葫芦目的植物有许多种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例如南瓜、西瓜等瓜类(葫芦科),秋海棠科大约有130中是培植的花卉。 葫芦目是APG II 分类法确定的7个科,根据以前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前四科是被分到堇菜目,其他各科分别属于其他的目。随后的基因分子学研究表明,寄生植物离花科也属于本目Filipowicz, N., and S.
葱科
#重定向 蔥亞科.
钟花科
钟花科又名柄果木科或脊脐子科,共有3个单种属,共3种,分布在非洲南部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灌木或草本;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小或中等,花萼5,花瓣6-10;果实为蒴果,有柄,种子的种脐扩大成脊。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堇菜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金虎尾目中,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本科和葫芦科及西番莲科可能有亲缘关系。.
钟萼木科
#重定向 伯樂樹.
钩枝藤科
钩枝藤科只有1属12-20种,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中国只有1种—钩枝藤(Ancistrocladus tectorius(Lour.
钩毛树科
钩毛树科也叫钩毛叶科,只有1属1种—钩毛树,生长在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山区以及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是一种小乔木,单叶对生。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荨麻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蔷薇目中。.
蒲包花科
蒲包花科只有三属,原产美洲,传统的分类法如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三属分入玄参科,近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提出单独分为一个科,蒲包花已经被许多国家引进,作为庭园栽培的观赏植物。.
蒺藜科
蒺藜科只有30属大约25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干旱地区,中国有5属,主要分布在西北和北方较干旱地区。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无患子目,但2003年根据基因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没有将其分入任何一目,只是I类真蔷薇分支中的一个独立科,也可以单独列为一个“蒺藜目”,刺球果科也可以单独列为一科也可和蒺藜科合并。在随后的APG III 分类法中本科与刺球果科列入蒺藜目。在APG IV 分类法中此分类保持不变。 本科植物一般为灌木,也有少数是乔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为两个至多数的羽状复叶,托叶成对;花两性,雄蕊花丝基部有鳞状附属物;果实为蒴果,稀为浆果或核果。 本科植物多数是重要的防风固沙植物,有的品种种子可榨取工业用油或提取染料。.
蒜树科
蒜树科又名葱味木科,只有2属3种,仅分布在非洲的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常绿灌木、藤本或草本,单叶互生;花瓣3-5;有葱、蒜的香味。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本科直接放在I类真蔷薇分支之下,认为无法分入任何一目。.
肉叶刺茎藜科
肉叶刺茎藜科又名夷藜科,只有1属2种—Sarcobatus vermiculatus 和 Sarcobatus baileyi,都分布在北美洲的大盆地地区和西南部的沙漠地带。 本科植物为带刺的灌木;单叶互生,肉质,无托叶;花单性,雄花无花瓣,雌花有2个肉质花瓣;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藜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在石竹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肉豆蔻科
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是一类显花植物,《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和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都将其分入木兰目,是被子植物中比较原始的一类。 肉豆蔻科包括大约有20个属,几百种,有灌木也有乔木,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全球的热带地区都有分布,最常见的是肉豆蔻属和蔻木属。.
肋果茶科
肋果茶科又名毒药树科,包括2属3种,生长在东南亚和东非。中国有1属1种,生长在云南。 本科植物为乔木,小枝有毛;叶革质;花的花瓣5数。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茶科中,有的分类法将其列在猕猴桃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与五列木科和厚皮香科合并,2007年5月7日修订的APG网站将Ficalhoa属合并到本科中。.
铁青树科
铁青树科共有14属约103种,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3属约5种,生长在秦岭以南各地。 本科植物为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单叶互生;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3-6;果实为核果、坚果或浆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包括有25属约250种,但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只有其中的14属属于本科,分为三个族。.
蓝雪科
蓝雪科也叫白花丹科,包括24属约800余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尤其适合生长在盐碱地、沼泽和钙基土壤上,中国有7属约37种,分布全国各地。 本科植物多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少数为小灌木或藤本,有的有茎或没有茎;单叶互生或旋叠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冠通常合瓣,管状。其中许多品种用做栽培观赏花卉。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单独列为一个蓝雪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在石竹目中。.
蓝星科
蓝星科也叫基叶草科或百鸢科,共有8属约27种,分布在热带美洲至南美洲温带地区,以及非洲。 以前的分类法将这些属列入石蒜科,或分为两个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生长在美洲的基叶草科和生长在非洲的单属科蓝星科合并,并剔除毛石蒜属,合并成一个科,列在新设立的天门冬目之下。.
蓴菜科
蓴菜科(学名:Cabombaceae)又名水盾草科。多年生水草,多生於湖泊沼澤中。除了是多年生沉水植物,該植物科種的特徵為地下蔓延之根莖十分發達,一般來說,該科的物種今發現約有二屬,七種。 在台灣,蓴菜科植物於戰後被以觀賞植物功能引進,今歸化於宜蘭親水區。.
蓼科
蓼科(Polygonaceae),是一種多年生挺水植物種類,高從40公分到160公分以上都有。葉子通常呈現兩兩互生及長針狀,有柄。花朵則通常長成穗狀。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水田,人造溝渠或溼地。 蓼科約有50屬,1120種。本科植物主要分佈於溫帶地區,有少數種類分佈於熱帶地區,中国有12属约200余种。植株為草本、灌木或小喬木。花雌雄同株或雌雄異株。 在克朗奎斯特系統裡为蓼科单独设立一个蓼目。而最近的APG II系統(2003年)則是將蓼科處理為石竹目下的一個科。.
锦葵科
锦葵科(學名:Malvaceae)是锦葵目的一个科。锦葵科大约有75属,1000-1500种,分布于温带及热带。中国有16属,81种,36变种或变型。.
锦葵目
锦葵目(学名:Malvales)是真双子叶植物蔷薇类植物的一目,其中最重要的植物包括棉花、秋葵、蜀葵、木槿、木棉、猴面包树、筏木、可可树、可乐果等。.
蔷薇科
蔷薇科(学名:Rosaceae)约有124属3300余种,广布于全球,以温带居多;中国约有55属1000余种。.
蔷薇类植物
蔷薇类植物是APG 分类法中的一个具有亲缘关系的植物类群,和菊类一起组成真双子叶植物的主要部分。蔷薇类基本包括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金缕梅亚纲和蔷薇亚纲中的种类,还有五桠果亚纲中的部分种。这种基于遗传学的分支法比传统分类法更准确反映植物的基因亲缘关系。.
脣形目
唇形目(學名:),原「玄参目」(學名:)已合併入本目,是一類真雙子葉植物,有木本和草本,其中玄参科常含有生物碱和糖苷,所以很多种都可以作为药用,也有一些观赏植物花卉。.
野牡丹科
野牡丹科(学名:Melastomataceae)共有约182属4570餘种,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南美洲种类最多,中国有25属约156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地,有些种类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 本科植物既有乔木、灌木,也有草本或藤本;枝略圆,具刚毛;单叶对生,少数轮生,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5;果实为浆果或蒴果,有些种类可供药用或作为观赏花卉。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和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都将其放在桃金娘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和谷木科选择性地合并。.
野麻科
野麻科又名羽叶麻科,只有1属2种,分布在暖温带地区。其中剃刀草(Datisca cannabina)分布在中亚和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周围;北美假大麻(Datisca glomerata)分布在北美洲西海岸。 本可4植物为高大草本,可以高达2米,复叶互生;花小单性,生长在花轴上,雄花花瓣3–9,雌花3–8。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属和四数木科合并在一起,属于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科,和四数木科一起放在葫芦目中。.
