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31 关系: 大名 (称谓),大坂之役,大阪城,安土桃山时代,小田原之戰,山崎之戰,中國地方,丰臣秀吉,井伊直孝,德岛县,德島城,德島市,德島藩,德川家光,德川秀忠,四國征伐,石田三成,織田信長,豐臣秀賴,賤岳之戰,蜂須賀至鎮,蜂須賀正勝,蜂須賀氏,阿波國,阿波舞,關原之戰,江户幕府,江户时代,本能寺之变,战国时代 (日本),播磨國。
- 1558年出生
- 1639年逝世
- 愛知縣出身人物
- 蜂須賀氏
大名 (称谓)
大名()是日本封建時代對一個較大地域領主的稱呼,由名主一詞轉變而來。 日本建立統一的國家武力以前,土地或莊園的領主為了保護自家產業,大多擁有自己的武力,以武士為骨幹。所謂「名主」,就是在東日本土地或莊園的領主,西日本則稱為庄屋,九州則稱為肝煎——武力較強、領地較大達到十數村,甚至管轄一整個令制國的領主就是大名主(或大庄屋、大肝煎),簡稱「大名」,有些勢力範圍廣達數個令制國的大名,又被稱做大大名;否則即為小名;全部大小領主可以合稱為大小名。日本各時代對「大名」的資格定義不盡相同,不過同樣都是指一個較大地域的領主。.
大坂之役
大坂之役是江戶時代早期(1614年-1615年,慶長19年-慶長20年)江戶幕府消滅豐臣家的戰爭,是戰國時期的最終戰役,戰爭主要範圍是大坂城附近(今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其中包括在1614年11月-12月的大坂冬之陣以及1615年5月的大坂夏之陣(6月4日,即農曆五月八日結束),最常用的說法是大坂之陣,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本部著書稱為大坂之役。 大坂即今日的大阪,在代表武士時代結束的明治維新時,忌於「坂」字可拆為「士反」,有「武士造反」之諱,所以於明治三年(1870年)更名為「大阪」。在正體漢字地區,因為「坂」字未收錄於Big5編碼中,所以許多業者(例如光榮出品的戰國遊戲系列中文版)常以「阪」字代替,以致現時仍然有不少華人誤植為「大阪之陣」。.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大坂之役
大阪城
大阪城,位於日本大阪市中央區(古屬攝津國東成郡)的大阪城公園內,為大阪名勝之一,和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日本歷史上的三名城,別名「金城」或「錦城」。 在天下統一的桃山時代是豐臣秀吉的居城、豐臣政權的中心。後來德川家康以兩次大坂之役(冬之陣、夏之陣)消滅了豐臣家,此後大坂城成為江戶幕府控制西日本大名的重要據點。 城郭含城下町等周長約7.8公里,與江戶城初期(內郭)相當(江戶後期含城下町外郭周長約15.8km)。在豐臣時代,大坂城曾經是全日本規模最大的城郭。.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大阪城
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起於織田信長上洛扶植最後一位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其傀儡,終於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桃山城(又稱「伏見城」)為名。 他們作為強大的強勢大名,擊敗了其他大名,統一了日本,成為統一日本的實際政權的領導人。三位主要人物相繼成為這個時期的主導者:織田信長(1568年至1582年)、豐臣秀吉(1582年至1598年)、德川家康(1598年至1603年)。他們透過與京都朝廷的合作取得政治上的實權,並以天皇的名義征伐全國其他不服從的大名,即中國所說之「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時甚至也可以說,武家政權的首領才是當時代事實上日本的皇帝。.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安土桃山时代
小田原之戰
小田原之戰(日語:小田原の役、小田原攻め、小田原征伐、小田原合戦)是日本戰國時代1590年(天正18年)豐臣秀吉與北條家之間的戰爭。戰爭起因於北條家家臣猪俣邦憲違反秀吉頒發的惣無事令,攻擊真田家的名胡桃城。豐臣軍一方面去包圍小田原城,一方面則攻擊北條家的領地,最後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開城投降,後北條家滅亡。.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小田原之戰
山崎之戰
山崎之戰即天王山之战,是1582年6月本能寺之變後發生的一場戰役,是明智光秀與羽柴秀吉在山城國及攝津國邊緣山崎爆發的一場戰役。.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山崎之戰
中國地方
#重定向 中国地方.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中國地方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丰臣秀吉
