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蘇我遠智娘

指数 蘇我遠智娘

蘇我遠智娘(そがのおちのいらつめ,生卒年不詳)日本飛鳥時代后妃後宮,豪族蘇我氏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蘇我入鹿的堂兄弟)之女。又名造媛、美濃津子娘。 大化改新以前(一説644年)嫁中大兄皇子(後天智天皇),天智天皇即位後封為嬪。妹蘇我姪娘嫁中大兄皇子生御名部皇女、阿陪皇女(後元明天皇)二女,中大兄皇子即位為天皇後亦被封為嬪。她和天智天皇之嬪蘇我常陸娘、天武天皇之夫人蘇我大蕤娘姐妹(蘇我赤兄之女)是堂姐妹。 古人大兄皇子之女倭姬王是天智天皇皇后。649年(大化5年),密告父亲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蘇我遠智娘生下了建皇子、大田皇女、鸕野讃良皇女。.

18 关系: 大化改新大田皇女大津皇子大日本史天武天皇天智天皇御名部皇女元明天皇倭姬王皇后草壁皇子飛鳥時代蘇我姪娘蘇我入鹿蘇我氏持统天皇日本

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大化の改新)是西元645年時日本的一連串社会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废除當時豪族專政的制度,並效法中原唐朝皇帝体--成立中央集权国家,對日後日本历史發展影響深遠。.

新!!: 蘇我遠智娘和大化改新 · 查看更多 »

大田皇女

大田皇女(約645年以前?-667年2月,即卒於天智天皇六年),日本飛鳥時代皇族。她是天智天皇的女兒,母親是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之女遠智娘。同母妹鵜野讚良皇后(即後來的持統天皇),同母弟建皇子。 大田皇女和妹妹鵜野讚良皇女同是天武天皇的妃子。不過大田皇女一直健康欠佳,為天武天皇生下大伯皇女和大津皇子後,未能親睹丈夫繼統便已去世,年僅25歲。當時大伯皇女7歲,大津皇子5歲。死後與齊明天皇(天智天皇的之母)和間人皇女(天智天皇之妹,孝德天皇的皇后)同葬一處。 由於鵜野讚良皇女後來成為皇后,相反大田皇女早逝,是以其子大津皇子在與草壁皇子的皇位繼承權爭奪中缺乏有力後盾,更間接導致大津皇子後來被控謀反賜死的悲劇。 Category:飛鳥時代女性皇族 Category:飛鳥時代後宮 O.

新!!: 蘇我遠智娘和大田皇女 · 查看更多 »

大津皇子

大津皇子(663年-686年10月28日),天武天皇之子,其母為天智天皇之女大田皇女,娶天智天皇之女山邊皇女為妻。 與草壁皇子相較,大津皇子之母大田皇女是草壁皇子之母持統天皇同父同母的姊姊,其妻山邊皇女與草壁皇子之妻阿閉皇女同為天智天皇之女,就各方面來說,大津皇子都跟草壁皇子地位相當。大津皇子聰明武勇,而草壁皇子自幼體弱多病,因此當時有贊成由大津皇子繼承皇位的意見。但由於大田皇女去世得早,因此在皇位繼承權上大津皇子缺乏有力的後盾。然而因為大津皇子允文允武,且待人處世合宜,扣除持統天皇之影響,大津皇子實為當時朝野之間被受眾望的下任天皇候選人。是以,在以持統天皇為首,擁護草壁皇子一派人等之眼中,是急欲去除的眼中釘。天武天皇去世後一個月內,大津皇子被控謀反,敕令賜死。其妻山邊皇女哀痛欲絕,衣衫不整而奔赴殉死。時人哀之。 同時他也是個詩人,在萬葉集與懷風藻留有他的辭世詩。.

新!!: 蘇我遠智娘和大津皇子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史

《大日本史》是日本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成書於江戶時代,作者是水戶藩的藩主德川光圀。這部史書用漢文撰寫,在1715年德川光圀死後由水戶藩藩主主持繼續編纂,於明治時代完成。1715年,水戶藩藩主德川綱條將這部史書命名為大日本史。由於其形式與史記相同亦為紀傳體,被日本人稱作「本朝史記」或「國史(倭史)」。 《大日本史》記載所涵蓋的內容,起至日本第一代神武天皇,終於南北朝結束的1392年。其中包含七十三篇本紀,敍述帝王之事;七十篇列傳,記載后妃、皇子、皇女、群臣、幕府將軍、將軍家臣、文學、歌人、孝子、義烈、隱逸、方技、叛逆之臣的事蹟以及周邊國家和民族的情況;二十六篇志,收納關於神祇、氏族、職官、國郡、食貨、禮樂、兵、刑法、陰陽、佛事的文章;二十八篇表,收入了關於臣、連、伴、造、公卿、國郡司、檢非違使、將軍僚屬的列表。 《大日本史》頗受中國儒家與史家思想,尤其是明朝遺老朱舜水、林羅山等名士影響。體例與中國「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差不多,因此《大日本史》也是儒家書籍,是日本儒家的代表作品之一。.