野茉莉科
野茉莉科也叫安息香科,共有11-12属约150-170种,分布在北半球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9属约60余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本科植物基本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全缘或有齿缺,无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冠2-5裂,覆瓦状或镊合状排列;果实为蒴果,有的种子有翅。 有的种类可以作为木材使用,大部分是观赏树种,其中安息香属一些种类的树皮可以提取树脂制造苏合香,作为香料或药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柿树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杜鹃花.
金壳果科
金壳果科共包括17属约4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乔木也有灌木,大部分为常绿树种。也被称为可可李科、可可梅科、金丸李科或金巴兰科。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起列入新设立的金虎尾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这给科可以选择和大戟科、毒鼠子科、三角果科等合并。 * Category:植物科名.
金粟兰科
金粟兰科(学名:Chloranthaceae)是金粟兰目(Chloranthales)的唯一科,包括4个属共几十种,有草本植物也有木本植物,都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都是芳香植物,花不显眼,果实是核果,只具有一个种子。.
金縷梅科
金縷梅科屬於虎耳草目下的開花植物。金縷梅科下有27個屬及大約130種,全都是灌木或小喬木。大部分生长在亚洲的亚热带地区,也有少数生长在美洲、澳洲和马达加斯加岛,中国有17属约80种,集中分布在南方。特徵是單葉互生,具掌狀脈,托葉明顯;花兩性,單性同株則罕有,萼管與子房多少合生,萼齒4或5,花瓣4或5。 早期的分類系統,例如克朗奎斯特系統(Cronquist system, 1981, 1988)將金縷梅科分類為金縷梅目下的一個科;近期的APG和APG II分類系統(APG system, 1998, 2003)則將金縷梅科分類為虎耳草目下的一個科。.
金絲桃科
金丝桃科(学名:Hyperic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金虎尾目的一科,约有11屬。.
金莲木科
金莲木科包括53属约600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南美洲品种最多,中国有3属3种,都只分布在广东和广西境内。 本科植物絕大多数品种为常绿乔木或灌木,稀为草本;单叶互生,稀为羽状复叶,叶脉羽状,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10,分离;果实为蒴果或小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在山茶目下,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在新设立的金虎尾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与水母柱科和羽叶树科合并。.
金鱼藻科
#重定向 金鱼藻属 Category:植物科名.
金鱼藻目
#重定向 金鱼藻属.
金虎尾科
金虎尾科(学名:Malpighiaceae)也叫黄褥花科,共有约75属1300余种,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但绝大部分生长在热带美洲,主要在加勒比海地区、美国南部,其余小部分生长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菲律宾、新喀里多尼亚和中南半岛一带。中国只有部分引入的观赏植物,没有原生的品种。 本科植物为灌木、乔木或木质藤本;单叶对生,叶柄基部有腺体;花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花萼5裂,其中之一裂或多裂有腺体或无腺体;花瓣5,有齿或撕裂状;果实为蒴果或有翅。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远志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在新单独分出的金虎尾目中。 葉柄和葉片交界處具有肉質線體,花序為頂生或腋生之總狀、穗狀或聚繖花序。.
金虎尾目
金虎尾目(学名:Malpighiales)又名黄褥花目,是双子叶植物纲的一个大目,在以前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没有这一个目,金虎尾科是被分在远志目以下的。APG 分类法设立了这个目,在I类真蔷薇分支下面,其中许多科原来是被分在许多其他不同的目中的,像大戟目、杨柳目、堇菜目、山茶目等。《APG 分类法》设立了32个科,2003年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剔除了几个科,又合并了几个科,现在共有36个科。 目前的金虎尾目包括了许多种人们熟悉的植物,例如柳树、西番莲、红树以及一品红、三色堇等花卉。.
金梅草科
金梅草科也叫一叶草科,只有2属3种,仅长在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喀里多尼亚。 本科植物都是多年生草本,花瓣6;果实为蒴果,每个包含约20-50个种子。.
金檀木科
金檀木科又名尾药木科,共有12属约80余种,分布在全世界热带和南半球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属3-4种,主要分布在云南和海南一带。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全缘;花相当小,组成聚伞花序;果实为核果,扁,果实两面的颜色和表皮都不一样。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这些属都分在茶茱萸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没有改变,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这些属应该单独列为一个科,放在冬青目中。.
蕨叶草
蕨叶草(学名:Pteridophyllum racemosum),又名蕨叶罂粟,是日本特有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分布於本州中部和东北部的高山针叶林中或林边。.
酢漿草科
酢漿草科(学名:Oxalidaceae),多汁草本、灌木或小喬木。.
酢浆草目
酢浆草目是根据APG II 分类法属于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纲下蔷薇分支的一个目的植物通称。包括下列各科:.
腺齿木科
#重定向 苞被木科.
腺蕊花科
#重定向 奎乐果.
腺毛草屬
腺毛草(拉丁語:Byblis),為腺毛草科的腺毛草属(單一科属)的食肉植物。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北部和新几内亚岛南部,也被翻译成紫珠柴科或二型腺毛科,由于叶面覆盖黏液,在阳光下反射色彩,一般称为彩虹草,被世界各地引种为盆栽观赏植物。 本科植物根系不发达,线形的叶面有分泌黏液的毛,小虫粘上后气孔会被堵塞窒息而亡,但腺毛草的叶和上面的毛并不会移动,毛上还能分泌消化液,直接将被捕的虫消化吸收。 腺毛草的花从叶轴上生出,花瓣5瓣,果实为蒴果,成熟后弹出种子,大部分生长在贫瘠的、季节性降水的干旱沙地或沼泽地。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蔷薇目,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分併入唇形目。.
苞穗草科
苞穗草科只有1属—苞穗草属(Anarthria)5种,全部生长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 本科植物类似灯心草科,为多年生草本,叶线形,直立;小花生长在花茎顶端,花被为3的倍数,螺旋排列。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灯心草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放在禾本目中。.
苦胡桃科
苦胡桃科也叫脱皮树科或三叶脱皮树科,包括27属约85种,主要生长在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以及澳大利亚、新喀里多尼亚和马达加斯加岛。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和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都将其列在大戟科下作为苦木亚科 (Oldfieldioideae),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列在金虎尾目。 * Category:植物科名.
苦苣苔科
苦苣苔科(學名:Gesneriaceae)是一个大科,包括约150属3200余种,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部分种已经分布到温带地区。 在中国有56属,476余种,大部分生长在长江以南地区。苦苣苔科的模式屬是苦苣苔屬(Conandron)。 苦苣苔科植物绝大部分种类为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也有少数是灌木或小乔木。苦苣苔科植物一般分为两大类—生长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苦苣苔科亚科和生长在美洲和澳洲的大岩桐亚科,最大的属是浆果苣苔属(Cyrtandra),有约600余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通过太平洋岛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直到夏威夷群岛。 非洲堇属(Saintpaulia)中部分种类把广泛引种各地作为观赏植物,被称为“非洲紫罗兰”,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苦苣苔科植物会发展出根茎和块茎,但大部分还是普通的鬚根。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列入玄参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入唇形目。地黄属(Rehmannia)以前被分到苦苣苔科,但现在已经移入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苦木科
苦木科為植物界之一植物科。該植物於植物分類表上,歸於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無患子目(Sapindales)。 本科共有十几属约1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生长在温带的种类,以热带美洲和非洲西部种类最多,中国有3属约10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但最重要的树种—臭椿可以生长在北方直到东北南部。 本科植物一般为乔木或灌木,树皮极苦。羽状复叶互生,稀对生;花小,单性,雌雄异株或杂性,稀为两性,花瓣3~5;果实为核果、蒴果或翅果。 对本科植物的分类一直有许多争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中传统属于本科的许多属分出为其他科,如海人树科等。 * Category:植物科名.