井伊直孝
井伊直孝(天正18年2月11日(1590年3月16日)- 万治元年6月28日(1659年8月16日)),井伊直政次子。母親為印具氏。井伊直勝的異母弟。正室為蜂須賀家政的女兒阿喜姫。大阪夏之陣與藤堂高虎共同擔任先鋒,並擊殺豐臣軍的木村重成,天下大定後成為江戶時期前期的譜代大名,近江彦根藩主,其法名是「久昌院殿豪徳天英大居士」。有兒子直滋、直縄、直時、直澄。 万治元年6月28日,井伊直孝逝世,並被葬於世田谷区的豪徳寺。.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井伊直孝
德岛县
德島縣(),舊名阿波,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之一,位於四國島東部,與兵庫縣的淡路島隔鳴門海峽相望。.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德岛县
德島城
德島城是位於日本德島縣德島市德島町的城堡,江戶時代是蜂須賀氏的居城。為日本國家指定史跡、名勝(表御殿庭園)。.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德島城
德島市
德島市()是日本四國地方德島縣東北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吉野川河口,臨紀淡海峽,為德島縣的縣廳所在地。德島市在江戶時代是德島藩的城下町,在幕末時期因蓼藍產業的發展而是日本人口第10多的城市。德島市是德島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雖然屬于四國地方,但自古以來一直與近畿地方往來密切。現在德島市亦可通過神戶淡路鳴門自動車道直接往來關西,並可接收到關西的電視和廣播訊號,人員經濟往來頻繁。每年8月12日至15日舉辦的「德島市阿波舞」祭典為日本著名的傳統盆舞慶典,四天的時間約可吸引一百三十萬的觀光客。.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德島市
德島藩
德島藩()為日本古代統有阿波國(現德島縣)與淡路國(現兵庫縣淡路島)兩國的藩。藩廳為德島城(現德島縣德島市),藩主為外樣大名蜂須賀氏,支藩為富田藩。.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德島藩
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德川幕府第三代將軍。二代將軍德川秀忠次子,母為崇源院。家光有一位異母兄長,名叫長松丸,但是夭折。同母弟德川忠長(駿河大納言);同母的姐姐有千姬、珠姬(子子姬)、勝姬、初姬,同母的妹妹和姬(和子,幼名松姬,後水尾天皇的中宮東福門院)。異母弟保科正之(側室阿靜之方所生)。乳名竹千代。 乳母是春日局。乳弟兄是稻葉正勝和稻葉正吉(春日局所生的兄弟)。 正室是關白鷹司信房的女兒鷹司孝子,側室約八人。 在德川幕府十五代將軍裡頭,是正室所生的將軍,雖說共有初代家康、三代家光以及末代慶喜等三名,但這幾位當中,真正由已擔任將軍的父親與正室(御台所)所生下的嗣子,只有德川家光一位而已。.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德川家光
德川秀忠
德川秀忠(),日本江戶幕府的第二代將軍(1605年-1632年),1616年至1632年實際掌權。是初代將軍德川家康三子,母親為側室西鄉局,幼名長丸。因為大哥松平信康早年1579年被迫切腹自盡,二哥結城秀康又於1584年的小牧長久手之戰後,作為父親家康與羽柴秀吉達成議和的條件之一,以養子的身分(實際上是人質)交給秀吉,於是身為三男的秀忠便成為德川家的後繼者。.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德川秀忠
四國征伐
四國征伐(しこくせいばつ)是羽柴秀吉對四國島最強大的勢力長宗我部氏所進行的攻擊,又名「長宗我部元親征伐」或「南海道征伐」。.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四國征伐
石田三成
石田三成()是日本戰國時代和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及大名,幼名佐吉,初名三也。父親是,正室是的女兒皎月院。近江坂田郡石田村人(今滋賀縣長濱市石田町),為豐臣政權的五奉行之一。.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石田三成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織田信長
豐臣秀賴
豐臣秀賴(),豐臣秀吉之子,側室--(--夫人)所生,幼名拾丸。娶德川秀忠之女千姬为妻,但和側室之間生有國松與天秀尼,官至從一位右大臣,豐臣政權的第三代家督。.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豐臣秀賴
賤岳之戰