新!!: 蘇我遠智娘和大日本史 · 查看更多 »

天武天皇

天武天皇(;),日本第40代天皇(673年2月27日-686年9月9日)。名大海人皇子()。 舒明天皇第三子。天智天皇(中大兄皇子)胞弟,参加大化革新,天智天皇即位后被立为皇太弟,但兄弟之间因皇位继嗣问题似不圆满。天智天皇死后,天武遂避难于吉野,但与大友皇子(弘文天皇)之间发生了壬申之乱。大海人皇子以东国为基地,在内乱中取得胜利,翌年继位于飞鸟净御原宫。在位期间,制定了《》,修纂国史,规定八色姓(真人、朝臣、宿彌、忌寸、道師、臣、連、稻置),,形成律令体制,加强了天皇皇室权力的制度化。并实施了以诸皇子为中心的皇亲政治。这一方针为「鸕野讚良皇女」(即持统天皇)所继承。 他崇奉日本神道教,谥号「天渟中原瀛真人」(即是鋪满天上珠玉的瀛洲)。.

新!!: 蘇我遠智娘和天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天智天皇

天智天皇(;),日本第38代天皇(668年正月初三至671年十二月初三在位)。父舒明天皇,母皇极天皇(重祚为齐明天皇)。諱葛城皇子(),又稱中大兄皇子()。.

新!!: 蘇我遠智娘和天智天皇 · 查看更多 »

嬪,又稱皇嬪,是中國古代皇帝妃嫔的一種位号,亦見於東亞其他地區,如古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嬪最早見於上古時期周禮中的記載:「一--(嫡妻)、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而在之後的朝代對於嬪的使用仍時有可見:.

新!!: 蘇我遠智娘和嬪 · 查看更多 »

御名部皇女

御名部皇女(),飛鳥時代皇族,元明天皇同母姊。她是天智天皇的女兒,母親是飛鳥時代豪族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之女。大寶律令實施後被稱為御名部內親王。她也是高市皇子妃,生下高市皇子第一子長屋王。 卒年不詳。一般認為長屋王於728年(神龜5年)奉納了長屋王願經(神龜經)(寫經目的是為了吊唁父母),所以御名部皇女是在神龜5年前去世。 《萬葉集》中有御名部皇女為激勵妹妹元明天皇而作的歌。.

新!!: 蘇我遠智娘和御名部皇女 · 查看更多 »

元明天皇

元明天皇(;,即齊明天皇7年-養老5年12月7日)是日本第43代天皇〔慶雲4年7月17日(707年8月18日)-和銅8年9月2日(715年10月3日)在位〕。她是一位女天皇,也是奈良时代的第一位天皇。原名阿閇皇女()。 元明天皇本是草壁皇子的妃子,姿色美豔,甚為美貌,生下一子二女,文武天皇、元正天皇、吉備皇女。草壁皇子早逝,儿子文武天皇即位後尊阿閇皇女為皇太妃,但文武天皇早亡,於是她便继承了皇位。在位7年,政绩颇多。708年(和铜元年),仿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和铜开宝”铜钱,推行“蓄钱叙位法”;模仿唐都长安,建平城京(今奈良市)。710年,迁都平城京,开创奈良时代。712年,公布国郡司政绩考核三条,獎贤罚贪。禁止地方豪强、寺院多占田野。713年,宣布废除高利贷债务,限制农民逃亡,奖励和推广养蚕业、丝织手工业,命太安萬侣完成《古事记》三卷。715年,让位于其女元正天皇。.

新!!: 蘇我遠智娘和元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倭姬王

倭姬王(やまとひめのおおきみ,生卒年不详),飞鸟时代人。舒明天皇的孙女,古人大兄皇子之女,天智天皇的皇后,无子。668年,天智天皇崩,立为太后。 日本学者喜田贞吉认为,天智天皇病重时,大海人王子(后来的天武天皇)曾进言让倭姬王即位,日本史学界称为“倭姬王称制说”。.

新!!: 蘇我遠智娘和倭姬王 · 查看更多 »

皇后

皇后,在中國史籍中常簡稱為--,是世界歷史上帝國最高統治者——皇帝正配的稱號。目前唯一仍有皇后存在的國家及皇室是日本皇室,為明仁天皇(亦是现存唯一的皇帝)的皇后美智子,其他國家君主的正配一般只稱為“王后”。.