雨久花科
久花科共有9属约3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中国原生有2属共6种,分布在南方,现已引进几个品种。 本科植物都是多年生或一年生水生草本;叶浮水或沉水,基部有鞘;花两性,两侧对称,花被为花瓣状,6片,分离或合生;果实为膜质的蒴果。其中重要的品种凤眼蓝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地方的有害入侵物种。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百合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归入鸭跖草目。.
雪叶科
雪叶科又名雪叶木科,共有2属21种,分布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新西兰和太平洋南部部分岛屿中。 本科植物为灌木;单叶,叶面有白色的毛;花小,黄色,花瓣5;果实为核果或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茶藨子科中,属于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到菊目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蛇菰科
蛇菰科共有17属约120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只有2属——蛇菰属和双柱蛇菰属,共16种,分布在南方各地。.
透骨草科
透骨草科 (Schauer 1847)以前只分成一属—透骨草属(Phryma)一种透骨草(Phryma leptostachya Linn.),但最新的基因分析认为许多原来在玄参科的属应该列入本科,重新分成11属约190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约有160种,其次在澳洲有约30种,另外30种分布在世界各地。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也有高达4米的灌木,花萼5,管状有齿;心皮内有两个薄板,果实为蒴果开裂。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马鞭草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新扩大的本科列入唇形目。.
虎耳草科
虎耳草科 包括36属,大约460余种,欧洲有12属,中国有27属。本科植物多为草本,有4-5个萼片,雄蕊和花瓣同数或倍数,花瓣常有爪。 比较常见的品种有:.
虎耳草目
虎耳草目(学名:Saxifragales)是被子植物門中的一个目。 过去虎耳草目被归入薔薇目,根据新的种系发生学研究结果虎耳草目组成一个独立的目。.
陀螺果科
螺果科只有1属2种,分布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和南美洲的火地岛。 本科植物是矮小的类似苔藓的多年生草本,叶互生;花生在植株顶端,花瓣5,略肉质;果实为蒴果,呈陀螺状。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桔梗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放在菊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与花柱草科合并,2006年12月18日新修订的结果将起直接合并到花柱草科中,为一个亚科。.
报春花科
报春花科共有24属大约1000余种,在全球广泛分布,尤其以北半球为多,中国有11属约700余种,主要产于西部地区。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列出一个报春花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将多个目合并,报春花目被合并到杜鹃花目中。有多种栽培观赏花卉,也有部分是中药种类。.
柳葉菜科
柳葉菜科(Onagraceae),一年生挺水植物,高約10至兩公尺以上。莖通常有稜,在葉子方面則呈現互生,花單生、果通常為橢圓。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季節性溼地,水田溝渠。.
柽柳科
柽柳科共有5属约90种,其中最大的柽柳属就有55种,广泛分布在东半球的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美洲只有引进种。中国有4属27种,主要生长在西部和北方荒漠地带。 本科植物都是亚灌木或小乔木,适应生长在砂荒、草原和盐碱地的耐旱植物,可以容忍高达15,000 ppm的含盐量,叶互生,1-5毫米长,呈鳞片状,无托叶;花辐射对称,两性,单生或排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萼和花瓣4-5;果实为蒴果。种子有束毛或有翅。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放在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在石竹目下。.
柿树科
柿树科仅有两属约500种,中国只有一属约40种,都是乔木或灌木,大部分生长在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柿属有几种也生长在温带地区,假乌木属只有20种,都生长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 本科植物的木材多为黑色或褐色,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瓣下部连接成钟状或壶状,3-7裂,雄蕊常生于花冠筒的基部;果实为浆果。其中柿子是重要的水果或干果,乌木是名贵的木材,此外有的品种可供药用或提取染料,柿漆是传统涂布渔网和雨伞的涂料。.
枫香科
枫香科是一个小科,只有3属18种,都是乔木,分布在亚洲和美洲,中国有所有的3属17种,只有一种北美枫香原产于美洲。以前的分类法将这三属分在金缕梅科内。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这些属单独列为一科,属于虎耳草目。 本科植物,叶子类似枫树,一般都可以提取树脂和香料,所以得名。 枫香树因其外形类似枫树,常被与其混同起来,舊學名誤為楓科 楓屬,現已更正為楓香科 楓香樹屬。;属.
林仙科
林仙科(Winteraceae)也叫辛辣木科、冬木科、假八角科或直接音译为温特木科,共有9属约120种,分布在南半球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区域,包括澳洲、南美洲、马达加斯加岛和马来西亚等地。 本科植物都是乔木或灌木,许多品种可以提炼香精油。单叶互生,全缘,叶背常灰白色,有细小的透明腺点,无托叶;花单生,或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果实为浆果或蓇葖果,有时聚合成蒴果或聚花果。 生长在阿根廷和智利的冬木(Drimys winteri)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木,花有茉莉香味,假八角(Tasmannia lanceolata)可以做调味用。 本科植物属于比较原始的被子植物,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编入木兰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列入任何一目,直接放到被子植物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新设立的白樟目。.
捕蝇幌科
捕蝇幌科(拉丁語:Roridulaceae)也有寫成「捕虫木科」,一般稱作捕蟲樹。只有1属—捕蝇幌属共两种的食肉植物,都生长在南非,是南非的特有种。叶面有带黏液的毛,可以捕捉小昆虫,但它们并不是可以直接消化,需依靠共生的一种刺蝽(學名:Pameridea roridulae)吃掉被捕捉的昆虫,植物从刺蝽的排泄物中吸取营养。.
杨柳科
杨柳科(学名:Salic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金虎尾目的一科。.
杨梅科
杨梅科共有3属约35种,基本都属于杨梅属,香蕨木属和Canacomyrica属都是单种属,也有的分类学家将杨梅属又分出一个Morella属。主要分布于分布于东亚和北美,中国只有1属4种,分布在南方。 本科植物都是常绿或落叶灌木或乔木,根共生有根瘤菌;单叶,互生,无托叶;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排成腋生的葇荑花序;雄花和雌花都没有花被;果实为核果或小坚果,有时具翅,种子1枚,杨梅的外果皮肉质,可食用。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一个杨梅目,只有一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杨梅科列入壳斗目。 * Category:植物科名.
杯轴花科
#重定向 玉盘桂科.
杜仲
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别名木棉、思仙、思仲、思锦树、石思仙、扯絲皮、棉皮、玉絲皮,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甾醇类、三萜类、多糖类、抗真菌蛋白和矿物元素等。.
杜香果科
杜香果科共有3属12种,都生长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一带。 本科植物为小灌木,单叶或复叶对生,无托叶;花的花瓣5数;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牻牛儿苗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仍然列在牻牛儿苗目中。.
