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蕭撝

指数 蕭撝

蕭撝(),字智遐,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追尊梁文帝萧顺之之孙,安成王蕭秀之子。 12岁入国学,广读经書、史書,善作文章。封为永丰县侯。初任給事中,历任太子洗馬、中舍人。東魏使者李諧、盧元明被派遣到南梁,梁武帝命蕭撝兼中書侍郎,受币于賓館。转任黄門侍郎。出为寧遠将軍、宋寧宋興二郡太守,转任轻車将軍、巴西郡梓潼郡太守。 侯景之乱,蕭撝为武陵王蕭紀属下使持節、忠武将軍。转任平北将軍、散騎常侍兼益州刺史軍防事。552年(承聖元年),蕭紀在成都称皇帝,蕭撝为侍中、中書令,封秦郡王。蕭紀率軍東下,蕭撝以尚書令、征西大将軍・都督益梁秦潼安瀘青戎寧華信渠万江新邑楚義十八州諸軍事、益州刺史,留守成都。梁州刺史楊--運守潼州。 553年(承聖2年),西魏大将軍尉迟迥入剑阁,楊--運投降。蕭撝率兵1万人阻止尉迟迥入蜀。尉迟迥包围成都50日,蕭撝投降西魏。554年(魏恭帝元年),蕭撝担任西魏的侍中、驃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封为归善县公。557年(孝閔帝元年),北周建国,进爵黄台郡公。武成年間,周明帝集合文学者、儒学者在麟趾殿校定经書、史書,编纂《世譜》,蕭撝有参与。561年(保定元年),为礼部中大夫。 563年(保定3年),出为上州刺史。567年(天和2年),置露門学,蕭撝与唐瑾、元偉、王褒4人为文学博士。以母亲年老辞任,周武帝准許。其母去世,服丧期满,复职。571年(天和6年),任少保。572年(建德元年),转任少傅。後改封蔡陽郡公。573年(建德2年),蕭撝去世。享年59岁。追赠使持節、大将軍、大都督、少傅、益新始信四州諸軍事、益州刺史。谥号襄。 蕭撝擅长草書隷書,書名次于王褒。精通算数医学。著詩赋杂文数万言。.

43 关系: 南兰陵郡天和太守尚书令尉遲迥巴西郡上州中书令常州市东魏三少建德侍中侯景之乱保定市医学北史北周刺史周书周明帝儒家王褒給事中益州草书西魏魏恭帝谥号蜀郡開府儀同三司蕭秀蕭紀蕭濟 (北周)梁州梓潼郡武进区武成 (北周)江苏省潼州成都市散騎常侍承聖

南兰陵郡

南兰陵郡,刘宋时改兰陵郡置。兰陵郡为东晋初年侨郡,治所在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北万绥镇)。 晋朝八王之乱后,五胡乱华,中原大地经历惨烈血腥的反复厮杀,大批士族衣冠南渡,在江南设置的侨郡。在今日常州市武进区丹阳附近,今日常州市别名中即有兰陵一说。兰陵萧氏遗迹较多,有万绥戏楼,访仙桥萧氏宗祠,丹阳陵口胡桥一带南朝石刻。 江南出现“兰陵”一名始于晋元帝渡江后。当时,东晋元帝以“江乘县”(范围约在今南京市栖霞区和句容市北部)侨置“南兰陵”等郡。 南齐时,南兰陵郡被裁并,“兰陵县”、“承县”与江乘县、临沂县、谯县同属南琅邪郡,郡治白下城(在今南京市)。南梁天监元年(502年)夏四月,“复南兰陵(于)武进县”,“改南东海为兰陵郡”。南陈改南兰陵郡为东海郡。隋灭陈后,废东海郡及兰陵县。 李白诗“兰陵美酒郁金香”。南北兰陵都有封缸酒的遗俗。.

新!!: 蕭撝和南兰陵郡 · 查看更多 »

天和

天和可以指:.