新!!: 蘇我遠智娘和皇后 · 查看更多 »

草壁皇子

草壁皇子(662年-689年),天武天皇與持統天皇之子,被立為皇太子,但是很早就過世。妻子阿閇皇女為後來的元明天皇,子女有文武天皇、元正天皇與吉備內親王。.

新!!: 蘇我遠智娘和草壁皇子 · 查看更多 »

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基本上是指7世紀的日本,具體而言乃是從592年到710年之間的時期,也有人認為其開始階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時期的古墳時代後期相重合。飛鳥時代以其根據遺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處的飛鳥(明日香村─あすかむら,あすか漢字也寫作「飛鳥」)命名。大和王權在飛鳥時代開始發生巨大的變革,大化改新後中央集權的天皇體制正式成形,取代昔日地方豪族各自半獨立的局面。從政治事件方面來說,飛鳥時代可以比較狹義的指592年推古天皇即位,593年聖德太子攝政推行改革,至694年持统天皇從飛鳥浄御原宮遷都藤原京为止的102年,或至710年元明天皇從藤原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為止的116年。 飛鳥時代同時也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發展時期,其起點為古墳時代的末期,在從中國傳入的佛教影響下有長足的發展。佛教的引入是日本社會結構改變的重要標誌,也以興建寺廟代替興建巨大古墳的風氣,因此大型古墳迅速自飛鳥時代中消失。飛鳥時代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日本國的稱呼,從倭(わ、やまと、ワ、ヰ)變為了日本(にほん)。 在藝術史上,飛鳥時代還可以分為兩個時期:6世紀的「飛鳥文化」(狹義,指到大化改新為止,早期佛教文化傳入並受到北魏和百濟的影響)和7世紀的「白鳳(はくほう)文化」(參見子條目命名之說明,指大化改新後的時期,受到更多隋朝和唐朝文化的影響)。.

新!!: 蘇我遠智娘和飛鳥時代 · 查看更多 »

蘇我姪娘

蘇我姪娘(めいのいらつめ、生卒年不詳),又名櫻井姬、日本飛鳥時代妃嬪,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之三女。 姪娘為天智天皇之嬪,御名部皇女和阿閇皇女(後来的元明天皇)的生母。她有兩位姊姊,二姊是蘇我遠智娘也是天智天皇之嬪。她和天智天皇之嬪蘇我常陸娘、天武天皇之夫人蘇我大蕤娘(蘇我赤兄之女)是堂姐妹。據《大日本史》載,她或遠智娘其中一人是代替大姊入宮。 姐姐蘇我遠智娘死後,她将自己生的两个女儿和姐姐生的两个女儿一起养育。姐姐的女儿鸕野讃良皇女后来成为持統天皇。持統天皇之子草壁皇子之妃是姪娘之女阿閇皇女(元明天皇)。草壁死後,蘇我姪娘另一个女儿御名部皇女嫁给高市皇子为妃。.

新!!: 蘇我遠智娘和蘇我姪娘 · 查看更多 »

蘇我入鹿

蘇我入鹿()為日本大和朝廷的權臣。蘇我馬子之孫、蘇我蝦夷之子。 由於蘇我蝦夷晚年身體狀況不佳,絕大部分的政治決策都出於蘇我入鹿之手;不久後便代理國政。蘇我入鹿有意擁戴親蘇我家族的古人大兄皇子為天皇,反對當時呼聲甚高的山背大兄王出任天皇,便改立寶皇女為皇極天皇並逼使山背大兄王一家自殺。按照「藤氏家傳」的記載,蘇我「董卓暴慢行於国」。 按照日本書紀的記載,蘇我入鹿「為人暴戾威權過父」,放火燒毀聖德太子建造的班鳩宮和班鳩寺,並且「舉國之民並百八十部曲」為蘇我蝦夷營造生壙,引發不滿。645年6月12日,蘇我入鹿於皇極天皇朝前為中臣鐮足與中大兄皇子等人暗殺,史稱乙巳之變,而蘇我蝦夷也在家中自殺,蘇我家族也因此滅亡。 Iruka Category:飛鳥時代人物 Category:日本人物神 Category:遇刺身亡的日本政治人物.

新!!: 蘇我遠智娘和蘇我入鹿 · 查看更多 »

蘇我氏

蘇我氏是在日本從古墳時代到飛鳥時代(6世紀—7世紀前半期)擁有勢力且代代都出大臣的有力氏族。根据地是現今橿原市一帶。.

新!!: 蘇我遠智娘和蘇我氏 · 查看更多 »

持统天皇

持統天皇(;),日本第41代天皇,女天皇,原名鸕野讚良(),又稱菟野皇女。.

新!!: 蘇我遠智娘和持统天皇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蘇我遠智娘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