杜鹃花科
杜鵑花科(学名:Ericaceae)為双子叶植物纲植物,约有75属1350余种,中国共有20属700余种。杜鵑花科的模式屬是歐石楠屬(Erica)。 常見杜鵑花科植物包括有杜鵑花、馬醉木、藍莓等。大多數杜鵑花科植物有毒,如羊踯躅。但部分如紅莓、藍莓、越橘等卻是常食用的果物。.
杜鹃花目
杜鹃花目(学名:Ericales),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大目,本目植物既有乔木,也有灌木、藤本和草本。既有绿色自养植物,也有寄生植物和食肉植物。本目植物花一般为五裂。 杜鹃花目的植物,一般都有共生的菌根,最常见的是杜鹃花类菌根(Ericoid mycorrhizas)、水晶兰类菌根(Monotropoid mycorrhizas)和浆果莓类菌根(Arbutoid mycorrhizas)。其中有些属的植物,可以富集铝。 杜鹃花目的植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有近8000种,其中杜鹃花科就大约有2000-4000种。.
杜茎山科
杜茎山科只有1属约150余种,分布在热带非洲、大洋洲、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7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本科植物为常绿小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单叶有锯齿,无托叶,叶脉少、不显;花小,花瓣5,合瓣;果实为核果,种子多数。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紫金牛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分在杜鹃花目中。.
杜英科
杜英科共包含12属约605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亚洲、美洲、澳洲和马达加斯加岛都有分布。中国有3属51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 本科植物基本为常绿植物,有乔木也有灌木,单叶互生或对生,有托叶;花两性,通常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也有单性雌雄异株的。果实为核果、浆果或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分入锦葵目,2003年的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酢浆草目。 * Category:植物科名.
栓皮果科
栓皮果科有2属3种(Strasburgeria calliantha, Strasburgeria robusta, Ixerba brexioides),仅生长在新喀里多尼亚,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单叶互生,叶大,有锯齿和托叶;花大,花瓣5数,肉质,雄蕊10;果实为肉质蒴果,圆形前端尖。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山茶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其列在任何一个目中,属于系属不清的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直接放在蔷薇分支之下,2006年5月7日的进一步修订将本科列在缨子木目中。.
桃叶珊瑚属
桃叶珊瑚科只有桃叶珊瑚属(Aucuba)一属,大约有3-10种,都是生长在东亚,分布从喜马拉雅山东端到日本,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有2-13米高),单叶对生,革质,外观类似月桂树,有8-25厘米长,2-7厘米宽,雌雄异株,花直径为4-8毫米,花瓣4;果实为红色浆果,直径约为1厘米。.
桃金娘目
桃金娘目(学名:Myrtales)是真双子叶植物中的一目,共有9科,最早的化石见于上白垩纪,属于蔷薇类植物这一演化支,与蔷薇目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如花为两性,五基数,花萼凹陷,雄蕊多数等,但桃金娘目花因为异花授粉的雄蕊退化为定数,萼筒加深。 桃金娘目植物绝大多数为木本植物,雄蕊排列成两轮,一般为花瓣的两倍。本科植物包括有石榴、桉树、沉香、菱角等重要经济作物,紫薇等绿化用树,使君子、桃金娘等药用植物。.
桃金孃科
桃金孃科(学名:Myrtaceae)植物主要產於澳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100属约3000种,中国原产有8属,引种了5属,共有136种。 常绿灌木或乔木;叶子对生或互生,单叶,多全缘,有透明的油腺斑点,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萼片和花瓣常各4-5枚,雖然花朵纖細,但植株卻能長的高大,而它們共同的特徵是雄蕊多如睫毛、分离或成数束,花絲細長柔,子房常下位,一至多室,有少数至多数胚珠;果实多为浆果或蒴果。 她們的生命力堅強,台灣、广东、广西以及印度的氣候適合其生長。桃金孃科植物精油的特性是具有抗病毒、殺菌、幫助呼吸道系統、消炎的療效。它們針對關結炎、風濕痛、咳嗽和傷寒具有特殊的功效。本科植物重要的有桃金娘、番石榴、桉树、蓮霧、蒲桃、千層樹等。.
桑寄生科
桑寄生科 包括75属大约1,000余种,基本都是寄生或半寄生灌木,只有三种是独立生长在地上的树—澳洲聖誕樹,Atkinsonia ligustrina(一种生长在澳洲蓝山地区的稀有灌木)和Gaiadendron punctatum(一种生长在中南美洲的植物)。 本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只有两属共30余种,主要生长在木本植物的茎上,由变态的吸根伸入寄主植物的枝桠中;叶厚、革质;花两性或单性,花瓣和雄蕊同数对生;果实为浆果,依靠鸟类传播。主要寄生在桑树、槐树等树木上。.
桑科
桑科(学名:Mor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蔷薇目的一科,包括40个属,超过一千种,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只有少数种能生活在温带地区,中国有16属约160余种。.
桔梗科
桔梗科包括84属大约2380种,一般为多年生草本或灌木,也有一些种是小乔木,一般茎叶折断后都会流出无毒的白色乳汁。 桔梗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在南部非洲也有许多种类。中国有17属约150种,以西南地区最多。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半边莲科建议和其合并。 桔梗科植物单叶互生,也有少数种为对生,无托叶。花两性,花冠钟状或筒状,常为蓝色或白色;果实为蒴果或浆果。含南沙参、党参、桔梗等药物。.
梭子草科
梭子草科是被大多数分类法所承认的一类显花植物。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灯芯草目,鸭跖草亚纲。 1998年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禾本目。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和袖珍棕榈科合并为一科,隶属于禾本目下。 目前这个科只包括两属:梭子草属和袖珍棕榈属,一共只有几种,都是多年生湿生植物。.
梅花草科
#重定向 梅花草属.
棒果木科
Corynocarpus laevigatus 棒果木科(学名:Corynocarpus)是葫芦目中的一个科,只有1属5-6种,分布在新几内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东部。.
棒木科
棒木科又名棒状木科,只有1属2-4种,分布在南美洲的圭亚那和巴西北部。 本科植物为常绿灌木;单叶互生,革质,无托叶;花两性,花瓣5,花丝短,花药长;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放在石竹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棕榈科
棕榈科(学名:Arecaceae)又稱槟榔科,棕榈目下的一个科。目前已知棕榈科下有202属,大约2,800余种。.
楝科
楝科(學名:Meliaceae)属于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無患子目(Sapindales)植物的一科。 大部分是常绿植物,也有部分是落叶的。《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詞典》引用侯宽昭和陈德昭於1955年編著的《中国楝科志》指:本科有「约50属,1400种」;而按Christenhusz- & Byng (2016),本科現時包括約53個屬、600個物種。.
楔瓣花科
楔瓣花科又名尖瓣花科或蜜穗桔梗科,只有1属2种,广泛分布在东半球的热带地区,美洲也有引种,中国有1种,生长在南方。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草本;单叶互生,肉质,无托叶;茎中空;根呈绳索状,可生长出气根;花小,肉穗花序,花瓣5;果实为蒴果,种子小而多。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桔梗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茄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楔蕊花科
楔蕊花科楔药花科只有1属10种,分布在新几内亚、新喀里多尼亚和澳大利亚东北。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对生或螺旋式排列,有锯齿,革质,无托叶;花小,雄蕊有鞘,花丝楔形;果实为核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茶茱萸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直接放在II类真菊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榆科
榆科共有8属约35种,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区域,大部分在亚洲,没有原生于澳洲的品种。中国有8属50余种,分布于全国。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在荨麻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蔷薇目,并将朴属(Celtis)及相似的朴族几属另划入大麻科(Cannabaceae).