新!!: 蕭撝和天和 · 查看更多 »

太守

太守又稱郡守,中国、朝鮮半島古代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理地方郡一級的行政區之地方行政官。 战国时就开始设置郡守。当时,列国在边境冲突地区设立郡的建制,作为综合行使军政权力的特别政区,长官称守、郡守,治水能吏李冰就曾经做过蜀郡的郡守。秦併六国,废除封建制,在全国设立三十六郡,以郡守为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西汉景帝中二年,郡守更名为太守;掌治其郡,秩二千石。有丞,邊郡又有長史,掌兵馬,秩皆六百石。時太守屬於高官,往往奉詔入都,拜为公卿;三公、九卿罢歸,亦多出京,拜为太守。王莽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东汉设州牧后,太守遂为州牧或刺史的下一级行政官。漢代太守的收入,除正式俸祿外,有一部份是以公家產業所得,供太守使用,由屬吏少府掌管。 南北朝時新增許多州,而郡所轄的範圍縮小州郡差別不大。隋废郡,以州领县,太守之官遂废,以州刺史取代郡守一職。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宋代以後,時雅稱知府、知州等官為太守。如〈醉翁亭記〉:「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新!!: 蕭撝和太守 · 查看更多 »

尚书令

尚书令是中国古代官职名。 尚书原为秦官,为少府属官,负责管理少府档案和文书,汉沿置,职权不大。 但到汉武帝以内廷分外廷权,以少府宦者典事尚書,謂之中書謁者,實乃傳達帝命於丞相,自元帝、成帝以後,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漢光武帝為防止臣下專權,避王莽之禍,乃親總吏職,將政務中樞由三公府移入宮中,而由尚書協助處理,此種制度,人稱「事歸臺閣,政由上出」。從此三公雖有其職,而無其權,遂使尚書成為樞機之任。 之後,尚書且侵奪九卿之職掌,自漢明帝以後,行錄尚書事之制度,雖位為三公,亦必帶錄尚書事,然後方得知國政,后逐渐尚书权力日益庞大,分曹治事,以尚书令为首,权力很大,但由于是内廷职务,尚未完全脱离少府序列,品级不高。朝廷重臣秉其它职权者,可以“录尚书事”为名掌实权。 隋唐时代,尚书令为尚书省长官,宰相职。传统说法认为由于唐太宗在武德年间曾任尚书令,因此唐朝此后不设尚书令。郭子仪曾以设置尚书令违背了开元令式两次上表辞尚书令。然而唐长孺却指出不设置尚书令早在隋朝就已成为惯例,仅有杨素曾任一年的尚书令。五代后,尚书令为虚职,成为名义上的最高尚的官职。元代,尚书令时置时废,为相职。.

新!!: 蕭撝和尚书令 · 查看更多 »

尉遲迥

尉遲迥(),字薄居羅,父尉迟俟兜,母昌乐大长公主,周太祖宇文泰的外甥,爵封蜀國公,官拜相州(今河南安陽)總管。.

新!!: 蕭撝和尉遲迥 · 查看更多 »

巴西郡

巴西郡,是东汉末年至唐朝期间,中国在今天四川和重庆地区的一个郡,巴西意为“巴郡以西”,与同时期的巴郡、巴东郡合称“三巴”,但实际位置上巴西郡大致在巴郡以北,巴东郡以西。 古時為賨人的居住地。东汉建安六年(201年),益州牧刘璋將管轄垫江县以北的舊巴郡改稱為巴西郡。刘备入蜀后,又从巴西郡分出宕渠、宣汉、汉昌成立了宕渠郡,但是很快取消。这些县与其它几个原属巴郡的县被并入了巴西郡,郡治阆中县(今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晋朝、隋朝皆保留了郡制,不过范围有所变迁逐渐缩小,主要是今天四川省南充市一带。 晋朝时,户一万二千,下统九县:阆中县、西充国、苍溪县、岐惬县、南充国、汉昌县、宕渠县、安汉县、平州县。晋惠帝时,复分巴西置宕渠郡,统宕渠、汉昌,宣汉三县。桓温平蜀后,巴西郡又置益昌县和晋兴县。 西魏时,置潼州、隆州。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潼州改曰绵州。大业年间,全国州改郡,绵州改金山郡(下领七县:巴西县、昌隆县、涪城县、魏城县、万安县、神泉县、金山县。),隆州改巴西郡。此时的巴西郡,户四万一千六十四,下领十县:阆内县、南部县、苍溪县、南充县、相如县、西水县、晋城县、奉国县、仪陇县、大寅县。唐朝武德元年(618年),恢复州制,金山郡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绵州。户六万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万三千三百五十二。下辖八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

新!!: 蕭撝和巴西郡 · 查看更多 »

上州

上州可以指:.