賤岳之戰(日語原寫:賤ヶ岳の戦い假名:しずがたけのたたかい)是在1583年於近江國(今滋賀縣)賤岳附近的一場戰役,表面上因為是決定織田家的繼承人的問題發生衝突引起的,但是實際上是羽柴秀吉(日後的豐臣秀吉)和柴田勝家的織田家內權力爭奪戰,由於佐久間盛政冒然出兵,打亂了柴田勝家的部署,最終由豐臣秀吉取得勝利,奠定了秀吉統一日本的基礎。.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賤岳之戰
蜂須賀至鎮
蜂須賀至鎮(、天正14年1月2日-元和6年2月26日)是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及江戶時代的大名,阿波國德島藩主。父親是蜂須賀家政,母親是生駒家長女兒。正室是德川家康養女萬姬。最初是豐臣秀吉家臣,關原之戰支持東軍,但是父親家政患病,沒有參戰。其後在大坂之役上陣。1620年(元和6年)病逝,家督由長男忠英繼承。.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蜂須賀至鎮
蜂須賀正勝
蜂須賀正勝(1526年-1586年7月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武將。羽柴氏(豐臣氏)家臣。父親是蜂須賀正利。通稱小六和小六郎。後來改名為彥右衛門。官位是從四位下修理大夫。兒子有蜂須賀家政。.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蜂須賀正勝
蜂須賀氏
蜂須賀氏是日本的氏族。以仕於羽柴秀吉的蜂須賀正勝(小六・小六郎)之一族而著名。江戶時代至明治維新是德島藩主。.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蜂須賀氏
阿波國
阿波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又稱阿州。阿波國的領域即為現在的德島縣。.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阿波國
阿波舞
阿波舞(日文:阿波踊り)是起源於日本德島縣(令制國時代為阿波國)的一種盆舞,起源於16世紀;在夏季時,德島縣內各地都會舉辦相關祭典,其中以德島市舉辦的規模最大。.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阿波舞
關原之戰
原之戰(関ヶ原の戦い、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部出版書籍使用關原之役)是日本廣義的戰國時代末期或安土桃山時代發生於美濃國關原地區的一場戰役,交戰雙方為德川家康領下的東軍以及石田三成等組成的西軍。最終在西軍將領小早川秀秋叛變的情況下,這場戰爭在一天內即分出了勝負,德川家康取得了統治權,三年後成立德川幕府。此戰也被譽為「決定天下的戰爭」(天下分け目の戦い),是戰國時代影響最重大的戰役。.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關原之戰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江户幕府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江户时代
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の変)發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變,討伐位於本能寺的織田信長(1559年起出仕幕府)及其後繼者織田信忠,逼使兩人先後自殺。本能寺在事變時發生火災,令信長葬身火海且尸骨難存。.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本能寺之变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播磨國
播磨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播州。主城有上月城,置鹽城、姬路城、三木城。.
查看 蜂須賀家政和播磨國
另见
1558年出生
- 亨德里克·霍尔奇尼斯
- 何乔远
- 别所长治
- 勇敢的米哈伊
- 向里瑞
- 大友義統
- 大谷吉繼
- 奥利维尔·范诺尔特
- 托马斯·基德
- 本阿彌光悅
- 森長可
- 毛鳳儀 (琉球)
- 石川五右衛門
- 穎娃久虎
- 織田信雄
- 蜂須賀家政
- 陳繼儒
- 馬克西米連三世 (上奧地利)
- 高力正長
1639年逝世
- 大久保忠教
- 奥拉齐奥·真蒂莱斯基
- 岳託
- 托马索·康帕内拉
- 梅特羅法內斯·克里托波洛斯
- 楯岡滿茂
- 穆斯塔法一世
- 蜂須賀家政
- 陳繼儒
愛知縣出身人物
- 堀尾吉晴
- 小林智樹
- 山下敦弘
- 山內一豐
- 山本音吉
- 山村洋貴
- 待田堂子
- 服部一忠
- 杉山晋辅
- 杉山英司
- 東海正在播出
- 森博嗣
- 河尻秀隆
- 熊澤寬道
- 磯光雄
- 福島正則
- 菊田裕樹
- 蜂須賀家政
- 西尾鐵也
- 豐田喜一郎
- 豐田章一郎
- 豐臣秀次
- 金太郎。
- 鈴木正三
- 青木沙耶加
- 高力清長
- 黑川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