槲树果科
槲树果科又名假槲树科或橡子木科,只有1属约12种,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 本科植物为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为葇荑花序,雌花单生,均无花被;果实为坚果,类似橡实。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壳斗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分在金虎尾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樟科
樟科(学名:Lauraceae)是木兰类植物樟目的一科,现存50属2500-3000种,中国有24属400多种。.
樟目
樟目(学名:Laural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被子植物分支木兰类植物中的一个目。共7科。.
樺木科
桦木科共有6属,大约200种,都是落叶的乔木或灌木,一般都是原生于北半球温带的植物,只有很少几种是原生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中国有包括所有6属的约70余种。 以前桦木科的植物是被分为两科:桦木科和榛科,但现在不论是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或APG II 分类法都将这些植物分到一个科中。.
橄榄科
橄榄科(学名:Burser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无患子目的一科,具有17-18个属约540个物种。橄榄科既有乔木,也有灌木,原产于非洲、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地区。 橄榄科的一些植物分泌芳香的树脂,可以作为香,最著名的是乳香树分泌的乳香。 橄榄科橄榄属的一些种的果实可以作为水果食用,如橄榄、乌榄等。;属.
檀香科
檀香科约45属约1400种,广泛分布在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有10余属约30种,分布在全国各地。 本科植物为灌木、草本,稀为小乔木,多为寄生或半寄生植物,叶互生或对生,全缘,有的种类退化为鳞片;花淡绿色,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排成各式花序,无花瓣,花萼为花瓣状,肉质,裂片3-6;果实为核果或坚果。最重要的白檀(Santalum album L.)木材干燥后可以作为药材和香料,成为檀香,所以白檀也叫檀香树;槲寄生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有重要作用。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单独分出槲寄生科和尖苞樹科,都列在檀香目下,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这三科合并为本科。.
檀香目
檀香目在生物分类学上是双子叶植物纲中的一个目。為廣泛分布的開花植物,不過主要分布於亞熱帶與熱帶。此目種子大多無種皮,在開花植物中十分特殊。此目植物大多為半寄生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產生糖,但深入其他植物的莖或根來獲得水和礦物質;部分芽的葉綠素為宿主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且寄生於宿主的維管束以獲得養分。槲寄生為知名的檀香目寄生植物。.
母草科
母草科(Linderniaceae)共有13属195种,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主要生长在暖温带和热带,以美洲最多,中国有3属约40余种,主要分布在南方各地,东北也有少数品种。 本科植物为草本,一年生或多年生;单叶对生;花两性,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玄参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在车前科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有的分类学家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 Oxelman B., Kornhall, P., Olmstead, R.
毒鼠子科
毒鼠子科共有3属160余种,分布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带,主要生长在干旱地区,中国有2种—Dichapetalum hainanense(Hance)Engler和 Dichapetalum gelonioides(Hook.
毛丝花科
毛丝花科只有唯一一个毛丝花属,本属已知有两个种,毛丝花树(Medusandra richardsiana)和Medusandra mpomiana。毛丝花树是生长在西非热带地区的乔木,嫩枝有彩色的树液,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檀香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无法将其分入任何一个目,属于系属不清的科,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甚至不承认有这一个科,认为只有系属不清的属。.
毛石蒜科
毛石蒜科只有1属1种—毛石蒜(Lanaria lanata或 Lanaria plumosa),生长在南非。 以前的分类法将这种植物分在石蒜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为一个科,列在天门冬目中。.
毛药树科
毛药树科又名尾瓣花科,只有1属3种,分布在美洲的圭亚那和巴西北部。 本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革质,有托叶,托叶窄长;花两性,花瓣5,花药间隔顶端有柔毛,花瓣细长似尾,开花时伸直或弯曲;果实为核果。某些品种是重要的木材产品,木材的质重硬,强度高,可做耐久性用材,制造重型结构、地板、甲板、枕木等。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卫矛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到金虎尾目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毛茛科
毛茛科(学名:Ranunculaceae)是毛茛目的一个科。 本科植物共有50属约2000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尤其北温带和寒带为多,中国有39属约750种。 植物有毛茛,白屈菜,乌头和铁线莲等。.
毛茛目
毛茛目(学名:Ranunculales) 在植物分類學上是位於真双子叶植物分支較原始的一個目。 本目包括了下列幾個科:.
水玉簪科
水玉簪科(学名:Burmannia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单子叶植物纲中的兰目中的一个科。水玉簪科植物通常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兰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水玉簪科约有17属125种;中国有1属9种。 2003年根据植物亲缘关系设定的APG II 分类法将水玉簪科列入新分出的薯蓣目中。 * Category:植物科名.
水穗草科
水穗草科只有1属约20余种,全部生长在南非和马达加斯加岛。 本科植物为水生植物,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从根中长出大型羽状复叶;花很小,组成肉穗花序;果实为蒴果,内部包含许多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列在水马齿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入山茱萸目中。.
水青树科
#重定向 水青树.
水鳖科
水鳖科约18属,80余种,广泛分布全球,中国有9属,25种,全国分布。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列为一个水鳖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并入泽泻目,并合并一些原来分类属于其他科的属,如茨藻属。 在台灣,瘤果簣藻、有尾簣藻、日本簣藻、水蘊草、水王孫、水車前、大苦草、苦草均屬於水鱉目水鱉科,而除了東部地區,全島均有分布。不過這些野生科種,因福壽螺等公害而有大量減少趨勢。 2003年的APG II植物分類系統就取消了水鱉目這個目,而將水鱉目的種類改分類至澤瀉目下。 有几种水鳖科的植物被作为观赏植物或水族箱中装饰的植物而引进。.
水麦冬科
水麦冬科(拉丁语学名:Juncaginaceae)共有四属约25种,广泛分布在全球温带和寒带的碱滩上或淡水沼泽中,在南北半球皆有分布。中国只有水麦冬属(Triglochin)一属,1种—水麦冬(Triglochin palustre Linn.),分布在从西南到三北地区(东北、西北、华北)。 本科植物为沼生草本,有毒,具有根状茎,有的品种具块根;叶基生,线形,基部有鞘,有时浮于水面;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无苞片;花瓣6,2轮;果实为圆筒状或倒卵形。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分到茨藻目,2003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泽泻目。;属.
水蕹科
水蕹科只有一属—水蕹属(Aponogeton),约30余种,分布于东南亚、澳洲和非洲,主要品种都在南非,都是水生草本植物。中国只有一种—水蕹(A.
水母柱树
水母柱树(学名:Medusagyne oppositifolia)又名伞果树、环柱树或水母果,自成一个单型属,只生长在印度洋中塞舌尔群岛的马埃岛,是当地的特有种。一度曾被认为已经灭绝,直到1970年重新被发现。.
池花科
池花科也叫沼花科或沼泽草科,共2属11种,分布在全球北温带地区,草本,种子可提炼油脂。是组成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和北美草原的植物成分之一。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分入牻牛儿苗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起重新分入十字花目。.
油蜡树科
油蜡树科也叫旱霸王科、旱黄杨科、荷荷巴科(由墨西哥的西班牙语名称jojoba音译而来的)和直接由拉丁名音译的希蒙得木科,只有1属—油蜡树属(Simmondsia)1种—油蜡树(Simmondsia chinensis (Link) C. K. Schneid.