新!!: 蕭撝和上州 · 查看更多 »

中书令

中书令是中國古代官職名。 西漢年間置中書,乃歸屬於內廷宦官机构,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文庫档案,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其主官称中書令。史家司馬遷因曾身受腐刑,並學識過人等原因任此要職。 曹魏後,逐漸不拘於宦官,也起用士人,從而演化成可以討論政策的研究机构,其主官阶高者稱中書監,次者稱中書令。 隋唐早期,任中書令為中書省之長官,屬於宰相職。隋朝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中书令为內史令,中书省為内史省。自唐太宗始,用其他官员以参议朝政等名義担任实际的相职。到了武周时期,改中书令为「內史」,中书省为「凤阁」。唐初中书令与侍中同为正三品,至唐代宗大历二年时同升为正二品,自此之后成为定例。 其後演化至未授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衔者不是真宰相。由此,中書令與侍中、尚書令、尚書僕射等三省官職轉變成虛位,其功能大用於給重臣加官階。五代十國、宋與之同。 元朝世祖忽必烈統制中國之後,恢復了中書令宰相的職權,但權限則大為擴充至地方行省。明洪武年間,中書令即當朝宰相。後由於胡惟庸案,原負責草擬和頒發詔令的機構中書省及中書令一職皆遭撤銷,權歸皇帝。 明成祖以後,明、清朝內雖無相職,但有所謂「首輔」或內閣大學士等職接連替代中書令原有的角色,清朝中堂一詞即由此衍生而來。惟與前期相較,內閣大學士等要職皆不復宰相威信。.

新!!: 蕭撝和中书令 · 查看更多 »

常州市

常州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大运河流经此地。长三角中心地带、衔太湖,与上海、南京、杭州皆等距相邻,並与苏州、无锡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3200多年。常州有良好的水陆空交通条件,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京杭大运河等穿境而过,並有常州港及常州奔牛机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蕭撝和常州市 · 查看更多 »

东魏

東魏(534年-550年)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北方王朝之一,由鮮卑化漢人高歡擁立北魏孝文帝年僅十一歲的曾孫元善見為孝靜帝,並與宇文泰所掌控的西魏對立,建都邺,以高欢霸府「大丞相府」所在地晋阳为别都。.

新!!: 蕭撝和东魏 · 查看更多 »

三少

三少,又称三孤,古代对少师、少傅、少保的合称,周代置,为三公的辅官,后逐渐成为虚衔,用于加封重臣。从一品官。 Category:三师三少三公 Category:從一品.

新!!: 蕭撝和三少 · 查看更多 »

建德

建德,可以指:.

新!!: 蕭撝和建德 · 查看更多 »

侍中

侍中是中國的官職名稱,秦始置,之后很多朝代都有设立,但是其地位与职能有过很大的变化。.

新!!: 蕭撝和侍中 · 查看更多 »

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八月,侯景勾结京城守将皇侄临贺王萧正德,举兵谋反的事件。侯景原为东魏大将,于梁武帝太清元年(547年)率部隊投降南梁,驻守寿阳。反叛中侯景攻陷南梁都城建康,纵兵抢掠,危害江南。侯景得势后,先立萧正德为帝,再杀萧正德立武帝太子萧纲为帝,又废萧纲立武帝曾孙萧栋。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陈霸先、王僧辩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中江南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加剧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士族门阀在此乱中不仅充分暴露了腐朽无能,而且受到了极其沉重的打击,从而大大加速了南朝士族的衰亡。而这之后陈霸先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最终取而代之建立南陈。.