油桃木科
油桃木科又名多柱树科,只有两属25种,全部生长在热带美洲。有许多种类是濒危品种,有的品种果实可以食用,有的品种为观赏花卉,也有的品种木材可以抗腐和驱除白蚁。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分到山茶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列入新设立的金虎尾.
沙莓科
沙莓科(学名:Neuradaceae)也叫两极孔草科、脉叶苏科、脉叶莓科或沙梅科,包括3属约10种。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印度的干旱地带。 本科植物都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泡桐属
泡桐屬(学名:Paulownia),泡桐科中仅有的一个属,有6-17种相类似的乔木,都是速生树种,具体种的区别分类学家意见并不一致。有的分类学家将“泡桐科”合并到玄参科中。泡桐属的树种都是原产于中国的,很早就被引种到越南、日本、和亚洲各地。目前已经分布到全世界。.
波喜荡草科
波喜荡草科只有1属—波喜荡草属(Posidonia)3-9种,都是生长在海水中的咸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和澳大利亚沿海。;主要种类:.
泽泻科
泽泻科是一类水生植物,包括有12个属大约85-95种,广泛分布在全世界各地,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的种类最多,绝大部分为草本植物,一般生长在沼泽或水塘中。中国有5属约13种,全国均有分布。.
洋二仙草科
#重定向 大叶草属.
洋二仙草目
#重定向 大叶草目.
洋酢浆草科
洋酢浆草科又名节柄科、鳞球穗科或鳞穗木科,只有2属2-3种,其中Lepidobotrys staudtii分布在西非热带地区,Ruptiliocarpon caracolito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秘鲁热带地区。 本科植物为灌木,单叶互生,有托叶和刺;小花,花瓣5;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酢浆草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列在卫矛目下。.
清风藤科
清风藤科(学名:Sabiaceae)植物原生于南亚和美洲的热带或暖温带地区。共有三属大约160种,都是木本植物,清风藤属植物一般为藤本,泡花树属和蛇心樹屬则为乔木或灌木。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清风藤科分入毛茛目,有的分类学家将其单独分为清风藤目,也有的分类学家将泡花树属和蛇心树属单独分为一个泡花树科,2003年的APG II分类法根据基因信息,将其列为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中的一个地位未定科,未决定其目级分类,直到2016年APG IV分类法才正式将其置于山龙眼目。.
溝繁縷科
溝繁縷科只有两个属共大约40种,绝大部分都是水生植物,一年生草本,分布在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地区,葉子呈現對生倒卵狀或轮生,花一至數朵聚生、2至5瓣,果实通常為橢圓。一般來說,該種植物都生長在季節性溼地,水田溝渠。 几种沟繁缕如六蕊沟繁缕(Elatine hexandra)、马蹄沟繁缕(Elatine hydropiper)和大花沟繁缕(Elatine macropoda)经常被用作水族箱中的水草。.
漆树科
漆树科為植物界之一植物科。該植物於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所发表的APG III、APG IV中歸於真雙子葉植物無患子目。.
澤瀉目
澤瀉目(学名:Alismatales)是一类基本都是水生或半水生的草本植物。叶互生,基部扩大,是单子叶植物中最古老的类群之一,是仅晚于菖蒲目从进化树中分出的旁支。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09).
澳韭兰科
澳韭兰科共有2属12种,全部生长在澳大利亚沿海各地干旱地带。 本科植物为耐旱多年生草本;叶子类似韭菜;有树枝状矮茎和外露的支撑根;花小,聚生在花茎顶端;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百合科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到天门冬目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澳远志科
澳远志科又名龙柱花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澳大利亚的西海岸,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多年生亚灌木,单叶对生,有多个托叶;花大,花冠朝下,花瓣5,不等大,有两片最大;果实为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远志科中,属于远志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属于十字花目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
木兰科
木兰科(學名:Magnoliceae)是被子植物木兰目的一科,具有原始的花,是顯花植物中最古老的幾科之一,包括玉蘭和鵝掌楸。 木兰科之中花顶生雌蕊群无柄花被3数是木兰属(Magonlia L.)。花腋生雌蕊群有柄花被3-5数是含笑属(Michelia L.)。.
木兰类植物
木兰类植物(学名:magnoliids)是APG II 分类法中用来表示被子植物中第三大类群,即不属于单子叶植物,也不属于真双子叶植物,而是它们的外类群,独成一支。.
木兰目
木兰目(学名:Magnoliales)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被子植物木兰类植物分支中的一个目。.
木兰藤科
#重定向 木兰藤 Category:植物科名.
木兰藤目
木兰藤目(Austrobaileyales)是被子植物门的一个目,以前的分类学家很少承认有这样一个目,即使第一版的APG 分类法也没有这一个目,但在2003年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中列入了这个目,属于原始被子植物类。包括三个科:.
木犀草科
#重定向 木樨草科.
木麻黃科
木麻黄科包括3-4属大约70种,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一带,中国有引种,主要作为南方沿海防风固沙林带、盐碱地改良和干旱地区造林。 本科植物是优良的速生品种,根部有根瘤可以固氮,枝纤细,有密生的小节。叶鳞片状,多枚轮生,类似裸子植物门的麻黄所以得名;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穗状,雄花有1雄蕊和4小苞片;雌花序近头状,侧生枝上。果实近球形。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单独分为一目—木麻黄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壳斗目。.
木通科
木通科包括8-9属约30-50种植物,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从喜马拉雅山区到日本一带,有两属原生于南美洲智利和阿根廷一带。中国有6-7属40余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 本科植物主要为木质藤本,也有直立的灌木,叶互生,主要为掌状复叶,也有羽状复叶,有托叶;花辐射对称,单性,花瓣6,雄蕊6,果实为肉质的蓇葖果或浆果,沿腹缝开裂或不裂。 木通科的木通(古称三叶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和马兜铃科的关木通都统称为木通。关木通,而据考证,“此木通非彼木通”。如今市场常见、临床常用的关木通与《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所记载的木通虽同名为“木通”,但并非一物。关木通属马兜铃科,其所含马兜铃酸经研究证明可能引起人体肾脏损害,属“有毒”类中药。而《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木通为木通科的木通,其性无毒。.
木樨科
木樨科又名木犀科(学名:Oleaceae)是真雙子葉植物唇形目一科,木本,一般路旁的樹很多都屬於木樨科植物。木樨科植物亦包括很多經濟產物,如:桂花、紫丁香、茉莉、油橄欖等。.
星叶草科
星叶草科也叫星叶科,只有1属1种,生长在喜马拉雅山西北部至中国的西部。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叶倒卵形,簇生,生长在茎的顶部;花两性,辐射对称,花萼2,花瓣缺,单生于叶腋内;果实为瘦果,有钩毛。 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本科可以选择性地和独叶草科合并。.
星捧月科
星捧月科也被称为无叶花科,只包含一属(Aphyllanthes)一种,是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星捧月(学名:Aphyllanthes monspeliensis),也叫无叶花。.
昆栏树科
昆栏树科仅有1属1种—昆栏树,其下另一属水青树属也只有一种,这两种树的木质部都仅具有管胞,和其他被子植物不同,染色体基数和木兰科一样但雄蕊已经从螺旋排列过渡到成轮排列,比木兰目有所进化。昆栏树原生于台湾、日本和朝鲜半岛。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与水青树科列入昆栏树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这两科也可以合并也可以分立,但不属于任何一目,是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下独立的科。2009年的APG III 分类法起将水青树科并入本科,于是本科成为昆栏树目下唯一科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09).
海人树科
海人树科(学名:Surianaceae)共包括5属8种,分布在热带海洋沿岸,主要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珊瑚礁和小岛上,中国有1属分布在西沙群岛上。海人树是西沙群岛的先锋树种。.
海桐花科
海桐花科包括11属约200种,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部分品种原生于澳洲、中南半岛和非洲,中国有1属,约34种。 本科植物既有乔木、也有灌木或藤本;单叶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或杂性,辐射对称,花萼、花瓣和雄蕊5枚,花瓣常有爪,爪有时合生;果实为浆果或蒴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蔷薇目中,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放在伞形目中。 * Category:植物科名.
浜藜叶科
浜藜叶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一年生草本,单叶互生,肉质,无托叶;花两性,雌雄同株,雄花球状,末端有刺,花瓣4,雌花生于花茎顶端,无花瓣;果实为类似浆果的聚合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小二仙草科中,属于蔷薇亚纲的小二仙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到藜科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放到石竹目中。.
方枝树科
方枝树科只有1属约10种,分布在非洲西部和南部。 本科植物为小乔木或灌木;茎方形,分枝繁多;单叶对生;花的花瓣4-5;果实为核果。.
文定果科
文定果科(学名:Muntingiaceae)共有3属3种,Stevens, 2001 onwards.
无叶莲科
无叶莲科(学名:Petrosaviaceae)也叫樱井草科,是无叶莲目(Petrosaviales)的唯一科,只包括2属—无叶莲属(Petrosavia)和樱井草属(Japonolirion)共4种,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岛屿一带。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霉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分为两个独立的科—无叶莲科和樱井草科,但无法分入任何一个目,只是直接放在单子叶植物分支之下,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两科合并,但仍然没有能归入任何一目。直到2009年,APG III分类法让其自成一目。.
无油樟
无油樟(学名:Amborella trichopoda)又名互叶梅,自成一目、一科、一属,只生长在新喀里多尼亚,是一种孑遗植物。 无油樟是现存被子植物中已知最早和其它被子植物分开演化的,因而倍受植物学家注目。.
无患子目
无患子目(学名:Sapindales)属于双子叶植物,本目一般是木本植物,罕有草本植物。本目植物与蔷薇目很接近,但大多数具有复叶或分裂的出叶,雄蕊是单轮或外轮对萼,和蔷薇目又有区别。可能是从蔷薇目演化来的。 本目包括荔枝、柑橘、腰果、五倍子、漆树、无患子、香椿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以及槭树、枫树、骆驼刺、楝树、栾树等绿化用植物。.
旱金莲科
旱金莲科也叫金莲花科,只有3属约80-90种,原生于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中国只有引进种。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肉质有液汁;单叶互生或下部的对生,无托叶;花单生,两性,左右对称;花萼5,其中之一延长成一长距;花瓣5,果不开裂,种子无胚珠。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牻牛儿苗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在十字花目中。.
时钟花科
时钟花科也叫有叶花科、榆叶葵科、穗柱榆科,甚至音译为特纳草科,共包括10属约205种,分布在非洲南部和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部分种类生长在美洲。其中只时钟花属就有122种,Piriqueta属有44种,中国只有引进种。 本科植物主要为草本和灌木,也有少数乔木品种。叶有气味,有毛,无托叶,被用做药材;花萼和花冠结合成筒状;果实为蒴果,种子有网状纹。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裂入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分到新设立的金虎尾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认为可以选择性地与西番莲科合并。.
旌节花科
旌节花科仅有1属—旌节花属(Stachyurus)5-10种,全部分布在从喜马拉雅山到日本一线,中国有约8种,分布在秦岭以南各地。 本科植物为落叶或常绿灌木,也有小乔木和攀援灌木,具有极叉开的分枝,单叶,互生,有锯齿,有托叶;花小,辐射对称,两性或杂性,或雌雄异株,花瓣4,呈覆瓦状排列,排成侧生的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类似中国古代的旌节,因此得名;果实为浆果。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本科列入堇菜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放在蔷薇分支中,没有归入任何一目,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列入新设立的缨子木目。.
旋花科
旋花科(學名:Convolvulaceae)是真雙子葉植物茄目的一個科。 約有60屬,1650種,廣泛分布在全球,主要產於美洲和亞洲的熱带和亞熱带地區,中國有22屬約125種。.
旋花树科
旋花树科(学名:Sarcolaenaceae)又名苞杯花科或肉被花科,共有9属约60种,都是生长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种。.
悬铃木科
悬铃木科現存只有1属—悬铃木属,大约6-10种,都是大树,生长在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法国梧桐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广为种植。 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悬铃木科分入金缕梅目,2003年的APG II 分类法将其分入山龙眼目,认为可以和山龙眼科选择性地合并。.
扯根菜科
扯根菜科只有1属2种,分布在北美洲东部和东亚,中国有1种—扯根菜(Penthorum chinense Pursh.
托叶假樟科
托叶假樟科又名单室木科,只包括一个属,为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树木,原生于东南亚,在分类学上一直没有定论,有的分类学家将其列入绣球花科、蛇菰科或卫矛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列为一个科,但无法分入任何一个目中,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甚至不承认这一个科,只是将这个属列为系属不清范围内。.
拟苇科
拟苇科也叫假芦苇科,只有1属—拟苇属(Joinvillea)共两种,分布在从马来西亚西部至萨摩亚、夏威夷一带的太平洋岛屿上。 本科植物我为多年生高大草本,类似芦苇,可达5米高,叶大,长达1米;果实为红色、黄色或黑色的肉质核果,内有1-3粒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帚灯草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将其合并到新设立的禾本目。.
曲胚科
曲胚科又名青蛇胚科,只有1属6种,分布在南美洲的智利和巴西南部地区。 本科植物为一年生木质草本,叶对生;花数4-5;果实为蒴果。因为其植物胚呈绿色,弯曲似蛇,故得名。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入牻牛儿苗科,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仍然列在牻牛儿苗目中。.
景天科
景天科,是虎耳草目的一科,为多年生草本或低矮灌木。原产于世界温暖干燥地区,分布在北半球大部分区域,品种繁多,大约有34属1426種,中国有13属(2特有屬,一引進屬),约233種(129特有種,1引進種),,另有多种引进作为观赏花卉。 景天科最初在1930年被Berger描述時包括有六個亞科,分別是:.
智利藤科
#重定向 红珊藤科.
智利木
智利木科又名三齿叶科或三刺木科,只有1属1种,是单种科,只生长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温带区域和潘帕斯草原,是当地的特有种。 本科植物是匍匐的灌木,单叶互生,无托叶,叶端具有3个小齿;花的花瓣5-9数;果实为蒴果,内含油质种子。 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虎耳草科中,属于蔷薇目,1998年根据基因亲缘关系分类的APG 分类法认为应该单独分出一个科,但无法分在任何目中,直接放到II类真菊分支之下, 2003年经过修订的APG II 分类法维持原分类,但2006年12月7日新修订的结果是合并到南鼠刺科中。.