新!!: 蕭撝和侯景之乱 · 查看更多 »

保定市

保定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市境北临北京市、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沧州市,南邻石家庄市、衡水市,西界山西省大同市、忻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东低。拒马河、唐河、大沙河等由西向东流入白洋淀及大清河。全市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人口1,155.24万,为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保定曾先后为清代直隶省及近代河北省的省会,素称首都“南大门”,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之一。.

新!!: 蕭撝和保定市 · 查看更多 »

医学

醫學是以診斷、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疾病和提高人体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應用科學。狹義的醫學只是疾病的治療,但也有說法稱預防醫學為第一醫學,臨床醫學為第二醫學,复健醫學為第三醫學。醫學的科學面是應用基礎醫學的理論與發現,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學、解剖、病理學、藥理學、統計學、流行病學等,來治療疾病與促進健康。然而,医学也具有人文與藝術的一面,它關注的不僅是人体的器官和疾病,而是人的健康和生命。「生理、心理、社會模式」是廣為接受的理論,而其他如「生理心理靈性社會的照顧」、「全人、全隊、全程、全家的醫療」也都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理論。随着醫學模式的转变,醫學的人文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醫學倫理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是四初確原則方法論:「自主、行善、不傷害、正義」。 在人類社會中,醫學已經存在數千年之久。现代医学起源於17世紀科學革命後的歐洲,以科學的过程及办法來進行醫學治療、研究與驗證。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等。在現代醫學興起前發展的醫學,稱為傳統醫學;現代則以替代醫學的形式在科学医学尚未普及的地区繼續存在。.

新!!: 蕭撝和医学 · 查看更多 »

北史

《北史》,唐朝李延寿撰。纪传体,共100卷,含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上起北魏登国元年(386),下迄隋义宁二年(618),记北朝北魏、西魏、东魏、北周、北齐及隋六代二百三十三年史事。《南史》與《北史》是唐初史学家李延寿的作品,《北史》主要在《魏》、《齊》、《周》、《隋》四書基礎上刪訂改編而成,並參考各種雜史,“鸠聚遗逸,以广异闻”,“除其冗长,捃其菁华”,體例完整,文字優美。他撰写这两部书是为了“追终先志”,继承父亲李大师(570-628)未完成的事业。.

新!!: 蕭撝和北史 · 查看更多 »

北周

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國歷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宋朝以后鲜用),由宇文氏建立,定都長安,北周自建國后,統治實權一直在霸府宇文護身上,皇帝無力與之抗阻,為了擺脫宇文護的束縛,經過一連串的計畫與鬥爭,北周武帝終於殺死了宇文護,掌握大權,並以德施政,人民安樂,在位時更成功滅北齊,統一北朝。但他死後三年,北周便被杨坚的隋朝所滅,后由隋滅陳,統一中國。.

新!!: 蕭撝和北周 · 查看更多 »

刺史

刺史,中国古代職官名,本為御史的一種,始于汉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又有州牧一职与之类似。其等级和职权范围随朝代不同而多有变迁,但经常是各地方重要官员。“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為「御史」之意。.

新!!: 蕭撝和刺史 · 查看更多 »

周书

《周书》,唐令狐德棻主编,參加編寫的還有岑文本和崔仁師等人。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诏修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令狐德棻與岑文本、崔仁師負責撰北周史,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五十卷,本紀八卷、列傳四十二卷,而史論多出於岑文本之手。貞觀十年與《北齊書》、《梁書》、《陳書》、《隋書》同時進呈皇家。本書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紀傳體史書。《周书》文笔简洁爽劲,清代史家赵翼说它“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周书》不只是记述西魏及北周皇朝的史事,内容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對於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詳加载明,反映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 赵翼曾曰:“当后周时,区宇瓜分,列国鼎沸,北则有东魏、高齐,南则有梁、陈,迁革废兴,岁月更异,《周书》本纪一一书之,使阅者一览了然。” 《周書》無志及表,後人據相關史料補作志表,有清人練恕《北周公卿表》1卷,萬斯同《二十五史補編》有〈周諸王世表〉、〈周公卿年表〉各1卷。近人王仲犖《北周地理志》10卷、《北周六典》10卷(以職官為主),郭靄春、徐仁甫、王忠林各自撰有《補周書藝文志》(不分卷)。.