另见
2003年科學
- 2003年11月23日日食
- 2003年11月9日月食
- 2003年5月16日月食
- 2003年5月31日日食
- 2003年當選的皇家學會會士列表
- 2003年科技
- SHGb02+14a无线电信号
- 大撕裂
- 宇宙的呼喚
- 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 (修订版)
2003年面世
亦称为 APG II,APG II 分类法,APG II分类法,APG II系統。
,夷白花菜科,夷茱萸科,學名,寄奴花科,密穗草科,小二仙草科,小盘木科,小檗科,山矾科,山龙眼科,山龙眼目,山茱萸科,山茱萸目,山茶科,山醋李科,山柚子科,山柳科,山榄科,山毛榉科,岩菖蒲科,岩梅科,川续断科,川续断目,川蔓藻科,川苔草科,帚灯草科,丝粉藻科,帽花木科,帽蕊草科,三白草科,三角果科,亚麻科,交让木科,二柱草科,二歧草科,五加科,五列木科,五味子科,五福花科,五翼果科,五膜草科,五蕊茶科,五桠果科,仙人掌,仙茅科,伞形科,伞形目,弯子木科,弯药树科,异裂果科,异蕊草科,彭南特氏木科,使君子科,微形草科,忍冬科,心翼果科,土瓶草科,匍茎草科,地果莲木科,北极花科,包芽树科,刺叶树科,刺球果属,刺续断科,刺莲花科,刺鳞草科,刺茉莉科,刺枝树科,分類單元,單子葉植物,喙萼花科,唇形科,冬青科,冬青目,凤仙花科,凤梨科,商陆科,八瓣果科,八角茴香科,六出花科,围盘树科,四籽树科,四粉草科,四柱木科,四果木科,四棱果科,四数木科,皂皮树科,短蕊花科,石冬青科,石竹科,石竹目,石蒜科,矛花科,环生籽科,环花草科,环蕊科,玄参科,玉蕊科,王冠草科,玛瑙果科,火把树科,灯心草科,珙桐,球萼树科,睡菜科,睡蓮科,福桂树科,离花科,离水花科,禾本科,禾本目,秋水仙科,秋海棠科,竹芋科,管花木属,管花木科,管萼科,簇花草属,簇花草科,粟米草科,粘木科,紫堇科,紫灯花科,紫草科,紫茉莉科,紫葳科,紫金牛科,红树科,红木科,纳茜菜科,绞木科,绞木目,绣球花科,罂粟科,美人蕉科,美洲簇花草属,美洲苦木科,羽叶树科,羽毛果科,翡若翠科,翼萼茶科,翅萼树科,真双子叶植物,省沽油科,猪笼草科,眼子菜科,猕猴桃科,烈味三叶草科,爵床科,瘤药树科,瘿椒树科,瑞香科,瓣裂果科,瓣鳞花科,瓶子草科,田基麻科,田葱科,無患子科,燧体木科,燧体木目,番荔枝科,番茱萸科,番苦木科,番杏科,番木瓜科,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目,牛栓藤科,独叶草科,独尾草科,独蕊草科,狸藻科,目,盔瓣花科,白刺科,白玉簪科,白桂皮科,白桂皮目,百合科,百合目,百子莲科,百部科,芍药属,隐翼科,芝菜科,芭蕉科,花荵科,花茎草科,花蔺科,花柱草科,花水蘚科,芳香草科,芸香科,莎草科,莧科,莲科,鞘柄木科,鎖陽科,荨麻科,草海桐科,菊科,菊类植物,菊目,菝葜科,菝葜藤科,菝葜木科,菌花科,菖蒲属,菖蒲科,萱草科,落葵科,非洲核果木科,非洲桐科,青荚叶科,须叶藤科,血剑草科,血皮草科,被子植物,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被子植物APG分类法,被子植物分支,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领春木科,风信子科,裸木科,裂药花科,裂果红科,西丽草科,西兰木科,西番莲科,馬兜鈴科,馬錢科,香皮茶科,香灌木科,香茜科,香蒲科,香膏科,香水花科,角胡麻科,马尾树,马鞭草科,马齿苋科,马桑科,骆驼蓬科,高柱花科,谷精草科,谷木科,豆科,豆类植物,豆目,鳞叶树科,鳞枝树科,败酱科,鴨跖草目,鸢尾科,鸢尾蒜科,鸭跖草科,鸭跖草类植物,鹤望兰科,黑三棱科,黑药花科,黄眼草科,黄花绒叶草科,黄锦带科,黄杨科,鼠刺科,鼠李科,车前科,齿蕊科,龍膽科,龍膽目,辣木科,龙舌兰科,龙脑香科,龙树科,连香树科,远志科,蜡烛树科,露叶毛毡苔科,露兜树科,露兜树目,茶茱萸科,茶藨子科,蜜囊花科,蜜花科,茜草科,茄科,茄目,茅膏菜科,霉草科,胡颓子科,胡麻科,胡蔓藤科,胡桃科,胡椒科,胡椒目,胶藤科,舌蕊花科,蘭科,蘭花蕉科,防己科,赫蕉科,薯蓣目,薯蕷科,薰倒牛科,薑科,薑目,薔薇目,閉鞘薑科,闭籽花科,藜木科,葡萄科,葫芦科,葫芦目,葱科,钟花科,钟萼木科,钩枝藤科,钩毛树科,蒲包花科,蒺藜科,蒜树科,肉叶刺茎藜科,肉豆蔻科,肋果茶科,铁青树科,蓝雪科,蓝星科,蓴菜科,蓼科,锦葵科,锦葵目,蔷薇科,蔷薇类植物,脣形目,野牡丹科,野麻科,野茉莉科,金壳果科,金粟兰科,金縷梅科,金絲桃科,金莲木科,金鱼藻科,金鱼藻目,金虎尾科,金虎尾目,金梅草科,金檀木科,蕨叶草,酢漿草科,酢浆草目,腺齿木科,腺蕊花科,腺毛草屬,苞穗草科,苦胡桃科,苦苣苔科,苦木科,雨久花科,雪叶科,蛇菰科,透骨草科,虎耳草科,虎耳草目,陀螺果科,报春花科,柳葉菜科,柽柳科,柿树科,枫香科,林仙科,捕蝇幌科,杨柳科,杨梅科,杯轴花科,杜仲,杜香果科,杜鹃花科,杜鹃花目,杜茎山科,杜英科,栓皮果科,桃叶珊瑚属,桃金娘目,桃金孃科,桑寄生科,桑科,桔梗科,梭子草科,梅花草科,棒果木科,棒木科,棕榈科,楝科,楔瓣花科,楔蕊花科,榆科,槲树果科,樟科,樟目,樺木科,橄榄科,檀香科,檀香目,母草科,毒鼠子科,毛丝花科,毛石蒜科,毛药树科,毛茛科,毛茛目,水玉簪科,水穗草科,水青树科,水鳖科,水麦冬科,水蕹科,水母柱树,池花科,油蜡树科,油桃木科,沙莓科,泡桐属,波喜荡草科,泽泻科,洋二仙草科,洋二仙草目,洋酢浆草科,清风藤科,溝繁縷科,漆树科,澤瀉目,澳韭兰科,澳远志科,木兰科,木兰类植物,木兰目,木兰藤科,木兰藤目,木犀草科,木麻黃科,木通科,木樨科,星叶草科,星捧月科,昆栏树科,海人树科,海桐花科,浜藜叶科,方枝树科,文定果科,无叶莲科,无油樟,无患子目,旱金莲科,时钟花科,旌节花科,旋花科,旋花树科,悬铃木科,扯根菜科,托叶假樟科,拟苇科,曲胚科,景天科,智利藤科,智利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