新!!: 蕭撝和周书 · 查看更多 »

周明帝

周明帝宇文毓(,在位:557年-560年)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天王及皇帝。宇文泰庶长子。母亲是夫人姚氏。.

新!!: 蕭撝和周明帝 · 查看更多 »

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孔孟思想、孔儒思想,是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文化主流思想、哲理與宗教體系。前5世紀由孔子創立,脫胎自周朝禮樂傳統,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著重君子的品德修養,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五倫與家族倫理,提倡教化和仁政,輕徭薄賦,抨擊暴政,力圖重建禮樂秩序,移風易俗,保國安民,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 儒家尊崇孔子為聖人,以四書五經為經典,得孟子、荀子、董仲舒、韓愈、二程、朱熹、王陽明、顧炎武、朝鮮李退溪、日本山崎闇齋等等大儒加以發揚,歷久而猶新,對東亞政治文化與道德教育都有重大貢獻。20世紀中國內憂外患,國力衰弱,儒家普遍受到知識份子及一般民眾的批評和唾棄,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和破壞(如「打倒孔家店」、迂腐且「吃人的禮教」)。儒家失去可供託身的制度或組織,脫離於平民百姓的生活,僅獲新儒家等少數學者仍獻身和發揚。這也導致現代中國人在生活經驗中實際甚少接觸儒家價值,也很難有參與儒學的機會,使得相關教育沒有寄身之所,其價值觀也和日常生活越來越疏遠。海外華人接觸儒家,來自書本亦遠多於來自生活經驗。現代儒家趨向學術轉型,學者多著重探討儒家究竟屬於什麼形態的宗教或哲學,以及現代人怎樣才能在儒學中安身立命。學者一般推斷儒家在現代世界中勢必難以重拾昔日光輝,但其倫理思想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文化教育經濟發展仍將有所貢獻。 主要負責推動執行教育 《漢書藝文志》記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游文於六經之中,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宗師仲尼,以重其言,於道最為高。」儒家初出現時聲勢微弱,起初僅是諸子百家中不甚起眼的學派,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自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學術思想主流和官方意識形態,逐漸滲透到專制政治的各個層面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此段說明正可代表其發展歷程。 儒家在秦代大受迫害,自漢代起卻得到朝廷獨尊,成為官學與國教,掌握文化教育與入仕之途,奠定儒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崇高地位。在兩晉南北朝和唐代,儒家與佛、道二家並稱三教,儒學一度失去在哲理思想領域的領導地位,繼後經宋儒重新闡釋,形成理學,發展心性之學,儒家得以重振聲勢,倫理思想滲透到中國社會各個層面,並流傳到朝鮮、日本、越南、琉球等地,大受尊崇,成為東亞一大學術思想體系,在朝鮮尤其深入民心,其流佈較在中國本土更為普及。.

新!!: 蕭撝和儒家 · 查看更多 »

王褒

王褒可以是下列人物:.

新!!: 蕭撝和王褒 · 查看更多 »

給事中

給事中,中國古代官職之一。秦時,給事中是附加的銜稱;任何官職如將軍、列侯、九卿,加上給事中之頭銜,可出入宮庭,常侍皇帝左右。漢魏相沿。隋文帝開皇六年(586年),吏部設給事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改名給事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名东台舍人,咸亨元年(670年)再改回給事中。.

新!!: 蕭撝和給事中 · 查看更多 »

益州

益州,中国古地名,西汉开始设置的行政区划,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殷商时期是巴人生活的地方。战国末期秦国灭了巴蜀之后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刺史部,别称刀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大部;湖北省西北部及甘肃省小部分地区。东汉治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北)。中平年间移治绵竹县(今四川德阳市东北)。兴平年间又移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 三国时期,刘备占领此地並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末年曹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分割益州,另置宁州。其间十六国时期,李特在益州建立成汉政权,譙縱在此建立譙蜀政权。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在全国设立十道,益州属剑南道,梁州属山南道,益州为原蜀郡之地。天宝元年(742年),益州改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蜀郡更升为南京成都府,剑南节度使再分为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节度使, 简称「東川」、「西川」。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成都府被降为益州,成都府路改为益州路,成都仍为治所。重和元年(1118年),益州再升格为成都府,自此益州的名称不再存在。 Category:南北朝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新!!: 蕭撝和益州 · 查看更多 »

草书

草书(別稱:藁書)是汉字书法中的一种手写字体风格,因字跡潦草而得名。.

新!!: 蕭撝和草书 · 查看更多 »

西魏

西魏(535年-557年)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中的北朝的一個地方政权,是由鮮卑人宇文泰擁立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孫子元宝炬為帝,與高歡所掌控的東魏對立,建都長安。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總止經歷兩代三帝,享國二十二年。 在整個西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宇文泰以霸府的形態控制著政權,在他努力下,北方經濟逐漸恢復,人民安居樂業,而且屢勝東魏。.

新!!: 蕭撝和西魏 · 查看更多 »

魏恭帝

魏恭帝拓跋廓(),原姓元,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魏文帝元宝炬四子,南北朝时期西魏的皇帝。 554年即位,去年号称元年,并且復姓拓跋。557年被迫禅位于宇文觉,西魏灭亡。恭帝被封为宋公,不久被杀。.

新!!: 蕭撝和魏恭帝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蕭撝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蜀郡

蜀郡是中國古代的郡。蜀郡以成都一帶為中心,所轄範圍隨時間而有不同。東漢時期與廣漢郡、犍為郡合稱「三蜀」。.

新!!: 蕭撝和蜀郡 · 查看更多 »

開府儀同三司

#重定向 开府仪同三司.

新!!: 蕭撝和開府儀同三司 · 查看更多 »

蕭秀

#重定向 萧秀.

新!!: 蕭撝和蕭秀 · 查看更多 »

蕭紀

蕭紀(),字世詢,為梁武帝蕭衍第八子,母葛修容,梁簡文帝蕭綱、梁孝元帝蕭繹之弟。.

新!!: 蕭撝和蕭紀 · 查看更多 »

蕭濟 (北周)

萧济,字德成,出自兰陵萧氏,中国南北朝南梁宗室,梁武帝之弟安成王蕭秀之孙,萧撝之子。 年少时为人仁厚,好作文章。萧纪承制,任用他为贞威将军、蜀郡太守、东中郎将。随萧纪东下,至巴东郡,听说西魏尉迟迥围成都,萧纪命萧济率所部回援成都。到达后,萧撝已降。于是从萧撝降西魏。北周建立,周孝闵帝即位,任命为中外府记室参军。后官至蒲阳郡守、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新!!: 蕭撝和蕭濟 (北周) · 查看更多 »

梁州

#重定向 梁州 (古代).

新!!: 蕭撝和梁州 · 查看更多 »

梓潼郡

梓潼郡,可以指:.

新!!: 蕭撝和梓潼郡 · 查看更多 »

武进区

武进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常州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 武进区原为武进县,1995年撤县设武进市,2002年再撤市设武进区。2015年5月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批准,原戚墅堰区并入武进区。.

新!!: 蕭撝和武进区 · 查看更多 »

武成 (北周)

武成(559年八月—560年十二月)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年号,歷時年餘。 武成二年四月北周武帝宇文邕即位沿用。 又《历代建元考》称明帝还有改元武定一事,但不知何据。他书皆言559年称帝后才使用年号,此前无年号。.

新!!: 蕭撝和武成 (北周)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蕭撝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潼州

潼州,可以指:.

新!!: 蕭撝和潼州 · 查看更多 »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话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常住人口1465.8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除白莲教时期几十年外,均保持着高度繁荣和发达,是全国生活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五个政权的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 成都市于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成都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新!!: 蕭撝和成都市 · 查看更多 »

散騎常侍

散騎常侍,中國、朝鮮古代官名。.

新!!: 蕭撝和散騎常侍 · 查看更多 »

承聖

承聖(552年十一月—555年四月)是南朝梁政權梁元帝蕭繹的年号,共计2年餘。 梁元帝554年逝世,555年梁敬帝萧方智即位沿用到本年四月。.

新!!: 蕭撝和承聖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